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陷阵都尉
但见文丑长枪开花,漫天的光点中,挡路的燕军如蝼蚁般被辗杀,威不可挡的直撞而来,手中钢枪探出,直取张飞。
避无可避,唯有一战。
张飞不及多想,急是抖擞精神,拨马挺矛,奋然相迎。
锵——
枪与矛,瞬间相击。
飞溅的火星中,交手的二将,身形均是微微一震。
二人的眉宇中,皆是闪烁出几分异色,似乎在同时为对手的武艺之强,而感到惊奇。
只是,身处于胜势的文丑,只微微一惊,旋即信心大涨,手中银枪荡出道道流虹,如狂风暴雨一般的扑向张飞。
张飞也为对手的咄咄逼人激怒,喉咙如铁珠般一滚,暴喝一声,纵矛迎击而上。
两员当世绝顶之将,遂在这乱军之中,战成一团。
文丑之武艺,虽属当世绝顶,但比颜良却稍逊一筹,若纯属实力,只怕他还要略逊张飞分毫。
只是如今燕军处于劣势,正为楚军所围杀,己军的不利,令张飞的斗志上已自挫三分。
反观文丑,却仗着己军的胜势,倍心暴涨,精神大作,却是越战越勇,竟发挥出了超出平常的战斗力。
此消彼涨,二人这场惊心动魄的高手对决中,文丑竟似略略的占了些许上风。
张飞是越战越心焦,越战信心越是不足。
山坡上,颜良马驻远望,清清楚楚的看清己军的胜势。
此一役若是能斩杀张飞,这员刘备麾下第一猛将,对刘备的军心士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此役过后,或许刘备就吓破了胆,无心再战,那么今日的这场伏击战,就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正当这时,忽见北面尘土大作,一队骑兵疾冲而来,势如破竹一般,直撞入楚军的围团之中。
刘备的援军到了吗?
颜良眉头微微一皱,即刻命人去打探。
过不得多时,斥候飞奔而来,叫道:“启禀大王,燕将赵云率五千骑兵杀到,我军阻挡不利,围阵正为燕军冲破。”
赵云,五千骑兵。
颜良神色微微一动,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忌惮。
但旋即,那刀削的脸上,却恢复了从容。
“果不出本王所料,看来刘备对张飞的莽撞也早有提防,竟然这么快就派了援兵来。”庞统感叹道。
颜良目光如电,嘴角扬起一抹冷笑:“赵云既到,看来也该是本王出手的时候了。”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六百二十六章 再撞完美之将
山下处,这场伏击之战,形势已然发生了逆转。
赵云率领着五千幽燕铁骑,如潮水般辗杀而来,正专注于围敌的楚军步军,结阵不及,一时间又如何能挡。
赵云一路冲杀,无人能敌,手中银枪不知刺杀了多少楚军。
沿途的楚军无法抵挡,只能逐次后退,被燕军辗得纷纷倒溃。
正自狂杀之际,前方处,呐喊之声大作,一彪兵马斜刺里杀来,挡住了赵云铁骑的去路。
当先那员楚将,纵马舞刀,威风凌凌,正是颜良麾下大将张辽。
见得张辽阻路,赵云非但不以为忌,反而是勃然生怒。
“背主之贼,焉敢挡我之路,纳命来——”怒啸声中,赵云纵马舞枪,直取张辽而去。
关羽和张飞的威名,张辽是识得的,但赵云的威名,张辽却未曾见识。
对武艺极是自信的张辽,眼见燕军一员声名不显的敌将,竟然敢叫嚣着取自己的性命,惊奇之余,不禁也是大怒。
“无名鼠辈,也敢在我张辽面前逞狂,看招吧!”张辽毫无所惧,舞纵战刀,直斩向冲杀而来的赵云。
银枪如电,如旋涡一般卷射而至。
枪锋未至,那强大的压迫感,便铺天盖地包卷而来。
张辽心中一滞,方觉这敌将的武艺,竟是出乎意料的强悍。
心神震动下,张辽便不敢硬接,急将战刀高高举起,刀尖向下将刀刃竖在面门前,走一个缠头刀花护住周身上下。
哐——
