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宦海无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徐树昆到西山省来,徐少杰明白了,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在提醒自己,包括了个人的生活、个人的前途以及个人的决策等等。徐少杰已经相信了,卢云峰之所以没有能够进入政治局,与徐老和徐树昆,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的要害就是卢云峰和徐竹心之间的关系,还有卢云峰的个人生活方面。徐少杰为自己的理解感觉到吃惊,但是没有抛弃这样的猜测,徐少杰明白,徐老生前是非常疼爱徐竹心的,因为徐竹心的原因,不遗余力的扶持卢云峰,令卢云峰很快的时间,就成为了省部级领导,但徐老一定是知道很多事情的,老一辈的领导人,对个人生活方面,是看得比较严肃的,包括徐树昆,也许就是这样的原因,卢云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徐少杰知道,卢云峰没有能够进入政治局,一定还有着其他的原因,不会仅仅是生活上的问题。
徐少杰很佩服卢云峰,在个人能力方面以及认知视野方面,徐少杰认为,卢云峰是非常杰出的,完全有资格到中央去,从历史上的总结来看,评论政治家,首要关注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掌控,最不为关注的就是个人的私生活。
这些想法在徐少杰的内心里面,是不会说出来的。
徐少杰最为注意的事情,还是自身的前途,徐树昆到西山省来,透露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信息,就是自己有可能到中央部委去出任相关的职务,但被徐树昆进言反对,这方面的事情,徐少杰几乎没有考虑过,出任西林市市委书记的时间太短了,按照道理说,是不大可能被调整的,但徐树昆的说法,一定是实际情况。
想到这里,徐少杰打了一个冷颤,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央有领导对自己在西林市的工作,并非是特别满意,按照自己的资历,不可能一步到位,到中央部委出任正职的,也就是担任副职,省委常委到中央部委去出任副职,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西林市委书记到中央部委去出任副职,就值得思考了。
徐少杰有些迷茫了,此刻,他想到了白长林,想到了高飞等人,既然徐树昆和白长林交谈了那么长的时间,一定是说到了一些事情的。
白长林依旧是在家里等着徐少杰。
“徐书记,我就知道你会来的,呵呵,首长已经走了,有些话,我也想着和你说一说了,上次我说到自己快要退休了,会到报社去工作,事情是真的,不过你说到了我个人的能力突出,这就不是实际情况了。”
“报社有那么多的能人,我一个老头子了,能够做多少的事情啊,再说了,年轻人精力充沛,更加能够做好工作的,其实我到报社去,是首长的意思啊。”
徐少杰大为吃惊,想不到白长林到报社去审核内参的稿件,居然是徐树昆的意思,徐少杰知道,徐树昆要做到这样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首长没有离开西山省的,有些话我是不好说的,相信首长和你也说到不少的事情了,今天,我给丁省长打电话了,聊了很多,大都是说到你的事情啊,丁省长比我的年纪还要大,我们都是老人了,马上就要退下来了,你就不同了,正当年啊。”
白长林说完这些,看着徐少杰,暂时停止了说话。
“白站长,我明白了一些事情,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坚持自身的执政理念,终生的奋斗目标,都是为群众办实事和办好事,都是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上,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的信念不会变,我不管其他领导是怎么看的。”
徐少杰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此刻,白长林的脸上,出现了异样的光彩。
“徐书记,这段时间以来,我已经注意到了,你慢慢固定了自身的执政理念,这是你多年工作悟出来的,我虽然没有真正在官场上博弈,但我也知道,你这样的思想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随意会改变的,你经历了很多,从社会的发展角度看,你这种执政理念,是弥足珍贵的。”
“我一直以为,有两种人,是了解官场的,甚至说比官场上的人更加能够看清楚,一种是历史学家,一种是资深的记者,无论社会如何的发展,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正是因为这样,我感觉到,你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执政道路,随着你地位的提升,今后,你遇到的难题将越来越多啊,你甚至可能面对庞大的官僚集团。”
徐少杰脸上微微一笑。
“白站长,我已经预料到了,所以,我一直都是很小心的。”
