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枢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徐公子胜治
约稣救回了拉撒路的命,实际上等于答应了玛利亚在井台边的请求。玛利亚曾问过约稣——该怎么报答他?而约稣笑着说道:“我希望你送我一件礼物。”
玛利亚诚挚的说:“不论您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只要告诉我,我都会尽一切努力将它找来、呈献给您。”
约稣仍然笑道:“你已经送给我了,还记得维维的那个包裹吗?包食物的蓝布是你的头巾,我能留下它吗?”
玛利亚赶紧答道:“当然可以。”
答完这句话,玛利亚退出约稣所在的地方来到无人之处,粉脸这才变得通红,一颗芳心砰砰乱跳。一位成年男子向一位姑娘索要她的头巾为礼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隐喻与暗示呢?如果换成别人,玛利亚自然会有正常的遐想。
可是对于约稣,她却不敢那样去想。在追随者的心目中,约稣是代表神的存在、宣扬的是神的信念。像玛利亚这样的撒玛女人,连碰都不敢轻易触碰他,只能带着一颗虔诚的心默默仰望着他的光辉。
玛利亚的确是一位很忠诚的追随者,她也经常向约稣提出各种问题,而约稣会当众做出解答,其中最著名的一段问答,就是关于人们应该怎样去祷告?而这段问答,竟然与那头叫维维的大熊有关。
约稣经常在宣讲之后率领众人祷告冥想,以专注的内省净化灵魂。这也是一种力量的唤醒仪式,只有天资出众且拥有虔诚正信的人,才有可能被唤醒本源的力量。维维听不懂这些复杂的宣讲,但它却是一位最忠实的听众,每到这个时候,它就会跪下硕大的身躯,将一对前爪捧在胸前做虔诚的祷告状,甚至成了约稣身边的一道风景。
约稣的宣讲竟然能够让一头熊如此虔诚的聆听,这也成了他被人们宣扬的“神迹”之一,很多人慕名而来看稀奇,然后被约稣的宣讲打动,也成了他的追随者。
其实要说祷告的仪式,撒冷圣殿中仪式更加完备而复杂,比约稣在野外随意举行的方式显得庄严神圣得多。伯大尼城中的祭司们听说了熊的故事,便向人们嘲笑道:“那约稣不过是一个蛊惑人心的神棍,他让人们学着一头熊的样子祷告,是想让人们变得和狗熊一样无知吗?”
还有人说:“让一只受过训练的熊装模作样的祷告,来吸引人们听他的宣讲,可那样的祷告有意义吗?约酥简直就像那些耍猴的卖艺人!”
这种质问很刁钻,玛利亚听到消息忍不住去问约稣:“尊敬的指引者,我们应该怎样祷告呢?像维维这样只做出祷告的样子,是否也会得到神的指引呢?”
约稣笑了,站起身来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话:“其实,不祷告的时候更重要!”
见众人不解,约稣又解释道:“我们向神祷告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净化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在告诉神——你如何虔诚的信奉他。净化灵魂的结果,反映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在你如何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便意味着你是否真的信奉神。
不必去模仿维维这只熊,但也不应去嘲笑他,你的祷告只是你的祷告。维维也许不懂我们在祷告什么,但是它曾为了解救收养自己的恩人,叼着食物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找到了我,并将我请到了这里。这只熊把自己当做了人,并且比大多数人都更懂得怎样去对待他人。”
约稣坦然而犀利的回击了质问,让信徒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祷告。消息传回到伯大尼城中的祭司们那里,他们感到惊慌同时也更加愤怒。有一位长老说道:“必须要阻止约稣,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所有的人都会追随他。”
另一名祭司道:“最好能除掉他或者囚禁他,可是能用什么样的罪名或是借口呢?”
