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娇女[穿书]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为我撩人
知青们是外来人口,不好先跟村里大娘抢,也有点自恃身份的意思在里面,不会是头一批轰上去的,落后了几步,但也能挤上位置。
而姜可可完全是抢不上了,她的战斗力完全是渣渣,人还没走到车子跟前,感觉上面的位置都没了。
这、这么凶猛的吗?
她感觉自己后世坐过的那几次地铁都白坐了。
“可可同志,上来,这还能挤出个位子。”廖志明有过坐拖拉机的经验,哪怕矜持,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还能在自己身边弄出个小位置来。看着姜可可有点懵地站在车下,廖志明觉得自己开口这一刻气场两米八,瞧,他多厉害,能让你坐上车。
而姜可可看着那个挤出来的夹在土豆筐和廖志明中间的狭小位置沉默了,要是真坐那儿,那身体肯定会跟廖志明挤着。至于其他小姑娘中间也能挤出点位置,只是她们都没有要给她留的意思。
要不,今天还是不去镇上了?
正当姜可可打退堂鼓的时候,大壮突然喊道,“姜知青,要不坐我这边吧。”车头驾驶员那儿是一块横木板。
他脸上有些紧张,看得出是鼓起勇气又很害怕被拒绝的。
只是没等姜可可回答,大壮的妹妹先沉不住气了,“哥!不行,这没位置了,坐不下她!”
被拆台的大壮脸色红了下,呵了妹妹周花妮一声,“挤挤不就成了。”也有点小小求情的意味在,周花妮在家也是比较受宠的,他当哥的还是疼爱自家妹子的,只是自家妹子不喜欢姜可可,怎么也不肯妥协。
“挤不下!而且人家还不乐意跟你挤呢,她是城里人,哪瞧得起我们啊。”小姑娘是很不喜欢姜可可无疑了,原因也很简单,一来她比她漂亮,二来她喜欢的小伙子喜欢她,三来她还抢了她哥哥的喜欢。光是这三点就够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讨厌一个人了。
大家伙显然也知道周花妮不喜欢姜可可,巴不得来点热闹看看,一个是村里一枝花一个是城里一朵花,脾气都不好,吵起来才带劲呢。
周花妮本人也是斗志昂扬瞪着姜可可的,半点不怕吵起来,那跃跃欲试的表情还很期待似的。
要是换做原身即使不吵这也要怼几句的,然而姜可可却觉得尴尬,她不擅长面对面吵架,也不擅长处理这种事,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说起来还没被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呛声,所以此时第一反应就是她还是回去吧,今天可能不适宜出门。
刚想要走,另一道声音却插入进来,打破看热闹的安静气氛。
“姜可可,过来这儿坐。”清冽冷淡,陈述语气。
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爷爷奶奶口中的供销社,里面的东西都透出浓浓的年代感,比如竹壳暖水壶,搪瓷缸子,瓷瓶酒壶,老式挂钟等等,姜可可只有很小的时候去爷爷奶奶住的老家才看见过,长大后这些基本在日常生活中淘汰消失了。
七零娇娇女[穿书] 124.124.结婚
爱你哟订阅的大宝贝们~ 看了一圈, 姜可可最后买了一个绿色军用水壶(原身嫌弃这个丑, 宁愿用吃掉果肉的玻璃瓶装水也不买这个), 圆珠笔和信封信纸,邮票要到邮局去买,还有桃酥豌豆子黄桃罐头,牙膏牙刷毛巾香皂都给买了, 价格太低廉有点控制不住手,最要紧是她觉得自己啥都缺,不过最终也没买太多, 不是钱不够而是票不够, 斜挎包也装不下太多东西。
这么爽快的顾客不多见,但售货员也没说什么, 他们供销社售货员的工资又不跟业绩挂钩, 顾客买多买少都没影响,而且这十里八乡基本都是往这儿买东西, 只有紧俏缺货, 还没有卖不出去,这也是售货员态度如此高傲的原因,家里有亲戚是供销社售货员,那是顶顶有面子的事, 他们有优先选货的权利, 还有不要票买‘残缺品’的好福利, 谁不想巴结着, 而能在供销社当售货员的小伙子和大闺女都大妈大婶相亲市场的优质对象。
买完东西姜可可往邮局去买邮票, 原身留下来的邮票不多,每个月都有写信回去,刚到那月原身一次性写了三封信。不过姜可可买邮票不是为了多多写信回家,而是为了投稿赚钱。
原身的父母并没有亏待她,他们俩都是高级研究员,工资不菲,每月寄来的钱都够城里一家五口一月花销,农村一家四口一年收入,现在姜可可身上就有两三百零用钱,家里更是放着张小千块的存折,这些数额这个年代很多农村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然而,了解大概剧情的姜可可依旧没有安全感,因为她记得原身最后的凄凉下场,父母不是亲生的,众叛亲离,横死街头,想想就觉得很可怕。
