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侯大勇对往回走的封沙道:“我们去看看张记铁匠铺地情况。”
侯大勇进驻灵州城后,把同心城和灵州城进行了分工,灵州主要是商业聚集的地方,同心城主要手工业聚集。在同心城的北城区,集中了包括普通铁器铺、木匠铺、陶器铺、织染署、造纸坊、马车坊、制酒坊等产业,这些手工作坊主要是供日常生活所品,大多是凤州商家转移过来的产业,这些手工作坊有大有小,比如富家商铺经营的铁匠铺,专门打造农具、小铁器等生活用品,规模已经很大了,占据了同心城内很大的一块地盘,而蜀人开的木匠铺规模也不小,至于陶器铺、织染房是大梁商人新开办的,规模就小得多。
至于为黑雕军生产武器地窦田、郭宝玉和新近从固原挖过来的张记铁铺,这些铁匠铺是黑雕军武力超群的重要因素,是侯大勇的心肝宝贝,就全部集中在灵州城内。
窦田、郭宝玉、张青海和陈凌心各负责一个铁匠铺,窦田铁匠营主要负责打造侯家刀、陌刀和马枪,郭宝玉铁匠营主要负责打造弓、弩,张青海主要负责打造青党甲和盾牌。陈凌心是灵州颇为有名的工匠,长于打造马车及各种配件。
陈凌心所在铁匠铺严格来说并不是铁匠,而是一个生产马车的作坊,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在同心城外和房当度所率党项军激战的时候,虽然形势不利,但是永兴军把运送粮食的马车连结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抵御骑兵冲击地良好防线,这给侯大勇很大地启发。黑雕军以前是一支纯骑兵的军队,这种军队优点很多,却有一个最大地问题,就是攻坚能力和防御能力不足,若在步军中使用特制的马车,既能提高步军的机动能力,又能增强防护能力,将极大提高黑雕军的战斗力。
侯大勇来到窦田所在的铁匠铺。距离铺门还很远地地方,就听见了铁匠铺传来了“当、当”的敲打声、风箱的呼呼声以及工匠们的喊声、骂声。刚进营门,就看见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虽说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在熊熊炉火的映照下。肌肉发达的工匠们仍是赤脯上阵,汗水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滴下来。
窦田汗流满面地来到侯大勇面前,呼出的热气在冷空气中结成一团一团的白雾,窦田拱手行礼道:“节度使来了。铁匠铺新造了几把侯家刀,正要送到府上来。”
侯大勇在广顺三年在沧州就认识了窦田,对窦田的表情极为熟悉,他笑道:“窦郎急匆匆想送刀到我这里来,莫非又有什么新技术?”窦田对着正举着大铁锤的一彪形大汉道:“王老五,把新打地侯家刀拿过来。”
彪形大汉王老五是个蜀人,蜀语和中原话用词基本一样,只是语调上稍有些变化。他嘴里大声应道:“要得,等到。”然后又重重地砸了一锤,才把铁锤放在了一边,然后兴冲冲捧着一把新打制好的腰刀过来。
战刀的样式仍是侯家刀的战刀,从黑色地刀鞘抽出战刀,刀刃有一些漂亮的云纹,稍稍转转角度,就能看到凛凛的寒光。侯大勇用手指轻试刀锋。刀锋在手指的擦试下似乎有了生命,就如一只闻到血腥味而不停跳动的野兽。侯大勇随手挥动了几下。王老五在刀锋的逼迫下,竟然连退了几步,远离了刀锋才稍觉心安。
侯大勇连道:“好刀,真是好刀。”窦田心中得意,嘴上却道:“这刀和节度使那一把短刀相比,仍是相差极远。”侯大勇又舞动了几式,问道:“这刀是用什么办法打造的。”
窦田眉毛向上扬了数下,终于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得意神情,道:“自从看到节度使地那把短刀以后,我和郭宝玉日思夜想铸剑之法,造了无数的刀剑,虽说也是锋利无比,但是始终远不如节度使的那一把短刀。”
侯大勇心道:“我这把短刀可是二十一世纪特别部队配置的杀人利器,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凭着大周的科技,是永远达不到这种技术水平的。”
窦田沉浸在自己的冶炼世界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节度使地表情,接着道:“到了同心城之后,我们铁匠铺地各项技术在大周朝已是首屈一指,风箱和焦炭都能大大提高温度,有了最好的灌钢技术,这个云纹是采用吐蕃人冷锻之法留下地痕迹,还学会了回鹘人的淬火之法,四种技术结合起来后,我们已经打造了二十多把好刀了,这把刀是最好的一把刀,现在我们铁匠铺要把此刀献给节度使。”
侯大勇取过刀,仔细端祥了一会,道:“在黑雕军中我用过三把腰刀,第一把刀是契丹人送的长刀,第二把刀是破浪刀,这是第三把刀,此刀的锋刃处有若隐若现的云纹,就叫做飞龙刀吧。”侯大勇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道:“此刀能否大批量生产?每月可以打造多少吧,大批量生产的侯家刀,质量是否会下降?”
