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祖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油炸咸鱼
“晓得了,晓得了。”
何百花这般说,李辟尘听完,也是点点头。
二人前上青霄,此时向四方大天中雷霆闪耀之处而去,顺天而上,入青霄之峰,此时后方诸多仙人过那雷云天雾,见到存于云海之上不知多少的青霄大殿,顿时便是呼喊起来。
“诸仙入殿!”
有道人声音响彻,此时群仙不言,俱都在瞬息之间闭口,随着六位太华仙人入那青霄殿中。
那殿前有两尊白袍弟子前来,站立山门之方,此时见七百仙人来至,便退至两侧,口中念诵道号,言青霄无量,雷法无疆。
两位弟子仍是李辟尘当初上青霄时遇到的那两位,身在玉液之境。
太华六仙不觉有异,而那下洲诸多仙人见这两位弟子,却是瞬间炸开了锅。
那些来过一二次的人仙还好些,但那些弟子便是互相谈论起来,言语之中顿是惊诧,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玉液弟子,那在下洲之中,若是弱小宗门,都可成一方长老,便是像汉云宫,楚水宫这些下洲大宗,玉液弟子也可列在真传之位。
而此时,见福地仙人,这两位玉液弟子功行将要圆满,却只是在此镇守青霄天门
这种反差让下洲诸仙难以言说,就像在人间见天上一尊神灵下凡,那紫袍金带,手握雷霆,脚踏两龙,身边日月相随,这般威势在人间生灵看来定然是一位了不得的神人,然而上了天阙才知道,这尊看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日开 众仙归位,福地说 圣拜群仙
至此一日,一千六百余位仙人归位,这其中,人仙四百三十一位。
至此一日,那青霄峰上,突起仙光,化入云霄,引动八方风雷齐至,绕在这方雷霆天下,让那峰峦之上,皆是青光清云,那其中甚至造化诸多雷灵神景,可见雷鸟飞舞,可见雷蛇绕崖。
诸般仙人入定,各诵本宗心经,摄青霄之气,回归本身;取三清之气,再造躯神。
一连三日,青霄峰顶上俱是光华震天,那气息贯穿云霄,浩浩荡荡,压盖五百里乾坤,当中各位仙人的法与道交相辉映,如天地初开,此时正诞先天神圣。
那天上世间,俱是道光招摇。
此正是:
......
清云聚峰窥天高,求真问法脱天牢;
群仙入殿知天浩,引风化雷唤天滔;
坐蒲摄气穿天袍,神出圣显登天傲;
万法千道称天渺,三日云光震天霄。
......
那青霄大殿中,此时三日已过,只看太华当初九位仙家齐齐聚首,坐在上位,而那下方群仙皆定,分立两侧,坐在蒲团,正这一日,忽然一道神光震天,唤云霄滔滔,那看一尊仙人突然拔地而起,身如施法,顿化原本模样。
这仙家睁开眸子,是一位玄光境的人仙,此时收敛气息,而那身侧,又接连有光华照耀起来,再看时,一位,两位,三位.....于是仙光不断,一连八十余位仙人恢复原本模样,此时坐在蒲团上,那身侧还有玉液、筑基的弟子,他们不曾恢复模样,还和兔子般大小,此时与这些仙人一比较,就像巨人与娃娃。
这三日过,这些先行化归的仙家,都是东方天门接引来的,他们先入定一日,故此先于其他下洲仙人恢复真身,此时俱都不言,静静调息打坐。
于是又一日过去,这天,西方天门的仙人先行恢复,一连光华冲天,一道接着一道,只看那六百余道仙光直冲天阙,撕开云霄,直接化光雨落下。
那些仙气弥散,一位又一位人仙恢复真身,此时从蒲团上显化,那筋骨齐鸣,气血齐响,若是人仙者,顶上一花悠悠旋出;若是玉液者,则双目之中扬起烟云;若是筑基者,则眉心之中大放光华,如琉璃灯火静静灼燃。
继西方天门六百仙人化出真身之后,此时,南方天门五百仙人,北方天门二百仙家,俱是再起琉璃光华,那仙光如雨,气引太华,只贯紫府丹田,把那身子之中下洲之气化去,成云原三清之法。
此时只看那南方天门五百仙人俱都齐齐拔高,如神通如意,如大小有常。
此时也看那北方天门二百仙家俱都齐齐变化,如巨神化道,如妙法在身。
至此一千六百余位仙俱都恢复原本模样,那上方,李元心坐在首位,那两侧之处,以师兄弟排序,分别坐下四个蒲团,是张翠灯,何百花,方英武,李辟尘。
是雷脉四人皆在,而其余三脉弟子则是领受李元心之命,各自回峰禀报自家首座,待再三日后,请四脉首座共聚青霄,如此领一千六百位仙人同入镇岳宫中听讲。
这一次,也是四位新首座第一次聚集,同样也是重事。
李元心坐在上首,此时下方一千六百位仙人俱都睁开眸子,此时站起身来,那浩浩荡荡,千口俱张,都是躬身,打个稽首,对李元心言语。
“见过上仙!”
