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幽灵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苍海荒岛
……
普雷大山下的地下世界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刘国栋和林柱民砸开骷髅床下面的洞穴后,一股污浊的黑色气体扑鼻喷出,呛得两人赶紧躲到一边。众人按照徐天一的命令退回走廊,静待洞穴底下浊气散去。
徐天一和英雅则走进金库办公室内歇息。徐天一心情很爽,人也精神了不少。她顺手拿起刚才搜出的笔记本,翻看了几页,便被吸引住了,认认真真地一页一页翻看了起来。
“老大,你们估计下面会有什么?”走廊内林涛兴冲冲的声音传来。
大家都没吱声,只听刘国栋说道,“法国人进入南亚的时间,远比倭国人、m国人早。你们说南亚什么东西欧洲人最眼红?哪下面肯定就是藏匿着什么。”
“自然是女人了。在欧美白皮猪眼里,东南亚就等于女人,等于稚女、雏妓……”
“啪!”谁的头上挨了一巴掌。 “闭嘴,低俗。应该是……翡翠硬玉?洪沙瓦底有很多这东西,全世界寻宝人都眼红……”
“说对了,我判断下面会藏匿一些极品翡翠玉原石。翡翠玉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洪沙瓦底出产的宝石级别的硬翡翠,供应世界各地。翡翠玉学名是硬玉,它是玉石中的上品,硬度与金刚石相当,颜色庄重而典雅,滋润而细腻,历来成为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所喜爱,它也是玉石文化中,最顶级的玉,可谓价值连城。”
“我一直想不明白,翡翠玉石是怎么形成的?”
“说法很多,没有定论。等有时间,我慢慢给你们上课。”
“大家都过来一下。”英雅打断他们的议论,突然召唤室外众人。原来,徐天一已经将笔记大体看了一遍,她有话要对大家说。
虞松远等都走进办公室内,在沙发上恭敬地坐下。徐天一优雅地翻看着手中的本子,看了一眼众人,说道,“底下这个洞里,不仅有你们猜测的王石。藏匿的大都是法国和英国殖民者从洪沙瓦底和中国抢劫而来的宝贝,多数本应该属于中国的国家财富。”
中国的国家财富,还大量?难道还有比宝石更珍贵的东西?
“这个本子的主人,就是床上的那个男子吗?本子里到底记录些什么玩艺?”
铁血幽灵 第二十六章 纳加显灵
“这个笔记本的两个主人都叫维克道安(victorin),他们是法国人,是爷孙俩。床上的男子,叫小维克道安。睡在小维克道安身上的女人叫迪莉娅(delia),是小维克道安的情人,也是当时英国住洪沙瓦底总督的独生女儿。”
“老维克道安是法国的一个探险家,当年,他紧跟着法国政府探险队的足迹,顺着湄公河进入洪沙瓦底、澜沧和中国的交界处,然后合谋抢劫了中国清朝政府已经买下的一批顶级翡翠原石,同时,还偷窃了一批中国珍贵文物,都藏匿在这个山洞里。”
徐天一看着本子,表情淡然地说,“这本日记,则是维克道安祖孙俩的探险笔记,很是惊彩,是法国殖民者罪恶的真实记录……”
公元1540年,葡萄牙探险家安东尼奥.法里亚(antonio de faria)首先到逹湄公河。虽然当时很少欧洲人知道湄公河三角洲上游的情况,但一个由欧洲人在公元1563年绘制的地图,仍然标示出湄公河流域的大至范围。
公元1641年,隶属荷属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的荷兰商人格里特.冯.温斯特夫(gerrit van wuysthoff),率领的探险队深入湄公河,最远到达上游的永珍地区,即现代澜沧的首都永珍周边。
尽管较早前,西班牙及葡萄牙人已在湄公河流域进行探险贸易及传教,但当时,欧洲人对该地只有零星兴趣。直至在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企图在当地建立殖民统治,才对湄公河上游进行过一系列大型的,以及有系统性的探险活动。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法国政府就将扩张目光转至海外。由于眼红英国人在经营殖民地方面的成就,法国试图在远东的湄公河流域建立殖民地。
