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清穿之德妃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柳锁寒烟
然而绣瑜没有感受到任何光荣或是神灵的眷顾,只感受到了清代黑暗料理带来的恐怖舌尖触觉——没油!没盐!没熟!凉了!还必须吃完!绣瑜心里流着宽面条泪,站在寒风中,默默把那拳头大小的硬邦邦冷冰冰的肉团塞进了胃里。
宫里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在御花园后边的淑芳斋里摆开阵势,连唱半个月的大戏。御用戏班展示出了这个时代的顶级大制作水准!听戏的小楼一共三层,戏台的地板和天花都设有机关,可以开合;楼下有水池可以加强声音效果。表演的时候神从天降,鬼从地出,加上服装道具全是真金白银打造,效果甚至远超过绝大部分现代舞台剧。
满宫女人都给迷住了。托福于戏曲艺术的感染力,无论是惠嫔荣嫔这样的老冤家,还是贵妃宜嫔这样的新对头,都能安静地坐在一个屋子里了。
终于到了除夕这日,今年绣瑜的位置明显前移,她坐到了敬嫔的下首,对面是怀胎七个多月的郭络罗贵人。开席初,今年五岁的太子穿着杏黄色的吉服,头一个迈进了正殿的门槛。身后跟着比他高出一个头的五阿哥胤褆,再后头是奶母抱着三岁的小胤祉。最后承乾宫的谢嬷嬷抱着个红缎子包袱,低眉顺眼跟着后头。
太子口齿伶俐地说着吉祥话儿,胤褆虎头虎脑的模样,胤祉奶声奶气的童音,把太皇太后逗得哈哈大笑。绣瑜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从谢嬷嬷进门那一瞬间,她的目光就牢牢地黏在了那个包袱上,心中忐忑万分,一个月不见,不知儿子长大些了没,会不会不认得她了。
太皇太后终于瞧够了几个大孙子,把目光转移到这个头一回见的小人儿身上。她把胤禛抱起来掂了掂,笑着夸赞:“真沉,小十一养得白白胖胖的,贵妃费心了。”
佟贵妃当然谦虚地推辞。皇子们又一齐给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行礼。太皇太后扫过底下众人,虽然惠嫔荣嫔极力隐藏,还是可以从她们眼里看出渴望来。
太皇太后在心里叹了口气,再想到那些莫名其妙没了的曾孙儿们,想到康熙几度在她面前露出欲言犹止的表情,想到她早逝的儿女们......这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喜庆日子好像也失了几分颜色。
她甚至想到,如果福临能在她膝下长大,哪怕只养到五岁,他们母子二人,兴许就不至于为了一个女人,走到至死不愿相见这一步了。
她都七十岁了,还怕什么呢?如果祖宗要怪罪,就怪罪她这个老婆子吧,总好过让玄烨为难。太皇太后想到这里,突然抬了抬手。众妃都安静下来,等候她的训诫。
“哀家这些天,总是梦到太宗皇帝。太宗仁慈,当年有猎人用渔网捕捉到一只尚在哺乳的银狼,意欲杀之取皮,几只小狼尾随了几十里。太宗见了心有不忍,用五张鹿皮换了那母狼,放归山林。后来崇德七年,太宗领兵与明军激战于松山城下,明朝贼子突施冷箭,直对太宗胸口而来。凶险万分之际,半空中却见一道白影掠过,一口将那箭支衔住,尾巴一甩就没了踪影。正是那银狼报恩。此战太宗大破明军,活捉其主帅洪承畴。”





清穿之德妃日常 67.补更
此为防盗章, 晋江首发, 求支持。给正常订阅的读者说声抱歉了~ 可最近贵妃势力大涨,明眼人都知道她封后只是迟早的事了。即使宜嫔怀着身孕,还是有人见风使舵, 给了她不少暗气受。
像是翊坤宫太监宫女的冬衣晚了几日, 偏偏赶上深秋里北风忽起。翠儿亲自去催了内务府, 反受了一肚子气,只得令众人翻出往年的衣裳先穿着。
这些小事,宜嫔都忍了,可是更糟的事情却接踵而至。先是翊坤宫附近突然多了很多野猫, 夜里凄厉的叫声听得人心慌。内务府的人来抓了不少,可是野猫的数量不减反增。有一日, 宜嫔用了晚膳, 在殿后院子里散步,突然从屋顶上窜出一只猫, 如果不是宫女护得快, 就要扑在宜嫔身上了。
又有宜嫔的娘家送了一坛子酱菜进来。酱菜坛子平日里都是由小厨房的管事宫女保存,密密地盖着以防变味。结果这日管事宫女忙着替宜嫔煲养身的鸡汤,一盏茶的功夫, 那坛子却敞开了。
虽然太医验了说无事,宜嫔还是吓出一身冷汗。小厨房里伺候的人都是她的心腹亲信,却被人混入了钉子。如果那人投毒再把坛子放回去, 岂不是神不知鬼不觉?
