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步生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木源
“吃不下去。”拓跋演摇摇头,饿过头了见到膳食就反胃,没有半点食欲,甚至还有些想要作呕。
毛奇想起医正的话,放下手里的粟米粥,让黄门送来一杯石蜜泡出来的糖水,让拓跋演喝下去。
蜂蜜粘稠,肠胃虚弱的人不适合饮用,用石蜜代替是个不错的办法。
拓跋演支撑着喝了几口糖水,过了一会总算是好了些,头脑也清醒了些许。
“放着吧,待会我会用的。”拓跋演瞧着那碗粟米粥说道。
毛奇跪在那里,有泪也不敢流。
“陛下,这是真好了。”
太皇太后如今放弃废黜皇帝的想法,昭阳殿也不必再换主人。
“真好?”眠榻上的拓跋演轻声道,他叹口气摇摇头。
以前他年纪小,东宫对他放心,如今他年纪渐大,而东宫经历过先帝□□一事,越发变得多疑起来,但凡他有些许举动,就会引来东宫的忌惮,经过此事之后,他越发能够确定了。
日后的日子,还需要他继续向东宫服软。
“……”拓跋眼闭上双眼躺在榻上不说话了。
**
万寿宫内,太皇太后将萧闵萧吉的功课打开,兄弟俩的眉宇中多少能够瞧出萧斌的影子来。
“这字还是需要多练练。”太皇太后年幼的时候被没入掖庭,在姑母的照料下,好歹没受太多的苦,不过诗书这些东西都是跟着宫里的宫博士所学,要说什么学识渊博,那真的不是。
“唯唯,姑母。”兄弟俩个从小就在长寿宫长大,对着太皇太后也没有那么拘束,甚至还有些嬉皮笑脸的。
“你们跟着李尚书读书,需要恭谨。”太皇太后看着笑嘻嘻的两个孩子,面上终于有那么一丝笑意,她招招手,两个孩子立刻从枰上起来走到她身边。
“李尚书出身士族,学识渊博,能够得到他的指导,那不知道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太皇太后露出慈祥的微笑,一边一个抱着低头说道。
“可是,李公每次都是板着脸,好吓人。”萧吉说道。
“要是对你们笑脸相迎,才不对。”太皇太后道,“李公是朝中重臣,怎么能做家人之态?况且……”说到这里她突然止了话语,没有说下去。
“姑母?”萧吉在姑母怀中抬起头来。
“姑母,三娘怎么没来了?”萧闵瞪了弟弟一眼,将话题转开,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兄弟两个还记得。
有这么一个妹妹在,兄弟俩的压力是猛增,不过兄弟两个正处在需要玩伴的年纪。兄弟俩年纪差不多,年岁相近的兄弟都是冤家,一言不合就要出手打架。
那个妹妹平常几乎没见到人,而且长得漂亮,也不惹人讨厌,这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还真的有些想。
“三娘?”太皇太后想起那个在她面前永远是恭恭敬敬的小侄女,说句实话家里和天子年岁相近的侄女里面,三娘是生的最好的。虽然年纪小,但是那眉眼已经能够看出日后的柳眉桃腮的模样。
太皇太后听说,这个侄女的生母是南朝女子。想起那个早已经入土的养子的生母也是南朝女子。
果然南边的女子更加能勾人魂么?
