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糯米水晶糕
甚至还想要下旨让太子每月在太极宫住半个月——最后还让兕子给劝住了,说是这样确实有违祖制。
兕子年芳十四,长得和长孙皇后很像,脾性也和长孙氏很像,如今就是百官救急救火的不二人选。一旦陛下哪里又抽抽了,百官纷纷求助于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晋阳公主,十有**是能免掉不必要的责罚的。
坊间流传:晋阳公主,专治李二陛下各种脑残。
“所以说,你最近把陛下弄得‘神魂颠倒’的,靠的便是一手肩颈按摩的好手艺?”武颜哈哈大笑,倒是没想到李治会用软的这一招,按摩——好肉麻的感觉。
李治听得窘迫:“阿颜,什么神魂颠倒——分明不是这样子的,我以为……你知晓。”说到最后,还有几分委屈的意思。
武颜终于停止对李治的取笑,正色说:“唉,我自然是知道的。你还是为了我嘛。看你成为太子一个月,陛下居然没有一丝要给你填充东宫后院的意思,我哪里能不知晓呢?”
原来,自己的心思阿颜全部都知道。不过也是,阿颜是再聪明不过的女子了,李治心里甜滋滋地想着,嘴上却还要欲盖弥彰:“我也只是,不喜欢那样被红粉骷髅包围着过日子罢了。”
武颜面色正经,心里却还在狂笑:真是难为这个前任和尚了,本来吧,还俗就是很打破他下限的事情,结果还要过上“荒淫”的生活——啧啧啧,太冲击纯情小和尚的人生观了。
如今正是七月初,天气热得很,幸好李治是一身冰肌玉骨不怕热,而武颜也佩戴着李治给的玉佩,周身清凉。
可是苦了宫人们。
有品级有脸面的还好,****在主子屋子里伺候,也算是蹭一蹭冰块的凉意,那些粗使的宫人就时常是热得一身汗。
李治并没有在整个太极宫布置什么清凉解暑的阵法。
这日,钦天监台正袁天罡来两仪殿向李世民请示求雨的时宜,恰逢内朝,于是袁天罡现在外头候着。
作为有几分神通的普通人,袁台正自然也是不怕热的。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54章
等到内朝结束,袁天罡进了两仪殿正殿,看着冒着寒气的冰块,尽管没出汗,也觉得身上更舒爽了。
汇报完关于求雨的事宜,李世民难得和袁台正开了一句玩笑:“喏,前些年你还想要收朕的太子为关门弟子。”
袁天罡自然不能说:陛下,你这个九皇子本领比我还大。
也不能说:是极,臣原先就发现了九皇子身上才有真龙之气。
既然这些都不能说,袁天罡只能摸摸美须,笑着说:“可惜臣没有这个福气,不然臣现在哪里还会呆在钦天监,早就是太子太师了。”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从一品,多为虚衔无实职。
李世民自然是知道这是袁在开玩笑,早年先皇邀请袁天罡出山也是三顾茅庐的,大唐安定之后,袁也是主动提出愿意去钦天监做了一名正五品的台正,没肯接受更高的官职。
于是李二陛下也开玩笑说:“原来仙风道骨的袁天师想要升官了,啊哈哈哈……”
自从隐太子之事后,李世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快活地笑了:“雉奴,去送送袁‘天师’,就凭他一心想要成为你师傅这件事,你也该好好送送他。”
李治和袁天罡一同向外走去,两仪殿恢复清冷。
这么一通笑闹之后,李二陛下也想起来:东宫的崇文馆是该再次开起来了。原先高明为太子的时候,前期的崇文馆学风还不错,越到后来就越是一团糟。于是自己早几年前下旨停了东宫崇文馆。
如今雉奴为太子,手下的班底都是从前晋王府里的人,却是不够使唤了。雉奴宽厚,自己趁着还没老眼昏花,给他多把把关吧。李世民如是想着,边思索边开口让秘书郎草拟这件事。
而另一边,袁天罡拱手对着李治说:“杂事纷乱,臣还未来得及恭喜殿下成为太子。”
李治笑着摇摇头:“袁大人说笑了。”
“太子殿下回来之后,臣再也不必夜探太极宫百福殿了——要知道,里面都是尚未婚配的公主殿下,臣真怕出什么闪失。”袁天罡假意喊苦,实则是另有盘算。
李治早非从前那样单纯的性子,尤其在面对的人不是阿颜的时候更是精明:“袁大人可是近来有什么棘手的事?”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55章
