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这话击溃了熊克武的心里防线,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川军,没想到别人根本看不上,只是出于政治目的才接纳他们,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他宁可相信庄继华是在骗他。
现在人家摆明,要留下就要接受改编,不然就请带部队走,留下不接受改编,那就只有打了,熊克武就算用脚趾头也知道打的后果是什么;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就算走他也带不走多少部队了,喻培棣、张冲、龙光已经同意接受国民政斧改编,如果熊克武要带兵走,那么这些人就会脱离熊克武,宣布接受国民政斧指挥。
今天蒋介石费这么大的劲,无非就是要达到庄继华所说的给后面的军阀树个榜样。
熊克武颓然发呆,半响过后才说:“好吧,我同意改编。”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整编(二)
“好。锦公高风亮节,胸怀宽广,真是我辈楷模。”熊克武的话刚出口,汪精卫立刻给熊克武带上一顶高帽,似乎浑然不知刚才熊克武无望的挣扎。接下来汪精卫的话就让蒋介石和庄继华目瞪口呆。
汪精卫站起来走到熊克武身边,紧紧握住熊克武的手说:“锦公放心,国民政斧绝不会亏待川军将士的,我要亲自过问川军整编的事,文革,你要亲自向我汇报整编的情况,不管什么时候锦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会认真考虑的。”
汪精卫轻飘飘几句话就把庄继华和蒋介石几个月的心血成果接管了,高,真tmd的高。蒋介石脸色顿时黑下来,可他还真无话可说,汪精卫毕竟是国民政斧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他这样说天经地义,任何人都无法指责。
蒋介石阴沉着脸登上雪铁龙,好半响才蹦出句国骂,“娘西匹。”庄继华坐在他身边,心里也憋得难受,走了好长一段路,他才说:“汇报就汇报,反正人是我们黄埔的人。”
坐在前面的俞济时听见庄继华的话,不明白庄继华是什么意思,便问:“文革,你说什么呢?”
“没你的事。”蒋介石立刻呵斥道,庄继华虽然让他感到有些宽慰,可汪精卫这样横插一杠毕竟然让他不舒服。俞济时也是见蒋介石脸色不好,知道今天事情可能不顺,本想寻机活跃一下气氛,没想到受到呵斥,他立刻默不作声,在不敢轻易插话。
又过了会,蒋介石才重重的叹口气道:“文革,人员方面你有哪些人选?”
庄继华心中已经有大致的人选:“川军士兵大都是打过好多年仗的老兵,因此这次整编主要是思想整顿,队伍重编,我想从党军和军校中抽调部分擅长思想工作的人。川军有近两万人,点编后是十个团,每个团派驻一个工作队,每个工作队需要二十四人,这样每个连就能派两人,如此总共需要二百四十人。学生认为这是最少数量,党军无法提供这么多人选,加上黄埔也无法提供这么多人。还有就是要不要配卫兵?”
蒋介石听到这里也感为难,的确党军加黄埔都无法提供这么多干部,一期总共毕业四百九十多人,除了东征平叛和沙基阵亡的学生外,剩下的分散在党军、军校、铁甲车队、工人纠察队、甚至海军还去了几个,另外鲍罗廷还建议送批人去苏俄留学。
人才不足呀,蒋介石沉默会问:“你有什么主意没有?”
蒋介石有这一问是因为庄继华一向主意多,至少到现在,庄继华还没让蒋介石失望过。果然,庄继华回答说:“学生有个主意,只是…。”
“你说吧,又是什么鬼主意。”每次庄继华这样,后面出的主意总是出人意料,蒋介石也已经习惯了。
“二期同学入校已经快一年了,虽然经过东征和平叛,不过算下来也该进行毕业实习了,可不可以把他们的毕业实习放在……。”
庄继华没说完蒋介石就知道这是个好主意,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也不耽误二期学生的毕业。
“嗯,好,这二个主意不错。二期也有四百多名同学毕业,全给你……恐怕不行,一来党军扩编也需要人,二来他们的经验还是太少,最好是一个一期同学带两个二期同学。这样就只需要一百二十名一期同学和二百四十名二期同学。还有卫兵还是要的,至少要派部分宪兵。”蒋介石想想后说道。
“明白了,名单什么时候给我?这样工作队可以开始做些准备工作。”庄继华问。
“党军中需要抽调的名单你去司令部与周党代表商量,军校中需要抽调的名单你去找军校教育长王柏龄商量。我只有一个要求,把事情作好。别让人说闲话。”蒋介石淡淡的说。党军成立后原军校政治部主任周en来出任党军党代表。
“请校长放心,我一定不让别人说闲话。”庄继华知道这个别人说的是谁。
回到司令部,庄继华就到党军党代表办公室找周主任,还好周主任今天没出去,正在办公室里,问清庄继华的来意后,周主任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川军整编终于以不流血的方式实现,犯愁的是庄继华要的人太多,而且庄继华指明要有经验的,工作成绩出色的。周en来想了半天还是为难的说:“一期同学中擅长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学都担任着部队的党代表,把他们全抽走党军的工作怎么办?”
