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一方
李世民笑道:“不管佛门如何,总之,有利于百姓就好。如果是佛门有什么改变,有什么要谋划的,斩掉就是。如今,暂时就不管了。”
房玄龄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又道:“有玄奘的最新消息吗”
房玄龄正色道:“陛下,因为朝廷准许玄奘去天竺,所以他这一遭,是走西域去天竺的。如今,都已经离开了陇右道,进入了西域各国的区域。只是最近,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这一去西域天竺,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来的。”
李世民道:“但愿他回来时,能给朕带回来需要的消息。”
房玄龄道:“玄奘要在大唐立足,就势必会完成陛下的嘱托。所以这一点,陛下倒是不必担心,而且玄奘法师其人,也是极为不错的,颇为雄辩,所以他去了西域,陛下不必担心。”
李世民笑道:“希望他早些归来,当然,等他归来之日,我大唐的实力,必然是能够再度提升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顿,道:“如今的手榴弹、地雷、火药生产如何”
房玄龄道:“一切顺利。”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行了,忙你的去吧。”
“臣告退!”
房玄龄站起身就往外走。
只是当房玄龄走到大殿门口时,李世民忽然道:“且慢。”
随着李世民的开口,房玄龄又停下,转过身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李世民招了招手,房玄龄走回去又坐下来。
房玄龄道:“陛下还有什么事情吗”
李世民说道:“玄龄,朕考虑的是给太子、青雀等人寻觅老师一事,按理说,太子、青雀都有老师了,但他们的老师,朕却是觉得还不够,还应该有更好的老师。”
太子,乃是李承乾。
青雀,是越王李泰的小名。
如今的李泰,还只是越王,不曾成为魏王,毕竟李泰成为魏王,那是年长后的事情。然而不管如何,李泰都深得李世民的喜欢。
李世民对李承乾有期许,更因为李承乾是太子,所以要求更为严格。但李泰这里,李世民便没了要求,而且李泰本身很像李世民,所以李泰深受李世民的喜爱。
房玄龄闻言,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希望太子和越王,都能拜王灿为师。”
“是!”
李世民直接就回答。
对于王灿的本领,李世民是知晓的。
要知道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是一个纨绔子弟,整日遛狗逗鸟,无所事事。可是和王灿接触后,长孙冲很快就大变样,一下变得踏实稳重,而且关心民生疾苦。
这是李世民最羡慕长孙无忌的地方。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如长孙冲一样成才,不至于是纨绔子弟。当然,不论是李承乾,亦或是李泰,都是颇为聪明懂事,但在李世民看来,却是远远不够的。
王灿年纪不大,却是以一己之力,令大唐兴盛昌隆,可以说改变了大唐的国运。
他不求两个字,能有王灿的能力。
至少能受王灿熏陶,甚至于能学到王灿的一些本事,那就足够受用一生了。
房玄龄摇了摇头,说道:“臣如果记得不错,此前陛下曾提过,希望太子能拜王灿为师,但是当时,王灿却是拒绝了。”
“是有此事!”
李世民颔首道:“朕曾在私下里和王灿交谈时,希望他教导太子,可是最终,王灿却是拒绝了,不愿意教导太子。如今,朕却是又有了这个心思。只是朕这里,没有办法,所以希望玄龄你来谋划一下,能够在不令王灿反感的情况下,使得太子和青雀,都能够受到王灿的教导。”
房玄龄道:“陛下,此事不容易。”
李世民道:“玄龄啊,如果是容易,朕也不会是请你来谋划一二了。这一事情,还是需要你的绸缪,毕竟你足智多谋。”
房玄龄闻言,快速的思考着。
涉及到王灿的事情,那就不是小事情,不能等闲视之。
一旦令王灿反感,事情就不妙了。
李世民静静的坐着,却是没有打扰房玄龄。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好半响后,房玄龄忽然道:“陛下,臣这里有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算是拜师,但也能够令太子和越王,受到王灿的影响。”
李世民道:“怎么说”
房玄龄说道:“殿下,谋划王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好事情。这一切,顺其自然是最合适的。所以卑职认为,最好是顺势而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道:“玄龄,别兜圈子了,直接说。”
房玄龄道:“如今太上皇不是在王灿的府上吗只需要安排太子和越王,到太上皇膝下尽孝,便可以常驻在王灿府上,也就有了和王灿打交道的机会。王灿其人,不能招惹。但是,这样让太子和越王去尽孝,却是机会啊!总不能,王灿赶走太子和越王吧。”
“妙,妙啊!”
