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侯大勇点头道:“走了五天,人疲马乏了,环县是个小县,冬季物资颇为匮乏,我们就不在环县补充粮草,歇息一晚后明天一早出发,过了环县,下一站就是庆州,在庆州全军休整两天。”
亲卫队五名侦骑突然快速地向大队奔来,一名侦骑手举着一面黄旗,黑雕军侦骑旗语,一面黄旗这意味着前面有情况,但是情况不严重,若举红色小旗,则意味着有紧急事态。
侦骑来到侯大勇马前,在马上行了一个军礼,道:“前面有两支人马,从旗帜来看,应是环县驻军在追击盗匪。”
侯大勇挥了挥手,新任亲卫队副队长罗青松带着手下冲了出去,五十名骑手疏疏地排成一线,弓箭全部拿在手上。罗青松列队不久,树林另一侧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不一会,灰色树林里冲出来二十多骑,后面一百多骑紧追不舍。
来骑没有料到前面还有骑兵堵截,掉转马头就朝西侧跑,他身后二十多骑紧随其后,二十多骑动作齐整,显是配合已久。
罗青松成为侯大勇亲卫以前,就是狮营伍长,担任两年心腹亲卫以后,罗青松被放出来担任了亲卫队地副指挥使。这两年没有独立领兵打仗,让罗青松心痒难忍,想到回到大梁以后,指挥作战地机会更少,罗青松不时叹息运气不佳,此时遇到一个难得地机会,罗青松自是不肯放过,他见到来骑左转,带着亲卫们如箭一般向西侧插了过去。
环县左侧是一块平缓之地,夏天则是绿油油的草地,冬季则光秃秃一片颇为荒凉,沿着这一块狭长的平地西行不过百里,就进入了清水河流域。同心城大战之际,庆州守将吴松枥就是沿着这条道路直奔同心城,解了节度使王彦超之困。
二十余骑速度甚快,罗青松所部已竭尽全力,虽没有被甩开,要追上却也极难,而环县百余骑则被远远的扔在了后面。
二十余骑纵横清水河、乌鞘岭,早已练出了一身精绝地骑术,党项精骑也莫之奈何,不料,在环县城外,竟无法摆脱突然而至的黑甲骑兵。又跑了两里,二十余骑冲进了一个山谷,头领模样的络腮汉子大喊道:“加把劲,过了这个山谷,就是青龙草地。”
话音未落,山谷中突然鼓声大作,数百名步军手持步兵方盾,牢牢地堵住了山谷通道。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八十四章庙堂之高(十二)
第一百八十四章庙堂之高(十二)
山谷容得下十马同行,算得上很宽阔的通道了,几百名步军把宽阔的谷底堵得密不透风,最前面是一排步兵用大方盾,大方盾后面是弓箭手,弓箭手已经拉弓上箭。
一名步军小校喊道:“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络腮胡须仰头笑道:“你骗三岁小孩吧,放下武器,只怕死得更快。”步军方形盾阵极为坚固,绝非二十骑所能攻破,络腮胡须一边长笑一边掉转马头,向着身后的黑甲骑手扑去。
步军小校深吸一口气,道:“放箭。”密集的羽箭在山谷中形成了一道黑雨,直扑二十余骑。
逃跑的骑手作战经验极为丰富,转身狂奔之时,身体尽量俯在马背上,左手套着骑兵用的小圆盾,放在后背上阻挡铁箭,饶是如此,有四五名骑手被射下马来。
罗青松率领亲卫队堵在山谷入口处,手中长弓早已拉开,亲卫队皆为神箭手,若两百夹击,二十余骑在劫难逃。罗青松正欲发箭之时,黑甲骑手身后飞奔过来一骑,他是侯大勇身边的传令兵,喊话时声如战鼓,因此被取名为雷公,真名反而没有几人知道。
雷公大喊道:“朔方节度使侯大勇有令,不得放箭。”雷公之声名不虚传,一句出口,山谷四处回荡着巨大的喊声。
步军小校听到这一声喊,又见到强盗被堵在山谷中,插翅难飞了,急忙命令道:“停止放箭。”
络腮胡须虽处困境,却甚为豪迈,“哈、哈”笑道:“原来是黑雕军,难怪追得这么紧。”
雷公提马上前。道:“络腮胡子,下马,随我去见将军。”
络腮胡须环顾左右,道:“今日被围,按无幸理,大家下马去见节度使,或有一条生机。”络腮胡须极有威信,他发话之后。十余骑全部下马,数人过去把中箭落马的骑手放在马背上,跟随着黑雕军,走出山谷。
这二十余骑衣着甚杂,有几人穿着破旧铁制铠甲,有的穿着皮甲,还有几个身上罩着党项人的翻毛大皮袄,那几句铁制铠甲虽说破旧。却是清一色大周军制式铠甲。
侯大勇上下打量了一会络腮胡须,心中一动,道:“你是凤翔军?”