又有一名祭司道:“民间流传约稣拥有起死回生的力量,从未有哪位魔法师展示过,他一定是撒旦的化身!告诉人们,约稣能将唤醒地底的亡灵,来到争夺活人的世界。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人不会惊恐的,陌生的人将会远离他、远远的躲开他。”
(未完待续)





天枢 345、夜里等待的人
伯大尼的祭司们密谋散布谣言,但是这个卑鄙的计划并没有实施,因为很快又有轰动姓的传闻在民间散布开来。而这个消息使祭司们原先准备的谣言已经没有办法再传播了,否则会激起公愤的。因为人们都在传说,约稣就是伊利亚预言中那位拯救者、阿罗诃之子、真正的弥赛亚。
当初也有人这么议论过约翰,但约翰已死、希望破灭,这种议论便不了了之,可约稣的出现又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约稣一路为人治病,并宣讲阿罗诃所指引的信念,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拥有起死回生的力量,人们认为这是必须得到神的认可才能出现的神迹。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在撒冷平原传开,而这种说法最初的出现,竟然与伯大尼的姑娘玛利亚有关——约稣住在伯大尼乡下,影响越来越大,也经常有人邀请他,就算没人知道他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阿罗诃之子。但他是一位“神医”,这一点就足够令人尊敬了,自会有很多人设法结交。伯大尼郊外住着一位有钱又有权势的大领主,他听说了约稣的声名,便邀请约稣到家中做客。届时将会有很多尊贵的客人到来,请约稣在酒席上宣讲、并向众人赐福。
一直以来约稣毫不歧视贫苦的村民与地位低贱的撒玛人,有些人已经把约稣只当成穷人与平民的指引者,认为他是不会接受这种邀请的。然而令他们意外或失望的是——约稣接受了邀请。
有的门徒问道:“尊敬的指引者,您怎会接受邀请参加那样的宴会?大家都认为您的到来是指引苦难的人们获得解脱,如果您把讲堂设在那种宴会上,穷人们会认为您想远离他们。”
约稣摇头道:“如果有人这样说,你就告诉他们——神所指引的信念属于所有人,不分贫富与贵贱。那些认为神只属于自己的人,都是走错了道路。”
约稣如约赴宴,酒席设在豪华的庭院中,旁边有一柱美丽的喷泉带来丝丝凉意,客人们都围坐在喷泉旁,桌子上摆满了美酒佳肴。有人没有接受邀请也闻讯赶来,他们在庭院的墙角下站着聆听约稣的宣讲。约稣是赤着脚走来的,在喷泉下洗干净自己的脚入席。
这时有一位撒玛姑娘捧着一个精美的陶罐走了过来,正是玛利亚,陶罐中装的是价值不菲的香膏。她带着虔诚的神情将香膏淋在约稣的头发上,又俯下身子用剩下的香膏抹净约稣的脚背,然后安静的退到了院子外面。
在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约稣一言不发,既没有谦让也没有躲避,只是温情脉脉的看着她。而酒席上的贵客们却都惊呆了,那位大领主诧异的问道:“约稣,您已是无数信众所追随的指引者,一位尊荣的撒冷人。怎么可以让那样一位撒玛姑娘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的接近您?”
约稣却很奇怪反问道:“假如有两个人都欠了债,一个人欠了五枚金币,另一个人欠了五百枚金币,债主决定都一笔勾销,你觉得谁更应该感激?”
宴会的主人答道:“当然是欠了五百枚金币的那个人。”
约稣笑了:“既然你这么认为,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对于你这样拥有财富和权势的人来说,解脱灵魂苦难的欲望可能并没有那么强烈;但对于她,感觉也许是不一样的,而我的宣讲并没有什么不同。
你请了这么多尊贵的客人设宴款待我,却没有请我洗净脚上的尘污,甚至没有用诚心的拥抱来欢迎我。而她却把那珍贵的香膏淋在了我的头发上,抹净了我的双脚。我既能接受你的邀请,更应该接受她的祝福——那才是纯净的灵魂中真正的仪式。”
这时有位客人突然失声惊呼道:“弥赛亚!那是献给弥赛亚的祝福!”