李世民听到后,却是手舞足蹈,显得颇为兴奋,说道:“只要太子和青雀去了王灿的府上,他们日日呆在府上,总会和王灿打交道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时常和王灿打交道,久而久之,也会受到王灿影响的。这对于太子和青雀来说,就可能言传身教,能懂得王灿,也能懂得民间疾苦。”
房玄龄道:“陛下圣明!”
只是房玄龄的内心,却也是有些打鼓。他提出的计划,自然是不错的,可问题是这样的计划,真正要实施起来,却未必就那么容易。
一切,得看李承乾和李泰的。
李世民没有半点的犹豫,当即就喊来了人,让宫中的太监去传令,令李承乾和李泰去王灿的府上,在李渊膝下尽孝。
李世民丝毫不提王灿教导李承乾、李泰的事情,只说是让两人去尽孝。如此一来,事情也就仅仅止于此,而李世民需要的,就是春风化雨的局面。
让王灿一点点影响李承乾和李泰。
最终,让两个儿子更加懂事。
李世民对于李泰倒还好一些,可对于李承乾,那是投注了心血的,自是希望李承乾能够懂得民间疾苦,也能够真正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
李世民一切安排妥当后,就不再多言,这才让房玄龄离开了。
第2082章 请教
房玄龄出宫后,没有径直回家,而是往王家去,他还得去见一见太上皇李渊,把李世民的想法说一说,至少李渊这里有一个准备,事情也能比较容易完成。
房玄龄到了王家后,是在后山见到李渊的。他先是向李渊问安,然后就直接说了李世民希望李承乾、李泰能在王灿身边学习的事情,但因为王灿不愿意收徒,所以眼下只能是选择折中的方案,让李承乾和李泰到李渊膝下尽孝,然后趁机向王灿请教,以期能得到王灿的教导。
李渊听到后,也是点头颔首。
李世民的做法不错。
是为儿子着想的。
李渊沉声道:“这一事情,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皇帝,让承乾和青雀来便是。”
“是!”
房玄龄立刻就应下。
对李渊来说,他虽说和李世民化解了芥蒂和矛盾,但和李世民之间,还真没有多少的话可以说,可是对于膝下的孙儿,李渊却是极为喜爱的。
要知道李承乾的名字,是李渊取的。李渊对于小时候的李承乾,很是喜爱的。只是这些年,随着李承乾年长,而且他也忙于事务,便见得少了些。
可祖孙之间,却是情谊极好的。
房玄龄道:“太上皇,臣这就回去禀报。”
“去吧!”
李渊点了点头。
他望着房玄龄离去的背影,眼中有思索神情,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两个孩子来了,能否学到王灿的手段和智慧,那就不得而知了,一切得看两个孩子自己的。
房玄龄出了王家,又径直往东宫去。
从永兴坊到东宫,距离不远。
而且东宫位于皇城的东面,很容易就能抵达。
当房玄龄抵达时,李承乾正在读书。如今的李承乾,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但心智却已经成熟,而且李承乾颇为孝顺,深得李世民的赞许。
历史上的李承乾一开始,的确是极为聪慧的,且处理政务也是井井有条,对待朝臣老师,那也是颇为礼敬,堪称举世称善。
都赞叹李承乾作为太子礼贤下士。
是极为不错的。
然而随着李承乾的年长,李世民无比的宠溺李泰,甚至于李泰原本该去封地的,李世民却是特许李泰不需要去封地,把李泰留在了长安,形成了对李承乾的威胁。或许一开始,李泰并不懂事,没有对李承乾有威胁,李承乾也是兄友弟恭,对弟弟极为关切。
可是随着李泰的年长,尤其李世民的器重,加上李泰很能讨李世民的欢心,李泰身边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班底,有了一股力量推动着李泰夺权。
李泰的针锋相对,使得李承乾压力大。
切长孙皇后死去后,缺少了一个能协调李承乾内心的母亲,李承乾又因为坠马摔伤了脚,到最后形成腿疾,完全是无法正常走路,使得李承乾渐渐变了。
彻底不再是那个良善聪颖的太子。
而是一个内心充斥着无尽猛兽的太子,最后走上了起兵谋反的道路。
当然,李世民其实也器重李承乾。
甚至于处处为李承乾着想。
李世民给李承乾的班底,那是极为强的,都是饱学之士,且都是朝中有影响力的人。可偏偏李承乾早已经堕落了,即便是李世民想要把李承乾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却是已经晚了。
如今,李承乾却还没有变化。
李承乾见到了房玄龄,脸上神情谦逊恭敬,起身道:“房相!”
