密妃在清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狸小妃
惠妃缓步走进内室,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月子里不能见风,殿内的气味儿自然不会好闻,再加上一股浓浓的药味儿,就愈发的让人难忍了。
听到脚步声的玉贵人转过身来,见着朝自己走过来的惠妃,猛地坐了起来。大概是起得太急,身子晃了晃差点儿跌倒在床上。
“躺着吧,你身子不好怎么不让人回禀本宫,也好叫太医来看看。”惠妃急忙上前,扶住了她的身子,开口的话却让玉贵人的脸色更加苍白了一些。
在这之前,惠妃甚少在她面前自称本宫。
玉贵人勉强挤出几分笑意,道:“有劳娘娘挂心了,玉容福薄,没能替皇上生下个阿哥,哪里还敢惊动太医。”
惠妃一听,眼睛里闪出几分诧异。好些日子不见,自己这侄女倒是有些长进了。
她的性子最是急躁也最不肯服软的,突然见她这样卑微起来,由不得让人惊讶。
似乎是猜到了惠妃的心思,玉贵人笑得有些苦涩:“这些日子,玉容总算是明白了,额娘说宫里头锦衣玉食可没有皇上的宠爱日子都是苦的。”
惠妃审视了玉贵人许久,听着她声音里透着几分绝望,眼中也再没有昔日的跋扈,这才相信了几分。
也是,再心高气傲的女人到了这个后宫,最后也都变得温顺了。玉容年纪轻难免有些任性,可过了这么久的苦日子,想来也任性不起来了。
这样想着,惠妃心里头倒也舒坦了几分。
到底,玉容是她的亲侄女,若是她可用,她何苦再寻另外一颗棋子。
如此想着,惠妃的面色当即便柔和了几分。
“别说傻话了,你还年轻,日子也还长,有的是机会得到皇上的恩宠,如今还是好生养着身子要紧。”惠妃将玉贵人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触手带着几分凉意,就知道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纵是有她护着,这没有恩宠的妃嫔日子也是难过的很,更何况,这些日子,因着她的刻意疏远,底下的奴才也愈发的怠慢了。
听着惠妃的劝慰,玉贵人此时才哭出声来,一下子扑到惠妃的怀中哭道:“姑姑,都是玉容的错,以后,玉容一定都听姑姑的。”她这样哭着,似乎要哭尽所有的委屈和绝望。
“都是玉容没用......姑姑定要帮帮玉容。”
惠妃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宽慰道:“好了,不哭,有姑姑在,总会替你谋划的。”
惠妃的话音刚落,玉贵人的哭声便小了几分,她猛地抬起头来,眼睛里带着盈盈泪水,不敢相信地开口:“姑姑说的,可都是真的?”
惠妃神色温柔的笑道:“放心吧,姑姑怎么会骗你。”
玉贵人吸了吸鼻子,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姑姑这样说,玉容便放心了,姑姑放心,玉容再也不会使性子了。”
惠妃点了点头,朝着玉贵人笑道:“那就好,你是纳喇家的女儿,总会在后宫里立足的。”
密妃在清朝 122魏紫
似乎是印证了惠妃的想法,出了月子的玉贵人似乎和平日里有些不一样了。雅*文*言*情*首*发
玉贵人刚走进殿中,众人的视线就全都看了过来。
玉贵人一改平日的艳丽,身着一袭素雅的宫装,站在那里盈盈下拜。
“嫔妾给贵妃娘娘请安。”
四周出奇的寂静,看着玉贵人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审视。
玉贵人一直是跋扈的性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恭顺有礼了。尤其,是她这一番装扮,娇柔可人,盈盈拜下,当真是楚楚可人。
王密蘅坐在椅子上,心里头也不免觉出几分奇怪。
一个月的功夫,玉贵人怎么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起来吧,你才刚出月子,怎么就来给本宫请安了,你身子弱,该好生养着才是。”皇贵妃示意了身旁的宫女一眼,忙让人扶起。
“多谢娘娘挂心,嫔妾的身子已经好很多了,再说了能来给娘娘请安,本就是嫔妾的福气。”玉贵人站起身来,柔声谢道。