这一声让所有人都回过神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先知伊利亚的预言:“弥赛亚会到来,率领所有真心信奉阿罗诃的人,建立他们的家园国度;就像当年摩西率领撒冷人返回家乡,建立流淌奶和蜜的家园。”
“弥赛亚”的意思是拯救者,传说中人们用珍贵的香膏淋在拯救者的头发上,以示对神灵光辉的崇敬。而那个撒玛姑娘便是用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在她的心目中约稣便是来到人间的弥赛亚、先知伊利亚预言中的拯救者。
约稣在众人面前坦然接受了这样的仪式,又意味着什么呢?虽然约稣本人什么话都没说,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约稣从未宣扬过自己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撒冷传说里的阿罗诃之子,但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一点,自发用那样的仪式向他祝福的时候,他也坦然接受并不拒绝与否认。流传于撒冷平原近百年的预言,其影响是那么的深远。当伯大尼的祭司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知道散布谣言去中伤与诽谤约酥,已经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如果人们认为约稣就是那传说中的阿罗诃之子,那么诽谤他的人反而会受到围攻与唾骂,人们等待这位传说中的撒冷之王降临,已经有近百年了。如果想对付约稣,只能像当年对付约翰那样把他除掉,才能彻底的解决麻烦。
于是伯大尼的祭司们也决定派出一个人,向撒冷圣殿中的长老们送信,提醒他们要尽快设法消灭约稣。
阿罗诃曾与摩西立约“不可杀害无辜的人。不可因金钱或私欲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是摩西留给撒冷人的十戒之一,但如今这些以阿罗诃的名义享受着世俗地位的神官们,却在策划着谋杀阿罗诃本人的勾当。这一切都被暗中守护约稣的林克与梅丹佐查探的清清楚楚。
无独有偶,约稣前不久所经过的那个市镇也派出了另一名信使,经过伯大尼将要进入撒冷城,所要汇报的内容也是约稣的行为造成了怎样的威胁,提醒长老们应设法囚禁或处死这个人。
林克对梅丹佐道:“来得正好,我们就把这两个送信的家伙一起抓了,连着他们送出的罪证都交给约稣。”
梅丹佐刚想答话,两位天使的灵魂中突然听见了阿蒙的声音:“让那信使去撒冷城吧,就算他们不去,撒冷城中的长老们也已经在策划同样的事,这便是我来到人间所要面对的考验。你们都已了解所谓‘命运的考问,末曰的审判’是什么?那是人怎样成为神的过程。可是神如何成为一个人?便是我的求证。我必须要面对那样的命运,而真正接受审判者,却是给了我那种命运的人们。”
两位天使明白了,约稣走上这条道路,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命运。至于他们的神究竟要完成怎样的求证,梅丹佐与林克尚不是很清楚,于是在灵魂中问道:“我的神,我们能为您做些什么呢?”
阿蒙的声音笑道:“多谢你们的守护,但是没必要再为我多做什么。如果愿意的话,倒可以给我准备一些面饼和咸鱼,尽量多一些。”
……约稣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什么命运,他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去迎接它,而门徒们并不清楚这一切,他们因约酥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而欣喜若狂。他们是传说中撒冷之王最早的追随者,一想到这一点就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着各种美好憧憬。
玛利亚也没想到,自己发自内心的祝福将会造成这么大的连锁影响,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问约稣道:“尊敬的指引者,您能告诉我吗?您就是弥赛亚!虽然我对此深信不疑,人们也都这么认为,可我希望听您亲口说出来。”
约稣看着她答道:“真想听我亲口说出来吗?那么今天夜里,请在你的房间里等我。”
……一个大男人要一位姑娘半夜在房间里等他,意味着什么事情,不用说谁都能想到!但玛利亚却不敢那样想,传说中的阿罗诃之子、伟大的拯救者弥赛亚,怎会与她这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关系呢?
可是她又忍不住胡思乱想,晚上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心如鹿撞忐忑不安,迫切期待着约稣的来到,却又不知道约稣来了之后该怎么办、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假如约稣真的要做些什么或者提出什么要求,她不会有丝毫的抗拒,在灵魂中一切都是愿意的;但是同时又觉得,这是不应该的,她甚至不敢轻易触碰他。
他们在一起相处了那么久,所发生过的唯一的身体接触也只是那一次她用香膏抹过他的脚背。
夜晚的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又仿佛过得特别慢,心绪不宁的玛利亚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点灯,赶紧点亮了桌上那盏早已准备好的油灯。豆粒大的灯焰燃起,昏暗的灯光照亮了小小的屋子,然后玛利亚看见了约稣。
约稣的身形随着灯光的照亮,缓缓出现在玛利亚的身前,就像一个影子又变成了一幅画,最终成了一个鲜活的人。
**五月一曰至五月七曰,起点月票翻倍活动继续,在此热切恳求广大书友的月票支持!
(未完待续)




天枢 346、星星点灯
约酥用这种方式现身,宛如一位悄然降临人间的神灵。玛利亚惊讶的难以形容,下意识的就要俯身行礼,约稣赶紧伸手扶住她的胳膊道:“玛利亚,请记住,今后不论发出什么事,你都不必惊讶。我今天这样来见你,就是准备好回答你的问题。”
他的眼光中有种热烈的气息,就像包裹着某种渴望和期盼,简直让玛利亚不敢抬头。她将手臂缩了回去,有些慌乱的问道:“尊敬的指引者,您为何用这样的眼光看着我?”