太皇太后一笑,看着皇帝的意思,似乎也挺喜欢她。
“等到开春,就让三娘进宫。”太皇太后低头对两个孩子说道。反正皇帝后宫少不了萧家女子的身影,那么提早进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原本她也是打算让这个侄女走当年自己的路。
“不过,你们得答应我,要好好读书,莫要再让李尚书生气了。”太皇太后心中叹息,她每日绝大部分精力都扑在朝政上,皇帝年纪越大,她就觉得手中权力受到的威胁越大。她在宫廷中可以放弃一切,但不能放弃手中的权柄。哪怕一分一毫,也不能。
“……”怀中的两个孩子听到她的话,想起李平蹙眉的模样,忍不住抖了抖。
此时中常侍来报,“陛下,李尚书来了。”
太皇太后独占欲强,对于李平,哪怕知道他有家室,也会霸占着人不准他回到他自己的府邸里去。哪怕李平妻子姜氏痛失一子后,她也不准李平归家去安慰那个因为孩子夭折而伤心的女子。
到如今的地位,她已经没有必要去为别人考虑了,而是旁人费尽心思来讨好她。至于别人的喜怒哀乐,那和她毫无关系。
“请李尚书进来。”太皇太后唇角隐隐约约浮出一抹笑容。
年轻时候得不到的东西,如今通过权势统统落入她的掌心中。
李平进来,见到太皇太后和她怀中的那一对双胞胎,身体几不可见的僵硬了一下。
“你来了?”太皇太后私下里对李平并没有多少作为上位者的威严,甚至还有女子的妩媚。当年能够以一个小小宫女问鼎皇后之位,太皇太后年轻时候的姿色是很不错的。如今年纪大了,那一份风韵还在。
“是,臣来了。”李平垂下眼,看上去似乎只是最平常的臣子那般。
李平这个样子,太皇太后是看多了。到了晚上,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今日里让人准备了你爱吃的几个菜肴。”太皇太后和李平说话亲昵,再加上怀中两个孩子,看着活似是一家人。
李平心中叹口气,这位行事还真的从不考虑旁人的感受。
年关将至,平城的勋贵人家也会派人互相送礼品和门贴。每年都会有这么一次,逃也逃不过去的,况且不在勋贵之间走动,过不了多久就要被人遗忘了。
贵妇之间的交际极其重要,不仅仅是为家中儿女相看,更是朝堂上派系的延续。
太皇太后的娘家萧家中,大妇是博陵长公主,奈何博陵长公主并不是喜欢这种贵妇中的交际,她也有本钱拒绝,皇室公主外加上萧家妇的身份,足以让她给许多人脸色看。
所以担子就让小慕容氏担了下来,博阳侯散大夫萧协是个白吃饭的,不过小慕容氏可不想家中儿女被丈夫牵扯到。
萧协如今一心扑在求仙问道上,时不时就去道观内骚扰道士,道观里的道士若不是碍于他的身份,恐怕当场翻脸轰人。
道家是有炼丹的没错,但是那些炼出来的丹药,道士们也不会往自己肚子里吞的!
萧丽华帮着母亲整理那些送礼单子,她看了看几乎太皇太后一系都已经惠及到了。
她迟疑一下,“阿娘,要不要给尚书右仆射也……”
小慕容氏愣了愣,“莫那缕?”
“嗯。”萧丽华点点头。这位日后在小皇帝亲政之后,可是得到了重用,巴结一下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反正礼品准备在那里都是要送的,多送一份出去也没什么。
“阿娘听说,朝堂上尚书右仆射让太皇太后大怒。”小慕容氏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若是有心在这平城也能得到不少消息。
这时候去巴结尚书右仆射,恐怕东宫会不喜。
“……”萧丽华想起那位难缠的姑母,不由得垂头丧气。太皇太后其心之狠,和男人没有任何区别。她虽然没有在朝堂上听到尚书右仆射的劝解太皇太后的那番话,但也能想到能让她改变主意的绝对不是什么祖孙情。
这位太皇太后把侄女当阿猫阿狗往拓跋家塞,甚至对大萧后那样绝情,也不怪后来大萧后回宫两年不到,就将姑妈亲自定下的掌门人轰下台,然后联合寒门子将李平给活活气死。
换了她,恐怕还做的更加绝一点。
“……”萧丽华从一旁的匣子里看到一串玛瑙手串,小慕容氏信佛,家中也常常有这样的小饰物,似乎萧三娘的生母也信佛?
