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朝盖
董卓先后讨平韩遂、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叛军和造反的羌人后,收编的军队里面有大半都是羌人,虽然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整编训练,但这支由羌汉杂编起来的西凉大军战斗力也比东东诸侯临时招募起的军队强的多。
徐荣缓缓催马上前,策马挺枪向城头喝道:“张济何在?”
城头上一员武将大喝一声,“本官在此,汝乃何人?”
徐荣大声道:“某乃徐荣是也,今天子崩驾,张牛角叛军袭占洛阳,我家主公亲率五万大军进京勤王,张大人何不早降,以全富贵?”
“这……”
张济手抚柳须,面露迟疑之色。
若是有可能,他自然不想屈居人下,自己当老大总比给别人卖命的好。
可是,董卓率领五万大军东进洛阳,挡是肯定不住的,与其成为俘虏再请降,还不如趁手里有些砝码,早早地投降,还能得到重用。
这半个多月来洛阳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张济身为弘农太守,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董卓率领五万大军出凉州,过长安东进洛阳,张济更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
略微沉吟了下,便不再犹豫,当下朗声道:“本官愿降,请徐荣将军入城。”
徐荣喜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张大人不愧世之俊杰。”
两日后,董卓率领后续大军赶到,与徐荣合兵一处,还以张济为弘农太守,休整一夜后当即率领大军出弘农,过函谷关,杀奔洛阳而去。
陈留。
曹操从洛阳逃出后,一路逃到陈留。陈留人卫兹乃当地大豪,家资巨万,与曹操乃是旧友,知曹操欲招兵募将,起兵勤王,当即散尽家财,助曹操兵募兵将。
曹操又修书一封,过得十日,又有族氏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渊率千余部曲来投。
旬月之内,共募得八千精壮。
曹操命人大造旌旗军械,于九月底在陈留起兵。
正好济北相鲍信也率领一万大军经过周留,曹操与鲍信乃是旧友,当下与鲍信合兵一处过陈留,西出虎牢关,杀奔洛阳而去。
渤海。
袁绍逃到渤海后,得渤海大豪周富相助,大肆招募士卒。
袁氏四世三公,门望重于海内,故吏遍布天下,袁绍少年入朝,颇有名望,慕名来投的豪杰志士多不胜数,旬日之内,外募集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
又有文丑、颜良等武勇过人之辈投于帐下,甚至连躲在邺城的淳于琼,因于冀州刺史郭典不合,也率领五千大军前往渤海,投于袁绍帐下。
文有郭图、许攸等也奔赴渤海投效。
九月中。
袁绍雄姿英发,信心满满地在渤海起兵,率领两万大军杀奔洛阳。
豫州。
袁术逃到汝阳后,也迅速拉起了一支军队。
汝南乃袁氏根基所在,汝南太守赵谦都是袁氏故吏,根基之深,若老树盘根,袁术没费吹灰之力,就招募到了两万大军和足够的粮草,又广发告示,广招各路英雄豪杰,先后有纪灵、张勋、陈兰、乐就、韩浩、桥蕤等武将投于帐下。
九月初,袁术于汝阳起兵,率领两万大军过陈留,杀奔洛阳。
周氏三国 第133章 战云密布
天子驾崩,洛阳失陷,众皇子及满朝文武死伤略尽,不论是哪一件事情,都足以震惊天下,一时间天下沸腾,人心崩离,山河不复存在。
从八月初到九月初,短短一个月内,各种勤王大军陆续赶到洛阳集结。
南阳距离洛阳不远,周坚是早有准备,是第一路赶到洛阳的勤王大军,只是没想到第二个杀到洛阳的竟然是卢植率领的两万朝廷大军。
卢植在闻报天子驾崩,洛阳被破,皇子及百官尽皆殁于军中之后,便不计伤亡地挥军击退白波贼众,星夜率领大军南下,十日内长驱直进千里,杀到了箕关。
周坚驻军大谷关,等了十天左右,颍川太守阴修,陈守太守张邈,上党太守张扬也各率余万兵马赶到了洛阳虎牢关,一时间洛阳战云密布。
