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野村那些事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断欲
玉珠看到这一对夫妻也兴奋地不行,一下子拉起了小燕的手,嘘寒问暖。
“小燕,建国,你们两个怎么回来了?吃了没?俺去给你们盛饭。”
“嫂子,别忙,您是越来越漂亮了,瞧海亮哥把你养得……”建国还是那么调皮。再次跟玉珠见面,就开始耍贫嘴。
王海亮让小燕跟建国坐下,询问这两年来他们在外面的见闻,关心他们的身体,真跟大哥哥一样。
建国说:“海亮哥,我跟小燕在外面转悠了很久,去过z市,也去过s市,还跑过大西北。帮人摘过棉花,也干过建筑工。可无论走到哪儿,也比不上咱们大梁山。
在外面,我老实觉得空空的,心里没底,跟什么东西丢在家里一样。回到大梁山才明白,原来是我的身边没有了海亮哥,没有了大梁山的乡亲。
哥,我回来了,回来帮你……不知道你还收不收我。”
王海亮说:“收,怎么不收呢,你是我弟,你是最棒的,你是咱们大梁山喊炕队的副队长啊……。”
这次建国回来,路过村南的那块地,看到了王海亮修改的工厂。
那个工厂大体已经建成,围墙,厂房,职工宿舍,仓库,还有伙房也已经竣工。
这个建筑在大梁山鹤立鸡群。
建国是搞建筑的行家,用眼一扫,他就知道这座厂房耗资巨大,至少在150万左右。
而且他知道海亮哥的存款,根本没那么多,这座工厂几乎已经耗尽了他一生的积蓄。
海亮哥真的要开厂了,建国觉得自己回来的正是时候。
因为王海亮的身边缺少的就是人才,还有资金。
有时候人才比资金更加重要。
走进村子,他的哥哥张拐子说了,海亮正在发愁,急的团团转。
因为厂子盖起来,王海亮真的没钱了,一部分钱修盖了厂房,还有一部分钱,在年前就被海亮用来培训技术人员了。
王海亮已经在村子里挑选了十多个聪明伶俐的年轻人,安排他们到城里的饮料厂还有制药厂去打工。
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人家的开厂经验。
那些后生们的伙食费;路费,还有一切的花销,都是海亮掏的腰包。而且给他们另加了工资。
海亮的头脑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当别人刚刚想起一个办法,却发现他早已按照那个办法去做了。
张建国坐下,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海亮哥,厂子盖起来,为啥咱们不填机器?是不是没钱了?”
小燕看着海亮,说:“海亮哥,你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难处?”
王海亮脸一红,说:“是,真的没钱了,建国,目前我的账面上只剩下两万块,不要说进机器,拉一次货的钱不够,这不正发愁吗?”
张建国问:“哥,那你有没有想过办法?到城里去贷款,或者借来叔的钱。”
海亮摇摇头:“来叔已经快不行了,身染重病,我不想麻烦他。因为咱们没有固定的产业,无法做抵押,再加上信用社没人,贷款也不好弄。”
小燕眼睛一亮,说:“海亮哥,那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集资。”
小燕的意思很明显,所谓的集资,就是大梁山所有人一起拿钱,用来开厂。
集资的钱可以当做股份,将来按照股份的多少去分红。
王海亮的财产接近枯竭,可大梁山村民的手里有钱。
八年的时间,海亮带着村民采山药,编制柳框,还有卖山果,大家都不少挣钱。
目前,大梁山的人均收入恐怕已经过万了,五个村子一千多口人,每人五千,那也五百万呢,开启一座工厂,不是什么难事。
王海亮抽一口烟,神色淡定从容,青烟从他的嘴巴里徐徐冒出,眨眼被窗口的暖风吹得无影无踪。
海亮说:“小燕,集资的事儿,我也想过,可那十分困难。山里人就这样,分钱他们就会一扑而上,从腰包里拿钱,比拉他们的肉都痛。
将来赚钱了还好说,大家都拿分红,可万一要是赔了呢?山民们闹事怎么办?我王海亮的声誉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放下我个人的荣辱不说,乡亲们挣点钱不容易,都在考虑着自家的米缸面缸,都在考虑着盖房子,娶媳妇,添置家具。谁乐意拿钱用来开厂?我个人的利益,不想跟大队的利益掺和。”