王景军令极为严酷,违令者必斩,凤翔军战斗力也着实不弱。逃兵数量也居西北各节镇之冠,段无畏就是因为失了粮库,不敢回营,被迫逃入山中当起了山大王。黑雕军在秦州一带至少收留了数百名凤翔逃军,因此,这些骑手身穿破旧的大周军制式铠甲,十有八九是凤翔军逃兵。
络腮胡须正是从凤翔军中逃出来的指挥使向山行,当日他擅自出寨迎敌,违了王景军令,被王景绑至操场问斩。向山行作战勇猛,关心部属。甚得人心,其部下拼死把他救出了军营。逃出军营之后,向山行也无路可去,就在乌鞘岭、陇山、渭水、清水河一带游荡,渐渐在乌鞘岭黑云峰聚集了数百名败落山中的各部军人,成为一股颇有势力地悍匪。
山贼也并非一个理想的职业,经济、气候、地理、驻军、民风民俗等等都是制约强盗生存的重要原因。西北战事结束之后,党项牧民被赶出了清水河。陇右、固原、同心城先后落在大周军手中。军粮运输也大大减少,众多商家也从凤州迁到了灵州。商队路线由固原路线改为马岭水线路,因此,显德四年冬天来到之际,乌鞘岭黑云峰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他们不得不扩大活动范围,来到环县、庆州等地抢夺粮食、财物。
环县驻军原本有一千人,同心城大战之时,被吴松枥调走了五百人马,这五百人马再也没有回到环县,环县五百驻军就由指挥使孟中人带领。
入冬以来,环县不断受到一股乌鞘岭黑云峰山贼的骚扰,这些山贼人数不多,可是骑术精绝,孟中人数次带兵追击山贼,却被山贼轻易甩开,让心高气傲的孟中人气恼不已。为了剿灭这一伙山贼,孟中人布下了一个陷阱,他故意派出了一支运输队从庆州方向到环县,吸引山贼前来,孟中人把驻军中的一百骑兵安排在商队必经的小村里面,二百步军则埋伏在山贼最爱走地山谷中。
果然,乌鞘岭黑云峰山贼落入圈套之中。
络腮胡须向山行见侯大勇一语道破自己的来历,脸上闪出了一丝惊异之色,恭敬地道:“末将原是风翔军指挥使向山行。”经过一年多鏖战,黑雕军之名早已威震西北,向山行见到大名鼎鼎的黑雕军主帅,不由自主地收敛了骄狂之气,神情、语气全部依足了部下之礼。
侯大勇扭头看了亲卫队一眼,道:“李六,你过来。”
李六是段无畏手下亲兵,因箭术高超,被选入了侯大勇亲卫队。向山行官职不高,因为作战勇武,在凤翔军中颇有名气,李六跟随段无畏驻守粮库,就曾经多次见过向山行。李六行过军礼,低声说了一会,侯大勇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李六翻身下马,来到了向山行身边,拱手道:“向指挥使,我是段将军手下亲卫李六,以前驻守在粮库,不知是否记得小人?”