萧丽华早就已经下定决心去抱萧皇后这一条大腿,她自然是动了些心思。
若是送太名贵的东西,恐怕萧三娘也会觉得奇怪,毕竟还不到那个份上。不如送个手串发簪之类的,心意尽到了,也不显得突兀。
萧丽华看了一眼小慕容氏,还是决定不将这件事告诉小慕容氏了。
**
朝堂上经历过这么一次风波,如今太皇太后改变原先的想法,甚至还带着皇子在朝堂上听政了几日。
拓跋演受了那么一段时日的折磨,面色苍白,到了朝堂上,繁重的礼服更是显得他虚弱。
坚持着陪太皇太后演了那么两场祖孙情深的戏之后,拓跋演干脆告病不起了。
太皇太后遣人过来令拓跋演好好养病。
拓跋演躺在眠榻上,看着不远处的一面屏风笑了笑。
如今双方各得好处,都满意。
“陛下,常山王来了。”毛奇在帷幄那边和趋步进来的小黄门低声说了几句,过来启禀道。
“猫儿?”拓跋演奇道,虽然囚禁在昭阳殿中不能外出,但外面的事该知道的他还是知道了。例如太皇太后想要立猫儿的事。
“让猫儿进来吧。”对于这个最小的弟弟,拓跋演眼神沉了沉。即使知道这件事和猫儿没多大的关系,但心中终究有那么一星半点的不舒服。
过了一会猫儿走进来,瞧着眠榻上面无血色的兄长,踟蹰不敢上前。
“怎么了。”拓跋演面上笑得温和,和以往并无二致。
“阿兄是不是在生气?”猫儿年纪是诸皇子中最小的,但也十分敏感,别人些许情绪变动,他也能察觉的到。
“儿并不是要和阿兄抢位置。”猫儿垂下头,显得十分委屈,“儿不嫌看见阿娘死。”
“阿娘?”拓跋演想起何太后虽然在太皇太后手下战战兢兢了一些,但远远没到危及性命的程度。
猫儿一时口快,竟然把私下里称呼罗夫人的阿娘给叫了出来。
猫眼里泪光粼粼可怜巴巴的瞧着拓跋演。
拓跋演到了这会还哪里还会反应不过来?他心里其实很羡慕这些弟弟们,虽然没了阿爷,但是生母们都在。哪里像他,连阿娘长什么样他都不知道。
“好了,这次我不怪你,在外面记着别叫错了。”拓跋演好笑的摇摇头。何太后也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辈,这些礼法上的东西,看得颇重,要是让何太后知道,说不定到时候又出甚么事来。
“阿兄。”猫儿瞅着拓跋演没有赶他的意思,大着胆子靠近了些,“其实儿说要罗家如何的话,都是萧大和萧三娘教的。”
“他们?!”拓跋演惊讶的微微坐起身,背离开靠着的隐囊。
萧大应该就是太皇太后的大侄子,此人在平城中素有轻浮之名,最近似乎要入中书学做中书学生。他竟然会对猫儿说这样的话?
“三娘也搀和进来了?”拓跋演想起弟弟提到的人里还有萧妙音,不禁奇怪。
“嗯,萧大告诉我要看史记,我都把书给翻遍了,都没有找到……”猫儿垂下头,有些不好意思,“然后……过了两日,东宫召她入宫我就和她说了,她说要儿看吕后本纪中的汉少帝……”
猫儿说的吞吞吐吐,但拓跋演已经能够知道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了。
“那会是东宫召你过去见她的么?”拓跋演突然发声问道。
“嗯,是的。”猫儿不明所以点点头。
“……”拓跋演向后一倒,重重的压在隐囊上,这位祖母的性子他该说什么才好。前几个月还想将人给他,还没过多久,一眨眼就又把人塞给猫儿。
三娘是人,又不是物件这么塞来塞去,真的叫人不知道该如何想。
放下揉弄眉心的手,拓跋演心中生出一丝嘲意。连对他都是任意喊打喊杀,就算娘家侄女又如何?
东宫在意的从来不是什么祖孙之情或者是姑侄之情,东宫的杀伐果决和多疑绝情不亚于任何一个帝王。
他笑了声,突然对那个有着甜美笑容的女孩生起一股同病相怜之感来。
妙步生莲 第48章 元旦
新年未至,但是燕王府中已经是早早的忙碌起来。长公主府那边派人来,不是找萧斌说话的,而是来告诉家中的三娘子元旦那日记得随长公主一道入宫。
元旦,大臣们是不放假的,宫中会举行新年大朝会,但凡是够得上品级的都要入宫向皇帝和太皇太后还有皇太后祝贺。
其实有太皇太后在,皇帝和皇太后都是摆设了。
内外命妇们也会在这天入宫觐见两宫,实际上万寿宫才是重要的,长秋宫那边只是打酱油。
萧妙音站在那里,常氏满脸兴奋,将那些针线娘子指挥的团团乱转,连那边的檀奴和五娘都开始双眼放光的盯着她。盯得萧妙音浑身发寒。
这燕王府上下原先就没有谁不知道三娘子前途光亮的,原先宫中出了大事,三娘子被遣送回来,多少人还伸长了脖子等着看好戏。结果到了年关,好戏没看着,倒是等来长公主府派人来。
这下多少人又起了巴结的心思。
“这做工要仔细点。”常氏瞧着针线娘子给女儿量了尺寸,心里还是不放心,加上这么一句,“毕竟是要入宫觐见贵人,若是有个不好,恐怕会怪罪。”
宫外人入宫都是要将仪容整理整齐,若是有个疏忽,都能被治个不敬之罪。
“常娘子放心好了。”针线娘子笑的殷勤,“这用在三娘子身上的哪里敢不用心?”
