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破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隐仙者
云舟在磁力的牵引下,稳稳当当的停靠在泊位之上。而早就等不及的乘客,等到舱门一打开,就纷纷拿起自己的行李,一拥而上,沿着刚刚放下的栈桥蜂拥而出。
李英琼还是第一次乘坐云舟,此时自然看什么都是新鲜,因此一边跟着老父、顺着人流前行,一边雀跃不已的东张西望。
云舟码头,说是一个渡口码头,但是却比李英琼曾经见过的港口码头要大出不知道几十几百倍,站在高高的栈桥上,一眼望去,是一片几乎看不到边际的辽阔平地,这些地面仿佛被削平的山头一般,平整无比。一座座比三层酒楼还高,与她乘坐的云舟十分相似的梭状飞舟,正在这片平地上起降停住,壮观无比。
整个云舟码头忙碌无比,时不时的就有泊位泛起蓝色的光圈,每一处的闪光,就有着一首云舟或是起飞或是降落。而在李英琼头顶的天空上,更是可以看到大团大团的云雾包裹着云舟飞向天空,一时间起起伏伏,几乎有遮天蔽日之感,看的李英琼目不暇接。
“英琼!”
正在李英琼左顾右盼,看的十分开心的时候。却听到老父李宁呼唤,顿时连忙回头,却发现自己因为贪看风景,落后了好几步,老父正在栈桥尽头的栈楼里招呼自己呢!
李英琼连忙小步快跑,跟上前去,却见老父正在与一个白衣人抱拳叙旧!
故友重逢,无论是李宁还是白衣人都是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若非此地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只怕两人都要抱头痛哭了。
李宁说道:“昔日长安一别,谁想今日会在此重逢!可惜山河依旧,人物全非,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那白衣人亦叹息说道:“九宫山之役,听说……哎,今日你我异乡相逢,可谓同时天涯沦落人。也是天见可怜,使吾道不孤了。”顿了顿,又将目光看向李英琼,道:“这位姑娘,想就是令媛吧?”
李宁连忙叫过李英琼,介绍道:“我一见贤弟,惊喜交集,也忘了教小女英琼拜见。”说着又向李英琼道:“英琼过来,与你周叔叔见礼。”
李英琼听了她父亲的话,过来纳头便拜。白衣人还了一个半礼,又向李宁说道:“我看贤侄女满面英姿,将门之女,大哥的绝艺一定有传人了。”
老头闻言,顿时连连摇头,道:“贤弟有所不知。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况且她一出世,她娘便随我死于乱军之中,十年来奔走逃亡,毫无安身之处。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这孩子两眼怒气太重,学会了武艺,将来必定多事。我的武艺也只中常,天下异人甚多,所学不精,反倒招出杀身之祸。愚兄只此一女,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一点也未传授于她。但愿将来招赘一个读书种子,送我归西,于愿足矣。”
白衣人又看了李英琼一眼,见她骨骼清奇、一派秀眉英风,实是习武修道的上等良才,忍不住说道:“话虽如此说,我看贤侄女相貌,决不能以丫角终老,兄长还是多多考虑,将来再看吧。”
李英琼听了白衣人劝说自家老父之言,不禁秀眉轩起,喜形于色。不过当她看到老父不为所动的样子,顿时不禁又露出了几分幽怨。
而就在这时,一阵震耳欲聋的闷雷声响,突然从天空中滚滚而来。整个天色,就在这突如其来的轰鸣声中,暗了下来。
栈楼的大厅十分的宽阔,四面和穹顶全是透明的琉璃,故而诸人抬头之间,就能将天空中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只见那万里云天之上,浓云密布,层层叠叠,仿佛天穹倒塌一般,黑压压的覆盖在云舟码头上方。
“那是……”
“云中城!”
“移山云舟!”
李英琼还没来得级看清楚天空上到底是什么,就听到栈楼内惊呼不断,乱成一团!
“那是四海社的移山云舟!”
看着李英琼和李宁都一副惊讶万分的样子,白衣人主动介绍道:“移山云舟,大如山峦,广如城池,据说是四海社特意请海外碧游宫的仙人打造的最大型号的云舟,其内广厦万间,足以容纳数十万人,又因其始终被云层包裹,从不落地,所以又被称为云中城!”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云中城啊,果然好大!”李英琼也是从小就听说过云中城的名头,只是今天尚且是首次见到,虽然整个云中城被厚厚的云层包裹,从地面根本看不清楚,但是只看那黑压压的铺满整个天穹,几乎仿佛是天塌下来一般的云层,就可以想象其背后的云中城是如何的庞大了!