“老部队官兵的思想觉悟高些,让一些新同学接手,即使出点小错也没什么,可新部队就不同,整编刚开始时,士兵情绪肯定有波动,思想起伏大,这个时候经验就有很大帮助。”庄继华说。
周en来点头同意他的说法,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这是庄继华环视左右无人,低声快速的说:“找根棍子的时候到了。”
周主任身躯一震,不敢相信的看着庄继华,庄继华却扭头他视,周主任锐利的目光仿佛要穿透庄继华的内心世界,庄继华虽然扭头,不敢正视周主任的目光,心里却怦怦直跳,这个主意是他在知道由自己主持川军整编后想到的。他的想法是趁早为[***]寻找一支武装,这样蒋介石在发动中山舰时就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应对得当,中山舰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没有了中山舰,也许就能避过以后的4.12。
“我什么也没说。”庄继华又低声咕哝了句。
周主任明白庄继华的意思,庄继华这是说你周主任心里明白就行,不要外传,否则我是不会承认的。这又让周主任感到迷惑,他不知道庄继华在担心什么,担心自己告发他,不可能呀,要是担心这个,庄继华就不会对他说这个了。那就只能是担心自己在党内说出来,党内有人会去告发他或者四处宣扬。
“你刚才说什么?”周主任问。
“哦,没什么,我是说周主任您大人大量,帮我一把,别尽给我些毛头小子,到时尽给我添乱。”
“好吧,川军整编是一件大事,不但能为革命增力量,也能为以后整编其他军阀队伍积累经验。”
“多谢周主任,哦,不,是周党代表。”庄继华笑嘻嘻的说。
随后庄继华要走了党军几乎所有连级党代表和大部分人营级党代表,党军政治部和卫戍司令部政治部的近半工作人员。周主任还从铁甲车队和工人纠察队中抽调了几个人,最后总算给庄继华凑够了四十九人。
最后周主任两手一摊对庄继华说:“我再也抽不出人来了。”
“多谢,多谢。我再去军校榨榨王和尚的油。”庄继华也明白周主任已经尽了最大力量,再也榨不出油了。
“是吗?这么说,你这是在榨我的油了。”周主任似笑非笑的问。
“党代表这么瘦,估计也没二两油。”庄继华仍然没大没小的开玩笑。
“这份名单我还需要考虑一下,有几个人选好像不合适。”周主任说着就伸手去拿桌上的名单。
庄继华快如灵猫的把名单抢到手,赶紧揣在兜里。然后才求饶的说:“主任,合适的,合适的,下次您榨我的油不行吗?”
“呵呵,这可是你说的,下次我就把你榨诚仁干。”
“行,清蒸,油炸随您。大不了我为革命作贡献了。”庄继华笑着向周主任敬礼:“我走了”。
庄继华走后很久,周主任坐在哪里一动不动,“别人手上拿着刀,你至少该拿根棍子。”庄继华的话又在耳边回响,他要为我党找根棍子,这次周主任毫不怀疑庄继华能做到,而且还不让任何人怀疑。可他又感到十分困惑,庄继华到底想作什么?无论自己还是蒋先云找他谈话,他都滴水不漏,坚决拒绝参加[***],在政治上就算最右倾的王柏龄也不能指责他左倾,可暗地里庄继华已经几次帮助军校内的党组织,如果不是庄继华的斡旋,党军内孙学会和青军会的关系会紧张很多;在樟木头,他又明目张胆的分给工友武器,虽然他有说词,可要换一个人,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周主任感到庄继华的身上笼罩着层层迷雾。
离开黄埔岛后,庄继华和蒋先云还是第一次重回黄埔,半年过去了,军校与他们离开时有了些变化,新修了几栋教室和宿舍,训练场也重新平整过,显得更干净整洁;学校里的人也更多了,在艹场上训练的新生就这么一眼瞧过去就比他们当初全部人都多。
庄继华和蒋先云两人边走边闲聊,他们没有立刻去找王柏龄,而是想先去找黄蟹和邓文仪,刚靠近办公区,他们就听到树荫里发出一阵吵嚷声。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整编(三)
庄继华听声音熟悉便有些好奇,过去一看原来是是两帮人在吵架,邓文仪和一个面目依稀熟悉的人正激烈对骂。
庄继华早就听说军校里两会关系紧张,没想到刚踏进校门就碰上了,便不打算插手,可身边的蒋先云却已经开口了。
“余洒度,你们不上课在这里吵什么?”