听李六提起段将军,向山行愣了一会,“段将军,是段无畏吗?”
“正是段无畏将军,他现在已是黑雕军蛟营都指挥使了。”
向山行和段无畏颇有交情,听闻段无畏已经当上了都指挥使,成为大周朝将军,而自己则沦为了山贼。向山行手抚络腮胡须,神情颇有些黯淡。
侯大勇注意到向山行的神情,道:“向山行,当山贼没有出路,我劝你及时回头,莫要害已又害人。此时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就到亲卫队给我当一名亲卫。”
向山行心中一阵狂喜,他跪倒在侯大勇马前,道:“向山行愿意追随节度使马前,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向山行抬起头又道:“我手下兄弟皆是失落在山中的军士,望节度使一并收留。”
“你手下一共有多少人马?”
“这次跟我到环县皆为骑军,另外乌鞘岭黑云峰上还有二百多名步军。这些人大多是凤翔军,还有一些逃入山中的西蜀军士,我们当山贼都是迫不得已。”
“这二十多名骑军全部编入我的亲卫队,黑云峰上的步军就到灵州去投黑雕军。”侯大勇对身后地传令兵雷公道:“把环县军统领叫过来。”
孟中人身穿玄色铠甲,骑着一匹毛发乌黑地高头大马,探头探脑地望着名震西北的节度使侯大勇。一匹快马从黑雕军中闪出,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军士来到军前,沉声喊道:“环县军统领。侯相召见。”孟中人只觉耳中一阵震响,暗自咂舌:这传令兵真是声如洪钟。
孟中人随即楞了楞,心道:“侯相,侯大勇已成为当朝宰臣?”
孟中人急忙上前行过大礼,并把如何设计捉拿这一伙马贼向侯大勇作了简要禀报。孟中人和向山行交手多次。互有损伤,孟中人禀报之时,向山行鼓着眼睛瞪着孟中人,孟中人也偷眼瞪着向山行。
侯大勇对于环县驻军颇有好感。“孟指挥使,看你指挥作战还很有一套,你参加过什么战斗?”
环县驻军属于庆州军的一部分,像这种留守部队均是各军战斗力相对较差部队,在靖远、西会州等地,留守人马皆为团结兵。环县骑步军作战颇有章法,骑兵虽然远不如黑雕军和向山行地人马,却也进退统一。并未在追逐中混乱,而步军作为伏兵守在山谷中,等着向山行自投罗网,整个行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一支守城部队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不容易。
孟中人是大将军孟汉卿的侄子,也是原庆州军中一员勇将,孟汉卿获罪之后。他由副都指挥降为指挥使。率领一群老弱驻守环县,这一守就是四年。职务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孟汉卿在庆州任防御使之时,庆州虽不是节镇,但是庆州军之强悍,延州军、庆州军、凤翔军均不敢小视,孟汉卿获罪至死后,庆州军树倒猢狲散,精兵强将不是被其他节镇调走,就是被获罪贬官,韩伦当上庆州防御使以后,每天声色犬马,不理军务,孟汉卿之死和韩伦之患,让强悍一时的庆州军成为一盘散沙。庆州骑军的现状反倒便宜了侯大勇,他在任西北面行都招讨使之时,以庆州骑军为主,成立了西北独立军,战事完毕之后,庆州防御使韩伦还在洛阳养病,趁着庆州军群龙无首之际,侯大勇打通枢密院地关节,把庆州骑军留在了黑雕军中,成为黑雕军一部。
庆州骑军被黑雕军收编之后,骑兵统领杨天畔出任投石营的主官,已是黑雕军都指挥使职务了,杨天畔当年是孟中人的副手,孟中人听到此消息,难受得一天没有吃饭。
孟中人听说侯大勇素来爱惜人才,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毛遂自荐道:“末将投军七年,从广顺初年起,就和回鹘军、党项军作战,大小战数不清了。”
侯大勇点头道:“很好,很好。”又道:“庆州防御使现在是吴松枥将军吧?”