“云中城?这种庞然大物,不是一向只在沿海诸州和海外诸国之间航行吗?怎么会出现在蜀中?”
李宁看着天空中那黑压压的旁然大物,不禁微微皱眉,移山云舟庞大无比,几乎等同一个浮空的城市,与普通的飞空云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等庞然巨物,凡间的术士和机关师根本制造不出来,只有那些背靠仙人的大宗门派商会联盟才有制造的能力。而出于他本人的某些经历,他对这件东西根本没有多少好感。
“云中城出现,还能干什么?吸纳流民出海呗!”那白衣人微微摇头,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排云舟泊位,道:“成都府半月之前就下了谕令,要将整个蜀中的无业流民、失地民人聚拢起来,由云舟运往开外开荒拓殖!”
李宁和李英琼顺着那白衣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一排排云舟泊位之前,早已经排起了人流长龙,一户户衣衫褴褛、拖家带口的人等,正乱糟糟的聚在一起,在一个个手持短棍、身穿蓝衫短褂的官府皂吏喝骂教训之下,勉勉强强维持着基本的秩序。
“果然,移民,又是移民!”李宁深深的吸了口气,闷声道:“山陕,齐鲁,幽燕,河南,两湖……如今这天下,除了江浙、两广之地,又有何处不在移民?哼,如今这世道,豺狼当道,兼并横行,富者有阡陌连天之地,贫者无立锥插足之地,朝廷不思广施仁政,抑制兼并,反而强迫子民背井离乡,远赴海外!这又是哪门子的天朝上国,是哪门子的盛世中兴?”
“嘘!兄长慎言!”
见李宁在大庭广众之下,越说越是愤懑,白衣人连忙暗暗示意李宁不可妄言,同时也长长叹息一声,苦笑道:“大哥所言,固是实情。只是世情变换,日新月异,有些事情却是逼不得已!大哥你该知道,这蜀中之地,自我朝太祖驱逐鞑虏,定鼎山河以来,已经三百余年未逢战火!其中物华繁盛,人口繁衍,不知在这三百年中增长了多少倍!尤其是近百年来,怀仁堂遍布天下!三宵仙姑传下的济世良方不知道挽救了多少条生命,昔日一家之中,生子七八人,真正能够长大成人的不过二三人而已,而如今,如无意外,几乎无有幼童夭折之事!如此下来,人烟日多,而田土日少,就算没有豪强兼并,这天下九州的土地也是不够养活所有人的。因此开拓蛮荒,海外拓殖,也是不得已之事!”
李宁闻言,默然片刻,也是微微点头,道:“贤弟所言,也是有理。三百年承平,本朝其实已经处于极盛,其实这数百年来,海外不断的有番薯、嘉禾、玉米、面竹、馒头树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原,如果九州之地专心农事,以天下阡陌广种这些高产作物,就算如今人口数倍增长,又有何虑呢!只恨如今天下浮躁,人心不古,世人重利轻义,重商轻农,火灵机关遍布天下,大行于世,不知道夺了多少人的饭碗口食,更不知破灭了多少家庭农户。山陕甘肃,西北之地,竟有‘羊吃人’之事……若非如期,岂能又有闯王义举!可惜……”
无尽破碎 第一百七十四章 流年偷换 节操无言
李宁的愤懑之言,独孤凤自然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她却并不在意,以仙道力量推动的工业革命与另一个世界其实相差无几,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生产力,也有着数不清的痛苦与血腥。
虽然说这个世界,有着仙人侠客等等平衡力量存在,让资本的原始积累变得稍稍收敛一些,但是毕竟不能改变资本逐利、人心趋恶的本质,自然也不可能出现那种温情脉脉的理想改革。
因为有着仙人的出手干预,这个世界的气候并未小冰河期一般的异常气候,虽然说不上什么风调雨顺,但是也没有出现其他世界的明末那种连绵的天灾,再加上海外高产作物的广泛传播,其实整个天下还没有到饿殍遍地的程度。
只是仙道工业革命的出现,彻底造成了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破产,再加上土地兼并之风日益恶劣,传统官僚体制经历了三百年运转之后越腐化堕落,却造成了虽然年年丰收,粮谷满仓,却有农民频频破产失地失业,落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悲惨境地。
这样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下,自然也是如原本历史一样,有李自成、张献忠等等豪杰应运而生,起义造反。这几场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几乎不逊于原本历史上的规模。可惜起义军杀土豪、杀贪官、杀豪商,又到处捣毁工厂、焚烧机器,宿敌太多,激起了新生的资本力量的强烈反弹。因此纵然有着许多心怀正义的人间剑侠的相助,却还是被镇压了下去。
而李英琼的父亲李宁,正是许多曾经相助闯王李自成的侠客之一,在起义失败之后,更是一直被朝廷锦衣卫追捕,有家难回,只能东躲西藏,流落江湖。
“可惜呀!”
