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果开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妖僧花无缺
一旁。
班爪取来一锭纹银,冲陈季川道:“往后家母身体还要陈大夫多多照顾,诊金好说。”
“没问题。”
“先吃药,有什么异常随时去城里找我就是。”
陈季川来者不拒。
一番客套。
班飞飞又让班牙将陈季川送回县城。
……
从道果开始 第四十四章 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
金风山。
猛虎涧。
班爪、班牙扶着母亲出来,后者咧嘴道:“陈大夫真是个好人,我送他回去的时候,路上还一直叮嘱,一定要搬出山洞。”
“是啊。”
“大半夜大老远跑来出诊,一般大夫哪有情愿的。”
班爪也点头附和。
显然对代县陈大夫的观感不错。
班飞飞被两个儿子扶着,叹气道:“是娘连累你们了。城里藏着高手,对我们这些精怪一向有偏见,要是不小心撞上——”
“娘。”
“我们一不吃人,二不伤人,老老实实在金风山修行,人类高手不会对我们怎样的。”
班爪安抚母亲。
班牙也跟着附和。
事实上。
他们也知道:精怪多害人。
母子三虎虽然不做恶事,可毕竟是精怪,在那些个道士和尚游侠剑客眼中,一样该杀。
“唉。”
班飞飞叹了声气,没说话了。
三个一齐上山,搬进连排木屋里。不多会儿,班飞飞显出原形,睡着了。班爪、班牙则走出去,也化出原形,仰头朝天,运功修炼。
半个时辰。
收功之后。
又用爪子翻动两卷经文。这经文染黄以防蠹,微风吹过,翻动书页,最外头书写着十七个字——
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
……
代县县城。
医馆后院。
“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
“总算全了。”
陈季川人在院中,祭起‘千里眼’,一面偷看二班修炼,一面抄写道经。
今夜虽略有波折。
但结果还是好的。
折腾五六天晚上,总算让他将二班连同班飞飞视如珍宝的《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给抄全乎了。
“这经文果然深奥。”
“难怪二班每日修行之后,都要翻阅研读许久。”
陈季川将经文从头到尾翻看一边,只觉得晦涩难懂,其中勉强能看懂的几分,也透露着诸多玄妙。
“经文全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就该好好解读,早日摸索出藏在其中的《太阴炼形法》。”
陈季川心中欢喜。
他来到代县足有三月,落脚之后,给人看病,名声传扬出去,也有武林人士前来寻医问诊。
江湖人士见多识广,陈季川从这些人口中得到不少信息。
他知道。
这大梁之中,也有江湖武林。
诸多习武之人细分出来,其中有练拳脚功夫、横炼功夫的,与陈门七十二绝艺类似。也有练内功的,与神扑刀、鬼跌剑类似。
前者又被细分为外家拳、内家拳。
难分强弱。
有那些个天赋异禀的,如天生神力之人,习练外家拳,达到巅峰造极之境,别说暗劲人物,就算是化劲宗师,也难抵挡。
一力降十会。
着实惹不起。
普通人修炼外家拳,胜在入门快、见效快。但论及前途,还得是内家拳。
内家拳是‘动功’。
内功心法则是‘静功’。
各门各派。
各有擅场。
江湖高手茫茫多。
有达到化劲的,有达到先天的,有外功无敌的,比大燕世界厉害的多,也精彩的多。
除了这些武人之外。
大梁又有精怪、鬼祟、妖邪,四处祸害。
孤阴不生。
孤阳不长。
有阴暗一面,就有光明一面。
道、佛。
便是鬼祟妖邪克星。
“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
“就是道家经文,蕴含真法——太阴炼形法。”
不论是道门法,还是佛门法,都远比普通武功秘籍更加晦涩,其中有诸多术语,唯有修道诵佛的道士、和尚才能解读。
真法往往藏在经文中。
不通经文。
难得真法。
二班与班母修行的‘太阴炼形法’就是如此,被藏在这卷《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中。
唯有通读。
才能修行。
陈季川在大燕世界也读了不少道经、佛经。
但如今换了人间,许多道理兴许类似,可用词、典故、术语就截然不同了。
短短三月。
市面上搜罗来的几卷道经讲解显然还不够,陈季川若是不想去道观请教,还得继续攻读、积累。
好在——
陈季川时间多。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陈季川一面继续修炼,提升实力,一面研读其他道书解读《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以期早日悟出真法。
平常出诊看病,钱财不够修行。
陈季川又走老路,起一座勾栏。
勾栏不是妓院青楼!陈季川也不是龟公老鸨!!