皇贵妃微微一笑:“坐吧,过几日就是十公主的满月宴,贵人身子好了本宫也就放心了。”
听了这话,玉贵人的眼睛里闪现出一抹欣喜,忙福了福身子,这才坐下。
因为早产的关系,十公主先天不足身子骨很弱,连洗三都没办。若不是皇贵妃开口,怕是连满月宴也被人遗忘在脑后了。
毕竟,只一句公主身子弱,怕着了凉就能成为一个极好的借口,让人挑不出半点儿差错来。
十公主本就不被皇上喜欢,若是连满月宴都没有,日后纵是长大了也会被人瞧不起。一个不受重视的公主,日子可想而知。
所以,听到皇贵妃说起满月宴,玉贵人立刻就觉着欣喜不已。虽说,她并不在乎这个女儿,可若能借此机会见着皇上,倒也算有些用处的。
不得不承认,玉贵人心里头对这个女儿是一丁点儿都不在乎,也是,在这宫里头,女儿本就不被重视,更何况,还是被康熙厌弃的,没得连累了她这个当额娘的。
这一个月过来,恍如隔世。她总算是明白了额娘说的那四个字:过刚易折。
在这后宫里,在这宫里头,沉不住气的往往是最不长命的,过于直冲便会遭人妒忌,被人陷害。就连惠妃这个亲姑姑也厌弃了她,因为她没能生下个阿哥,也因为她这样的性子注定是成不了气候的。
天知道昨日她瞧着奴才们送过来的那两筐红箩炭,心里有多么的讽刺。
惠妃待她这个亲侄女,也不过如此。只可惜,她现在翅膀还嫩得很,不借着惠妃的力,根本就飞不起来,更别说是在后宫立住脚争得皇上的恩宠。
为今之计,就是好好的改了她的性子,到底她是纳喇家的女儿,是惠妃的亲侄女,比起外人惠妃用起她来自然更放心一些。
玉贵人刚坐下,就听襄嫔开口说道:“哎,说起来妹妹也真是好福气,虽说是个公主吧,却也是金枝玉叶,皇家的女儿。只是这同人不同命,同样是十月怀胎,人家密嫔就能生下对儿龙凤胎,一举成嫔。说起来密嫔的福气可是胜过妹妹的,若再能替皇上生下个小阿哥,就再好不过了。”
王密蘅坐在那里,任由众人的视线齐刷刷的聚集过来,觉着自己真是躺着也中枪。
这襄嫔真是嘴贱,就不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哪儿哪儿都有她,怪不得出身不错姿色也不错却始终不得宠。
王密蘅微微一笑,看着襄嫔的目光带着几分警告:“姐姐这话妹妹可担不起,妹妹再有福气也比不过姐姐不是?听说,姐姐宫里的一株牡丹开得极好,这大冬天的,若不是老天眷顾着姐姐,这牡丹怕也开不好啊!”
听着王密蘅的话,襄嫔脸上的浅笑瞬间变成了震惊,随即辩解道:“妹妹不是在跟本宫开玩笑吧,这冬日里牡丹怎么会开花?”
王密蘅安然坐在椅子上,嘴角微微勾起,道:“是吗?也不知是宫里的哪个奴才在那儿嚷嚷,本宫也就顺耳听了那么一句,兴许听错了也是有的,还请姐姐不要见怪。”
一番话说出来,襄嫔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良久才勉强开口道:“怎么会,妹妹说笑了。”话虽这样说,心里头却恨不得将王密蘅撕碎,那株牡丹是她精心培育出来的,为了能在冬日开花,前前后后不知花了多少心思,为的就是能在太后面前讨个好。
过些日子,就是太后的圣寿了。
太后喜欢牡丹,这魏紫又是牡丹中的极品,若能献给太后哄得太后高兴,皇上自然会记得她的好。
可偏偏,这事情怎么就被密嫔给知晓了?而且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讲了出来。
她这一说,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襄嫔对太后娘娘可真是一片孝心,这大冷的天能培育出牡丹来,到时候咱们少不得都能开开眼界。”听着襄嫔的辩解,惠妃却是一笑,几句话说下来就让襄嫔变了脸色。
孝顺太后是好事,可若是就此拿到了台面上,等到太后圣寿的那一日她要出了半分茬子,就是大不敬的罪过了。
想着这些,襄嫔一下子就慌了起来:“娘娘......嫔妾......”
惠妃脸上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襄嫔你怎么了,可是舍不得让咱们瞧瞧,说起来明日本宫正巧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太后若是知道了妹妹的一片孝心,不定怎么高兴呢?”