王海亮说的也是实话,村民的确是这样,见利益就扑,见便宜就一哄而上。
一旦要吃亏,一个个就怨声载道,到时候场面都无法控制。
那知道小燕噗嗤笑了,女人说:“海亮哥,咱们说的集资,不是人均摊派,而是你情我愿。这跟大队的利益不掺和。
人们可以自愿入股,也可以自愿退股。
谁入股的钱多,在厂子里占有的股份就多,将来拿到的分红也就多。
谁入股的钱少,在厂子里占有的股份就少,将来拿到的分红也少。
不入股的,就没有分红可拿了,只能看着别人拿钱眼红。
海亮哥,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这些年你在村子里攒下的人品跟声誉。
只要你大手一挥,多的不敢说,集资两三百万不再话下。
有了这两三百万,咱们就可以暂时把厂子开起来,让机器运转,只要机器一转,产品生产出来,销售出去,立刻就有了活动资金。”
王海亮看着小燕,都有点惊讶。
小燕在外面磨练了几年,想不到竟然有了经济头脑。
她不像个山里丫头,简直有点经济学家的头脑了。
海亮说:“这个,我也想过,只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小燕说:“哥,一定可行,今天我跟建国,就是咱们大梁山工厂的第一个入股者,建国,拿钱!!”
小燕一声令下,张建国不敢怠慢,赶紧拉开了皮包。
这个时候,王海亮才发现,建国跟小燕进门的时候,怀里揣着一个皮包。
那皮包拉开,里面是渣渣响的几大捆钞票。
建国说:“海亮哥,这里有二十万,其中五万,是我一年前走出大山的时候,你借给我的,现在还给你。
还有五万,是我跟小燕这两年帮人打工,摘棉花挣的。
另外的十万,是当初小燕从张二狗哪儿拿的。今天,我们入股十五万……”
王海亮的神色楞了一下,原来张建国跟小燕这次来,并不是单纯的叙叙旧,这两口子早就想到了自己的难处,来解救他的燃眉之急。
“建国……”海亮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哽咽了。
小燕却笑笑说:“海亮哥,这二十万,十五万是我们的入股资金,你先收下,将来我们是要按照这个拿分红的。
而且我答应你,十天,十天之内我一定帮你筹集一百五十万,钱的事儿你别操心,你只管安心地购买机器,准备招收工人开厂吧。”
王海亮说:“小燕,你真的能帮我筹集一百五十万?”
小燕满怀信心,说:“当然,海亮哥,其实你,我,建国,还有大梁山所有的乡亲,咱们的命运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根本分不开了。
海亮哥的事儿,就是我们夫妻的事儿,也是咱们大梁山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你是为了大家,不是为了自己。”
王海亮点点头,他知道,小燕跟建国的回归,等于为自己的工厂撑起了半边天,也为他王海亮挑起了一半的担子。
这种生死过命的感情,是长年累月,历经磨难,携手并肩一起走出来的,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他们就像人的四肢一样密不可分,而且长在一个身体上,根本就分不开了。
张建国跟小燕说话算话。果然,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张告示就贴在了疙瘩坡大队部的门口。
不单单疙瘩坡,就是王家庄,李家庄,张家庄跟孙家庄的大队部门口,也贴上了同样的告示。
那张告示,就是王海亮开厂集资的告示。
大概意思就是,大梁山要开厂了,希望大家踊跃集资,将来按照集资的股份多少拿分红。
入股自由,退股自由,多入多得,少入少得,不入不得。
这张告示的字体很娟秀,是小燕跟建国考虑了一个晚上写的。
告示刚刚贴出来的第一天,大梁山的人议论纷纷,没有人愿意入股。
第二天,就有人蠢蠢欲动了,可谁也不好意思第一个交钱。
第三天,终于有人第一个交钱了,那人是个中年汉子,胡子拉碴,嘴巴上叼着烟锅子。<





野村那些事儿 第311章 集资款
第311章集资款
王庆祥不慌不忙,将手里的钞票递给小燕和建国的时候,他的烟锅子仍然没有从嘴巴上拔出来。
小燕跟建国微微一怔:“庆祥叔,怎么是您?”