白长林沉默了一会。
“徐书记,你知道吗,这次对你的安排,曾经有过争论。”
徐少杰看着白长林点点头,但没有说话。
“曾经有建议,你出任农业部的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但这样的建议,也遭到了反对,我听说之后,都感觉到不平衡,没有理由这样安排你的。”
徐少杰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什么表情,安排到农业部,徐少杰确实是没有想到的,虽然说中央这些年来高度的重视三农工作,但是,农业部的权限,很多人都是明白的,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很清楚,和中央的很多部委比起来,农业部根本就不算什么的,在日常的接待工作中,徐少杰也知道。很多时候,越是中央强调重视的工作,在下面越是不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但就好比是宪法一样,国家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谁注意到的。
徐少杰更是想到了,徐树昆为什么要到西山省来,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在提醒自己,自己出任西山省委常委、西林市委书记,并非是风平浪静,中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上面迟迟没有配备市长,也是有着其他考虑的。
“这样的提议,遭到了反对,目前是不需要担心了,不过我认为,你在西山省的时间,不会很长了,我知道,你想着好好建设西林市,打造西林市,不过我觉得,你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徐少杰的目光慢慢变得深邃起来了。
“白站长,我虽然时常考虑到个人的前途,但是,我还是要以工作为着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安排,我首先想到的,还是工作,我明白,手里不能够掌握权力,很多的事情就无从谈起,空有一身的想法,是无用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特别注意的。”
“徐书记,我是完全支持你的,在我看来,如果你离开了西山省,离开了西林市,这是一种损失,很大的损失,不过,我也有另外的一种看法了,你在西山省工作的时间太长了,换一个环境,对自身也是有好处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长了,好友多,熟悉的部下多了,有些工作反而不好推进了。。。”
。。。。。。
离开白长林家的时候,徐少杰的心情有些沉重。
徐少杰明白,自己在西林市的时间,不会很长了,也就是说,自己的很多想法,很多的抱负,想要在西林市施展,可能性不是太大了,徐少杰有些郁闷,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了,在任何的一个地方,徐少杰都是做出来了不小的成绩的,唯独在西林市,徐少杰感觉到,自己没有能够留下来什么,好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现实就是现实,徐少杰不会也不能够自艾自怨,中央调整是中央的事情,工作还是要继续做下去,既然时间不多了,就加快步伐。
!#





宦海无声 第七百三十三章抉择(2)
第七百三十三章抉择(2)
除了和白长林交换意见,徐少杰没有向任何人说到这件事情,甚至没有给高卫打电话,徐少杰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了,现在的重点,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自身的工作,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西林市委书记、市长。(_《》)
徐少杰在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多次强调了为民办事的理念,而且对市直单位的要求,也变得严格起来了,一改过去那种温和的态度,徐少杰有些着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只能是突出重点,只能是在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里面想办法,包括信阳公司集资案,包括听证会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信息的公开,包括对群众在微薄上面发表意见的回复,包括纠正自身工作中间存在的问题等等。
这中间,徐少杰做出来的一件事情,震动了西林市的官场。