约稣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玛利亚,你为何不敢触碰我,在害怕什么?”
玛利亚低头道:“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来到人间的圣子,千真万确,您就是圣子!我不敢触碰您,是怕玷污了您神圣的光辉,一不小心便是我的万劫不复。我心中明明知道答案,可是白天还是忍不住问出那样的问题,想听你本人亲口说出来,却没想到您要像这样来回答我。”
约稣仍然望着她:“我来就是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是的,我就是那个人!人们并没有说错,但他们未必明白伊利亚预言的真正含义。”说到这里他又叹息一声道,“我莫名想起了快四百年前的事,那时也有两个人,他们就似现在的你和我,但身份却换了位置,我终于明白她当时的心情了!……玛利亚,你想问我为何要用这样的眼光看着你,等你度过生生不息的考验之后,自然就会明了一切。但到了那时,你还是现在的玛利亚、便是我所找寻。”
玛利亚终于抬起了怯生生的眼眸,迎向约稣的视线道:“生生不息的考验?我不太明白您说的话,但我听您讲解过本源的力量,那是通往天国道路必经的一站,您认为我也有希望吗?”
约稣情不自禁的上前一步抓住了她的手,玛利亚的身体颤了颤,似有一股电流从手掌蔓延到全身。这次她却没有把手抽回来,约稣的大手是那么的宽厚有力,又那么的温暖人心。
玛利亚又听到约稣那似能印入灵魂的声音:“你当然有希望,就算此生迎不来,未来的世世轮转中也会迎来。我已经找到了你,就一定会等待那一天,但约稣恐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我很清楚将要面对什么,所以今天才会来找你。请原谅我,我无法告诉你——你尚不能理解的一切;只希望你能感受——感受那灵魂的向往。”
……玛利亚白天问约稣的话,彼得与犹大这两位门徒也听见了。约稣要玛利亚晚上在房间里等着,他要去那里回答她。彼得非常好奇,于是拉着犹大来到村中一棵树下,远远望着玛利亚住的房子,想看约稣什么时候去?
犹大问道:“你干嘛这么多事呢?”
彼得样子很认真的说道:“我们的指引者就是传说中的圣子,我们这些圣子的追随者同时也应该是守护者、保护圣子的安全,这个理由还不足够吗?”
两人在树下等来等去,也没看见约稣出现。半夜的时候,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光,现出了约稣的身形投影。彼得小声的惊叹道:“哇!果然是降临人间的圣子,他居然就这么去了!”
犹大劝道:“我们的圣子有这么大的本事,还用得着你在这里保护吗?我们不必观望了。”
彼得又摇头道:“我们守在这里,也可以不让别人来打扰他啊!”
窗户上有灯光和剪影,但屋子里却没有半点声音传出,没人知道玛利亚和约稣都谈了什么。又过了一会儿,灯光突然熄灭了,彼得有些惊讶的说道:“咦!怎么吹灯了?”
犹大白了他一眼道:“吹灯说话节约灯油,会过曰子嘛!这么简单的常识你都不明白吗?”说着话抓住了彼得的胳膊,不由分说把他拉走了。
夜色渐深,漫天星星静悄悄的眨着眼睛,凝望着夜幕下的村庄。
……天快亮的时候,玛利亚对约稣说:“你的名字早就传遍了撒冷城,那里有很多人都在期望着您到来。如果您就喜欢住在这里,我当然非常开心。但其实这个村庄离撒冷城很近,如果脚程快的话白天进城,晚上就可以回来休息。而我在夜里见证了您神奇的出现,已确信一件事,对于您来说——距离不是问题。”
约稣叹息道:“当我进入撒冷城,便将迎来那等待的命运。在此之前我要返回家乡,完成约稣的告别。”
玛利亚主动拉住了他的手,带着无限惋惜的问道:“真的会是那样吗?”
约稣温言道:“真的会那样,因为就如你昨天所问,我的确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人。”
……约稣决定,在前往撒冷城完成使命之前,要返回他的家乡伯利恒,那是他此世出生的地方,他要向父母告别。这一天,他带着门徒上路了,却没有让村子里的信众准备食物。当他们离开村庄行走在野外的路上,有一位门徒问道:“尊敬的指引者,假如找不到村庄的话,我们今天吃什么?”
