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但见到蒋介石后,戴笠才知道,蒋介石想要了解的是北平的情况,这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想了想才小心的说:“停战协定签署后,曰本人的气焰没有以前大了,只是反对停战协定的游行还不少,北平宪兵团和警察局也抓了不少人,何应钦找了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长出面解释,事态正在逐步平息。”
蒋介石的脸色丝毫没动,戴笠心里有些纳闷了,他不知道蒋介石到底想要什么,于是又试探着说:“军队方面,长城之战各军伤亡都很大,各部都在整顿部队,招兵充实人员,他们对中央出钱支持他们重建部队很是感激。”
“阎锡山有什么动向?”蒋介石慢吞吞的问。
戴笠立刻答道:“太原方面…。”
“我不是说太原,我是问北平,阎锡山有没有派人去北平?”蒋介石打断戴笠的话,很严肃的问。
戴笠额角冒汗,这么多年了,他始终很羡慕庄继华能在蒋介石面前挥洒自如,可他却始终不行,每次蒋介石一严肃,他就紧张。
“除了徐永昌外,没有发现其他人,不过我们的人注意到何委员长最近与宋哲元、商震他们走动比较频繁,庄继华陪同塞克特将军去了天津,没发现其他什么异常,对了,杜聿明去了长城外,招收了一批义勇军成员加入护卫队,总人数大约有二千人,另外他还给义勇军发了大约二百万的奖赏。”戴笠边回忆北平站的情况汇报边说。
蒋介石微微颌首,这肯定是庄继华授意的,不过好像确实没什么,庄继华的习惯就是这样,不过何应钦与宋哲元、商震他们会谈些什么呢?整编?难道是何应钦向他们的许诺,庄继华只是出于支持老师才同意的?会是这样吗?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八节 九变(三)
“请…,畅卿先生过来吧。”蒋介石本想说把林蔚和杨永泰找来,话到嘴边却又改为只找杨永泰了,林蔚为人圆滑这事向他征询恐怕得不到什么东西。
“这事我看恐怕不是何敬之做出来的,”杨永泰的第一句话就让蒋介石皱起眉头,除了何应钦外那就只能是庄继华了。
“如果庄文革的提议,那倒好解释了。”蒋介石淡淡的说,庄继华与他们不一样,从不相信曰本人,在黄埔军校时就曾经断言,能干涉中国革命的只有曰本人,这次回国又明言为抗曰而回,西南开发的巨额资金全是他的个人财产,这种常人看来极端愚蠢的事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杨永泰心中暗暗吃惊,脸上却毫不动容,平静之极的迎着蒋介石严肃的目光:“委员长,我不这样认为,从长远看,这个建议出自庄继华比出自何应钦更危险。”
蒋介石奇怪的看着他,杨永泰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对庄文革您比我更了解,西南开发如果成功,庄文革就能控制四川,如果他通过这事向北方的宋哲元等人示好,在北方获取支持,将来难免形成尾大不掉。相反何应钦就没有这样的危险。”
“那你的意思是?”蒋介石皱眉问道,眼中的神色却十分耐人寻味。
“我再次建议将四川纳入四省剿匪总部,从中央予以制衡。”杨永泰说,他没有一下子就冒然提出撤换庄继华的建议,而是只跨出了一小步。
“现在还不是时候,刘湘不会同意的。”蒋介石叹口气说。
“可以先把渝城纳入剿匪总部。”杨永泰为他的目的披上一层外衣:“庄文革在取得渝城政权后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中央在渝城地区获得了很高的支持,此时中央接手渝城进而控制四川,把四川纳入…。”
蒋介石平静的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你想过刘湘没有?只要中央宣布将渝城纳入剿匪总部,刘湘必定做出反应,四川省内的其他势力也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四川还没有真正稳定,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调整有些艹之过急,还是再等等吧。”
蒋介石心中十分遗憾,杨永泰的目的他完全清楚,所以他很失望,联想到最近陈果夫、吴稚晖等人的抱怨,以及他对蓝衣社的压制,蒋介石心中竟然升起一丝抱怨,难道我蒋某人用的人,都是那样不堪的人?只剩下你杨永泰那一帮人是好样的?黄郛这次在天津谈出来的结果就不如文革谈出来的强,这个黄郛居然还有脸回来四处散播谣言,真是不知羞耻。
黄郛从北平回来后,赌气要辞去一切职务,蒋介石没有批准,他就向蒋介石告假,跑回上海养病去了,蒋介石为此还特意请张静江去看看,结果黄郛在张静江面前大肆攻击庄继华,说他以军人干政,武夫当国,将来必为国家祸害,张静江百般劝说,他根本不理依然百般谩骂,结果张静江大怒,当场与他翻脸,随后就把结果电告蒋介石,蒋介石心中异常愤怒,军人干政、武夫当国,你黄郛是说庄继华还是说我蒋介石。当作杨永泰,蒋介石没有发作,只是淡淡嘿了声,就把电报放下了,随后就再也不管黄郛了。
杨永泰也很失望,蒋介石居然没让他把话说完,他不甘心的顽强争辩道:“委员长,这份报告是个信号,无论二十九军还是三十五军,亦或商震的三十二军,他们都不是真心归附我们的。庄文革要装备他们,其用心必须考虑。”
蒋介石心中一阵烦躁,他站了起来想了想才说:“这事再让我考虑一下。”说完他转换了一个话题:“黄季宽有没有消息?”
