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祖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油炸咸鱼
“敢问温师兄,这是为何”
祝凝心要上山去见自己师傅,如今被温溧阻挡,自然要询问一番,温溧看着她,吐出话来:“拔仙海,关山月来宗会见山主。”
九玄拔仙海!
祝凝心吃了一惊,拔仙海来白雾山做什么对方贵为九玄,为福地上宗,白雾山连仙玄山都不是,按理来说不该有什么交集。
关山月此人,祝凝心是知道的,可以说,凡是天寒州的仙宗魔门,没有不知道他的。他是拔仙海上代真传首座,于此代行走天下。一身修为出神入化,据说已经踏入出窍,堪破人仙壁障,将要化作洞玄。而其手中更有一柄神剑,唤作“渔阳”!
此剑有灵,于太华山上起,镇岳宫中铸,太虚山中蕴,青云宫中得造化,拔仙海中点真灵!
拔仙海神秘莫测,威名震彻云原,其中传人更是厉害无比,根据记载,过往九玄论道,拔仙海传人几乎都能力压其余九玄真传,可以说同辈无敌。
在关山月这一辈,不曾与其他九玄传人交手,故此他深感遗憾,曾经公开言语,想要试一试太华山风雨雷云四大真传一同布四象大阵,且明言有把握破阵,可见其恐怖。
祝凝心再问,温溧只是摇头,不再言语,意思是让她不要再询问了,多知多坎,少知是福。
于是祝凝心问清时间,决定先下到二重山去,待到两日之后再上三重山。
临走前祝凝心朝三重山门前看了一眼,云遮雾罩,高耸飘渺,千八百石阶如通天大道,上方温溧
第一百三十八章 顽童拜 师傅在上,道关山 大漠苍茫
顽童坐地,揉着眼睛,是一个十岁左右,幼学之年的孩子。
他穿着身绿衣衫,裹着棕裤脚,双眸黑白分明,那灵气十足似会说话;脸蛋白里透红如个瓷娃娃,却是个秀气的模样,像个女孩般好看。
道人对着顽童摆手,连连呼唤:“娃娃,可醒来了”
顽童睁眼,看着身前的一切,而后抬头对着那道人拜了三拜,口称多谢仙长,而后又开口来问:“敢问仙长可见到我爹爹了吗”
“你爹爹你指用血救你的人吗我不曾见过,但想来,既能炼出纯阳之血,那应该是个不错的人。”
道人笑起来,而后对那顽童道:“娃娃,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你爹爹在你身上许了个愿,此时我来此点你化形,正是要把你带入仙途之中。”
顽童抬头,那双充满灵气的眸子望着道人,让后者心中赞叹一声。
“仙长,我和你走,能见到我爹爹吗”
道人点头:“自然能,虽然我等修行者讲究斩断凡缘,但你是草木灵精,又被人许下宏愿,自然与人灵不同,你随我走,来日我教你仙法神通,助你寻父。”
道人想了想,又道:“可有姓名”
顽童摇摇头,而道人便道:“那我便帮你取一个可好”
“不了不了!徒儿告罪,请师傅休言。”
出乎意料,顽童却是摆摆手,对着道人连连作揖,他一个十岁孩子,此时做出这动作却是颇为好笑,但道人却不曾笑,而是略有讶异的询问:“既称我师傅,又何故让我休言”
顽童叩首:“师傅在上,徒儿妄言,还请师傅一听。名者称谓,血乃父出,身乃天成,性命乃地给,血融于身,故此虽师傅点化弟子,但若无爹爹,弟子早已死了。弟子无母,姓名当为父起,如今爹爹不在,弟子不敢逾越,还请师傅赐下道号便是。”
一番话语说的得体有当,道人不免有些惊讶,而后就是一阵畅快的大笑:“好个灵童!”
