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幽灵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苍海荒岛
景勐位于洪沙瓦底与暹罗交界处的江边,缅共佤邦游击根据地的据点,即南佤一个重要的小镇。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在举世闻名的“毒都”金三角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国辉、李弥、罗星汉、坤沙等历代大毒枭,都把这里作为输出毒品的一个战略通道。
李国辉号称“小李将军”,李弥第八兵团709团团长,金三角的开山鼻祖。没有李国辉,就没有后来世界闻名的毒品王国金三角。
1949年,第八兵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所部击溃,李国辉率领三千多溃兵,从川省的西昌越过大小凉山,进入滇南丛林,恶劣的环境使残兵死伤三分之二以上。半个月后,李国辉和早几天过境的谭忠率领的278团会合。
两人在金三角东北部的小勐捧,成立“中华民国复兴部队总指挥部”,残军合并后战斗员仅有1600余人。他们不断收拢溃兵,最后兵力竟然达到3.5万人,并与洪沙瓦底政府达成了和平共处“条约”,洪沙瓦底政府默许残兵存在。
李国辉坐镇孟萨,为保证这几万人的生存,武装走私鸦片,成了李国辉的看家产业。金三角毒品生产,随着李国辉的到来,开始逐步进入昌盛时期。
1950年,蒋介石派李弥率部撤往缅甸、澜沧、泰国交界地,任滇省政府主席兼滇绥靖公署主任。李国辉和谭忠把军权完全交给了李弥,因而,金三角的鸦片生产和贩运,又先后迎来了李弥时代和柳元麟时代。
金三角地区鸦片的产量,李国辉到来之前的1949年,年产仅有区区37吨。到1959年,金三角已经经历了李国辉、李弥和柳元麟三个时代,年产量不过每年60吨。此时的金三角貌不惊人,毒品产量都没有暹罗、澜沧和安南几国多,这些国家年毒品产量都100多吨以上。
后来,又一位“枭雄”横空出世,将金三角的毒品生产,带进了“黄金时代”。只可惜,这个枭雄一个毒枭,就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最臭名昭著的金三角一代大毒枭,坤沙。
50年代初,坤沙加入了驻在掸帮的李弥残部,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战术知识后,组织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型贩毒武装,开始涉足毒品生产和贩运。1962年,坤沙向洪沙瓦底政府宣誓效忠,被任命为“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指挥官”。
得到合法身份后,坤沙逐步夺取了李弥曾经控制的掸帮,并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他的部队也发展到一万余人,配有美式m-16步枪等装备,购买了北极熊军队制式防空导弹。坤沙逐步洪沙瓦底境内最大的**武装,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
在坤沙的经营下,“金三角”一跃超过哥伦比亚,成为世界最大的毒品王国。1970年产量达到一千吨,八十年代初,攀升到了年产两千吨的水平,打破了世界记录。坤沙个人,也因此成为世界最大的毒枭和“鸦片大王”。
景勐小镇位于毒品流通的咽喉要道之上,但即使坤沙权势熏天时,也未能完全控制住它,它实际上的控制人,一直曾经一度辉煌的缅共游击队。
1939年,在英国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的末期,德钦丹东等一批读过马列著作的知识分子发起成立了缅甸**。从此,缅共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洪沙瓦底的政治舞台。
到六十年代中期,缅共发展进入黄金鼎盛期。根据地发展到九块,人口近百万人,武装部队发展到3万余人。景勐所在的南佤,游击队也发展到两个旅,共四个营。
此时的缅共,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已经拥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而缅共武装,则成为几乎与政府军势均力敌的强大军事力量。但,堡垒总从内部攻破的,六十年代中期,处于发展巅峰时期的缅共,却因内部动乱而葬送了这一大好发展局面!
