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陷阵都尉
众将皆垂首不言,默不作声。
连曹丞相和郭嘉这等智谋之士,都敌不过颜良,他们这些武将,又能有什么良策。
曹仁环视众人,越看越是失望,但他的目光,却停留在了郝昭的身上。
他看到,郝昭似乎有欲言又止之状。
“伯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若有什么计策,但说无妨。”曹仁问道。
郝昭站起身来,深吸过一口气,拱手道:“禀将军,末将以为,到了这般地步,唯有一策,方能避免我们并州军覆没的噩运。”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七百零六章 走投无路
“伯道有何妙计,快快道来?”曹仁立时兴奋了起来,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郝昭轻咳了一声,道出了两个字:“降刘。”
降刘?
曹仁和在场诸将,皆是面露茫然,一时间没明白郝昭这两个字的意思。
“末将的意思是,以并州军团,还有整个并州,归降刘备。”郝昭又重复了一遍。
曹仁这才明白,不禁神色大震。
大堂之中,亦是一片哗然。
牛金第一个跳了起来,怒叫道:“郝伯道,你这什么狗屁计策,我等皆乃曹丞相部众,岂能去投降刘备那大耳贼。”
其余众将,也纷纷站出来指责郝昭,各表着慷慨,誓言要效忠于曹操。
郝昭默不作声,只以沉默来回应众同僚的质问。
曹仁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却是一摆手,喝止了激动的众将。
“郝伯道,你继续说下去吧。”曹仁盯着郝昭,语气沉沉。
郝昭咳了一声,继续道:“今若不降刘备,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必然难逃覆没,我等灭亡,曹丞相困守关中,只怕也难支撑太久,诸位想慷慨殉国,当然勇气可嘉,难道你们也想看着曹丞相有所不测吗?”
一句反问,稍稍压下了诸将激动的情绪。
牛金却又叫道:“我等当然不愿看到丞相有所不测,但正因如此,我们才当在此誓死而战,为丞相牵制楚军,就算是战死,也值了,又岂能为了活命。就去归降刘备。”
牛金一番慷慨之词,又得到了在场诸将的附合。
郝昭却不紧不慢道:“我等若是归降刘备,那刘备为得并州,必会率军来援,到时定然会与颜贼交手。刘备实力不弱,一旦有他加入到对颜的战争,便能大大的缓解关中的压力,或许,丞相还有可能击退颜贼。趁机收复失地。我等的降刘,若能使得丞相转危为安,岂非就是对丞相最大的效忠?”
这一番话,彻底的把牛金等诸将之嘴给堵了住,大堂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就连原脸色阴沉的曹仁,此刻表情也缓和了许多,眼眸中闪烁着的,仿佛是动摇之色。
很显然,曹仁的内心深处,隐然已为郝昭说服了几分。
降刘备,尚可借刘备之手。帮曹操一把。
誓死而战,最后的结果只能死路一条,他曹仁覆灭后,孤军奋战的曹操。只怕用不了多久,也会随后赴黄泉来相见。
曹氏一族,苦心奋斗十余年的成果,就此付诸东流。
“曹仁。难道这是你想看到的吗?”曹仁的脑海中,一个声音不断的问着自己。
曹仁陷入了沉默。
半晌后。曹仁再次向郝昭问道:“将倘若率尔等降了刘备,他日灭了颜良后,刘备势必会与丞相为敌,那个时候,将与尔等又当如何自处。”
曹仁一番话,也问出了诸将的心声。
今日他们为了给曹操解危,归顺了刘备,既是归顺刘备,那便当忠心为新主效力。
但这个新主,如果反过来要与旧主开战,他们这些将领,难道还能坦然的帮着刘备,去对付曹操吗?
何况,牛金等诸将,好歹只是外姓将领,而他曹仁却是曹家大将。
当有那么一天,刘备命他曹仁,率军去进攻曹操时,他曹仁又当如何?
这些顾虑,恐怕才是曹仁真顾的忌惮所在。
面对曹仁之问,郝昭却只淡淡一笑,不以为然道:“眼下的难关倘若都渡不过,又何谈将来,且将来之事,谁人又能预料?将军当年难道能预料到,颜良会成今日之患吗?”