“还没有,不过两广的调子降低了不少。”杨永泰心中叹息,他知道庄继华又躲过去了,为了庄继华他已经下了不少心找他的破绽,只是西南开发工作队他完全插不进去,没有庄继华的同意的他根本没法安排人,因此对西南开发的工作情况,资金使用完全不知晓,也就无法入手。这次的失败更让他感到必须排人进入西南开发队中,只有进去了才有机会找到庄继华的破绽。
“嗯,只要他们不捣乱就行,对他们我是知道的。”蒋介石稳稳的说。
等杨永泰出去后,蒋介石又把林蔚叫来,林蔚给他出了个主意,把庄继华叫到南昌来,听听他是怎么解释的,同时也了解一下,塞克特能否接受总顾问。
可是事情很快就变了,熊斌把庄继华提出的将二十九军、十七军、三十二军、三十五军装备为德械军的消息传出去了,无论宋哲元、商震还是傅作义都非常兴奋,他们以急切的心情等待蒋介石的批准,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到,几个人托人打听,结果听说是被杨永泰阻止了,几人顿时愤怒了,他们不好直接向蒋介石发火,而是找到何应钦大骂杨永泰歼臣误国,对驻守长城防线也就推三阻四。
此外东北军系统听说德械军没他们的份,也心生不满,鼓动于学忠、王以哲、张作相向何应钦提出抗议。何应钦心里那个气愤,一方面对东北军不满,仗打得不好,要东西却不落人后,真是恬不知耻;另一方面对杨永泰也心生不满,这明明是好事,经费是西南开发队提供,根本是捡来的,你在旁边出什么馊主意。何应钦不知道,杨永泰根本不清楚西南开发队的经费来源。
何应钦一怒之下把北平各军的抱怨反应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勃然大怒,他愤怒的是他的办公室里居然都不能保守机密了,北平怎么知道是杨永泰阻止德械军的整编。蒋介石一怒之下,对秘书处进行整顿,按照杨永泰和林蔚的建议成立侍从室,把钱大均调回身边,出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同时兼任侍卫长,让邓文仪出任蓝衣社秘书长,让贺衷寒和康泽筹建三明煮义青年团中央。
侍从室的调整让蓝衣社在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干将邓文仪被调离,这在蓝衣社同志看来是一大挫折,因此他们毫不犹豫的认为这是杨永泰暗中破坏的结果,贺衷寒与陈立夫密谋之后,由吴稚晖、张静江和戴季陶联手向蒋介石推荐陈布雷,于是蒋介石在六月底将陈布雷从浙江教育厅长的位置上请进侍从室,出任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不过让陈果夫、陈立夫和张静江有些失望的是杨永泰依然担任蒋介石的主任秘书。
七月初,庄继华送塞克特到南京后,转道上了庐山,在钱大均的迎接下走进美庐,蒋介石的一番整顿,美庐里面增加了不少新面孔,不过好些还是熟悉的人,邓文仪虽然走了,但萧赞育还在,新增加的蒋国涛、项传远这些人也都是黄埔时的同学,不过这仅限于一处,二处大部分是文人,他根本不认识。
庄继华与钱大均边走边聊,钱大均之前担任保定行营主任,北平军分会委员,不过长城抗战期间一直待在保定招收新兵。所以俩人谈话的话题离不开刚发生不久的长城抗战。
“不管怎么说长城抗战应该是我们的一个胜利,我们第一次打退了曰本人的进攻。”钱大均说道,庄继华曾经是他的部下,俩人又有过短暂的合作史,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大多数黄埔教官要亲近些。
“唉,不被骂就行。”庄继华叹口气,在六月中旬,上海一家报社突然公开报道庄继华在《热河停战协定》中的起的作用,认为《热河停战协定》名义上是熊斌签署的,实际上是庄继华在起作用,熊斌只是替庄继华这个卖国贼担恶名。这篇报道被南京、武汉、北平的报纸转载,于是新闻界恶骂的卖国贼由熊斌、何应钦变成了庄继华,这让庄继华好不郁闷。
“算了吧,黄郛谈出来的结果与你的一比较,谁在卖国不就一清二楚了。校长心里有数。”钱大均见庄继华的脸色不好,便宽慰他。上海那家报道出台的背景大家都很清楚,钱大均忍不住感到滑稽,黄郛居然能骂庄继华卖国。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谁在高位不挨骂呢,”庄继华淡淡的说:“我担心的是影响到西南开发队,那些队员的情绪并不稳定,这事要传过去,回去又是一番麻烦事。”
说到这里他停下脚步,转脸问道:“老师,我很奇怪,黄郛一向不懂利用新闻媒体的,这次是谁给他支招的?”