河东太守杨奉也率领八千大军也赶到了函谷关,坐观其变。
反到是离洛阳最近的河内太守王匡动作最慢,到了八月底,才率领八千大军到虎牢关于张邈、阴修大军会师。
各种勤王大军陆续赶到洛阳,张牛角外出劫掠的乱军遇到勤王大军,全都被勤王大军悉数击破,折损了不少士卒,干脆龟缩进洛阳坚守不出。
八月底,长沙太守孙坚也率领两万大军赶到大谷关,于关外扎营。
大谷关又名太谷关,始建于灵帝光和二年,位于洛阳以南六十里,是洛阳南部的重要门户,黄巾之乱时,朝廷曾于此关屯重兵防守。
然而在黄巾之乱平定后,守军被召回朝廷,只留下五百兵卒驻于关中。,
整座关城坐落在两间之间,死死地卡在官道上,要想过去,除了翻越大山,就只能强攻大谷关。因此,一旦天下乱起,大关谷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孙坚率军赶到大谷关时,知周坚已经先一步进驻大谷关,便在关下安营下寨。
大谷关城楼上,
周坚在戏昌、典韦、许褚、黄忠的陪同下远眺孙坚军大营。
只见整座大营背靠山而建,一座座毡包连接成一座圆阵,将中军拱卫在最中间,法度森严,井然有序。最外围则树起了一排排鹿角,
大营外面,数千兵卒正在奋力挖掘壕沟,并在里面倒插上削尖了的圆木。
周坚沉声道:“周坚才去了长沙半年,没想到此人不但很快就讨灭了区星叛军,而且还编辑起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此人不可小觑啊!”
戏昌微笑道:“主公放心,孙坚虽然收编了区星叛军降卒,但这两万大军不但缺乏必要的训练,而且全都缺兵少甲,只是一群乌合之从罢了,不比张牛角的叛军强多少。”
周坚点点头,又有不同的看法,“志才所言不差,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孙坚此人曾征讨过黄巾叛军和西凉叛军,可以说是深通行伍。就算这两万大军全都是乌合之众,但以孙坚的能力,也远非张牛角此等草寇之辈可比。”
戏昌洒然道:“主公言之有理,是昌过于一厢情愿了。”
周坚想了想,压低了声音,“等这次击破张牛角叛军,回到南阳后,本将军便该攻略荆州了,若是任由孙坚在长沙站稳脚步,以后再图,怕是不会那么容易。”
戏昌深表赞同道:“主公所虑极是,不过孙坚此人虽然骁勇善战,却不善诡谋,待回到南阳,若彼取道南阳回长沙,再设法除之。”
周坚点点头,正准备回中军大帐,就见关下营门大开,一票数百人的骑兵风驰电掣往关下疾驰而来,铁蹄翻腾起,践起漫天飞尘。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数百骑兵已经奔到关下。
当先一员武将年旬三旬出头,身穿铁甲,外罩玄色披风,极是威武彪悍,正是长沙太守孙坚,在征讨黄巾叛军时,与周坚有过数面之缘。
身后四员健将也是虎背熊腰,孔武有力,个个都是勇武过人之辈。
孙坚驰到关下,勒住战马扫了一眼关上,一眼便看到了负手立在关上的周坚。
周坚头盔亮银盔,身穿锁子鱼鳞甲,外盔银色披风,虽不及典韦、许褚、黄忠这几个猛人威武彪悍,却多了几分温雅,至少不会给人一个直观的武夫形象。
孙坚自然认得周坚,暗忖此人年纪轻轻,如今却已是一方诸侯,而且官升的比自己还快的多,占据的又是天下第一大郡南阳,差不多是实力最强的几路诸侯之一。
“周坚将军。”
孙坚勒马直腰,拱手作礼。
“孙坚大人。”
周坚亦拱手回了一礼。
孙坚大声道:“将军即已军至大谷关,缘何却驻军不前?”
周坚朗声道:“叛军势大,本将军只带了一千五万大军,恐非叛军之敌,是以驻军大谷关静待各路勤王大军,若是孙坚大人欲往洛阳,本官可将大谷关相让。”
孙坚目光一闪,大声道:“即哪此,请容某大军过关。”
周坚怔了下,这厮真的要去打洛阳?
心念急转间,当即大声道:“好,传令,开关放行,令孙大军大军过关。”
“遵命。”
早有亲兵领命而去,传下军令。
“多谢将军,某先告辞。”
孙坚拱手一礼,当即率领数百亲兵疾驰而去。
周坚收回目光,皱了皱眉头,问戏昌,“志才,这孙坚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难道此人真要率军攻打洛阳不成?”
