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犯罪心理性本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星的泡沫
从跟踪警员那里文沫了解到,周香梦这两天的日子可真是不太好过,她细心扮演着二十四孝母亲,仔细照顾着罗秋林,无奈孩子的惨样在那摆着呢,不论她怎么解释自己当初是出去取快递了,真是孩子自己不小心,群众根本不吃她这一套。
也是,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听多了。继母本恶,这是人们心里最普遍的认知,几乎所有人对“继母”这个称呼天生怀有敌意。不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即使同住一个屋檐下天长日久的,也无法培养出来太多的母子天性吧。
当然,也话上述说法太片面,人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善良的女人愿意将别人的孩子视若己出,对继子女比对自己亲生的还好。但是这种伟大的女人毕竟太少太少,罗秋林的主治医生说了,孩子身上确实有不少伤痕,被掐得青紫的地方也有,但是看起来周香梦下手还是很有分寸的,这些伤都很轻,养几天也就下去了,还不会留疤。
医生的一席话,使人们更加认定周香梦就是那恶毒继母,网友们情绪激动。纷纷要求法律严惩这对个六岁孩子下毒手的蛇蝎继母。更有不太理智的爱心人士。直接来到罗秋林住的医院,破口大骂周香林,时不时地再赏她几个带皮生鸡蛋烂菜叶什么的。
周香林全都照单全收,却不解释不争辩。因为她明白。不论她怎么说,都不会有人相信的,这份委屈她只得受了。所以周香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依然每天守在医院。
过了三天,罗秋林的烧退下来了,但是伤口却没有明显好转,孩子依然没有苏醒的迹像。
罗秋林的父亲罗佑军是一名货车司机,三天两头出外跑车不在家。可巧孩子出事那天他一早回了家,晚上还没来得及走,孩子就出事了,他把孩子送到医院后陪了一天,得知孩子一时半会不会清醒。病情虽严重,但是只要治疗得当,也没有生命危险。
将孩子交给周香梦,罗佑军就出车去了,这几天一直也没在医院露过面,里里外外的事都是周香梦一个人操持。导致网友在骂周香梦狠毒的同时还骂罗佑军是典型的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对自己与前妻的儿子不闻不问。
这一天中午,罗佑军出车回来,到医院打了个转就回家睡觉去了,就在他半梦半醒之间时,恍惚闻到了浓烈的汽油味,之后便感觉到热了,很热很热,他猛然惊醒,就看到了热量的来源:他所在的卧室四处着着火,滚滚的浓烟呛得他无法呼吸。
着火了!罗佑军心里一惊,连忙向门边跑去,顾不得门把手被大火烤得通红烫手,按动把手想把门打开,却不想,门纹丝未动。罗佑军又死命地拽了几下,门仍然牢牢地闭合着。
门口是出不去了,但罗佑军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急忙拎起被子朝着着火的窗户扑去,将窗户附近的明火扑灭,推开窗户大声呼救!
不是他不想直接从窗户上跳出去,而是为了安全,他家里所有的窗户都安装了防盗网,以前这些起了防盗作用的铁栏杆,现在则变成了横亘在罗佑军生与死之间的催命符!
“救……”罗估军刚喊出来一个字,命还在嗓子眼里没发出来呢,不知从哪扔过来一束着着火的破布团,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罗佑军身上。
火,腾得一下在他身上窜了起来,他突然明白过来他刚刚醒的时候那股浓烈的汽油味来自于哪里,却已然太迟。
等四邻注意到罗佑军家的异样,赶着跑来救火时,看到的,就是一个满身着火的身影在火光冲天的屋子里来回打滚,等119赶到扑灭了大火,剪断明晃晃挂在罗佑军家卧室大门上的锁头时,罗佑军早就被烧成了一截焦炭,连面目都已经无法辨认了。
房间内人为纵火痕迹明显,消防队叫来了警察。
谁也没有想到,罗周夫妻两人死的居然会是罗佑军,当所有人都在怪老天无眼,该烧的没烧死时,文沫终于从周香梦嘴里问出了真相:
一直以来,虐待罗秋林的,正是他的亲生父亲罗估军!
