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妙步生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木源
博陵长公主拿出帕子抹泪,唇边冷笑连连,这个太后,若真的觉得她受了委屈,那么就那点实际行动给她看看啊,嘴上说几句谁不会?
“也难得阿何还记得博陵的辈分在阜阳侯夫人之上。”太皇太后不开口就罢了,一开口就让人心惊肉跳,“上回还是她挑事吧?”说着太皇太后看向博陵长公主。
博陵长公主放下擦拭眼泪的手,点头,“正是,好好一个侯夫人,在修道的清静之地羞辱我和燕王,我倒是要问问她这么大的岁数是不是白活了!”
“……”何太后越发难堪起来。
太皇太后提起此事等于是在打脸了,上回这事太皇太后交给她处置,结果这才多有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来,这不是正好说明了她无能吗?
太皇太后虽然好佛,但性情和佛家的慈悲没有任何的关系。若真是让太皇太后来,那可就不是被剥夺门籍那么简单了。
“新妇惶恐。”何太后从枰上起身,她伸手拔掉头上的簪珥,到下首位置跪下给太皇太后请罪。
博陵长公主不通汉家礼仪,不过也看得出来这何太后的姿势已经做到相当的低了。
太皇太后抬了抬眼,“阿何何必如此?”
若不如此,难道要太皇太后把她家整的死去活来么?何太后心想。
“阿家,此事是新妇之过。”
“好吧。”太皇太后点头,“毕竟那是你的娘家人,还是由你来处置比较好,不过那个豆卢氏,还是要好好学礼,如果此事再有,与你娘家声誉也有害。”
“新妇多谢阿家。”何太后又是一拜。
博陵长公主见不惯何太后那低声下气的模样,她是金枝玉叶,长到这么大,父兄都让着她,最大的委屈也不过是驸马疏远她蓄美婢,而她自己碍着太皇太后这座大山,也不能像其他的姊妹那样,养上几个美貌的优伶供自己取乐。
除此之外,她还真的没有受过什么委屈。
博陵长公主微微别过脸去,不去看何太后。
太皇太后看了博陵长公主一眼,这个小姑子兼弟妹性情简单,喜欢就是喜欢,厌恶就是厌恶,也不知道遮掩,这性子还真的好掌控。不过说不定日后也会因为这个性子吃大亏。
“好了。日后让她注意些。”太皇太后看向中常侍,“去将三娘接回来吧。”
“唯。”中常侍弯下腰,面向贵人趋步退出去。
“好了,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待会小辈就来了,你也快些整理。”太皇太后道。
这会想起是一家人了?博陵长公主心里有些不屑,要真的是一家人,难道不是何太后在脱簪请罪的时候就将人给按住么。
装模作样。
何太后依言站起来,在侧殿整理好头上的发髻。让司仪女官看了几次之后才再次出来。
过了一会拓跋演和萧妙音过来了。
拓跋演和萧妙音跪在席上给宫殿中的长辈行礼,之后拓跋演在太皇太后身边的枰上坐下,“大母,可不可以让三娘留在宫中?”
此言一出,宫殿中所有人都看向拓跋演和萧妙音。
萧妙音低头,心里把拓跋演骂了个臭死,她和他见面才几次啊,就这么闹腾着要她留在宫中?
太皇太后起先有些怔忪,而后笑出来,“我倒是记得上回陛下也说过这句话,怎么,真的喜欢三娘?”
“嗯,儿喜欢三娘,大母,让三娘住下来吧。”拓跋演笑得天真无邪,他的长相原本就好,这么一笑更是让人看着忍不住心软。
“那么陛下可要想清楚了。”太皇太后微微侧过头看了一眼萧妙音,萧妙音心头紧张的要命,但是她垂下头来。
“三娘若是真的进宫了,可不能随随便便送出去的。”太皇太后的话听在萧妙音耳朵里很像是坏人在诱哄小孩。
“三娘是太皇太后的侄女,自然是这样。”拓跋演点头。
萧妙音是真的怀疑拓跋演的无害根本就是装出来的,太皇太后这意思根本就是要她长期驻扎在宫内,说不定她长大后还得搬到小皇帝的后宫去。怎么看都像一枚典型的炮灰。
“……”太皇太后点点头,嘴边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萧妙音心中泪流满面。不带这样的,她进宫才几次就被小皇帝这么定下来了?!