一话反问,打消了曹仁所有的顾虑。
是啊,将来之事,谁能预料,只能将来再说吧。
今若身死名灭,变什么将来,又有何意义。
蓦然间,曹仁眼前仿佛豁然开朗,所有的顾虑,随郝昭的几番话,烟销云散。
“拿笔来。”曹仁大喝一声。
左右忙将笔墨奉上。
曹仁提起笔来,稍稍迟疑了一下,旋即笔走龙蛇,大书起来。
左右诸将,默默的看着曹仁书写,即使性烈如牛金,也再无一人出声。
在众人瞩目中,曹仁一封书信,将笔往案上一扔,摆手道:“来人啊,把这一封书信,速速送往邺城去吧。”
……
数天后,邺城。
王府中,刘备也正盯着案前的情报犯愁。
其实早在一月之前,刘备就已经收到了曹操的求援之信,那个时候的刘备,方自攻辽无果,从幽州刚刚回到邺城未久。
那时燕军士气不旺,刘备自己也精神有些不振,当然无法即刻起兵去援助曹操。
况且,刘备对曹操也深为怨恨,怨恨那些曹操当初背后使黑手,趁机窃取了他们的洛阳。
此时见曹操失陷了洛阳,刘备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诸葛亮却以唇亡耻寒为理由,几番苦劝刘备出兵援助曹操,刘备经不住诸葛亮之劝,便打算整顿兵马,兵出兖州,威胁颜良的侧后,逼迫颜良撤兵。
但刘备没有想到的是,颜良竟然先是偷越枯纵山,袭取弘农,接着又将舰队逆流开至了潼关水域,杀得曹操是节节败退,眼下更连潼关蒲坂津也失陷了。
潼关的失陷,使得刘备意识到,曹操的灭亡似乎已无可挽回,他此时再出兵,也只是徒自损耗而已。
与其为曹操徒损粮草士卒,还不如养精蓄锐,恢复实力,以为将来对抗颜良作准备。
念及于此,在司马懿的劝谏下,刘备便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只专心的经营他的黄河防线。
“曹操要是完蛋了,光凭一道黄河,还有南岸的几座重镇,能挡得住颜贼的兵锋吗?”刘备自己问着自己,心里边有点犯虚。
匆匆的脚步声响起,刘备下意识的抬头一看,见是诸葛亮满脸兴奋的步入。
一见诸葛亮,刘备能的就皱了皱眉头。
还未等诸葛亮开口,刘备便道:“军师啊,王说得很清楚了,现在去救曹操已经没什么意义,你就不要再劝王了。”
诸葛亮愣怔了一下,却是拱手一笑:“大王误会了,亮这次前来,不光是劝大王去救曹操的,更是给大王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喜讯?
刘备神色茫然,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过喜讯,对这两个字都快要麻木了。
“现在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喜讯呢。”刘备不以为然道。
诸葛亮将手中书信奉上,笑道:“大王看了这封书信,自然就明白了。”
刘备怀着狐疑之心,将书信拆开来一看,这一看不要紧,那原慵懒的身子,腾的一下便跳了起来。
“曹仁要以并州和三万兵马,归降王!?”刘备激动的满脸惊喜,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诸葛亮摇扇笑道:“颜贼夺了河东,截断了并州与关中的联系,曹仁走投无路,也只有归降大王。如今大王兵不血刃,便得并州和数万精锐兵马,这难道还不算是喜讯吗。”
喜讯,怎么能不是喜讯呢。
自去岁以来,刘备就一直在损兵失地,眼看地盘是越打越小,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从天而降了并州这么一块肥肉,刘备如何能不狂喜。
狂喜之余,刘备却忽然又冷静下来,疑道:“曹仁乃曹氏第一大将,如今却要归降王,这其中,难道就没什么图谋吗?”