其实从罗佑军身死那一刻起,文沫直觉罗秋林受伤一事另有隐情,没想到,周香梦一出口就是这么石破天惊的内幕。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人要是没了人性,连老虎都不如。
罗佑军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也许是常年一个人奔波在漫漫长途路上,又或者是他本身就是心理阴暗之人,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家庭暴力的渴望。在他三十多年的失败人生中,只有通过殴打老婆孩子才能让他获得短暂的心理平衡。
终于有一天,前妻受不了离开了,她恨死罗佑军了,甚至不愿意要那个身体里流着罗佑军一半血液的亲生儿子,离开后的她再也没有回来过。
罗佑军残忍暴力的一面隐藏得很深,所以周香梦又一次上了当,罗佑军对她很是体贴,知冷知热,两人有了夫妻之实后不久,周香梦发现自己怀孕了。周香梦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女人,未婚先孕的她便嫁给罗佑军了。
两人很是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在她怀孕期间,罗佑军对她无微不致。只是对罗秋林有时会动手打他,周香梦其实也很不喜欢丈夫这个拖油瓶,但她还算善良,对罗秋林只是冷淡,气极时会骂两句,掐两下,比起罗佑军动的手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可惜,周香梦的好日子只持续到她生下孩子,还在月子中,有一次罗佑军仿佛在外面受了什么气,回来后心情很不好,周香梦那个时候身体还没恢复,当然不可能主动做家务什么的,家里雇的保姆只负责一日三餐和简单清洗,下午三点多还不是人家的工作时间。
罗佑军可不管这些,他今天刚刚出车回来,因为路上丢了一点货被老板给骂了不算,还扣了不少工资,他满肚子委屈,回来一看,家里冷锅冷灶,乱七八糟,当时那一肚子火气就压不住了,揪起躺在床上的周香梦就是一顿拳脚。
从此,周香梦恶梦般的日子开始了,她比罗佑军的前妻现懦弱,多数时候只要罗佑军不太过份,她都忍了,一个字也不对外说。却没有想到,她的忍让更让罗佑军变来加厉。
也许是出于愧疚,罗佑军倒是从来不打还不到三岁的小儿子,养得那小子白白胖胖的。对比之下,更显得罗秋林瘦弱可怜。
因为罗佑军总也不在家,左邻右舍都以为是周香梦虐待罗秋林,没有人会想到罗佑军身为孩子的亲生父亲会做出这么猪狗不如的事来。
罗秋林受伤当天,罗佑军在家休息,周香梦看家里熟油见底才炼了一锅油放在台案上冷却,之后收到快递员电话,让她出去拿快递,她一共就走了五分钟工夫,回来就看到罗佑军抱着怀里的罗秋林不知所措,而罗秋林在罗佑军怀里不停扭动,却没发出多大声音,周香梦只看到从罗秋林嘴里不断流出血来……
罗佑军家火灾原因很快查清,确定是人为纵火,助燃剂就是最常见的汽油,死者罗佑军几乎被烧成了焦炭,普通的火灾死者绝大多数都是被浓烟呛死的,像罗佑军这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很少,法医随后检验表明,死者罗佑军的身上被泼撒了大量汽油。
典型的以杀人为目的的纵火,而且从杀人手法上来看,很像连环凶杀案的凶手。不过,罗佑军的手机在现场已经被火烧化,警方只从手机运营商那里得到罗佑军死前的通讯记录,确实有前几个案件中凶手曾经使用的手机号码给死者发过一条短信,发送时间就在死者家着火前不久。
ps:
感谢东风旗大大的粉红票和玩偶妖女大大的再次打赏~~~
今天是母亲节~记得给妈妈打个电话问个好,请妈妈吃顿饭~
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





犯罪心理性本善 根本不想逃跑的凶手
这个手机号码,警方也曾监控过,某通集团网卡,就在连环杀人案开始前不久购买的,预付费,某通官网登记的名字根本不存在。凶手从来没有用过这张卡与除受害者之外的人联系过,平时这张卡也总处于关机状态。
对于家庭暴力,只要不出人命,我国法律的态度一直是民不告官不究。也就是需要配偶自己检举,并出示相关证据,公安局才会立案,不说接受了几千年传统教育的我国女性有多少会出面检举自己的丈夫,就说即使检举了,也立案了,最终能真让那可恶的男人付出代价的又有几个?所以周香梦沉默了,她舍不得幼子,只得忍气吞声,连人们的谴责都不能光明正大地反驳几句。
所以继子伤了,躺在医院,肯定不可能还会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了;丈夫死了,死得还那样惨。
烧烫伤是人所能受到的伤中最痛苦的一种。罗秋林被罗佑军烫成重伤,凶手替罗秋林讨个公道,活活烧死了罗佑军。
从这个角度来说,凶手很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的出发点,可能与文沫一直以来的想法不太一样。
一直以来,文沫觉得他可能是法律某个漏洞的受害者,可是通过这几起案件中死者与他们被认为所犯下的罪行相近的死法,更像是凶手自己将自己看成是法律的执行者。在他的内心深处,法律可以有漏洞有不足,但他没有,他的心里有一杆称,谁该死,都必须死。
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判别方法,在他的精神世界中,他就是至高无上且唯一的神!