“既然你想让你爹爹为你取名,那我便不好夺了他的权柄,此时就只给你取个道号......我想想,你为草木出生,又受纯阳血救,化形时有雷霆相伴,得新生,如冬去春来,得道入仙......春到人间草木知,你道号便唤‘知春’......如何”
道人看着顽童,那孩子再叩首,连叩九礼。这本该是拜祖师的礼仪,顽童到底还是顽童,只有九叩没有三跪,但道人不恼,心中满是欢喜。
“既如此,你随我走吧。”
顽童抬头,见道人笑容,开口询问:“徒儿既拜师,却还请教师傅尊名”
道人嗯了一声,缓缓言: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对我言了一首诗,我觉得甚好,又听他说,那诗名讳与我名号相同,不由地有些诧异,便拿来用,时时念诵,不甚欢喜。”
“不过前几句,深得我心,后几句,却是多了哀愁,这诗与我大漠天寒又有呼应之处,你听我言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道人说完,语气概然,而顽童听得糊涂,只觉得前几句好生豪气,可后面又有些哀愁,于是便询问:“师傅,此诗唤何名”
道人开口,笑着回应:“此诗唤作......”
“《关山月
第一百三十九章 群匪杀 叶缘冲阵,心为弓 辟尘折箭
“你说的才是屁话,这些都是马匪,杀了只有功德,哪有什么业力就算其中有一两个良善之辈,你误杀了,再多杀点恶徒不就补回来了”
李辟尘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而叶缘翻着白眼:“胡扯,俗话说一过抵十功,这功德气也是差不多的道理,要我杀可以,你也要出手!”
二人斗嘴,而此时那马匪头子眼见这两人态度,全然没有把她们这些人放在眼中,顿时大怒,这女子扬起马鞭,对四周亲信呼喊,又仔细观看二人,嘴角勾起一丝笑容:“把那两个小子绑了!那个长得好看的给我活捉,剩下的一个.....嗯,也挺好看的,不过比前一个差了些,不能活捉就杀了。”
这女子身上有一股野性,身材妖娆,虽不是绝世美人,但别有一番风情。此时她舔了舔嘴角,颇有些兴奋,那看着叶缘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着禁脔一般。
马匪亲信们应声,挥舞钢刀朝二人冲杀去。而李辟尘与叶缘听力何等之好,只是双耳微动便听清了那女马匪说的话,当下,叶缘的脸顿时拉了下来,勃然大怒:“好个恬不知耻的贱婢,本尊身为神灵,也是你能染指的!”
“想死本尊就成全你们!”
李辟尘颇为讶异,揶揄道:“这话说的和刚才不一样!”
“我改主意了,这女的让我好不舒服,入劫就入劫!被天雷劈死拉倒!”
叶缘提起玄黄大枪踏步而出,一脚落地,顿时以他落足点为中心,方圆十米的地面猛地震颤了一下!
李辟尘扶了扶额头,不由地连连摇着脑袋:“现在的人啊,啧啧,一点诚信不讲.....不过这女子说我长得不好看还要杀我,确实该打。”
那脚步落下让大地一震,顿时让前方群马踏步而惊,此时那女子忽微微一愣,心有一丝警兆,刚要开口提醒小心,却没想到已经晚了!
滔天的气势散开,叶缘提枪冲出,一人一兵却如万军冲阵,有无敌之势!前方是乌泱泱的数百马匪,他化作一道玄黄身影冲入马匪群中,那大枪猛地一抖,起手便是“横扫千军势”,长枪如龙,似拒马之枪,引风雷震荡,刹那间于马上震落两人,那两个马匪吐出一口大血,从马背上摔落在地,胸骨尽碎。
叶缘脚步一辗,大枪猛地回抖,一个猛子打出了回马枪,一枪数命,霎那间又戳死四个;他两脚在地一蹬,一个“仙人踏步”便站在枪杆上,左右一摆,两脚各踹死一人,大枪一扫,又有一圈大好头颅冲天而起!
“杀!”
有马匪红眼,提着钢刀斩来,叶缘手中大枪一掷,洞穿那人脖颈,而后一息,叶缘已经跨到那死人身前,捉住枪柄就是一个回拉,于是长枪兜转,四两拨千斤!那死尸于天转个大圈,双臂如螺旋横天砸去,呼啦啦撞死一片人。
他于群匪中大发神威,这般神武,便是李辟尘也不由地为其喝彩,脱口而出一个“好”字!
“到底曾是枉死城魔头,如之前和我交手一般,招招都是杀技,没有多余的动作!”
李辟尘这边以心观的入神,另一边却开始乱了阵脚。
“是武道宗师!”