约稣答道:“食物会有的,请你们学我的样子,每人捡起一块石头带在身边。”说着话他伸手捡起了一块石头。
见约稣拿的那块石头比较大,众门徒捡起的石头也都不小。只有彼得心眼最活,心想还要长途赶路,于是就拿了一块很小的石子揣在兜里。一直走到傍晚,他们果然没有遇见村庄,坐下来露营的时候,约稣说道:“把你们的石头都拿出来,放在身前。”
然后约稣带领众门徒开始祷告,祷告完毕他一挥法杖,让众门徒低头看身前的石头。不知何时石头已变成了面饼,恰好和原先一样大。众门徒都能吃饱,而只有彼得身前那块面饼比半个鸡蛋还小,恰如他拣的那块小石头。
……第二天继续赶路,当他们渡过耶旦河进入伯利恒境内的时候,遇上了空前的欢迎场面,足足有五千人来到河边迎接。也不知道是谁传出的消息,圣子约稣将要在今天光临,有人是为了请约稣治病、有人是为了听约稣宣讲、有人是为了亲眼目睹传说中的圣子,还有人纯粹就是为了看热闹。
场面闹哄哄的,五千多民众自发聚拢而来,可以想象现场的秩序是多么的混乱。门徒们为了维持秩序累的精疲力尽,尽量使每个人都能看到站在土坡上的约稣。约稣望着现场的每一个人,眼里有着深深的悲悯,他的声音清晰的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宣讲了整整一天。
天黑之后,众人却都没有离去,疲惫不堪的门徒们央求约稣道:“您让他们都散去吧,天已经黑了,大家都还没有吃晚饭呢。”
约稣却摇头道:“这里离最近的村庄都太远,他们已经来不及赶回去了,这样吧,我们为大家准备一顿晚餐。”
有一位门徒道:“我们没有那么多吃的,白天的时候有个孩子献给您一顿午饭,有两条咸鱼和五块面饼,您还没有来得及吃呢。”
彼得又想起了约稣将石头变成面饼的神迹,急忙去找石头,但这一片草地干干净净连一块碎石都没有。他又想去远处寻找,结果被约稣叫住了,只听约稣吩咐门徒道:“请他们都做好,五十个人分成一组,率领众人祷告,我将亲手给所有人分发食物。”
五千人在河岸边的草坡上祷告,仪式完毕之后约稣走入人群,提着手杖亲手将包袱里的面饼和咸鱼分发给大家,一直忙到夜幕降临,竟然让所有人都吃饱了。
这时有人注意到他的手杖,在那里喃喃自语道:“果然是圣子降临,他拿的就是摩西的法杖!传说中摩西率领族人返回家乡的时候,就曾煮过一锅汤,让所有族人都吃饱了。”
约稣的手杖原本就是老疯子为阿蒙所打造的,其中有一枚炼化成空间法器的风之魅舞,当它彻底被熔炼为神器之后,当然是更神奇的空间法器。约稣早就让梅丹佐和林克准备好了足够的食物携带其中,他仿佛已预料到今天发生的事情。
……约稣来到伯利恒,所做的第一件事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称赞他的人四处传扬这位圣子的事迹;而敌视他的人更加确信他是位蛊惑人心的神棍、将造成极大的威胁。
伯利恒的祭司们也做出决定,派人往撒冷城送信,提醒阿罗诃圣殿中的长老们——有一位极端危险的人出现。约稣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什么都没说,又回到了他在伯利恒乡下的家乡、一个叫拿撒勒的地方。
生活在拿撒勒的乡亲们对约稣再熟悉不过了,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帮助父亲做木匠活,为人们打造桌椅、修理马车。后来约稣离家远行,乡亲们还感到很惋惜,提起约稣的时候经常感叹——“约瑟家的那个孩子,真可惜,他本可以成为拿撒勒最好的木匠,甚至能为国王打造家具!”
约稣回到感觉最亲切的家乡,却遭遇到他传播信念以来最大的困境,这次并不是那些敌视他的人在制造难题,而是那些从小就熟悉他的乡亲们发出了种种质疑的声音。
(未完待续)




天枢 347、他怎能是木匠的儿子
这里的人们也听说过圣子的名字,为弥赛亚的降临欢欣鼓舞——因为神指定弥赛亚为穷困者带来福音、解救受压迫的全体撒冷人!至于木匠约瑟的儿子也叫约稣,人们认为那只是一个重名的巧合。可是当那传说中的弥赛亚率领门徒到来的时刻,乡亲们却惊讶的发现——他就是那个约稣!
1...213214215216217...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