银枪电袭而至,那怒涛般的一击。直震得张辽身形一震,手心隐隐发麻,胸中气血更随之一荡。
暗惊之下,张辽强提一口气,双手一抖,战刀对着赵云的胸处尽力平荡而出。
刀锋破空而去,发出尖哨似的锐响。
铛——
又是一声激鸣,赵云回枪一挡,瞬息间。张辽便感觉从对手枪上传来一股力量,轻轻的将他刀锋黏住,向外顺势一带。
顿时,张辽刀势尽泄,犹如泥牛入海一般。空空荡荡不着一物。
张辽未及惊异时,赵云银枪不停,冷哼一声中,那银枪已划出一道冷冷的圆弧型寒光,向着张辽的脖子圈将过来。
应招、卸力、反击,三个动作一气呵成,快如闪电。竟似事先排练好的一般,分毫不差。
张辽未曾想到,眼前这敌将枪上力道如此之猛,招式变化如此之快。枪法上的造诣,几乎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眼见敌枪扫来,张辽回刀相挡不及,身形只能硬生生的往后一斜来回避。
锐利的枪锋。贴着张辽的脖子扫过,只差那么分毫。就可以轻易的削断他的脖劲。
勉强逃过一死的张辽,身形才刚刚直起,赵枪的枪式,已如狂风暴雨般卷袭而至。
惊心动魄的张辽,只能倾尽全力相挡,但在赵云沉稳如水的攻击下,却很快落得下风,败相频露。
武艺一流的张辽,碰上当世绝顶的赵云,终究难是敌手。
二十余招走过,张辽自知非是赵云对手,再战下去非要送命不可,畏惧之下,急是拨马跳出战团,望南便退。
赵云轻易的杀败了张辽,威风大作,也不去追张辽这支败兵,继续催督着他的铁骑,向着身处重围中的张飞杀去。
张辽败北,楚军士气受挫,面对燕军铁骑更是难与争锋,纷纷倒溃而退。
赵云和他的铁骑,如入无人之境处,撕破楚军围阵,转眼已与张飞被围之军会合。
一身浴血的赵云,举目扫见张飞,便高声叫道:“翼德,赵云奉大王之命,前来救你。”
正自苦战的张飞,见得赵云援军杀到,不禁信心大作。
眼见己军反败为胜,楚军纷纷倒溃,张飞兴奋叫道:“子龙,你我合兵一处,杀光这些南贼。”
张飞信心大增,文丑原本昂扬的斗志,却为之一挫。
当他瞥见杀来之将,乃是赵云之时,心中不禁大为忌惮。
想当年,文丑尚为袁绍部将时,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一战,文丑就曾与赵云有过一次手锋。
当时的文丑声名已著于河北,而赵云还是刚刚出道,不名一文的一名小卒。
但就是这样一个初生的牛犊,却竟与文丑交手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如今多年已过,赵云的武艺,不知已精进至何种程度,今日再撞见,文丑如何能不忌惮。
今连张飞都战之不下,若再加上个赵云,文丑焉能相敌。
眼见赵云策马狂奔而来,文丑心中生怯,强攻几刀,跳出战团,拨马便走。
“贼将休走——”扳回局势的张飞,却得势不饶人,还想反杀文丑。
驰近的赵云,却横枪一拦,沉声道:“此间形势混,贼军虚实不知,还是不宜追击,我们还当合军一处,先退往浚仪城为上。”
赵云却比张飞冷静许多,懂得见好就收。
张飞却豪然叫道:“子龙怎可这般胆怯,贼军已乱,咱们正当趁势掩杀,杀他个血流成河,岂可就此退却。”
张飞杀到兴起,反败为胜的机会,岂会轻易放过,也不听赵云之劝,纵马就挥军追击文丑。
气势汹汹的张飞,蛇矛狂斩楚军士卒,踏着长长的血路,急追而上。
惊退的文丑,却不敢与敌,只拨马落荒而逃。
“贼将,哪里逃,留下命来——”信心暴涨的张飞,扬矛大叫。
正当张飞信心大作时,蓦听道旁山坡上,杀声如雷而作,整个大地都随之震颤,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斜目望去,却见山坡之上,数不清的楚军骑兵,正如决落的泥石流一般,轰轰烈列的奔涌而下。
那一面“颜”字的赤旗,如猎猎的火焰一般,直扑而下。
骑兵,那是颜良亲统的骑兵!
