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吴越州见过节度使。”吴越州淡淡地拱手道。
吴越州是一线统兵大将,御下极严。最爱护短,在里奇军中威望颇高,两千里奇军命丧廉县,让他始终不能释怀,念念不忘和黑雕军较量一番,这一次灵州之行,柳红叶请其随行,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货物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让吴越州亲自来看看黑雕军,打消他报仇雪恨的念头。
两军会师以后,直奔灵州。
侯大勇有意看看里奇骑军的水准,一声令下,黑雕军亲卫队纵马狂奔,里奇骑兵也不甘示弱,在后面紧追不舍。黑雕军亲卫队全是经验丰富、骑术精绝的老兵,里奇骑兵是草原上的雄鹰,两军较上劲,骏马奔腾如黄河奔流之水,声威颇壮,没过多久,两军就见到灵州城高大的城墙。由于路程不长,这一番较量胜负未分。
进城之后,黑雕军就把团结兵的训练场腾空,暂作里奇军军营,里奇军军士向来和胡人接触,极少和中原人来往,绝大多数年轻军士没有到过大城,军士们进城之时,见到城中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平常珍贵万分地货物竟随处可见,内心震撼无以言表。
里奇部大本营在石山,历经百年而不衰,契丹崛起之后,横扫了北方的草原,里奇部所在石山就成了契丹的腹地,通往外界的道路大多被契丹人封住,里奇部只能依靠一些崎岖难走的小道或穿越戈壁沙漠的秘道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随着党项人东移,党项人对商人盘剥得极为历害,里奇部地通道又被党项人阻断数条,为了生存,里奇军和党项军爆发了数次大规模冲突,以无数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才为里奇部争得了两条秘道。
里奇部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能在石山内得到解决,可是有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比如盐、药材等物品就必须要依靠外界供应,两条秘道皆崎岖难走,沿途常有胡骑抢劫,运输量极小,这极大地制约了里奇部的发展,柳红叶愿意跟侯大勇联合,里奇部物资匮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会晤之时,柳红叶同意里奇部和黑雕军结成联盟,里奇部接受侯大勇号令。但是,柳红叶提出三个要求,一是里奇部保持独立,侯大勇不派官吏和军队到里急部;二是要由黑雕军和里奇军共同打通、维护石山到灵州的通道,确保商路畅通;三是要求侯大勇提供一批盐和药材。吴七郎连夜运进城地盐,就是为里奇军所准备。
柳红叶、吴越州、柳江清看到堆积如小山一样的盐包、药包、茶砖和丝绸,半张着嘴。再也挪不开眼睛,他们都过惯了紧日子,食盐和药材等物在石山都是极为珍贵之物,虽然柳红叶贵为大长老,每年所得食盐也不过一斤而已,一天只在一道菜里放盐,有贵客光临,才在两道菜上放盐。现在突然见到如此多的盐包,三人互相望着,眼神颇为复杂。
柳江清才高八斗,满肚子文韬武略,向来眼高于顶,此时,见到如此丰富的货物,竟然有些腿肚子发软同。他突然触摸到父亲地内心:里奇部和黑雕军结盟,实是寻找新地生存之道。
就在里奇军入城之时,梁守恒召集灵州刺史府所有官员、小吏在府中议事。
梁守恒身着刺史官服,对着众多下属侃侃而谈:“里奇部本是江南世族,获罪后迁到了河套地区。唐乱之时迁到了阴山脚下。里奇部孤悬于阴山脚下已有百年,这些军士从未到过中原之地,节度使说了,里奇军士都是游子。今天是游子归家,我们灵州人要有一些做主人的样子,要让这些里奇军士有回家的感觉,按照前天的按排,让选出来的一千户人煮好饭菜,送到操场去,至于每家所花的费用,到时由衙门来补贴。”
一名瘦小的功曹站起来。道:“此事有何难,这一年来,灵州商贾云集,老百姓日子比平时好过许多,这一千户富裕之家也不在乎这一顿饭,至于补贴,有无皆可。”另一名小吏站起来道:“中午时间很快就要到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分头去办。”