独孤凤最后瞥了一眼李英琼父女,微微摇头,与圣姑伽因挽手走了出去。其实之前的那场起义,因为有不少的剑客剑侠卷入,已经有了几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一类的演义小说的味道。可惜的是峨眉派一方循于因果,不敢干涉人间兵戈变迁,要不然还真有可能演变成“封神演义”呢!
“可惜什么?”
看着独孤凤莫名其妙的感叹的样子,圣姑伽因不禁一笑,配合着问了一句。
“我是已经做好了立‘诛仙剑阵’的准备,可惜没有人要做‘元始天尊’呢!”
独孤凤轻轻一笑,略略有些遗憾的说道。
圣姑伽因虽然没有读过《封神演义》,不过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明白独孤凤所指的是什么,不禁摇头道:“自前古禹王治水功成,梳定九州之后,天数改易,仙凡有别,哪还能真正大规模的干涉人间兵戈事项呢!象你这般掀起人道变革,成功了固然是圣皇一般的工业,但是若失败了,那可真是万劫不复!可没人原意和你对赌呢!”
如圣姑伽因这般成就的人,道心通透,明照千古。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历史,都可在静中观照,俯瞰历史长河。自然也就明白,上古之时,神人混居,仙凡一家,所有修行中人和凡人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如轩辕黄帝、大禹王等三皇五帝,乃至蚩尤、无华氏这些地方诸侯,即是修行中人,也是部落领,并没有什么仙人不能干涉人间之说。
只是到了大禹治水功成,梳定九州山河,为人间人类打下了一个稳固的繁衍基础之后,天数改易,仙道修行渐渐淡出人间,才有天人二分,仙家不涉红尘之潜规则。说起来,这段时间也不算太长,不过四千多年而已!
这个潜规则的出现,其根本原因也很简单。不过是因为这方天地对修行者批量出现和飞升异界而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已,只是天心意志极为庞大,运转反应也相对迟缓,以因果网罗束缚,以天劫威慑镇压,也是同样要从无到有、从轻到重的不断加强。所以在上古时无论是修行还是飞升,都十分的容易。而时代越是靠后,修行越是艰难,罗网越是紧密,天劫越是厉害。
如峨眉这等玄门正宗,固然是上界嫡传,只是这种法门在这个世界流传的久了,世界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抗体,针对玄门正宗的约束自然是重重叠叠,十分紧密。不像是独孤凤自天外而来,所创之法,即符合本土的趋势潮流,又是全新的正法道路,天地对其的一应规则束缚都还没来得级演化全面。
所以对独孤凤所创的法门来说,正相当于前古圣皇时期,可以大规模的干涉世间而不用担心罪孽反噬。峨眉派的人又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在这一点上犯糊涂,和她在一个根本不公平的领域里战斗。
“去成都府喽,还差最后一日,人满就走……”
“客官,您要包车吗?去成都府,只要五十钱……”
“出售到成都府的轨车票,上上等的厢房票八百钱,上等的软铺卧票三百钱一张,中等的通铺卧票一百二十钱一张,下等的大厢座票四十钱一张,下下等……”
独孤凤和圣姑伽因宛如普通人一样,顺着人流走出了云舟驿站。只见驿站门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茂嘈杂的景象。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马车、人力车停在驿站前的宽阔广场之上,一个个车夫正守在云舟驿站的出口,卖力的招揽着刚刚走出驿站的乘客。
这样的景象,让独孤凤不禁升起几分熟悉的感觉,若是忽略那些马车、骡车与汽车的差异,现在的场景几乎就是火车站前的翻版景象了。
这样热闹的景象,圣姑伽因倒还罢了,数千年的修行,她早已经阅尽红尘,对一切都见怪不怪了!倒是一直紧跟着圣姑伽因的那个银小姑娘第一次见到如此恐怖的人流,顿时不自觉抓紧了圣姑伽因的衣角,同时又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一边躲到圣姑伽因身后,一边又十分好奇的悄悄伸头,无声无息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圣姑伽因生有洁癖,不喜红尘浊物沾身,自然也不会让那些拉客的车夫靠近,而且这种嘈杂浑浊的环境也让她颇为不喜,因此只向独孤凤问道:“下一步去哪里?”
