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妙步生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木源
萧妙音刚刚睡醒,又被吓了一下,心脏扑通扑通直跳,听到面前这医正的话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拓跋演在一旁瞧见,面露笑容哄她“听医正的话,待会我带你去骑马,好不好?”
萧妙音呆呆的张开嘴,舌头伸出来。
望闻问切,医正这么一□□下来,只能对拓跋演长拜,“陛下,三娘子身体无恙。”
“无恙?”拓跋演有些不信,“那为何朕探她体温的时候会有些烫?”
医正不知道要怎么和小皇帝解释,小孩子火气旺,尤其这昼寝很容易脸上发烫,醒过来过一会就好了。
“我无事。”萧妙音过了出初醒的懵懂,这会也明白是个什么事了,小皇帝以为自己生病了。
“……”拓跋演转过头将她上上下下看了遍,看的萧妙音忍不住脖子后面寒毛都竖起来了。
终于拓跋演确定她是真没事了,才点头,“大善。医正退下吧。”
萧妙音这个当事人瞧着那个医正退下去,拓跋演让宫人退下,他瞅着她无奈的笑,“一开始我还以为你生病了呢。”
“啊?”萧妙音满脸疑问。
“刚刚,你脸上好烫。”拓跋演比划了一下,“放心,我刚刚对女官说了,说是我不舒服。”
萧妙音听到拓跋演这话眨了眨眼,除去两宫和皇帝之外,外人进入宫廷,是不能带病的。否则会治罪。
她想起方才拓跋演这一句话后的用意,她才从燕王府里回来就沈斌了,少不得要被东宫怪罪。
她眼下的身份是小皇帝的玩伴,要是把病过给拓跋演就糟糕了。就算她是侄女,可是这个侄女在太皇太后面前,也没值钱到哪里去。她还有那么多的妹妹呢,过几年等那些妹妹长大了,还不是一样的给可以送进宫里来,她才不把自己想的有多非她不可呢。
“谢谢。”萧妙音抱着隐囊诚恳道。
“不必。”拓跋演轻笑摇摇头,眉梢眼角都是愉悦,“既然你已经没事了,那我就放心了。”
“……”萧妙音抱着隐囊,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话。拓跋演的表现偶尔像个孩子,但是现在那个表现说是个成年人都有人信了,她纠结起来,这以后要怎么相处呢?难不成还是以前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三娘如此便很好。”拓跋演在宫中见过许多人,年纪小小眼力已经练了出来,萧妙音满脸的纠结,他哪里还会看不出什么来?
宫中人恨不得把心里百般心思全部藏在心里,偏偏眼前人心里想什么,从她脸上就能看得见。偏偏还一点都不木讷,内外都透着一股宫中人缺少的鲜活。他就喜欢那份鲜活自在,这些哪怕他得不到,但是他想有这么一个人在身旁,瞧着每日里也轻松许多。
“……”萧妙音知道自己那些小伎俩在这位小皇帝面前不够看。小皇帝年纪虽然小,但经历的事可比成人要多得多。
“好。”萧妙音道。
“你这次回家,燕王和姑祖母可还好?”拓跋演问道。
拓跋演对燕王和博陵长公主并无多少感情,燕王对他来说就是东宫的弟弟,而博陵长公主更是没有多少亲情,何况长公主仗着萧家远比其他宗室飞扬跋扈,人缘极差。若不是她靠着个萧家,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找这位长公主算账。
皇家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看起来是金枝玉叶高高在上,但是天子和太后真的不喜的话,哪怕是一个臣子都能让这些金枝玉叶们脸面无存。
“陛下这几日不是经常派使者么?”萧妙音听到小皇帝这么问有些奇怪。
拓跋演方才说那句话,不过是逗逗萧妙音开口而已,听到她这么一句,拓跋演不好意思的轻咳一声。