论计谋。梁守恒不如赵普,论学识。不如霍知行,论判案断理不如钱向南,但是,梁守恒地优点在于办事四平八稳,公道正派,任灵州刺史以来,办事尽心尽力,在灵州城内很有人望。
梁守恒身体已胖,他捻着越来越浓密地胡须,满脸高兴,道:“既然大家都这样有把握,就分头行事,把好事办好,我在衙门处设了一口钟,等到钟响三声,大家就集中到衙门口,我们一起到军营中去。”
自从第一次和柳红叶密谈之后,侯大勇敏锐地察觉到里奇部的弱点,侯大勇就在灵州城内最好的酒楼-青城酒楼设宴款待柳红叶、吴越州和柳江清,有意让柳红叶见识灵州的繁华和富庶,坚其归顺之心。
青城酒楼是西北少见的三层酒楼,蜀商赵杰移师灵州之后,赵杰和侯大勇合作生产的蜀地茶叶,冒用了闽茶的牌子,赚得盆满钵满。移师灵州以后,赵杰常听到朋友们抱怨灵州没有好酒楼,在侯大勇地鼓动之下,花血本修建了这一座三层楼高地青城酒楼,由于资金充足,酒楼不过一年就修建成功,青城酒楼去掉了蜀地的繁琐雕饰,多些北地地粗犷之气,赵杰请来书法名家,请写了店名,还特意从成都府请来了数名好厨师,青城酒楼开业,一炮打响,成为灵州众商休闲聚会洽谈生意最好的去处。
赵杰听说侯大勇要在酒楼招待里奇部的长老,自然不敢怠慢,最好地三楼全部留给了侯大勇,三楼一律不接外客,专心接待节度使一行。
石虎、刘成通应邀参加了青城酒楼的宴席,六人谈论西北诸胡趣事,相交甚欢。
城内突然响起了几声激越清脆的钟声,然后人声喧嚣,侯大勇笑道:“城内百姓听说里奇部今日要来,箪食备酒,要到军营劳军。”
青城酒楼是灵州城内第二高大的建筑,六人站在窗前,街道地景致一览无余。只见街道上无数男女,手持桶、盆、篮诸物,朝训练营方向走去,其间有许多垂髫童子,在队伍中打闹追逐,不断传来大人的吆喝、斥责之声。
柳红叶和吴越州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军政双通之人,虽无一言,心意却相通:灵州百姓此举显是有所准备,定是侯大勇的意思,侯大勇能有此心,也足见其诚。
柳红叶深深长揖道:“柳某替军士们谢过节度使。”
侯大勇习惯性地挥了挥手,道:“何谈谢字。里奇部虽离开故土百年,可是血浓于水,你们永远都是中华子民。”
“血浓于水。”吴越州在心里默念数遍。
里奇部在阴山脚下居住百年,仆骨、同罗等不少小部族视其为友邻,甚为友善,但是,党项、契丹等大族一直没有停止对里奇部的征伐,里奇部在血和火中顽强地生存。当侯大勇说出“血浓于水”之时,三人均感同身受。
侯大勇向刘成通看了一眼,刘成通会意地拍了拍手。
屋外走过了数名手持琵琶的女子,坐定之后,一名女子先来了一曲《春江花月夜》,此曲甚为平常,女子弹来也是中规中距,没有出采之处。第二曲则曲调一变。旋律颇为低沉忧伤,柳江清精通音律,听到如此新颖之曲,不觉大感兴趣。
引曲一过,一名紫衣女子唱道:“你可知里奇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一百年来梦寐不忘地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江南,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这首曲子是侯大勇依据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所改编,曲调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一首经典老歌,侯大勇略略改了几个字,就编成了《里奇之歌》。
柳红叶、吴越州两个人都在石山书院里任过教,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初听此曲。只觉曲调怪异,歌词纯为乡间俚语,粗陋不堪,但是,当第二遍众女人同声齐唱之时,却觉每一个字都直钻内心深处,如细针反复扎剌着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当几个女子吟唱到第三遍时。吴越州泪水夺眶而出。
