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哈哈,谢谢你的老肖,可算了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了,按照咱们提前说好的协议,你到我们小队会计那里先取一半的钱,我给你写个条子。”

    张海从上衣兜里掏出钢笔掏出一个小本刷刷刷写完按了个手印交给肖德祥。

    肖德祥拿着纸条和万峰摆摆手去队部取钱去了。

    “我说外甥,就算棚子搭好把在屋子里养生的瓦都挪到棚子里,屋里的地方似乎也不太够呀,也就进行八百套模具的生产,还剩那四百套模具就放不开了,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大点盖对了。”

    “队部的厢房可以倒出来暂时应用,那里足以放下四百套模具,唯一的缺点是本就不宽裕的人手又分散了。”

    张海重重地叹息一声:“看来暂时只能像你说的那样雇外队的人了,对了,咱们这不是有很多王八砖吗,接几间房子不就行了”

    “也行,这边生产这边接房子,只要材料齐全用不了几天就可以盖起来了。”

    一瞬间张海身上的颓废之气尽去,整个人又活力十足了。

    幸亏洼后有这么个爱操心的人操心万峰才得以优哉游哉,在肖德祥领完钱跟着送模具的马车远去后,万峰也离开砖瓦厂来到栾凤家。

    栾凤的母亲正在院子里剁野菜喂鸡鸭。

    “婶!喂鸡鸭呢”

    “小万来了。”

    打过招呼万峰就迈进栾凤的房间。

    栾凤此时正在和一条裤子上的窟窿做斗争,那个窟窿被缝纫机上的针线缝得密密麻麻。

    “唉!这个补丁怎么弄都不好看,气死我了。”

    万峰扫了一样那裤子,那是一条蓝色的涤卡裤子还保持着八成新,窟窿正好在大腿正面位置,这个位置怎么缝都不会好看。

    “谁的裤子”

    “马芬的,这浪货昨晚看电影大概跟谁去钻树林了,把裤子刮了个眼子,让我给缝补上。”

    马芬是老马家三闺女,今年刚到队里干活。

    “她就这么一条拿得出手的裤子,我看她心疼的都好哭了,就想给她缝得好看点,可是怎么弄都不好看。”

    “缝一个补丁收多少钱呀”万峰把肩上的挎包摘下来,准备把里面手绘的小孩服装图纸拿出来,随口就问了一句。

    “这个得看大小和用不用布,如果用布就贵点一毛到一毛五,主要是看用布的大小,如果是不用布的能用针线扎上的五分钱。”

    万峰没想到缝补丁也有明码标价,他还以为不要钱呢。

    八零年穿补丁衣服的人尽管比六七十年代少了不少,但依然有无数的人穿着带补丁的衣裤。

    万峰走到缝纫机边看看那个口子的大小。

    “你会绣花吗”

    绣花在农村不是什么高科技的玩意,农村妇女从十多岁开多多少少都会绣个手绢什么的。

    “会呀。”

    “你找一块和这个裤子颜色差不多的布,绣一朵花,不用太大就和这个窟窿大小差不多就行…”

    “然后缝到这个窟窿上!”万峰马上就想到了结果。

    “还行,脑袋里不全是苞米粥。”

    “你脑袋里才是玉米糊糊呢,我可是非常聪明的。”

    说干就干,栾凤立刻像一只胡漏蜂一样忙碌起来,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副绣花绷子。

    看着绣花绷子栾凤犯愁了:“这绣花绷子这么大,这得浪费多大一块布呀”

    五分钟前还夸自己脑袋聪明,五分钟后智商又为零了。

    &




要上架了吗?
    我坐在电脑前愁眉苦脸。

    编辑大人说了,今天上架,半夜十二点。

    突然之间我才发现,我还没准备好。

    本来老金是准备再过一个星期,到四十万字的时候再上架的。

    郭德纲说不能买票的相声演员一定不是好演员,换到我们这一行那就是不能上架的写手绝对不是好写手。

    但是上架了就是好写手了吗

    老金眼看天命之年,写书已经有三年时间。

    这种岁数开始写书绝对和野心没什么关系,主要就是为了生活。

    15年6月之前,老金在家种过地,工地搬过砖,跟车拉过啤酒,在冷冻加工厂的装卸队装过冻料,最后两年跟车卸过水泥。

    如果不是身体原因,现在根本就不会有金零一这么一个笔名。

    如果老金要是成功了,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但是老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本书没有玄幻没有异能,完全就是一个实打实的世界,可以说本书前部分有半数以上的事情都是作者亲历。