窦田眉毛又向上扬了数下,道:“铁匠铺和铸剑师不同,铸剑师是十年磨一剑,我们铁匠铺是为军队配武器,必须要能够大量生产,按照节度使的要求,我们每一道工序,包括用多少料、用料的先后顺序等等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步都可以复制,二十几把刀的品质都相差不多,均好于原来的侯家刀,只是这把刀远较其他刀锋利。”说到的精彩,小羽只鼠地道:“所有程序都是一样,为何飞龙刀远远比其他刀锋利,我没有想清楚。”
侯大勇对于具体铸造工艺也不甚清楚,他只是记得冶炼的时候加入不同的元素会得到不同性质的特质,飞龙刀或许是凑巧加入了某种元素,因而变得特别锋利,只是这种元素以现有的条件无法检测出来,所以,飞龙刀难以复制,侯大勇想到这一层后,笑道:“既然不能复制,就算作神兵偶得吧。”
正在此时,一名亲卫带着数人走进了铁匠铺,当先的一人快步走到侯大勇面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道:“报告节度使,孟殊前来报到。”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四十六章争夺河套(十一)
第一百四十六章争夺河套(十一)
在铁匠铺红红炉火的照映下,孟殊微黑的脸孔增添了些红润,紧闭的嘴角轻微向下,脸上线条显得层次分明,儒雅中带着些刚硬,更有着压抑不住的强大自信。
侯大勇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孟殊了,他敏锐地注意到了孟殊神情和相貌的突变,在德州小道初遇孟殊之时,孟殊还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无助书生,经过了两年军旅生涯的锤炼,又有了执掌飞鹰堂和富家商铺的经历,军中职务也正常升至步军都指挥使,这些变化对于孟殊具有颠覆性,要不然,他或许还要为了一个秀才的名份而苦苦挣扎,所有的变化在孟殊相貌和气质上留下了深深印迹。
侯大勇、孟殊等一行人迅速回到了侯府,在侯府中院,放着一个罩着灰布套的笼子和一个罩着黑色布套的笼子,笼子里传来了鸽子的“咕、咕”叫声。
侯大勇和孟殊对视一眼,孟殊轻声说道:“成功了。”孟殊招了招手,跟在孟殊身后的一名飞鹰堂的弟子,迅速把灰布套揭开,两只竹笼子里各有三只淡灰色鸽子。侯大勇看到这六只鸽子眼前一亮,来在竹笼子旁边,仔细观察着这些或许能迅速改变黑雕军通信状况的信鸽。
侯大勇来到大周朝后,深受信息不便之苦,为改善通信状况,在飞鹰堂中实行了节节传递信息制度、传递信息的等级制度、密信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但是,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落后的通信状况,大梁朝堂上的变化,以及侯大勇给飞鹰堂的命令,都要经过黑雕军或飞鹰堂的信使拼命跑上半月到达对方地手上。而半个月时间,足以让新闻变成旧闻。
这些小小的鸽子,或许就是改变这一切的关键,因此,侯大勇就如看自己的情人一样,凝视着这些小精灵。封沙、罗青松等亲卫,显然不理解侯大勇的感受,他们看到节度使翻来覆去地看着这些鸽子。很有些不解,可是他们见到节度使郑重的模样,又不敢打岔,就静静的站在身后,不断地拿眼神询问孟殊,孟殊则含笑不答。
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侯大勇才从鸽子身上抽回眼睛,问孟殊道:“试验过吗?”孟殊胸有成竹地道:“节度使交待了此事之后。我就派人四处寻找这种能回巢地飞奴,后来在海州找到这些最好的飞奴。”听到飞奴的称呼,侯大勇愣了愣才反应过来飞奴指的就是信鸽,打断孟殊道:“这些鸽子是黑雕军的一员,岂能叫做飞奴。就叫做信鸽。”
孟殊笑着解释道:“唐朝名相张九龄年轻的时候最喜欢鸽子,他把书信系在鸽子的腿上,专门用来传递消息,张相就称鸽子为飞奴。好,以后就称这些鸽子为信鸽。”又道:“海州有不少船家出海捕鱼,他们喜欢在船上养飞奴,不,是养信鸽,用信鸽来传递消息,最是快捷准确,这些鸽子是海州最好的信鸽。同时还买了九个专门训养鸽子地奴仆,这次我带了四名到灵州来,另外五名仍在大梁训养鸽子。”
“不错,孟郎想得周到。”
“信鸽买回来之后,就由这九人专门进行训养,我们试飞了很多次,从郑州到大梁,从海州到大梁。还从京兆府飞到过海州。成功率很高,这六只信鸽是成绩最好的。”
侯大勇在竹笼子边观察得极为仔细。他提问道:“我看这两支笼子里的信鸽不太一样,黑色布套的鸽子前半身长于后半身,站在笼子里抬头挺胸,眼睛也转得灵活,而灰色布套的鸽子前半身和后半身差不多长短,用半蹲姿势站立着,这两类鸽子有什么区别?”
