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妃在清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狸小妃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家娘娘没有触及到皇上的底线。不然的话,以皇上的手段,兴许佟家上上下下都要受到牵连。
皇贵妃听完后微微松了一口气:“嬷嬷说得对,本宫是佟家的女儿,就和姐姐一样,都是佟家的女儿。”
“娘娘能这样想老奴就放心了,再说了,皇上那里兴许什么都不知道呢,娘娘也别自己吓自己。”桂嬷嬷低声安慰道。
话虽这样说,桂嬷嬷心里头却不是这样想的,她说这些,只是想稳住自家娘娘。不然的话,娘娘若是沉不住气,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情呢。
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沉得住气,只要皇上不亲自过来兴师问罪,娘娘就要装作一切都没发生过的样子。
她在赌,赌皇上对佟家的看重。
此时此刻,桂嬷嬷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她身为佟家的奴才,对佟家自然是忠心耿耿,想要帮娘娘在后宫里立足。可这一切的前提,是皇贵妃愿意相信她。
她能感觉的出来,这些年自家娘娘对她有些疏远,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告诉她。
这些,兴许是因为她一直劝娘娘什么都不要做,安安分分的当好这个皇贵妃。
她虽然也是为娘娘好,可她心里清楚更大的原因是为了佟家。
这些,想来娘娘也看出来了。于是,才落到了如今的局面。
程家的那件事,她偷偷的告诉了夫人,想来老爷已经处理好,不会牵连到佟家了。
只是,娘娘这里,就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了。
只希望皇上的那道旨意,是想要警告娘娘,不然的话,娘娘指使官员诬陷密嫔的父亲,这事情要是闹大了,可就不知该如何收场了。
桂嬷嬷正想着,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宫女乌兰推开门缓步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朱红色的托盘,上面放着一碗熬好的药,还在冒着热气。
见着乌兰进来,桂嬷嬷的眼中飞快的闪过一抹厉色。
这丫头,是断断留不得了。
这次的事情娘娘定然是吩咐了乌兰去做的。再这么下去,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
当奴婢的,除了小心伺候主子,更要有规劝的本分,可乌兰这丫头,只一个劲儿的奉承娘娘,娘娘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娘娘吩咐的她就敢去做。
留着这样的奴婢在娘娘身边,只会害了娘娘,也会害了佟家。
“娘娘,该喝药了。”乌兰端着药碗说道。
桂嬷嬷扶着皇贵妃坐在了软榻上,乌兰很快就将药碗递到了皇贵妃手中。
浓浓的药味儿传了过来,皇贵妃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见着她的脸色,乌兰在一旁开口劝道:“娘娘,奴婢忘了说了,这是最后一碗药了,以后娘娘就不必再喝了。”
听到乌兰的话,皇贵妃微微怔了怔,看着碗里的药有一瞬间的恍惚。
不知不觉,她已经喝了整整两个月的药了。成败与否,就在这段时日了。
皇贵妃回过神来,仰头一口喝了下去,见她喝完,乌兰立即就将准备好的话梅递了过去。
皇贵妃将话梅含在嘴里,那种苦涩不堪的味道才慢慢消失。
“也不知道,本宫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
桂嬷嬷站在那里,心里头叹了口气,娘娘这样不管不顾的吃了两个月的药,纵是有了身孕,怕也是危险的。
“娘娘要是不放心,不如请太医来诊诊脉,看看娘娘的身子调养好了没有。”桂嬷嬷上前一步,提议道。
皇贵妃看了站在那里的桂嬷嬷一眼,点了点头,道:“嗯,不必惊动旁人,你亲自去请。”
“是。”桂嬷嬷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出去。
殿内,只留下皇贵妃和乌兰两个人。
皇贵妃的神色有些凝重,乌兰伺候了她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自家娘娘的心情很不好。
只不过,她还以为是因着李德全宣读的那道旨意。
也难怪娘娘会不高兴,十四阿哥的玉牒已经改在了娘娘名下,皇上的那道旨意不是明摆着打自家娘娘的脸吗?
