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三国之暴君颜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陷阵都尉
陈到扫了一眼四周,见是耳目甚远,便小声道:“军师有所不知,大王近日以来,与新夫人相处甚欢,故才会每日早上都起得有些晚。”
新夫人?相处甚欢?
诸葛亮愣怔了一下,旋即明白,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陈到口中的新夫人,正是刘备新纳的夫人刘氏,而这个刘氏,又恰恰正是袁绍的后妻。
刘备自攻取邺城后,便将自己的统治重心,从徐州迁往了邺城,自称燕王后,更以邺城为其国都。
很显然,以刘备的见识,自然深知,地处河北的大州冀州,无论是富庶程度,还是政治上的影响力,都远非地处中原之东的徐州可比。
刘备想在河北占稳脚根,势必要争取河北士人的支持,而刘氏既为袁绍后妻,又为河北大族出身。
于是,未久之前,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刘备便纳了刘氏为夫人,一来是联姻于河北士人,二来也有安抚袁绍旧部之心。
那刘氏虽乃二婚,但年龄只三十出头,相貌颇有姿色,而且最有狐媚之术,当年就曾把个袁绍勾得宠爱万分。
刘备岂又禁得起这般诱惑,很快便对刘氏甚是宠爱,几乎夜夜临幸,却对原先那位陈夫人,渐渐有所冷落。
身为徐州人氏的诸葛亮,今听得刘备如此宠爱新人,冷落旧人,自然有所不悦。
“大王驾到——”宦官的唱声中,身着华服的刘备,扬长而入。
诸葛亮收敛了神思,忙是上前拜。
“军师免礼吧。”刘备上得高阶,徐徐坐下,方始问道:“听闻军师有急事求见,不知是什么要紧事?”
诸葛亮只得将心事暂且放心,拱手道:“启禀大王,近日以来,我们南面的细作不断报来,称颜良此贼正大批的往北面运集粮草,更是派出船队,由水路去往辽东结连那公孙康。诸般迹象表面,那颜贼正准备大举北侵,事关重大,大王不可不早作准备呀。”
听得诸葛亮这一番话,刘备原本有些慵懒的表情,顿时浮现出几分异色。
“今本王已据五州之地,带甲之士二十余万,武骑千群,更有曹操为援手,本王没有南伐颜贼,那颜贼竟然还敢主动北犯吗?”
自信的刘备,似乎不敢相信,颜良竟然有此等魄力,敢主动的北上挑衅。
显然,许久未和颜良交手,刘备是有些忘了,颜良最擅长的就是啃硬骨头。
“证据确凿,绝对没有错,而且曹操有秦岭之险,颜贼多半不会去进攻关中,此贼若是挥师北上,我燕国必首当其冲是其入侵的目标。”诸葛亮很断然的下了判断。
接着,诸葛亮将整理过后,诸般详细的情报,呈与了刘备。
刘备细细审阅后,眉头愈凝愈重,灰白的脸上,阴冷的杀气正迅速的聚集。
啪!
猛然拍案,刘备怒道:“颜良狗贼,竟还敢主动来犯,实在是不把本王放在眼里,此番本王定叫他有来无回,将前番数败之仇,一并洗雪。”
刘备怒了,当年为颜良所逼,被逼写下休书的耻辱场面,再度浮现于脑海中。
如果说那时的刘备,尚且弱小,能够忍受这羞辱,但现如今身为燕王的刘备,已然傲视天下,这口恶气,岂能再忍。
见得刘备动怒,诸葛亮当即道:“臣以为,大王与颜良一战,再所难免,与其被动的等着颜良来攻,何来联手曹操,抢先对颜良发起合击,到时以大王之雄威,必可一举荡平颜贼。”
“军师所言极是,但不知本王当如何用兵?”刘备问道。
诸葛亮的脸上,立时流露出了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豪迈之色。
“淮南一地,虽与我徐州接壤,但该地水网密布,我军没有水军之利,暂时不当考虑。唯有梁国、颖川一线,与我兖州相接,插入我中原腹地,深以为患,臣以为,主公若挥军南下,首先当夺取此地,将颜贼的势力逐出中原。”
诸葛亮口若悬河,大谈着他的战略,便拟定,由刘备率燕军主力南下,从正面攻取睢阳、许都重镇。
曹操方面,则让其攻打武关,威胁南阳,牵制许都一线的侧后。
必要时,还可令曹操由关陇攻打汉中,直接威胁颜良楚国的西境。
刘备耳听着诸葛亮的战略,目光审视着中原河山,灰白的脸上愈显兴奋。
听罢诸葛亮的战略,刘备腾的起身,奋然道:“军师此战略,当真是大妙,好,本王这就派人去联络曹操,不日就发兵南下,叫那颜贼血债血偿。”
刘备杀气腾腾,志在必得,仿佛只要联手曹操,杀败颜良当不在话下。
而诸葛亮的脸上,亦是万般自信,眼眸之中,还闪烁着几分阴冷的笑意。
“颜良啊颜良,你夺我心爱的女人,掳我姐姐,羞辱我大哥,我诸葛亮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终于是到了让你偿还的时候了,这一次,我诸葛亮发誓,必为天下人除掉你这暴君!”(未完待续)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六百二十四章 气急败坏的孔明
与王同床!