有马匪惊呼起来,神情有些慌乱,而此时,那女子却是展现出一股狠辣,秀眉蹙起,同时心中暗恼,未曾想到看走了眼,这两个少年居然有一名宗师人物!
她开口怒喝,指挥马匪:“不要慌乱!保持阵型,就用我们那原本击杀夏朝军队时的阵法!”
马匪们开始动作,之前的慌乱渐渐消失,在这女子的指挥下,他们似乎找到了主心骨,开始有条不紊的行进,那些钢刀错落,从原本的无序混乱开始变得秩序井然,这般转变全然不似横行大漠的马匪,倒像是军队一般!
叶缘心中有一丝感应,他不敢轻敌,单手持大枪斜指大地,目光随众马匪而动,此时他居然产生一种错觉,前方人影如林,幢幢如云,前后交替接连变幻,却是开始变得诡谲玄奇起来!
“这些马匪居然会仙道阵法”
他吃了一惊,观摩后又有些不确定,因为大阵多诡,人间之中也有厉害无比的神阵,以人为基,众志成城而发,据称某些王朝中有不传之秘,可使万军齐动如一人,如此布下特定的某些阵法,甚至能暂时困住结丹境的人仙。
叶缘一时之间不敢妄动,他不曾料到这些废物般的马匪居然会这种阵法,人道阵法本就是把以弱击强之道发挥到了极致,所谓万众一心,其利断金!
&
一些根本性常识,且看且说。(感言不收费)
一些根本性常识,且看且说。
一:六贼最初起源于道家:
《西游记》:六贼: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六贼也称“六根”,是道家术语,指:眼、耳、鼻、舌、身、心
“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清静经图注》
——————————
二:向自己施舍财物的,叫“功德主”。邀请自己做法事的,叫“斋主”。普通香客,叫“十方善信”或“众信”。面对单个的普通人(对方不一定信仰道教),叫“善人”。道人与道人之间,叫“某道长”、“老修行”或“道友”。“道友”不用于香客对道人的称呼,仅限于道士之间使用。
道士称呼来进香的人也可(注意是也可)用“施主”。
施主,指僧道等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
今施主泛指一切布施者,或举行丧葬仪式之丧家,亦称施主
——————————
三: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尊称太上。
太上为道之祖,体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太上者,万物之所尊,在圣为众圣之尊,在真为万真之先,在地为万国帝王之师,在法界为无上法王,在教为万教之祖。
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变,谁能识真”老子是老君爷的第十八次世化身。著有震古烁今的万经之王《道德经》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
——————————
四:鸿钧道人是明代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角色之一,具体来历不明,现常出现在网络玄幻仙侠类小说中。
中国神话与正统道教并没有此人出现,而时至今日道教也依旧不承认鸿钧在其神系中的存在,道教多次驳斥鸿钧邪说,佛教也辟谣了鸿钧。
小说中的鸿钧为大道实体,但在正统道教中大道显化实体乃玉清元始天尊,而非鸿钧。
——————————
五:窃按《混元皇帝圣记》云:“太上老君者,混元皇帝也。乃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强为之容,则老子也。以虚无为道,自然为性也。”
故知老君即是道体,老君即是大道,是以有“老君一炁化三清”的说法,而这个化三清的老君,和鸿钧似乎又点像,但是显然不是鸿钧。
——————————
六: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a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
七:关于峨眉老祖-----
司徒玄空,中国先秦时代武学宗师。据《峨眉山志》记载,战国时期的
第一百四十章 匪无劫 摧心镇神,道人言 诛命诛心
那个野性的女子瞳孔猛地收缩,她僵硬的转过头,自己身边只剩下二十二匹战马,而原本坐在上面的人则早已滚落在地,喉处染血,没了性命。
她心中忽然涌起一丝恐惧,耳边又听见那折箭的少年道士开口,指挥那持枪的道士在大阵中横冲直撞。一声巨响,又听得数道惨叫,于是举目望去,却是第二重大阵已经告破。
马匪终究是马匪,占得上风便嗷嗷乱叫,士气高涨,但若是被对方逼入绝境,落在下风,顿时就会自己慌乱起来,时间一长便是不攻自破的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