孟殊露出了佩服地神情,由衷地赞道:“节度使观察得真是仔细,若不是行家,很少有人能看出其中的差别,这两种鸽子的特点不一样,前长后短型是典型的短距快速鸽,这类体型地信鸽由于身体前沉,为平衡的需要,站立时常常得抬头挺胸。飞行时,由于前后平衡感不一样,不用力拍翅膀就有下坠的可能,故而其双翅拍动的频率比其它体型的信鸽略高,因拍翅速度快,飞速就会加快,往往能率先归巢,不过,万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这种信鸽的缺点是消耗体力太大,飞行时间一长就飞不动了。”
孟殊看侯大勇听得极为认真,稍稍停顿之后,又道:“身体前后等长型的信鸽肌肉发达程度与双翼、尾羽长度的比例适当,有利于轻松地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地飞行,只是这种鸽子看上去没有前一种鸽子气派,经过试验,这种鸽子记忆力特别强,找巢能力是数种鸽子中最强的。”
侯大勇随着孟殊的讲解一边观察着鸽子一边频频点头,道:“孟郎真是成熟了,能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短距离信鸽速度快而飞行距离短,很适合灵州城到同心城这种距离或者是各个军营之间的联系,我就给这种鸽子取名为闪电侠,几只鸽子分别叫闪电侠一号、闪电侠二号等等,另一种鸽子线条流畅,适应远距离飞行,就取名为郑和,鸽子分别叫做郑和一号,郑和二号。”
这两种鸽子其实都有自己的名字,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侯大勇发了话,闪电侠和郑和就正式成为这两种信鸽的官方正式名字,闪电侠的名字,孟殊还能够理解,可是这个“郑和”地含义就让孟殊很是纳闷,郑和——即不响亮,又不幽雅,更不形象,倒象一个郁闷男人地名字,孟殊看到侯大勇取过名字后略略有些陶醉的表情,也就把疑问放进了肚子里。
侯大勇离开大梁之后,有半年没有见到符英,符英曾在显德三年秋天让人带过来一封信件,由于是普通地家信,就没有开通飞鹰堂加急送信通道,就让军士按正常路线带过来。结果,侯大勇在显德四年春天才收到这一封迟来的问候。
侯大勇看到这些信鸽,就道:“准备文房四宝,纸条小一些,要能够绑在鸽子上,我要试试信鸽的飞行能力,看大梁侯府能否收到这封信件。”
罗青松马上到书房里为侯大勇准备纸墨,准备妥当后。侯大勇走进了书房,提出笔却颇为踌躇:写在西北的胜仗,这些内容适合写在奏章里,似乎不太适合夫妻间悄悄话;写同心城的婚配故事,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写自己收了一个胡女在身边,生活有人照顾,请夫人勿念,这似乎是智商五十以下地男人才干得出来的;泛泛写几句关心的话语则太过平凡。有些辜负这“郑和一号”近两千里的辛苦奔波。
侯大勇此时对符英的感情颇有些复杂,一方面,侯大勇收了师高月明在身边,心中对符英很有些负罪感,一时之间。拿不准该在这小纸条上写什么;
另一方面是对妻子和儿子的思念,这种思念是极为正常的,也是没有掺假的,男人和女人在感情方面是不同地。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更有显著的差别,男人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内,爱上不同的女人,通俗的说,也就是男人能够做到脚踩两只船而心理不会分裂,女人对男人这种行为是深恶痛决的,而女人表现形式不同,女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不同的男人。但是同一个时间,绝大多数女人只能爱上同一个男人。
这种现象其实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受制于男女的身体结构和社会选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亲是固定地,不过,若是没有一定的社会规则的话,父亲是谁或许连孩子的母亲也不能准确判断。这样就很难预防近亲结婚。长此以往,对一个种族的健康是极为不利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够健康发展的种族都不约而同地制定了限制女性性行为的规则,规则地力量强大得让女人都意识不到,她们在规则之下,慢慢形成了一个时间段里只会爱上一个男人的心理机制。而男人不受这个规则的约束,因此,男人在同一段时间有能力爱上不同的女人,而且每一段爱情都是真诚的(花花公子除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二十世纪曾经流行过的经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