而是相当于前世的戏院。
只不过里面经营的是杂剧、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各种伎艺。陈季川来自现代,又添加了相声、评书、京剧、口技、歌舞等等节目。
哪个反响好,就保留哪个。
哪个水土不服,就裁撤哪个。
代县原本繁华。
瓦市当中有十多座勾栏或类似形式的场所。近年来大多倒闭,只剩下两家苟延残喘。
这一来是因为人们消费能力下降;二来也是因为节目太过老套,不够吸引人。
陈季川将其整合。
参考大燕白玉京模式,结合大梁的风俗人文、轶事典故编排节目,建立一座勾栏,再次一炮而红。
……
时间一晃。
一年过去。
这一日,夜半三更。
陈季川盘坐院中,沐浴月华,静心入定。
一呼一吸。
暗合韵动。
隐隐约约,陈季川似乎看到一处奇妙存在,虚无缥缈,朦朦胧胧,让人看不真切,更摸不着。
“这是——”
“神魂?”
陈季川心念一动,心神一惊,就从这种状态中跌落出来。
只觉得精神疲惫到极致。
再看旁边沙漏,居然已经过去半个时辰。
“这算是入门,达到‘入定’层次了吗?”陈季川有些茫然,从院中石桌底下,取出《高上月宫太阴元君孝道仙王金华黄素书》。
这卷经文主旨则在劝人以忠孝廉慎为本,以调养心性,修炼内丹为术,则丹道可成。
暗藏着内炼丹法《太阴炼形法》。
若是全本。
还该有与之相合的外丹练法,以及其他内炼丹法及符箓咒语。
只可惜。
二班手上的仅是残卷,勉强保留下来一道《太阴炼形法》可供修炼,但因少了其他法门同修、印证,少了外丹辅助,使得修炼起来格外艰难。
且即使练成。
一无法器。
二无符咒。
三无法术。
除了强大神魂、增强底蕴抵御外邪之外,别无他用。
大梁世界过去一年。
陈季川在里头实际上待了半年。
头两个月,一字一句死磕,又有二班参照,勉强将《太阴炼形法》解读出来。
后四个月。
每夜子时修行,一直没什么动静。
但今晚——
“道法第一境,称作‘入定’。诵读道经典籍,降服自身心猿意马,使念头澄净,杂念不生,即为‘入定’。唯有进入这个层次,才能感受到自身的神魂所在,才能修炼功法壮大神魂。”
陈季川翻看经文,与自己方才进入的玄之又玄的状态相印证。
脸上露出笑意。
待合上经书之时,心中已经有了结论:“感应神魂,入定成了!”
……
从道果开始 第四十五章 陈大人,六十里加急!
道法三境——
入定。
观想。
出窍。
第一境‘入定’,但凡洞见一次神魂,就算达到。
这也是一个隐形门槛。
许多人心不定,无法降服自身心猿意马,念头不净,杂念丛生,始终无法‘入定’。
陈季川历经生死,历经繁华,心境不俗。解读出‘太阴炼形法’之后,才仅四个月,就已经踏入门槛。
这若是寻常道童。
三年洒扫。
三年念经。
少则六年才能达到入定层次。
入定之后,才是观想。
“太无上上始青之天,去日月之宮五千里,其有神机之道,分辟昭彰,未易区別。天道复乎?此杳冥昏默,不可得而名也。帝出震,是谓始青之天……”
陈季川默诵道经,不知不觉,再次进入入定状态。
洞见神魂。
丝丝月华落下,一阵清凉。不见吸收,但神魂沐浴在月华当中,仿佛在被滋养。
时常日久,必能茁壮成长。
经文真意涌现。
一道道朦朦胧胧的纹路出现在神魂之外。
聚精会神。
隐约能看到这其中蕴藏一个个符文,但符文复杂晦涩,千头万绪难以看清。
用心去理。
理不断剪还乱。
不多会儿就心烦意乱,从入定状态中跌落出来。
“唔——”
陈季川睁开眼,就像是三天没睡觉似的,精神疲惫到极致,眼皮打架简直睁不开。强行支撑,陈季川心中归拢着经验:“入定,观想。前者洞见神魂,后者诵经文观想真意,在意识海中凝出一道道符文。这些符文一代表道行,二代表道法语言。不论是画符念咒,还是施放道法,都要以此为基础。”
道不明。
茫茫然。
可一旦进入门槛,许多道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看来。”
“光有‘太阴炼形法’还不够,道行有了,还得修习道法,才有对敌手段。”
陈季川心中想着,不知道去何处能寻着道法。
于是就将这些心得记在手中《太阴黄素书》上。
记完之后。
再撑不住。
“啊~”
仰天打了个哈欠,走进屋中,刚挨着床就睡着了。
……
第二日。
陈季川一早起来,修炼武艺。
道法玄奇。
但短期内很难有所成就,一身武艺还须每日操练,日夜积累。
正午时分。
陈季川回医馆吃饭。抱着小腿高的木桶,里面装满米饭,米饭上盖着喷香的红烧肉还有不少果蔬。
打熬身体,修炼武艺。
营养不但要充足,还得均衡。
陈季川大快朵颐,一大桶米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
“……”
“……”
“……”
“……”
在他身边,五个半大小子看的目瞪口呆。
哪怕看过不少次。
可每次见着师父吃饭的凶残模样,一个个都觉得自家师父是个大饭桶。
“赶紧吃。”
“吃完练功。”
陈季川见五个徒弟发愣,出声训道。
“是,师父!”