“阿爷和长公主都好。”萧妙音还是没能叫长公主阿娘。虽然说脸面可以不要,叫谁不是叫,可是母亲却不是乱喊的。而长公主对她恐怕也是相当厌恶,何必犯贱上赶着贴上去呢。
长公主给不了她任何东西,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去讨好。而且长公主那个性情,也不是轻易就能讨好的。
高投入低回报,傻子才回去做。
“那就好。”拓跋演听出她话语里的蹊跷来,不过他没有去在意。萧家里庶出子女众多,长公主对此事不忿已久,他也有所耳闻,萧妙音不称呼长公主为阿娘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世间之事多了去,他又何必为了些许小事让她不开心呢。
“对了,我打算在西宫建个池子。”拓跋演和萧妙音说道。
“池子?”萧妙音一听就来了精神,她来到西宫几个月,记着自己要守规矩,也没有到处乱跑,因此这西宫的全貌是什么她到现在都不知道。
“陛下为何想起要建池子?”萧妙音问。
“想看一些南边的景色。”拓跋演对着萧妙音笑道,他这一笑露出了两颗小虎牙,年少调皮的气息在他面上活跃着,和她方才看见的小天子完全不同。
“南朝的景色好啊。”拓跋演说起来一脸的向往之情,“南边山清水秀,连冬日都没有代地这么冷。”
拓跋演一边说,一边兴致勃勃的看着萧妙音。
“你生母是南朝人,可曾和你说过南边的风景?”拓跋演问道。
“啊?”萧妙音想了想,“阿姨……是逃难来的。”她过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的开口说话,常氏的出身在贵人的眼里是有些看不上眼的,不过不为了扫拓跋演的兴致,她还是好好想了想,“阿娘说过,南边的春日来的比北方要早得多,阳春三月嘛,花都开了,可好看了,只是野外好多马蜂和蜜蜂,不小心就会被蛰到。”她话语软糯,似乎也带着南朝浓厚的水汽。
拓跋演以前听过吴语软侬,可是他毕竟是北朝的鲜卑天子,身旁不是汉人就是鲜卑人,吴人他长到这么大一次都没见到过。
“到了夏日,热的很,而且五六月之间会有场梅雨,不过阿姨说那会结下来的梅子可好吃了。还可以摸虾捕鱼!”
她说的不过都是一些平常的事,可是拓跋演听得认真,他抬头看着七八岁的小女孩脸蛋上粉嫩粉嫩,说到高兴的地方,双眼发亮。
河虾她好想吃!可是都没吃过……
萧妙音说着自己都觉得肚子饿了。
“听三娘这么一说,南朝处处都是美味。”拓跋演带着些许促狭的笑看她。
“……若是真这样,阿姨也不会……”想起眼前这小少年的身份,萧妙音果断闭上了嘴。
“我打算仿照南朝风格建造一处园林。”拓跋演道,“此事大母也准许了。”
一个园林,只要别和建章宫似建的比长安城还大就可以了。
“……”萧妙音听到太皇太后竟然答应了,有些奇怪。太皇太后一向不好这些奢靡享受的东西,她本身唯一喜欢的享受,就是享受朝堂上容貌才能都出色的大臣。除此之外,要求都不高。
萧妙音脑子里顿时转过诸多想法,不过她将那些念头都按了下来。
“以后若是建好了,我带你去看看?”拓跋演笑问,平城里的景色带着粗犷大气,可南朝的风景更得他的心意。
“……好啊。”萧妙音不过是犹豫了那么一瞬,就答应了。
拓跋演从自己坐的那张床上下来走到萧妙音这边来,拓跋家的男子早熟,明明才十岁,但身量已经开始拼命的向上拔高了。萧妙音突然想起,先帝生她的时候,才十三岁。
十三岁…………
她坐在床上看着那么个比她高的小少年走过来,下意识的就往后面躲了躲。
拓跋演坐在她身边,伸手捏住她的脸颊。
萧妙音挨了这一捏,毫不客气的伸手捏回去,两孩子顿时滚做一团。
拓跋演占了年纪上的优势,几下下来将萧妙音按住,他瞧着她瞪得溜圆了的眼睛,想起高凉王偶尔提起的那个萧氏未来王妃,他想起自己和萧妙音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没有像高凉王那样照着汉人的六礼去聘,大家都心知肚明,她日后是要留在他身边的。
那么做些什么,也没关系?
