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朝盖
戏昌胸有成竹地道:“武陵太守曹寅本是临沮人氏,家小尚在临沮。主公何不谴死士前往夷其宗族,如此曹寅必与范康交恶,范康安敢来助王睿。”
别看这厮手无缚鸡之力,其实也是狠人一枚。
心计之毒,远非普通人可比,一言就灭人宗族,而且面不改色,毫无半点愧疚。
“善,此计甚好。”
周坚自然也不是善茬,为了以最小的代价攻下襄阳,灭上个把宗族算得了什么,主从两当下就拍板定下了灭人宗族,栽赃嫁祸的毒计。
至于如何夷灭曹寅宗族,这个不是问题。
这样的任务,再适合二十随从不过。让二十随从去攻打有两万大军驻守的襄阳未免有点异天开,但夷灭个几百人的曹寅宗族,还是不成问题的。
就算临沮曹氏有再多的私兵,二十随从也完全可以在私兵赶到前杀个数百人。
只要将曹寅宗族杀个血流飘杵,曹寅找不到凶兵,必然会迁怒范康。
到时说不定会直接出兵攻打南郡,范康哪里还敢起兵来助王睿。
这计策虽然狠毒,而且十分冷血,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戏昌转念又道:“至于长沙孙坚,此前被主公尽歼其两万大军,不足为虑。零陵、桂阳两军离襄阳甚远,不过为策万全,也不能不防。可谴细作散布流言,说孙坚已死,零陵太守张羡和桂阳太守韩玄怕是攻打长沙都来不及,又岂会千里迢迢来援王睿。”
周坚目露异采,连声击节叫好,“如今汉室根基将亡,就算董卓立华阴王为帝,但也没有人卖他的账。只要把这流言散布出去,就算孙坚没死,最终逃到长沙,没了两万大军也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韩玄和张羡还真有可能伺机而动,图谋长沙。如此一来,王睿坐拥孤城再无外援,我军只需收拾掉江夏太守黄祖,便可安然而下襄阳。”
两人密议了一番,当即分头去准备。
周坚督促手下诸将抓紧整编军队,打造军械,同时安排二十随从去灭曹寅宗族。
为求稳妥,周坚还让许褚也一并跟了去,就算遇到超一流猛将,也不致让二十随从出现伤亡,这样的豪华阵容,将曹寅族人数十上百,应该不在话下了。
戏昌则抓紧时间收集荆州其余六郡和王睿大军的情报,同时谴细作潜入桂阳和零陵两郡散布孙坚博望坡战败身亡的流言。
天越发的冷了,周坚和手下一众文武却似乎更加忙碌了。
为了来年开春的军事行动,整个南阳的官府机构都全力运转了起来,不分文武,手头的所有事情都是为来年用兵做准备,调集粮抹,打造军械,整编军队等等。
当然,真正的军事动机,除了周坚的心腹,普通人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
就连一些普通将校,虽然心中疑惑,但也想不到周坚要在来年开春对襄阳用兵。
时间慢慢的过,很快就来到了十二月。
虽然汉室将亡,然而这个冬天却出奇的平静。
就在这汹涌而动的暗潮这下,各路诸侯都在抓紧准备军备,静待天下大乱。
在没有人率先掀起战端时,所有诸侯都很节制,没有人主动攻击四邻。
就在这样平静的气氛中,终于,袁术亲率五万大军杀进扬州的消息宛如一枚怒雷般在大汉的上空炸响,诸侯们用来遮羞的最后一块布也被袁术这撕毫无顾忌地给撕掉了。
短短一个月,袁术大军就连下下蔡、平阿、当涂、西曲阳诸县,打到了寿春城下。
扬州刺史刘繇根本没料到袁术不去占豫州,竟然会杀进扬州境内,仓促之下率两万大军迎敌,也被袁术杀的大败,不得不退回寿春死守。
刘繇一边据城死守,一边谴使向丹扬太守周昂、庐江太守陆康等人求救。
袁术强攻寿春不克,采纳谋士金尚之计,留下三万大军围城,其余两万大军则兵分四路攻打成德、合肥、阴陵、厉阳诸县。
消息传开,顿时天下沸腾。
原本正在抓紧时间操练军卒,坐等天下大乱的各种诸侯立刻蠢蠢遇动起来。
而原本雄霸洛阳,占据关凉司隶之地,实力最为雄厚的董卓却采纳李儒之计,悄无声息的稳固地盘,整编军队,只谴心腹大将徐荣镇守虎牢关,并无大的军事行动。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在东郡士族的奉迎下,入主东郡的消息也传到了南阳。
这天,周坚刚刚从军营回到太守官邸,就见戏昌已经等在了府中。
“志才等在这里,是有事吧?”