戏昌也蹙眉道:“看样子应该不假,大谷关距离洛阳不过六十里,若是有假,只需驻军关外便是。不过,依昌推测,孙坚攻打洛阳,不外乎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向天下人昭示其忠于汉室之决心,赢得天下士人归心。不过这样一来,恐伤其伤亡不小,而且两万大军有覆亡之危。其二便是想通过几场硬战,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精兵,毕竟孙坚虽然收编了两万精壮,但实际上却也比乌合之众好不到哪里去。如果能抒伤亡降到最低,只要通过几场血战,就能够得到一支真正的精兵,哪怕人数少点,也很划算。”
周坚仔细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除了戏昌说的这两个目的,孙坚实在没有强攻洛阳的理由。
毕竟以两军弱势之兵强攻十余万人驻守的洛阳,简直跟自杀也没有区别。
就算这两万大军是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强攻洛阳也没有半分胜算,而且孙坚的这两万大军不比洛阳城内的张牛角乱军强上多少。
次日,周坚大开关门,孙坚拔营而起,率领两万大军穿过大谷关,杀奔洛阳而去。
周坚一边派出斥侯密切注意洛阳周边动静,一边谴人与张邈、阴修、王匡、杨奉等各路诸侯及卢植互通有无。
三日后,探马回报,董卓率领五万大军已经到了函谷关。
砂本驻扎在函谷关的两千守军和河东太守杨奉举兵投降,再加上投降董卓的弘农太守张济的一万大军,董卓手中的兵力已经超过六万。
周坚闻报,当即召集诸将商议。
中军大帐,高大的屏风上挂起了一副详细的军事行军图。
戏昌站在军事行军图前,手指连点,朗声道:“主公请看,今大谷关有主公的一万五千大军,虎牢关有阴修、张邈、王匡的三万余大大军,箕关也有卢植的一万大军,凉州刺史董卓兵力最盛,足有六万余大军,各路诸侯大军合共十二万,其实已成。”
周坚朗声道:“志才继续说。”
戏昌道:“以各种诸侯之兵力,要想攻破洛阳并不难,毕竟张牛角的十余万大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其势已成,主公何不联络各路诸侯,兵进洛阳,以破贼寇。”
周坚问道:“孙坚大军怎么样了?”
戏昌道:“孙坚大军进至洛阳后,在洛阳以南十里处下寨,并未强攻洛阳,虽然和张牛角叛军激战了数场,但并无多少伤亡。”
周坚喟然道:“看来孙坚也不蠢啊,没有挥军强攻。”
黄忠奋然起身道:“各路诸侯即已到齐,请将军速速下令,杀奔洛阳。”
周坚奋然道:“好,志才,速谴人联络各种诸侯,商定起兵之日。”
戏昌欣然道:“遵命。”
函谷关,董卓中军大帐。
董卓正在大宴诸将,忽有亲兵进来,对李儒附耳低语了几句。
李儒出去了一阵,进来后对董卓低声道:“主公,刚刚南阳太守谴人前来联络,欲与主公商定出兵之日,共同举兵攻打洛阳。”
董卓刹时浓眉一蹙,不悦道:“周坚小儿一介黄口孺子,兵不满两万,何德何能竟想与本将军并立,等攻下洛阳,若其归降到也罢了,若是不然,吾定除之。”
李儒道:“主公所言甚是,不过现在各路诸侯兵力合共十余万,若共同举兵,攻破洛阳当不在话下,主公何不与其定下起兵之日,待攻下洛阳再作计较?”