事情的起因,来自于一次的上访。按照徐少杰现在的身份,一般情况下,上访人员是见不到的,不过徐少杰一直保持着直接见上访人员的习惯,有的时候,通过上访人员的倾诉,徐少杰也是能够了解到一些情况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徐少杰对上访人员的理解,也是有着独特的看法的。徐少杰认为,普通的百姓,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没有谁愿意上访的,上访人员在各地都是受到歧视的,人活一张皮,谁都有面子,都有自尊,这样抛弃自尊和脸面的事情,善良的人是做不出来的。当然,徐少杰的认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上访人员,因为局限于自身的认识,在看待事情方面,存在着欠缺,如果事情的处理稍微不合自身的意思,就认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要上访,说到底就是利益争夺,也不排除百姓中间,实实在在存在一些刁民,不顾大局,就是想着在中间搅浑水,自己谋取利益。
在应付上访人员的工作中,慢慢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花钱买平安,不管上访人员是不是很有道理,为了树立地方政府的形象,为了地方的面子,为了地方的政绩,也为了免除一些麻烦,在处理上方情况的时候,采取了付钱了事的原则,一种是态度粗暴,不管上访人员是不是有道理,能够拖的事情就拖着,能够敷衍的就敷衍,万一不行了,就采取粗暴的态度,甚至限制上访人员的人身自由,做出来一些过激的事情,上访人员大部分都是处于弱势的,和政府部门对着干,显然难得有什么好的效果。
徐少杰一直都很注意信访的问题,对于信访的制度,徐少杰还是颇有微辞的,长时间担任领导干部,徐少杰接触了不少的信访事件,最为笑话的是法院已经判决了,当事人不服气,找到了信访部门,要求解决问题,似乎信访部门比法院的权力要大一些,实际的情况中间,也确实出现过此类的情况,明明已经判决的案件,为了能够息事宁人,最后由信访部门出面,安慰性的处理一番。徐少杰一直有一种认识,如果规章制度完善了,如果能够切实按照制度来办事,如果能够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考虑,关口前移,是不需要设立信访部门的。
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的时候,老百姓打不起官司,也不懂得很多的法律,遭遇冤屈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找领导申冤,在很多的老百姓眼里,青天大老爷是存在的,越是上面的领导,越是公正,越是基层的领导,越是喜欢乱来,所以说,这些年以来,信访部门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
徐少杰出任西林市委书记以后,推行了领导信访日接待制度,这在西林市某些领导的眼里,是颇有微辞的,按照各级的要求,信访问题都是需要在基层解决的,不能够闹到上面去,严格禁止越级上访的事情存在,出现这样的问题,下级领导是需要受到问责的,以前的西林市也是这样的情况,一般的信访问题,都是在区县解决,不上交到市委市政府,很长时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并没有直接接触到什么信访问题的。而且西林市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本来就在省城,有些时候,上访的老百姓直接找到了省信访局去了,反而不会找到市委市政府,省信访局也显得为难,直接转给西林市委市政府,觉得不是很妥当,往往都是转到了西林市下面的区县,要求当地处理的。
徐少杰虽然对信访制度有一定的看法,但徐少杰很明白,信访是老百姓反映问题的一种途径,不多的途径,很多的时候,通过信访渠道解决的问题,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老百姓会很感激,也是老百姓用较低的成本能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且在社会上,也会形成很好的看法。所以,徐少杰很是重视信访问题,要求西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还有市直单位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老百姓的诉求,要及时解决一些明显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徐少杰对信访问题的高度重视,西林市各级领导都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几个月时间过去,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西林市的老百姓还是比较满意的。
事情的发生有些突然。
徐少杰住宿在西林市公安局的宿舍区,宿舍区的外面,不远处有一家派出所,公安局住宿区的治安,派出所还是很上心的,所以,多年来,这里的治安情况都是很不错的,很多的时候,徐少杰和唐婉柔、徐雯婉在住宿区的院子里闲逛,也是很洒脱的。
这天下午,徐少杰回家的时候,看见了异常情况。
派出所的外面,围着好几个人,其中有几个妇女坐在一边,拉扯着横幅,上面写着严惩**的大字,很是醒目。现场的气氛并不是很紧张,派出所的干警和几个妇女面带微笑的聊天,可能是在劝说几个妇女,不要这样做。