但偏偏这都是些拎不上筷子的小事, 宜嫔又没有真的受害, 她就是想跟康熙告状都没有借口,只能日复一日地为了那隐藏在暗中的敌人担惊受怕。
等到十月份她娘家母亲进宫的时候,见了她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娘娘怎么怀着身子还瘦成了这样?”
宜嫔当即把近日里受的委屈和盘托出,母女俩抱头痛哭一场。宜嫔的母亲怒道:“佟佳氏欺人太甚,她是后族出身,我们郭洛罗氏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娘娘,这个孩子若是个阿哥,要交给谁养,您可有打算?”
宜嫔脸色一白:“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女儿当然是想多养些时日,怎能一出生就送给旁人。”
“我何尝不心疼娘娘呢?可这是宫里的规矩,没有办法。娘娘不如早做打算。”
“母亲是说?”
郭洛罗夫人拿手指沾了水,在桌上写了个“慈”字。
宜嫔大惊:“不可,太子地位稳固。太皇太后养的孩子太打眼了些。”
郭洛罗夫人微微一笑:“那么皇太后呢?”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宜嫔心里豁然开朗。皇太后与太皇太后同来自蒙古科尔沁,关系亲密。小阿哥在太后膝下长大,既可得太皇太后庇护,又可以解了她现在的困局。
宜嫔当即吩咐道:“来人,备礼,本宫要去给皇太后请安。”
“德贵人病了?”佟贵放下手里的书稿,诧异地问。
春喜恭敬地回道:“禀娘娘,中秋宫宴,我家小主出门散散步,怎料夜晚风凉,一个不妨就着了风寒。”
“你们长春宫的奴才是怎么伺候的?罢了,叫德贵人好好养着吧,本宫晚些时候再去看她。”
春喜低眉顺目地退了出去。谨儿上来轻轻给贵妃锤着肩:“娘娘,你不觉得德贵人病得蹊跷吗?”
佟贵妃直觉不对,却百思不得其解:“什么蹊跷?她总不会自己装病错过封嫔吧?”
“奴婢也不知道,但是奴婢总觉得这德贵人心计未免太深了,又有宠有子,奴婢觉得她未必会真心效忠娘娘。”
谨儿这话说到了贵妃的心坎上,佟贵妃回忆她跟绣瑜打交道的这几回。乌雅氏虽然位卑势若,但是在她面前好像一直是不卑不亢。几回下来,佟贵妃如愿以偿抱养了孩子,得了好计谋,看似占尽上风。可是细想下来,乌雅氏竟然一点也没吃亏。
更要紧的是,乌雅氏在康熙面前得宠。贵妃能给的无非是位份、孩子的前程,这些康熙自然也能给。
贵妃一面觉得她滑不溜手不好掌控,一面又不甘心放弃这个在皇上跟前说得上话的帮手。
谨儿见她面色犹豫,阴晴变换不定,也猜到几分,遂劝道:“如今娘娘手下只有德贵人得用,她难免自傲,对娘娘失了恭敬。若是娘娘再从下头的年轻宫妃中提拔一二人,分了她的恩宠,她自然就知道要孝敬娘娘了。”
“哪有那么容易?”佟贵妃虽然嘴上不愿意承认,但是心里也知道绣瑜和宜嫔两人,一个柔婉秀美,温柔解语;一个明艳动人,言辞爽朗;正是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早已经满足了康熙对女色的大部分要求。偏偏两个人肚子都还争气,已经在皇上心里有了一席之地,能分了她们俩宠爱的人,又岂会一直默默无闻,还要等贵妃提拔?