从1966年底起,缅共开展了血腥的“党内革命”,无情打击,互相内讧,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缅**和“人民军”。1968年春,洪沙瓦底政府借缅共内部发生大动乱时机,政府军以两个主力师(第77师、第88师),向勃固山区缅共中央根据地大举进攻。
内乱中的缅共无力迎战,军事上遭遇重大失败,只好退入缅东北山区。
军事失败,外援枯竭,经济上捉襟见肘,缅共陷入困境,各部队开始利用鸦片贸易解决经费来源。鸦片生意逐步成为缅共中央主要经费来源,四个军区乃至一些游击队也纷纷经营此道,“人民军”各部都各显神通赚钱,贩黄砒、卖鸦片,甚至设厂加工海洛因。
景勐小镇在南佤游击队的控制之下,自然成为毒品运输的重要节点。
m军三角洲小队进入金山角,吸引了坤沙的掸邦解放军(mta)和南佤的缅共游击队等地方武装的注意力,使兄弟小队和飞鹰丛林战士得以迅速脱离和当地武装的接触,队伍隐蔽在景勐小镇旁边的丛林间,开始休整,静待夜色来临。
“国栋注意,全队注意,我们周围有人窥视,注意搜索!”虞松远命令道。
“虞队,这个窥视者应该没有威胁。”楚蕙。
“有人一直悄悄跟着我们,不管有没有威胁,也应该加强警戒!”丛林战专家邱国平自然也感觉到了有人窥视小队。
景勐小镇只有千把人口,几十排竹楼,几乎看不到砖瓦房。但在小镇的北方林地边缘,却有一片木质结构的厂房,那一座规模较大的毒品加工厂。这里湄公河航道上一个中转站,沿江的码头上,临时停泊着十几条南来北往的货船。





铁血幽灵 第四十七章 南佤闻乡音
“虞队,我们撤退之前,可以干掉这个毒品加工厂?”邱国平看着镜头下的小镇,扭头问虞松远。
在虎方出发之前,从徐天一提供的南亚资料中,虞松远对缅共“人民军”、掸邦解放军(mta)等,就有了自己的心得。眼前的一切,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坤沙的掸邦解放军(mta)一支十恶不赦的贩毒武装,而曾经高举**旗帜的缅共“人民军”,也已被拜金主义腐蚀,完全堕落变质了。
这里缅共南佤根据地,那么这座毒品加工厂肯定也南佤游击队的产业。撤退之前,彻底炸毁这个毒品加工厂并不难,可一旦暴露小队的行踪,情况将更加复杂。况且,金三角毒品工厂难以计数,炸毁这一座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他掉头看着楚蕙和郑书文。妖婆小鸟依人一般,贴着楚蕙倚着一棵松树坐着。见虞松远看着她,她竟然故意扭过头去。这意思分明,你指挥员,该你自己做主。
巫婆没话,楚蕙却直接问道,“看我干什么?你指挥官。”嘴里着,楚蕙右手又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毒品加工厂,嘴里似乎自言自语地小声,“再堕落,也一奶同胞,不如让其自生自灭算了。”
“邱队长,我同意楚少校的意见。现在我们不难暴露行踪!”虞松远。
邱国平并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叹口气,“不打就算了吧,他们这样干,离失败、灭亡也不会太久!”
虞松远歉意地向邱国平点点头,他太理解邱国平的心情了。
隶属于成都军区的西南飞鹰部队,与虞松远所在的尖刀部队一样,都直接受总参二部二局领导,都国家战略性秘战突击力量。不同的,尖刀作战地域在中国境外,而西南飞鹰长期在中国西南边陲作战。饱受鸦片战争之辱的中国,对毒品零容忍!因此,与贩毒武装作战,西南飞鹰长期从事的一项艰巨任务。
他们曾经无数次深入金三角腹地,剿灭贩毒武装,捣毁制毒工厂。现在,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座相当规模的毒品加工厂,邱国平和他的丛林战士们,自然想消灭它。可现在,安全撤退第一位的任务,大局为重,他们并没有固执己见。
夜色逐渐降临,虞松远看一眼腕表,林涛和林柱民潜入镇内已经一个小时了,一点动静没有。他正欲询问,对讲机里传出林涛平静的声音。
“幽灵,镇上的缅共南佤武装和民兵,都已经被m军三角洲吸引,到林子里去参加战斗了。目前,小镇完全空虚,我们已经控制一条货船。否扩大战果?”
虞松远想都没想就命令道,“原地待命,建立防线,掩护大队人马上船!”
“!”
“出发!”
