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8小农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名窑
韩庄豆腐厂出名,对于梁天来说,是好事,他当然支持了,有了梁天的保证,李栋跟着韩国富,刘田,罗工等人一说,大家放心多了。
“栋子,这事又要你出头。“
“国富叔,这不是我应该的嘛,豆腐厂,我提议搞的,肯定要搞好了,搞出些名堂来。”李栋笑说道。“刘师傅,你做豆干,得到不少人好评,尤其是味道多样。”
“这些都是李顾问给我不少启发,要不然哪里有的多味香干。”刘田这话,李栋还是爱听的。“我只是动动嘴皮子,具体工作还是刘师傅你完成的。”
“罗师傅,这边同样的做出的豆腐,让众多食堂称赞,说比县豆腐厂的还有鲜。”
罗工谦虚连连摆手,只是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当然他不觉着自己做的豆腐能比县城的好,李栋没告诉他,自己带了一袋子黄豆,令韩卫国这边一次加一斤二斤的跨时空黄豆,整个豆腐却是变的比县豆腐厂的豆腐还有鲜美。
这事不作假的,要不然豆腐厂豆腐怎么可能这么快出名,却是鲜美无比。
“那我就不光空口白话了。”
李栋说道。“这一次,刘师傅制作多种口味香干,罗工改良豆腐鲜美无比压下县豆腐厂的,这些要嘉奖,我跟着韩厂长商量一下,咱们过几天召开一个豆腐厂全体大会,到时候给两位颁奖。”
“除却奖状,还有增加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奖励。”
两人真没想到,当着全厂员工面表扬就算了,还有加一个月的工作,这太令人惊喜了,真是想到不敢想的事情。
“罗师傅,刘师傅,这事,你们别推脱,这以后谁要是再做出这样贡献,同样要嘉奖。”
李栋心说,现在只是奖励一个月工资就激动成这样,之后要是奖励三五个月工资,还是开心死,要是直接分红,那家伙不敢想象画面。
竹编厂,豆腐厂的事情,全部处理妥当,竹笋厂这边,李栋倒是没说什么,按部就班,一直做的还不错,外汇赚了不少,销量也是不错。
“要不要增加些产品呢。”
李栋想着,不过现在就算了,自己没太多时间,等回头回来把蘑菇推广开,到时候搞辣味蘑菇,配合其他竹笋制品,竹笋厂产品也能丰富一些。
“栋哥,你电话。”
“来了。”正在考虑蘑菇的事,韩卫畅喊着有人打电话找自己。
想来是黄胜男,果然不错,黄胜男天没亮就从上海出发了,中午达到了南京装好货物自奔着池城,这会已经到达池城,黄胜男打着电话过来。
“辛苦你了,明天一早,我带着张宝素过去,你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一下。”
李栋还挺心疼黄胜男的,这一天从上海到池城,还是十分赶路,十分累的。
我的1978小农庄 第940章 回1980年的淮海老家下
“素素走了。”
“嗯。”
素素回头看着院子,有些不舍。
“别看了,过几天就回来了。”
“嗯。”
张宝素用力点点头,这里生活她已经习惯了,上学,去竹编厂编竹篮,跟着小娟一起做饭,等着李栋回来。早就习惯了这个家,早当这里是自己的家了。
“快上车,我们早点过去。”
来到池城小院,黄胜男已经等着了,从南京带回来的货物已经被卸到屋子里的,一间房堆着满满当当的。“运输队那边有货,王师傅先回去了。”
“哦,没事。”
本来多带一些物品,不过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搞两辆车显得太过了一些,自己不是啥干部领导的。
“你们坐一下,我把东西整理一下。”
出门在外,一些物品还是要带的,再说自己扯淡那个理由,肯定上门礼物要带的,这些搞下来倒是不少东西了,再有去张宝素家里,这个李栋倒是有些犹豫带啥。
“算了就不多带东西了,自己带着粮票,肉票,副食品票倒是方便些。”
“要不要带两张自行车票,缝纫机票?”