山坡之上,颜良纵马俯冲,斜拖的青龙刀,流转着慑人的寒光,身后的红色披风,如拖曳着长长的红色尾焰,声势甚是壮丽。
原来,颜良虽设下这一伏兵之计,但考虑到刘备的主力距浚仪城较近,很有可能发骑兵来救张飞。
故是,为了对付刘备的骑兵,颜良已尽率他的五千铁骑,做为第二路伏兵。
今赵云率燕骑杀到,只以为可轻易击破颜军步军围兵,却万没有想到,颜良早料到如此,事先已尽集骑兵于此。
滚滚铁骑,直冲而山,挟着威力无穷冲势,撞入了燕军之中。
惨声大作,鲜血飞溅,惶恐的燕军,那脆弱的肉体,无情的被铁蹄辗碎。
冲杀而下的颜良,手中青龙刀如电扫出,一人一骑,直取张飞而去。
事发突然,当张飞省悟时,已惊见颜良冲撞而来,眼见刀锋将至,张飞也不及多想,急是倾尽全力,斜举丈八蛇矛相抗。
吭——
惊雷般的撞击声中,两骑错马而过。
张飞那铁塔般的身形,在巨力的冲击之力,剧烈的一震,双掌处一麻,斜眼瞥去,惊见五指间血迹渗出,竟已是虎口震裂。
“几年未见,此贼的武艺竟已精进如此,竟能震裂我的虎口,这怎么可能!”一招交手,手掌被震出血的张飞,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惊诧。
其实颜良武艺虽大有精进,但以张飞之实力,颜良想要在一招之际震裂他的虎口,却也万难。
只是如今颜良居高临下,借着俯冲之势,如此迅猛的击出一刀,再加上青龙刀的重量,已非凡人所及。
这也就是张飞,只被震裂了虎口,倘若换成武艺一流级别的武将,此刻恐怕早就被颜良这惊天一击,当场已震飞出去。
纵马而远的颜良,潇洒一回身时,看到的正是张飞震憾的面孔。
颜良气态巍然,勒马横刀,冷笑道:“张飞,当年梁国一役,本王饶你一命,你怎么就不记长性,还要赶着来送死。”
肆意的嘲讽,直将张飞激得怒火焚身,恨不得当场就跟颜良决一死战。
只是这时,北面处,文丑见颜良骑兵杀到,已反身挥军杀回。
西北处,黄忠的诱敌之军也已折返而回,斜向围杀而来。
诸路楚军见王旗出现,无不斗志大作,振奋精神拼死血战。
而赵云的五千骑兵冲势已是强弩之末,今遇得颜良铁骑半路杀到,已是难以再抵挡。
放眼望去,整个战场上,燕军都在纷纷的倒溃,处于全面瓦解的境地。
张飞虽然莽撞暴躁,但他却并不愚蠢,到得这个时候,他岂能不知,再勉强战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颜良狗贼,本将今日暂且留你一命,改日再取你首级!”留下一句狠话,张飞勒马转身,望北奔路而逃。
“改日你妹,有胆就别学刘备,休得逃跑。”颜良高声一讽,拍马舞刀直追而上。
数万楚军将士,如潮水一般,追随着王旗,四面八方的围杀而上。
张飞落荒而逃,麾下来不及逃跑的燕军士卒,无情的被追杀而来的楚军辗杀。
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不绝于耳的惨叫声,深深的刺痛着张飞。
张飞却不敢回头,只咬牙一路狂逃。
只是,战场一片混乱,张飞逃之不快,眼看身后颜良越追越近。
“翼德先走,我来殿后——”厉啸声中,一队骑兵斜刺里杀出。
却见赵云纵马横枪,挡在张飞身后,傲对追击而至的颜良。(未完待续)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六百二十七章 赵子龙,觉悟吧!