那音震天阙,在青霄之中回响,这般浩大之音,真正如同人间帝王一般,只是一座,便是万军齐拜,诸臣叩首,只道一声圣上。
然仙家不是帝王处,此时雷法五位仙人坐处长台,也仅仅比群仙高了三寸罢了,且群仙起身道谢言见,那李元心也站起身来,对群仙还礼。
然这般景色,仍旧是让人心神震撼。
&nbs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问玄真 道经镇天,四首座 共聚青霄
一位人仙站出,对李元心行礼,而后道:“不知若是自愿留下,太华肯收我等弟子吗”
他这话出了,许多人仙都是目光微动,然留在福地之中,便算半个福地之人,且以往太华对这种事情并不阻拦,只是要把留在福地之中悟道所得的心得、道理、法诀皆留刻在太华山中便可,毕竟这是太华传道,而他们是从中悟法。
结因拿果,是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他们的法留下,他们的道留下,存于太华山中,等候有缘人前来参悟。
正所谓:有缘有法,一日窥尽天下理;无缘无法,道在身前不得知。
这是道的意思,并不是可以强行更改的,天下芸芸众生,所行之路,皆不出“道”之左右。
李元心目光转向这位人仙,开了口去:“若是留下,自然有处让你等修行,但其之后留在太华,所参悟之道与法皆要留在我处,你等若是想好了,留下也可。”
有些仙家不愿自己的法被旁人窥视,但有一些却并不在乎这种事情。
而现在,这正是九玄论道将开,如此天地盛世将来,区区一法一道,留下便是留了,又何足挂齿
再说了,自身一道气数归入太华,日后太华有召,须得立来,但自己等仙家本就是太华下宗,这般来去也是应该,却算不得什么难事。
听得李元心答应,这位人仙顿时喜不自胜,向他一拜,便回了自己位置,大袍一抖,坐了下去。
那两侧人仙汇聚,此时听闻这般讲话,顿时各起心思,那些个领人的宗主长老,仙使道辅,俱都把头转向自家宗门中部分人仙或是弟子,这九玄论道之机,三千年才有一次,这般若是不去听讲,当真是千古撼事!
三千年啊!人仙寿元不过一千五百年,即使服用天材地宝延命,即使吞下各类灵丹妙药增寿,也不得活到三千年岁月,而就算是勉强活到了,怕是也已经垂垂老矣,随时有羽化之危。
修道之人羽化便是寂灭,肉身化去,魂魄与真灵同去冥海转世,亦或直入轮回,再不能显人间。
若是自己宗门中有人留下,待九玄论道之时听闻无上妙法,来日回归下宗,说不得能造化出一尊地仙真人!
一尊地仙坐镇,只要无有意外,则宗门定然大昌,难以被磨灭,那万载寿元悠悠无尽,与山岳同高,与地海同老,若是修行高了,更是能继续走下去,再活上一二千年也不是问题。
且不看朔玄宗,举宗寂灭千年岁月,一朝复出,宗门内居然还有两位地仙!
地仙在,则宗门在!地仙不灭,则宗门不灭!
诸宗定下悟道弟子,各自细细嘱咐,这等盛会,那群仙也来,那群神也到,那群魔也至,那群妖也见,这天下间芸芸众生,凡有修行者,皆可来窥一道。
待一柱长香之后,这般议论吩咐之声才逐渐低落下去,而这些仙家眸中则是闪烁不一样的光彩,那中有兴奋,有雀跃,有激动。
正此时,那高台上,李元心开口言话:
“......
悠悠寰宇旷,太乙近天都;
我言纯阳意,大道似清天;
长梦千古问,天门玉湖边;
青丝银蝶舞,弹指千秋炼;
玄黄掌中见,青冥倒来颠;
阴阳知造化,叩在大道前。
&nbs
第二百八十六章 红云起 镇岳宫中,听讲道 近水楼台
风雨云三位首座驾临青霄,此时坐在上首蒲团的李元心睁开眸子,身子起来,背上一道光华显化,把那阴阳垂云扇负在身后。
殿中三日,群仙得雷音洗练身躯,已成太华法身,气数交织不散,此时俱都闭目,在验证自我之道。
李元心这般有了动作,那其后雷脉四位弟子也起了身子,而那下方群仙同是动作,就在这时,三脉首座已至青霄殿前。
“时辰已到,青霄众仙何在”
楚端阳站出去,朗声开口,而大殿中,李元心两脚下踏起雷霆,只是一迈,便至大殿之外,那三位首座见到李元心,便俱都打个稽首,而李元心回礼,道声:“青霄在此,已等候多时。”
“既如此,我等莫再耽搁,速速上了太华峰去吧。”
四位首座商议事宜,此时李元心领着诸多仙家同时施法,只看这刹那,漫天皆是神光仙影!