坐在一旁的宁贵人忍不住道:“就是,娘娘说的,嫔妾都忍不住想去瞧瞧了,太后平日里礼佛,最喜这些花花草草的了。”
襄嫔坐在那里,整张脸都憋红了:“妹妹说笑了。”
宁贵人听到她的话,微笑着看向了坐在软榻上的皇贵妃:“到底襄嫔是娘娘看重的人,这么早就预备太后的寿礼了。”
王密蘅坐在那里,心里微微有些惊讶,宁贵人这话,倒真有几分水平。
这宫里头的人都知道,襄嫔是皇贵妃身边的人,这牡丹之事皇贵妃自然也想给襄嫔留一些余地。不然,若是真出了差错,不光是面子上无光,连带着她这个皇贵妃都会被康熙怪罪的。
听着这话,众人暗笑的同时都不约而同想着,这宁贵人胆子倒是不小,一个小小的贵人,也敢和襄嫔作对。
转念一想,又觉着也在情理之中。这些日子,皇上对宁贵人可是上心的很,时不时要传宁贵人到乾清宫伴驾,有着皇上的恩宠,宁贵人这胆子自然就大了起来。
一时间,众人瞧着宁贵人的眼中就有几分嫉妒了。
“如此,襄嫔你定要好好照看,让太后高兴高兴。”皇贵妃颇有几分警告的看向了襄嫔。
“是,嫔妾谨遵娘娘教诲。”襄嫔站起身来,恭恭敬敬行了个礼,道。
“好了,坐吧,你一片孝心委实难得。”
“谢娘娘。”听着皇贵妃的话,襄嫔的语气中多了几分不安,皇贵妃这话明显是在警告她了,此事若是办砸了,她的一片孝心怕就成了不敬之罪了。
这么大的罪名,她可担不起。
王密蘅唇角微微动了动,平日里都是襄嫔唯恐后宫不乱,这会儿她自己进了局中,就知道个中滋味儿了。
王密蘅虽然性子好,却也不是那种被人欺负到头上还不吭声的,除非她有受虐的体质,不然就是她脑子不正常了。
自从进宫后,襄嫔就一直和她不对付,虽然一直以来都只是过过嘴瘾,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可不中听的话说多了,也会让人觉着忍无可忍。
王密蘅暗自庆幸,她如今也是嫔位,还顺带着沾点儿宫务,不然的话,任凭襄嫔怎么说她都得老老实实听着,面儿上还得摆出一副恭恭敬敬的表情,想一想就觉着憋屈。
从承乾宫里出来后,襄嫔就一直冷着一张脸。
跟在身后的宫女见她的脸色很不好看,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老老实实的跟着她。
这个时候,宁贵人突然笑着走上前来,看着襄嫔轻笑道:“方才是嫔妾一时情急,娘娘可不要见怪。”
她言语间虽然带着几分请罪的意味,可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挑衅。
襄嫔一见,立即大怒,扬手一个耳光就打了下来。
却被宁贵人死死捏住了手腕,一丝都动弹不得。
“娘娘别着急,一会儿皇上还让嫔妾到乾清宫伴驾呢,这要带了伤总是不好的,娘娘纵是要责罚嫔妾,也该指点嫔妾到了皇上面前该如何解释?”宁贵人笑意更深,看着襄嫔的眼睛里多了几分讽刺。
如今,她可不是一个只能任人欺凌的贵人了,当日的折辱,她总会一点一点还回去的。
听了宁贵人的话,襄嫔当即就变了脸色,还没开口就被宁贵人打断了话。
“娘娘若没什么别的吩咐,嫔妾就先告退了,太后圣寿,嫔妾自然也要上心一些,只是不如娘娘那般拿得出手了。”她脸上的笑容顿了顿,忽然轻笑:“那株魏紫,娘娘可要小心护着,六宫的娘娘还等着看娘娘的好东西呢?”
说完这话,便看了自己身后的宫女一眼转身离去。
王密蘅出来的时候,正巧见着宁贵人心情极好的从襄嫔身边走过。
密妃在清朝 123口谕
乾清宫
李德全站在龙案下,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康熙的脸色,也不知那奏折里写着什么,皇上看了立时就沉下了脸色。
康熙放下手中的奏折,随口问道:“这几日小十四还留在永和宫?”