董卓道:“此事就由文优去办。”
“儒领命。”
李儒答应一声,随即起身离开。
箕关,卢植中军大营。
卢植看过周坚来信,不由喟然道:“昔日征讨黄巾叛军时,本将军便看好此子。如今国难当头,周坚能为国申义,也不枉义真栽培提携之情。也罢,即是周坚邀约举兵,吾便应以之邀,举兵南下,击破贼寇,光复汉室。”
与此同时,驻守在虎牢关的张邈、阴修、王匡也接到了邀请,应约共同举兵。
周氏三国 第134章 冲突
九月初。
董卓、周坚、卢植、张邈、阴修、王匡四路大军分进合击,兵围洛阳。
张牛角无能之辈,即无权谋,又无军略,侥幸打进洛阳,沐猴而称天子,连国号和年号都没有,手下众将更是一群目不识丁的农夫。
闻听各路勤王大军到来,干脆就收拢兵力龟缩进洛阳,准备死守。
张牛角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货色,洛阳是多半守不住的,他也没指望真的能够一统天下,做个万年皇帝,抱的想法也是能当一天皇帝是一天,在洛阳被打破之前好生享乐一番,也就够了,不枉白来这个世上一趟。
因此,这厮干脆就躲在**中,整日**嫔妃,准备捞个够本。
**三千佳丽虽然有点夸张,但汉灵帝本就荒淫,数百个妃子还是有的。
张牛角选了数十个年轻貌美的嫔妃,日日鞑伐,夜夜宠幸,疯狂播种开垦。
手下的一众将领和士族们也进行最后的疯狂,要么死命干抢来的女人,要么就在洛阳城里到处打砸搞破坏,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昔日繁华的国都几成一片废墟。
周坚率军进至洛阳以南二十里扎下营寨,又与其余各路诸侯相约会面。
三天后,董卓、周坚、孙坚、张邈、阴修、王匡、卢植各带了五百亲兵,在洛阳以北五里外邙山脚下的一座小山包上会面。
这里距离卢植大军的大营最近,也最安全。
天子驾崩,如今天下无主,各路诸侯都起了别样的心思。
这个时候,换了是谁,都不敢冒然前去别人的大营,否则被害了性命岂不冤枉,若是以前,各路诸侯还有所顾忌,现在大家都没了顾忌,那可就不好说了。
各路诸侯中,只有卢植比较特殊,大家也都放心,所以才选在了距离卢植大营最近的邙山脚下会面,换了其他任何一人,大伙都不放心。
小山包下,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风驰电掣而来,扬起漫天飞尘。
周坚银盔银甲,胯下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一马当先飞奔在最前方。
稍后一员铁塔般的彪形恶汉怒发瞪目,形如恶鬼,单手擎着一杆大旗,旗杆足有胳膊粗细。大旗迎风招展,左书‘汉讨逆中郎’,右书‘领守南阳’,中间一个斗大的‘周’字。
小山包上。
卢植、张邈、阴修、王匡等人已经先到。
卢植身后还站着刘备、关羽、张飞及十余名亲随。
张邈、阴修、王匡等人身后也有十余名随,至于带来的五百亲兵,则全都在小山包下面等候,从四面将整座小山包围了起来。
周坚任己吾令时,曾与张邈有数面之缘。
阴修、王匡却是没见过周坚本人,虽然从旌旗上已知来人是谁,但看到周坚竟是如此年轻,阴修涵养极佳,还没有什么,河内太守王匡不由目露妒色,喟然道:“素闻周子渊年方弱寇,不想竟是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呐!”
阴修作儒生打扮,风雅不凡,抚须微笑道:“子曰:学无先后,达者为先,素闻周子渊知兵善战,昔日随皇甫义真征讨黄巾叛逆时,多有战功,实为国之栋梁。”
张邈则沉声道:“然此人曾依附阉竖,却是品行有亏。”
阴修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这年头世道乱了,人心散了,各路诸侯心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天下无主,乱世即将来临,只要是个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清今后的局势,正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待到群雄并起时,一个小小的污点而已,又有谁会在乎。
且况周坚此人出身名门,虽曾依附宦党,但讨平黄巾之乱后已与阉竖公开决裂,并无有损大节,实在算不上什么污点。
更重要的是,不管天下人怎么看周坚此人,都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就算颍川与南阳相邻,但阴修并没有什么割据称王的野心,待乱起时随波逐流便是。
众人沉默不语时,五百骑已经到了小山包下。
周坚勒住战马,翻身跳下战马,带着戏昌、典韦、许褚和十名随从大步奔上山包。
登上山包后,飞快的扫了一眼,卢植和张邈认识,剩下的两人却不知是谁。
没想到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竟然也在,周坚略感意外,这三人不是去投奔公孙瓒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脑子里转了几个念周,周坚忙向卢植拱手一礼,“见过卢植将军。”
卢植亦回了一礼,喟然叹道:“不必多礼。遥想昔年广宗城下,子渊昔力杀敌,为朝廷建功,不想今日已是一方大吏。如今天子驾崩,朝廷根基骨毁,汉统不复,植有意讨平匪寇,复兴汉室,不知子渊可否助吾?”