房玄龄道:“太子折煞微臣了。”
李承乾问道:“房相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房玄龄道:“陛下有旨,请太子和越王殿下,前往永兴坊王家,在太上皇膝下尽孝。”
李承乾一听到后,心念转动,旋即问道:“房相,可是皇祖父身子出了什么问题吗陡然间,也没有半点的风声,就让我和二弟前往。”
房玄龄也不隐瞒,开门见山道:“回禀太子,之所以让您前往。原因很简单,是借着在太上皇麾下尽孝的机会,尽量得到王灿的指点。如果能拜王灿为师,那就是最好的了。”
李承乾闻言,顿时了然。
对于王灿的一个情况,李承乾也是知道的。王灿对于大唐来说,对付他的父皇、皇祖父,乃至于对于他的母后来说,那都是大恩人。
除此外,王灿又救治了长孙无忌的夫人,也是救了李承乾的舅母。
在这些关系下,李承乾对王灿颇有好感。
尤其王灿的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
李承乾略作思考,便开口道:“房相放心,本宫稍后就前往王家。请房相转告父皇,我一定会拜王先生为师,得到王先生的教导。”
房玄龄道:“殿下,如果是这般,那自是最好的。”
“卑职告辞!”
房玄龄便不再逗留,转身就离开。
李承乾盘腿而坐,思虑片刻后,吩咐道:“来人!”
顿时,便有内侍进入。
李承乾吩咐道:“准备马车,本宫要去老师府上拜谒。”
李承乾的老师,如今是李纲,担任太子少师,负责教导李承乾。
如今的李纲,已经是近八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来说,简直是人瑞一般的存在。尤其李纲年轻时候,便名气斐然,才学广为天下知晓。
北周时期,,李纲早早出仕,担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
当时的北周皇帝宇文赟,对宇文宪恨之入骨,意图杀死宇文宪。皇帝要杀人,原本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宇文宪通达机敏,有气量,且权势很重,不可能随意处死。
所以皇帝便召见宇文宪的幕僚,要让宇文宪的幕僚诬陷罪名。
当然的李纲,誓死不从。
可惜的是,宇文宪最终还是被杀死,而宇文宪的尸体被抛尸后,无人敢收敛尸体,甚至一个个人都跑得远远的。
然而,李纲却是不惧,他亲自安置宇文宪,给宇文宪下葬。
经此一事,李纲彻底名满天下。
被天下人知悉。
到了杨坚开国称帝后,便担任太子洗马,负责教导杨勇。可惜的是,杨勇最终被废掉,而李纲在朝中一段时间后,有志难伸,便最终辞官隐居。
等到大唐建立,李渊征召李纲出仕,担任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只可惜李建成却是被李世民杀了。
事实上,李纲性情是极为耿直的。
他曾数次劝谏李建成,但李建成都不听从李纲的劝说。以至于,李纲是要辞官的,却被李渊挽留了下来,不过李纲却是根本不去见李建成了,只是在朝中任职。
等到李世民登基,便让李纲又教导李承乾。
在李承乾这里,李纲却是极为受器重,李承乾也是尊师重道,事事礼敬李纲,而且上朝时,李承乾也会提前抵达,搀扶着李纲入朝。
在当朝中,李纲或许对李世民来说,功勋不是最大的,但李纲的资历,却是绝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的,没办法,李纲活得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