关义、林胜这五个小子一个激灵,赶忙低下脑袋,抓紧吃饭。
他们五个。
大的如关义、林胜,已经十二岁。
小的如虎头虎脑的董宗旺,才八岁。
有大燕世界的经验在,陈季川这次从一开始就做了‘几代人’的长远规划。
将自己的产业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白玉京’。
白玉京不用多介绍。
在这里面的戏子、演员,都是代县县城内外招来,简单培训之后上岗的。陈季川发薪水,他们卖力气工作。
大多跟陈季川都没什么私人感情。
只是赚钱工具。
二是‘宝芝林’。
也就是陈季川安身的医馆。
借名黄师傅,模式也大差不差——
一面坐馆看诊。
一面教授徒弟,包括医术、武艺。这样一来,即使他时常不在大梁世界,‘宝芝林’与‘白玉京’也有信得过的人照看。
关义、林胜等五个弟子暂时还年幼。
想要出师,独当一面,没有七八年压根别想。
陈季川不缺时间。
他来到代县后,借着四处行医看诊的便利,精挑细选了几户清白人家:父母都是明事理的人,家中孩子不止一个大的家庭。
收了三个弟子——
关义。
林胜。
董宗旺。
又在街面上捡了一对小乞丐花大正、花大方。
孤儿与良家子各有长处。
前者若是知恩重情,就算可靠。若是薄情寡义,甚至恩将仇报,那就是养虎为患。
知人知面不知心。
孤儿无牵无挂,倘若心中阴暗,藏着坏心思,培养起来不但白白浪费精力,兴许还要反噬自身。
良家子则不同。
他们有家庭羁绊,有父母教导。若父母为人不错,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太差。
陈季川本意是要全选父母双全、家庭美满但较为贫困的孩子收为弟子。
而花大正、花大方父母双亡,兄弟俩在街面上流浪,互相依靠。
让陈季川想到他跟陈少河。
于是就将小兄弟两个带回宝芝林。
对于林胜、关义、董宗旺三个,即使陈季川下手狠些,人严厉些,三人有父母教导,不至于少不更事记恨陈季川。
花大正、花大方跟着一起。
陈季川只要不偏不倚,二人受到林胜三人影响,记恨陈季川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方方面面。
种种可能。
陈季川都考虑清楚,省的日后又要折腾。
……
吃完饭。
陈季川教五个小子站马步,教一些基本拳架子。这几个徒弟年纪尚小,不急传授真功夫。
修武先修德。
人做好了,功夫差些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人做差了,功夫再高,早晚也要身首异处。
拳架子练完。
陈季川又教他们读书识字、辨认药材。
一切按部就班。
也算是陈季川在练功之余的放松消遣。
一下午很快过去。
夜幕降临。
陈季川继续入定,继续观想,继续参悟修行‘太阴炼形法’。
时间一晃。
转眼又是一月。
这一日。
夜色降临,陈季川正在院中修行。
忽的。
从院门缝中,就见两个汗流浃背的小武士并列进来。
其中一个头插雉翎,身高约二寸,骑着一匹只有蚂蚱那么大小的马,胳博上架着一只苍蝇大的措鹰。
另一个穿戴和前一个武士一样,腰中扎着小弓箭,牵着一只蚂蚁大小的猎犬。
哒哒哒!
两个小武士策马扬鞭,熟门熟路进来,跑到陈季川跟前,米粒般的小脸恭恭敬敬,一齐下马,冲着陈季川拜下,哼哧哼哧大声道:“陈大人,六十里加急!”
从道果开始 第四十六章 根牟王‘妫良’!