谨儿却早已胸有成竹:“娘娘有所不知,这康熙十六年的秀女里头有不少出色的,奈何时运不济,碰上继皇后薨了,皇上无心宠幸新人,一直拖到了今日都还不成气候。其中有位戴佳常在,是镶黄旗下司库卓奇之女。相貌绝对不输于宜嫔和德贵人。”
“戴佳卓奇?”佟贵妃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略一回想:“可是上次母亲进宫提起的那个戴佳氏?”
“正是。戴佳氏孝心诚,上次夫人寿宴,他家送了一座六十六斤六两的金佛为福晋祈福呢!”谨儿讨好地说。
没想到佟贵妃听了,却皱起眉头把手上的茶盅重重地往桌上一放,厉声道:“母亲也太糊涂了些。六十多斤黄金,就是一万多两银子。戴佳氏一个小小的司库,哪来这么多银子?皇上最痛恨官员手脚不干净,依我看该趁早跟这些人划清关系才是。”
“娘娘息怒,据奴婢所知,戴佳氏祖上从龙入关,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知多少,穷文富武,这银子倒未必是贪污所得。若是有,娘娘想想,戴佳氏岂不是就有个把柄在您手中,日后就不怕她不听话了。”
佟贵妃心里一动:“那便见见吧。”
谨儿当即去储秀宫传了戴佳常在来。佟贵妃只一眼便知为何戴佳家对这个女儿寄予厚望了。
戴佳氏常在身材高挑,体格风骚,眉目含情,声音婉转如同黄莺娇啼,一颦一笑动人至极。她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女了,夏季薄薄的旗装穿在身上,根本掩盖不住那玲珑有致的身材。相貌与宜嫔是一个路子的,只是少了几分含蓄大方,多了几分诱人风姿。
这样妖精似的人物,贵妃看了心里不禁有几分膈应,但是她也明白男人面对这样的尤物,多半是把持不住的。
加之戴佳常在姿态话语谦卑到了极点,明明出身大族,但是比乌雅氏还像宫女,端茶倒水做针线,服侍得贵妃高高兴兴,在完颜嬷嬷、谨儿这些贵妃的心腹面前也是恭恭敬敬。
宫外戴佳家也想方设法,巧借各种名目,向承恩公府里送上大量财物。
内外合力,花费了数月的功夫,终于打动了贵妃的心,把她的绿头牌提到了最前面,终于得了康熙的注意。
如今宜嫔和绣瑜都怀孕不能侍寝,康熙翻了旁人的牌子总觉得不尽兴。他见多了宫里举止端庄的大家闺秀,头一次见识戴佳氏这样火辣辣的美人,一两次之后便食髓知味,喜爱万分了。
因此,十月里戴佳氏异军突起,侍寝十二天,大有专宠之势。只是她对贵妃依然恭恭敬敬,倒让佟贵妃十分满意。
这日戴佳贵人刚往承乾宫请了安,回到自己宽敞明亮的新宫室,挥退了众人,轻声对贴身侍女岚儿说:“你去给娘娘回话。就说一切顺利,请娘娘放心,奴婢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力。”
那岚儿也不复平日里的温和恭顺,反而颇为高傲地点了点头:“贵人有心了,娘娘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宜嫔得了皇太后的宠爱,总算睡了两天安生觉。终于有心情打扮得美美的,出席了年三十晚上的宫宴。晚上回宫的路上,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得人的脸生疼。
宜嫔看着周围黑漆漆的宫道,心里油然生出一股不详之感。她正要让轿子走快些,还不等她开口,突然前面抬轿子的两个轿夫脚下一滑,摔倒在地。轿撵急剧倾斜倒向一侧,宜嫔从里面重重地摔了出来。
翠儿去扶她,却摸到一手的血,耳旁听到她忍痛带怒的声音:“佟佳氏……”