“曹仁的图谋,无非是想通过献降并州,使大王与颜良相争,借以助曹操解围而已。”
原来如此,一听这些,刘备的激动的情绪,旋即平伏了许多。
诸葛亮却又道:“曹仁图谋如此,但大王若率大军亲赴并州,凭借并州的山险,拒守不战,必能轻松拒退颜贼,到时既保住了曹操,不致唇亡齿寒,又得到了并州,此一举两得之事,大王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席话,令刘备茅塞顿开。
沉吟半晌,刘备拳头击案,欣然道:“就依军师之计,回复曹子孝,就说王接纳他的归降,不日之间,王便尽起大军前赴并州相援。”
……
安邑,行宫。
曾经的河东郡府,如今已成了颜良的临时行宫。
时已入夜,华灯高挂,一场庆贺攻陷河东的庆功宴,刚刚才结束。
酒醉尽兴的诸将,挟抱着颜良所赐的美人,欢欢喜喜的退散而去,准备一晌贪欢。
颜良也拥着美人,打算回寝宫休息。
但就在颜良将走之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到了墙壁上所悬的地图,忽然间,他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来。
颜良停了下来,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目光在并州的地势上扫来扫去,脸上渐渐显有心事。
“大王还不休息,不知在思索些什么?”尚未走的庞统,从后走过,笑着相问。
“士元你来得正好,你快过来,王正好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颜良向他召手。
“大王请问?”
颜良一手搭着庞统的肩膀,一手指着地图,比划道:“你瞧瞧,并州与冀州相隔只一条山脉,联系比并州和关中还近,你说说看,那曹仁倘若走投无路,会不会选择投降刘备呢?”
“投降刘备?”庞统那般表情,似乎觉得颜良的猜测,没什么可能性似的。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七百零七章 看透敌人
“徐晃跟关羽有旧,乐进毕竟非曹姓宗族,说此二人投降刘备,臣还信,可这曹仁嘛……”庞统笑而不语,没有再说下去。
庞统的言下之意,却也非常的明白,曹仁乃曹操的族弟,曹氏宗族第一大将,谁降刘备,他都不可能降。
而并州军团如今又以曹仁为首,曹仁倘若不降刘备,其他人也休想。
颜良却摇了摇头,冷笑道:“军师,本王倒觉得,你这回却说错了。本王倒以为,别人可能不会降曹,反倒是他曹仁,必会选择降曹无疑。”
“这个,大王何如此肯定?”庞统却是不信。
颜良缓缓道:“曹仁此人深有大局观,他应该知道,刘备倘若不援曹操,曹操就是死路一条,他曹家的基业,也必将随之覆没。既是如此,以曹仁的大局观,又焉能不忍辱负重,选择归降刘备,以换取刘备为曹操解围呢。”
颜良的一番深刻剖析,令庞统颇为触动。
不过,庞统沉吟片刻,却笑道:“大王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臣还是不信,那曹仁竟会投降刘备。”
“军师若不信,不妨与本王打个赌。”颜良酒兴一起,便有点游戏的意味。
庞统知颜良性情,自也不敢扫了他的兴,便笑问道:“但不知大王想怎个赌法。”
颜良很认真的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本王若是赢了,就罚你吃酒三杯。若是本王输了的话。那本王就送你三个美人。”
“这个。”庞统苦笑一声,“照大王这个赌法,那臣无论输赢。似乎都占了便宜呢。”
颜良哈哈大笑,便问他敢不敢赌。
庞统当然不敢不从,只苦笑着称恭敬不如从命。
君臣二人赌约已定,颜良也不再多说,大笑着拥着左右的美人,还往了寝宫。
一夜畅快,次日颜良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发了一道王令,命黄忠急率两万兵马北上,会合文丑的三万兵马。以五万之众,急攻临汾。
颜良既是预感到,曹仁有可能归降刘备,他自要尽快攻下晋阳。消灭曹仁的并州军团。以避免他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黄忠的大军出发,数日间便抵平阳前线,与文丑对临汾一线展开了jilie的攻击。
但并州这片地方,多为现今的山西境地,其州位于群山之间,除南部地形较为开阔之外,越是往北。地势就越是险峻,易守难攻。
徐晃和乐进二将。背依临汾城,凭借着太行山与汾水之险,硬生生的挡住了两倍楚军的狂攻。
前锋久攻不下,坐镇安邑的颜良,便不能坐视不管,休整几日,见三军精力已恢复的差不多,便决定尽起大军北上。
是日,诸军集结已毕,行宫大堂中,颜良已全身披挂,作着最后的布署,左右亲军已匆匆忙忙的收拾着东西。
正当这时,周仓匆匆而入,拱手道:“启禀大王,晋阳细作最新情报。”
“念。”颜良边看着地图,边是一喝。
“晋阳细作急报,曹仁已率并州曹军归降刘备,刘备率六万大军,由井陉关入并州,不日便将抵达晋阳城。”
这哄亮的声音,整个大堂都清晰可闻。
原本商议纷纷的大堂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脸上,都涌现出惊讶之色。
庞统的惊色最重,他惊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了颜良,惊色之中,更有几分叹服。
唯有颜良,却平静如水,只冷笑了一声:“军师啊,看来这个赌,是本王赢了,不过,本王倒希望,赢的那个人是你呢。”
庞统从惊叹中回过神来,拱手叹道:“大王识人之能,当真非臣等可比,臣是真没想到,曹仁竟能做出此等选择。”
“军师也不必叹服本王了,还是想想,如何应对这新的形势吧。”
此言一出,大堂中沉静的气氛,立时被打破,众文武是商议纷纷。
庞统沉吟片刻,却道:“为今之计,只有大军急攻临汾,若能赶在刘备南下之前,先夺取平阳郡,那并州的腹心太原郡,就将处于我军威胁之下,如此,方能尽可能削弱刘备从中获得的利益。”
颜良点了点头,豪然道:“纵然刘备得了并州,又有什么了不起,本王难道还怕他不成。速传本王之命,大军急行,直趋临汾!”