六十里加急。
一路狂奔。
换马不换人,换马又换人,足足七天七夜,总算赶到。
两个小武士跑了也有一天一夜,累的气喘吁吁,但顾不得歇息。
见‘陈大人’低头看来。
其中一个小武士从怀中取出一卷沙硕大小的信封,在他胳膊上架着的小猎鹰用爪子抓起,飞上天来落在陈季川跟前盘旋。
陈季川伸手,小猎鹰就将信件放在陈季川手上。
“一路辛苦。”
“先去营中歇息,好酒好肉备好,醒了就能享用。”
陈季川拿过信件,不急着去翻看,先冲两个小武士说话。
六十里加急。
七天七夜过去,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
“喏!”
两个小武士小模小样的恭个身,上马驾鹰牵犬,就往远处一处角落奔去。
那里有土木垒成,精雕细琢的一处营地。
乍一看上去跟狗窝相似,甚至还要更矮些,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有小屋小床小被子,对两个小武士来说,已经是顶好的处所。
“嘻嘻。”
“哈哈。”
两个小武士满脸欢喜,嘻嘻哈哈跑了进去,折腾一会儿不见动静了。
安排好两个小武士。
陈季川这才看向手掌中不仔细看就要忽略不见的‘信件’,在信封上,书‘陈兄亲启’。
文字与大梁不同。
事实上。
不仅仅是文字,这些自称‘根牟国’的小武士们,语言也跟大梁各地多不相同,更类古语,晦涩难懂。
也就是陈季川。
有‘洞悉术’,不论是语言、文字,都能洞悉,学起来较为轻松。
他用‘千里眼’探察代县方圆四十里,发现这些小武士,心中称奇。于是,就用‘千里眼’配合‘顺风耳’,花时间了解他们的存在、习俗,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文化。
又在好几次‘巨兽危机’中出手相救,赢得了‘根牟王’的友谊,在根牟国,根牟子民、武士中,拥有相当高的威望跟地位。
取来小镊子,从信封中取出信件,瞪大眼睛仔细看过。
不多时。
陈季川脸上露出喜色:“终于找到了!”
这一高兴。
气息一吹,信件飞走不见。
饶是以陈季川的眼力,一时间也找寻不见。
“算了。”
索性不去找。
走到厨房,用猛火烈油爆炒了两斤臭虫、跳蚤、蚊蝇,这是给小猎犬、小猎鹰准备的口粮。
又取出上好的豆饼,给小马进食。
又将上好的酱牛肉切碎,放在小盘子上,配上美酒,用小镊子一同送到院中‘鹰犬军’营地中。
做完这些之后。
陈季川才换上一身夜行服,纵身出城,直奔东南而去。
……
轰隆隆!
一口气奔行四十里,来到位于金风山不远的汤山。七拐八拐,抵达一处密林。在这密林当中,荆棘丛生,隐蔽处却被开辟出一块块空地来。
大的有圆桌大小。
小的有蒲扇大小。
这是根牟王鹰犬军校场。
每个校场都有数百个小武士,步行的、骑马的,架着数百只鹰、牵着几百头猎犬。或是操练战阵,或是打熬气力,或是修炼武艺,还有的打猎刚回,遮天蔽日的‘大网’捆着一条如神龙般的‘蜈蚣’。
蜈蚣力大。
“嘿!”
“哈!”
数十个精壮武士不断喊着号子,死命抓着大网,才能将其拖动,然后放进木制‘地牢’中收押。
陈季川来到此地。
小心落脚。
以免不小心让‘根牟’亡了国。
“陈大人。”
“陈大人来了。”
陈季川这么大个到来,也引起根牟武士警惕。待小猎犬叫唤两声,小猎鹰盘旋两圈,才发现是大王好友——
宝芝林陈大人。
于是一个个冲陈季川行礼。
又有武士往荆棘丛中一钻,不知去到哪里。
不一会儿。
一个穿黄衣服的人,头戴平天冠的小人在鹰犬武士簇拥下出现。
这是根牟王。
站在一辆小车上,威风凛凛的模样。放在这些小武士眼中,自然是神气的紧。可放在陈季川眼中,就显得可爱了。
根牟王不知道这位好友所想,站在车上,大声道:“贼人就在东南二十里外,本王已经调集三千武士,可助陈兄戮力克敌!”
姓名:妫良(根牟人)
年龄:24
等级:3
天赋:夜视,隐身
法术:天圣功(第三层)
根牟王‘妫良’声音洪亮,陈季川努力去听,勉强听清。见根牟王义气冲冲的模样,陈季川不禁笑了:“挫尔贼人,用不上劳师动众,陈某先去探探这人底细。若是力有未逮,再来跟妫兄借兵!”
根牟王麾下数千鹰犬军,看上去乌泱泱大片,厉害的紧。一个个猎杀跳蚤、臭虫、蚊蝇那是手拿把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