更何况,自家娘娘素来与德妃不和,如今倒让德妃占了一点儿上风,换了谁谁能笑得出来。
乌兰忍不住开口劝道:“娘娘实在不必生气,皇上虽然让十四阿哥在永和宫里多住几日,可十四阿哥毕竟是娘娘的儿子,等过些日子,娘娘大可派人抱回来。”。说完这话,她又继续说道:“再说了,娘娘如今执掌着凤印,这六宫妃嫔自然会以娘娘为尊,德妃再怎么嚣张也不敢在娘娘面前放肆。”
没有等到皇贵妃的回应,乌兰不解的看了过去,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
“娘娘,您怎么了?”
皇贵妃目光审视的看了一眼站在她面前的乌兰,沉声道:“本宫交代你的那些事情,可都是要命的大事,若是不小心透漏出去,本宫可保不了你。”
听着她的话,乌兰愣了一下,脸色瞬间苍白起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皇贵妃磕了个头,保证道:“娘娘明鉴,奴婢一个字都没敢说出去,若有虚假,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皇贵妃定定的看了乌兰一会儿,才开口道:“起来吧,本宫知道你是个忠心的。”
“谢娘娘。”乌兰磕了个头,这才有些僵硬的站起身来,身子却在微微颤抖着。
她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娘娘的信任,不能让她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为了消除娘娘的疑心,再毒的誓言她也毫不犹豫。
只是,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惹得娘娘起了疑心。
方才只有桂嬷嬷在殿内,难道,是她在娘娘面前说了些什么?
想着平日里桂嬷嬷看她的眼神,乌兰心里头愈发的确定了。
桂嬷嬷是皇贵妃身边的老人,如今见她得娘娘看重,心里头自然不乐意,背地里给她使些绊子也是有的。
只是,她也太小瞧了她。
这承乾宫的宫女太监,可不是都得看她脸色的。
乌兰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迟疑了一下,重新跪在了皇贵妃面前,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娘娘,奴婢有件事不知该说不该说。”
皇贵妃看了她一眼,道:“说吧。”
乌兰迟疑了一下,这才小声说道:“前些日子,奴婢见桂嬷嬷傍晚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出宫去了,后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那日午时娘娘吩咐了桂嬷嬷出宫办事。”
“奴婢就有些奇怪,什么事情需要回了宫里再出去。”
听了乌兰的话,皇贵妃的脸色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密妃在清朝 127雀舌
桂嬷嬷去了好一会儿功夫,才领着江太医走了进来。
“微臣给贵妃娘娘请安。”江太医将手里提着的药箱放在地上,跪下来恭敬地道。
“本宫叫你过来,是想让你帮本宫瞧瞧,本宫的身子调养的可好?”皇贵妃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江太医,淡淡地开口道。
“是,容微臣给娘娘把把脉。”江太医恭敬地说道。
皇贵妃点了点头,示意身边的宫女乌兰铺了一条帕子,便让江太医过来诊脉。
“本宫按着太医的吩咐喝了好些药,这皇家最重子嗣,太医可要好好瞧。”
听着皇贵妃的话,江太医额头上不由得冒出了一层冷汗,连连点头,这才站起身来几步走到皇贵妃面前,跪下。
将手指搭在皇贵妃的手腕上,细细地把脉。
“如何?”待他把完脉后,皇贵妃立即问道。
“回娘娘的话,娘娘脉象强劲,想来是调养的极好。娘娘只要将身子养好了,有孕也是指日可待。”
皇贵妃沉了沉脸,这些个太医,惯会说一些好听的话,可最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是指日可待。
这四个字,自从她进宫以后,听了不知有多少遍了。
“江太医,本宫想听的可不是这些。”皇贵妃的声音一冷,目光一动不动的落在江太医的身上,带着一种迫人的压力。
“娘娘......”江太医一听,有些为难的说道:“娘娘上回小产后,元气大伤,如今从表面上看娘娘的身子已经恢复了,可内里还是比较虚弱的。娘娘若要强行有孕,怕是会伤了娘娘的身子。”
这些话说下来,江太医心里便有些惴惴不安了。可这种事情如若不说,日后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他就头一个逃不过。为了自己的小命,他只能硬着头皮提醒娘娘。
“好了,旁的本宫也不想听,本宫只问你一句,以本宫如今的身体状况,多久会有孕?”皇贵妃说着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才看了过来。
“回娘娘的话,依微臣看,只要娘娘用心,不出两个月定会有孕。”迟疑了一下,江太医保证道。
其实,他敢说这样的话,心里还是有把握的。虽然他不知道这贵妃娘娘用了什么虎狼之药,将身子调养成这样,可若要有孕,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只是,从脉象来看,贵妃娘娘内里虚弱,即便是有了身孕,怕也很难保得住。退一万步说,就算是顺利生下了孩子,身子也会受到极大的损伤,如此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便是为何他之前一直强调内里虚弱,强行有孕的话会伤了元气。