诸葛铃心头一震,猛然间有种受宠若惊的错觉。
但惊诧的她,很快就看到了颜良那邪火涌动的目光,看到了那不怀好意的笑容,经历过人事的她,已不再是天真的少女,她岂能不知颜良那眼神是意味着什么。
绯红的潮色,霎时间从心底涌起,只转眼间,诸葛铃便已羞得面红耳赤。
心中惊羞的她,不禁低下了头,一时间犹犹豫豫不肯动弹。
颜良见她不肯顺从,剑眉微凝,愠道:“怎么,难道本王说出去的话,不管用吗?”
只微微一怒,诸葛铃便已吓得娇躯颤栗,彻骨的寒意由袭遍全身。
“不不,民妇岂敢。”惊惧之下,诸葛铃只得强压下羞意,低着头,不情愿的挪步过去,坐在了颜良的身旁。
未等她屁股坐定,颜良顺势一揽,便将她那丰腴的身子,紧紧是的贴向了自己。
诸葛铃惊臆一声,本能的就想挣扎,但当她瞥到颜良那刀锋似的目光中,畏惧之下,便不敢乱动。
又怕又羞的诸葛铃,只能低眉羞脸,紧咬着红唇,任由颜良的虎掌在她的身上肆意游走。
几番抚弄,颜良手端起了诸葛玲的尖下巴,冷冷的欣赏着那张羞怯惶恐的脸。
“哼,诸葛亮,你不是死缠烂打的要跟本王作对吗,很好,本王就蹂躏你的姐姐,看你能怎样。”
心中。一股复仇的恨意,油然而生。
血脉贲张,烈火渐焚。
颜良的虎躯猛然一动,便将诸葛铃按倒在了御床上。
“大王,不要啊,不要——”此时的诸葛铃,眼见颜良要占有她的身子,一时间忘了畏惧,本能的就挣扎哀求。
颜良并没有粗鲁的对待。只冷冷道:“顺从本王者死,逆本王者死,诸葛铃,是生是死,你可要想清楚。”
生与死……
诸葛铃欲待挣扎的意志。瞬时间就土崩瓦解了。
她不想死,她怕死,她想活下去,在生存面前,什么名声尊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愣怔了片刻,诸葛铃放下了抗拒的双臂。紧紧闭上眼睛,满脸含羞的打算接受了这残酷的事实。
眼见诸葛铃顺从屈服,颜良心中那个痛快啊,他放声狂笑。如虎狼一般扑向猎物,肆意的征伐。
曾经的汉宫中,春色满屋,云雨再起。
淋漓的春雨中。渐渐的响起了女人靡靡的哼吟之声。
……
三天后,封丘城南。燕军大营。
军帐之中的诸葛亮,正轻摇着羽扇,凝视着地图,琢磨着南下的战略。
这时,亲军入内,言是楚军信使,将一封诸葛铃的家书,还有颜良的亲笔信送到。
听得姐姐的名字,诸葛亮神色一震,手中羽扇也不禁停了下来。
他也不及多想,忙将两封书信拿来,先将自己姐姐的书信拆了开来。
看不得几眼,诸葛亮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眉宇之中,开始浮现出阴怒之色。
那哪里是一封家书,根本就是一封劝降之书。
书信中,诸葛铃大赞了颜良的英名神武,痛斥了刘备的虚伪无能,劝说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以诸葛家的前途为重,不要再助纣为虐,当尽快弃暗投明,归顺楚王殿下。
啪!
