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周氏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朝盖
十一月底,袁绍回到渤海后,广结名士,遍访英杰,很快得到了渤海士族的拥戴,被渤海士族奉领渤海太守,几乎没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块赖以起家的地盘。
这个时候,家世背景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
曹操在陈留滞留半月,无处可去,若非遇到了陈宫,看到了一点希望,否则根本就不可能如袁绍这般,只凭借家世和门望,就能轻易得到一块地盘。
四世三公,那可不只是听起来威风的。
否则就算再怎么英名在外,也根本不会有人卖你的帐。
论个人名望,朝中比袁绍名望高的俊杰多了去了,但真正能如袁绍这般,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一块地盘,成为一方诸侯的却鲜有人。
袁绍领了渤海太守后志得意满,广招贤才俊杰,很快就聚集起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文有审配、逢纪、荀谌等名士,武有文丑、颜良高士等名将,可谓人才济济,鼎盛一时。
此时同时,袁术跑回汝南后,也不安稳。
袁氏的祖地便在豫州,在豫州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影响力无与伦比。
袁术本欲取了豫州,以为根基,然后与天下英雄争锋,进而逐鹿天下,然而此时刚刚慕名来投的谋士金尚却为袁术提出了一条不同的构思。
金尚认为,豫州地处中原,四周群狼环顾,实在四战之地,不利日后发展,而扬州却有千里沃野,且远离中原,刘繇虽是汉室宗亲,实乃无能之辈,建议袁术谋取扬州,然而趁中原各路诸侯竞相攻伐之际,挥师向东攻取荆襄、西川,如此则据有天下其二。
待中原各种诸侯斗的疲软时,再起荆州西川百万之兵挥师北伐,则天下可定。
袁绍听罢砰然心动,当即密谋一番,依靠袁氏在豫州强大的影响力,很快就又征募到了三万大军,十万石军粮,于十二月初尽起五万大军,过新蔡,经富波,杀入扬州境内。(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158章 聘任军师
宛城,太守官邸。
周坚赤条条的躺在浴桶里,头枕在侍妾青妍柔软的胸脯上,姿意享受这难得的安宁。
远离的战场的杀戮,狠然间松泄下来,骨子里的懒惰都似乎开始蠢蠢欲动。
温柔乡是英雄冢,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美人的怀抱,总是能在不觉间消磨掉男人的斗志。
周坚浑身放松,上半身躺在青妍怀里,仔细地品味这些世人皆知的道理,心里却在不断地警醒自己,美人固然是男人所爱,但却不能沉迷。
要想在这个乱世实现自己的报负,就必须要放下所有的负担。
就算偶尔放松,也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和理智,不能将志斗消耗在女人的怀抱里。
青妍眉眼如丝,玉脸菲红,刚刚的一番惊世大战,让她寂寞空虚了快半年的身心总算是得到了充实,想起那飘然欲上去霄的快感,就似犹在心头荡澜,骨头都还有些酥。
侧面打量着怀里男人刀削斧凿般的英俊面庞,心里就无法抑止的升起一股孺慕之情。
在青妍眼里,躺在她怀里的这男人就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他是那么年轻,才刚刚及冠,就已经是一方王侯,手下就已经统驭了一大群智谋之臣和虎狼之将,这样的男人如果还算不是英雄,那天下何可堪为英雄?