博陵长公主这些日子在公主府中被那些女官劝了好几次,知道家中的那些小娘子哪怕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日后若是真的有出息,她脸上也有光。
萧妙音坐在那里难受的要命,此事只要太皇太后满意了,那么大家都满意了。至于她……没人在意。
“既然如此,那么三娘就留在宫中吧。”太皇太后趁机打铁一锤子定音,萧妙音差点一个踉跄给她跪了。
这么快?!
拓跋演瞧见那个小女孩惊讶的抬头,然后她自己意识到不妥又低下头去。
“三娘日后就陪着陛下读书吧。”太皇太后想起当年她八岁就在姑母的安排下接近还是皇子的丈夫,如今看到侄女和孙子,又像是回到了当年。
“三娘?”太皇太后等了好一会都没等到侄女的声音,她看过去,眼神暗含一丝锐利。
“儿拜谢陛下。”萧妙音跪拜下来,只是这声陛下不知道是在称呼太皇太后。
“三娘就住在陛下的昭阳殿中。”说着太皇太后笑起来,“陛下可要好好照顾三娘,莫要让三娘受了委屈。”
皇帝住在西宫,太皇太后住在东宫。何太后居住的长秋宫在西宫,不过就照着何太后对太皇太后的恭谨程度,只要萧妙音别作大死,基本上何太后都会对她挺客气。
萧妙音将住在宫中的好处给想了一遍,她在燕王府是跟着常氏住在后院里,真正的女主人博陵长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也不会来管萧斌的后院事,再加上萧家那个暴发户作风,几乎是姬妾们斗得和快成斗鸡眼了。
唯一还好的是,姬妾们的斗不过是每天比着衣裳首饰,没有搞出宅斗文里头类似的毒死孩子的事。
不过那个氛围也好不到哪里去,瞧着她前头同是庶出的两个哥哥就知道了。
留在宫中有利,而且还能稍微让常氏的日子好过些。这么算,她还赚了不少。
萧妙音被太皇太后留在宫中,人留下就可以了,至于她用的那些衣裳首饰和时常用品都会有有司负责。要是真从燕王府里收拾,那才是真的成了大笑话。
万寿宫中一片其乐融融,太皇太后好了,那么一切都好了。
萧妙音被太皇太后留在宫廷中的消息传到燕王府,常氏又惊喜又舍不得,她还想给女儿捎去些东西财物,好让她在宫中走动的开。结果就被阿昌给拦住了。
“常娘子这么糊涂了!”阿昌面上笑的快融开了,如今常氏这院子里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是人人欢呼。
一个小娘子留在宫中陪伴陛下,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三娘子的前途不可限量。
“宫中甚么没有!何况有东宫在,没人敢和三娘子过不去。”阿昌道。
常氏想了想,自己女儿虽然是庶出,但也是太皇太后的侄女,也没有人敢对三娘如何。
“你说的对,是我糊涂了。”常氏点头。
常氏这边欢呼了,别人那里就不一定。
侯氏听到三娘子居住在宫中,是无所谓,但她怀中的女儿却不一样了。
“萧三娘竟然住在宫里了?”萧嬅差点从侯氏的怀里跳出来,她对五六岁之前的事根本就没有多少回忆,而且十三四岁之前的事很多都是记得模模糊糊,忘了很多。
“四娘子,”阿闽有些吃惊,不过四娘子的话她吃惊还是要答的,“听常娘子那边传来的消息,三娘子已经被东宫留在宫中了。”
这女儿住在宫内,连生母都开始猖狂了。萧嬅觉察到阿闽对常氏称呼的改变,心里冷哼一声。前生的记忆里,这个常氏很得宠,日后过的也很好。甚至她被废黜送往宫外的寺庙为尼,也能听到新皇后的生母被册封为郡君的消息。
她在位的时候,这位可从来没有这么大方过。
萧嬅想起了皇帝,心头一阵抽痛。
那么俊秀那么年轻,她当初在宫中初次见到他,就喜欢上了他。姑母钦定她为皇后,她觉得简直是天注定的。
可是他是那么的不高兴,哪怕在她那两年都不到的皇后生涯里,他几乎都没怎么露出过笑颜,就算有,也是给皇后该有的面子。
可是……当那个贱妇再次入宫之后,她连陛下的人都见不到了,每日里听到的就是陛下留宿那贱妇宫中,如胶似漆难分难舍,宴会之上他对着左昭仪笑得那么开心。
她不甘心,真心不甘心,她是太皇太后钦定的萧家一系的掌门人,为皇后之时没有任何污点,甚至还贴心的给陛下择选各类美人,而萧妙音为人好妒,她不明白为何最后她竟然会输的那般惨,只能在寺庙中度过余生。
而萧妙音却是安享富贵。
常言道,娶妇娶贤,她的所为自认从未有错处。而萧妙音的作为可以直接被打出门,可是最后的结果偏偏就是她败了,而萧妙音一世富贵。
这叫她如何能够甘心?