李德全愣了愣,回禀道:“是,奴才听说,十四阿哥的病一日比一日好了。”
康熙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李德全:“嗯,德妃尽心,就让小十四在她那里多住几日吧。”
“是。”李德全应了一声,眼睛里却闪过一抹诧异。
昨日皇上还吩咐早些将十四阿哥送回去,这才一日的功夫,怎么就变了主意。
也不知道,承乾宫的那位主子犯了什么错处,皇上这道旨意,分明就是在打皇贵妃的脸。
只一点他是最清楚不过的,那就是皇上是看了手中的那道奏折,才变了主意。
承乾宫那里,怕是要冷着些日子了。
李德全才刚想着,就有小太监进来禀报:“皇上,宁贵人来了。”
康熙没有抬头,只淡淡地说了一个字:“传。”
“是。”那太监应了一声,躬着身子退出了殿内。
“去内务府挑些好东西,送到祈祥宫去,外头冷,让她不必过来谢恩了。”康熙突然开口吩咐。
李德全不由得一惊,皇上冷着密嫔也有小半个月了,这冷不丁的又有了赏赐,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
不过话又说回来,皇上和密嫔之间,可不只这么一件事情让人想不通。
李德全应了一声,便转身朝殿外走去。
刚走出殿外,就碰到了刚走进来的宁贵人,李德全躬了躬身子:“贵人快些进去吧。”
宁贵人微微颔首:“有劳公公了。”
宁贵人走进殿中的时候,康熙正批阅着奏折,她嘴角带着笑意缓步上前行礼。
“臣妾给皇上请安。”
康熙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微微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宁贵人莞尔一笑,方才开口道:“臣妾亲手做了茯苓粥,皇上可要尝尝?”
宁贵人温顺柔和,看着康熙的眼中带着点点期待。
康熙这时才放下手中的奏折,道:“既是你亲手做的,那朕就尝尝。”
听着康熙的话,宁贵人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浓郁,上前几步将食盒中的茯苓粥端到康熙面前。
康熙接过玉碗,拿起勺子舀了几下,然后才送到嘴里:“嗯,不错。”
宁贵人面露喜色,柔声道:“皇上若觉着好,嫔妾就经常给皇上做了送来。”
康熙用了几口,放下手中的碗,招了招手,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宁贵人几步走上台阶,突然就抿嘴一笑。
“怎么了?”康熙看了低头轻笑的宁贵人,随口问道。
宁贵人急忙道:“皇上恕罪,臣妾失仪了。”
康熙并不介意,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也说来给朕听听。”
宁贵人回道:“是方才在承乾宫时,襄嫔姐姐和密嫔姐姐发生了些口角,臣妾还是头一次见着密嫔姐姐这样不饶人的样子。”宁贵人说着,嘴角勾出一抹笑意。
康熙愣了愣,显然也有几分诧异。
宁贵人低下头,轻声道:“想来襄嫔也盼着替皇上生下个阿哥,不然也不会如此羡慕了,说起来,六宫的姐妹哪一个不羡慕密嫔姐姐的好福气,倒是襄嫔最是沉不住气了。”
宁贵人说完这话,抬起头来瞅了一眼站在那里的康熙,见他脸上依旧如常,这才接着说道:“密嫔姐姐性子极好,想来今日也是襄嫔言语间有些不妥当,才会生了口角。”
康熙看了宁贵人一眼,眼睛里带着几分审视,直到看的宁贵人眼中微微露出几分不安,才蓦地笑出声来。
宁贵人身子一颤,嘴角强扯出几分笑意:“皇上,可是臣妾说错了。”
“难为你能想出这些。”
听着康熙的话,宁贵人心里愈发的不安了,直到听到康熙浑然不在意的说了一句:“无妨,你先跪安吧,朕明日再过去看你。”
“是。”宁贵人恭敬地福了福身子,这才转身而出。
一走出殿外,就有小宫女迎了上来。
“小主。”
宁贵人看了那宫女一眼,小声地问道:“李公公干什么去了?”