女人的世界很简单,衡量英雄的标准也很简单。
毫无疑问。在许多女人眼里,周坚这样的男人就是她们心目中的英雄。
青妍虽然不了解时局,但也知道自从周坚率军回到宛城后,听府中的仆佣说有几个以前不怎么听话的县令被罢了官,南阳的各级官吏见了周坚也逾发的恭敬了。
更听府中的下人说,如今整个男阳境内,不论官员任免,还是军队招募,全都是周坚一个人说了算,朝廷败亡后。已经没有人再能管到周坚头上。
青妍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她只知道,周坚是一个好男人。
在这个乱世,女人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身为男人的妾室,有时候下场是很悲惨的。经常会被权贵当成货物送来送去。直到芒华不再时。最终的下场也只是化成一杯黄土,与山川为伴,与草木同朽。
周坚和其他的男人不一样。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女人当成拉拢部下,或者与权贵交易的砝码送出去,就算经常不在府中,但偶尔流露出来几句关心,也让他的女人心暖不已。
在这样的乱世,能碰到这样的一个男人,可以说是女人最大的福分了。
所以,在青妍眼里,周坚无疑是一个标准的好男人。
周坚闭目沉思,一遍遍地想着明春对襄阳用兵的军机大事。
青妍也在走神,回想着自己从成为周坚妾室的过往。
屋外脚步声响起,却停在了门口没有进来。
“将军,周晖大人、黄忠、胡三都到了。”
典韦粗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好似在天上在打闷雷,唯恐周坚听不到似的、
周坚收回思绪,睁开眼睛翻 了起来,大声道:“让他们稍等,本将军这就来。”
说罢起身跳出浴桶,抖掉了一身的水珠。
青妍也连忙出了浴桶,拿了条毛巾替周坚拭干净身上的水珠,又服侍周坚穿好衣袍离开内院后,才在两个小婢的服侍下穿好衣衫。
太守官邸议事大厅。
周坚身着白底黑边的长裼,大马金刀地踞案独坐上首。
周晖、戏昌、周焕、周济、周善、蒋钦、许褚、黄忠、韩琼等文武分落两旁,济济二十余人,一眼望去,到也勉强算得是人才鼎盛。
就连忙着冶铁铸兵器铠甲的胡三,和研究重力抛石机的胡三,以及陈方都来了。
至于典韦,则跟一尊恶灵神似的,按剑肃立周坚身后。
周焕是大伯周崇长子,表字子常,曾在清河国某县担任过县令。
周济是大伯周崇次子,表字子和,也曾在清河国相府任吏。
周善是大伯周崇三子,庶出,性情与两位兄长迥异,不喜习经,却好舞枪弄棒,据说武艺已得韩琼真传,曾随韩琼讨伐过山贼,很有冲劲。
早在周坚率军回到宛城前,周焕就已经携带诸母、诸弟等家小先一步到了宛城。
周崇到宛城后,并没有久留,只住了一晚,便急不可耐地回了舒县老家。
离家数十年,最近一次回舒县老家,也是十年以来的事情了。
周崇急于回舒县看看老乡的水土和几个叔侄兄弟子侄是否安好,因此急急忙忙走了。
至于三个儿子,全都交给了周坚,能用则用,不能用则赶回舒县老家去。
话虽如此,但值此乱世,正当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周崇身为人父,又岂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建立一番功勋,也好光耀他这一支的门楣。
周坚和周焕、周济、周善哥三不熟,还是很少的时候见过一面。
周焕比周晖还大了两三岁,最大的一个儿子比周坚从弟周瑜还大了一岁。
周济和周晖同岁,周善则比周坚还小了两岁。
虽然和这三人不太熟悉,但周坚还是希望这三位堂兄弟能给自己挑起大梁。
毕竟在这个世族门阀横行的年代,打天下还是得靠同宗的弟兄,若是让异姓大将或是文臣权炳超出主君的节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司马氏篡夺曹氏江山,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就不知道这哥三的能力如何,是否也如曹氏宗族那般人才鼎盛,个个都能独挡一面。
周坚环视了众人一开。道:“吾有一言,诸位请听。”
众人皆神色肃然,静待下文,连呼气都的动静都小了许多。
周坚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天子驾崩,朝廷崩毁,本将军身为汉臣,欲效仿先贤起兵匡扶汉室,振兴国祚,扬我大汉天威。望诸公助吾。”
“参见主公。”
周武和坐在堂下的随从第一个出列拜倒在地。大礼参拜。
典韦、许褚、戏昌、周晖、蒋钦、黄忠、陈方、韩琼等人也纷纷起身出列拜倒在地。
胡三和毛四毕竟迟钝了些,但也很快反应过来,出列拜倒在地。
周焕、周济、周善和郡府几名周晖带来的郡吏反应最慢,在周武等随从出列拜倒在地时才反应过来。也慌忙出列拜倒在地。行主臣之礼。
“起来吧!”