公元1861年,法国人占领雉棍。1862年6月5日,安南代表在雉棍签署《同法国和西班牙的友好条约》(第一次雉棍条约)。根据条约,安南割让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边和省(今同奈省)、嘉定省 、定祥省和昆仑岛给法国。
两年后的公元1863年,法国逼使金边成为法国的保护国。1867年,法国再夺得昭笃、河仙 和永隆三省,并将以上六省称为交趾支那(cochinchine),首府是雉棍。在1874年3月15日签订的第二次雉棍条约,安南政府正式承认法国对昭笃、河仙和永隆三省的割让。
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试图探索湄公河上游,以打通来往中国内地与交趾支那的“黄金水道”。
公元1866年,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派出一支探险队,名叫“湄公河探险队”,考察湄公河流域及湄公河源头。探险队一行6人,队长叫欧内斯特(eest doudart de lagree),队员都是海军军官。后来,湄公河探险队副队长,法国人弗朗西斯卡尼尔(francis gaier),回国后发表了《印度支那探险记》。
1866年6月,探险队从交趾支那(安南南部)的首府雉棍出发,沿湄公河北上,经金边,考察了刚发现不久的金边遗址。然后经暹罗、澜沧,于1867年10月进入中国滇省,再由滇省到川省,考察了长江流域。最后从汉口乘船到上海,1868年6月从上海乘船返回雉棍。
整个探险历时两年零半个月,行程8000多公里。
这次考察过程中,队长欧内斯特(eest doudart de lagree)因在丛林中弄坏了鞋子,赤脚行走被水蛭咬伤,因伤口溃脓于1868年3月死在中国的滇省。探险队返回巴黎后,《印度支那探险记》于1873年正式在巴黎公开发表。
湄公河探险队花了近两年时间,描绘不少当地风情、地貌的图画,可说是精细准确,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探险队考察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湄公河流域的历史地理和当地人文风情,以及湄公河的水文气象。
他们沿途绘制了一系列极具军事、科学价值的地图,主要范围包括印度支那三国,以及中国的滇省和长江流域。
从公元1893年开始,法国沿着湄公河将势力伸延至澜沧,在二十世纪初成立了法属印度支那,直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法国才结束对湄公河流域的影响力。
1874年2月,《印度支那探险记》的发表,激发了欧洲殖民者对湄公河流域的强大兴趣。法国探险家老维克道安(victorin、也就是坟墓里这个维克道安的爷爷),在得到两个欧洲大财团和法国政府的支援下,组织了一支由72人组成的强大探险队。他们从交趾支那的首都雉棍出发,沿湄公河北上。
1875年5月11日,探险队到达澜沧的永珍附近时正是中午。
船队正在靠码头的时候,一条长满绿色鳞片的蛇形动物,光脑袋就有三四米长,突然出现在水面,眼睛象两颗晶莹的珍珠,但是很快就钻进了湄公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队员都目睹了这个巨大的怪物,维克道安(victorin)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下了它的形象和当时的情形。
“一条三十米、或四五十米的巨大大黑蛇,蛇身或许有几个人粗,它全身都披着深绿或黑色的鳞片,光洁晶莹,闪闪发光,状如金属。它看着我们,眼睛很黑、很亮,象似在思考着什么。很快,就钻入湄公河下,消失不见了。我敢肯定,它就是当地人称为纳加的,湄公河最神奇的动物!”