周坚大步走到首座落座,喝了口热茶问道。
“主公英明。”
戏昌小小的恭维了一句,才道:“昌刚刚接到消息,曹操得东郡人陈宫之住,在东郡士族的奉迎下,已经坐领东郡太守。看来还是主公有先见之明呐,昌不及也!”
“嗯,曹操入主了东郡?”
周坚刹时眼神一凝,嘿的一声道:“本将军早就有预感,曹操这厮不会安稳,没想到乔瑁被董卓杀了,到是让这厮逮到了机会,趁机入主东郡!”(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163章 十年战略
曹操入主东郡,让周坚感受到了压力。
周坚虽然早早的就迁任南阳太守,比其他诸侯早了两年做准备。
然而,真正的英杰不会被埋没,曹操、袁绍、袁术等人虽然晚了两年,但依旧后起直追而上,不管是靠个人努力也好,家族门望也罢,总归是拥有了称雄的资本。
特别是曹操,虽然兵不过八千,而且初到东郡。
但周坚相信,要不了两三年,这厮就会在东郡站稳脚跟。
一直以来,曹操都是周坚心目中最危险的对手。
而事实也证明,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并没有错。对手的迅速崛起,让周坚也有了一种迫在眉睫的感觉,对明春攻略襄阳的军事行动,也越发的迫切了几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事。
周坚看向戏昌,微笑道:“愿赌输服,志才不会食言而肥吧?”
“这个……”
从来不知郁闷为何物的戏昌,此时也不禁有些胸闷。
不过愿赌服输,这也没什么好赖的。
戏昌正了正心思,坦然道:“愿赌服输,从今日起,昌自当远离酒色。”
“哈哈,这就好,这就好哇!”
周坚大笑三声,随即很快收敛了笑容,沉声道:“眼下各路诸侯都在坐而观望,尚无人挑起纷争。截击孙坚大军和直接起兵攻打襄阳是两马事,我军若在明春对襄阳用兵。还需找个借口才是,否则难免遭天下人非议。”
“主公所虑极是。”
戏昌思忖片刻,便道:“昌闻董卓虽然拥立了华阴王为帝,行为却有悖臣节,不但剑履上殿,而且夜宿深宫,**先帝嫔妃,实属大逆不道。王睿即曾与董卓结盟,董卓拥立新君后又加封其为荆州牧,主公何不传檄天下。尽数董卓之恶。再以王睿为董卓朋党为由,进兵襄阳,如此一来,自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周坚击节道:“好。就依此计。”
戏昌却忽然目露戏谑之色。道:“若昌没有记错。主公与蔡琰小姐定下的婚期就在明年二月庚子日。主公开春便要对襄阳用兵,还需及早与蔡小姐完婚才是。”
“这个,嘿嘿!”
周坚心知戏昌这是打赌输了。才来寻他开心,干笑一声,便肃容道:“国事未定,何以为家。大婚之事暂且押后,待平定荆州之后再说。”
“这可不大妥当啊!”
戏昌摇头晃脑地道:“古之礼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可随意更改婚期。蔡小姐芳华豆蔻,坐守空闺,只待主公开门迎娶,怕是早已望穿秋水,主公却不领美人之情,还要将婚期延后,若是换了在下,就算这江山不要,也不能负了美人之情呐!”
周坚面皮有些挂不住。佯怒道:“敢取笑主君,志才不怕本将军治你之罪耶?”
戏昌总算出了一口赌输的闷气,洒然一笑,道:“昌并无错,安敢主公治罪乎?”
周坚彻底无语,心头暗暗不爽,这厮也不给自己个台阶下,搞的自己好不尴尬。
好在他两世为人,如今又以逐鹿天下为毕生理想,对戏理也算是颇有了解,委实是爱极了戏昌之才,到也并未放在心上,呵呵一笑,将方才的尴尬抛开,喟然道:“昭姬那里本将军自会前去解释,这个志才到是大可不必担心。”
戏昌刚想说什么,门外就响起了匆匆脚步声。
紧接着,典韦的大嗓门就在门外响起。
“主公,九江急报。”
“九江急报?”