她也不知道怎么查出父母不是亲生的这一点,众叛亲离估计是中途太过作死,横死街头这个可能性就很多了,但不管怎样,很显然她后期是会失去父母这个靠山,万事得靠自己的,那么在那之前,她就得找好后路,尽量养活自己。
做农活养活自己不太可能,做生意还没改革开放,她也不擅长,黑市买卖就更不用说了,分分钟被抓的事,而且她记得原著女主就是靠黑市攒了一笔发家致富钱的,她要是也去黑市不准得碰上女主,到时候产生啥误会或者什么的就不好了。
所以思来想去,她唯一能做的还是本职——写小说和画漫画。不过当前国内漫画行业几近消退,要在七八年之后才开始复苏繁荣起来,而且那时候似乎是连环画为主,主题大多是歌颂和讽刺,较为贴近现实贴近民生,而她不擅长这方面题材的创作,现在也没有她能买到的相应漫画杂志,插画画了也不知往哪里投,所以姜可可先暂时放弃了画漫画,直接选择写小说。
国内的杂志和报纸还是有不少的,出版社也有约稿的,原身每月闲着无聊也会买些杂志报纸小说来看,一份报纸五分钱左右,一本普通杂志四毛八分钱,而厚一点四五百页的小说也就一块来钱,这对手握‘巨款’的原身来说不算什么,来镇上偶尔也会顺手买几本,同宿舍的知青不太敢得罪原身,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这些报纸杂志。
其他来下乡的知青跟原身不一样,他们家里往往小孩很多,没法安排工作才给送了下来,每月基本很难拿到家里的补贴,有些穷的还要咬牙省下粮食或者到山上找吃的晒干寄回家里补贴,像原身这样轻松月月有余额钱没地方花的很少。
当然原身也没傻傻告诉别人她有多少钱,每月就说都花光,半点存款没有,这样也不怕别人惦记她的钱或者跟她借钱,偶尔还在镇上买东西还假装跟表姐林思然借点,挺精明世故的一姑娘。因此,在女知青里大家都以为原身是个有钱,但存不住钱的,每月拿到花光光的那种。
姜可可决定再挑几本当月的杂志和报纸,重新看一遍风格和忌讳,到时候再决定自己写什么。
这个镇上并不繁荣,但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店还是有一家的,姜可可进去就看到很显然的红宝书,那种伟人语录的,不知道是不是去年粉碎了四人帮,现在倒是没有对话就喊下语录口号,但红宝书依旧是店里销售量最大的书籍,原身那也有一本,姜父姜母给塞进行礼的,让她有事没事翻一翻,跟随主流走。
看守书店的是个绑着麻花辫的圆脸姑娘,年龄在二十岁左右,文文静静地坐在柜台里的凳子上看书,抬头见到姜可可进来笑了一下,平凡的脸上立马多了书香气质,很温和没有攻击性,她显然还记得姜可可,漂亮姑娘总是显眼,尤其是每月买书买杂志都不见手软的。
姜可可穿越过来还没有见过这样气质的人,有点像她某个作家朋友,下意识也是回之一笑。
书店姑娘却愣了一下,往日也见过这姑娘的笑容,都是带着丝由内心里散发出的傲气的,还从来没这样礼貌柔和,让人顿觉亲切的。
于是书店姑娘一改往常,主动开口打招呼,“又过来了?今天怎么是一个人?新到的杂志和小说不多,但是内容挺有趣的。”
或许是她气息太温和,又像她后世那个作家朋友,姜可可竟然也不觉得这样的打招呼突兀不习惯,反而比较放松,“嗯,今天发生了点意外。新到的杂志还是在那边吗?我过去看看。”
语气自然没有半点不适,双方都感到这种舒适氛围。
书店姑娘点点头,也注意到她手上缠着的纱布,但没有多问,距离把握得很好。
于是姜可可心情出奇好了许多,挑选了两本原身平时看的杂志和两本故事类期刊,在挑选时还看见了书架底下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五本左右堆在一块,看得出是滞销货。
姜可可瞬间想到了即将到来的高考。
《重生掳获兵哥哥》这本书大事件跟历史很接近,在书中高考也是七七年十二月份,这是华国唯一一次在冬天的高考,也是长达十年后第一次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当时参加高考的人数有五百多万,录取的却只有二十七万,录取率只有4.8%,非常低。原著中女主重生前那辈子没有考上,重生后倒是早早准备考上了,而原身两次都考上了,当时考的还是理科,成绩在女主第一辈子时是知青点里考的最好的,在女主重生后那辈子则输给了女主。
姜可可之所以没有立马想起这场高考,主要还是因为她在后世毕业很久了,现在看到 《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本在这次高考中供不应求的书,这才想起来这回事。
所以,这是提示她要再次准备高考了麽?