不过,这些话他说出来便是,至于贵妃娘娘听不听的,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这后宫的娘娘,为了诞下皇子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的。更何况,皇贵妃已经进宫多年,身边连一个阿哥都没有。想必,也是着急的很,不然怎么会被逼到用那些虎狼之药。
江太医想着,心里便决定这段时日承乾宫还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好在,他不是皇贵妃看重的太医。只是因为张太医正巧有事儿耽搁了,他才走了这一趟。雅*文*言*情*首*发
听了江太医的话,皇贵妃眼中露出一抹喜色,满意的点了点头,看了桂嬷嬷一眼。
桂嬷嬷会意拿出时常备着的赏银,放到了江太医手中。
“有劳太医了,还请太医提点些需要注意的,我们娘娘也好放心才是。”
江太医恭敬地接过赏银,躬身道:“若娘娘不嫌弃,微臣便为娘娘写一份单子,娘娘在吃食上注意些,想来也会事半功倍的。”
皇贵妃点了点头,桂嬷嬷便领着江太医走到了外间,片刻的功夫就写好了一张单子。
桂嬷嬷从江太医手中接过那张单子,才道:“有劳太医了,此事还望太医保密才是。”
江太医躬了躬身子,连说了几声“不敢”之后,这才转身退了出去。
桂嬷嬷回到殿内,将手中的单子递到了皇贵妃手中。
皇贵妃草草过目,便将单子折起来放到了桌上。
“本宫看了,没什么不妥,这江太医倒是个老实的。他必定是看出了什么,才在本宫面前说那些话。”
听了这话,桂嬷嬷点了点头,接口道:“娘娘说的是,娘娘平日里用的是张太医,只是张太医这个人,太过老道了,有些事情他知道了反而不好。反倒是江太医这样的,既稳重,又不失医者之心,娘娘用起来才能放心。”
皇贵妃“嗯”了一声,漫不经心的又道:“本宫突然想起来,前些日子嬷嬷出宫回府,本宫交代你说的那些话,二爷到底是怎么答复的。”
皇贵妃的话音刚落,桂嬷嬷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面上却依旧平静,沉稳的回道:“老奴将娘娘的吩咐告知了二爷,二爷说了,让娘娘尽管放心,不会出什么茬子的。”说完这话,桂嬷嬷才问道:“娘娘怎么突然提起了这件事?”
“没什么,本宫只是想着,他若是真处理干净了,皇上怎么会听到风声?”皇贵妃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的说道。
桂嬷嬷抬起头来,正巧看到皇贵妃若有所思的眼神,她的心头一颤,使劲儿地掐了掐掌心,才道:“谁说不是呢?老奴也是担心,二爷素来性子急,做起事来也是慌慌张张的,兴许是被有心人抓到了把柄,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说这话的时候,桂嬷嬷的心差点儿提到了嗓子眼儿,那日,她虽然将娘娘的话一字不差的传给了二爷,可傍晚的时候,她还是不放心又出了一趟宫,将此事回禀了夫人。
想来夫人要是知道了,定会告诉老爷,老爷会如何处理,她这当奴才的心里也没数。
原以为事情就这样了,却没想到不仅皇上听到了风声,娘娘这会儿也疑心起她来了。
只是,她是佟家的奴才,娘娘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她不可能藏着掖着,定要回禀老爷免得连累的佟府。
桂嬷嬷想着,微微抓了抓自己的袖子,方才冷静下来。
刚才去太医院的路上,她被一个小宫女撞了一下,还没开口,手里头就被塞进了一张纸条。
等到那宫女离开后,她偷偷打开一看,上面只写着五个字:“按兵不动,佟。”
看着那几个字,她便知道她如今要做的就是稳住娘娘,现在这个当口,多做多错,只有静观其变,才能保全住自己,保全住佟家。
听着桂嬷嬷的话,皇贵妃微微一笑,目光从她身上离开,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地抿了几口。
“都下去吧,本宫想一个人静一静。”皇贵妃放下手中的茶盏,挥了挥手道。
“是。”桂嬷嬷和乌兰应了一声,福了福身子,转身朝殿外走去。
走到外头的时候,桂嬷嬷出声叫住了乌兰。
“不知嬷嬷有何吩咐?”乌兰转过身来,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桂嬷嬷朝殿内看了一眼,吩咐道:“娘娘今日累了,你去做些娘娘爱吃的桂花糕,等娘娘醒来就送进去。”
乌兰若有所思的看了桂嬷嬷一眼,道:“奴婢这就去做。”然后,福了福身子,离开了。
看着乌兰离开的背影,桂嬷嬷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冷意。她离开的时候娘娘明明好好的,才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娘娘就对她起了疑心,无非是有人在娘娘面前乱嚼舌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而这个人,除了乌兰,她不作他想。
本来她还打算让她多活几日的,既然如此,她就更留不得她了。
这样的奴婢留在娘娘跟前,只会让娘娘不安。
桂嬷嬷回到屋里,从包袱里拿出一个药瓶出来,眼睛里露出一抹寒意。
......