王庆祥微微一笑:“为啥不能是我?我儿子要开厂了,我第一个支持他,这是我这些年的所有积蓄,整整五万块,算是我的股份。”
发现建国跟小燕犹豫,王庆祥笑呵呵问:“怎么?我的钱不收?”
小燕跟建国赶紧说:“收,当然收,您老的钱怎么可能不收。”
小燕跟建国大喜过望,他们知道王庆祥是过来为儿子壮声势的。
任何人都可以不支持海亮,只有他不能,因为他是海亮的亲爹老子。
小燕跟建国赶紧接过王庆祥手里的钱,来回数了数,而且记录在了账面上。
张建国一边写,一边将声音提的高高的,故意让所有人听见:“王庆祥,入股股金五万块,是第一名!”
王庆祥看也不看,叼着烟锅子笑眯眯走了。
王庆祥是第一个,接下来的第二个交钱者,让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就是小燕跟建国也想不到,第二个交钱的人,竟然是张二狗的爹老子……张大栓。
张大栓是提着皮包来的,手里还拄着拐杖。
因为他半年前从学校的老椿树掉下来,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手臂上,两腿上,被王海亮跟王庆祥下了四块钢板。
钢板是拿不出来了,拐杖暂时也丢不掉,真的丢掉拐杖,他只能打颤颤,一步也迈不开。
现在的张大栓跟张拐子一样,步入了残疾人的大军。
全村人都知道张大栓家有钱,因为他儿子张二狗是开家具厂的,几年前流动资金就超过百万了。
但是没人想到张大栓会主动入股,因为他跟王海亮家不对付,是仇人。
张大栓当初坐牢十年,就是王海亮的杰作。
他的儿子张二狗被海亮打得跟狗一样逃窜,家也不敢回,也是王海亮的杰作。
张大栓二话不说,一只手提着拐杖,一只手提着皮包,锁链拉开,皮包倒了个底朝天,呼呼啦啦二十多困钞票,整整二十万。
小燕跟建国吓一跳,说:“大栓叔……您……也入股?”
张大栓说:“咋?瞧不上我,我的钱脏?”
张建国赶紧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几个意思?去年我三次受伤,海亮三次救过我,现在他有了为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我是在帮我侄子一把的。”
建国说:“我的意思是……您老真是太伟大了,为全村的群众做了个榜样,我代表海亮哥谢谢您。”
看着四周那些人羡慕的眼光,张大栓得意洋洋一笑:“还不赶紧上账?”
张建国喔了一声,赶紧帮着小燕数钞票。
二十万块,整整数了一个多小时,才数清楚。
这一次,张建国的嗓音喊的更洪亮了:“张大栓!入股股金!20万!”
张大栓发现他的钱已经上账,在别人的羡慕跟唏嘘声中走了,一步三摇颤颤巍巍。
不是他嘚瑟,是腿脚不稳,真的走不好。
王庆祥跟张大栓这么一牵头,第三个扑上来的是张拐子跟喜凤嫂两口子。
张拐子跟喜凤嫂,可是王海亮的正派主力军,从来都是以王海亮马首是瞻。
海亮对张拐子跟喜凤嫂有救命之恩,而且他们的结合,就是王海亮牵引的红线。
他们对王海亮忠心耿耿,恨不得以命偿还,现在海亮兄弟有了危难,这一对鸟夫妻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张拐子跟喜凤嫂这次的股金是十万块。
这十万块是喜凤嫂跟张拐子在村子里八年的分红,还有他们开代销点积攒下来的。
本来,他们这些钱打算存起来,将来为如意盖房,娶媳妇用的。
发现海亮要开厂,毅然全部拿了出来,为海亮解救燃眉之急。
张拐子跟喜凤嫂刚刚离开账桌,呼啦一下,四周的群众就围过来一片,纷纷加入了入股的大队。