孟中人见侯大勇对自己并没有兴趣,心中略有些失望,道:“吏部的任命十一月到达庆州。”说完之后,有些羡慕地瞪了一眼因祸得福的向山行,
吴松枥在同心之战中救援王彦超,立了大功,战事结束以后,侯大勇和王彦超分别为吴松枥请功,陛下柴荣对吴松枥的战功也高度认可,若不是吴松枥驰援,王彦超部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和小小党项房当族打仗,若阵亡两名节度使,实在是丢大周朝的面子,因此,吴松枥实乃挽救了大周朝地颜面。
侯大勇想起被自己收拾得服服贴贴的韩伦。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问道:“韩伦到哪里去了?”
韩伦被侯大勇逼走,对于庆州军来说是一件喜事,孟中人笑道:“听说在洛阳养老。”
侯大勇笑容一现即逝,指着向山行道:“孟指挥使,乌鞘岭黑云峰山贼已向黑雕军投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一桩美事,此事你就不用再管了。”
收服了向山行后,黑雕军亲卫队就进入了环县县城。
柳江清看到侯大勇极擅笼络人心,行军途中也能收服勇士,不禁暗自赞服。
柳江清一行十四人,皆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有九名在里奇军中任过职,他们在草原上长大。骑术皆佳,全部穿着黑雕军亲卫的铠甲,扮作黑雕军亲卫,跟随着侯大勇到大梁,准备参加大梁城内的考试。他们地所有身份文书、参加礼部大考资格文书全部由灵州衙门备齐,现在,他们算得上正宗的大周朝百姓。柳江清拿到这所有文书之时,看着文书上的姓名。柳江清心中酸甜苦辣咸五味混杂:流浪百年,终于又成为中原百姓。
环县是一个极小地县城,城墙约有八九米,面积不过二三平方公里,冬日城内极为冷清,除了少数杂货店开门营业以外,大多数人家皆紧闭着房门。黑雕军进城后,孟中人把黑雕军带到军营。随后命令环县军士开锅烧水煮饭,宰杀军中喂养肥羊两只。
侯大勇住进了上一次钦差大人凌实住过地小院子。
环县县令听说朔方节度使侯大勇来到小院子,赶紧过来拜见,上一次凌实路过环县,县令狠心杀了一条大狗,这条大狗是夫人所喂,是夫人的心爱之物,杀狗以后。县令夫人和县令吵了足足五天。直到县令弄来一条小狗,夫人这才勉强作罢。
县令听说节度使来了。脸皱成一团:怎么这些大官总是在寒冷地冬天路过环县,今年这条狗刚刚长大,莫非又要宰杀不成。
县令心中尽管满腹牢骚,但是,节度使还是不能怠慢的,就让公孙老爹偷偷把夫人地狗杀了。
装一罐老酒,煲好狗肉汤,弄一些干羊肉,再到猎人李二处寻了一些腊好的野物,县令让公孙老爹和几个没精打采的衙役提着这些下酒菜,来到侯大勇所住的小院。
“公孙维扬县令。”听到这个名字,侯大勇就想起了杜甫著名地《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虽说全诗只记住了“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两句,但是公孙大娘娇健轻盈的舞姿却深深地印在了侯大勇的脑海中,县令公孙维扬脸如干枣,身材高瘦且有些佝偻,虽姓公孙,却全无公孙大娘的半丝神采。
行罢礼,县令公孙维扬站立在一旁,小心地道:“环县偏僻之地,实在没有好东西可以招待节度使。”
侯大勇上次带兵北上灵州,从环县城外经过,没有时间进城,自然也没有见过这名公孙维扬县令,见到县令这个模样,也不忍心让其尴尬,就俯下身,闻了闻桌上地大罐狗肉汤,道:“好香的狗肉汤,真让人食欲大开。公孙明府,柳郎、孟郎,都围过来,把老酒满上,大家别这么拘束。”