他俯下身,亲了亲她的脸颊。
嗯,香香的。
萧妙音愣了下,她毕竟是刷了层绿漆了,不可能被亲一下就心如鹿撞,她伸手捂住方才被亲过的地方,一脸嫌弃的看着拓跋演。
果然是先帝的亲儿子,这才多大就知道亲小女孩,恐怕说不定到了十三岁,这宫里就又要多出个皇长子了。
“……”拓跋演瞧着萧妙音的反应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不禁凑近了看她。
拓跋演长相精致秀气,模样也正在展开,看得出来日后是一个美男子。萧妙音没有恋童癖,只能瞧着近在咫尺的脸心伤,要是个成年男子,她说不定还真的会高兴呢。可是一个小少年,哪怕还是个早熟的,还是……算了吧。
西昭阳殿的事很快就被东宫知晓,太皇太后靠在凭几上,看着身旁丰神俊秀的男子轻笑,“没想到三娘这么得陛下喜欢。”
李平被太皇太后扣在宫中已经很久了,这段时间他回家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甚至还是拍着中常侍陪着他一同入府,绝不给他半点机会和妻子相处。
姜氏上半年产下一名男婴,但孩子因为天生不足,养到两三个月大就夭折了。几个月大的婴孩夭折是为不祥,不能够入祖坟,只能拿个陶罐装了拿去埋葬。
可是做母亲的心,怎么会因为这些世俗规矩拘束住,姜氏伤心欲绝。李平看着着急,但是他只要和姜氏多说几句话,那位去势了的中官就会端着不阴不阳的调子提醒,“尚书,该回宫了。”
“三娘子天资颇好,陛下如此做,倒是有些埋没了她。”李平对这个萧家女郎的感觉还是不错,即使初见之时有些无视,这会颇带着些许欣赏之情。
“埋没?”太皇太后听到李平说这话有些意外,她放下手臂,“三娘就算才智出众又如何?身为萧家女,自然要为萧家排忧解难。”
“这自然是应当,只是这方式。陛下难道不会觉得是栏里的家猪养大了就要拿来吃肉么?”李平深吸一口气道。
“这种事,难道你们士族还做得少了?”太皇太后压低声音,带着丝丝妩媚,眉宇间一抹讥诮显而易见。她轻轻哼了一声,“李郎你也清楚,萧家不比陇西李氏这类士族,根基浅薄,自然是要用其他的办法。”
“陛下可着重培养族中子侄。”李平蹙眉道。
太皇太后闭上眼。李平说的那些道理,她哪里会不明白,姻亲这回事脆弱之极,她就算费尽心思,也不能事事都算计到。她一旦撒手西去,萧家前途如何,实在是难以预料。
“族中。”想起家里的那些侄子,太皇太后一阵心烦,家中的侄子们不是小就是不争气。萧佻在经书上颇有天赋,但是小小年纪不学好,什么不好学,偏偏学什么名士之风!
“臣觉得燕王长子应当不错。”李平和太皇太后关系暧昧,萧家人遇上他也要客气三分,基本上能见到的郎君都见到了。李平觉得萧佻行事不羁,但本性纯善,若是能加以良好的指导,还是能拉回来的。
“上回博陵还来我这里哭诉,说萧大郎对她不敬。”太皇太后提起长公主,多了一份不在意。
“长公主只是无知妇孺,陛下应当以一族大事为重。”李平道。
“难得你能说上这么多话,我若是不听,倒是显得我不领情了。”太皇太后掩口而笑,“你也和三郎四郎多说些话,我看他们都很怕你。”
“三郎君和四郎君课业上有倦怠,臣也是尽职。”李平垂首答道。
太皇太后见到李平如同在朝堂一样那么对自己说话,轻轻叹了口气,“我事务缠身,未能及时督查三郎和四郎,你也别生气了。”
“臣不敢。”李平垂下头来。
太皇太后一笑,她伸出手去,将李平的手握住,肌肤厮磨是说不出缠绵。
李平下意识手一缩,却被太皇太后重重按住。
“在我这儿,你就别想着姜氏了。”太皇太后话语中似有一股寒气,顺着肌理沁入骨子里去。
李平垂下头来。
“好吧,看着你的面子上,我对她好点。”
这话听得李平在这凉意四起的秋日里出了一身的冷汗。
萧丽华在家中画图规划,想起自己还要插手和西域的生意,连忙就和小慕容氏说了。
小慕容氏听完女儿的话,摸摸女儿的头,“二娘,你聪慧,阿娘很欣慰,不过你得知道,这些商人就算坐有钱财良田,到了我们的面前还是要低声下气。”
萧丽华早就知道古代歧视行商,听到小慕容氏这么一说,立即道,“儿知道!”
“二娘不知道。”小慕容氏伸手戳了戳女儿的额头,“只要上头的人弯弯手指头,商人们就得把钱财双手奉上,连句怨言都没有,何况那些胡商行走于沙漠之间,其中的风险哪里是二娘这个小娘子能知道的。”
小慕容氏想着就叹口气,女儿想的很好,可是里头有些事也没有往深里想“你想过没有,若是人和货都折在路上了,你要怎么办?”
