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直接就扯到犯法蹲笆篱子上面去了。

    郑老三对法律这玩意还真没什么研究,他们这样拦路算不算抢劫如果真的算抢劫真的要被判刑还要十年起步

    一时间郑老三还两难了,他身后的人也被万峰简短的一席话整得没了一开始的士气。

    万峰自然是看出对方已经没了底气。

    “郑哥,虽然我们没什么交情但我也看出你是一个知道轻重的人,别的事情我们可以再商量,但现在可以放我们的马车过去了吧”

    郑老三依然沉默,放马车过去就说明前窑人怂了,这点他还是明白的。

    既然对方还在犹豫那就要逼他一逼,看他是知难而退还是傻啦吧唧的破釜沉舟,如果对方真的誓死一搏,万峰真的不介意报警把他们都送进去,拦路抢劫可不是什么小罪名。

    万峰抽身退到路边面无表情地说:“梁万舅,去赶车,别耽误了交货!”

    梁万没一丝犹豫转身就跑到马车边,撤去塞住车轱辘的木楞子。

    现在万峰和夏秋隆一方的人都站在路边,路中间就剩下郑老三和前窑的两个人。

    梁万没有在地面上赶马车而是跳上车两条腿跨站在两个车辕上,他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口水,从车辕的插鞭眼上拔出大鞭子,劈空打了一个响鞭。

    接着就是一声吼:“架!”

    三匹马同时发力,大车隆




第一百八十章 合作谈判
    郑老三诧异地看着万峰:“小崽子你还要干什么告诉你别逼人太甚,急眼了大家就鱼死破。”

    “多大点事儿就鱼死破人有血性有胆气是好事儿,但要看为什么,如果是保家卫国豁出去一条命不算什么,可这是什么事儿你就要拼命有点出息行不”

    郑老三眼中闪过一片厉色,狠声道:“你一个小奶黄子也想教训老子老子打江山”

    “我要看看你们的瓦。”万峰不想听郑老三吹牛比,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郑老三坐地懵比:“你要干啥”

    “刚才我记得你说过你们也造了水泥瓦,而且和我们的一样,你这算是侵犯我们的专利了,我要看看。”

    郑老三这回可是彻底的火了:“这简直是欺人太甚,要逼我们走投无路是吧,看来不拼命”

    虽然他不清楚专利是什么玩意,但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万峰没有给郑老三发狠的机会,再次打断他的话:“我要看看你们制造的瓦的成色和质量,如果能达到我的要求,我可以替你们销售。”

    “啥”

    郑老三的火气被这一句话生生地削减了四分。

    “我再说最后一遍,如果你们生产的瓦质量能达到我们的标准,我可以替你们代销,听明白了听明白就带我去看看。”

    代销这个名称郑老三是第一听说一时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看这郑老三迷惑的眼神万峰摇摇头。

    “代销就是一种形式的生意,就像做买卖一样,我们花钱从你的手里把你的产品买来转手再卖出去,这回懂了”

    “那不是投机倒把吗”

    还不错,起码他还明白投机倒把。

    “你现在还看到有抓投机倒把的吗”深圳那地方都划圈了还抓什么投机倒把。

    郑老三似乎好好回忆了一下,摇头。

    “这回可以带路了吧”

    郑老三沉默了一下,对一个青年到:“柱子,你带这小小孩到窑厂去看看,我先家去一趟。”

    这货脑袋大概还没转过弯,自己这方输了面子还带打败他们的人去看货有点抹不开脸,估计要先躲一会儿。

    叫柱子的小伙对着大路边一条通向不远处的一个村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万峰迈步踏上那条村路回头对紧随而来的夏秋隆道:“别弄那么一帮人跟着,咱是去做买卖不是去抄家的,叫你的兄弟们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

    夏秋隆似乎还不放心,担心地问:“这样行吗”

    “咱们是去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得敲锣打鼓地欢迎咱们才对,难道你还怕他们揍咱们”

    这些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再怎么说也是在城边居住,见识和耳闻还是有的,算不上愚昧透顶。