自从李明上任以后,对公安干警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条,就是不准随意的动用警力,社会上的矛盾有些多,李明要求了,在处理群众矛盾的时候,要采取劝说和教育为主的手段,绝对不能够在不请示的情况下,随意采取强制手段,谁这样做了,处分谁,不管他是什么身份,甚至是脱掉警服。
徐少杰见过这样的场景,看上去就知道是企业改制中间出现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上访事件,企业改制很复杂,有不少的问题,而且企业改制的过程非常繁琐,是干着得罪人的工作,徐少杰亲自主持过企业改制的工作,知道里面的一些情况,所以,对于企业改制中间出现的问题,还是持宽容的态度的,诸如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法人的贪污**等问题,很多都是职工个人的主观臆断,没有多少的真凭实据。
特别是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包括一些专家,也提出来这样那样的意见,仿佛一家价值上千万的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必然要拍卖出同等的价格,否则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了,就是中饱私囊了,就是**了,徐少杰很不感冒这样的说法,做生意的商人,都是想着赚钱的,不少的国有企业,因为管理的原因和体制的原因,已经处于破产的情况了,这些企业的员工,在没有改制的时候,依靠着银行贷款,或者是政府的输血,发放生活费,厂里的资产大爷在这样的过程中流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是尽快将资产拍卖,如果按照同等价格拍卖,会有谁同意接手,如果按照某些专家的意见,只能是维持现状,最终是企业彻底破产,想要拍卖,也不值钱了。
徐少杰也承认,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占了便宜,低价收购了企业,甚至有一些内外勾结的情况,前一种情况,在拍卖的过程中,低价处理了国有资产,要看具体的情况,有些商人是占了政策的便宜,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后面一种内外勾结的情况,发现之后,是必须要处理的。徐少杰甚至承认,在企业改制工作,存在**,有些情况不能够被发现,所以,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孙健是不会停车的,依旧开车朝着宿舍区而去,就在这个时候,异常情况出现了。
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看见了徐少杰乘坐的轿车,以最快的速度跑过来了,派出所的干警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了,车速本来就不快,两个小伙子很快就跑到了轿车的旁边,不过,他们还是没有阻拦在轿车前面,此刻,其余的几个妇女也开始小跑着过来了。
孙健准备加速进入住宿区,进入了住宿区了,这些上访的人是不好冲进去的,无论有什么事情,都是应该在单位上说的,到领导的住处来,还是不妥当的,当然,孙健也不是准备不予理睬,待到徐少杰回家后,孙振东是会和这些上访人员见面的,问清楚情况,看看应该怎么样来处理。
“小孙,停下来吧,看看是什么情况。”
徐少杰的声音传来了,孙健只好停车了,徐少杰的声音里面,带着疲倦,这段时间,徐少杰实在是太忙了,孙健不禁有些恨恨的,都这个时候了,这些上访人员也是的,领导也是人啊,也需要休息,又不是铁打的。
“徐书记,我先下去看看吧。”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孙振东马上开口说话了,说话间,就已经准备下车了。
“我们一起下去看看吧,这些上访的群众,就是冲着我来的,住处都弄清楚了,估计不见到我,也是不会罢休的。”
徐少杰下车之后,立刻有三个干警走到了徐少杰的身边,他们害怕出现什么其他的情况,尽管他们知道,上访人员想着见到徐少杰,不会做出来什么过激的举动。
“徐书记,我们要反映情况。。。”
几个上访人员看见徐少杰下车了,都开口说话了,他们的确是有准备的,其中一人手里还拿着一叠的材料。徐少杰仔细看了看,一共有8人,其中除了两个年轻一些的男同志,其余都是女同志,也都是接近中年的妇女了。
“大家有什么情况,能不能明天到相关的部门去反映啊,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徐书记每天的工作很多的,现在需要休息了。如果大家一定要现在反映,我来接待大家,我是徐书记的秘书孙振东,大家看好不好。”
孙振东马上开口说话了,孙振东说的是实际情况,上访的人员沉默了一下,其中一个中年妇女开口说话了。
“徐书记,孙秘书,我们到这里来反映问题,不是很合适,可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我们不会胡搅蛮缠的,就想着反映情况,说清楚事情,要求上级领导能够秉公处理。”
徐少杰点点头,开口说话了。