纳加的出现,让探险队遭遇了第一次重大危机。
傍晚时,探险队将从交趾首府雉棍市带来的六名安南妓女捆起,在她们的惨叫声中,全部残忍地扔进河里。他们想用这些已经玩腻了的妓女,来吸引纳加的注意力。另一部分探险队员,则上岸后从永珍市抢了十一个澜沧女孩,正准备带到甲板上晚餐、狂欢。
就在这时,灾难突然来临了。
平时很平静的湄公河面,突然波涛汹涌,浪花飞溅,一团高大的水柱冲天而起,这条大蛇从水底呼啦一下浮上河面。它没有吞食那些在河水里挣扎的妓女,却开始疯狂攻击探险队的船只。
它伸出巨大的尾巴,直接将靠在最外边的一条船裹起,拽翻,船上的队员全部落水,被大蛇一一吞没。它又开始攻击第二条船、第三条船,然后又将落水的队员全部吞进血盆大口之中。
由于事发突然,当时船上的队员和岸上的队员全都蒙了。直到它又开始攻击第四条船时,维克道安和他的队员们这才想起拿起武器还击。轻重火器一齐开火,大蛇这才沉入水中,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天已经黑透,夜晚来临了。
探险队受到重创,五条船,被消灭了三条,队员只剩下二十一人。从雉棍市带上船的安南船工,也只剩下五人。黑暗中,大家端着枪,瞄准着黑乎乎的河面,心里充满了恐惧,不知道纳加何时还会再来攻击他们。
维克道安立即命令全部放掉被抓的澜沧女孩,全部人员都上岸边套上绳索拉纤,剩下的两条船立即逆流而上。只到离开永珍,到南俄河水库时,风向才改过来。他们立即扬帆出逃,只到逃到朗勃拉邦时,大家的心才稍微平静下来。
到了朗勃拉邦后,他们仍惊魂未定,整整休息了一周。
接下来,探险队按照《印度支那探险记》的描述,顺着南康河只至源头,终于从山洞的入口,进入了普雷大山之下的这个大溶洞内。
对大溶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查、勘探后,维克道安走不动了。奇异地理结构,出人意料的神奇空间,让他决定就在这里建立永久性地下要塞。
在接下来的整整三年多的时间里,维克道安和他的探险队,没有离开这里半步。他们在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的暗中支持下,在大山底下建设了一座庞大的、坚不可摧的地下要塞。
地下基地里建设了一个庞大的毒品加工厂,由欧洲的两大财团出资,从澜沧、洪沙瓦底、安南、暹罗、高棉五国,大规模收购罂粟植物蒴果,在这里偷偷进行现代化加工提炼,变成鸦片、海洛英,向全世界销售。
“原来这个地下基地是这么来的。那么,这些财富又是怎么回事?法国人和m国人,又是怎么闹翻的?”
林涛惊问,其它人也都紧盯着徐天一。
徐天一说,“根据笔记记载,这些财富都是抢掠自中国,底下洞里应该是更了不起的中国古代文物、宝藏。”
1898年11月,一个法国的传教士,揣着法属印度支那总督的亲笔信,带着一队护卫的当地苗人武装,来到基地内找到老维克道安。
原来,两个法国“传教士”、一名英国“传教士”,与中国清朝政府负责翡翠玉石开采、运输的官员馥英联手,以采掘玉石为名,在大山深处找到并发掘了位于中国滇省大山下的古南诏国一座王陵,大理国的二座王陵,盗得奇珍异宝无数。
古南诏国和大理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一度强盛、并十分神奇的王朝,他们的王陵建筑得更是十分隐蔽。据说,王陵深藏大山深处,知情者悉数灭迹,后人难寻踪迹。可馥英是学贯五车的玉石大家,深谙土木工程和风水八卦。三个“传教士”其实是专业的探宝人,他们纠合一起,自然不难出现奇迹。
价值连城的国宝,就这样到了他们的手里。为了隐藏罪行,他们洗劫后还残忍地将王陵彻底炸毁,让它们的痕迹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干净……
铁血幽灵 第二十七章 人为财死
贪婪是人类的本性,他们的胃口可不仅这些珍宝。
此刻,馥英等人来到地下世界,是希望通过隐蔽渠道,经澜沧江和湄公河,将这批珍宝与一批“石头”一齐偷运出中国,先弄到这个地下基地来暂时保存。
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啊,它是一批近二百吨的顶级翡翠玉原石,是清政府开采、购买的最后一批顶级、“笃定”玉原石。仅购买定金就超过了二十万两白银,已经分批支付给了英国驻洪沙瓦底总督府。清政府原指望通过这批玉石大赚一笔,让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能稍微得到些许喘息时机。
老维克道安动心了。
可要从中国境内穿越丛林山峦将宝藏运到普雷,谈何容易。为确保万无一失地弄到这批宝藏,老维克道安专门训练了一支船队和武装卫队。只到1914年夏天,船队才偷偷穿越激流险滩无数的湄公河和澜沧江,历时二年,只到1916年旱季来临前,才历尽千难万险,将这些宝藏和翡翠原石中的一部分,偷偷运进了山洞。