见他去而复返,钮钴禄氏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大半,此刻再听得他故意厚颜无耻地自比珍珠,终于轻笑出声。
甚少看见她这样娇羞的小女儿姿态,康熙也觉得宽慰,夫妻二人说了些私房话,更觉亲密。康熙突然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我不过是觉得,咱们二人还有数十载的夫妻缘分,她却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巩华城。”
“我知道,皇上重情。如果有朝一日,妾身也走在您前头,皇上来看姐姐时,别忘了给妾身也上一柱香便是。”
康熙的声音拔高:“大过年的胡说什么?朕知道,为了大清,为了太子,朕有……对不住你的地方。等乌雅氏有了孩子,就抱给你养罢。”
钮钴禄氏默默地把头靠在了他肩膀上。红烛静静燃烧,坤宁宫冰冷的气氛好像正在一点点回暖。
绣瑜不知那晚帝后二人说了些什么,但是一月开头,康熙连续在坤宁宫宿了十日,还许了皇后元宵节之后把妹妹接进宫来小住。这可是千年的铁树开花了一般的稀罕事。
请安的时候,佟贵妃轻轻给元后的亲妹妹僖嫔使个眼色。
趁着康熙在场,僖嫔突然提起元后的阴寿一事:“本来宫里有长辈在,姐姐的阴寿不该大办的,但是近日太福晋屡屡梦到姐姐,只怕是有异兆,请了好些萨满去府里看了,都说阴寿将近,不如在坤宁宫做场大法事,以告慰先后之灵。”
佟贵妃附和道:“唉,说来赫舍里姐姐去了也有四年了。就连臣妾都很是思念姐姐,更不要说太福晋了。前头三年也是在坤宁宫做的法事,今年再做一场也不费事。”
前三年钮钴禄氏还没封后,坤宁宫空着当然可以随便折腾。可如今钮钴禄氏就住在坤宁宫,却要在她眼皮子底下给元后做法事?就连绣瑜都听出挑拨离间的意思了。
人人都知道,元后是康熙心头的朱砂痣、窗前的白月光,继后如今大权在握,哪个都不是她们惹得起的。其余五嫔都闭紧了嘴,只当自己是幅微笑聆听的背景画。唯有惠嫔端着珐琅五彩花卉茶碗的手微微颤抖——太子已经是众皇子里头一份的尊贵了,皇上还要给先后追加哀荣,岂不是更把她的保清比得什么都不是了。
岂料康熙这次却没有一口答应,沉吟片刻才说:“一场法事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太皇太后去年身子不好,坤宁宫里替她供着福灯,如果冲撞了长辈岂不叫赫舍里在地下也不安?依朕看,法事可以有,但是放到奉先殿和宝华殿去做吧。”




清穿之德妃日常 68.第 68 章
此为防盗章, 晋江首发,求支持。给正常订阅的读者说声抱歉了~
呵呵, 万岁爷自己精虫上脑,怪我咯?绣绣瑜心里一万匹神兽狂奔,同时也真佩服这些宫里的女人,凌晨三点乾清宫发生的事,五点就举宫皆知了。
“娘娘恕罪,奴婢一定谨遵教诲,不敢再犯。”
佟贵妃冷笑:“说得好轻巧,要是犯错不用受罚, 这宫里还要规矩做什么?”
惠嫔微微一笑:“贵妃娘娘勿要动气, 乌雅答应才刚成了主子,这规矩上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嫔妾相信皇后娘娘一定会秉公处置,以正后宫风气的。”她这话不明白的人听了, 只怕还以为她是在帮绣瑜,实则是给皇后扣了一顶大帽子, 逼得她处理自己的人。
宜嫔懒懒散散地坐在椅子上,她与惠嫔向来不睦,况且她侍寝也经常超时, 惠嫔这“以正风气”四字却有指桑骂槐之意了。宜嫔当即笑道:“两位姐姐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说到底咱们都是伺候皇上的, 若是皇上不喜欢, 乌雅答应还能自己一个人在乾清宫待到寅时吗?”