周坚拱手道:“自当鼎力相助。”
卢植欣然笑道:“好,子渊果真是我朝廷之栋梁。”
又指着王匡、阴修二人,“这位是河内太守王匡大人,这位是颍川太守阴修大人。”
“见过两位大人。”
周坚到也不敢怠慢,忙向二人拱手见礼。
“见过周坚大人。”
王匡和阴修礼数也很周到,没有让人可挑剔的地方。
众人寒喧了几句,就在小山包上继续等候。
不多时,孙坚、董卓也先后到来。
董卓身材高大,体型臃肿,行走时好似一团肥肉在地上移动。
周坚还是第一次见到董卓此人,不免多打量了几眼,只见此人面相颇为凶狠,一对牛眼比典韦的还大,不时有凶芒射出,一看就是极为凶狠嗜杀之辈。
“哈哈,都到齐了。”
董卓似乎并不将众人放在眼里,带着三十多名亲兵登上小山包后,随意地扫了先到的众人一眼,毫不客气地站到了正对洛阳城的正北面。
本来大家相互谦让,谁也不愿意站在这个位置招人忌恨。
董卓这厮却是浑然不谦让,大刺刺地往那里一站,一副我是老大的姿态,说话更是没有半分顾忌,“好了,既然人都齐了,现在商量一下如何进兵?”
周坚没有吱声,而是掠了一眼站在董卓身边宠辱不惊的青年文士。
张邈、王匡、孙坚面露不悦之色,卢植、周坚、阴修却是脸色泰然。
站在卢植身后的刘备也是一脸淡然,左右的关羽、张飞则面露怒容,瞪视董卓。
众人还没有答话,董卓就看到了刘备身边的关羽和张飞脸带怒容地瞪着自己,顿时脸色一厉,怒斥道:“汝乃何人,竟敢对本将军不敬,安想找死耶?”
“放你娘的狗屁。”
刘备不及劝阻,张飞已经跳了起来,戳指怒骂道:“董卓匹夫,攀权附裙之辈,媚上欺下之徒,有种与你爷爷大战三百合。”
“匹夫找死。”
董卓勃然大怒,想他如今雄霸西凉,手握十万雄兵,就算天子复活,亦断然不会将朝廷放在眼里,一个卒子竟然当面谩骂自己,如何能受得了,当即拔剑怒喝,“来了,将此匹夫给本将军拿下,本将军要将这此厮千刀万剐,以恨心头之恨。”
“遵命。”
早有四名亲兵大吼一声,扑了上去要拿住张飞。
“这,这可如何是好?”
刘备大惊失色,急的差点没跳起来,暗忖翼德实在太鲁莽了。
董卓这厮现在兵强马壮,手握十万雄兵,在场诸侯里面没有一个实力比他强的,如何能够轻易得罪,翼德实在太鲁莽了。
其余诸侯皆不动声色,冷眼旁观。
张飞怒急,铿然出佩剑,就要冲过去拼命。
刘备和关羽忙死死地将其拉住。
卢植则脸色一沉,董卓这厮也太飞扬跋扈了,这张飞虽有些鲁莽,但终究是自己学生刘备的结义兄弟,而且有万夫不挡之勇,若是就这么给董卓杀了,成何体统,当下手按剑柄踏前一步,喝道:“且慢。”
董卓断喝道:“卢植老朽,你敢于本将军作对乎?”
卢植虽是文人,但也不是泥菩萨,总有几分火气,此刻也不由气急,朗声道:“今日与诸位相会,实乃为商议讨贼大计而来,足下如此跋扈,要杀吾部下,成何道理?”
董卓拔剑一指张飞,暴怒道:“此匹夫竟敢谩骂本将军,罪该万死。今日本将军定要将这匹夫千刀万剐,谁若阻拦,某便杀谁,拿下。”
“是。”
身后的三十名亲兵大吼一声,全都了出去。
阴修、王匡、张邈也目露不愉之色,这厮实在太嚣张了。不过终究忌惮董卓实力强过自己甚多,依旧没有人上前劝阻。
卢植也被激的勃然大怒,铿然拔剑,就准备下令拼个你死我活。
周坚也同样看不过眼去,大步上前,喝道:“且慢。”
典韦、许褚及十名随从立刻齐刷刷的上前一步,刀戟出鞘,目露杀机,虎视眈眈地盯住了董卓和其三十名亲兵,只待周坚一声令下,便将之杀个片甲不留。
董卓怒气更盛,“周坚小儿,你敢拦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