六人重回酒席坐定。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侯大勇最先说话,道:“听刘郎说起。石山开办了六年义学,还建有石山学院,孤悬草原而是不丢失传统,里奇部真是了不起。”侯大勇这个赞誉出自真心,里奇部以区区一万之众,经百年不衰,反而成为草原上的强悍之族,确有其独到之处。
“我们在灵州也办有嵩山书院,但是一直缺乏教师,石山书院已有百年历史,师资力量雄厚,远非嵩山书院可比,在下冒昧,想请石山书院派一些教师到嵩山书院任教,帮助我们把嵩山书院办好,多为黑雕军和灵州培养人材。”
经过五代的不断内乱,中原早已斯文扫地,读书人的地位日落西山,成为武人地附庸,反而是处于草原地里奇部,在石山内开办义学和书院,全族都通文字,素质之高已超过中原,柳红叶很以石山书院为傲,侯大勇此言,恰好骚到柳红叶的痒处,他略一思忖,看了柳江清一眼,道:“犬子就在石山书院任教,如若不弃,可让江清带领十人到嵩山书院当学员。”
刘成通到进入过石山,知道石山书院教师都是出类拔萃之人,柳江清二十多岁,能在书院任职,定是了不起地人才,不禁多看了柳江清几眼。
侯大勇笑道:“柳郎能留下来,那当然最好不过。”话锋突地一转,道:“里奇部人才济济,但是,里奇部毕竟囿于一地,人才如此之多却发挥不了作用,实在有些浪费,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可选拔一些子弟到黑雕军中任职,或到灵州、同心城、西会州、靖远等地任地方官,二是可以选拔一些优秀人才,由我保送到京师应试。”
石虎和侯大勇推诚布公地谈了一次以后,虽然仍旧寡言少语,沉重的心理负担却放了下来,他在心中一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来是读书人的志向,里奇部出自江南士族,很难拒绝这样的建议。如若里奇部人才参加朝廷考试,以侯大勇当朝宰臣的地位,必定有不少里奇部族人能进入了朝廷,这些人自然对侯大勇忠心耿耿,成为侯系中坚。
石虎不由得对侯大勇天衣无缝地安排深感佩服:如此老谋深算的好计,侯大勇谈笑间就提了出来,当真了得。
柳江清素有大志,里奇部有不不饱学之士,苦于石山的条件,只能终老山林,现在一扇通往外面广阔世界的大门被眼前之人轻轻就推开了,柳江清禁不住反问道:“节度使愿意保举里奇部族人到京师应试?”
侯大勇已看到了柳江清眼中射出的焦灼光芒,很自信地笑道:“那当然。”刘成通是进士出身,他笑道:“灵州地处边地,老百姓性情剽悍,但是文风不盛,近二十年没有中过进士,朝中灵州籍官员凤毛麟角,里奇部族人若能够参加礼部之大考,定能为灵州增光添彩。”
柳红叶、吴越州再次对视一眼,柳红叶长叹道:“若里奇部地饱学之士听到这个消息,定会涕泪横流。”
吴越州突地猛拍胡桌,怅然道:“节度使如此深明大义,在下佩服万分,唉,廉县城外的二千里奇军士死得真是冤枉,这一笔帐要算在耶律大光头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八十章庙堂之高(七、八)
第一百八十章庙堂之高(七、八)
青城酒楼之宴,主宾各有所得。
下楼之际,蜀商赵杰已在二楼迎候多时。
侯大勇见到赵杰,就向柳红叶介绍道:“这位先生是蜀商赵杰,实力雄厚,信誉良好,柳先生需要什么货物,尽可与其联系。”
里急部急需货物,侯大勇心知肚明,赵杰是不错的商人,可以成为里急部良好的供货商,而且赵杰对西蜀极为熟悉,若有朝一日征伐西蜀,赵杰商队就是极好的内应,所以,侯大勇不断给赵杰好处,让其死心塌地为自己服务。
赵杰是八面玲珑的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闻言立刻上前,道:“赵杰行商多年,对商道略知一二,柳先生如有所需,尽管来找我。”赵杰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柳红叶,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惊奇之色。
柳红叶盯着赵杰,道:“你是赵三郎。”
赵杰一拍大腿,“柳先生原来就是柳二哥。”
侯大勇奇道:“你们原是旧识?”