“你……”两人还想再辩, 突然康熙身边的大太监梁九宫急匆匆地进来:“万岁爷请主子娘娘到乾清宫一聚。”
“那诸位妹妹先散了吧,乌雅答应的事就先记下,如有下次一并罚过。”
绣瑜出了一身冷汗,回到延禧宫,传水来洗了个木桶浴,盘腿坐在炕上细细思考未来的方向。最后定下“依靠皇后,讨好康熙,疏远其他妃嫔”的战略目标。
现在康熙后宫里无非是三大势力。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地位高高在上,她连面都见不上。
后宫的主子们,颇有点诸侯割据、占地为王的架势。但是层次等级分明,皇后pk贵妃,六嫔互斗,底下的贵人答应们帮着自己的主子。王对王,将对将,卒对卒,格局清晰明了。她的位份太低,只能先依靠皇后,减少与其他妃子的接触。
所以说,现阶段她唯一能攻略的就只有康熙了。从昨晚的经历来看,康熙对后宫的妃嫔还算不错。他不会轻易拿女人撒气,愿意跟她聊聊天。她说到猫的时候,康熙好像特别高兴,绣瑜只能总结出两个可能:第一,万岁爷是个猫控?第二,他喜欢听真话,哪怕是蠢一点都没关系。
绣瑜希望是后者,因为康熙爷平三番定台湾,两征准格尔,再撸个猫,实在太毁人设。绣瑜想着差点笑出声来。
其实想想康熙这娃也是可怜,宫里这么多妃子,都是政治联姻娶进来的。例如钮钴禄氏是鳌拜的义女,贵妃的佟佳氏号称“佟半朝”,惠嫔那拉氏的同族兄长是纳兰明珠。安嫔李氏是为了安抚汉人才纳的,还有个宣贵人博尔济吉特氏,是为了安抚蒙古。康熙重视她们,却未必敢对这些权臣之女说真话。难怪他一点也不嫌弃绣瑜包衣出身,还跟她一起散步,怀念怀念她祖父。
想到这里,绣瑜已经打定主意要做万岁爷的“三心牌”小甜菜:开心,放心,贴心。另外就是要发展一点爱好了,一来享受生活,打发时间。二来,没有男人会长期喜欢一个没有内涵的女人。
但是这爱好却有点为难,因为绣瑜本身跟原主文化背景、性格差异太大,虽然她拥有原主的全部记忆,但是要她整日里拿个绣花棚子扎花,真是太难为自己了。
可也不能太离谱了,像昨晚,她要是张口就吟出那首《春江花月夜》,只怕早就被拖出去当妖怪烧了,还跟万岁爷散步,想得美!
她还需要好好磨合,不着痕迹地把两个人的性格融合。于是她叫来春喜吩咐道:“你去弘文殿给我找本《千字文》回来,再要些笔墨纸砚。”
“《千字文》?是本书吗?”春喜一脸茫然:“小主你找这个做什么?”