    在现实生活中作者是一个失败者,只能把自己的幻想寄希望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看着后台



一百七十三章 全是绣花的
    开车的喝醉了这车还怎么跑

    “我说杨叔,不是我批评你,作为一个驾驶员远离酒精是最基本的底线,你看你现在,你跑到车斗里躺下了,你让我们怎么回去”

    万峰这番话就是对牛弹琴了,杨宏已经发出了鼾声,根本没听见。

    张海傻眼了,这还回不去了。

    22拖拉机的启动是用摇把子,当然不是手扶拖拉机那种摇把子,也不是28型拖拉机的摇把子。

    它的摇把子是一个长杆,在长杆的一端焊了一个圆圈,用的时候缠上绳子拽,力气大的一个人就能拽动,通常两个人拽。

    22拖拉机是用21的柴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唯一的优点就是好启动,在夏天只要通过外力能过一个压缩就差不多能点火启动。

    万峰让张海和老会计拽摇把子,他当然是坐在车上踩油门了,不踩油门怎么着火

    拖拉机的状况还是相当不错的,张海和会计就拽了一下发动机就突突突突地发动了。

    “车是发动了,但谁开呀”张海不解地问。

    “你会开吗”万峰问。

    “我不会。”

    “你不会就只有我来开了。”

    张海吓了一跳:“你会开”

    这不废话吗,不会开敢开吗!

    “你们两个坐拖斗里,把杨宏放中间看着他,别磕破了脑袋就行。”

    张海本身也喝的有点迷糊,这个时候酒都醒了。

    “喂喂!外甥,你确定你会摆弄这铁家伙”

    不就一个拖拉机吗,在他开过的拖拉机里22是个头最小的了。

    上一世万峰高中毕业在连队里开了半年导链子,就是履带式拖拉机,后来又开了半年东方红28,等到全家搬迁回红崖还给当时养拖拉机的人开了三年的各种拖拉机。

    什么上海5、长春4以及当时的捷克6211、7211他都开过,一个22拖拉机算屁呀。

    别说开,就是把拖拉机拆了他都能装回去。

    “放心,有开沟里去够了。”

    张海闻言一惊:“啥!那我觉得还是走回去较好。”

    当过兵的人还这么怕死这让万峰万分鄙视,四十多里地你走家去估计得走到天黑。

    “看把你吓的,你坐好了,今天让你看看我的技术。”

    22拖拉机可是比28拖拉机好开多了,它虽然也有两个变速杆,但其中一个是专管高低速的,跑运输的时候只要推到高速根本就不用管它,只扒拉另一个变速杆即可,不像28得同时扒拉两个变速杆。

    很多年没摆弄过这玩意一开始有点生熟这很正常呀,你听张海吓的声音都变了,这不是没撞到墙上吗!

    由慢到快等到开出县城的时候,万峰也就熟练了,一脚油门到底拖拉机一路狂奔。

    但是就是再狂奔也就不到25公里的速度,比全速骑自行车也没快多少。

    八零年的公里上基本就看不到几辆冒烟的车辆,就是闭着眼睛开都不会发生撞车事故。

    叮叮咣咣地到家时已经快一点了。

    还没到砖瓦厂张海就跳下去了,跑到道边啊啊地呕吐。

    该!谁让你中午喝那么多酒,逮着酒就猛喝,吐死你!

    没想到张海吐完还清醒了。

    “我看杨宏下午是够呛了,要不下午这车砖你送去得了,你的车开的不错。”

    第一时间万峰就否决了张海的提议,他可不是来开拖拉机的,这玩意叮叮咣咣的墩屁股可不是什么令人享受的事儿。

    再说他是智囊有智囊到第一线工作的吗

    谁看见诸葛亮跑到到战场上去冲锋陷阵了

    砖瓦厂的生产现在几乎整个转到了制瓦方面,烧砖的只保留了几个烧窑的,连压制水坯的人都撤下来不少。

    最早的存瓦和第一批过养护期的瓦现在已经变成了现金,再过三天才会有过养护期的瓦外运。

    趁着还没到上班时间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事儿很严重
    看到万峰的疲态栾凤不好意思地嘿嘿嘿,但一看到万峰画出的图画马上发出了一声惊叹。

    “哇!小孩的衣服竟然也有这么多的式样,这些我都没看到过。”

    和上次看到万峰画大人的衣服画稿表情一样。

    你要是都看见过,我用什么装比呀!