姜可可内心想嗷嗷叫,后世高考那么高的录取率她都觉得高三难熬,这次录取率这么低,还是自学,她都有点想哭,咋就不叫她在原身高考后穿越呢。
唉,失望是失望,然而还是要准备高考的,姜可可想的很清楚,像她这样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娇娇女,只有读书这条路,七十年代大学生可宝贵了,每月还有国家补助,毕业生不说分配工作,一般的企业都会想要大学生,尤其是断层将近十年的高考大学生。她也不会做生意,在不确定写小说和画漫画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时,最好还是有份稳定工作。而且大学的环境比较适合她,她混不了社会的,这点姜可可很有自知之明。
至于文理,姜可可决定按照后世她选择的来,文科。这一届的高考也分文理,其中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理化。考试科目数量一样,没有外语,除非报考外语专业才要加试一门。这一点就只有这一届才这么安排,78年起外语科目也被列入了必考科目之中。1
所以总得算起来,这一届考试还算轻松,不用多学一科。要是国家要求必考外语,语种还是建国以来流行的俄语的话,那姜可可是要抓瞎了,她可半点不会俄语。
确定好方向后,姜可可还是把《数理化自学丛书》买了下来,起码数学能看一看。至于政治历史和地理,这就要到废品回收站去了,书店没有卖这教材。
不过结账的时候书店姑娘看到她买《数理化自学丛书》多问了句,得知还想继续学习时,表示可以把自己的教材借给她。
“小学到初中的教材我都有好好留着,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借给你看的。”书店姑娘也不知为何今天如此热心肠,她对今天的姜可可莫名生出好感,好好珍惜起来的教材也说借就借了。
姜可可也挺意外的,不过没有接受,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谢谢,但是我不太方便拿那么多。”她扬了下自己缠着纱布的手。
这也是委婉的拒绝了,书店姑娘听出来了,没有强求也没有不高兴,突兀地借陌生人东西也不是很方面,是她有点唐突,笑了笑,“那没事。”
最后两人交换了下姓名,算是正式的初步认识了。
姜可可把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和几本杂志抱在臂弯里,走出书店门并往废品回收站而去,然而在还没去到废品回收站,就看见江寄余快速冲了过来。
而穿书过来的姜可可搜寻原主的记忆,发现这位原著女主跟书中描写性格还是有点出入的,比如刚开始下乡的原身其实并没有对女主使坏,但女主却不动声色地将她的名声弄差,还挑拨她跟江寄余的关系,包括告诉她‘娃娃亲’和江寄余与牛棚莫教授夫妇的关系,说是化被动为主动,不让其他人被原身蒙蔽,像上辈子那样明明很懒脾气不好还能糊弄的村民觉得她努力上进,也是让江寄余看清姜可可的面目,以后不要给她做备胎,嫁给别人了还帮扶她。
但是女主却没想过,她这样拾掇姜可可和江寄余对上会有什么后果,现在是七七年,名义上十年动荡已经结束,但实际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还是在七八年,农村人对住牛棚的坏分子依旧是很严格的,但凡扯上点关系,基本都会被划为一份子。
江寄余到这地点下乡是为了暗中照顾他的外祖父母,若是让村民知道他跟外祖父母的关系,别说照顾,就是他自己都自身难保。
姜可可还记得原著读者说过关于江寄余成为反派的原因,就是当初原身将这消息散播出来,所有的村民和知青都知道这个消息后,不知是谁给举报到镇上革委会去,革委会来人给江寄余关到小黑屋审核,还将莫教授夫妇再次拉出来游村批斗,经此一遭,本来身体不好的莫教授夫妇更是大病一场,后来早早去世了。而江寄余更是从此黑化,心底的善良都被磨灭,以后更是迁怒女主,给女主发家致富的路上添了不少麻烦,好几次都差点出事。
对于这件事,姜可可觉得原身有错,但女主也逃不了干系。原身可以说很小就在国外生活,对国内政治环境不是很了解,很难想象她爆出江寄余和莫教授关系会有什么后果,可女主是经历过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对政治环境是敏感而清楚的才是,然而她却没有阻止原身的行为,还推波助澜,为了自己的理由而殃及无辜,这点姜可可怎么都是认可不来的。
因此,翻查记忆的姜可可对林思然也贴了个‘危险人物’的标签,愣不登地被她在身后一喊,还吓了一跳,整个人靠在门板上,看着林思然的眼神露着害怕仓惶,跟受了惊的兔子一样,眼眶还红彤彤的。
林思然也没料到她反应这么大呢,不过她的关注点却放在了姜可可红彤彤的眼睛上,“你眼睛怎么回事?哭过了?”又联想到这夜色,一个猜想在脑海中涌起,“你是不是被人……那个了?不要怕,来告诉表姐,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神色有些隐秘的兴奋,又有些鄙夷,还夹杂着一丝担忧,复杂得很。
姜可可没听明白,“你说什么?”话落脑子也转过弯了,当即有些恼怒,“没有!你想什么呢!”