“赵云,又见面了。”颜良勒马横刀,傲然冷笑。
这是颜良第二次与赵云碰面,上一次,还是梁国之战时。
颜良依稀记得,那时的自己,曾于两军阵前,公然揭露了刘备的虚伪,招降过赵云。
时值如今,颜良对眼前这完美之将的欣赏,依旧不曾有减。
赵云以为颜良会趁势掩杀,便是横枪而立,随时戒备。
岂料,颜良却提刀勒马,并未曾杀上前来。
颜良虽不曾动,但左右的楚军将士,却如潮水般奔涌而过,肆意的斩杀着败逃的燕军。
颜良不出手,并非是因为他没有自信与赵云一战,却是他知道,这一场交手并没什么意义。
今燕军已处败势,赵云最终还是会选择退走,那时,拥有着傲人骑术,以及幽燕良马的赵云想要走,颜良是想追也追不上的。
与其空战一场,何如借此机会,再施展些手段。
颜良巍然不动,反让赵云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不知该是就此退去,还是主动出击一战。
“赵子龙,本王当年曾经跟你说过,刘备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这几年来,他的那些所作所为,难道还没让你看清他的真面目吗。”颜良高声喝道。
赵云神色微微一震,他的脑海之中,蓦然间回想起了当年颜良曾与他说的那劝降之词。
略一怔后,赵云皱眉喝道:“吾王乃当世仁主,姓颜的,你岂敢对我主出言不逊。”
“当世仁主,哼。”颜良冷笑了一声,“投奔了多少主子。又背叛了多少主子,满口仁义道德,大忠大孝,做的却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本王真的是看不出来,刘备他仁在哪里。”
颜良揭露着刘备的真面目,肆意的嘲讽着他的假仁假义。
而这肆意的嘲讽,仿佛是戳中了赵云的痛处一般,只令赵云神色一震。一时间竟不知以何言相驳。
“赵云,据本王所知,如今你在刘备那里,只做到了一个什么翊军将军。你赵云明明有才华,但刘备却总是不令你独挡一面。只把你当作一名卫兵来使唤,你真的甘心一辈子在刘备手下,继续默默无闻下去吗?”
颜良讽刺完了刘备的假仁假义,又开始挑拨赵云和刘备关系。
赵云的脸色,因颜良这席话,再度一变。
如果说先前那些话,只是令赵云心有触动的话。那么刚才的话,则是直击赵云心底最脆弱之处。
一时间,赵云竟是表情有些恍然,仿佛颜良的“挑拔”之词。让他恍然间竟有如遇到了知音一般。
趁此时机,颜良再道:“赵子龙,刘备又假仁假义,对你又不重视。你是聪明人,还跟着他做什么。归顺于本王吧,在本王麾下,定叫你大展生平所学,成就一番不世之功业。”
诸般铺垫已毕,颜良开出了价码,于这两军交锋之际,再次公然的招降赵云。
大展生平所学,不世之功业……
即使生性淡泊的赵云,在听到颜良开出的价码时,眼眸之中,也难抑那一丝的心动。
鲜血在横飞,铁骑在从左右辗过,横枪而立的赵云,这一刻,忽然间产生了几分茫然的错觉。
恍惚一瞬,赵云猛然间惊醒。
环扫一眼左右,却见己军已败溃如山,战斗的意志早已瓦解。
看了一眼颜良后,赵云眉头微微一皱,拨马转向便望北去,很快就消失在了溃败的兵潮之中。
赵云去了,颜良却没有追击。
尽管赵云依然没有归降,但颜良那双洞察人心的双眼,却看得出来,此番的赵云,比梁国之战的那一次劝降,已平添了几分动摇。
如果说前次的劝降,乃是在赵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劝降,就等于是让那颗种子萌芽。
“大王,怎么不追击,就这般放他逃走吗?”纵马而至的胡车儿,却有些不甘。
颜良目光遥望北面,冷笑道:“赵子龙非是常人,今天是留不住他的,不过,终有一天,他会醒悟的。”
胡车儿不知赵云之名,自然想不通,颜良为何会对一员敌将,如此的看重欣赏。
不过,这些已不重用要了,这一场伏击战,纵使走了张飞和赵云,也依然是一场大胜。
夜幕降临时,战斗已然结束。
打扫战场,张飞那两万的燕军,约有七千余众死伤在了这场伏击战中,纵使赵云所统的五千骑兵,也损失了近有一千。
两军首次的交锋,燕军便有死伤八千之众的惨重代价,落得了个首败。
颜良知道,刘备的主力就在几十里外,故是取得首胜后,颜良未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果断的选择收兵,数万大军当晚便退至了陈留一线。
而兵败的张飞,则灰头土脸的逃回了浚仪城。
……
浚仪城。
大堂之中,刘备正高踞御座,看似悠闲的品着杯中小酒。
然而,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眸中,却时隐时现着几分不安的情绪在内。