颜良的王令传下,集结于安邑的八万多楚军,即刻开拨,沿着汾水北上,向着平阳郡的门户临汾城杀奔而去。
……
太原郡,晋阳城。
城东十里的大道上,曹仁正率领着百余并州文武,驻立于道旁,翘首东望。
未几,一骑从东绝尘而来,来者,正是郝昭。
“将军,燕王的王驾马上就要到了。”郝昭口中已不敢直呼刘备之名,而是称之为燕王。
听得郝昭口称“燕王”,曹仁的心头,忽然颇不是滋味。
想当初,他曹仁每每提到刘备是,多是什么“大耳贼”、“织席贩履之徒”,最好听的也是直呼其名。
而今,刘备马上就要到了,一想到身为降臣的自己,将要恭称刘备一声“大王”,曹仁心里就别提有多别扭。
只是,别扭归别扭,事实已然如此,无论如何,曹仁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东面大道上,尘土渐起,远远便见大队兵马,正向此间飞奔而来。
过不多时,燕军的旗号已遮天蔽日而至,片刻后,曹仁已经能看见刘备那硕大飞扬的王旗。
曹仁的心情,顿时紧张了起来,只觉如芒在背,越发的感到不自在。
未几,千余幽燕铁骑当先而至,片刻后,身着金甲的刘备,在众亲兵的环护下,徐徐而至。
最艰难的时刻,终于还是到来了。
曹仁深吸了一口气,垂首走上前来,率领着一众降臣,躬身相迎。
马上的刘备,一眼便认出了曹仁。
当年的他,可是曾归降过曹操,对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皆是熟知,更何况是曹氏第一大将曹仁。
见得曹仁躬身于马前,高踞马上的刘备,嘴角微微斜扬,顿时掠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冷笑。
曾几何时,就是以曹仁为首的一般曹将,将他刘备杀得是屡战屡败,落魄的逃往了河北。
而今,曹仁却恭敬的站在自己面前,向自己伏首称臣,刘备就差按捺不住狂喜,放声大笑了。
倘若是颜良,此刻定然不掩心中的得意,想如何狂笑,就如何狂笑,哪管别人是否说他是什么“小人得志”。
刘备却不同,他很快的收敛了得意的冷笑,灰白的脸上瞬间换上了惊喜的表情,更是手忙脚乱的从马上跳了下来,几步冲上前去,亲自将曹仁扶起。
“子孝何必多礼,快快请起。”刘备亲手将曹仁扶起,还很贴心的替曹仁打了打衣襟上的尘土。
“大耳贼最擅虚情假义,收买人心,尔等千万不可为他那副仁义的嘴脸迷惑。”
当曹仁看到了刘备那热情的表情时,脑子里霎时间想起了曹操曾经说过的这番话。
却不知为何,明知刘备的真诚是演出来的,但那神乎其神的演技,却不知不觉中,让曹仁打消了许多顾忌,对刘备平添了几分亲近。
“臣曹仁为颜贼所迫,走投无路归顺大王,还请大王能收纳,并恕臣当年之罪。”曹仁垂首请罪。
他口中所说的当年之罪,自然是指徐州之时,屡屡击败刘备之事。
刘备却哈哈一笑,淡淡道:“彼时各为其主,本王又岂会记忆,况且本王早对子孝的用兵之能,深为欣赏,今子孝来归,本王实是如虎添翼呀。”
“大王胸襟广阔,臣敬佩之致。”曹仁这才松了口气,匆忙的叩首。
刘备又将曹仁安抚一番,当场就宣布,封曹仁为征南将军,徐晃为平南将军,乐进为镇南将军,其余归降的郝昭、牛金的曹将,尽皆升官赐爵。
刘备将曹仁封为征南将军,其官位已仅次于关羽、张飞等四方将军之下,其荣宠之厚,连曹仁都颇感意外。
受宠若惊之余,曹仁那不自在的情绪,愈加的消散,当场对刘备又是一番道谢。