萧嬅听后沉默不语,她往侯氏的怀中缩了缩。这场角逐已经开始了,既然萧妙音在宫中,那么她就从常氏身上下手。





妙步生莲 第30章 反驳
萧妙音对宫廷生活有那么一丢丢的不适应,宫廷内和宫廷外要说不一样,还真有些不一样。在燕王府的时候,服侍自己的奴仆们虽然都觉得她是主子,但多多少少有些活气,有时候还会说上那么两三句俏皮话,但在皇宫里头,不管是中官还是宫人都是规规矩矩,她不开口问,没谁说一句多余的话。
规矩大的很呢。
萧妙音被安排住在西昭阳殿,和小皇帝居住的昭阳殿差不了太远,就算走半个时辰也能走过来了。
太皇太后的心思还真的从来不加半点遮掩,这么大张旗鼓的,恐怕宫中就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心意了。
“三娘子?”秦女官是太皇太后调过来照顾萧妙音起居的,原本这些工作一个年长的宫人就呢过胜任,但太皇太后的意思是要侄女在这宫廷中能够扎根,自然要有更稳妥的人来。
“三娘子醒了没?”秦女官不好贸贸然到寝殿去,在外面问守在哪里的宫人。
“三娘子还未曾起身。”宫人答道。
“……”秦女官看了看旁边计时的箭漏,眉头蹙起来,宫中虽然也是讲究平常人家的那一套,不过那是贵人之间,若论平常规矩可要多得多,也严的多。太皇太后将自己遣派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明说了,而她也知道东宫就是冲着中宫的位置去的。
这位萧三娘最后能不能问鼎后位不知道,但若是真的能将来入主长秋宫,那么自己也是有言不尽的好处。
看看时间离陛下起身读书不久了,若是再不起身,恐怕就来不及了。
“去把三娘子抱起来,准备给三娘子洗漱。”秦女官道。
秦女官一声令下,这小小的一番天地就忙碌起来。
“唔,就起来了吗?”萧妙音被宫人从眠榻上抱起来的时候,还没睡醒,脸上用湿热的锦帕抹过一边后眼睛才睁开一条缝,宫人们已经给她穿戴了。
“是的,陛下要去读书了,三娘子也该起来了。”秦女官早年服侍过公主,知道小孩子若是没有人压着,一般都不爱早起。若是女孩娇气点,可能还会哭闹。结果她瞧着坐在榻上的那个漂亮的和小团子一样的小女孩半眯着眼,不哭也不恼,坐在那里任凭宫人给她穿衣梳发,只是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
萧妙音对于如何补眠经验丰富,任凭那些宫人折腾,她仍然可以补眠。
一直到宫人喂了她一口香喷喷的汤药,那汤药香的很,几乎是有些冲了,而且一入口清凉无比,她一个激灵就清醒了过来。
“三娘子,这是漱口用的,第一口可别吞下去了。”宫人见萧妙音从迷瞪瞪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就知道用不惯这个。
萧妙音眨眨眼,已经有宫人将一只孟捧到她面前,她立即吐了出来,宫人递给她一只类似后世牙刷的东西,上面沾满了白色药粉。
萧妙音惊讶的很,在王府她用不着太好的东西,刷牙用柳树枝就搞干净了,宫中竟然已经开始用牙刷了?
不过惊讶归惊讶,她又不是没用过这个,一下子就刷好了。然后又是被宫人喂了一口方才那种清凉喷香的汤药。
“这一口三娘子分作三口吞下去,对身体有益处的。”服侍她的宫人是一个圆脸女孩,虽然不貌美,但看着就觉得和善可亲。
萧妙音依言吞下去,再开口时觉得一股幽香随着说话口中喷出的气体飘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吐气如兰?萧妙音感觉自己简直是开了眼界,果然这些不是权贵都感受不到。
她原本穿用的衣物没有一件带到宫廷里来,都是崭新的,浑身上下换了一身新,头发也梳好之后,就被秦女官牵着带出门了。
宫中必须有一定身份才能用到步辇或者是马车这样的代步工具,不然哪怕是何太后的大嫂进来也只能苦哈哈的靠着两条腿走路。
外面启明星都还没完全消失,萧妙音看着这个天色不禁内心痛哭,当年她就算是为了高考奋战都没有起这么早啊。
秦女官看出一点儿萧妙音的想法,她好笑的弯下腰对萧妙音说,“这宫中三娘子还不算起的最早的,若是有大朝会,太皇太后寅时二刻就要起身。就是平常,诸公也要在寅时三刻之前赶到宫门处。”
萧妙音顿时一副=口=!