虞松远一声令下,队伍无声地向小镇内快速运动过去。一直到码头边,竟然未受到一点阻碍。南佤长期处在战火之中,小镇居民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幕,对夜幕下一队武装士兵出现在小镇,没有人觉得奇怪,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两名抱着水烟竹筒坐在昏暗路灯下的老人,旁若无人地“呼噜噜”“呼噜噜”吸着水烟。十几名光着屁股的男孩、女孩,跟着小队前后跑着围观,吵吵嚷嚷地看热闹。
林涛出了大价钱,他已经与这条高棉籍的货船船主谈好了价钱。
可,就在小队刚上船,林涛、林柱民等人完成警戒任务也即将上船时,情况突然出现了。在围观的顽童们身后,陡然出现了六名武装士兵。他们排着横队,挤开围观的顽童,一起向跳板边围拢过来。
一名丛林战士刚要举枪,被林涛伸手压低了枪口。
林涛分明看到了震撼的一幕,这些人的武器都背在身后,并无敌意。为首的一人,手里将一幅**像,撑开高高举在头顶。码头上灯光虽然暗淡,但这一幕却在镜头下看得清清楚楚,让林涛等人一下子愣住了。
刚刚上船的虞松远、邱国平、楚蕙、郑书文等人,也都将码头上的这一幕看在眼里。对方排着整齐的横队,走到林涛面前十来米处停住……
“幽灵,这肯定一群中国的红卫兵,怎么办?”
林涛看着人家高高举着的主席像,他没主意了,手中的枪枪口放低,并小声请示道。
虞松远已经大致明白对方的意图,但还命令道,“保持警惕,询问他们目的!”
对方似乎也在犹豫之中,他们静静地举着**像,似乎也在观察、判断林涛等人的身份。林涛将枪背到身后,只身走到这一队武装士兵队列前。
这一群蓬头垢面的三十来岁的男女,四男两女。其中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没有扎武装带,微微腆着小肚子,分明已经怀孕。
“你们什么人?”林涛用并不熟练的洪沙瓦底问道。
队列中间捧着**像的高个汉子,却十分庄严、爱惜地卷起**像,然后向林涛敬礼,然后用粤味很浓的普通话道,“我们都**的好战士,69年从中国来的红卫兵啦。我们一直在南佤打仗,可缅共已经不再一支过去那支纯粹的马列主义政党,我们想请你们捎我们回家!”
“你们开玩笑,我们澜沧龙傣部族的商人,正要返回澜沧,你搞错人了!能带你们上哪去?莫名其妙!”林涛用澜沧语。
汉子急迫地,“时间紧迫,我只能长话短。游击队很快就会回来,再晚一会,你们和我们都会走不了。请相信我们的身份,我们可以扔掉武器,你们甚至可以绑上我们!先让我们上船,然后再审问我们,枪毙我们也成!”
林涛只好向虞松远汇报,“幽灵,这一群69年到缅北参战的红卫兵,他们想跟我们离开这里。其中一人,已经怀孕。”
码头上的情况,林涛与对方的对话,虞松远清清楚楚,他已经知道他们什么人了。前些年,有一大批国内的红卫兵,带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主动到缅北参加缅共游击队。他们思想狂热,战斗力强,很多人已经成了缅共游击队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可现在时过境迁,很多人对游击队的“坠落”感到失望,不想同流合污。也有的人对这种没有目标、没有前途的战争感厌恶,想离开这里返回祖国。可当初偷越国境不容易,今日想离开更不容易,不少人被作为逃兵处死。更多的人回国后,因偷越国境罪受到严厉处罚。
怎么办?虞松远在迅速思索着。
他们虽然曾经母亲眼里不听话的孩子,可他们毕竟中国人哪,而且还时时刻刻想着我们共同的“家”!也就一瞬间,虞松远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他看了一眼邱国平和楚蕙、郑书文,见他们并无反对的表示,便对林涛,“命令他们扔掉武器,立即上船!”