旁人看不出来,诸葛亮却看得清清楚楚,此刻的刘备,正为张飞感到担忧。
“大王放心,颜贼纵有伏兵,必也以步军为主,他没有骑兵,又如何克制子龙的幽燕铁骑,亮以为,无需多时,翼德和子龙必会传来反败为胜的捷报。”
诸葛亮倒是十分淡定,很自信的宽慰着刘备。
被诸葛亮点破了不安的心思,刘备却呵呵笑道:“军师多虑了,本王什么时候担心过翼德会败,本王只是在担忧,现在才准备庆功宴,是否有些晚了。”
此言一出,堂中文武们皆哈哈大笑,附合着刘备的风趣。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而不语。
大堂之中,一股轻松自信的气氛正在弥漫,仿佛这场南征之战的首胜,很快就会到来。
一片笑声中,亲兵匆匆而入,高声道:“启禀大王,翼德将军和子龙将军率军归来了。”
“军师所言,果然不差啊,快快请两位将军前来,再把本王的好酒拿来,本王要亲自给他二人赐洒,嘉奖他们为本王拿下南征首功。”刘备情绪高涨,大笑着下令。
片刻间,几坛好酒已被拿下,浓浓的酒香飘满大堂。
未几,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一身浴血的张飞和赵云,在众人的注目礼下,步入了大堂。
只是,他二人的脸上,却没有首功的喜悦与沉重,反而皆为黯然所笼罩。
“翼德、子龙,你们总算回来了,这庆功之酒,本王可是为你们准备了很久了啊。”欣喜的刘备,笑呵呵的拿着两杯酒,兴冲冲的步下阶来。
扑嗵!扑嗵!
面对着兴致勃勃的刘备,张飞和赵云二人,却齐齐的跪伏在了地上,垂首不敢正视。
“飞未遵大王叮嘱,擅自出战,遭至大败,请大王降罪!”张飞满脸愧然的向刘备请罪。
遭到大败!
这四个字,如一道惊雷,瞬间把刘备所有的兴奋都劈碎,顺带着将大堂之中,那轻松得意的气氛,一同摧毁。
原本热闹的大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愣怔中清醒过来的刘备,不禁转头看向了诸葛亮,那般眼神,分明是在质问于他。
原本自信的诸葛亮,这时也只能用惊诧,还有几分愧然,来回应刘备。
“子龙,你的援军莫非赶到之时,已然为晚已晚了吗?”诸葛亮忙是问道。
赵云默默答道:“云赶去倒也及时,一度曾杀溃了楚军,只是关键时候,那颜良突然亲率骑兵从山坡上杀下,云等失了地利,才为贼军所败。”
真相大白。
诸葛亮心头一震,诧异之余,俊朗的脸庞,不禁掠过几分惭色。
原本诸葛亮自以为,颜良就算有伏击,也只会动用步兵,却不料,人家颜良早防着你刘备以骑兵相救,事先已动用了全部的骑兵,务求伏击得胜。
先前的自信,与如今的料敌失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诸葛亮如何能不暗生惭色。
刘备的眼眸中,霎时间也闪过了一丝愠色,似是在责怪诸葛亮献计不利,又似是在怨张飞不遵他的叮嘱。
不过,那愠色却一闪即逝,刘备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屈屈一场小小失利,你二人何需丧了志气,快快起来。”豪情的笑声中,刘备亲手将他二人扶起,好生的宽慰了一番。
刘备的大量,以及逢败不惊的气度,很快就平伏了张飞和赵云不安的心绪,这大堂中的气氛,也回暖了几分。
“不想那颜贼这般奸诈,看来此番南征,本王得认真起来,不能再轻视这个狗贼,今后每一战,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刘备这般言语,仿佛在自我安慰一般,以显示今日这场败无关痛痒,只是因为他看不起颜良而已,一旦他认真起来,颜良就无法再“阴谋”得逞。
大堂中,众将的情绪,旋即又高昂起来。
毕竟,十几万的大军尚在,初战失利,只损失了几千兵马,并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而这时,诸葛亮也从尴尬中喘息过来,眼珠子那么一转,拱手道:“大王,先前亮料敌失策,实在有愧大王信任,今亮又有一妙,必可将功补过,为大王击破颜贼。”(未完待续)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六百二十八章 你有龙,老子有凤
陈留城外,营垒连绵,旌旗如涛。
颜良的十余万大军,以陈留城为中心,构建了一条弧形的防线,沿城外围连下七营,各营间掘以长壕,以阻止燕军骑兵的奔驰,同时互成犄角之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