周坚和戏昌同时一怔,不知道九江发生了何事。
不过戏昌心思敏捷,很快就想到了前阵子细作从汝南传来的消息,袁术在汝南募集了五万大军,眼下豫州方面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那么极有可能,就是袁术打进了扬州。
“进来。”
周坚坚沉声喝到。
门开处,典韦奔了进来,禀道:“刚刚有细作欲见军师,末将就问了问,半个月前袁术率领五万大军从富波杀进了扬州,已经打到了寿春。”
周坚和戏昌对视了一眼,各自半晌无语。
典韦又道:“细作回报,袁术打到寿春后,刘繇率领大万大军迎击,大败而回,躲进寿春死守。袁术强攻寿春不下,现在正分兵四处,攻打成德、合肥、阴陵诸县。”
“好了,本将军知道了!”
周坚挥挥手,典韦立刻退了出去。
戏昌忽然道:“主公,袁术即然已经出兵扬州,我军明春的军事行动也是势在必行了。”
周坚轻轻颔首,喟然道:“袁术这厮还真是能折腾呐!这么快就拉起了五万大军。不过这厮不去占豫州,反到杀进了扬州,到是聪明了一回啊!”
戏昌笑道:“昌也以为袁术多半会先占据豫州,不想袁术竟然拿刘繇开刀,到是有些小瞧此人了。豫州地处中原,四周群狼环顾,实乃四战之地,取之无益。就算是主公,若取豫州也必陷入战争泥淖,勿论袁术。相比豫州,扬州不但远离中原,而且士民殷富,完全可以避开战争泥淖,快速积蓄力量,不想袁术此人还有这等眼光。”
周坚洒然道:“袁术这个草哪有这等眼光,估计是谋士给出的主意。”
说此一顿,脸色又转为肃然,沉声道:“中原固然是四战之地,但若是谁能在群雄并立的兖豫两州战稳脚跟,最终一统中原,依托中原地区上千万的人口,届时便可拥有实够的力量逐鹿天下。所以,本将军唯一担心的,便是曹操这厮在中原站稳脚跟呐!”
戏昌脸色也转为凝重,沉吟了片刻,才道:“主公所言极是。不过,想要统一中原可没有那么容易,如今董卓坐拥关凉司隶,拥兵数十万,几有席卷关东之势,曹操想要统一中原没那么容易,况且就算曹操最终能够统一中原,至少也得十年。有了这十年时间,加上主公提前两年就有准备,也足够主公做很多事情了。”
周坚肃容道:“志才接着说。”
戏昌侃侃而谈道:“假设曹操能在十年之内统一中原,则主公可则必须要在十年之内攻取荆州以为根基,再趁袁术在扬州立足未稳之际,挥师西进,袭取西川。尔后回师与袁术一决雌雄,夺取扬州千里沃野之地,最后举荆扬西川之人力物力,在曹操尚未平定河北之前誓师北伐,定鼎中原,方能一统天下。当然,这只是昌的初步构想,曹操能否统一中原,还是未知之处,这其中也有可能再生变数。不过,我军之后之年大体战略就是这样了。”
“好!”
周坚听的眸子里异彩连连,狠狠击节道:“志才真乃吾之子房也!听志才一言,本将军的思路也清晰了许多。先定荆州,再取西川,尔后击破袁术取扬州,最后挟荆扬西川两千万生民之力,北定中原,这战略可谓十分清晰了。不过,本将军还有个疑问,为何我军平定荆州后要先取西川,趁眼下袁术还没打进扬州,先取扬州,再入川不行吗?”