林涛刚传达完命令,几名红卫兵就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他们快速扔掉武器,跟着林涛走上木船。或许爱美女人的天性,虽然夜晚,其中那名没有怀孕的女子,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大发鬏,上面竟然别着几朵随手摘来的野花。
货船乘着夜色迅速启航,快速顺江而下。六名南佤游击战士被控制在一个船舱之内,林涛将领头的男人叫到甲板之上。舱面上,虞松远、邱国平、楚蕙、郑书文等人,都坐在甲板上饮茶。
这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象见过大世面的样子,他一一握着虞松远等人的手,一点也不拿自己“阶下囚”的身份当回事。“谢谢你们允许我们上船,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楚蕙给他倒了一杯茶,虞松远给了他一支烟,“坐下吧,你们的情况。”
男子贪婪地猛吸了几口烟,才道,“我叫黄长江,粤省省城番禺市人。1969年我们逃离学校,偷越边境进入缅北,参加了缅共。后进入南佤,加入昆马游击队,即后来的502营,一直在南佤作战。”
黄长江,最初一起来的同学,有137人,现在只剩下他们6人,其余都已经战死在南佤的丛林里。中央根据地失守后,部队退入边远山区,加上中国停止援助,缅共陷入绝境,现在各部队已经沦落为毒品武装,失败已经势所必然。
他们当初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来缅北参加武装割据的,但现在缅共已经变质,他们不想成为别人的私人武装、贩毒武装。因此,几人一商量,决心伺机返回祖国……
夜晚的湄公河,只有滔滔的江水声,船舶基本都已经停泊在各个港口过夜。已经到了枯水期,这里湄公河的最上游,两边都崇山峻岭,河道宽的地方不足四五十米,窄的地方甚至仅有一二十米。不时有险滩、暗礁、旋涡、大回旋、礁石,险象环生。幸好高棉般老大技艺高操,一路有惊无险。




铁血幽灵 第四十八章 安全走廊
由于湄公河右岸边的丛林内仍然在激战,密集的枪声和隆隆的爆炸声不时传来。但木船顺江而下,竟然未受到一点干扰。船工们已经做好了糯米饭,众人都在甲板上夜餐。虞松远也让船工给舱内五人送去了饭,但仍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
黄长江和小队一起在甲板上用餐,林涛问,“你们凭什么判断我们中国人,又怎么跟上我们的?”
黄长江,“你们先来的十二名同志,与暹罗的地方武装和坤沙的掸邦解放军在边境地区干了一仗,我们502营也有二百多人,一直在你们的外围警戒观察,想和你们联系,但又不敢。营领导正在犹豫着,m军一支小队和暹罗陆军一起,进入作战区域,502营又向m军部队展开警戒。我偷偷脱离部队,一直跟着你们,观察你们所有的行动。”
“你依据什么判断我们的身份的?”楚蕙也好奇地问。
“这并不难,前些天,一架中国直升机,机降了十二名士兵。刚才你们脱掉的,又安南军服,扔掉的安军的徽章、领章。而我国正与安南发生边境战争,加上一架坠毁的飞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你们的身份。于,我就判断你们肯定要从水上离开。便争取抢在你们的前面,回来叫上了我的人,想一起跟你们回国。”
楚蕙笑着,“思路不错,你怎么就能肯定我们一定会带着你们?在世界各国,叛国都重罪,要终生监禁的。毕竟,你们当初都偷逃出国境的,回去可要受到残酷批斗的!”
虞松远有点不爽,红卫兵时代早过去了,中国早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全党全国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谁有功夫去开批斗会?楚蕙虽然长驻安南,可对国内情况至于茫然到这种程度吗?虞松远已经对巫婆的判断,有了些许同感。
黄长江却摇了摇头,“如果在国内,我们偷越国境,肯定会开大会斗争我们。可这在敌后,在境外。再,根据我的观察,你们都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坚信你们不会不管我们,更不会为难我们。”
“我们将把你们交给中国驻澜沧使馆,由他们负责甄别并决定你们未来的去向。毕竟,缅北各种政治力量纠集,原来国民党军队的人,很多人仍在为台湾服务,而台湾也派来了各种各样的人……你能理解吗?”虞松远问。
黄长江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我同意,我当然同意。在缅北确实有很多他们的人,79年全国人大叶委员长对台讲话发表后,我们与这些人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只要能回国,只要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去就判个几年,我们也心甘情愿。”
“你理解就好。我们仍在执行任务的途中。由于目前对你们还不了解,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你们的人除了上厕所,请不要出舱,路上要服从管理!”
“没问题!”
黄长江返回船舱后,虞松远和邱国平、楚蕙、郑书文坐在船头,从收音机里已经听到,世界各大通讯社都播出的一条消息,“一架不明国籍的飞机,在洪沙瓦底临近湄公河区域的原始丛林内坠毁,目前现场已经被警方控制!”