诸葛亮狠狠的将那一封姐姐的“家书”摔在了案上,俊朗的脸上,已皆是怒色。
诸葛亮当然知道,自己的姐姐不可能主动写这样,有辱诸葛家门风的书信,此定是为颜良所胁迫,不得已而书之。
诸葛亮更清楚,颜良逼诸葛铃写这道劝降书,目的就是要警告诸葛亮:再敢跟老子我做对,你姐姐的性命便将难保。
“可恨颜良,竟然手段如此卑鄙——”诸葛亮咬牙切齿怒骂。
一想到姐姐有可能死于颜良之手,诸葛亮的心中,就一阵彻骨的痛。
他自幼丧父,一家迁往荆州这些年,都是姐姐诸葛铃,如母亲一般的照料着他。
于诸葛亮而言,诸葛铃不仅仅是姐姐,更于他有养育之恩。
痛苦半天,诸葛亮却无奈的一叹,叹惜道:“阿姐呀,非是亮儿不孝,只是那颜贼乃世之大患,亮必须为天下人除去这魔头,亮也是逼不得已,只能选择牺牲姐姐你。弟弟我发誓,倘若你真遭颜贼毒手,为弟我终有一日,会杀了他为姐姐你报仇……”
诸葛亮在心中大发着誓愿,又为自己寻了一番堂皇的理由,为“大义”,只能决心舍弃姐姐这“小义”。
姐姐的家书看罢,痛愤难当的诸葛亮,目光转向了另一封信。
那是颜良的亲笔手书。
诸葛亮以为,那封信也只是颜良的劝降书而已,只是随手拆开,作好了再一番痛斥的准备。
但当诸葛亮看到那封信的内容时,俊朗的脸上,却涌起了羞愤之色。
因为,颜良在那封信中,不仅仅劝降了诸葛亮,还称他已纳了诸葛铃为姬妾,你诸葛亮说起来现在也是我颜良的小舅子,一家人不打一家人,何如弃了刘备,来我这里给自家人效力。
原来,颜良根本就没打算杀诸葛铃,而是要占有她的身体,蹂躏她,以此来羞辱诸葛亮。
得知真相的诸葛亮,霎时间勃然大怒。
自己的哥哥诸葛瑾,为颜良所俘,被发配去喂猪,如今自己的姐姐,又为颜良那禽兽玷污身体,这对于诸葛家,对于诸葛亮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羞辱。
某个瞬间,诸葛亮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了母亲般的姐姐。那干干净净的身体,蜷缩在颜良那禽兽之躯下的画面。
羞愤,羞愤难当。
此刻的诸葛亮,甚至宁愿自己的姐姐为颜良所害,也不想让姐姐为颜良所蹂躏占有。
又有那么一刻,诸葛亮的心中产生了一线怀疑,怀疑自己牺牲了哥哥和姐姐,只为铁了心和颜良作对,到底值不值得。
不过。这怀疑只在脑海闪过一瞬,便即烟销云散。
“为天下众生牺牲我诸葛家的几个儿女,值得!”
诸葛亮愤恨的脸上,转眼写满了决毅。
愤恨下的他,正打算将手中书信撕碎时。却忽然想到了什么,却又将手中的信,缓缓的放了下来。
“颜贼,你想激怒我,逼我将这书信撕毁,借此离间我与大王间的关系,哼。你以为我诸葛亮会这么轻易中你的奸计吗。”诸葛亮的嘴角,扬起了一抹冷笑。
正得意间,帐外脚步声响起,未几。却见刘备大步而入。
诸葛亮忙收敛了怒容,恢复了云淡风轻的气态,拱手上前拜见。
“军师,本王听说令姐有家书送到。不知她的安危如何,本王很关心呀。”刘备满脸关切之色。
“消息好快。大王这么快就得知了,嗯,幸亏我没有中了颜贼的奸计……”
诸葛亮暗中庆幸,遂将手中书信双手捧上,从容道:“那颜贼送来了两封信,亮已看过,一封是逼迫我姐写的劝降信,另一封意思也差不多,颜贼此举,明显是想离间大王对亮的信任,亮正准备将这信呈于大王审阅,不想大王就来了。”
诸葛亮抢先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清白与坦然。
刘备看着他手中书信一眼,摆手笑道:“本王若不信军师,还能信谁,本王今来,也只是关心令姐的安危而已,军师千万莫到误会。”
说着,刘备将诸葛亮的手推开,表示那书信他根本不必审阅。
诸葛亮见刘备这般信任,心中暗松了一口气。
不过,眼见刘备的眼睛,不时的还会瞅向那书信几眼,诸葛亮就知道,刘备未必完全放心。
于是,诸葛亮想了一想,当即提起笔来,修书一封。
书罢,诸葛亮将之亲手捧于刘备跟前,慨然道:“此乃亮回给颜贼的书信,请大王过目,看言辞是否合适。”
这回刘备没的拒绝,顺手将书信接过来一看,看着看着,不禁微微点头。
那一封回书中,诸葛亮乃尽了恶毒之语,痛斥了颜良“禽兽不如”的行径,并讽刺了颜良离间计的拙劣,声称他诸葛亮与颜贼誓不两立,水火不容。
信看罢,刘备的脸上,已是浮现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
一天后,陈留城。
颜良统率的楚军主力,已抵达了这座兖州重镇。
陈留城东接梁国,西通洛阳,南屏许都,其地四通八达,乃是楚国最北端的一座重镇。
早年梁国之战后,颜良就对陈留城大加修筑城防,将之构建成了一座拱卫北境的门户。
刘备欲下许都,必先夺此城。
安营已毕,颜良前脚方才坐下,后脚便有亲兵前来,将诸葛亮的回信送抵案前。
披甲的颜良,将诸葛亮的书信拆开,漫不经心的看了一遍。
从那一句句恶毒的痛斥中,颜良看到了一个气急败坏,大失气度的诸葛亮。
“诸葛亮啊,本王只是要羞辱一下你而已,你还琢磨出个离间计来,你还真是自作多情呢。”
将信随手一扔,颜良问道:“子丰,刘备的兵马现今在何处了?”