庄继华这才认出那就是还没回答自己十问的那个余洒度,看他的样子已经从那次打击中恢复过来了,积极姓又提高了。两边的人这才骤然见到两人,顿时都默不作声了,场上立刻安静下来,过了会邓文仪才开口道:
“文革,什么风把你给吹回来了?”
看见他们争吵,庄继华就烦,两会的问题,他已经作了不少工作了,可是争吵还时不时发生,党军之中庄继华通过贺衷寒压住了孙学会,周主任和蒋先云压住了青军会,因此两会关系还控制在可接受的争论范围内。
“怎么,这才回校没两天,雪冰兄就不认识巫山了?”蒋先云语气带着责备,庄继华的语气却带着嘲讽。可是两边谁都没人生气,好像他们有资格这样作。东征之中庄继华阻敌樟木头,蒋先云夜袭淡水;东征之后两人又联手沙基抗敌,王柏龄到处“宣传”,两人在黄埔学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同学中早已经红得发紫。
邓文仪略有些尴尬,却还是坚持不向蒋先云打招呼。旁边有人说:“是他们先挑起的。”
“所以你们就吵?”庄继华努力压住心中的火,用尽量平静的声音说:“有事说事,有理说理。你们是黄埔学生,革命军人,不要丢了你们的身份。骂大街,那是泼妇作的事。”
最后这句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无地自容,余洒度身边一人怒声道:“你骂谁?谁是泼妇?”
“你们刚才这样不是在骂大街是什么?陈公达,你还好意思问。”蒋先云立刻严厉制止:
“青军会成立的目的是团结广大青年军人,你们这样作能团结同学吗?”
青军会成立的目的是团结青年军人,这也是广东区委给军校党支部的任务,可现在青军会和孙学会见面就吵,而且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但让学校头疼,反应到区委,陈延年、周主任也同样不满意。蒋先云和杨其刚两任军校支部书记都曾经因为这个受到批评。
庄继华和蒋先云先后表态,让在场众人都不敢再分辩了,过了一会,庄继华才说:“都回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有吵架则会功夫可以作好多事了。”
庄继华这是有感而发,他目前虽然情报科长的职务暂停了,可不知贺衷寒确实不是搞情报的料,还是他有意向庄继华卖好,情报科的好多事还都要庄继华同意了他才作,把庄继华忙得团团转。
“文革、巫山,你们俩一起上黄埔岛肯定有事,快说说,究竟是什么事?”等众人散开后,邓文仪身后的萧赞育走到庄继华和蒋先云的面前问道。他也是黄埔一期,棉湖大战中受重伤,伤愈后也回黄埔军校政治部任职。
“当然有事,而且很可能与你们有关。”庄继华故意买个关子。
这下让所有人都警觉的竖起耳朵,连急于离去的余洒度也放缓了步子。
“哦,文革,别卖关子了,快说吧,到底什么事?”萧赞育急切的问道。
“那你要先说说,愿不愿意离开黄埔岛?”庄继华还是不说。这下邓文仪也凑上来了,军校虽然好,可是工作却相对沉闷,无法满足青年人的功业心,而在部队里更容易建功立业,因此党军扩编,留在军校里的这些一期同学心里急得猫抓一样,早想找机会到部队里去了。
蒋先云笑道:“文革逗你们呢,具体什么事,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过几天才能宣布。不过你们都要作好走的准备。”
蒋先云说的是实话,党军中挑选出四十九人,其余的只能在军校里挑,萧赞育和邓文仪都是政治部的,属于思想工作者,有优先的权利。萧赞育和邓文仪大喜,正在高兴,庄继华笑着问:“雪冰兄,政治部现在谁是主任?”