周坚挥挥手。众人这才起身各归各位。
其实今天能坐在这里的,无一不是周坚的心腹亲信,之前虽未奉周坚为主。但也只是差一个名义的过程罢了,实则周武、蒋钦、典韦等人早注以周坚为主君。
特别是周武等二十随从,对周坚的忠诚,几乎就是伴随着他们的童年成长过来的。
假如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可能背弃周坚,二十随从则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周坚的目光首先落在了周焕哥三身上,微笑道:“两位兄长和善弟初来宛城,可能和大家不太熟悉。这样吧,子安先给两位兄长和子钦介绍下众人。”
周晖点点头,当即身将堂下周坚所有的班底都给周焕哥三介绍了一遍。
周焕哥三到也不敢怠慢了,连忙起身一一拱手回礼。
待众人重新入座,周坚这才对周焕和周济道:“两位兄长皆为当乃大才,在清河任吏令是皆有不菲政绩,不如就随子安打理南阳政务如何?”
“遵命。”
周焕和周济对这样的安排到也满意,当即起身拱手领命。
周坚点点头,又看向最小的周善,笑道:“听说子钦素喜枪棒,不但熟读兵略,武艺也尽得韩琼将军真传,若有闲暇,为兄到是要好生考较你一番。”
周善终究年岁还小,闻言兴奋道:“兄长可是要小弟带兵上战场?”
韩琼则是愧然道:“主公过奖了,琼此前坐井观天,以为一身武艺少有敌手,博望坡一战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末将这点武艺,实不堪入主公法眼。”
周坚哈哈一笑,洒然道:“子光不必谦虚,我大汉虽豪杰辈出,但似许褚、典韦此等勇力超群之辈整个大汉也不过两手之数。子光不及许褚神力天生,非你之失,不必自责。”
韩琼这才脸色好看了些,博望坡一战,连孙坚一合都接不下,然而孙坚却要与程普及黄盖二将联手,才能与许褚战成平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胸闷不已。
此刻听了周坚宽慰,心里到是放开了许多。
周坚又看向周善,道:“子钦欲建功沙场,为兄岂有不允之理。也罢,为兄可与封你做个校尉,统一营步卒,待日后立下战功,再行封赏。”
“小弟遵命,多谢兄长。”
周善急起身领命,喜不自胜。
周坚又看向韩琼道:“子光可统领五千清河旧部,与本将军帐前听调。”
“末将遵命。”
韩琼欣然领命,心里却也松了口气。
来宛城之前,他最怕的就是到了宛城后被周坚旧部排挤,不得重要。此番周明明言让他统领五千清河旧部,并未趁机将五千清河旧部的兵权收走,这才安了心。
吉坚最后看向戏昌,道:“志才,从今日起,你便是本将军的军师,为本将军参谋一切内外之军事。若遇紧急情况,可替本将军暂行军令。”
戏昌也不谦让,欣然起身拱手道:“昌,领命。”
周坚这才挥手道:“好了,接下来议一下明春对襄阳用兵之事。”(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159章 第一次高规格军议
安排完各人职司,周坚当即与一众心腹文武商议明春对襄阳用兵之事。
襄阳乃是中原南下荆南的必经之道,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周坚若要攻占荆襄其余六郡,就必须要攻下襄阳。而且襄阳远离中原,就算日后与群雄逐鹿中原,也能作为大后方,南阳毕竟地处中原,乃是四乱之地,不足以为后方。
周焕和周济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感慨。
十余年不见,不想当初那个半大的小子,不但成为了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而且还成了自己的主君,欲与天下群雄争锋鹿逐,可真是人事几番新,还要看今朝。
不过逢此乱世,宗族能出这样的一位豪杰,也算是宗族幸事。
否则大浪淘沙,即便是像周氏这样的旺族,也只能随波逐流,福祸不由自己掌握。
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今后定要建立一番功业,方不负父亲厚望。
周坚话音方落,戏昌身为军师,就当仁不让地道:“主公,眼下已到十王月底,距离明春不过三个月,时间紧迫,各项军备及士卒整编都要抓紧时间进行。”
“嗯,志才所言甚是。”
周坚轻轻点头,环顾众人道:“都说说吧,说六你们各自的情况。”
周晖负责打量南阳政务,显然早有腹稿,第一个开声道:“在下先说吧!”