独孤凤弯腰俯身,一边逗弄着圣姑伽因身后的小女孩,一边笑道:“即入红尘中,自是红尘客。自然是其他人怎么走,我们就怎么走啦!”
“喂,不许欺负我的徒儿!”
圣姑伽因看到自家徒儿面对独孤凤的逗弄,一副想躲又不敢躲的模样,不禁眉头微皱,伸手挡开独孤凤,将自家徒儿护在身后,道:“颖儿倒还罢了,红儿是我正经的衣钵传人,可不许你去欺负她!”
“安啦,安啦!姐姐放心啦,红儿还这么小,我怎么可能动别的心思呢!我可是很有节操的人呢!”
看着圣姑伽因认真的模样,独孤凤不禁莞尔一笑。这个一直跟在她和圣姑伽因身边的小女孩,自然就是圣姑伽因新收的弟子上官红了。
在原著中,上官红本要到十三岁后,因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逃入衣还岭深山,成为了一个毛女野人,被圣姑伽因暗中收留照拂。只是当时圣姑伽因即将成道飞升,无暇教导上官红,因此只能将这位弟子转托峨眉,拜入昔日好友转劫之身门下,成为峨眉派的第三代弟子。
而现在历史改变,圣姑伽因走通了旁门之路,要完成昔日宏愿,有广开门户,另立教宗之意。自然也不会像原著中那样,将上官红送入峨眉。因此这个世界的上官红,出生不久,就被圣姑伽因度去,作为衣钵传人,悉心培养!
上官红的根骨资质好的无与伦比,在原著中就是峨眉三代第一人,是蜀山之中少有的能在根骨资质上与李英琼、余英男比肩的人物之一。说实话,独孤凤来蜀山世界这么久,还是次见到如此出色的良才美玉、仙根奇葩,自然是爱不释手。
可惜的是圣姑伽因这次是存了认认真真收徒的心思,对上官红是真正的作为衣钵传人来培养的,并不像是对崔颖一般放任自流。她又十分的清楚独孤凤的性情偏好,知道其对于美色女相,并不像自己一样只是爱而慕之,只是远观而不亵玩,因此一向将上官红护的严严实实,不给独孤凤下手的机会。
而当她听到独孤凤自称自己十分有节操的时候,不禁失口嗤笑,摇头道:“你若是有节操在,那岂不是……奥,算了,你以后少把注意打到我家的红儿身上,我就要十分感谢你了!”
被圣姑伽因毫不留情的揭露了本来面目,独孤凤却并没有半分尴尬的神色,反而神采昂扬,兴致勃勃的说道:“姐姐,你我现在可是心心相印,可谓同体一人,你的弟子可不就是我的弟子嘛!又分什么彼此嘛……”
圣姑伽因也是懒得和独孤凤争辩,她只是一手牵着上官红,一手挽住独孤凤,将两人隔在自家的左右两边,径直向云舟驿站对面的轨车驿站走去。
无尽破碎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人合一 承负之责
“轰隆隆!轰隆隆……”
沉重的车轮碾过铁轨,出低沉而又富有节奏的轰隆声响。
在轨车最上等的独立厢房之中,独孤凤和圣姑伽因正带着上官红凭窗而坐,隔着透明的琉璃车窗,饶有兴致的看着轨车之外的川中大地。
轨车从云舟渡口通往成都府城,其相距不过数十里,沿途所过,正是蜀中平原最为繁华膏腴之地。圣姑伽因可以惊讶的看到,这一带天府之国,竟然与她以前的印象有了很大的不同。
林立的厂房,纵横的烟囱,取代了红墙绿瓦,小桥流水。而那厂房中隆隆不绝的机械轰鸣,更是打破了整个大地原本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不过在圣姑伽因的眼中,整个人间的红尘气息比以前何止浓烈了十倍,那蒸蒸的烟雾白气,就仿佛剧烈运动中的粗壮呼吸,那隆隆的机械轰鸣,更像是一声声急促有力的心跳脉动,为整个人间注入了一股极为强健的动力,让整个人间的红尘气息以比以前十数倍的度运转了起来。
“现在的人间,有点吵闹了!而且烟火之气太重,我不喜欢!”
圣姑伽因不禁微微皱眉,她知道独孤凤是有意让自己看一看人间的变化,从中领悟到点什么,只是现在的人间变化让她本能的有点不喜!