翌日,六宫早就知晓了康熙的那道旨意。所以来承乾宫请安的时候脸上都带着些异样的表情。
皇贵妃复宠不过几个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惹怒了皇上。不然的话,皇上又怎么会不顾及皇贵妃的脸面,下了那样一道圣旨。
十四阿哥的玉牒已经改在了皇贵妃名下,这会儿又下旨让德妃亲自照看着,可不是在打皇贵妃的脸吗?
众人心里猜测着,看着皇贵妃的目光里都多了几分揣测。
“嫔妾给娘娘请安。”众妃嫔齐声下拜。
“起来吧,外头天冷,辛苦各位妹妹了,大老远的还要来给本宫请安。”皇贵妃抿了一口茶,才缓缓开口。
她的话音刚落,众妃嫔脸上的表情就都变了。这话,明显是在警告众人。
皇上即便是下了那道旨意,她也依旧是后宫的主子,她们一个个都要一大早的过来给她请安。
而她,则只要在自己宫里等着众人请安就是。
体会到她话中的意思,众人的眼睛里就多了几分嫉妒和不甘。
她若不是佟家的女儿,早就被人生吞活剥了。这后宫里,每一个女人都恨佟家的女儿。当年的孝懿仁皇后是这样,如今的皇贵妃也是这样,从骨子里都有一种傲气,好像整个后宫的人都入不了她的眼。
想想也是,佟家可是皇上的母族,佟家的两个女儿可是一入宫就封了贵妃。
这样的体面,可是旁人一辈子都求不来的福气。
“好了,都别站着了,坐吧。”皇贵妃说了完这句话,又示意了桂嬷嬷一眼,很快就有宫女拿着托盘奉上茶来。
“娘娘这是什么茶,嫔妾倒是从未喝过?”襄嫔最先拿起茶盏来轻轻地抿了一口,开口问道。
众人尝了一口,也全都说不上来。
倒是宁贵人眼睛一亮,道:“若嫔妾猜得没错,这茶便是巴山雀舌。”
皇贵妃点了点头,笑道:“宁贵人倒是个懂茶的。”
宁贵人笑道:“哪里是嫔妾懂茶,只是前些日子在乾清宫服侍皇上的时候有幸喝了几口,觉着味道有些熟悉罢了。”
宁贵人的话一出口,众人嘴边的笑意都僵在了那里。
她们一个个都没见过,倒是宁贵人认识。说起来,皇上还真是宠她。密嫔有了身孕,皇上就是去看她也不可能宿在她那里,却是翻了好多次宁贵人的牌子。
不仅如此,宁贵人还能在乾清宫里喝上这样的好茶,只这一点,就是旁人羡慕不来的。
要知道,能去乾清宫伴驾就算得上是极大的体面了,若能和皇上喝上一样的茶,那这体面可真就大过天去了。
所以,听着宁贵人的话,众人心里头一下子就不自在了。
“贵人可真有福气,咱们可都没尝过这样的好茶。”正想着,就有人说道。
“是啊,还是宁妹妹面子大,这巴山雀舌产量极少,总共就那么一点点,除了皇上那里,也就太后和贵妃娘娘得了些,到底是皇上惦记着妹妹,想要妹妹也尝尝这样的好茶。”说这话的,正是襄嫔。
王密蘅坐在那里,听着这些拈酸吃醋的话,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看来,她宫里的那些茶要偷偷的喝才是。没得让人发现了,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的,说出些不好听的话来。
不过就是一杯茶,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怨气?王密蘅真是有些搞不懂。
这宫里头吃的喝的已经是够精致够奢侈了,这一杯茶,喝不喝又有什么关系。什么巴山雀舌,难道真就比龙井那些好上许多。
既便是为了争一口气,这肚量也太小了些。
王密蘅刚想着,就听宁贵人莞尔一笑,道:“娘娘恕罪,倒是嫔妾不会说话,惹得娘娘生气了。”
她这么一说,襄嫔立马就噎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能说什么,若是承认那也显得她太小家子气了,为着一杯茶不痛快。