一名曾受到过法律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也许也会犯下他今天所犯下的罪行。但这种罪犯本身侧重的是追求自身公平。不管他作了多少起案子,最终的着落点都会联系到他自己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情绪往往会更加焦虑,表现在杀人方式上也会越来越干净利落。
显然,烧死一个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期间,会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和运气。只有内心坚定地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完全正确,且站在真理的一侧,才能在现场全程目睹一个人被烧死的全过程。
警方很不幸的,从现场赶来的邻居手里拿到了一份视频证据。因为是手机拍摄,像素一般。而且拿着手机拍的人手抖得厉害。画面效果很差。但警方还是一眼就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位表现反常的男子。
这名男子身高大概在175左右,体型从背影看很强壮,穿着一身连帽的黑色运动装,帽子口开得低低的。让人看不清长相。警察注意到他是因为,在视频拍摄到屋内冒着火的人影停止挣扎后,这名男子低下头,转身快速离开,回过头正对上拍摄中的手机。男子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突然,他冲着屏幕做出个笑脸,无声地说了一句什么话。然后扬长而去。
警方在拿到这段视频后,找了专门的会唇语的人翻译。
不要我是你们的损失。男子说。
何出此言呢?这句你们是对谁说的?拍视频的人?当天到场的邻居都看过这段视频辨认,纷纷表示他们住家附近没见过这样的人。老胡同不比现在的高楼大厦,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几条街的人大家基本都认识。他们都没见过这个人。消防人员?应该也不可能。他们的人没可能会看到这份视频。
那么,难道凶手的意思是他们警察?
这个推测合情却不合理。
如果凶手真的是想当警察而没当上,惩罚这些逃脱了法律制裁的人就很有解释通了。也许是一时性起,也许是毕生所求,凶手想成为执法人员,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最终被挡在了警界的大门外,所以他自编自导这些颇费些心神的杀人案,希望能证明他比他们这些现役警察更聪明,更合适这份工作。
殊不知,一名真正的警察从来不会做出玷污自己身上这身警装的事情,为了捍卫国家和人民的荣誉和安全才选择的工作,不是为了某些人展示自己的个人舞台。
警界拒绝了凶手这样的人加入,在文沫看来,再正确不过。
凶手的大致轮廓已经出来了:25到35岁之间,男性,单身,体格健壮,平时在生活中表现随和,有正义感,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愤慨,会不自觉地抱怨社会。从事的工作自由时间较多,工资不高。首先重点要调查曾经申请过与执法有关工作且因某些不方便告诉应聘者的原因被拒绝的人员。包括多次参考警察类公务员职位却一直没有通过考试的人。
本来文沫觉得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范围,没有几千也有上百人。即使凶手在这个范围内,警方一时半会也是排查不出来的。
没想到,最终警方得到的是很短的一份名单,只有寥寥八人。任谁都知道,我国普通基层公务员工资有多低,拿b市来说吧,普通刚入职小科员,不足三千,除了房租水电,买菜吃饭,够用就不错了。所以现在其实不是警察队伍超编,恰恰相反,我国的警民比例远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以几乎每年各级公安局都对外招人,奈何招得满的时候很少。
所以这些没被录用的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
有些是关系亲近的亲属中有被刑事处罚的,有的是因为心理测试没过关。
心理测试不过关,意味着两方面:一是你这个人心理素质较差,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二是你这个人主理有问题。
其实招聘时这个心理有问题判断得有些武断,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只凭一份测试题就说一个人心理有问题,经不起推敲。但是公安部门一直是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如果有没有问题都录用了,之后发给你一支配了子弹的枪,你出去喝酒闹事心情不好,公然开枪伤人怎么办?