“这么早呀?”萧妙音平日都不太关心萧斌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一般她起来的时候萧斌早就不见人影了。没想到竟然这么早。
“所以,三娘子已经睡的很多了。”秦女官瞧着这位小娘子不爱哭不爱闹,和她说道理也说的明白,顿时心里松了一口气,孩子听话,那么她身上的担子也能轻许多。
到了昭阳殿,萧妙音发现小皇帝已经站在那里了。
“你来的正好,待会李尚书就要过来,要是来得迟了,还不知道要怎么被罚呢。”拓跋演已经习惯早起,不像萧妙音这样还需要人从眠榻上拖起来。
“李尚书?”萧妙音一时半刻想不起这人是谁,她还没开始背朝堂中大臣们的谱系呢,她这种庶女能捞到书读就不错了,至于其他的,萧斌没想到,长公主又撒手不管,自己又疏漏也很正常。
“便是李平尚书。”秦女官见状,在她耳边悄悄说道,过了一会秦女官又加了一句,“李尚书大多时候在东宫上值,三娘子待会见了这位尚书,一定要恭敬。”
就是他啊!萧妙音想起宫外关于太皇太后霸占人夫的传言,如今听到待会当事人要来,不禁有些紧张。
萧妙音在王府里也不是只顾着读书外头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的,自家姑姑霸占了人家老公的事闹得纷纷扬扬,而且瞧着李平的所作所为,这事有几分自愿都难说。
教导皇帝是责任所在,但是她这个小娘子。怎么看都是多余的,要是李平对太皇太后不满,那么就更妙了。
这都是甚么事!
萧妙音跟着小皇帝坐在殿内,她安安分分,低着头一声不吭。一同来的不仅仅是她,还有养在东宫的两个萧家郎君萧吉和萧闵。
这两个同是庶出的兄长,萧妙音还是头一回见他们。而此时兄弟两个也正好奇打量着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妹妹。
过了一会有中官禀告,“陛下,尚书来了。”
“快请。”拓跋演道。
听到一阵衣料窸窣的声响之后,萧妙音微微抬了抬眼,见到一个中年男子进来,男子有一把美髯,相貌堂堂。
果然,能被眼光极高的太皇太后看上的男人都是质量相当高。
李平和皇帝行礼过之后,他眼角的余光瞥到今天殿中多了一个小娘子。那个小娘子是谁他心里清楚。
作为士人,李平不太爱以侍奉东宫之事为荣,甚至内心以这件事为人生的一个污点。太皇太后性情强势,而且独占欲旺盛,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和发妻有了新的孩子,未必不是在反抗。
他虽然侍奉太皇太后,但对东宫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完全认同。
太皇太后有心使萧家真正的富贵起来,所以向幼主身边塞人,李平看着不反对,但心里也对太皇太后这种行径高看不到哪里去。
真正的世家大族,哪个是靠向宫中塞小娘子来发家的?太皇太后此举实在是失了根本,若是真想萧家能够站稳脚跟,应该重视萧家侄子们,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幼主将来的后宫。
李平侍奉太皇太后几年,但对太皇太后并无多少好感。原先还好,但从他发妻有身开始,东宫便干脆将他整个人都扣在长寿宫,十天也难得回去一次。
他知道太皇太后这是有些动怒了。
“陛下上回的书背的如何了?”李平收拾一下心绪,问道。
“都已经背完了。”拓跋演点头,他年纪小,但在宫廷之中是没有多少真正的孩童,他已经明白什么叫做投其所好。祖母不是推崇汉学,甚至还让汉臣进行田地改革么?好,他就好好读书。
“请陛下背诵。”李平道。
“诺。”
萧妙音和萧吉萧闵在一旁做了背景板,李平从一开始重点在意的只有小皇帝,他们三个好像完全就是来充数的。
萧吉和萧闵住在太皇太后的宫殿内,年纪小,但知道有些人招惹不得,他们也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只是两双眼睛还围着萧妙音打转。