云海浩荡,浪潮滔滔,那群鸾起舞,千仙登天!
太华开讲,除去下宗诸仙,自然本宗仙人也可去往太华峰上听道,这本就是公开之言,于是当下,李辟尘心思微动,对诸人道声小罪,踏出云罡,只在天阙一声呼喊,那远处顿时有一道红云飘来,其中传出嘶鸣,正是踏红尘。
“师弟我去接我那些徒弟,此番太华开讲,我等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李辟尘对三位师兄打过稽首,于是乘踏红尘离去,而此时,张翠灯三人看李辟尘回山,这般便各自商讨一番,也是各自告辞,其中张翠灯随群仙同上太华,而何百花、方英武则是也回山头,去接引人来。
九位接引仙人,此番前去听讲,可得各脉大尊赐予灵丹,若是得大尊垂青,说不得还会赐下一二神通术法,这般好差事,谁肯落下
李辟尘乘龙马而归,踏红云连去,施了道法真术,此时行有半柱香,便已经看见峨眉山,那南天门矗立当前,大放光华。
“一道南天门,仙凡如大梦.....每次看见这个牌匾,我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李辟尘看那南天门,不由得又是开口慨叹,而踏红尘不明他如何发出这种话语,便长嘶一声,发出疑问,李辟尘拍了拍它的头颅,理了理它那龙鬃,只笑道:“你不晓得的,这是只属于我的记忆,那曾经的过往,如今我似乎在看一场大戏。”
“把自身也置身在神话之中,这场大戏跨越了千万载的岁月,不知从何处而起,不知会停在何处。”
龙马长嘶,全然听不明白,便也不再想,只是踏在南天门外,此时只看远处,峨眉观后那株通天桃木下,有一尊童子睁开眸子。
李辟尘开言,天音震荡,让观中诸人醒来。
“庄周,列寅,紫云,皆出观来,随我上太华听讲。”
这话出了,那桃木下的童子睁开眸子,那如雪般的睫毛颤动,眼中金瞳轻放光华。
那观中,穿着散松长袍的列寅走出,此时脚下升风,只听得一声虎啸撼天,那风虎之相施展,上了天阙,对李辟尘打个稽首,道声师兄。
山巅处,姬紫云睁开眸子,站起身来,下了山头,来至南天门前,此时还不曾走过两步,那脚下便升起一团清云,于是二徒齐上云霄,此时列寅御风,把那四周云海俱都握在掌中。
三人齐来,李辟尘轻笑一声:“师弟,莫要秀了,且放了法术,待我施这神通。”
此言落下,只听得长空之中一道龙吟,这见那照地青猛地斩入天阙,直在风云之中卷数个来回,那剑躯横贯千里,此时只看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宁真人 镇岳讲道,看混元 师徒言饿
镇岳宫中有地仙讲道,阐述乾坤之理,人身之理,寻物之理,这开口言语,此番论道是有三载光景,三载之后方才停歇。
那宫中,一千六百位仙人听得入神,那真灵完全沉浸在地仙之语中。
李辟尘四人列在宫门之外,此时看那九道石阶,上方便是大门,那头一昂,便能望见那讲道之人的容貌,李辟尘只是稍稍一看,便认出这位是定烟峰主宁真人。
上次有幸得见一次,也知位列天桥,此时听闻这位真人**,那其中玄妙之说尽皆被抽丝剥茧,细细言来,没甚么玄而又玄的话语,有的,只是连凡人都能听懂的,最根本的,对于道的阐述。
就像是在听一位贤者言语,把一篇文章仔细的,一句一句的,一字一字的剥离开来,这其中的意思,组合起来又是甚么意思,像是人间的教书先生,能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浅显的语言与你说出,让你恍然大悟,而不是蒙在鼓里,一通下来,云遮雾罩,甚么也听不懂。
那宫阙里,蒲团上,高台处,宁真人手中持着铁拂尘,口齿开合,不断有大道之音从他口里吐露,用的是极其直白的语言,而非玄妙之说。
“.....道为自然,自然为道,这天地乾坤之中,处处皆有道,然一人道不同,数人道相悖,这千人万人,大道皆是不一样,你的道,在他身上可能是魔道,而他的道,你修行了,或许根本没有用处。”
“那么,自然是什么我们说,自然,是这天地万物,自之一字,是自己的意思,而然则是如此,这般。我们遵循天的规律,也就是顺应天道,然一味的顺天不能窥视大道,或者说不能看见自己所追求的道......”
“所以顺天心,逆天行,这不是阳奉阴违,这个行,是修行的意思,这个逆,是不屈的意思。也就是上体天心,而后冲破各种阻挠,以坚定的意志、心境,来进行修行。”
“修行修我心,也修天心,然天心非我心,我心也非天心,所以是上体天心,却不能沉浸其中,否则必然陷入魔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