这一上来没问清就给人盖这帽子,简直是太过分了。
林思然说不清是失望还是什么,再次确认道,“真没有发生什么事?那你眼睛怎么红了?”
“我想家了,心里难受。”姜可可扯了个半真半假的理由,又转移话题,“你下午干什么去了,怎么不见人?”
林思然眼神躲闪了下,“没有,李婶子她腿摔了,我正好路过,给帮着送去镇上一趟,这才回来晚了……这天也晚了我先洗漱去了,你要是要洗待会自己往灶里加点柴加点水就成啊,我先去了。”说罢就往屋里走了,像是怕被追问似的。
姜可可不明所以,也没心思去猜林思然的想法,能结束话题更好,她现在身心俱惫,压根不想再去面对女主,抬脚就按着记忆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女知青宿舍分了好几个房间,姜可可没跟林思然住一间,原身来下乡的时候林思然住的宿舍已经满员了,林思然又不愿搬到空宿舍和她一块住,此事便作罢。
现在她跟另外两个同批来的知青和早先来的两个知青住在一块,狭长深纵型的屋子,一排摆三张床板,其中一张没人住的床板就用来堆放行李,空间拥挤。
她推门进去的时候其他几个知青还没睡,聊天写信的都有,见她进来还看了她一眼,不过大部分人也只是瞥一眼,只有老好人赵志红问了句她怎么这么晚回来,桌上那一海碗红薯饭是留给她的。
煤油灯光线暗,姜可可又低着头,赵志红便没发现她发红的眼,即使发现大概也不会问什么,她不是会戳人伤心事的人,也是怵姜可可的性格,怕惹她不快。
“谢谢你,我不饿。”姜可可小声道谢完就往她的床铺走去,脱掉鞋子就躺上去背对着她们睡了。
而宿舍人却为她那句道谢给弄惊讶了下,自姜可可下乡这两三个月来,可没见她这么好态度过。不过大家也只是惊讶一下而已,对人的印象没那么快就改变的,见她睡了聊天的两人自觉压低声音,她们可是受过教育的文化分子,才不像某人那么没公德心,人睡觉还乒乒乓乓闹。
也没聊多久,这年代的人没什么娱乐活动,每天还要上下工忙碌劳累,熬不了夜,没多久,大家都陆陆续续歇下,最后一位睡觉的吹熄了煤油灯,整个宿舍便暗下来,只有淡淡的月光,在漆黑的宿舍里还有点亮。
知青宿舍安静下来,在这样的寂静里耳边可以听见窗外的虫鸣,时而响时而歇,各有它们的旋律。
姜可可却没有睡着,在大家都陷入深沉睡眠的时候翻了个身,因为长久维持一个姿势半边肩膀有些麻。然而她却没有在意这个,心里的难受一定程度上让她忽视身体的不舒服。
说实话,她到现在还有点儿恍惚,也不想相信自己真的来到了书里的世界,但是眼前的一切和身体切实的感受都让她明白这并不是做梦,她是真真切切地穿越到书里,成为其中戏份很多的恶毒女配,而且目前处境还很不好,书中混社会的反派江寄余对她厌恶,不接受她道歉,甚至威胁恐吓她,而书中女主对她不喜,抱有坏印象,和她维持表面友好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她父母身份和亲戚关系,至于身边其他人对她有好印象的也没多少,实在是很糟糕的处境了。
她穿书前只是个家里宠着长大的乖乖女,毕业也是在家全职,没有接触社会,社交能力差得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化解眼前这个困境。姜可可很想做只鸵鸟,埋在自己的沙坑里,不去搭理外界的事。但是很显然她穿书的身份容不得她这样做,这样做的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七零娇娇女[穿书] 125.125.一起睡
爱你哟订阅的大宝贝们~ “看到了。”姜可可下意识回答, 手却指向另一条相反小巷, “从那里跑过去了。”
两个人忙着追人,姜可可这模样也不像是会撒谎的,闻言就冲向那条巷子。
他们一走,姜可可吊着的气就松了开来,撒谎什么的果然很考验心理素质, 再多问几句她都觉得自己会扛不住。
危机解除, 但姜可可到底心虚,想要立马逃离现场, 结果刚走到安全地带呢, 刚刚跑掉的江寄余又神出鬼没地从另一个巷子口出现了。
“为什么要帮我?”江寄余看着她神色复杂, 狭长的眸子里带着审视和警惕,还有一份怀疑。
或许是心理作用,他一用这样的眼神, 姜可可就会莫名感到压力, 脑袋的齿轮会跟生锈一样迟钝,“我……你, 你说什么?”