黑雕军亲卫队中有二十多人来自庆州骑军,他们都曾是孟中人的部下,孟中人由此才得知侯大勇回朝任宰相一职,孟中人不过是一位不入流的小官,和当朝宰相坐在一起,浑身都不自在,虽说外面北风呼啸,他却汗流浃背。
公孙维扬并不知道侯大勇为何路经环县,他默默地陪坐在一边,侯大勇问一句就答一句,侯大勇动一次筷子他就跟着动一次筷子。
“公孙明府,你在环县几年了?”侯大勇见公孙维扬实在不擅于应酬,主动问道。
公孙维扬放下筷子,恭敬地道:“下官是天福十二年进士,到环县已有十四个年头。”
天福十二年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地年号,公孙维扬中进士时不过二十六岁,可谓年少得意,心雄万丈,谁知后汉数年便亡,大周建立之后,尽管吏部考评年年皆为优,可是,庆州先有孟汉卿牵连之祸,后有韩伦昏庸之累,阴差阳错之下,公孙维扬在环县一呆就是十四年。
侯大勇军中也有四名进士:灵州刺史梁守恒、军情营掌门人钱向南、黑雕军外交官刘成通、醉心建筑地霍知行。这四人已成为黑雕军不可或缺的人物,因此,侯大勇对于进士出身地官员颇为看重,不过,在没有了解公孙维扬的政绩之前,侯大勇也不愿意随意许诺,只道:“在这苦寒之地当了十四年县令,真是辛苦公孙明府了。”
十四年来,没有一位上司说过这样地话,公孙维扬禁不住老泪纵横,“有节度使这个评价,下官死而无憾。”
柳江清吃了一惊,在石山读书,常见“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句,考取进士也就有了当官资格,民间俗称为“跳龙门”,在柳江清心目中,中进士之后就无比风光,不料,今日竟看到如此窝囊之进士。
屋中气氛显得凝重起来。
突然,院外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公孙维扬,你不是东西,去年杀掉了我的黑熊宴请狗屁钦差,今年我的飞虎还没有长大,你又杀掉飞虎招待不知哪里来的神仙,公孙维扬,老娘今天和你拼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八十五章庙堂之高(十三)
第一百八十五章庙堂之高(十三)
这一连串咒骂高亢嘹亮,吐字极为清晰,屋内喝酒众人听得清清楚楚,屋内众人都用惊讶的眼光看着公孙维扬,公孙维扬面色灰败,一言不发地看着大门。
“喷”地一声,房门被一脚踹开,一名女子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此女身穿青色的厚袄子,体态娇小,未施粉黛,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正是公孙维扬的夫人公孙娘子。公孙娘子进屋后,原本想进屋把桌子掀翻,看到有孟中人和两名陌生人在场,似乎也愣了愣,就没有上前掀桌子。
公孙娘子在房中教完小女儿做女红,在院中很快就发现爱犬飞虎不见踪影,追问之下,才知被郎君宰杀了。
公孙维扬官场也不得意,却具有诗人气质,特别是钟爱五言绝句,在他身边,聚焦了一群落泊诗人,这些诗人中以公孙维扬为首,因此,常到环县来打秋风,头几年,公孙娘子每次都热情接待,可是每次到来,公孙家的存货就一扫而空,有一年年关,家中居然没有一点肉食,让公孙娘子不胜其烦。
今年冬天,公孙娘子就把家中的腊肉全部藏了起来,免得被诗人朋友扫荡,谁知公孙维扬居然把飞虎杀了招待客人,让公孙娘子怒火中烧,不由自主地闯将进来。