另有一部分宝物,作为湄公河上游的“过路费”,被“送给”了当时的英国总督。维克道安是一个探险家,说白了,就是个强盗。英国总督强收了“过路费”,他还以颜色,让他的小孙子小维克道安,将总督的小女儿,当时仅有5岁的迪莉娅(delia)偷藏到了船上,并带进了普雷大山。
小维克道安当时也只有13岁,他的父母在一次海滩中丧生,老维克道安建好地下要塞基地后,便将他从法国接到这座大山下。
接下来,在这个地下基地内发生了一场大屠杀。
长期的野外探险生涯,让老维克道安积劳成疾。1916年,欧洲正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躺在病床上的这位掠夺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也要大开杀戒。他先以分配财富为名,将已经老迈的探险队员们骗进金库,在蛇洞内将他们统统杀害。
曾经跟随他历经艰难探险历程的探险队员,全部成了黑蛇的美餐。
然后,他又将这批财富的“主人”,也就是一直被扣在这里的那三个传教士和清廷二品大员馥英,以及他的族人男女老幼共数十口,以及所有知道这批宝藏秘密的人,分批押到蛇洞内处死。
此时,这批宝藏的秘密,只有维克道安祖孙两人和年幼的迪莉娅知晓。甚至,连管理毒品加工厂和负责毒品贸易的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的官员,都不知道宝藏究竟藏匿在何处。
1918年,第一次世界结束,中国却进入军阀混战的苦难年代,国家一片混乱,再也无人顾得及追踪这批宝藏。老维克道安祖孙俩人,带着小迪莉娅,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回到法国,立即成为探险英雄和法国社会名流、大富翁、欧洲上流社会的宠儿。
很多中国珍贵文物,通过他的手,被欧洲各大博物馆收购,永远流落海外。
1924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陷入战火销烟之中。而老维克道安也在这一年一命呜呼,临死前,他还要求孙子小维克道安,一定要回到澜沧,将剩余的大量奇珍瑰宝和翡翠原石运回法国,“让它们成为法兰西帝国永远的财富”。
但是,小维克道安却未能马上完成爷爷的遗愿。留连在巴黎上流社会的他,与年仅15岁的小迪莉娅陷入了热恋之中。到了迪莉娅18岁的那一年,他们才正式完婚。美酒、女人、沙龙,让他迷失了自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陷入战乱之中,德军攻陷巴黎,小维克道安带着迪莉娅只身逃到英国,躲过了战火。
从空虚之城巴黎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生活,一下子陷入英伦半岛紧缺的战时生活,让小维克道安清醒过来。他想起爷爷的嘱托,可此时大西洋上德军狼群神出鬼没,他无力找到奔向远东的机会。
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日军占领澜沧,普雷大山下的这座基地,虽然也被发现。但倭**队发动政变,并夺取对澜沧的绝对控制权后,仅仅几个月,倭国就投降了。因此,老维克道安留下的当地苗族队伍,依然忠心耿耿地守卫着已经废弃的毒品加工厂。他们有二十多人,靠到洞外打猎,挺过了这段艰难时期。
二战结束后,法国重新进入安南南方。维克道安和迪莉娅先是转道安南南方的雉棍市法国总督府,组建了新的卫队,终于再次来到澜沧。
但当他们再度进入地下基地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他们藏匿宝藏的地方,却被一条巨大的“黑蛇”一样的动物控制了。由于地形复杂,维克道安带来三十多人的卫队,甚至连迫击炮都用上了,也没有能打败黑蛇。相反,卫队却被黑蛇吃掉十几人。
黑蛇没有眼睛,它只要吃掉人,就会休息相当长时间,从不出洞。
可只要有人走近藏匿宝物的地方,它就会从洞内出来,将所有人都吞噬干净。维克道安慢慢搞明白了,黑蛇是靠听觉发现外界些许动静,便会出来攻击。而它只要吃了活人,便会进洞内睡觉。
于是,维克道安命卫队从丛林内的苗寨内,抓来若干苗人,将他们捆绑起来送过河去,让黑蛇吞食。在一次喂食几人后,黑蛇不愿动弹了。它躲进洞内,懒得行动。于是,维克道安赤着脚,得以重新进入洞内。
接下来,维克道安开始训练黑蛇,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敲响鼓声,然后将从丛林内劫持来的苗民男女喂食黑蛇。一年后,黑蛇被训练成了。它“闻鼓而动”,无鼓声则可以连续数天,都在洞内栖息。