而在现代社会里,包二奶是一个受到全社会共同鄙视地行为,当然,女人们的鄙视是发自内心,而男人们的鄙视则是因为自己没有资格和能力包二奶,出于眼红而鄙视,但是,无论出于什么心理,包二奶在现代社会是公认的不道德行为,师高月明实质上就是侯大勇包的二奶,虽说在大周朝,这种行为极为正常,若一位身居高位的男子没有几个漂亮女子在身边侍候,反倒显得不正常,还会被人怀疑有龙阳之好,可是,侯大勇在心理上总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侯大勇在书房里转了半天,反复思考着写些什么,女人是感情的动物,最喜好听甜言蜜语,若是浪漫地情话,更是比黄桦弩还要历害地攻击武器,侯大勇在书房里转了转,看到一本唐人诗集,这本唐人诗集原本是用来设置密码的,不过现在黑雕军军用密码所用地书已变为佛经了,佛经浩如烟海,数量极大,可以随时换书,这样就很难让敌人破译,用佛经来替换各类诗集之后,这本最全的唐人诗集就成了侯大勇茶余饭后用作消遣的闲书。侯大勇灵机一动,决定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用郑和一号给符英寄一首唐人写的情诗回去。
侯大勇在李商隐的诗集中选了一首《夜语寄北》,在小纸条上细心地写下“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写完后,侯大勇细细地读了一遍,发现“剪”字写得十分难看,就把小纸条撕掉,重新又写了一张,谁知这一张纸条中“巴”字又写得特别丑陋,侯大勇再次撕掉,写到第五张时,终于有些满意了。
当郑和一号在灵州侯府中院腾空而起的时候,只是在空中稍有些犹豫。就朝着大梁方向飞去。
侯大勇写完情诗后,还想给石虎发一道命令让闪电侠送到同心城去,可是转念想到石虎还没有见到过闪电侠,侯大勇就放弃了让闪电侠送信的渴望,而仍然用老办法来发布命令。
侯大勇在书房里踱来踱去,封沙提着笔,等候着侯大勇的命令。侯大勇走了几圈后,简短地说道:“塑州节度副使石虎将军。令你部派出小部队,北上小牛关,扫荡清水河畔的党项人,孤立西会州,困死房当翰海,塑州节度使侯大勇。”
封沙听到侯大勇最后两句话带着浓浓的杀气,精神一下就振奋起来,他下笔如风。一手漂亮的书法令侯大勇是望尘莫及,写好后,封沙站起来,干净利索地念了一遍。
侯大勇大手一挥,下令道:“把此令翻译成密信送给石虎将军。同时让信鸽驯养员立刻到同心城去,尽快让闪电侠飞翔在灵州城和同心城之间。”
侯大勇地命令,很快就传到了同心城。
石虎以塑州节度副使的身份坐镇同心城,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地方事务就全部交给了霍知行。
霍知行在修建白狼营的同时,还要抽身打理同心城的地方事务,这让一心扑在白狼营建设上的霍知行很是不爽,他在同心城设立刺史官衙之后,按照大周地方官制,拟出了录事参军事及六曹官佐,然后由侯大勇以节度使的名义上报吏部,吏部专门经办西北事务的侍郎司马翎。早已成为侯大勇地亲密战友,拟报人员向来通行无阻,因此,尽管吏部公文还没有批复,录事参军事张金灶已经开始行始职权了,霍知行把大小事务交给了张金灶,自己则把家都搬到了白狼营,所幸同心城没有多少地方事务。除了一个个大肚子的党项女子以外。就剩下军人、工匠和运粮队的村民,张金灶应付起来颇为轻松。
同心城的四营新黑雕军。鹰军、狼军、龙军、豹军就布防在小牛关以南,加强营鹰军的三千人驻守在同心城内,是同心各军中最大的一支机动力量和战略预备队,狼军二千人是由凤州军组成,布防在白狼营,龙军二千人主要是骑马步军,布防在小牛关,豹军二千人是由灵州军组成,布防在固原方向。