“除了师爷以外还能有谁。”钱大均毫不在意的就把杨永泰出卖了,杨永泰树敌实在太多,无论是何应钦、蓝衣社、陈立夫,他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黄埔,所以在贺衷寒和陈立夫商议后,双方一致认为必须把杨永泰从蒋介石身边赶走。
“政学系这帮人除了争权夺利外,还能做什么?”庄继华不由有些生气了,在天津他就听说了德械军一事因为杨永泰的缘故一直没有下文,这让他心里非常着急,长城局势并非象外界所看到的那样稳定,曰军随时可以再度挑起争端。
“书生误国,可他们偏偏还自以为是,几千年了都是这样。”钱大均好像事不关己似的,却偏偏句句话都在撩拨庄继华的心情。
“tmd,不就会写几个字吗,一点实事都干不了。”庄继华忍不住低声骂到,上海的报道让他很担心李之龙能不能压住工作队内的思想波动。
钱大均呵呵一笑劝道:“算了,别说你了,何敬之、陈果夫都惹不起他,忍忍就算了。”
“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庄继华刚说到这里,他猛然想起四川的事情:“对了,我在报上看到,刘湘的进攻失败了,这是怎么回事?”
长城抗战的同时,刘湘指挥川军,在四月分三路向川北红军发动进攻,刚开始还很顺利,收复巴中,可随后红军以王树声坚守南江,阻击邓锡侯主力的进攻,徐向前则指挥红军主力在东线一举击败刘存厚和刘湘联军,然后千里回军,在通江草坎坡成功伏击田颂尧,歼灭所部五千多人,随后发起反攻,收复巴中,邓锡侯闻听田颂尧战败的消息,立刻撤出南江,连夜逃回嘉陵江西岸。红军逼近成都平原。
田颂尧的惨败,让刘湘慌了手脚,立刻增兵苍溪仪陇,但红军却只是虚晃一枪,主力却转向东线,向刘存厚发起进攻,连克万源、城口,兵峰直逼宣汉、开县。
“就那么回事,”钱大均丝毫不紧张:“刘湘的嘴还挺硬,依然拒绝中央军入川剿匪,校长找你来,恐怕就是要征询四川的事。”
庄继华想了想,点点头又摇摇头:“不一定。”
钱大均略一想就明白了:“塞克特将军答应没有?”
庄继华知道他误会了,德械军的事管同意不同意你总得给个答复吧,可蒋介石一直没批,因此庄继华认为蒋介石是要问问他,当然塞克特的事情他也要向蒋介石汇报。
“他本人倒是答应了,不过既然与国家有关,他就必须要得到德国政斧的批准才能接受校长的邀请。他作了一份军队整训计划书,托我带给校长,另外他答应对德国政斧施加影响,同意他接受总顾问一职。”说着庄继华拍拍手上的皮包,表示计划已经在皮包内了。
钱大均点头,这个庄继华也太能,不但与德国总理希特勒有联系,而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有联系,想想自己,这几年在国内征战不休,好容易才爬上来,可人家呢,轻轻松松的,你现在蒋介石要动他都得考虑会不会产生外交影响。
钱大均忍不住都有些妒忌了。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八节 九变(四)
蒋介石没在办公室里,钱大均直接把庄继华引到美庐后面的小树林边,林边的草坪上,蒋介石与三个人正围坐在一起。
看到庄继华来了之后,蒋介石随即的指指旁边的一张椅子让他坐下,庄继华也不客气答声谢然后一屁股就坐下了。然后蒋介石又向他介绍了身边的三个人,陈布雷陈畏垒,杨永泰杨畅卿,林蔚林蔚文。庄继华一看这个架势就明白了,今天蒋介石找他来是煞费苦心的。
寒暄几句后,蒋介石开始把话题拉进正题:“文革,你同意给德械军出经费?”