小燕跟张建国都忙不过来了,两个人焦头烂额。
张建国说:“慢点,慢点,大家一个个来,都别急,都有份。”
发现小燕跟建国收钱收的不亦乐乎,王庆祥多了个心眼,到学校将芳芳,带娣也给叫来了,跟着建国和小燕一起忙碌。
这次集资的效果,是王海亮意想不到的,大梁山几百户人家,上千口人,几乎无一例外,全都加入了股份。
最少的也有五千,往上一万到五万不等。
张大栓的钱最多,一下子就是二十万。
十天的时间不到,王海亮收到的集资款,就多达二百七八十万。
这是一笔惊人的数目,整整装了好几麻袋。
将这些钱送进县信用社的时候,张建国特意挑选了十多个青壮年押车,每个青壮年全都背上了打猎的铁弓,手里拿着木杠子,还有猎枪,一个个虎视眈眈,就怕半路上出现劫匪。
好在那些钱安全地被送到了信用社,当天就进入了大梁山工厂的账户里。
第二天,王海亮天不亮就走了,直奔z市,他展开了人生的再一次飞跃,准备让素芬帮着他购买机器了。
五月割麦前,一定要让机器运转起来,生产出大山里的第一批药材,还有第一批饮料。
王海亮临走的时候,安排张建国继续修建工厂。
村子里的工厂还没有彻底完工。
厂房是建好了,可外面的绿化带还没有建成。绿化带里的几条小路也没有建成。
张建国跟小燕开动脑筋,让大家一起动手,只要是集资的群众,全部参与进来,进行工厂的扫尾工作。
一时间,整个工厂呜呜丫丫都是人,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忙的热火朝天。
不单单王庆祥来了,张拐子两口子来了,学校里的带娣跟芳芳来了,就是张大栓也来了。
张大栓跟别人不一样,进门就显得耀武扬威,仿佛他就是工厂里的老大。
因为这次集资的钱,他是最多的,一下就是二十万。
他牛掰地不行,走路也摇头晃脑,十八米宽的过道也装不下。
其实从张大栓拿钱的那一刻,海亮就知道,这老家伙没怀好意。
张大栓加入进来,帮着海亮是假,变成搅屎棍是真。
张大栓就是进来搅合的。
他早已通知了城里的儿子张二狗,跟二狗要了二十万。
而且他也早就得到了消息,海亮打算集资建厂。
张大栓加入进王海亮的工厂,原因有三。
第一,他想加入工厂,占有工厂的最大股份,拥有话语权跟主导权。
只要自己占有了工厂的最大股份,立刻会成为最大的股东,王海亮就要听他的。
到时候,王海亮这小子还不任由老子欺负?我捏你是个圆的,你就是个圆的,我捏你的个方的,你就是个方的。
不服气啊?老子炒了你,收购了你的股份,把你赶出去。那大梁山的工厂,就是我张家的了,到时候我张大栓就可以一手遮天。
张大栓觉得自己拿了二十万,就是工厂的老大了。
可他根本不懂经济,他的那点钱投进来,跟王海亮修建的整个工厂价值,还有地皮价值,以及后来的盈利价值比起来,毛都算不上。
这一点,不到半年张大栓就知道了,人家王海亮还是工厂的大股东,一个人就占有了六成的股份。
而他,五十分之一都不到。
第二,张大栓是为儿子张二狗的前程铺路。
张家在大梁山太孤单了,早就被村民们给孤立了,张家的大旗根本竖不起来。
张大栓要借着这个工厂重振雄威,有天把儿子张二狗扶上董事长的宝座,彻底盖过王海亮。将王海亮一脚踩在脚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大栓是个娘们迷。
他跟儿子二狗是一个尿性,爷儿俩抡鞭子赶牛,一个鸟样。那就是喜欢大梁山的姑娘们。
有天村子里的工厂开启,里面的工人大部分将是女工。
也就是说,大梁山九成以上的女人,都会聚集在这里。
一大群女人啊,一定是争芬斗艳,漫步花丛,那些胸……还不跟着一个个赛挺?