萧妙音安坐在枰上,两只眼睛看到的就只有自己面前的书卷。至于那两个庶出哥哥,哎呀算了啦,她可是遵守课堂规矩的好学生。
李平这边听到拓跋演能将布置好的功课完全背诵出来,赞赏的点了点头,又仔细检查了他的功课,仔细检查出他功课里的错误之后,才转过头来看萧氏子弟。
对于这兄弟俩,李平内心几乎是恨不得再不见这对双胞胎,可是心里不情愿,也还是要来教导。
“两位郎君。”李平开口说话,面上神情和方才相比少了一丝谦和多了几丝严厉,哪怕在一旁的萧妙音听着他说话的口气头皮都有些发麻。
“请将功课拿给某看。”
萧吉和萧闵原先就有些怕这位尚书,如今李平说话口吻严厉,两个年纪小,经不得吓。
“唯、唯……”萧妙音听着兄弟两个说话都不利索了,心下不禁同情这两人。要是将尖子生,例如小皇帝那样的,面对任何严厉的老师都是自信满满游刃有余。
学渣只能是各种紧张了。
果然,萧妙音看着那个李平将兄弟两人的功课展开,面色顿时变得铁青起来。
萧妙音知道自己这会只要安静的做个观众就好,至于这对双胞胎怎么样,那和她无关。她可没有什么用不尽的兄妹情。
“……”李平抬眸看了一眼紧张的都在微微发抖的兄弟俩个,心下有一股怒火在蔓延。
“某前日留下的功课,两位郎君到了此刻才完成一半?”而且里头有不少错误,这资质到底是像谁?!
想到这里,眼神更加锐利。看得两个孩子越发不敢抬头。
“李、李公……”萧吉是兄长,弟弟已经吓得嘴唇哆嗦,只能靠他出头了。
“……不仅仅只是完成一半,而且错误百出,其中不少地方,乃是某不久前才讲过的。”李平看向兄弟俩的眼神也越发恨铁不成钢起来,“两位郎君那日是真的来了么?”
李平说话含着一丝飘渺的笑意,可是听得兄弟俩个却是瑟瑟发抖。
“……”李平将他们的功课丢掷在案上,转过头去,再不肯多看他们一眼,好似看了他们简直是脏了眼。
李平看过来的时候,萧妙音几乎是下意识的挺直了背。
“小娘子多读女诫便可。”李平道。
“……”萧妙音想给李平糊一脸了,她是个随带的没错,但也不要这么打发她吧?还是说他真把她当做傻子?
“儿觉得女诫并非良书。”萧妙音可不觉得自己忍气吞声就能得到什么,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她从席上站起来,双手袖在垂胡袖中,对李平一礼,方才那句话她说的铿锵有力,连在一旁缩着的萧氏兄弟都忍不住看过来。
“萧娘子方才说甚么?”李平一瞬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儿说,女诫并非良书。”她心里撇了撇嘴,真当她没翻过啊,那本书她看了一眼就丢给阿昌送给庖厨当柴烧了,那会阿昌还心疼了好久。
“萧娘子何出此言。”李平此刻眉头微蹙,神情似是不悦,那样子是要萧妙音说出个一二三了。
“女诫乃是前汉班昭所著,班昭此女,有奇才,甚至为太后邓綬之师。”萧妙音对着李平心里没有任何的紧张,“若是一卷书当真有益,那么著书之人和其弟子应当身先力行。例如孔子弟子箸论语,《论语·学而》中曾有‘吾三省吾身’,观孔子言行与其弟子莫不如此,而班昭与邓太后,其行其言,与班昭书中所述,又有何相似之处?班昭入宫参政,而邓太后驱逐成年皇子,另立旁系为帝。两人又如何?”
真当她傻子啊,那些写什么女诫女则的都是些什么人!
邓綬还是班昭手把手教出来的呢,和小阴皇后掐的简直不要太欢快,真照着所谓贤良妇人那一套,邓贵人应该痛哭流涕,皇后不是要她死么,她就该拿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瞧瞧邓綬的手段,那简直就是白花的模范教材。
还劝皇帝去睡别的嫔妃,有本事一开始就把皇帝往外面赶喃。如果要说没胆子赶皇帝,怎么后面就有胆子了?偏偏在阴皇后和皇帝闹矛盾的时候装贤惠。而且阴皇后在自己宫殿里说要邓家完蛋,邓綬后脚就知道,没安插眼线谁信?
1...1516171819...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