利润高,可是风险大,尤其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事,什么都有可能。
“这……”萧丽华一时语塞,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你想在庄子上弄那些,就去,不过你不能亲自办,派个管事娘子去就行了。”小慕容氏教导道,瞧着萧丽华还要说什么,小慕容氏问,“难道你还打算亲力亲为?”
萧丽华知道阿娘肯答应这件事已经是让步了。
“好。”萧丽华点头道。
“最好的还是……”小慕容氏知道女儿聪慧,也不太拿她当孩子看,小慕容氏说着手向上指了指。
“当年东宫只是皇太后,可是出面除去权臣之后,二娘你看东宫过的如何?”小慕容氏搬出太皇太后的例子。
萧家如今的辉煌都是靠太皇太后,而太皇太后靠的就是权势。
她们家虽然比不上那些大世家,但是下比有余。
“可是……”萧丽华闷闷的,她不想一味的靠家族。大腿是要抱,而是不能够一直抱大腿吧?多少都要靠自己。
当然这话她吞进了肚子没说出来。





妙步生莲 第38章 初醒
萧丽华照着小慕容氏所说的话,派过去一个管事娘子,让她安排庄子上的事,小慕容氏教她要恩威并施,管理庄子上的事不是个轻松事,尤其她想要做的都是没人愿意做的苦活儿。
萧丽华坐在床上,对着那边正在看单子的小慕容氏感叹,“可真难!”
“不难。”小慕容氏叹口气,“二娘和那个管事娘子身份是云泥之别,你说的话她哪里不敢做?只是这要做的恐怕就不会那么好。”
“阿娘说的那些太难了。”萧丽华轻哼,“要是她做的不好,那么就让她一辈子呆在庄子上面,还有她的丈夫儿子,儿就不信她敢。”萧丽华在这个时代呆久了,也知道所谓的人权在这里根本连影子都看不见,家中那些穿着锦罗的侍女们,拉出去个个都比平民家的女儿要光鲜的多。
可是那些侍女都是说打杀就打杀的货色,即使律法说不能私自处死奴婢,可是还没听说过那个人因为打死奴婢就被处死什么的。
管事娘子说的好听,其实也不过是家中的一名奴婢罢了,她乐意了赏些东西,不乐意了,全家发卖出去也没人能说她错。
“二娘。”小慕容氏不知道女儿年纪小小的,怎么这么大的杀气,她耐着性子教,“这人才难得,能做事的人不少,但是能把事做的好的不多。”
“常言道求贤若渴,都一样的。”小慕容氏想了想用了个汉人的词儿,“做的好了要赏,做的不好了要罚。”
“……”萧丽华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将这番话都听进去了。
“二娘现在听不懂,等到你长大当家了就能明白了。”小慕容氏道。
萧丽华听到小慕容氏这话,脑子里突然想起这个时代的平均婚龄,贵族们成婚早,七八岁就嫁人娶老婆的大有人在,甚至南朝以为太子去太子妃的时候,只有十岁……
要真的算起来,过不了几年,她就要被嫁出去了。萧丽华一想到这个立即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现代都说女孩子在家是公主,出嫁了就是黄脸婆。在古代也差不了太多,在家里她有阿娘罩着,想要做什么都行,可是嫁了人,还有个什么婆婆小姑子一大家子盯着。难受的要命,光是想想就让人受不了。
“阿娘,刚才你在看甚么呢?”萧丽华不想再在嫁人这个事情上说太多,干脆转移了话题。
“你忘记了?”小慕容氏一笑,“博陵长公主的生辰快到了。”
“哦。”萧丽华终于想起这位伯母的生辰的确是在最近,“阿娘是在给长公主送礼?”
“嗯。”小慕容氏看了一眼下面人给她的单子,随手就放在了一边。
萧丽华见过这位长公主几次,不过每次都是长公主没正眼看过她,同样也没正眼看过小慕容氏。她对这位伯母可是大大的不喜,萧斌为人好色,见到有几分好颜色的,哪怕是下贱的奴婢也不介意,但对亲戚还是不错。至少萧丽华每次见到他都是和颜悦色,而长公主则是将那份鄙视明明白白的摆在脸上,连样子都懒得装一下。
这样,萧丽华还能喜欢长公主就奇怪了!