    万峰相信他们还是拎得清轻重的。

    夏秋隆回头叫小五和刘赫带着兄弟们离开,孤身一人随着万峰跟着柱子进了前窑村。

    前窑村前就有几座土窑在冒着淼淼青烟。

    穿过这些窑就是一个简易的场地,很明显这个场地开垦出的时间不长,依稀还能闻到土地的芬芳。

    场地上搭建了一些以木头支架为主的棚子,万峰一眼就看见有的棚子里堆积着已经是成品的水泥瓦,还有一些棚子里有正处在养生期的半成品。

    万峰径直走到成品瓦堆前,伸手拿起一块水泥瓦。

    从外表看,前窑制作的瓦和洼后制作的瓦几乎没什么区别,一模一样的仿制品。

    敲敲瓦面听听瓦发出的声音,万峰嘴角不易擦觉地划过一丝微笑。

    又拿起一块瓦扔到地面上然后把手里的瓦狠狠地砸在那块瓦上了。

    随着哗啦一声,瓦碎裂了成了几个大块。

    瓦没有摔成粉碎状说明质量还是过得去的,可能还不如洼后的瓦但差距也不会太大。

    弯腰捡起一个碎片看了看碎裂处点点头。

    “去把郑老三叫来。”

    有人飞快地离去,几分钟后郑老三拖拖地来了,面色依然不是很好看。

    &n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还算完美的结果(求订阅)
    他们创办这个水泥厂从制作模具到购置水泥沙子也是花了上千元的本钱的,这还没算人工成本,这要是一片卖不出去可赔到姥姥家了。

    这也是他们急眼的原因。

    虽然对方是造成他们失去市场的罪魁祸首,但是现在对方却又给了他们一个出路,郑老三的脑袋一时还有点接受不了。

    从万峰出的价钱看,郑老三现在确认这个奶黄子好像不是忽悠,他确实想买下他们的产品。

    七分的价钱虽然照市面上低了一些但也算是高于盈利的最低底线了,按照这个价钱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利润可图的。

    “我说这位小小兄弟,市面的价钱可是八分多一片的,你这个价钱是不是低了点”

    能争取到一点利益是一点利益,这就是商人的本色。

    万峰一声冷笑:“郑哥,你说的不错,市面上水泥瓦确实八分多一片,但我刚才也说了,我是做买卖的,我多少不赚点我吃饱了撑的扯这蛋,我给你七分的价钱可以保证你们能养活自己还有盈余,同时我也赚点,这就是有钱大家赚,这没什么错误吧”

    郑老三想想也是,人家多少不赚点干这个确实吃饱了撑的。

    “还有,七分的价钱并不是你们把瓦生产出来就什么都不管了,你们得负责把瓦送到工地。”

    “啥还得负责送到工地”

    这样似乎又多了一点运输成本。

    “干不干一句话,现在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万峰一句话就把路堵死了,这里离街里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几里地负责运输他们承受的起。

    “这个我要和乡亲们商量一下。”

    “十分钟,如果十分钟还没有结果就拉倒。”

    郑老三转身就和前窑的人躲到远处商议去了,这里就剩下万峰和夏秋隆。

    两人依靠着瓦垛掏出一支烟点燃深吸一口:“兄弟,这样行吗这不是抢了咱们自己的市场吗”

    “大哥,我这也不是权宜之计吗,咱们瓦厂现在的生产规模到合约期满的时候根本就生产不出十五万的产量,我们现在就是开足马力一个月也不过三万多片的产量,我算了一下这中间大约有三万多片的缺口。”

    “咱们不是只签了十万片的产量吗”

    一建今年有十五片瓦的需求,但上次签合约的时候他们好像只签了十万片。

    万峰嘿嘿一笑:“那是咱们吃不下,现在能吃下为什么不吃下,回头再补一份合约不就完了,有钱当然要自己赚。”

    夏秋隆的眼睛亮了:“你就想到他们头上了”

    “临时想起来的,当郑老三说他们也生产水泥瓦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这个计划,既补了我们的缺口我们还有钱赚,这不是十全十美吗,还有这些瓦里照样有你们的辛苦费。”

    夏秋隆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麻痹的你这到底什么脑袋呀,这转速真特么够快的。”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但是,今年让他们补缺口,那明年呢明年咱们自己的产量上来了,难道还用他们的产品”

    “我现在想的只是今年,明年再说明年的,不过就算明年继续用他们的产品也不错呀,毕竟我们一块还是有二分钱的利润,这不就像是白捡一样吗,有什么不好,再说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们说要就要说不要就不要一切都是可控制的。”