众人都凝神细听,并不插言。
周晖沉着地道:“去岁。征得主公同意后,郡府召集了二十万民夫,对境内的所有灌溉水渠进行了疏通修缮,并在原有水渠的基础上,重新开挖了八条水渠,二十支流,将境内的淯水、筑水、湍水、丹水等河道全部连通,目前境内的灌溉水渠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八成以上的耕地,不出意外的话,明春的小麦和稻谷应该会有个不错的丰收。”
顿了下。才继续道:“今年的秋粮也不错。因为及时疏通水渠,大部分小麦和稻谷在秋熟前都顺利引水灌溉,除了雉县、襄乡、堵阳等少数几个县因为秋熟前水渠未修通,收成略减之外。其余各县的秋粮都获得了不小的丰收。”
“眼下府库中征收上来的税粮粮有二十万石。可供两万大军三年之用。这还是主公下令减免百姓税赋。致税粮减缩,若按以前的数额收缴,至少有四十万石存粮。”
周坚听到这里。打断了一下,沉声道:“竭泽而渔,则无鱼可食。这些年中原各地天灾**不断,百姓委实已经被压榨的没了活路,否则也就不可能有黄巾之乱了。所以,百姓的赋税不能增加,至少这三年内不能增加。有了这三年,百姓应该能缓过一口劲来。”
周晖点点头,道:“当然,这些税粮不能轻易动用,要用作不时之需,遇到天灾时颗粒无收时,还要赈济百姓,不能用作军粮。”
顿了下,才又道:“不过去岁主公安置五万降卒屯田养兵,得田五千顷,收秋获收后除去各种开销,尚有余粮四十万石,足够五万大军两年之需,主公用兵之军粮皆从此出、”
“府库中现有金三千两,银十万两,钱十万两千贯,除去维持郡县官府的日常运转开销和其他必要支出及备用钱银,可供动用的钱银不到八万贯。”
这么少!
周坚闻言顿时皱了下眉头,却没插话,继续往下听。
八万贯钱虽然听起来不少,但用起来却远远不够,光是给士卒发放军饷就不够。
按照普通士卒每月五百饷钱计算,八万贯钱,刚够五万大军三个月的军饷,这还不计算军职高低、不同兵种的军饷差异,破军营的军费开支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虽然现在常备的军队也只有三万,但若明春对襄阳用兵,肯定是要增兵的。
至少要从剩下的四万屯田兵里面还整编出来两万大军,才能有足够的兵力攻打襄阳。
尽管现在几乎所有的诸侯,都将士兵的军饷削了再削,再周坚并不打算这么做。
克扣士兵的军饷,只会让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周晖显然也发现了周坚有些皱眉头,直言道:“南阳数曹兵灾匪祸,生民疲弊,相比其他各郡,南阳今年收上来的税钱算是好的了,等到明年,应该还会上一个台阶。”
周坚想想也是,自己刚来南阳时,库府空虚无钱,都快疯穷了,不得不立字据跟南阳的豪强大户借粮借钱,今年能有这些收成,已经算不错了。
至少收上来的税银除了维持日常开支,还能拿出一部分钱给士兵发放军饷。
相比其他各郡,南阳的确要好的多了。
毕竟是第一大郡,人口众多,只要善待百姓,恢复起来还是很快的。
并且南阳百姓元气也在迅速恢复,而其他各郡还有百姓因为没逼得没了活路,不得不揭竿造反的,各种诸侯为了招兵买马,却还在变本加利的盘剥百姓。
“在下都说完了。”
周晖说完就坐了回去,闭口不言。
蒋钦第二个道:“现在我军不事劳作的常备大军共有三万七千,除了去岁主公初到南阳时整编的一万大军,还有初秋整编的一万屯田兵,半月前末将征调的一万屯田兵,再加上韩琼将军率领的五千清河军,主公亲自组建的两千破军营,暂时就这么多,还有三万吨田分分散在各种屯田,是否尽数征调整编,还要看主公决断。”
周坚轻轻敲击桌案,点头道:“说说士卒训练情况。”
蒋钦道:“破军营不错,只有去岁主公初到南阳时整编的一万大军勉强全部装备了统一的军械装备,训练的也差不多,而且先后参加过讨伐匪寇和洛阳之战,博望坡之战,尚可算是精兵,初秋征调的一万屯田兵也是一样的装备,又参加了洛阳之战和博望坡之战,勉强也可算是精兵。至于末将半月前抽调的一万屯田兵,不但缺乏训练,而且八成兵卒没有统一的军械装备,作战能力最多只有一万精锐的五成,不足攻坚。”
顿了下,最后道:“还有分散在各县屯田的三万屯田兵,更是不及,不但至今未参加过真正的战争,而且全都没有装备。至于韩琼将军的五千清河兵……”
说到这里,望了一眼韩琼,才道:“末将也不敢妄言,就请韩琼将军说说吧!”