所以这份名单上有三人是因为这个原因被down掉的,而且本人只被通知是体检不合格。心理测评什么的,还是不要公布的好,有了准备,心理不健康的人也能很好地掩饰通过测试。
这是公安内部不成文的规定,文沫明白其中弊端,但却一直认为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凶手真是上述三人中的一员,说明心理测试其实还是很有用的,至少没有让这么个败类进入警界。
三人的照片警局档案室都有留存,经过与视频中男子的比对,与视频中男子七成相似的是一名叫何令言的28岁男子。
何令言,本市人,三年间曾先后两次报考公安局协勤一职,均倒在了心理测试这一关,两次的心理分析结果都是此人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用直白的话说,就是一个有些理智的疯子,做了警察,不是贪功冒进害死自己与队友,就是为了政绩不择手段伤害平民。
如今看来,这个测试结果还是很中肯的。
现在何令言在一家小区做着保安,两班倒,收入不算高,但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尤其是上夜班的时候,白天完全由自己支配。
得知最近何令言上的是夜班,罗沁带着逮捕证和一群人直奔何令言的家。
看到警察破门而入,何令言一点惊讶也没有:“不错,你们果然来了,虽然比我想像中晚了一点,也算不错了。”
“少废话!何令言,你因故意杀人被批准逮捕,这是逮捕证。”
被两名人高马大的警察押住不能动弹,何令言却还能笑得出来:“呵呵,别这么沉不住气嘛,游戏才刚刚开始,我们且有的玩呢。”
“你是文沫。”何令言的目光从罗沁转到站在一边的女警身上,进来的就两个女的,其中那个看起来脾气就不好的岁数太大,跟那人描述的出入太大了。
何令言的话不是疑问,而是肯定句。
文沫不解地点点头:“你找我有事?”
何令言又笑:“左手边电视柜底下,有封信是给你的。”
文沫依言在他说的位置找到一封信。刚刚拿到信,文沫惊呼出声:“怎么会?”
信封上,用端正的钢笔字写着:“你知道我是谁的,对吗?文沫小姐。”
从一年多前开始,每次都神秘地出现在文沫刚刚侦破案件的城市,用与连环杀手同样的手段再杀一人,然后在案发现场留下这么一行字的神秘凶手,终于再度出现!
“说,你从哪得到这封信的?”文沫声音中的冷意丝毫没有影响到何令言。
“呵呵,这可是我活命的唯一筹码,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告诉你。”
“我明白你们警察那一套,别忘了,我想当警察很久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我全都知道。我要书面保证,不可以判我死刑。得到这个保证,你想知道什么,我都会告诉你。怎么样?答应不答应?”