“回大王,斥候回报,刘备前锋张飞已抵浚仪,正向陈留逼近。”周仓指着地图应道。
张飞作前锋么……
颜良的脑海中,已生一个念头,沉吟半晌,令道:“速去将士元军师,还有黄老将军给本王传来。”
(未完待续)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六百二十五章 刘备,你高兴早了
浚仪城,燕国的大旗,正在城头猎猎的飞舞。
张飞手扶着丈八蛇矛,虎目斜扫一眼那“燕”字大旗,慑人的凶目之中,涌动着几分傲然。
他张飞乃是涿郡人,涿郡属幽州,而同为涿郡出身的刘备,正以“燕”为国号。
素来以“燕人张飞”自称的张飞,如今身为燕国的左将军,统帅三万先锋军,如何能不感到引以为傲。
就在张飞傲然神思之际,城外斥候飞奔而来,言是约有两万的楚军,正向着浚仪城杀奔而来。
张飞立刻警觉起来,传令诸军登城,准备迎战。
未几,果然见漫天尘土狂卷,数万楚军铺天盖地而来,不多时便杀至浚仪城下。
近两万的颜军,列阵于城下,摆出一副大举攻城的耀武扬威之势。
那一面“黄”字的大旗下,老将黄忠勒马提刀,傲然而立。
敌军只有两万,而张飞麾下的先锋军,却有近三万之众,当张飞侦知敌军数量时,头脑便有些发热,想要率军出城一战,一举击溃楚军,夺取南征的首胜。
但张飞很快又想起了,刘备命他严守城池,不得轻举妄战的叮嘱。
于是,张飞只得强按下战意,只等挫败楚军的攻城。
城外处,黄忠也不急于攻城,却将长刀向前一招,七八骑虎背熊腰之士,便策马奔出阵前。
那七八骑楚卒直抵城前,扯起破锣嗓门,冲着城头便破口大骂起来。
原来,这些楚卒皆乃嗓门粗大之士,今被黄忠派上前来,专门是为了叫骂。
这些叫骂的楚卒。大骂刘备假仁假义,卑鄙无耻,大骂张飞胆小如鼠,从上到下把燕国有名有姓的君臣大骂了一遍。
几人的粗嗓门如洪钟一般,嘹亮的骂声,令沿城一线的燕军,尽皆清晰可闻。
张飞是越听越怒,不多久已是气得须发皆张,一腔的怒火犹如涌动的火山。几乎就要炸烈胸腔一般。
“狗贼颜良,欺人太甚,竟然敢辱我大王,我张飞非杀了你不可!”