“嗯,那我便信你这么一回。”常氏瞧着针线娘子笑得这么殷勤,也给面子的调笑一句,要说有多少架子也没有。毕竟真的论起身份来大家都差不多。
“常娘子,要不,在三娘子的衣裳上加些玉珠子之类的小饰物?”针线娘子给萧妙音量完,和常氏商量道。
小娘子的衣裳换的快,今年做好了过了两年就穿不了,实在是没有必要花费太多心思,可是针线娘子知道三娘子要穿着那一身入宫的,总不好太素。
常氏听了这话有些迟疑,她平常也不太在孩子的穿着。干净大方就好,不过想起女儿这次是要入宫,常氏也有些犹豫了。
她瞥了一眼萧妙音,萧妙音长相上像她,八岁的女孩子年纪不大不小,照着平常人家再过两年也要准备着一些首饰了。
萧妙音入宫的那段日子,基本上就没从家里带过去什么,甚至连服侍的人都没带,全部是宫廷配备了的。
常氏想了想,和针线娘子道,“那么……”
“好了,阿姨,没必要。”这边的话萧妙音也听到了,觉得真心没有必要在衣服上加些什么小饰物。家里的那些舞姬,衣裳上还挂满了流苏和上好的璎珞,可是谁又看得起那些舞姬了?
“三娘。”常氏听到女儿这句,不免语气中带着些许的责备,“新年里去见两宫贵人,自然是要装扮的好些。”
“儿还小,装扮过头了就成笑话了。”萧妙音伸出手指轻轻的挠了挠脸,她这么小小年纪的,再漂亮也就那样,最多一个可爱小萝莉,再打扮也不可能有多少惊艳的效果。
“可是……”常氏下意识的要反驳,她突然想起女儿的身份。自己的三娘不过是个庶女,得了太皇太后的青眼,但在长公主面前还是……
“没甚么可是呀。”萧妙音想起在宫中听说过的那些士族女的装扮,似乎那些士族女也不是浑身金玉的,甚至士族中还时兴穿半旧的衣裳。暴发户才是全新的,浑身上下恨不得披金戴玉。
不巧,萧妙音这一家子都是暴发户。
“儿听说了,那些士族娘子不这样的。”暴发户对士族们明面上各种看不起,实际上各种羡慕嫉妒,不然怎么还想着娶进来一个士族儿媳来提高一下门风。
“何况东宫喜好节俭,儿那样进宫,恐怕会惹得东宫不喜。”东宫除了男人和权力上面,其他的什么嗜好基本上也没见到多少。
“……”常氏听了沉吟一下,“好吧,那么就不加吧。”
宫中的主人如今还是太皇太后,既然太皇太后喜好节俭,那么还是素净点好吧。
择选好衣料后,常氏就让针线娘子退下。
“前两日,博阳侯府那边的二娘派人送了这个来。”常氏说着让侍女拿过来一只小盒子,打开了看,里面是一串小佛珠。盒子内散发着异香。
这么一串佛珠其貌不扬,单单凭着这股异香就能判定这价值不菲。
“……”萧妙音突然有些小惊恐,她和这位堂姐的交情还没到这个份上,不过也有可能是平常勋贵家里出手都这么大方,只是她没见过而已?
在宫中怎么和贵妇人交际,那些她都没怎么学,都是陪皇帝。就连东宫那边也没叫她去说过几次话。
贵族女子之间送礼的规矩她不太清楚,常氏也同样不是很懂,毕竟常氏她不管家的!
嫡母又没教过她,萧妙音就只能算作是平常的新年小礼物了。毕竟二娘丽华是嫡出女,出手大方也是应当的。
不过她该回送什么就有点头疼了。
这新年送礼,有来有往,若是只收不回,那就成了大笑话。
常氏也有点小小的心疼起来。
“姊姊,怎么了?”檀奴在一旁看见凑过来,他抓起盒子里的那串佛珠闻了闻,“真香!”