    “我是越来越不懂你的想法了。”

    “哈哈,大哥,以后的江湖是看谁有钱的江湖,打打杀杀只是一种赚钱的辅助手段,不到万不得已这些手段轻易不要使用,国家的法律可不是放那好看的,



地一百八十二章 一个惊喜(求订阅!)
    本来一场说不定要头破血流的恶件就这么成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夏秋隆对万峰佩服的五体投地。

    “兄弟!你处理事儿的本事哥哥我佩服死了,这样一件事最后竟然成了这样的结局真是想不到。”

    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崇拜的事情,在夏秋隆眼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但是在万峰眼里这不过是正常不过的操作。

    “大哥,和为贵和和气生财这两句话可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它里面蕴含的真理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了,以后遇到事情时脑袋多拐几个弯儿去考虑,多从其它的角度去分析,慢慢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你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它也许会有好几种处理方法有好几种可能出现的结局,每一个处理方法就可能导致其中一个结果的产生。这样你就有了在多钟处理方式上选择的余地,选择其中一个最合理的处理方式才会产生一个最合理的结果。”

    万峰停顿了一下叹息一声:“可是很多人因为看不到这一层而偏偏选择了一条极端的路,最后也就成了死路。”

    这一番话把夏秋隆唬得一愣一愣的,一脸的崇拜:“大哥听你的,以后再遇到事情也多方面考虑考虑。”

    世间的很多事情除了少数外都是存在很多种选择的,但是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层偏偏钻进了死胡同,也常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而酿成惨祸。

    这是人之通病。

    两人一边唠着闲话,半个小时后回到夏秋隆的家。

    “你们跑哪里去了才回来,何姐都在这里等半天了,人家可是请假出来的。”

    夏嫂已经回来了,从她喜气洋洋的表情分析,缝纫机估计是有着落了,她嘴里的何姐大概就是缝纫机的主人了。

    “这就是何姐,她有一台蜜蜂牌缝纫机要出手,你们谈谈。”

    辛莉嘴里的何姐大约三十的样子,有点面黄肌瘦的,精神方面似乎有点萎靡。

    按理说像她这样的纺织厂国家工人就算工资低一点但也比农民强上百倍了,就是现在起码能保证温饱的农民也大多没有像她这样面黄肌瘦的了。

    “我管夏秋隆叫大哥,管辛莉姐叫嫂子,我就从这方面论辈了就叫你何姐了,何姐你没意见吧”

    辈分这东西还是先弄清楚的好,免得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管人家叫姐被人家骂没家教。

    “没问题,辛莉妹子说过你们之间的关系。”何姐的声音很细也很不集中注意力还真不一定听得清楚。

    “既然你的缝纫机要卖,我想问一下你的缝纫机是哪一年买的”

    何姐稍稍沉默了一下:“前年冬天买的,我记得买的时候天下着雪。”

    不到两年就算一年半吧,最低也算八成新。

    “你要卖多少钱”

    “这台机器当初买的时候是一百二十五,现在卖九十块钱可以吗”何姐的声音很听着很费劲。

    这怎么还有问买主价钱的

    “我要看看你缝纫机的成色再决定价钱。”

    “可以。”

    何姐家离这里也不算太远,这一片都是纺织印染厂的家属区。

    万峰跟着辛莉和何姐穿过几条胡同最后沿着一条狭窄的胡同来到一个院门前。

    何姐的家比较黑,一走进屋里万峰深深吸了一口气。

    何姐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除了正屋北面一口已经掉漆的大柜之外就只有门后的那台缝纫机了,她家里再有的东西大概就只能是那口大柜上方墙壁上的相框了。

    炕上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眼神黯淡地躺在炕上,两只眼睛无神地望着屋顶就连进来人都没有看一眼。

    屋里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怯生生地站在炕沿前看着万峰他们。

    “辛姨、夏叔好。”女孩显然认识夏秋隆两口子,声音弱弱地问好。

    一眼扫过,万峰心里就感觉有点沉重,这应该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另一种方案(求订阅)
    万峰重新打量了一下何姐的女儿。

    女孩虽然十六了,但是身材似乎显得单薄了点,头发还有点发黄。
1...5657585960...9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