“带上吧,不定还有用的。”
最终李栋还带了二十斤大米,三十斤白面,十斤油,一些腊肉,加上粉丝等干货,其他礼物,牛奶,饼干,还有一些糕点临时,小玩意。
“好了。”
蓝鸟后备箱装的满满当当,连着座位上都放了不少东西,其中包括两床被子,脸盆都洗浴用品。“你们先睡一下,等到地方我再叫你们。”
“嗯。”
池城离着淮海后世,开车走高速不过三四个小时,现在可不成了,至少十来个小时。
“没事,我陪你聊聊天。”
黄胜男笑着说道。“素素你先睡会吧。”
“那哥,嫂子,我先睡会。”
“嫂子?”
李栋和黄胜男对视一眼微微一顿,两人那啥,这个还没领证呢,为了这个开介绍信,还挺为难了,按着李栋想法,得空真要领个证啥的。
倒不是李栋不想领证,主要想着等结婚证上能贴照片再说,现在领一张纸,没啥感觉。
车子出了池城,得过轮渡才能到江对岸,要不绕着一大圈,这就花费不少时间了,等车子到达泸州的时候,这会已经将近一点半了。
“先弄点吃的吧。”
泸州现在还没有肥,老乡鸡都没有,只能找个小饭馆凑合凑合,这会已经过了正经饭点,人不多。“菜都没了?”
“只有个豆腐了。”
“肉卖完了?”
“那就来个豆腐,多放点油。”
李栋点了豆腐,再有一个青菜,其他菜都没了,好在米饭还有。“师傅,能带菜进来吗?”
“理论上不行。”
“我给五分钱,成不?”
“行吧。”
理论上不行,给钱才行,李栋觉着没啥问题。“你们先坐着,我去车子拿些肉来。”
卤鹿肉和一个自嗨火锅,李栋拿着进来,鹿肉是切好了,装在一饭盒里的。
“咦?”
“咋还冒烟了?”
米饭上来,一个豆腐,一个青菜,外加一个了鹿肉,一个自嗨火锅,黄胜男见着火锅眼睛一亮,真没想到,李栋准备这么丰盛。
“尝尝。”
自嗨火锅还是挺大的,买的好的,啥材料都有,这家伙辣味十足,吃着舒坦,连带责饭馆的师傅都忍不住瞅了几眼。
“啥东西?”
没见过,不过瞅了一眼李栋和黄胜男,张宝素几人,别是啥大城市来的吧,这一顿除却自带的,一共花了一斤粮票外加五毛三分钱,这价格不算便宜了。
本想合肥转转,可见着没啥好看的,索性开车直奔着淮海,这一下到着地方天已经黑了。“先在淮海住一晚上吧。”
好在介绍信,找了地方,开了两间房子,黄胜男和张宝素一间,李栋一间,这房价还不算便宜,一晚上竟然要五毛钱,好的一点就是地方倒是还不错。
干干净净的,提供热水,等着服务员开门,几人进到房间收拾一下,这里倒是挺干净的。“先休息一下吧,咱们再出去吃饭。”
得早点出去弄吃的,现在可没有二十四小时的饭馆,过了时间,店铺一关门,那时候只能自己捣鼓吃的了。
现在淮海市可了不得是出了名的煤炭城市,重工业牛的很,化工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算的上富裕的城市了。“这里还挺不错的。”
“还可以。”
来到饭店,人不少,煤炭工人工资可不低的,在当时平均三四十工资的,煤炭工人工资还是不错的。
“点几个热菜。”
总算有热乎肉菜,点了几个菜,美滋滋吃上一顿,睡着一觉,第二天出发去张宝素家里。李栋和张宝素老家离着淮海市挺远的,毕竟在淮海市边角。
“这路太差了。”
出了市区,路越来越不好,走走停停的,路上还时常遇到运送煤炭的车子,本来路就不算多好,有了这些车子,更是压的坑坑洼洼的。
好在没遇到劫道,耍横的,颠簸着来到张宝素家,这会都已经中午头了,要知道李栋他们出发的时候刚六点左右,这走了五六个小时了。
来到张家庄路口,李栋把车子停靠下来,进庄子的路不太好走,或许刚下过一场雨,路有些泥泞,现在可没有村村通,下雨天水泥地正常的很。
“哥,陪你一起。”见着张宝素近乡情怯,李栋小声说道。
张家庄和李栋老家相隔不过十多里地,这里是淮海平原,没有山头,一望无际都是天地,现在刚进的四月,生产队一般都在麦田里忙活,当然不光光麦子,还有其他的。
李栋就看到种麻的,这样麻,剥皮可以做麻绳,当时可是紧俏的好东西,杆子更是可以用来做一些生活用品,烧锅,当然还可以做火把,这是李栋小时候中秋节最喜欢的东西。
一行人来到张家庄,这里路泥泞不说,庄子不咋样,多是土坯茅草房子,不稻草房,几乎没有见着灰瓦。
“你是……大妮子?”