柳红叶不胜唏嘘地道:“二十年前,我是里奇部货运使,专门负责外出购买货物,我和三郎屡次相见于兰州,做了好几笔大买卖,一日西到瓜州,路遇马贼,和三郎一起御敌,唉,这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了。”
回想起创业时的艰难,赵杰也是感慨颇多,“那时我还是商辅的小伙计,主要活动在兰州等地,就是和柳二哥做成了几笔大生意,才被当年的掌柜看中,娶了掌柜之女,若没有柳二哥,也就没有我赵杰的今日。柳二哥突然失去踪影,让兄弟遍寻不得,实在让人神伤。”
柳红叶解释道:“在兰州做成几笔大生意之后,党项颇超部和我们交战甚恶,我率兵打仗去了,大战结束之后,我就卸去了货运使之职,从此不在南下。”
赵杰久经商海。为人精明无比,他见侯大勇站在一旁,知道他们俩人不能过多叙旧,就道:“此酒楼是小弟所开,随时欢迎柳二哥大驾光临。”
侯大勇并未露出厌烦之色,反而笑道:“既然是二十年旧识,赵掌柜可要好好招待一番,要让大厨们拿出得意的本事。还有,赵掌柜从青城山带过来的猴儿酒,也不要吝惜了。”
里奇部由于地处草原深处,许多物资不能自产,必须依靠商队从外地贩回。百年来里奇部形成了重商传统,但是,中原商人有钱,社会地位却不高。衙门小吏也常在大商家面前指手划脚。节度使侯大勇对商人的态度颇为友善,不禁让柳红叶暗自称奇,对侯大勇又高看一眼。
侯大勇原本为柳家父子和吴越州安排了一个清雅小院,柳红叶婉拒了侯大勇地好意,执意要住在军营里,侯大勇听说这是里奇军的传统,也就由着柳红叶,留下刘成通陪伴着柳红叶诸人。带着封沙、罗青松等人,回到了府中。
钱向南和一名长相猥琐男子在中院等候多时,见节度使回来,钱向南小眼睛滴溜溜转了数圈,道:“事情成了。”
军情营成为了侯大勇不可或缺的部门,侯大勇交待了不少事情让钱向南去办理,钱向南突然说事情成了,侯大勇一时没有想起是哪一件事情。
钱向南紧接着道:“这是军情营的张草。”
侯大勇并未听说此人大名。料想钱向南特意带此人来。定有深意,打量了一下这位模样平常甚至有些丑陋的男子。仍然没有说话。
钱向南吩咐道:“张郎,快把东西打开。”
张草虽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站在鼎鼎大名的朔方节度使面前,仍然有些手脚无措,嘴唇上两撇细长胡须也在轻轻颤抖,听到钱向南吩咐,如释重负地蹲下身去,把脚下的一个竹编地盒子打开。
盒子里是两张古旧的弩弓,铁制部分已是锈迹斑斑,弩弓旁边还有十多枝同样锈迹斑斑的铁矢。
侯大勇目光一下被这两个不起眼的弩弓吸引住了,他取过较大的一柄,翻来覆去地打量着这柄特殊的弩弓,问道:“这就是当年名震天下、令魏军吃尽苦头的诸葛连弩?”
钱向南在一旁解释道:“年初,节度使曾和下官谈起过诸葛连弩,我就令人到西蜀去寻访,到今年四月,仍是一无所获,四月底,就派张草到西蜀寻找连弩。”
看着锈迹斑斑的诸葛连弩,侯大勇心中一动,道:“这两张弩弓,可是从墓地中掘出?”
张草闻言,眼中露出了佩服神情,他搓着手,脸中又显出得意之色。钱向南两眼滴溜溜转了数圈,“嘿、嘿”笑道,“节度使神机妙算,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张草在江湖上可是赫赫有名地钻地鼠,他在成都府外探了数十座古墓,终于在一个将军墓中找到了这一大一小两张不同寻常的弩弓,从形制上看,正是书中提到的诸葛连弩。”
侯大勇抬头看了一眼张草,道:“想不到你还有这等本领,立此大功,我要重重赏你,张郎,你想要什么?”随即又笑道:“掘了数十座古墓,料想张郎收获颇丰,并不缺钱用。”
张草没有想到节度使待人如此平易,他脸胀得通红,手抚后脑,鼓足勇气道:“小人从小长得不颇为不堪,总是受人欺负,最大愿望在黑雕军立功,挣个一官半职,回到凤州家乡让乡邻们长长眼。”
侯大勇很喜欢张草直率的性格,沉吟片刻,道:“按黑雕军的规矩,技术革新之后有奖励,张草这次盗掘有功,就按照一等技术革新来计功,至于职务,张草是军情营地人,就由钱向南说了算。”
节度使话说到这个份上,钱向南自然顺竿上爬。道:“奖惩分明,才能号令三军,就升张草为军情营伍长,专事上天入地。”说到这,钱向南笑道:“张郎有二个绰号,一为钻地鼠,另为飞天蝙蝠。”
侯大勇不由对张草产生了兴趣,钦差已从大梁出发。估计在十一月就能到达灵州,侯大勇一直在务色各类人才,以备回朝所需,张草有这等本领,也是一个用得着的人才,就赞道:“张草就是黑雕军中的鼓上蚤。”
钱向南极为聪明,马上明白了鼓上蚤的含义,对张草道:“鼓上蚤。这个名字好,以后张郎就是节度使亲封地鼓上蚤。”
钱向南任务完成,愉快地带着张草回到营地。侯大勇回到内院抱了一会侯小清,走到中院,对亲卫罗青松道:“备马。到军械营。”
窦田、郭宝玉均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俩所铸沧州铁狮子,是五代铁艺地珍品,两人被侯大勇招揽之后。为黑雕军打制了不少利器,到了凤州之后,侯大勇根据两人的特点,由窦田主持铁器营,郭宝玉主持了军械营,军械营主要制造弓、弩、投石机等远程武器。简不凡和简约两人最早单独成营,专门制造西蜀连弩,后来为了制造成本。就把简不凡合并到郭宝玉的军械器里。
窦田的铁器营、郭宝玉的军械营、张青海的凯甲营、陈凌心地战车营,四大营集中在一起,足足占了一条街道,进入了这条命名为红炉的街道,满耳都是铁器敲击地声音。
郭宝玉身为黑雕军高工,享受着黑雕军各营都指挥使的待遇,本来不必亲自劳作,郭宝玉却是天生劳碌命。看见工匠们挥汗如雨。自己闲着就如关牢笼一般难受,也就脱掉上衣。露出黑沉沉的结实上身,和工匠们一起打制黄桦弩上的望山。
听说节度使到了,郭宝玉甩下手中的铁锤就往外跑。
侯大勇极为重视军械诸营的建设,经常到营地来视察,有些兴致来了,还试着抡一抡大锤,他未等郭宝玉行礼,就道:“把金大胳膊、简不凡、刘一手、周三郎全部叫过来,我有好东西让你们瞧瞧。”
这四人是军械营技艺最高超地几位大师傅,加上郭宝玉,称为军械营地五虎上将。等诸人到齐,罗青松打开了盒子。
侯大勇背着手,道:“诸位师傅,你们说说,这是什么东西?”