“好吧,既然大家想着反映问题,就派出来两名代表吧,说话的人多了,反而说不清楚了,就到派出所去说吧。”
徐少杰慢慢朝着派出所走去,这个时候,唐婉柔也从楼上下来了,早有派出所的干警给唐婉柔打电话了,说徐少杰刚刚到门口,就遇见了上访人员了,唐婉柔挺着急,肚子里也有火,徐少杰这个时候回来,唐婉柔估计,一定还没有吃饭,唐婉柔已经给母亲许云韵打电话了,说是马上要和徐少杰过来吃饭的。徐少杰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特别是近段时间,唐婉柔看着徐少杰每天回到家里,话都不想多说的样子,不要说有多心疼了。
唐婉柔走出来的时候,两个干警忙给唐婉柔说,徐书记已经到派出所去了,听上访人员反映情况,两个干警连声说徐书记平易近人,按照他们的看法,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要求秘书处理,想不到徐书记还是亲自处理。
唐婉柔不会进入派出所去,徐少杰在工作,唐婉柔不会打扰的,不过唐婉柔脸上的表情不是很好看,现在都快七点钟了,此刻,孙健看见唐婉柔了,连忙走到了唐婉柔的身边,唐婉柔顺便问了,徐少杰是不是吃饭了,孙健低着头说徐少杰还没有吃饭,唐婉柔脸上已经出现了焦急的神情,不知道徐少杰见这些上访的人员,需要多长的时间。
此刻,唐婉柔想到了,如果说徐少杰居住在省委宿舍区,就不会遇见这样的问题了,那边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




宦海无声 第七百三十四章抉择(3)
第七百三十四章抉择(3)
此刻的徐少杰,也处于了为难之中了,上访人员反映的情况,并不是很复杂,而且可以说是很简单的,但如何处理,需要徐少杰深思了。(,《》)
原来上访人员是西林市第一百货公司的职工,百货公司的门面都在闹市区,本来早就要进行企业改制的,但这些年,门面出租的价格比较高,暂时还能够维持,所以改制的事情,就这样拖下来了,加之公司的有些职工,也想着在改制的时候,能够购买闹市区的门面房,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第一百货公司暂时这样维持。
可近两年来,物价不断上涨,不少的职工已经不满意这样维持了,加之公司没有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不少人觉得不安全,所以要求进行改制了,而且市政府也明确要求,没有改制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情况,都需要进行改制了。
徐少杰到西林市以后,对企业改制,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如同百货公司这样的情况,以前,谭常轩是同意暂时维持的,可以不进行改制,可徐少杰的看法不同,企业改制是中央提出来的工作要求,百货公司的资源不错,目前看起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但以后怎么办,职工没有购买养老保险,若干年以后,会是很大的麻烦的。
徐少杰不会负责具体的企业改制工作,第一百货公司的改制工作,也是所在的区县直接负责的,徐少杰早就知道,第一百货公司正在进行企业改制,本来以为,条件这样好的公司改制,不会有什么麻烦的,想不到也来上访了。而且职工上访反映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什么虚构的。
就在第一百货公司进行改制的过程中,单位上的会计和出纳失踪了,账目也不见了,据知情人士反映,会计和出纳是带着账本跑了,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改制领导小组到银行封存了现金存款,发现出纳并没有提取大笔的现金,也就是说,最终不见的,是百货公司的账本。改制领导小组经过研究,决定还是继续进行改制,会计和出纳失踪了,并不会影响到改制的大局,有问题处理问题,改制还是要继续进行的。
百货公司的该镇领导小组,公司的负责人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在改制的过程中,政府相关单位的负责人是很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的,既然公司的负责人都这样说了,大家也认为改制还是可以继续进行的,所以决定继续进行改制。
企业改制的基本程序中间,清产核资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谓的清产核资,当然包括审计账目了,如今的清产核资,无法审计账目了,重点就是清理资产了。不少的职工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普遍感觉到不满意,会计和出纳跑了,说明账目一定是有问题的。还有一些职工记得,在刚开始进行企业改制的时候,会计和出纳都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异常,为什么现在会突然消失,不少职工都觉得里面有蹊跷。
1...392393394395396...4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