“老天,一年时间,他这是杀了多少苗民啊?!”英雅听得浑身战栗。
“是啊,从他的记录看,一年半时间内,喂食‘土著凡二百七十人’。”徐天一痛惜地说道。
每个月两次,一次五六人,“鸣鼓而食”,从不间断。慢慢地,黑蛇不再攻击维克道安的人了。但是,对别人,依然凶猛攻击。
后来,万能的cia驻暹罗办事处,发现并占领了这座地下基地。
法国人先是躲在金库内,cia的比利上校,带着人想与维克道安谈判,维克道安避而不见。比利上校的人被黑蛇吃了二三十名,也没能进入金库。
于是,比利上校改变策略,他开始封锁金库。半个月后,维克道安坚持不下去了,同意与比利上校谈判。为了换取给养和食物,他不得不将控制黑蛇的秘密,告诉了比利上校。
于是,给黑蛇喂食的任务,便落到了比利上校的身上。
但比利上校的到来,维克道安的末日,也就来到了。
比利上校在金库内,与维克道安和迪莉娅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要么交出这些财富,为自由世界铲除**的“澜沧秘密战争”服务。要么,杀掉他们,没收他们的不义之财,为自由世界做出“最后一次贡献!”
当时,m国正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试图重振战后西欧经济,m国和西欧各国正处在蜜月期。维克道安和迪莉娅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m国人比利会真的杀害他们。他们认为,这不过是m国人“卑劣的伎俩”而已。
“而私人财富是神圣的,这里的所有财富,都是属于维克道安家族的私有财产,属于伟大的法兰西帝国,m国人无权没收。”小维克道安在日记中大言不惭地这样写道。
于是,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可令维克道安和迪莉娅没想到的是,比利上校可不是说着玩的。他果然没有下令杀害他们,但却直接命令将他们砌在他们的卧室之内。
“当最后一块石头被水泥砌死时,我和迪莉娅以及妮亚(也就是床下的那个仆人)仍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恫吓。可当空气越来越稀薄,我们知道,这不是玩笑,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是日记的最后一页记述的内容……
众人不胜唏嘘,说不清是为什么,但绝不是为这几个法国人惋惜。
“馥英是个什么货色?清代还有专门负责买翡翠玉石的衙门和官员吗?”林柱民问。
“国栋这个在行,知识储备比我丰富,这个你来说吧。”
刘国栋说,“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穿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玉是中国人手中的宝,更是心中的魂。金银有价,玉渡有缘。历朝历代,玉都是国之重器,祭天的玉壁、祀地的玉琮、礼天地四方的圭、璋、琥、璜都有严格的规定。”
“玉玺则是国家和王权之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在汉代,皇帝死后,都要噙玉石,穿玉衣。清代以后,大量从洪沙瓦底进贡来的缅甸玉,开始风靡皇宫。”
“那时,宫廷用的碗筷、盆盂、盒子等日用品大多都是翡翠制品。尤其是慈禧当政后,她对翡翠的痴迷已近乎疯狂。专门派出太监为钦差,常住滇省,负责翡翠玉原石的采掘、购买、打磨、制作等。而馥英,就是办这差事的一个太监。”
听刘国栋说完,虞松远说道,“也就是说,维克道安爷俩只偷回若干金银珠宝回去,而没有将这些石头运回法国。是不是他们也盯着中国的玉器市场?”
“有可能。中国是一个有完整玉文化的国家,全世界绝一无二。翡翠又是玉中极品,中国人趋之若鹜。这肯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刘国栋肯定地说。
铁血幽灵 第二十八章 宝窟逼宫
林涛觉得不解,“cia、苗族特种部队首领王宝,为什么没有动用这些财富呢?要知道王宝困难时,曾经走投无路,不得不用鸦片来支付军人报酬的。”
刘国栋耐心解释道,“白星的人已经坦白了,王宝未进入过这个基地,而他手下进入过基地的人,又都死了。否则,他也不会不停地派人来寻找这里的东西。另外,cia控制着这个地方,他们既不会让王宝接近基地核心机密,同时,也从没想过要放弃这些东西。时至今日,他们仍资助白星部队控制这个基地,就说明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