那宫女上前一步,在宁贵人耳边悄声低语了几句。
“是吗?你可看清楚了?”听到那宫女的话,宁贵人诧异道。
“看清楚了,李公公领着两个小太监朝永和宫那边走了。”
宁贵人若有所思的看了那宫女一眼,“好了,回去吧。”
永和宫的殿内
德妃看着在榻上玩闹的十四阿哥,眉间蹙着几丝忧虑,半个月的时间,胤祯的面色瞧着红润了许多,性子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是一想到过几日就要将胤祯送回承乾宫,德妃的心里就如刀割一般疼。
“额娘,抱。”低头玩着玩具的十四阿哥突然抬起头来,眼睛里亮亮的,清脆的声音响彻在殿内。
德妃笑了笑,伸手将十四阿哥抱了起来,刚一抱起来,胤祯的两只胳膊就搂在了德妃的脖子里,咯咯笑出声来。
“额娘,额娘陪着玩儿。”
“小十四,额娘的小十四。”感觉到胤祯的亲近,德妃心里更是觉着欢喜,脸上的笑意也愈发的深了起来。
“十四阿哥回来后,娘娘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张嬷嬷站在那里,看着自家娘娘掩饰不住的笑意,忍不住说道。
自从十四阿哥被抱到承乾宫后,娘娘的心情就一直都不好,永和宫的宫女太监哪一个不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得娘娘生气,就连空气中都让人觉着窒息难言。
而这样的局面,从十四阿哥被送回永和宫,才好转了些。
娘娘心疼十四阿哥是宫里头的人都知道的,刚送回来的那几天,娘娘几乎整日整日的守在十四阿哥的床前,不吃也不睡,兴许是娘娘的爱子之心感动了老天,十四阿哥终于醒了过来,细心的养了些日子,气色也愈发的好了。
“是啊,胤祯离开的那些日子,本宫就好像没了主心骨一样,干什么都觉着没劲儿。”听到张嬷嬷的话,德妃沉默了片刻,看着怀中的十四阿哥意味深长的说道。
“娘娘要爱惜着自个儿,娘娘若是伤了身子,十四阿哥怕也会伤心的。”德妃说的甚是伤感,听到这话的张嬷嬷忙劝道。
“没事,本宫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德妃反倒一笑,随口说道。说完这话,却又叹了一口气,“本宫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儿子,本宫却不能名正言顺守着,说出去真是可笑,如今六宫的妃嫔哪一个不看本宫的笑话?”
张嬷嬷忙道:“娘娘,您千万别多想。”
“多想?本宫也希望是多想了,可嬷嬷你瞧瞧,永和宫如今的吃穿用度。”德妃的话音顿了顿,脸上带着几分冷意:“佟家的女儿自己生不出儿子来,倒惯会抢本宫的孩子。当年的孝懿仁皇后抢走了四阿哥,如今她的亲妹子又来抢本宫的小十四。”
张嬷嬷站在边上,听着德妃的话,心里也忍不住一阵酸涩。
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硬生生的夺走,换谁谁都不愿意。可又能如何,皇上下了旨意,自家娘娘就是一百个不愿意也不能违抗圣旨。
娘娘虽然贵为妃位,可在皇上的眼中,左右也不过是个奴才。皇上高兴了,娘娘就是主子,皇上一个不高兴,娘娘这些年的所有尊荣和位份都会顷刻坍塌。她伺候了那么多的主子,见的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这后宫里,除了皇上,没有谁是真正的主子。
“娘娘,奴婢斗胆说上一句,您纵是不情愿,少不得也要忍下来。这后宫里,谁笑到最后还难说呢。”
张嬷嬷说这话一部分是因着当奴才的本分,而另外的一部分,却也是为着自己的性命。
德妃若是惹怒了皇上,他们这些当奴才的自然得受连累。想想朝霞殿那么多条性命,还不是因着勤贵人触怒了皇上就都成了冤魂。
这宫里头冤魂多了去了,她没有时间同情,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不要成为其中的一个。
可主子的荣宠,往往也就是奴才的荣宠,想要保全自己,最先要保全的就是主子。
听到张嬷嬷的话,德妃愣了愣,眼中浮现出一抹恼恨之色,她还没来得及开口,殿外就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很快,就有小太监进来回禀道:“娘娘,皇上身边的李公公来了。”
听到那太监的话,德妃的心里略微有些诧异,不知道李德全过来是什么事情,是不是皇上吩咐要将小十四送回承乾宫去。
这样想着,德妃就不由得蹙了蹙眉,承乾宫的那位主子都不急,皇上怎么这般着急。
德妃勉强镇定心绪,朝着那太监吩咐道:“快请进来。”
如她料想中的一样,等待她的确实是一道口谕,可这道口谕,却让德妃立时就愣在了那里。
“娘娘,奴才恭喜娘娘了,皇上这是在体恤娘娘啊!”
德妃跪在地上,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还是听到李德全的话,这才反应过来。
皇上的口谕,是想让小十四在永和宫多住几日。
德妃高兴的同时,莫名的觉出几分古怪。
皇上怎么突然下了这道口谕,依着皇上的性子,若不是承乾宫的那位做了什么事情,定然不会下这样的旨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