    “好看不”

    “好看!太好看了。”

    “我画的这些衣服样式,到入冬的时候你能不能一样做出十件以上”

    栾凤面有难色:“这怕是有二三十样了,我怕做不出来。”

    “做不出来去找你师父,让她帮着做,再不行你就得在洼后找两个小媳妇教徒了。”

    栾凤奇怪地问:“为什么找小媳妇不找姑娘”

    “姑娘学会了然后嫁人了不特么白教了吗!媳妇教会了她往哪儿跑”

    “那要是离婚了呢”

    这特么不是抬扛吗!

    气得万峰拂袖而去,身后传来栾凤嘎嘎的笑声。

    按照合同,每个月底一建要结算当月洼后砖瓦厂送货的全部款项。

    今天是七月三十号是一建专门为洼后砖瓦厂结账的日子。

    早晨万峰、张海和洼后小队的会计坐着拖拉机来到了县城。

    会计拎着一只大公鸡,张海挎着一筐鸡蛋,万峰拎着一筐蔬菜,蔬菜包括黄瓜、西红柿以及两个西瓜。

    八零年的西瓜可没有后来的西瓜那么大,顶多也就五六斤一个,黑不溜秋圆滚滚的。

    这些东西当然是送人的。

    在夏秋隆的带路下,他们首先拜访了周炳德的家,受到了周家人的热情接待,尤其是周老爷子拉着万峰的手无限缅怀香瓜的味道。

    香瓜是指望不上了,但是西瓜这里却有两个。

    “周爷爷,这西瓜也是我爷爷种的,你尝尝。”

    老梁头又冒充了一回万峰的爷爷,估计老梁头知道了能乐得够呛。

    老梁头的西瓜种的也不错,别看瓜个头不大但皮薄瓤沙,非常的甜。

    万峰陪着周老爷子吃瓜聊天,讲笑话,把周老爷子逗得哈哈大笑,并且还和周炳德的妻子探讨了一气中年妇女的美容。

    八零年的女人和三十年后的女人相比从外貌看最少相差十岁,这主要源于生活环境和打扮。

    当时的农村妇女因为参加田间劳动,风吹日晒的显得格外衰老,再加上没有什么高级化妆品和时尚的衣服装扮,所以比实际年龄显得老上十岁左右,农村妇女老的就更严重。

    周炳德的家庭条件在当时来说属于一流生活了,他妻子倒是没有经历过多少风吹日晒,皮肤保养还可以,但打扮就不入流,也显得像后世五十几岁的妇女一样。

    万峰主要就是和她探讨皮肤的保养和穿衣搭配问题,护肤就要有护肤品,万峰带来了当时市面上最高级最贵也极难买到的孔凤春和美加净。

    在穿衣搭配方面万峰给周炳德妻子设计服装样式以及发型搭配,并承诺将送一套让她最低年轻十岁以上的潮流服装。

    周炳德的妻子在对万峰的学识愕然之际也被万峰哄得心花怒放。

    从周炳德家出来众人直奔一建公司驻地,找到了周炳德。

    结账要有领导的批条,离了他玩不转。

    周炳德给他们写了一个条子,万峰和会计到一建财会结账,张海则和周炳德东拉西扯拉近关系。

    洼后砖瓦厂是从二十三号开始送货,累计到昨天一共才送了七天的材料。

    在这七天的时间里一共往一建送来二两红砖三万一千块,水泥瓦五千块,脊瓦三百块。

    按照合约签署的定价,红砖每块三分八厘结算,结算了一千一百七十八元水泥瓦每片九分结算了四百五十元,加上脊瓦结算了一十八元,一共结算了一千六百四十六元。
1...5152535455...9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