进了庄子,只见着有几个老人背着荆条编制的粪筐,这是准备下地,见着来了陌生人,打量一番,一个老人看清楚张宝素惊呼一声。
“五叔。”
“真是大妮子,你回来了?”
“回来了。”
张宝素眼睛微微泛红。
“唉。”
“要是提前两天回来多好啊,你阿妈也能闭上眼了。”
张宝素阿妈已经下地了,前几天就过世了,再有两天就烧头七了。张宝素一听,眼泪一下就掉下来,李栋和黄胜男没想到,竟然过世了,这下倒是不知道怎么劝这张宝素。
“素素,节哀。”
黄胜男抱着张宝素小声安慰着,这事,搁谁身上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过去的。张宝素他家里人,得到消息过来,对着李栋送着张宝素回来千恩万谢。
张宝素的阿爸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有些破旧的棉袄,几个弟弟妹妹瘦瘦弱弱的,精神不是多好。
“先回去吧。”
张奎小声说道,叹了一口气。
来到张奎家里,三间稻草土坯屋,这不算太差了,家里怎么说呢,一贫如洗来形容并不为过,毕竟逃荒地方,能好到哪里去。李栋和黄胜男坐下来,连着喝水杯子都没有。
“不用,不用。”
李栋把带着点心,还有牛奶,罐头放下,只见几个小娃子偷摸着瞅着,李栋笑着摸出些糖果递给几个孩子,李栋打量几个孩子,十一二岁的样子。
张宝素说过,三个弟弟,最大十二,最小的九岁。
“我去烧饭,先吃饭吧。”
张奎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汉子,酱色皮肤,满是岁月痕迹。“不了,我想给阿妈上个坟。”
“唉,老二带你阿姐去吧。”
李栋和黄胜男,没过去,等着大概半个多小时,张宝素回来了,自己带的钱,竹编挣的钱给了张奎,还有买的一些米,几张粮票。本来李栋想要给张宝素些钱,这丫头说啥不要。
“哥,我们走吧。”
“走吧。”
李栋和黄胜男对视一眼,张奎张张嘴最终叹了一口气没说啥,只等着张宝素上车。“走了,走了,就别回这穷地方了。”
“阿姐……。”
几个弟弟看着上车离开的张宝素,张宝素上了车子趴着黄胜男坏了。“哭吧,哭出来就好了。”李栋开着车子,直奔着夏集公社,来到公社已经晚上了。
好在人家看着李栋中国作协还有池城县给开的介绍信给安排宿舍,只是这里条件差多了,一间房子里高低床住着十来个人,水都是人家公社干部给打了一壶水。
暖水瓶更是李栋直带的,说是公社大院,不过五六间瓦房,说街道,其实不过一个供销社,一个邮局,学校外加一些自建的一些房屋,比起现在韩庄似乎都不如呢。
“李作家,你要找的人,说了巧了。”
公社副书记胡一虎笑说道。“我还真认识,我带你们过去吧。”没曾想,大作家名头,还是挺好使的。
“李福安是现在立新生产大队的副队长。”
胡一虎说道。“我刚刚给立新生产大队打了电话,正巧他在队里。”
“那太谢谢你了,胡书记。”
一会要见到爷爷了,这个李栋还有点小激动,按着年龄差不多四十多,不到五十岁,再有就是年轻的老爸,听老妈说老爸年轻的时候挺浑的。
我的1978小农庄 第941章 你喊我叔,我喊你爸,各论各的
立新生产大队,李栋太熟悉了,只是小时候见着一直是二层小楼,现在是三间瓦房,地点还是没变的,东边还有熟悉的一粪坑,这家伙是全村最大粪坑了。
李栋曾经炸过粪的地方,当然还见过人掉下去淹死过,印象深刻最的地方。
粪坑,一般一个庄子,一个生产队就会有一个,大队更是有一个大的粪坑。
堆粪,沤粪,这是大队干部年年不能忘记重要任务,化肥没大量使用之前,粪坑大小决定粮食产量。
熟悉粪坑,熟悉小路,不太熟悉的瓦房,李栋把车子停靠下来。
“李作家,这里就是立新生产大队的队部。”