楚蕙很高兴地,“现在洪沙瓦底的军警、暹罗和安南等各国的特工、当地地方的贩毒武装、缅共武装等等,可能都在向这里聚集。你们很聪明,我们打了一个很重要、很漂亮的时间差。如果我们当时稍微犹豫一下,此刻可能已经深陷其中了。”
邱国平,“m军三角洲小队出现,并与当地贩毒武装一直在交火,原因应该查明!但,客观上,他们的出现,却很好地掩护了我们。”
“这个不问题,只要我们想,很快就会搞定。”林涛肯定地。
“到会晒后怎么办?我们不能一直坐这条破船回去,很快就会引起各方力量注意,有人肯定要追踪我们的。”楚蕙象故意岔开话题,她担忧地。
“姐,到会晒后,龙傣部族专门有大船在等我们,安全就基本有了保障。这我们出发前,就已经安排好的。”郑书文安慰她。
“对黄长江这几个人,虞队你们怎么看?”邱国平问。
“我基本能相信他们,当然目前仅感觉。他如果有恶意,可以在密林内,乘我们立足未稳,可以联系502营提前攻击我们。毕竟华夏子孙啊,将他们交给使馆吧,使馆会做出甄别的。”虞松远无奈地。
安北大袭击后,兄弟小队应迅速雪藏。可现在却不得不带着一支并不了解底细的红卫兵,这违反秘战常识的行为,也冒着一定风险的。
但,虞松远已经感觉到,出击安北任务完成后,小队将要离开澜沧,进入高棉,执行杨组长早已部署的“顺水推舟”计划。徐天一的纳加公司和龙傣部族生意越做越大,正需要人的时候。而他已经看出,黄长江等人能在洪沙瓦底内战中存活十四五年,绝不等闲之辈!
“我基本能判断,他们没有危险。想当年,我的同龄人中,很多红卫兵可抱着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进入缅北丛林参加战斗的。现在,理想破灭了,他们也已经过了为理想激情澎湃的岁数,让他们回国参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吧。”楚蕙。
“这里情况复杂,鱼龙混杂,一定要提醒使馆,认真甄别。”邱国平不放心地。
“老邱讲得有道理,当年大量的国民党部队退入丛林,缅北甚至整个中南半岛,有大量的国民党特务活动,我们确实要慎重。”郑书文提醒。
第二天上午,船到了班纳尼温,并无异常,于虞松远命令继续航行。从班纳尼温开始,河道稍宽了些,约有四五十米。航道也相对干净了些,到下午三点,就进入了会晒港。
会晒澜沧博胶省的首府,但也就人口万余人的一个大城镇。从船上看去,一条沿河的街道,房屋破败不堪。其实,这里湄公河北部航道中,较大的一个港口。由于与中国的地下贸易,这里有一座龙吉部族控制的大仓库,平时有数十名部族战士在这里守卫,借助金枪部族的力量,一直安然无事。
这可旱季,码头上停泊着数十艘货船和渔船,高挂着龙傣部族大旗的一条最大的货船,鹤立鸡群一般。码头上繁忙一片,并没有人注意又有一条船从上游来了。
虞松远命令货船靠泊在大船旁边,大船上负责暸望的部族战士见有一条小货船靠拢过来,立即过来系缆。等看到林涛走上甲板,大家都高兴地冲过来,向他鞠躬行礼,并立即通报给带船的长老。
林涛给船主结了账,大家便一起全部转移到了大船上。
龙傣部族战士们簇拥着一名白发长老,正在舱面上用部族礼节迎接他们。长老不别人,正九大长老之一,林涛的“老丈人”嘉吉长老。
虞松远和林涛急忙过去,与嘉吉长老见礼。
嘉吉长老与龙大长老亲叔伯兄弟,也与龙大长老同岁,都55岁。他小苏吉的父亲,在九大长老中,排名第三位。苏吉他的小女儿,夫妇俩的掌上明珠。因此他爱屋及乌,对“女婿”林涛格外喜欢。
“幽灵,有人在山上监视着我们!”林涛与“老丈人”嘉吉长老见过礼,便悄声对虞松远道。
虞松远点点头,他早就感觉到了。不止一个人,在河道南岸会晒小镇边的高山上,正用高倍望远镜,在监视着码头内的一举一动。但他并没有感觉到危险,相反却感到热血沸腾,感到有一股力量在胸中激荡。
在安沛、巡教、勐天府、清莱直至会晒,在任务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我方人员在牢牢支撑着任务的顺利执行。他不知道暗中帮助他们的谁,但他能肯定,都一些和他一样的敌后战士!此刻,他对此次任务的庞大和艰巨性,又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1...216217218219220...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