“好了,都少说两句,过些日子就是太后的圣寿了,襄嫔,你的寿礼可准备好了。”
皇贵妃一开口,就将众人的目光移到了襄嫔的身上。
那株魏紫,早就在六宫里传开,连太后娘娘也知道了,说是盼着在寿宴的那一天看上一看。
因着皇贵妃的这句话,襄嫔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宁贵人拿起帕子掩了掩嘴角,不着痕迹的笑了笑,却是正巧落在坐在对面的王密蘅眼中。
密妃在清朝 128投靠
回到祈祥宫后,王密蘅特意问了宁贵人的事情,秋梅一听,只问道:“好端端的主子怎么问起宁贵人了。”
王密蘅缓缓的抚摸着手中的茶盏,眼神中有些不解:“宁贵人的性子不像是个跋扈的,怎么每每遇到襄嫔的时候就那么沉不住气?”
王密蘅的话刚说完,就听秋梅回道:“原也没什么,宁贵人之前是襄嫔宫里头的人,后来宁贵人不知怎么得罪了襄嫔,被襄嫔折腾了好些日子,连身边的贴身宫女都丧了命。襄嫔的手段主子也是知道的,奴婢不明白的,是宁贵人怎么突然就得宠了?皇上还单独给了她一个宫殿,虽然只是住在偏殿,那也是极大的体面。”
听到秋梅的话,王密蘅轻轻笑了笑,却惹来了秋梅的不满:“主子您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宁贵人那么得宠,奴婢听说方才皇上命李公公送了好些赏赐到了长春宫,这样的恩宠原该是主子的。”说到最后,秋梅脸上犹自带着一抹不甘。
王密蘅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你这丫头,分明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六宫妃嫔这么多,皇上自然是爱宠哪个就宠哪个。再说了,宁贵人能得宠,自有她的好处。”
秋梅皱了皱眉头反驳道:“奴婢倒没看出来,她有哪点儿比得过主子。”
王密蘅瞬间无语,无奈的笑了笑,对秋梅的护短没有发表意见。
秋梅站在那里,缓缓地回过味儿来,顿时便有些尴尬。
还没等她开口,就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小路子掀起帘子走了进来。
“回禀娘娘,宁贵人求见。”
听到小路子的回禀,王密蘅倒是愣在了那里,实在是她这祈祥宫向来冷清,一下子有人来,而这个人偏偏又是宁贵人,反而觉着意外了。
王密蘅回过神来,吩咐道:“快请进来。”
没过一会儿,身着一袭淡绿色旗装的宁贵人就从殿外走了进来,头发挽了个发髻,梳成了两把头,插着一支上好的羊脂玉簪,只一眼,就让人移不开眼,不用想也知道是细心装扮过的。
“嫔妾给密嫔娘娘请安。”宁贵人福了福身子,向王密蘅请安。
“贵人不必多礼,快起来吧。”王密蘅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很快,就有宫女搬了个绣墩放在了宁贵人的身旁。
“坐吧。雅*文*言*情*首*发”
“谢娘娘。”宁贵人谢过,这才在绣墩上坐下。
又有宫女上了一杯茶,宁贵人伸手接过茶盏,有些不安的开口道:“嫔妾擅自过来,扰了娘娘的清静,还请娘娘恕罪。”
王密蘅微微一笑,“本宫这宫里冷清得很,贵人过来陪本宫解解闷儿,是再好不过的。”
听到王密蘅的话,宁贵人站起身来福了一福,恭敬地道:“娘娘言重了,嫔妾惶恐。”说完这话,她的话音微微顿了顿,又道:“娘娘若是不嫌嫔妾愚笨,嫔妾自当为娘娘分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