“所以才名贵啊。”萧妙音有些犯愁,这要送什么过去才好,金玉之类太俗气,可是这里除了金玉就没别的了。要是名家字画,不好意思,那些不是在萧斌那里就是在萧佻那里,这些东西都是被当眼珠子看起来的,她可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能够说动那两人。
“那不是挺好的么?”檀奴年纪小,姊姊不在家的时候周旁人都是对他有求必应,一时半会也想不清楚其中的关系。有人送东西来收下就好了嘛。
“别人送你礼品,不是白送的。”萧妙音一把把弟弟妹妹捞过来进行教育,“就算是亲戚之间,檀奴和五娘都挺好,礼物往来多少都有些自己的小目的。”萧妙音穿越前就是个成人了,对着这份名贵的礼物没有多少高兴的,只有苦恼。她有自知之明,博阳侯府比起燕王府是低了,但是萧二娘的身份到底是比她高那么点。
“姊姊?”檀奴满脸的听不明白。
萧妙音把弟弟妹妹再往怀里抱了抱,“记住一句话,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哪怕是俗,她也得把这份礼给还咯。
常氏在一旁看着,心下觉着这宫廷内还真的让孩子早点懂事。这些话她都从来没有和三娘说过,恐怕是三娘自己悟出来的。
“……”檀奴纠结的一张小脸都要皱起来了,而五娘迷瞪瞪的,半懂不懂。
萧妙音知道孩子正在天真无邪的时候,说多了也不一定能懂,毕竟也不是全部的孩子都有拓跋演那份功力。
萧妙音想起这位小皇帝,牙根就忍不住发软。
经过这么一次,小皇帝不把萧家给恨个透顶才怪。扪心自问,要是她这么被太皇太后关起来不给衣裳穿不给饭吃,变着花样的想要她死,她熬不过来也就算了,若是她熬过来,哪怕太皇太后人死了,她也能拿着太皇太后那一系变着法的折腾出气。
所以她简直能够预想自己日后了。
“檀奴要争气。”萧妙音看了看自己的弟弟妹妹,长叹一口气,而后又对五娘说,“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孩就觉得不行,也要多习骑多读书。”
学骑射到时候说不定逃跑打架用的上呢?萧妙音想道。
她怀里的檀奴冲着五娘做了个鬼脸。
因为五娘是女孩,所以不用和檀奴那样清早就要从暖烘烘的被窝里出来,顶着寒风去读书,而且嫡出的大兄喜欢时不时就抽背他,说三娘这样,一母同出的弟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大兄可是所有兄弟梦里的恶魔!在他手里,几乎就没有人不痛哭流涕的。
可是这一切,五娘都不需要经历!
五娘哼了一声。
“檀奴是阿兄,不能这样哦。”萧妙音觉得自己简直是操不完的心,她前途不知道,回来还要管教弟弟妹妹们,常氏的身份管教其自己的孩子都有些气短,最理直气壮能够管的,一个在长公主府根本就不管事,另外一个不是忙着物色漂亮女人就是忙着长子的前途。
于是这心轮到她来操了。
总不能因为别人不管,就放任自流。
萧妙音坚信日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哪怕眼下不怎么好,说不定经过努力,将来就是光明一片呢?
不努力过怎么知道?
原本她心头上还有些沉甸甸的,这么一下给自己打气,又恢复过来。反正努力过一把之后就算失败了她也问心无愧啦!
檀奴见着抱着自己的姊姊上一刻还眉宇将满是忧愁,一下子似乎拨开云雾见明月一般,原本的忧愁都散开不见。
“姊姊?”檀奴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他姊姊到底是怎么啦?
檀奴名义上的兄弟姐妹不少,不过不是同母的基本上都只能是那样。没有都多少感情可言。
“无事。”萧妙音摇了摇头。“以后檀奴要好好读书,五娘都知道早起了,你还赖在被子里不肯出来,这可不行。”
萧妙音在家的这几个月里是领教到了自家弟弟能够懒到什么程度,小孩子贪玩贪吃贪睡,懂事的不是没那个条件,就是被人盯着。
檀奴听到自己竟然被拿来和五娘这个女孩子作对比,立刻涨红了脸。
“五娘吃的比我还多!”他立刻不乐意了。
“五娘比你小,吃的比你多不是很正常么?”萧妙音不知道拿什么脸来面对撒娇的弟弟。
“就是,姊姊说的对!”五娘幸灾乐祸的看着檀奴,兄妹年岁相近,平常就不太对付,尤其这次萧妙音还是站在自己妹妹这边的。
“……”檀奴扁了扁嘴,一副生气又不敢哭出来的可怜模样。
“五娘日后要学骑射学诗书,女子在这方面也不是甚么天生比男子差。”萧妙音自从见识过鲜卑女子骑术和射术的彪悍之后,简直把什么女子体力天生不如男性的给丢到了脑后,别说阿难那力气几个男人都打不过她,就是射箭,没有臂力箭也是射不出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