大祸已闯下,公孙维扬反倒镇定了下来,站起来,装模作样地喝斥道:“今天有贵客在此,娘子太过无礼了。”公孙娘子并非蛮横无礼之人,见房内并非庆州诗友,脸色稍缓,嘴上却并不认输,锋芒直指孟中人,“孟指挥军中自有肥羊。若有心招待贵客,何不请孟指挥宰杀,非要杀一条看门的瘦狗。”
孟中人和公孙维扬境遇相仿,也算是难兄难弟,平日也时常走动,他素知公孙娘子泼辣,见屋内诸人都望着自己,连忙解释道:“军中原本有三十只肥羊。一个月前,吴松枥将军带兵击破山贼,宿在环县,目前军中只剩下两只肥羊,这两只肥羊也宰杀了,在军营里煮了一锅大汤,也让亲卫队军士有点肉味。”孟中人看着公孙娘子,又道:“进了环县。历来是由明府出面待客。”
在现代社会,河东狮吼成为普通现象。侯大勇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师长家中,那日恰巧师长家中保姆有急事外出,威严无比的师长有家中身穿围腰,忙个不停。侯大勇军校毕业之时。师长当时还是营长,侯大勇则是其手下中尉军官,师长在南疆战场上,带部在丛林打了数场硬仗。也算得上杀人如麻,回到家中的师长却沦为了家中的三把手。侯大勇到了古代以后,还没有见到敢于凌驾在郎君头上的女子,公孙娘子算是第一个,侯大勇就饶有兴趣地看着公孙娘子如何收场。
公孙娘子出自青州世家,颇有见识,听到孟中人说起侯相,迅速地把当朝权贵在脑中过了一遍。看到侯大勇气度沉稳,猛地一机灵,“难道他就是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公孙娘子抬起两手整了整头发,敛容来到侯大勇身边:“小女子乃偏僻村妇,有眼不识泰山,侯相千万莫怪。”
公孙维扬反应没有娘子快,娘子行礼后,他才明白侯大勇已是当朝宰相。他站在公孙娘子旁边。道:“请侯相大人不计小人过。”
侯大勇有心开玩笑,就正色道:“公孙明府。这就是你地不对了,既然是公孙娘子的爱犬,你怎么能够随便宰杀,回家以后,好好向娘子陪罪。”
公孙娘子在低着头,偷看着侯大勇的脸色,见其并无愠色,浅笑道:“明年初,奴家的父亲要到环县来,奴家是小女子心思,就藏了两罐好酒和一些风吹野羊肉,奴家这就取来。”
侯大勇客气道:“谢谢公孙娘子好意,今日菜品也着实丰厚了,还是把酒肉留下来孝敬老人吧。”
“侯相是贵客,能到环县来是环县百姓的福分,只求你走时留一首绝句,别让庆州的大小诗人别再孤芬自赏。”公孙娘子说完,转身走出了房门。
此语一出,大家随后一齐扭头看着公孙维扬,大家心思一致:这个公孙娘子真是历害,踢开房门之后,先是将了孟中人一军,随后又给侯大勇出了一个难题,如此之妻,也算是万中挑一。
写诗是侯大勇绝对弱项,他那里能写出什么绝句,除非盗用后人诗句,可是侯大勇除了记得几首唐代边塞诗以外,宋、明、元、清的五言绝句一首也记不得。侯大勇实话实说道:“在下一介武夫,写绝句只能贻笑大方,不题也罢,柳郎是个中高手,就让柳郎来题写一首。”
柳江清身穿黑雕军军士的军服,却受邀参加了这个晚会,而侯大勇和他谈话颇为客气,公孙维扬和孟中人都猜不透这个柳江清是什么人。
侯大勇自揭其短写,柳江清自然也不能表现得比侯大勇更为抢眼,他微一思索,吟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吟完之后,稍稍停顿片刻,道:“煌煌大唐,早已把绝句唱完,这首《哥舒歌》是无名诗人所作,初看平常,我等却写不出这种意境,不作也罢。”
1...138139140141142...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