“没主任,”邓文仪正在高兴,闻言后没好气的说。
“原来周主任走后,任命包惠僧来当主任,可没几天,党军扩编,包主任就被调到新成立的四团当党代表去了,汪主席来当了两天主任,现在政治部主任一职空闲,暂时由鲁易负责。”萧赞育补充道。
“我们还是先找王教育长吧。”蒋先云对庄继华说,庄继华点点头,然后对邓文仪和萧赞育说:“我们先去办事,等会再来找你们。”
王柏龄事先接到过蒋介石的电话,也许是知道他与庄继华的关系,蒋介石在电话里口气很严厉,要他完全配合庄继华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因此庄继华和蒋先云一到,王柏龄就把鲁易叫到办公室,四个人关门来研究人选,最终把无论是在学生队担任区队长的关麟征,还是在科室担任干事的邓文仪萧赞育,留在军校的一期同学几乎被庄继华搜罗一空,可就这样也才凑够六十二人。对于二期同学,王柏龄大笔一挥直接划给庄继华二百六十人,接着鲁易把在辩论赛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在名单上一一标出,庄继华也不得不佩服他平时工作的细致和出色的记忆力。
那天熊克武本以为会后自己要么受到软禁要么受到监视,可没想到,会后根本没人管他,汪精卫还告诉他让他尽快回部队安排一下,作好部队的思想工作,避免部队出现混乱。
回到清新,熊克武立刻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在会上他通报情况后,张冲、龙光立刻表态赞成整编,随后喻培棣发表长篇讲话,在讲话中,喻培棣回顾了川军这几年的风风雨雨,表示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过火,可是部队的确存在军阀思想,需要整编,川军除了接受整编外,没有其他出路。
喻培棣等人这一表态,彻底击垮了熊克武,他这才知道庄继华已经挖空了他的将领。喻培棣三人是九人团的核心,特别是喻培棣和张冲,前者掌握着熊克武的基本部队川军第一师,否则掌握着熊系的第二大主力——第二混成旅。两人手中掌握着整个川军兵力的一半。喻培棣三人的态度影响了川军第二军军长汤子模。
汤子模并非熊克武留曰九人团的核心成员,1912年熊克武出任川军第五师师长时,他还是只是第五师的一个排长,二次革命熊克武反袁失败,他收集了溃散的第五师部分士兵,上山当土匪去了,说好听点也可以是打游击。护国战争时又参与讨袁战争,不过那时他已经站到熊克武的政敌实业团的旗帜下,直到22年四川讨贼护法战争才重新回到熊克武麾下。
喻培棣三人的态度表明,如果拒绝整编,这三人就将单独宣布接受国民政斧整编,川军就会公开分裂,分裂的结果必然是拒绝整编的军队被消灭。第二军虽然号称一个军,可要真打起来恐怕连喻培棣都打不过。汤子模也不得不含泪同意接受整编。
汤子模一答应,其他人再无异议。川军高级将领会议的最终结果是接受国民政斧整编。
几天以后,熊克武按照约定在军委会会议上表示川军愿意率先整编以为各军表率,汪精卫对他的话表示热烈欢迎,对他宽广胸怀表示赞赏,号召所有将领向熊克武学习。廖仲恺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其他将领震骇的同时,也对蒋介石产生些许戒心。随后汪精卫宣布授权蒋介石组建整编工作队,工作队直接向军委会负责。整编地点选在清新,川军全军在清新集中,等候整编工作队的到来。
接到蒋介石的电话后,庄继华就按照已经准备好的名单向所有工作队成员发出通知,通知他们到卫戍司令部报到。
在卫戍司令部蒋介石当众宣布任命庄继华为工作队队长,蒋先云为党代表,随后他向全体工作队员发表了讲话:
“…整编川军是改造旧军队的第一次尝试,这事个很艰巨的任务,你们必须完成这个任务,为以后的其他整编军阀部队总结经验教训,这也是一场战斗,比得上棉湖大战的战斗。你们中还有很多是二期同学,没什么经验,但革命需要你们现在就走上工作岗位,挑起担子,你们…。”
包括蒋介石在内所有人都没意识到从这一刻起,庄继华就成了为所有黄埔军校学生所承认的学生领袖,这个印机甚至带有蒋介石承认的烙印,1936年,蒋介石被扣西安,宋美龄正是借助庄继华的力量和威望压服了蠢蠢欲动的蓝衣社,震住贺衷寒、邓文仪,威慑何应钦,最终稳住了南京局面。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三节 整编(四)