“主公只知其一,不知二其。”
戏昌胸有成竹道:“袁氏四三公,门望极盛,袁术虽无雄才,但也不是蠢材,依靠袁氏的门望,在主公平定荆州后,袁术也该在扬州占稳脚跟了,这个时候跟袁术决战,就算最终能够获胜,恐怕也非一夕之功,而且还会大损荆州之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就算主公击败了袁术,想要稳定扬州,至少也需三到五年,甚至更长,不免影响伐川大计。”
说此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而西川则不同,刘焉刚刚入川,尚立足未稳。据昌所知道的消息,刘焉入川时带了一批中原及关凉逃难的士族,眼下这些人和川中本土士族矛盾已激化到无法调和,在川中本土士族失势前起兵伐川,正可借力用力。”
周坚虽然力求上进,但毕竟不擅长制定战略,顿时眼睛一亮,连连击节道:“妙,就依志才之计,先取西川,再取扬州。不过现在就想这些还太早了,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明春对襄阳用兵之事,我军必须要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占襄阳,在两年内攻取荆州其余六郡,再用一到两年整编训练军队,广积钱粮军资,尔后才能起兵伐川。”
戏昌微笑道:“正该如此,不过眼下距离明春尚有三朋,我军除了训练军卒,调集钱粮之外,还应该再做些事情,尽量为攻取襄阳减少麻烦。”
周坚‘哦’了一声,欣然道:“志才还有何高见?”
戏昌奸笑道:“王睿能于襄阳一县之地起兵,全赖荆襄士族之助,其帐下两万大军也分统于蔡瑁、张允等人手中。荆襄士族重利,蔡、张皆为荆州数一数二的豪强大族,若王睿一旦势危,蔡瑁和张允极有可能背弃王睿。主公何不谴人暗中分而化之,许以重利,就算不能诱此二人直接背叛王睿来投,也要令其在王睿势微时保持中立。这样一来,来年主公攻破襄阳的阻力就会减轻许多。”
“好,此事就由志才去办。”
周坚欣然应允,这也不失为一条上计。
素来两国交兵,本来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只要是有利于南阳军明春军事行动的计谋,不论是否光明,都是多多益善。(未完待续。。)
周氏三国 第164章 凉州名士贾诩
戏昌先定荆州,再取西川,尔后攻取扬州的十年战略,给周坚指出了明确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蓝图,毫不夸张的说,戏昌的这个战略蓝图给周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才有努力的发向,才能一步步地去实现目标。
没有目标,就只能如无头苍蝇一般,只会在原地打转。
周坚来自理论体系高度发展的后世,深深地知道对于一个以夺取天下为目标的军事集团来说,制定一个明确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是多么的重要。
就连企业经营,都要制定详细的经营计划。
更不要说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官僚集团了,没有战略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而周坚,在今后的十年内,也带按照戏昌制定的这幅蓝图,一步步的走下去,最终去实现蓝图上的一个个目标,走向人生和权谋的巅峰。
至于能不能在十年内平定西川和扬州,那就只有努力过才知道。
三天后,细作从长沙传回消息,孙坚已经于半个多月前回到了临湘。
不过,孙坚虽然逃脱了追杀,从江夏翻山越岭回到了长沙,但与率军前往洛阳时的一镇诸侯相比,此时的孙坚几成孤家寡人,身边仅剩数十名亲兵。
好在追随多年的程普、韩当、祖茂、黄盖四员心腹大将尚在,让孙坚还有几分底气。
孙坚回到临湘后,当即抽调各县军卒。又征集了三千军队。
长沙士族门阀闻知孙坚博望坡兵败,两万大军灰飞烟灭后,立刻转变的态度,都找各种借口推拖,不肯借给孙坚钱粮,毕竟孙坚平定曲星之乱后时间太短,就率军去了洛阳,根本还没来得及稳固地盘,并没有得到长沙士族的拥戴。
没有钱粮,就无法招兵买马。
仅凭三千从各县抽调而来的老弱病残。连守住长沙都远远不足。更别说开疆拓土,长沙士族不想把宝全押在孙坚身上,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博望坡之败,彻底将孙坚好不容易拉起来的班底全部埋葬。
从风光无限变的举步维艰。不亲身经历。很难体会个中辛酸。
洛阳。相府。
董卓拥立华阴王为帝后,自领丞相,修建了奢华的相府。
相府大堂。
董卓正在烦躁地来回踱步。眉头蹙的很紧。
数日前河南传来消息,在西河草原上繁衍生息的几个匈奴小部落眼看大汉国都洛阳被叛军攻破,连皇帝和百官都死了个干净,立刻蠢蠢欲动,于半月前纵骑南下,劫掠郡县。
匈奴曾经是漠北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兴于冒顿单于,最强盛之时,连强盛的大汉帝国都被打的收缩防线,自到前汉武帝即位,举倾国之力多次出塞远征,才一扫颓势,匈奴的由盛到哀,最终灭亡,也造就了大汉民族名垂青史的卫青、霍去病等名将。