刘备抚着曹仁肩道:“本王对子孝你是深信不疑,也希望子孝以向本王交心,咱们君臣同心,一起杀奔南下,狠狠的给那颜贼迎头痛击。”
曹仁等得就是这句话,当即慨然道:“臣愿为大王做前驱,必手刃颜良,以为大王报恩。”
刘备志气大作,当即下令,留赵云镇守晋阳城,他则会合归降的曹军,即刻大军南下,杀奔临汾而去。
刘备大军南下的消息,迅速的传往南下。
几天后,正在北上途中的颜良,手里已拿到了刘备从晋阳南下的情报。
这个消息,也在楚军,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这个大耳贼,惯会捡便宜,如今不费一兵一卒,白捡了个并州,本王想他作梦的时候,都会偷着笑吧。”颜良冷笑道。
身边庞统,则不以为然道:“白白得来的东西,往往不能长久,刘备自以为白捡了个并州,将来他迟早得全部吐出来。”
哗!
颜良将手中帛书撕碎,将碎屑丢在了黄中。
他马鞭一扬,高声道:“全军急行,继续北上吧,刘备喜欢做梦,本王就偏要把他从美梦中叫醒。”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七百零八章 胡庭汉女
颜良率领着他的大军,一路北上,数天后,抵达了河东北部,并与文丑所部五万会合。
十几万大军,屯兵临汾城以南,对临汾城之敌,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颜良却没有急于发动进攻,因为根据斥候的回报,当颜良大军抵达后没多久,刘备也由晋阳南下,进抵了临汾城。
这临汾城位于平阳郡最南端,望南十里,便是不足数里宽的山口,汾水从水口北上,从临汾城南流过。
正是这样山水拱卫的地势,使得临汾城成了一座易守难攻之城。
此前,当曹仁未决定降刘时,徐晃和乐进,已于城南十里,汾水北岸的山口下寨,修筑了重重的壁垒,构建了一条坚固的水岸防线。
如今刘备大军到来,合并州降军,将近九万多的兵马,全部都堵在了此间,使这一条壁垒的坚固程度,无疑又上了一个台阶。
颜良用了十天的时间,做了数次试图性的渡河攻击,但结果却是无一例外的失利。
几次强攻的失利,使颜良不得不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在临汾这里,与刘备进行这么一场决战。
王帐中,诸文武们议论纷纷。
武将们自然多主张继续打下去,毕竟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求胜心切的他们,岂能坐视战功不收。
庞统却道:“如今关中未平,我军左翼,随时面临着曹操的威胁,而右翼处。又有屯兵濮阳、虎牢关的张飞所部,威胁洛阳一带的安全,臣倒以为。此时在这地势不利我们的临汾一带与刘备决战,并非是上上之策。”
颜良微微点头,对庞统的分析,倒是颇为赞同。
关中一带刚刚传回情报,曹操在决了渭水,堵住了他西进的道路兵,正集结兵马。有趁机夺取蒲坂津的迹象。
倘若蒲坂津为曹操夺回,那么曹操便有东渡黄河,袭取河东郡。截断自己大军南归的威胁。
而根据洛阳方面徐庶的来报,兖州的张飞受了刘备之命,正往虎牢关一带集结兵马,不管是牵制也好。还是趁机也罢。总之对洛阳也形成了威胁。
正如庞统所言,此时的颜良,大军深入敌军腹地,三面都在受敌,虽然总的兵马数量,胜于刘备与曹操的合兵,但因战线拉得太广太长,兵力上的优势。反而不断的被抵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