五人看了一会盒子里沉旧地弩弓,几乎在同一个时间,郭宝玉、金大胳膊、简不凡叫道:“诸葛连弩”,周三郎和刘一手则叫道:“元戎。”
“历害,不愧为军械营地五虎上将,居然一眼就认出了这玩意。”侯大勇对专业人士的眼光极为佩服。
郭宝玉拿起稍大的古弩,就如捧着珍贵的汉代瓷器一般,而周三郎动作极快,抢到了另一张古弩,另外三人就围在郭宝玉和周三郎身边,不断地叫嚷道:“快一点,轮到我看了。”
侯大勇笑吟吟地看着几个痴汉子。侯大勇选技术人才有一个标准,凡是人情练达者一概不要,只要那种不通俗务、沉醉于技术活地憨头憨脑的痴汉子。
只有痴情,才能专注,唯独专注,才能卓越。军械营五虎上将正是从全国各地粗挑细选的痴汉子。
金大胳膊留着一嘴大胡子,把大半张脸都遮住了,身材极为魁梧,胳膊上肌肉发达如小鼓,因而被人取了一个绰号“金大胳膊”,至于本名,反而知道的人甚少。
金大胳膊虽说貌似张飞,看着极为粗鲁,但是,他却是不折不扣地江南弟子,正经的书香门第出生,青年时代中过秀才,家族获罪之后,他一人逃脱,流浪到中原,因其从小擅长做弩弓,在大名府谋了一个差事,专为天雄军制作弩弓,侯大勇看中了他,想方设法把他挖到了黑雕军中。
金大胳膊接过郭宝玉过来的古旧的弩弓,喃喃道:“诸葛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金大胳膊所言出自《魏氏春秋》,书中曾特意提道诸葛连弩。军械营建立之后,五虎上将意气相投,一心想要复制出诸葛连弩,却有数个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郭宝玉道:“周三郎,你看见没有,我说诸葛连弩没有望山,你偏偏说有,有了望山。如何能放置这十只箭矢。”望山是弩箭上用来瞄准的装备,西汉之时,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因此,弩箭发射准确率十分可靠,军士稍加训练便可成为一名合格的弩手。而优秀地弓箭手则需要长期的训练,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
周三郎钟情于望山,认为没有望山就不能叫做弩弓,为此,周三郎和郭宝玉就望山问题数度发生争执。两人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周三郎仍有些不服,“没有望山,如何瞄准,这元戎恐怕有假。”
封沙听到此言。有些哭笑不得,这几名五虎上将,说话向来没有轻重,周三郎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节度使带来的是假货。
侯大勇却没有理会这些,他拿起一根锈腐得极为历害的铁矢,道:“这铁矢只有八寸长,比平常弩箭短许多,定然是放在箭匣内。三郎说这弩不是诸葛连弩,那又是什么?”
金大胳膊陷入了沉思,道:“一弩十矢俱发是什么意思,是十支箭同时击发,还是先后连续发出?”
“我觉得这才是诸葛连弩的关键之处。我记得《后汉书耿纯传》有这样一段话,‘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意思是敢死军士同时发射了三矢弩。在曹丕《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的句子。说地是一击而发四五矢。看这弩地模样,不可能一次同时发十矢,应该是上一次弦,可以连续发射十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