石虎接到侯大勇密令后,立刻招来了鹰军都指挥使王江和副都指挥使铁川源。石虎把密令递给了王江,就淡淡地看着门外的景色,石虎自从得到《金刚经》之后,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近来突然有些感悟,对经文的理解一下变得透彻了,许多原来不明白地地方,犹如有神助一般就豁然开朗,他也就越发沉默寡言了,在武僧空见眼里,石虎宝相庄严,大有佛根,住持和石虎相比也大大不如了。
王江接过密令,看过后递给铁川源,王江是郑州加入黑雕军的,也是一位资深的军官,他却对这位副帅很有些敬畏,石虎不说话,他也就不说话,反而是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铁川源最先发言,“节度使的命令很明白,就是和以前地同心城一样,扫荡清水河流域的党项人,让西会州成为一座孤城,没有了外援,党项人在西会州守不了多久。”
铁川源发言之后,王江跟着道:“西会州有两万党项军,这些党项军强悍骁勇,我们派人去扫荡清水河下游,必然会和党项军发生大规模冲突,这个扫荡谈何容易,而且新军训练不足,打大仗会受到大损失。”
石虎听两人谈了一会,这才开口道:“西会州是一个毒牙,紧紧对准灵州的咽喉,节度使早就有心要敲掉这颗毒牙,只是西会州还有两万党项军,实力不容小视,不过另一方面来说,两万党项军也是西会州的沉重负担,节度使地意思很明确,就是把党项军困在西会州附近,不让他们出来放牧,不让他们出来耕种,不让他们和外界做买卖,不出半年,西会州不战自败。”石虎扫视了两人一眼,道:“铁副都指挥使,从今天起,加大对清水河畔的侦察工作,小牛关以北二十里范围内,党项人所有聚居点以及党项人马在这一带活动的规律必须要进一步摸清楚,我们不打则已,一打就要打歼灭战,让党项人马不敢轻易南下。”
三人商议了一些行动的细节后,王江和铁川源就各领任务出去了。石虎闭着眼睛坐了一会,安慰着自己:这边境征战不知埋葬了多少尸骨,现在只有彻底击败房当人,才能彻底解决战争,我佛大慈大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让我成为拿起屠刀制止杀戮的罪人吧。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四十七章争夺河套(十二)
第一百四十七章争夺河套(十二)
冬季到来之后,雨水大大减少,清水河的水位下降了很多,不少河段露出了灰色的河床,小牛关附近的河床相对较窄,所以水量虽说减少了,可是河水仍然颇为湍急,不知疲倦地拍打着两岸的峭壁,发出“哗、哗”的响声。
黑雕军击败房当明大军之后,就占据了小牛关所有险要之地,并依托小牛关,把米擒部、细封部和房当翰海的人马死死地挡在了小牛关以北,基本稳定了西北的形势。小牛关经过联军及后来的黑雕军近半年的奋力建设,充分发扬了中原军士长于和泥土打交道的特长,大量的土木工程神奇地出现在小牛关两岸的峭壁上,把小牛关已经变成了一个防守森严的保垒,这个保垒牢牢扼住了清水河的交通要道。
周青和武家强是一对老搭档,他们两人是黑雕军中原狮营的骨干,曾经无数次深入敌方进行侦察活动,立了不少汗马功劳,在白龙水岸擒拿达娃贡就是两人的杰作,足智多谋的周青已成为熊营的副都指挥使,而长于观察的武家强则来到鹰营任骑兵指挥使。
接受了石虎交待的任务之后,武家强带着手下五百骑兵,趁着夜色,顶着从北方呼啸而来的北风,从小牛关向北出发,在风雪交加的清水河畔快速北上。
从小牛关向北二十里的范围内,有四个较大的党项人村庄,每个村庄在一二百人,数月以来,小牛关黑雕军派了无数侦骑深入到党项人腹地,把党项人村庄情况和军队驻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因此,武家强接到扫荡任务之后。没有如往常行动需要派人去侦察,而是直接带着五百骑兵奔着村庄而去。
武家强带领的这五百骑兵,是石虎主力部队鹰营中最精税的部队,一半以上是黑雕军老狮营的骑兵,这些骑兵多是百战余生的老军士,还有四五十人娶了党项媳妇。
骑兵的装备也极为精良,每人一张黄桦手弩,一张长弓。两个箭囊,一把侯家刀和一面骑兵专用的圆盾,这五百骑兵主要用在快速突袭,为了减轻战马地负荷,骑兵们没有带马枪,没有穿沉重的铠甲,而是身穿结实的厚皮袍,头戴裘帽。为了加强防护,在前心后背处挂了一块圆形的青党甲,用来护住胸背要害部位,远远看上去,有些类似于唐军著名明光十三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