绣瑜只能瞎编:“皇上喜欢汉学,我多少得认两个字,投其所好嘛。对了,悄悄地去,别叫人看见笑话。”
春喜这才了然。她去后不久就有内务府的管事太监姜忠旺带了一溜十来个小太监来给绣瑜挑选:“按例呢,答应小主身边应该是两个贴身宫女,一个太监伺候着。您前些日子病着,奴才们也不敢来打扰。现下小主可算是大安了,还请挑一个合心的伺候着吧。”
那些小太监都穿着低等内监的深蓝色衣裳,腰间扎着布带子,低眉顺目在殿前站成一排,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绣瑜让他们自报年龄、出身和伺候过哪些主子。最后挑了一个年纪最小,只在太妃身边待过的小桂子。
她又招了姜忠旺进来:“天气渐凉,我这里也需要换一些应季的摆设。屋里养的菊花太招小虫子了,你给我换一些四季常青的文竹、矮子松一类的盆景来。再送一些鸟雀来养在廊沿下。如果方便的话我还想移栽两株梅树在这宫里。”说着示意竹月递上一个五两的银锭子:“麻烦总管了。”
康熙这个月又陆续招了她几日。不算多,可也不少。这宫里现在还是宜嫔最得宠,每月侍寝总有个七八天,然后就是佟贵妃,再然后就是她和宜嫔的妹妹郭络罗常在了。绣瑜很满意这样的现状,不垫底,却也不做出头鸟。
她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皇后的人。每隔五六天总要去坤宁宫坐坐,钮钴禄皇后对待她的态度不远不近,没有姐姐妹妹的喊,但是也不曾为难。
皇后是个才女,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如果是在现代,绣瑜倒是很想跟她交朋友。可惜是在这深宫之中,她只能时不时拿了《千字文》、《百家姓》请她指点一两个字。倒不为了认字,而是为了拉进彼此的关系,顺便给自己找个识字的理由罢了。因为怕被皇后看出端倪,进度也放得很慢。
谁知几天之后,康熙突然召她去坤宁宫侍宴,说是侍宴,其实她就意思意思夹了两筷子菜,康熙就兴致勃勃地问:“听皇后说,你在学认字?”
“皇上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主子娘娘不嫌弃奴婢蠢笨,教了奴婢几个字,学着玩罢了,让万岁爷见笑了。”
皇后笑道:“你哪里蠢笨了。本宫见你还算是肯下功夫的,才一个月,一本《千字文》已然读了小半了。”
“奴婢那是囫囵吞枣,会读不会写,只求不辜负娘娘的教导之恩罢了。”
康熙看上去心情很不错的样子。闻言竟然大笑:“不错,都会用成语了。皇后教导有方啊。你该以茶代酒敬皇后一杯全了这谢师礼才是。”
康熙与钮钴禄氏相敬如冰已经有颇长时间了,坤宁宫里侍候的人都快记不起来上一次万岁爷在这里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了。完颜嬷嬷差点激动得热泪盈眶,赶紧招呼小宫女端上茶来。
绣瑜知道皇后博学多才,她表现出来的那点微薄的学识根本不值一提。皇后特意在康熙面前提起,多半是趁康熙心情好的时候,替她邀宠呢。虽然是存了利用之心,但是绣瑜这一谢倒是带了六七分真心:“多谢娘娘不吝赐教。”
果然,晚上康熙就招了她去乾清宫,竟然允许她派人去文渊阁的藏书楼里挑书。绣瑜差点以为康熙爷色令智昏了:“万岁爷折煞奴婢了。文渊阁是皇子大臣们读书的地方,奴婢才刚认了两个字,怎么敢去众人面前卖弄?”
“再说,文渊阁里面藏的必定都是些治国理政的书,无非是《论语》、《左传》。也不是奴婢喜爱的。”
“哦?”康熙挑眉笑问:“那你喜欢什么样的书?诗词歌赋?”
“皇上取笑了,奴婢这个半路出家的,哪里读得懂那些风花雪月夜。奴婢听说有一本书叫《天工开物》讲的是汉人工匠怎么造器物,倒是有趣。”
“哈哈,有意思。不喜欢治世经国,也不喜欢风花雪月。不过你也太小看朕的文渊阁了,朕倒知道有几本书你肯定喜欢,过两日朕寻了给你。”
绣瑜觉得他笑得有些意味深长,而且是“寻了给你”,而不是“赏给你”,或是“叫人拿给你”,什么书皇帝都要寻了才有?
“你是说乌雅氏的孩子?本宫养一个包衣奴才的孩子又有何用?”
谨儿见她态度已经不如几个月前那么强硬,心下大定,笑道:“恕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如今有太子爷在,其他皇子血统再高贵又有何用呢?何况生母出身卑贱,小阿哥日后就只能一门心思地孝顺娘娘您。”
1...2930313233...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