庄继华看了看蒋介石,蒋介石双手捧着一杯白开水,脸上表情十分温和,可庄继华知道这个问题要答不好,后果十分严重。
“是,校长。”庄继华点头说,见蒋介石没什么表示,他便接着解释道:“这个建议是我给何总教官提出来的,我的考虑有三点,其一,长城战事并没有结束,曰军不夺取热河全境,不占领长城是决不会罢休的,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准备打下一场战斗,而改善部队装备是准备的第一步。我在北平这段时间,对各军的装备有了一定的了解,说实话,装备最好的除了八十七师外,恐怕算是傅作义的三十五军了,这样装备打仗,只能靠士兵的英勇无畏了,这次长城抗战伤亡如此之大,与装备太差有很大关系。”
庄继华说到这里看了眼杨永泰,杨永泰却丝毫没有动作,庄继华咽口唾沫又接着说:“第二个原因是,可以趁这个机会对二十九军、三十二军、三十五进行初级整编,二十九军是原西北军部队,三十二军和三十五军出自晋军系统,他们都是杂牌,中央的力量始终无法渗透进去,但整编成德械军就不一样了,整编为德械军,并非仅仅是把武器换了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如何让武器发挥效力,士兵的战术组织等等,而这些让他们自己去做是不可能的,他们也做不了,八十七师是在德国顾问指导下训练了三年才形成战斗力,所以必须从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中抽调人员组成工作队,加入这些部队,同时还要将整编部队的各级指挥官集中起来重新培训,由德国顾问给他们上课。”
“第三,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几个大的军阀被打散了,但留下数量众多的部队,他们形成了军队中的杂牌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部队的让中央很是为难,既不全部遣散,整编为国家军队又遭到他们暗中抵制,他们担心失去部队,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做个样子给他们看。把这三个军整编成德械军就是要告诉所有杂牌,中央不是要消灭杂牌,而是改编杂牌,使之成为国家军队,对立有战功的杂牌军队,中央也一定不吝褒奖,包括整编为德械部队。”
庄继华想出的这三个理由堂堂正正,完全是为蒋介石着想,蒋介石听后在心中暗自点头,特别是其中的第二条,如果能成功改造二十九军和三十二军,那么整编决对可行。
“你们说说看?”蒋介石抬头问身边的三人。
面容清瘦的陈布雷笑笑说:“我对情况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我对军事不在行,还是听听蔚文兄和畅卿兄的高见吧。”
其实陈布雷何尝不知道,但他更清楚的是杨永泰是反对这事的,并且打算用它来挫挫庄继华的锐气,同时趁机打入渝城,掌控西南开发。可要是支持杨永泰,那么就在无形中与蓝衣社和cc系结怨。他不是杨永泰,杨永泰有政学系在后面给他撑着,他陈布雷可没什么系在后面,所以干脆找个借口避开。
林蔚却不一样,他心中清楚杨永泰看来要倒霉了,今天蒋介石这是要庄继华与他当堂对质呀,而且陈布雷的到来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我看文革说得对,既有这三大好处,完全可以进行整编,唯一的问题是,一下整编四个军是不是太多了,可不可以分期分批进行?”
“林将军说得对,应该分期分批进行,我的那个建议太粗糙。”庄继华有些歉意的说。
“文革,你就叫我蔚文吧,不过这个计划执行起来很难,中央必须有个整体规划才行。”林蔚说着朝庄继华点点头。
“文革将军,你认为宋哲元他们会同意这样整编部队吗?”杨永泰脸色有些阴沉,他没想到庄继华居然找出这样三个理由,当他听到这三个理由就知道他输了,蒋介石肯定会被吸引,也肯定会被采纳,所以他要做的是尽量让自己不要输得太难看。
“不知道,”庄继华摇头说:“何教官上报后一直没有回音,没有得到中央明确同意之前,我们不好与他们谈这个事情,更何况塞克特将军到北平之后,我就去陪他了。”
话说得很委婉,却丝毫没给杨永泰留面子,他的潜台词就是要不是你阻拦,我恐怕已经说服宋哲元了。可他这话让杨永泰却反驳不了,总不能说,你们先与宋哲元他们谈,可如果最后蒋介石不批准呢,总不能让他来当这个恶人吧。
杨永泰顿时被噎住了,不过蒋介石却出面为他解围了,蒋介石微笑着问道:“你认为他们会不会同意?”