“阿娘,干嘛那么用心?”她都瞧着小慕容氏看了好几天了,“长公主又不待见我们,何必送上门去瞧她的冷脸。”
“长公主毕竟是你大伯的正头娘子。”小慕容氏也不喜欢那个一双眼睛在头顶的妯娌,不过身份毕竟摆在那里。
“要不是大伯的正头娘子,恐怕长公主现在也算不得甚么吧?”萧丽华撇了撇嘴,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二娘。”小慕容氏压低了声音,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奴婢,“都退下。”
待到屋内的侍女都退下之后,小慕容氏才道,“你这孩子说话这么也不知道避讳。”
“阿娘难道不也是这么想的么?”萧丽华道,母女这么多年,她再怎么会不知道小慕容氏的想法。
“……你这小娘子。”小慕容氏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她伸手给女儿顺了顺头发。
“况且儿也说的没错。”萧丽华回想起当初到长寿宫,博陵长公主被太皇太后晾在一边受冷遇的模样,心中便一阵快意,“以前阿娘对她多尊敬,生辰不说,就是有个什么不舒适,也会遣人去问候,可是长公主呢?没一次来也就算了,那副样子好像阿娘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样。”萧丽华想起这位伯母的所做作为一肚子的火,她又不犯贱,都被人家来来回回扇了几个巴掌了,还把那位当做天仙一样的供着。
“难怪伯父在姑母掌权之后就立即疏远了她呢。”那种性子,不管男女都受不了!
“……”小慕容氏没有阻止女儿说下去,她靠在凭几慢慢听着。
“儿瞧着长公主也没甚么了不起,阿娘何必……”萧丽华越说越不忿,萧斌也就算了,毕竟是大伯,而且也是东宫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可是长公主算是什么东西?!
“二娘认为,仅仅凭借着长公主之尊,那边能够这么嚣张跋扈么?”小慕容氏开口问道。
“自然不能!”萧丽华险些跳起来。
公主中也分等级,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能够得封长公主或者大长公主的皇女凤毛麟角,几乎少的可怜。但是能够得封也不代表就有多肆意。
“长公主是天子的姑祖母了,要是她真的得东宫喜欢和天子尊敬,早就被封大长公主了,怎么会到了这把年纪还是长公主?”萧丽华说话毫不客气。
“是啊,如果仅仅是靠着博陵那个长公主,她又算得了甚么?”小慕容氏摸摸女儿的总角,“她靠的是萧家。没有燕王,没有太皇太后,她就只是个长公主,甚么都不是。”
“长公主?哼!”小慕容氏轻哼一声,听起来是多么的金枝玉叶,可惜在平城看得不仅仅是名头,还是权力。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可每次长公主都是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萧丽华撇了撇嘴,博陵长公主靠着萧家作威作福,又看不起萧家人,简直是做了婊~子又要立牌坊,长公主虽然少,但也不只一个,纵观平城,能那么嚣张的就她一个!
“二娘,长公主虽然和燕王不和,但是在外面看来他们就是一体的。”小慕容氏叹口气和女儿解释起来,“所以哪怕阿娘再不喜博陵长公主,面上该做到的,也会让人挑不出错来。”
“……”萧丽华转过头去。他们家这会还要仰仗大伯,对着那位大伯母也只能恭恭敬敬了,可是一想到那位鼻孔朝天的伯母,萧丽华不禁觉得有些胃痛。
小皇帝和萧三娘快点长大就好了!萧丽华恨恨想道。
她就不信这两个还会对那位会这么客气。
萧妙音坐在小皇帝面前,双眼亮亮的说嫡母就要过生辰了,自己能不能请个假出个宫什么的。
长公主不爱见到庶出的子女,所以萧妙音长到这么大连长公主府的门都没怎么见过。她可不是什么三好庶女,只是拿着这么个借口出宫溜达一圈。
拓跋演今日穿着汉人的深衣,头发织成好几条辫子披着。他听着萧妙音说的那些话,只是笑。
等到她说完之后,拓跋演开口,“姑祖母只怕是不会见你吧?”
只消一句话就让萧妙音脸上一僵。拓跋演这话说的还真的是没错,照着长公主那个性子,就算如今她是东宫看好的人,也不会让她改变以往的作风的。
不过,小皇帝是怎么知道那位的作风的?她记得小皇帝和这位姑祖母完全不亲近。
“就别去了,去了又如何?”拓跋演低下头把玩了一下腰下的玉佩,“宫里不是挺好?”说着他还去看萧妙音的眼睛。
1...2223242526...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