胡一虎副书记笑着说道,昨天晚上他就打听了,李栋真是一大作家,再有黄胜男外贸公司,北京人户口,这还是挺唬人的。至少夏集这边十分重视,这不派这副书记跟着陪同。
见到李栋开的轿车之后,胡一虎更加觉着李栋不简单,开轿车,自己去县里开会没见过,甚至市里都不一定有这么高档轿车,路上得知这轿车还是进口的那就更了不得了。
刘世军和李福安带着生产大队,十多个干部快步迎了出来,见着高档轿车,众人对视一眼齐齐看向李福安,了不得了,能开车轿车的,不是大干部就是华侨啥的。
没曾想,李福安家还有这么一门亲戚,没听说啊,这事别说他们惊讶了,李福安也是满脑子疑惑。要知道,整个李家庄,只有一个嫁到城里的姑娘,那家伙过年回来,提了几包糖果,加上点心回家,可把其他人给羡慕坏了。
吃商品粮不说,还能买这么些副食品,谁家不羡慕,当时父母可是得意不成样子。
“胡书记。”
“李作家,我给你介绍一下。”
胡一虎对着刘世军点点头。“这位是立新生产大队大队长刘世军,这几位是队里干部,这位就是你要找的副大队长李福安。”
“福安啊,李作家千里迢迢过来,找你们,你可要招待好。”
“胡书记你放心。”
李福安到现在还没闹清楚,啥情况,可还是拍胸脯保证,一定招待好李栋一行人。“行,先进屋再说吧。”
来到队部坐下来,接过茶水,李栋忙站起来。“你别客气。”没办法,李福安端茶,自己不好太过随意接着。
“李作家。”
“你太客气,直接喊我李栋就成。“
李栋笑说道。
坐下来,李栋说明情况,李福安一听是自己二叔曾经战友的孩子,难怪了。这一说,李福安才恍然大悟,动乱结束之后,寻亲找人的多了去了。
没曾想,自己家竟然也有人找上门,还是一个大作家,听说还挺有名气。当李福安得知,李栋现在竟然在上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这可是好地方。
李福安带着李栋回家,告别了胡书记,刘世军来到李福安家,不是小时候熟悉的三间大瓦房,李栋记着大瓦房是八二年建,村里最早一批瓦房。
现在还是土坯灰瓦的房子,一共四间房子,现在是八零年,大姑和二姑已经结婚了,不在家里住了,三姑和小姑还没结婚还在家里住的,再有就是李庆禹住着一间房子。
“李作家,委屈你了。”
“你太客气了。”
这是当自己城里人,不过想想自己一大学生,还是一大作家还开车,这不是城里人,谁是城里人,这么一辆轿车,进庄子的时候,不知道引起多少人注意。
好在现在生产队,大家都在干活挣积分,倒是没人跑来看热闹,只有几个不挣工分小屁孩子跑来。“去去去,别摸坏了,卖了你都不够赔的。”
这声音,李栋一听脖子下意识缩了缩,自己那个有些凶的奶奶,要说,李栋奶奶可真是一神人,现在应该在生产队负责养猪,工分高,而且年底分的猪肉多。
这算的上生产队里最好几个妇女工作之一了。
这些李栋都是听自己老妈说的,当然,自己亲身体会就是小时候被奶奶追着打,那时候几个姑姑逢年过节就会送一些吃的喝的,奶奶总是藏着,甚至蛋糕发霉了不给李栋他们吃。
搞的李栋心痒痒,没事偷摸进屋搞点吃的,别发现追着打,没少挨揍,当年和奶奶关系不算多好。总觉着偏心,表哥,表弟,表姐啥的来了,好吃好喝,自己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待遇。
当时就觉着,这个奶奶不要也罢,前些年去世,李栋都没太多感觉,总觉着不算太熟悉的一个人。奶奶和老妈关系,其实一直不怎么好,干架的事情,李栋从小见到大,上了初中之后才好点。
这不,这会一听到石秀兰赶着孩子声音,李栋脖子下意识缩缩,挨多了,总觉着脖子有凉风。
“我怕个锤子,现在我可不是孙子。”
这么一想,李栋觉着腰杆子挺了起来,自己现在和她平辈。“福安哥。”现在李栋直接喊着李福安哥,按着编造的辈分倒是没错。
“咋回事?”