庄继华想想后说:“难说,这些人都是老江湖了,好处要,稍微有点不利就躲得远远的,就看怎么谈了,不过有一点校长一定要拿准,德械与整编是配套的。”
“对,诱之以利,可以试试。”陈布雷终于开口了,他已经看明白了,蒋介石会接受这个建议的。
“畅卿,你还有什么意见?”蒋介石温和的问杨永泰。
“其他的都没什么,不过我怀疑,能不能达到目的,”杨永泰说:“我听说宋哲元对下很温和,在二十九军中威信很高,他们的人能不能倾向中央还是个疑问。”
“当年整编川军主要是依靠政工人员,这次也一样,能不能把他们拉过来,还得看政工人员的。整编培训,不但要进行军事培训还要进行政治培训。”庄继华没有反驳杨永泰而是补充自己建议中的漏洞。
庄继华的态度让蒋介石很满意,他感到这事不用再讨论了:“这事就这样定了,每个军先整编一个师,方式就是刚才说的那些,畅卿,蔚文,你们下去搞个计划。”
林蔚和杨永泰同时答应,但两者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杨永泰充满失望,他感到自己在蒋介石的身边恐怕待不久了,蒋介石把陈布雷找来就是为顶替他做准备。今天本来是他最后的机会,但他失败了。
“塞克特将军那里怎么样?他是否同意接受我们的聘任?”蒋介石问起第二件事。
今天的一切都显得温情脉脉,庄继华随便贯了,还真有些不适应,他干脆站起来说:“他老人家实际上已经答应了,但这种事情没有德国政斧的同意,他不会真正接受,但他答应向德国政斧施加影响,让他们同意他出任总顾问。”说着庄继华忽然笑了:“校长,这老家伙其实与您挺像的,刚接触时刚正严肃让人害怕,多接触几次才会发现,其实他也挺好打交道的。”
林蔚三人一愣,这庄继华是怎么说话的,可蒋介石却没有动怒,反倒是露出了一丝笑容:“你庄文革又在想什么了?我可是不好打交道的。”
“校长,学生这是恭维您呢?不过我建议您给希特勒去封信,把塞克特出任总顾问对中德关系的重要姓说说,我估计这事就成了。”说着庄继华拿出一封信递给蒋介石:“学生已经帮您起草了一封,您看看是否合适?”
蒋介石接过来一看,庄继华的这封信口气很平和,看不出多少恭维,只是回顾了两国友谊,表示希望两国的友谊之树在希特勒领导德国后继续常青,然后就开始谈目前的世界局势,进而引出中德合作对目前世界格局的影响,对打破英法对世界垄断的重要姓,两国在经济交流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同时暗示,中国可以不选择德国,转而与英法合作。全信的语气不卑不亢,完全以平等的方式在与希特勒讨论中德关系。
蒋介石看后把信递给陈布雷,陈布雷看完后才交给杨永泰林蔚,等大家都看完了,蒋介石才开口问道:“你在德国与希特勒有过交往,你能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庄继华故意思考会才说:“希特勒这人有很强的使命感,及其自负,认为自己就是德国的拯救者,但出身社会底层,被英法报纸称为街头小痞子,以德国总统兴登堡为首的普鲁士贵族集团很瞧不起他,任命他为总理只是没有其他选择的结果。纳粹党是德国社会底层人民的党派,他之所以能成为德国第一大党,与德国经济困境有很大关系,在经济危机中大批德国企业破产,纳粹党提出很多吸引失业工人的政策,为此吸引了大批党员,最终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可就这样,兴登堡还让他等了半年之久。所以希特勒上台后,他必须树立威信,解决经济问题,根据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出的目标看,他会通过重整军备来加快军工企业的发展,进而引导经济走出困境,所以打开中国市场对他,对德[***]队和德国经济都有同样的重要姓。不过问题在于曰本,他对曰本也很看重,他的想法以曰本牵制英国和苏俄。所以才会不同意塞克特将军接受总顾问的聘请。有了校长的亲笔信,加上戈林和塞克特本人的劝说,我想希特勒会很快同意的。可是如果没有这封信,事情就可能拖上一段时间。”
1...183184185186187...7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