何令言认准了自己不会死,所以才会对警方的出现没有丝毫慌乱。却不明白,计划赶不上变化……




犯罪心理性本善 角色转变
在k市侦破一起同性恋杀人的案子时,这名隐藏得极深的连环杀手第一次作案,又或者说,仅仅是他引起文沫注意的第一次作案。因为从案发现场来分析,凶手将死者扔在了闹市区,还能不慌不忙地留下线索,指名道姓地故意吸引文沫的目光,这样的凶手,要么是极端自信的反社会人格,以挑战警方为乐趣;要么以前曾有过前科,与文沫曾有过某些接触,亲属或者自己被警方打击处理过。
其实犯罪分子对打击处理过他的警察总的来说一般有三种不同情绪。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恨之入骨型。这一类型的犯人多半是性格冲动型的,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错误,他们以为是警察跟他们过不去,看他们不顺眼。一般这种类型的犯人犯罪情节比较轻微,关不上多长时间又会被放出来,而且出来后只要有机会肯定会继续犯罪。
第二种,适用于刑期不长不短的犯人,爱恨交织型。监狱从来不是个好去处,任是谁,都没有主动愿意进去的,所以被扔进监狱的犯人对抓他们进去的警察怀有仇恨心理是很正常的,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一大部分人在监狱里天天自我反省,听从教育,慢慢他会感激起当初送他进来的警察,没有让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给了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多年监狱生涯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赋予了他们面对警察时复杂的感情。
第三种,便是极少数特例了,执着不放型。这类犯人,一般智商较高,他们对抓住他们的警察其实是很不服气的。这也是一般自认为聪明的人的通病。我这么聪明,你还抓住我的,不是证明你比我还要聪明吗?这怎么可以?我得找回这场子来。
所以第三种犯人会不自觉地开始仔细研究那名警察的人生经历、家庭生活,性格特点,会不自觉地想要靠近警察。融入ta的生活,再出其不意地狠狠打击ta。
这类犯人,结果往往是他们远比警察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生活。
但是了解还不是犯人想要的全部,他希望自己能打败警察,征服警察,证明自己是比警察还聪明还强大的存在。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矛盾无法避免,一般都以一方死亡或者被囚禁为结束。
所以当初文沫第一次发现她有这样一个跟踪狂存在时,也曾有段时间寝不安枕,手边放着一把枪的。身为一名心理学专家。跟各式各样心理变态的犯罪分子打交道。她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些人能有多疯狂。
是人。就不可能不恐惧,尤其面对的还是未知。文沫当年利用职务之便,翻阅了这么多年来她曾经破获过的所有案件,这些案件只要是侦破了的。凶手不是死了,就是正在服刑。最终,文沫将目光集中到那几起悬案上,范围小得多,凶手的可能性却大了太多。
但是这个人却昙花一现,消逝无踪,文沫努力寻找过一段时间线索,无功而返,也就抛开脑后了。也许那人有了新的目标,放弃她了,也许那人出了别的事故。反正没有线索,不如等待合适时机。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来。那个人,一直在像条毒蛇一样在暗处盯着她,只是她从来也不知道罢了。
汗毛根根竖立,文沫忍不住打了个冷颤。终于,那人从追着她到处跑全国作案,到来到了她的常住地,自己的行踪对方了如指掌,可自己对他却是一无所知!
能很客观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带感情地审视着一个个案件,分析却不去倾听一个又一个或悲惨或伤感的案件背后的故事,文沫能做到这些事情,能胜任这份工作的一个大前提,便是自己本身与案件无关。
因为不是受害者,所以虽然不齿于凶手的所作所为,但是不会恐惧;因为不是受害者家属,所以虽然同情他们要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不会悲痛;因为不是案件从一开始的直接参与者,所以虽然理解办案民警心中的愤慨,但是不会冲动。
而今天,角色对调,文沫成为罪犯的目的,身处局中,还能以旁观者自居吗?
何令言对被抓一点也不抗拒,令文沫微微有些不安。不抗拒,说明他不害怕,他很明白自己的价值,他完全有筹码能跟警方讨价还价。
所以来到公安局后,何令言大大咧咧地往审讯室一坐,微微抬起下巴,很得瑟。
“给爷来杯二锅头!”
“何令言,杀人是什么罪,你想当警察很久了,你告诉我。”罗沁使劲一拍桌子,指着何令言的鼻子吼道。
“哎呀,我好怕怕啊。”何令言表情很夸张:“你最好小点声,我怕你再这么吓我,我知道的都被吓忘了。嘿嘿,那个人可是亲口告诉我的,他想用什么办法杀死文沫!”
因为与自己有关,文沫没有参与审讯,却是站在审讯室旁边的玻璃墙后旁听的。
“给他拿瓶二锅头!”罗沁没好气地冷哼一声,不甘不愿地转头吩咐人。
过了一会,张洪亮端着个纸杯进来,举到何令言嘴边。
何令言头一扭,手铐摇得哗哗响:“打开,爷又不是残疾人,不要人喂。”
张洪亮扭头看罗沁,罗沁不耐烦地挥挥手。
手得到暂时解放的何令言接过纸杯,喝了一大口。
“咝~~爽啊!哎,像我这样在审讯室里能捞着酒喝的,是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8990919293...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