韩琼面色微红,有些难以启齿地道:“末将的五千清河军,武器装备也和蒋钦将军抽调的一万屯田兵差不多,不及主公的两万精兵。”
周坚‘嗯’了声,掠了胡三和毛四一眼,说道:“听到了吧,明春对襄阳用兵湔本将军至少要整编五万大军,缺多少军械装备,你们两个去想办法,能不能完成任务?”
胡三和毛四皆面有苦色,硬着头皮道:“小人尽量吧!”
周坚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赶制数万大军所需的军械装备,委实很有难度,不过胡三和毛四没张口就找借口,也算难能可贵了。
不过,身为主上,却不能让下属有懈怠之心,在不吝赏赐的同时,也要狠狠地挤压他们的办事潜力,当下笑道:“不能尽量,而是必须完成。”
“嗯,本将军想想,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得处罚。这样,完成一半不奖不罚,如果连一半都完不成,那就罚你俩担粪半月,不但要通报全郡,而且还要全城张榜公示,再让百姓来围而观之,让你们也学习一下什么叫作知耻而后勇!”
“哈哈!”
堂下众文武闻言顿时再也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这处罚虽然不重,但却委实阴损之极。
众人都不禁换位思考,若是换了自己,按了这样的处罚,恐怕日后在同僚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了,甚至都没脸再在主公帐下效命了,绝对不再敢走上宛城街头。
胡三和毛四虽然是两个粗汉,但到这处罚内容,也不禁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暗暗咬牙,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一半,不能背上这处罚。
周坚又扫了右边的文武将一眼,笑呵呵地道:“你们也是一样,以后带兵不利,也不罚你们军饷和打军棍了,统统罚去担粪,也叫你们学习学习知耻后勇的道理。”
众武将闻言立马涨红了脸,一个个面庞充血,差点没咬到舌头。
胡三和毛四就是个匠人,挨了这等处罚,就算丢脸,也还没什么。
他们这些人可个个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要是被罚去担粪,那绝对没法混了。
如果要选择的话,这些个悍将们宁愿吃了败仗被砍头,也绝对不愿意去担粪,那可是会让祖宗蒙羞,会让自己再也再羞于见人的。
不但一众武将人人面庞充血,就连一众文官也是听的心惊肉跳、
还好,总算周坚没有把对文官办事不利的处罚内容也改成担粪,大伙都暗暗松了口气。
周坚敲打了一众武将近段时间来有些目空一切的嚣张气焰,这才扭头问周胜,“破军营训练的怎么样了,若明春用兵,破军营可堪一战否?”(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160章 演兵
组建破军营,周坚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心血。
周坚完全是把这支部人按照前世的特种兵来编组训练的,或者可以说,打造这支破军营也是他为了实现长久以来心中的一个梦想,一个长久以来心灵上的寄托。
毫无疑问,周坚对破军营有着很高的期望。
周胜没有怎么考虑,就铿然答道:“训练了一年,再训练下去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现在所缺的,破军营就是一场真刀实枪的战争。”
答案很明显,破军营的训练已要到了极限。
如果要让破军营完成兑变,就只能在战场上去经受战火的洗礼。
“好!”
周坚精神一振,击节道:“待明春用兵,就让破军营出征。”
周胜忙道:“主公,破军营现在还没有装备。”
“这个问题不大。”
周坚想了想,道:“破军营将是我军真正的精锐,不论战术,还是兵种的搭配都和其他军队不同,兵器装备肯定也不同。这样,待稍后本将军和军师亲自前往破军营,实地推演过战术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由胡三和毛四优先为破军营赶制器械装备。”
1...6263646566...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