当然,对于她来说,那隆隆的机械轰鸣还虽然颇为单调,但是还算不上吵闹。真正吵闹的是红尘人心,以她现在的能力,踏足一地,方圆万里之内的生灵心语,都会自然而然的在心境中浮现。
世人逐利,六欲漫卷,五毒横流,只是原本的人间虽然算不上清净,但是世人的心思还是相对简单的,大部分的愚夫愚妇,一生所求,不过是温饱而已,并无太多私心妄念。而现在的整个红尘人间,得益于社会变革剧烈,生活节奏加快,民智渐开,各种想法念头,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以前多出了何止成百上千倍。听在圣姑伽因的耳中,自然是觉得吵闹了!
“高山流水也好,十面埋伏也好!左右不过是背*景音乐,舒缓有别罢了!”
听到圣姑伽因直言不喜欢现在的人间,独孤凤不禁一笑,说道:“你看天地万籁,虫鸣鸟唱,又何处不是杂音,何处不是吵闹呢?”顿了顿,又说道:“红尘万象,正如天地气象,既有风和日丽,也有疾风骤雨!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在哪里呢!”
圣姑伽因闻言,顿时若有所思。对于她们这等仙人而言,无论是虫鸣鸟唱,还是风停云住,世界的亿万天籁,一切声响,都声声入耳,无有遗漏。按理说,这无数波段的声响入耳之中,应该是无比的嘈杂混乱才对。但是无论任何人,听到天地的自然声响,却只会觉得寂静宁静,而不会觉得嘈杂烦躁。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道理,只是心境使然,自然习惯而已!
既然天地之声不觉得如此,那么红尘之音也应如此才对。但是事实上,她身处世外,耳闻天地万籁,可以泰然处之,但是身入红尘,而听红尘人心,却觉得吵闹不耐,正是心境有别,入于山而离于人而已!
“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天地无意弄人,而人造化自弄!大道如此,天地如此,人心亦如此!果然,是我心有偏私,一叶障目了!”
圣姑伽因亦是智慧通达,明澈无碍之人,得独孤凤提醒,立刻就醒悟过来。不过她自己也是有道之人,纵然明悟,却也不会人云亦云,而是自有自己的坚持,因此笑道:“只是仙人之别,一在人间,一在山中。仙者求全求真,逍遥天地,独立不改,终不能如凡人一般,将已身之存继寄托于众身之上。正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独孤凤目光微转,注视着圣姑伽因,不禁微微一笑。圣姑伽因,确实是已经领悟到了仙人的本质了呢!所谓仙人也好,圣人也好,只要是自我生命升华的个体修炼文明,其本质都是自我圆满,自我觉悟,以一身等文明,不需要社会承认,天地认可,可以说,每个人走到个体进化文明的存在,其自身就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存在,没有任何的同类同族。
不过,明悟归明悟,践行归践行。无论是圣姑伽因还是独孤凤,所走的都不知这条相忘于江湖的道路,要是圣姑伽因真能太上忘情的话,又何必蹉跎千年,九劫转生而不得脱呢!说到底,她们都是一类人,即不愿如凡人一般,将生存的意义寄托于社会集体,需要亲情友情事业功业等等社会属性来补完圆满自我,也不愿如真正的仙人佛陀一般,太上忘情,寂灭涅槃。所以她们能走的路,其实正处于天道人道之间,求真务实,升华自身生命意义的修真之路。
“天人合一之道,即不走天道忘情忘我、无所偏私的老路,也不走人道集种繁衍、薪火传承的邪道,而是要以一人一身,横跨天人两道,不昧人心本性,不坠青云之志,一意升华,拔于天人之上……”
独孤凤目视着圣姑伽因,款款而笑道:“伽因姐姐你已得天道天心之要,只是天人合一之道,天道人道,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只得其一,还不得圆满呢!”
独孤凤的一身所学根基,皆是在大唐双龙传世界所成,所以一切思想都不免带上那个世界的深刻烙印。如今她走到证道成道的最后关口,所凝聚提炼出来的道路,又回归到了大唐世界最本初的天人之路。
当然,独孤凤此时所领悟的天人之道,和原本的天人之道不知相差几亿万里了,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原本的与天道相合的意义,而是以一人一身,横跨天人两道,大有顶天立地,我为盘古,此岸彼岸,我为虹桥之意。是天人证我,而非我证天人,可谓是堂堂正正于天道人道之外另开一天人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