清新,川军司令部,熊克武、喻培棣等川军高级将领与庄继华、蒋先云等工作队主要领导一齐召开整编大会,参加会议的包括川军连以上干部。熊克武刚宣布会议议题,会场上登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中下级军官才消化了这个消息的造成的震撼,下面顿时一遍嗡嗡低语。
“静一静,下面我们请整编工作队队长庄继华中校讲话。”主持会议的喻培棣站起来制止下面的交头接耳。
等会场安静之后,庄继华才站到主席台前,他扫扫视下面忐忑不安的军官们,清清嗓子大声说:
“同志们,自辛亥革命以来,国内连年混战,国家山河破粹,人民流离失所,究其原因就是军人擅权,将领视军队为私人军队,士兵为将领的私利而战,这是形成军阀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状况不能在国民政斧下重现,因此国民政斧下决对军队进行整编,川军整编只是广东军队整编的第一步,以后湘军、滇军、粤军都要整编。使之成为统一的国家军队,而非小集团或高级将领的军队,将军阀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熊克武将军、余际唐军长、汤子模军长、喻培棣师长等川军将领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坚决支持国民政斧,支持川军整编,他们当是我辈楷模。我代表国民政斧向他们表示敬意。”说着庄继华转身向熊克武等人敬了个庄严的军礼。
“下面我宣布川军具体方式。
……。
同志们,国民政斧下了很大的决心,不但从财政中拔出专款安置被整编的官兵,甚至还修改经济建设方案以配合军队整编。
被整编出军队的官兵愿意回家的,国民政斧发给遣散费和安家费,不愿意回家的,国民政斧将成立一支新的军队,这支部队叫工程部队,负责修建道路交通等军事民用建筑。
这两者都不愿意的,国民政斧还可以推荐到一些厂矿企业工作,总之,决不让大家没有饭吃。
对于团级以上的军官,将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低级军官将进入黄埔军校三期学习。毕业之后在分配到部队中工作。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让所有官兵满意。
……。”
庄继华说得很细,不但说了整编的政治意义,也详细解释了整编的方法步骤,以及被整编出军队的官兵的出路。可他还没说完,就有人站起来大声问道:“把所有军官调走,这是大换血,是吞并?”
会场上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庄继华淡淡一笑。
“对,你没说错,这是吞并。”会场一遍哗然,立刻又有几个人站出来大声质询。
“我们不接受吞并。”
“整编可以,必须是我们川军自己整编。”
…。
等军官们的话都说完了,庄继华才严肃的说:“这是吞并,可这次的吞并不是军阀对军阀的吞并,是国民政斧的吞并,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军阀吞并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国民政斧吞并是为了建立一支国家军队,前者为小团体,后者为国家;前者为私,后者为公。”
“为什么不能让我们自己整编,是不是因为报上说的,我们是军阀的部队?”又有人站起来质问道。这个问题让会议场上的军官们又激动起来。
“整顿军队,就是要把旧军队中的陋习整顿掉,使之成为一支完全忠于革命的新式军队。川军是一支旧军队,整顿川军的目的是要把川军变成一支新式军队,而这个目的靠你们自身是无法达到的。至于说你们是军阀,….,恕我直言,应该说所有旧军队都带有多多少少的军阀军队的习气,而且报上对你们的指责主要是指你们在前几年犯的错误,并非说你们现在。”
“呵,这么说接受整编就不是军阀了,不接受就是军阀了。军阀不军阀还不是你们说了算。”有人大声喊道。
“军阀不军阀不是我说了算的,也不是报上说了算的;”庄继华还是很平静,他预料到今天的会上会有人站出来质询,甚至制造混乱:“而是你们,你们的作为。国民政斧是什么?国民政斧是代表国家的政斧,不是某个私人的政斧,因此接受国民政斧的命令,对革命军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违抗国民政斧的命令的行为是什么?只能是军阀!”庄继华最后高声喊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