暴怒的张飞,一怒之下。已是将刘备的叮嘱抛之脑后,当即点齐兵马,大开城门,呼啸着杀出了城去。
两万多燕军,在张飞的率领下,如洪流一般冲出城门,直撞向楚军之阵。
阵前处。眼见燕军汹汹扑来,黄忠非但没有畏色,嘴角反而是掠起了一丝冷笑。
“大王和军师所说不错,这张飞果然是最易被激怒。哼,撤兵。”
面对汹汹而至的燕军,黄忠也不与之战,长刀一挥。当即下令全军撤退。
两万列阵的楚军,迅速掉转方向。后军作前军,望南便撤。
奔杀而出的张飞,正处怒火焚身,岂肯善罢甘休,眼见楚军败逃,只道是为自己的威势气慑,遂也不假细想,只挥军拼命的掩杀。
黄忠却头也不回,只一路向陈留方向退却
……
浚仪城北,十里。
那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残阳的夕照下,沿着大道向浚仪城徐徐挺进。
身裹红袍的刘备,神色倨傲,满脸的自信。
“过了浚仪城,再往南就是陈留,据闻颜贼的主力已尽集该城,军师,我军下一步当如何进兵?”刘备马鞭遥指南边问道。
并马而行的诸葛亮,遥着羽扇道:“我军兵力占优,又有两万骑兵,可谓是占尽优势,颜贼若据守陈留不战,那我们就以轻骑抄袭其南,断其粮道,颜贼若敢决战,那也正中我们下怀,正好一战毙之。”
“军师所言甚是,如此看来,此番南征,本王是必胜无疑了。”刘备一脸雄心壮志。
诸葛亮拱手笑道:“大王英明神武,今御驾亲征,自当攻无不克。”
“哈哈——”刘备志得意满,欣然大笑。
正得意间时,一骑斥候绝尘而来,直抵刘备马前。
“启禀大王,敌将黄忠在浚仪城外叫战,已为张将军赫退,张将军今正率兵马穷追敌军。”
听得此报,刘备面露几分欣慰,点头赞道:“翼德果然是勇猛无双,他这一胜当是本王挥军南下的首功呀。”
刘备这边得意,诸葛亮却是冷静的紧,长眉暗凝,眉宇间反而有几分忧虑。
沉吟片刻,诸葛亮的神色陡然一变,急道:“大王,翼德将军必是中了颜贼的诱敌之计,臣料那黄忠不战而退,半路上必有伏兵等着围击翼德。”
“什么!”猛然惊醒的刘备,顿时面露惊色,“军师,那现在本王当如何以应?”
“大王不必心急。臣料那颜良主力必不会远离陈留,即使有伏兵也不会致命,请大王速派子龙率五千精骑南下,臣料不但可救得翼德,甚至还可反杀贼军一场。”诸葛亮沉着道。
刘备这才安下心来,喝道:“来人啊,速传子龙前来。”
……
浚仪城南,二十里。
两万燕军在张飞的率领下,正沿着大道,穷追着败退的黄忠。
追击未久,前方地势渐狭,一片绵延的丘陵,起起伏伏于道路两旁。
一腔怒火的张飞,依旧在穷追,却浑然不觉,在里许外的一座小山坡上,一双刀锋似的眼目,以一种嘲讽似的目光,冷冷的注视着他。
“张飞虽有万人之敌,更有几分小智谋,但性情暴躁易怒,却是他的致命弱点,大王对人心的把握,当真是分毫不着呀。”
驻立于旁的庞统,微微而笑,言语中满含着赞叹。
颜良淡漠如水,只冷冷一笑,扬鞭道:“时候差不多,是该收网的时候了。”
王令下达,周仓急是传下号令。
山坡上,红色的赤旗旋即高高的竖了起来,方圆数里都清晰可见。
震天的喊杀声。如平地的惊雷一般,骤然炸响。
大道两旁的密林中,数万楚军倾巢而出,文丑、张辽所率的两路伏兵,一时尽起。
骤然杀出的楚军,如无数柄利剑,顷刻间便将燕军的长蛇阵截为数段。
正自狂奔中的张飞,这下就傻了眼,一脸的汹汹之势。转眼就为惊愕所取代。
“该死,我竟一时糊涂,中了颜贼的诱敌之计!”看着四面围杀而上的楚军,张飞这才恍然惊悟。
眼见中计,张飞不及多想。急叫道:“撤兵,速速撤兵——”
大喝中,张飞拨马转身,纵马舞矛望北而退。
只是,网已收起,又岂会容他轻易逃脱。
左右大道,无数的楚军冲涌而来。很快将两万燕军分割包围,数万的敌我之军,将本就不宽的大道堵得更是水泄不通。
张飞疯狂的舞着蛇矛,疯狂的收割的人头。纵使他有万人之敌,一时片刻却又岂能杀出重围。
正自狂杀之间,却听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张飞休走,纳命来吧——”
猎猎的杀气。伴随着那暴喝之声,汹涌而来。张飞猛然转头,却见一员虎狼之将,正纵马舞枪,势不可挡的斜不里杀将而来。
那威猛的楚将,正是颜良麾下上将文丑。
1...260261262263264...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