石秀兰小声问着李福安,等李福安说完事情清因后果。“真的?”
这家伙,一想到去年过年,李福林家的闺女提着大包小包回来,搞的石秀兰就十分不舒坦,自己也好几个闺女,当年比起他家闺女可要能干的多。
可没曾想人家嫁到城里去了,倒是自己闺女,嫁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庄稼人。
这下好了,自己家也来了城里亲戚。“咋没见送东西啊?”
“你想啥呢,人家是来寻亲,你别瞎说。”
李栋耳朵多灵活,果然是自己奶奶,真是够可以的。“福安哥,嫂子,我还有些东西放车子上,我去拿下。”
“胜男,素素。”
两人赶忙跟着,来到车子边李栋打开后备箱,这里可是满满当当全是东西,挑选四袋奶粉,六罐罐头,四瓶酒,各种点心十多样子,加上水果,只不过苹果之类常见水果。
几人提着进了屋子,石秀兰见着眼睛一亮。“哎呦,这都是自己家亲戚,咋的还带这么老些东西。”
“一点小东西。”
“嫂子,你看放哪里。”
“交给我,交给我就成。”
“这个咋还花这么些冤枉钱。”
“没啥,不值啥钱。”李栋笑说道,说话对着门口趴着小娃子们招招手,掏出些奶糖散给小朋友,石秀兰见着恨不得把奶糖给多全夺过来。
“去去,这些孩子。”
“我喊你栋子吧,这些小娃子都是贪吃的,你这要发糖啊,他们能天天守着,烦人的很。”石秀兰说话,挥手赶着小娃子们,一个个还真有点怕石秀兰呢。
“没事,几个糖果而已。”
李栋不在意摆摆手,说话时间,一个高瘦姑娘甩着两个辫子跑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
“啥事,大呼小叫的,没见着家里有人嘛。”
三姑,李栋一看来人就乐了,三姑怎么说呢,脑子多少有点迷糊,通俗说的有点傻。“啊,啥人?”说话,脸一红,搞啥呢,李栋嘀咕。
“这丫头,这是你小叔。”
“小叔?”
李庆枝愣了一下,不是相亲对象,这人长得挺好看的,高高大大的,那啥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不是相亲对象。
“唉。”
三姑,多好一傻姑娘,不过后世倒是这位最是孝顺,奶奶痴呆之后,时常来的就是这个奶奶最不喜欢的傻姑娘。“吃糖。”
“奶糖?”
果然一见着奶糖,十分高兴,剥开就塞嘴里,李栋塞的有点多,一把,石秀兰见着一把拍着李庆枝。“吃这么多糖干啥,我给你放着。”
“哦。”
“小叔,你从哪里来的啊?”
“从南边来的。”
李栋心说,这问的,差点没忍住答从东土大唐而来。
“哦,你去过城里吗?”
“算去过吧。”
“城里好玩不?”
“挺好玩的。”
李栋发现,这位别看二十来岁了,可脑子跟着孩子似的。
“去烧水去,别缠着你小叔。”
石秀兰挥挥手,对这个傻闺女吩咐道,别看脑子不好使,可干活好使,挣工分也是一把好手,先在家待着两年多挣些工分再嫁人。
“嗯,小叔,我去烧水给你喝。”
“谢谢。”
李栋笑笑,没想到三姑年轻的时候这个样子,想着后世家里一团糟,还有时常帮着过来洗刷的三姑,真正干一辈子活,没享福。
“叮铃铃。”
自行车铃声,李栋心说,这时候有自行车,还是十分有牌面的,这谁啊。
“是你侄子回来了。”
“侄子?”
李栋猛地站起来,这个大侄子,李栋知道是谁,自己老头子。这家伙要见面了,李栋还有点小紧张,那啥,年轻的老爸啥样子,李栋还真不知道,当时没照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