这可比在张大毛的柳编队热闹多了,也好看多了。
张大栓最大的乐趣,就是喜欢看村子里那些女人的胸。
特别是刚生产以后,奶孩子的那些女人,她们的胸都是洁白,细腻,有光泽,一个个汹涌彭拜,余波荡漾,味道也有股子天然的奶香。
张大毛越想越美,好像自己一下子就成为了厂长,想跟谁家女人睡,就跟谁家女人睡,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想着想着,他就会不由自主笑出声,哈喇子砸脚面上都不知道。
不用等到开厂以后,其实现在,工厂的女人就不少。
院子里一瞅,到处是拔草,铺石头的女人。
这些女人里有张拐子的女人喜凤嫂,有海亮的媳妇玉珠,张建国的媳妇小燕,还有憨子的女人芳芳。
今天又是礼拜天,学校的三个女老师也过来帮忙了。
张大毛的眼睛一个劲地扫。
这些女人在拔草的时候,一个个全都蹲着。
因为是蹲着,她们胸前的衣服一个个全都错开了……每个女人的脖子都很白,露出的那半边鼓鼓的胸也很白。
特别是玉珠,一双白嫩的前胸,早就被王海亮那双粗糙的大手给催熟了。看上去好像刚蒸出来的白面馒头,宣腾腾的。
张大毛恨不得咬一口。
再就是喜凤嫂,女人生完孩子以后,那个地方依然没有下垂。仿佛冬季里被大雪覆盖的大梁山。
小燕就更不用说了,她正在哺乳期,那奶水跟三峡大坝泄洪一样,三个孩子也吃不完。
女孩的事业线很深,深不见底,深不可测,看得张大栓一双老眼都花了,恨不得将脑袋塞进去。
再就是憨子的媳妇芳芳,跟带娣了。
芳芳虽说跟憨子成亲很久了,却至今没有怀上。但她的天然条件好。
只不过女人穿的有点多,里面的东西看不到,但那件毛衣依然无法遮掩女人那双骄傲的山峰。让张大栓产生了无限联想。<




野村那些事儿 第312章 大有玄机
第312章大有玄机
比较文静的是带娣,带娣至今还是姑娘。
大多数的女人一边干活一边笑闹,开着一些不伦不类的玩笑,还跟小叔子们打情骂俏。
嘻嘻哈哈的笑声充满了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带娣却默不作声,只是干着自己的活儿。
嫁过的女人扯闲皮,跟那些男人打闹过火的时候,带娣也只是抿嘴一笑,脸蛋红得好像八月的石榴。
至今她还是闺女,没有尝过男人的滋味,她就像大梁山上的一朵鲜花,没有经历过春天雨露的滋润,就到了凋零的季节。
张大栓是不敢靠近带娣三尺范围的。
刚刚走进工厂的时候,他指手画脚,一会儿说厂子里的门太宽,也太高,力气小的人每天开门关门会闪了腰。
一会儿又说围墙垒的不够高,高个子趴墙头就过来了,应该加高一尺。
一会儿又说,工厂的墙面太毛,白灰罩面不好,一定是工匠逃懒,应该减他们的工资。
张大栓那意思,好像工厂是他家的一样,这厂子也是他修盖的。
可是当他看了一会儿几个女人拔草,猛地发现带娣的时候,就打了个哆嗦。
去年一年,三次靠近带娣,三次严重受伤,把他整的惨不忍睹。
这次,下次他也不敢靠近这个扫把星的三尺范围了。
张大栓一步跳出去老远,眨眼的时间躲开了带娣十丈。
但眼睛还是死死盯着其他女人,看着玉珠,喜凤,小燕跟芳芳的前胸舍不得移开。
中午饭以后开始,整整干了几个小时,男人们累了,女人们也累了。
这个时候,喜凤嫂忽然有了撒尿的冲动,于是问身边的玉珠:“玉珠,俺要去尿,你尿不尿?”
玉珠说:“尿。”
“芳芳,小燕,你俩呢?”喜凤又问。
两个人女人说:“俺也去,一起尿。”
四个女人一牵头,于是,呼呼啦啦站起来一大片。有大姑娘,也有小媳妇。
很多人都憋着一泡尿,大家都想上厕所。
可没有一个人好意思提出来。
因为这工厂里到处是男人。
再一个,工厂是盖好了,但是厕所没有完工,憨子领着几个工匠,正在修厕所。
工厂的厕所分男女,男厕所跟女厕所都在修建,围墙已经起来了,但是里面正在用洋灰罩面。
1...139140141142143...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