本朝之初,匈奴发生内部分裂,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被安置河套地区游牧而居。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其后百余年,居住在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没有了天灾**,迅速发展壮大。
大汉历任使匈奴中郎将为免匈奴成尾大不掉之势,不但经常征掉匈奴骑兵出征,而且不断将匈奴向上郡、西河等地迁徒,以分散匈奴部众。
匈奴部落虽然移居大汉疆域近两百年,但逐草而居的草原民族习性并未改变。
说到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如今汉室衰微,这些游牧民族便立刻出来劫掠汉人百姓,旧性复萌。
本来数千匈奴骑兵南下劫掠根本不算什么事情,董卓将各路诸侯逐出洛阳后,又大肆整编治下军队,如今手握雄兵二十万,随便派一万骑兵,便可收拾了这伙匈奴骑兵。
然而,难就难在麾下的众将意见发生了分歧。
以徐荣、牛辅为首的西凉大将极力劝说董卓派吕布前去镇压匈奴人。
至于吕布……
虽然镇压趁机作乱的匈奴部落对心高气傲吕布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砸,但是,西凉诸将这种明显要将吕布当打手和炮灰的做法,却让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将领十分不满。
董卓身为主君,自然不想手下的将领矛盾激化。
特别是吕布,董卓对吕布极为倚重,自然不想和吕布离心。
然而董卓也知道,一旦这事处理不好,不但西凉旧将会心生不满,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将更是会和自己离心离德,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派系之争,自古有之。
如何理顺手下不同派系将领之间的利益,却委实是门高深的学问。
董卓虽然自诩英明神武,颇有些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注连天子,也被其毫无顾忌地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也有些一筹莫展。
急促的脚步声中,军师李儒疾步奔了进来。
“文优来了!”
董卓看到李儒,紧缩的眉宇总算舒展了一些。
李儒智计过人,董卓能有今天,李儒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董卓对李儒自然十分倚重,遇到这种难事,自然要听听李儒的意见。
“见过主公。”
李儒向董卓拱手一礼,等董卓落座后,才在下首坐下。
董卓问道:“方才之事,文优已尽知,可有良策解决这桩难事?”
李儒显然早有稿案,想也不想便道:“此事易耳,卢植的一万大军不是在洛阳吗,主公何不让卢植前往河东镇压匈奴骑兵,如此西凉诸将和并州将领自也无话可说。”
“善。此计甚妙。”
董卓闻言顿时大喜过望,狠狠击节,向外喝道:“速召卢植来见。”
“且慢!”
李儒忙道:“主公需上奏天子,请天子下令,令卢植率军前往。”
“啊,本相显些忘了此事。”
董卓一拍额头,随即连忙起身道:“吾这便进宫面见天子。”
李儒连忙起身相送,跟在董卓身后出了相府。
三日后。
卢植自到洛阳后,军中一应大小事务就极少再过问,都交给了刘备打理。
董卓虽然拥立了新君。但华阴王年幼无知。畏董卓如虎,要本注是董卓的玩物。
卢植心灰意冷,本想从此不再过问朝政,却不想天子忽然召见。下旨命他带兵前往河东镇压作乱的匈奴骑兵。不由心下哀叹。
虽然明知是董卓的意思。但也推拒不得,只得领兵前往。
皇甫嵩、朱隽本来闲赋在家,闻知卢植要去镇压匈奴。也一并随卢植去了河河东。
大军过谷城,出函谷关,一路经新安、黾池西进。
要说此番前去安邑,最高兴的则莫过于刘备了。
其他人或许都不愿意去河东,但刘备却是十万个愿意。
留在洛阳,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根本就什么也做不了,也不能做。
若是去了河东,那可就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了。
而且卢植、皇甫嵩、朱隽年事已高,加之生卓专横跋扈,都已再无心于朝政,等到镇压了作乱的匈奴,河东的大事小事,自己就能说得上话了,正好趁机培植班底。
总的来说,去河东对刘备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有百利而无一定。
继续留在洛阳,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整日还要提心吊胆的,唯恐翼德忍不住,再出去生事,再十分倒霉的和董卓撞个照面,那可就麻烦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