她想装傻充愣?江寄余眼里的怀疑越发浓厚, 自从姜可可拿他外公外婆来威胁之后, 他对她的厌烦和警惕就升到高度去, 不管是中午她对村支书说的那番话,还是刚刚帮助逃过那两个红袖章, 动机都是在帮他, 但是却因为是姜可可, 才更让人觉得怀疑——她背地里打什么坏主意?
姜可可神经绷得更紧,但在这高度的紧张中不至于像第一次被他逼迫得失态哭泣,还能稳得住,起码这会儿脑袋能有所转动,“是说刚刚那两个红袖章麽?他们是抓你的?你做了什么?逛黑市了?”
语速很缓慢,多少能遮掩掉转移话题的生涩。
但江寄余的脸色却瞬间黑了。
她猜中了,那两个戴红袖章的会追他,确实是因为他跑到黑市去了。
在姜可可离开病房后,江寄余和大壮都在病房里守着赵婆婆,随着吊瓶里的液体顺着管子流入体内,赵婆婆的高烧也渐渐退了下来,只等吊完这三瓶水就好了。
大壮见状就让江寄余先去买他的东西,现在这情况他一个人应付得来。
江寄余明面上来镇里就是拿买东西当借口,跟着到医院照顾赵婆婆也可以说是看在大壮面上,要是从头到尾照顾没有正事办那来这镇上的理由就很值得怀疑了,哪怕有‘为了老莫夫妇将来可能被返聘时沾点便宜’的借口在,大壮可能好糊弄点,但他那老油子村支书爹不准会多想些。
于是,江寄余看赵婆婆高烧退下来,便也顺着大壮的话到外面买东西去。只是想到赵婆婆到底年纪大,医生也说身体有很多隐患,高烧后也得补补,这才往投机倒把可能在的巷子里钻,想买点有营养的东西。结果幸运的是找到二道贩子了,不幸的是还没来得及交易红袖章就出现了,于是才有刚刚那一幕。
江寄余脸色不好看,这年头投机倒把是犯罪的,虽说没有前几年那么严格,但是有时候工作政绩需要,不一定不会下狠手,被抓到丢牢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过他的表情管理要厉害得多,失态只有一瞬,很快又恢复原样,“没有,你想多了。倒是你,听语气对黑市很了解,常接触?”
反倒是将人一军,这样对一个刚刚还出手帮忙骗走红袖章的恩人听起来很过分,可惜对上姜可可,江寄余半点不觉过分,她往日做过过分的事也不少,而且她变脸太快,就像电影里本来是敌人,一夕之间又成了朋友,突兀得没有任何缓冲,有的脑子都会怀疑是否别有用心,何况是书中未来会成为反派大佬的人。
姜可可能理解江寄余这种谨慎,他要是不谨慎就没办法和老莫夫妇同个生产队那么久都不引人怀疑,只是心里难免会有点委屈,原身的锅她来背,谁还不是宠着长大的娇娇女咋地,原身就可以作天作地任性妄为,她就得收着脾气讨好人家是吧,凭什么啊,哪怕在后世她不是顶级富贵人家,但从小到大也没受着委屈啊,来到这破年代就得哄别人高兴是吧?明明是帮忙了还得要被怀疑动机,被反过来威胁是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