袁天罡不好意思地笑笑,自己为太子殿下这位高人做事,也不是没得好处的,至少殿下给的灵玉是足足的,自己也“借用”了好几块。如今再提要求,确实是不厚道了。不过想到前些日子自己测算出来的事情,美须文士袁天罡还是摸着胡须硬着头皮开口:“臣暂时没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不过三年之内,必定有事相求,万望殿下届时能够出手相助。”
李治深深地看了面前仪态翩翩的袁天罡一眼,看得袁有些发毛。
半晌之后,李治轻轻颔首。
袁天罡这才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请太子殿下留步,然后一溜烟出宫去了:我地个乖乖,几年不见,太子殿下在气势全开的时候威压更足了。
袁天罡早年没能成功把李治收为关门弟子,后来还是不死心,收了一个根骨不错的孩子,也是不想一身本领后继无人——毕竟,开观收徒不是自己爱做的事,忒麻烦,也牵扯了太多利益。还是收个徒儿简单,日后有什么需要出力的地方,让徒弟去做就是了。
小徒儿道号“真维”,十一二岁,没有进宫的资格,老老实实在承天门外大街上等着师父。见到袁天罡出来,很是有眼色地又是打扇子,又是递凉茶。
袁天罡挥挥手:“行啦,为师不热。”
小徒弟自然是知道,师父是不会觉得热的——不仅如此,师父冬天也不觉得冷,可是师父说不想鹤立鸡群,就在冬天穿得和大家一样厚实。
“师父,你为何不给皇宫里摆一个清凉阵法呢?再不然,就咱们钦天监摆一个也好哇,这样子徒儿也能少出些汗。”真维年纪不大,还有几分呆傻,可是耐不住天资好。
袁天罡咬咬牙,忍下傻徒弟的提问,很是无奈地说:“天干地支一应节气,都自有其奥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夏日是散去体内多余燥热的时候。为师我摆一个阵法,瞧上去是能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舒坦,实际上于各人的健康并无益处。”再说了,阵法是你想摆就能摆的?没有灵气、灵玉,拿什么摆?钱多烧的吗?
当然,最后这一点,袁天罡没有告诉他的傻徒弟。
因为天气实在炎热。
再没过几日,李世民就带着儿子儿媳、女儿、小老婆等人去了大明宫避暑。随行的还有一众的大臣。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56章
东宫重开崇文馆的消息一散出去,长安城里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虽然太子现如今是学习政务,不会去崇文馆上课了,可是崇文馆毕竟是附属于东宫的;又虽然刚经历了隐太子之事,大家原先犹如将沸油锅般的心情已经冷静下来不少,可是自来风险越高的事情,收益也就越大。
不过崇文馆的硬性规定再次被魏征老头儿强调了一遍:“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
自高祖时期始,李建成做太子的时候,这个规定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到了隐太子时期,更是被抛的一干二净。
如今大家摩拳擦掌暗地里想要使劲儿了,小老头又出来坏事。偏偏这一回陛下一点也不生气,还觉得魏征老头说得对:“礼法不可废。”
众人好想“呸”,收了弟媳妇儿的你还好意思说礼法,不过是有心无胆。
武顺抽空回了娘家一趟:“娘,我可听说了,东宫要重开崇文馆。”
杨氏尽管近年来过得顺风顺水的,心变得越来越宽,但是基本的认知还是有的:“元英啊,娘在内宅也听说了,那刚直不阿的魏大人才刚刚上书说了崇文馆学生门第的事儿。我估摸咱们文哥儿这回确实是不能进去了。”
武顺本来也没异想天开地觉得自己儿子——县男嫡子能够去崇文馆念书,不过是想着没有熊掌,有鱼也是好的:“茂哥儿和俊哥儿不是在国子监吗?我可听说了,是元华使了力气,把他们弄进去的。他们都能沾元华的光,没道理我们家文哥儿,元华嫡亲的外甥,都不能去国子监。”
“什么?茂哥儿和俊哥儿去国子监是元华促成的?”杨氏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
武颜没想到自己娘亲连这个都没想到,一口喝去半杯的冰镇绿豆汤:“娘你还不知道?当年元华要去并州,转眼他们俩就进了国子监。你看元华在外这几年,你在府里过得不错吧?那是那边指望着巴结好了你,让你在元华面前说好话呢。哼,他们,没见着肉味,能这么殷勤?”
杨氏想想,也对:指定是元华警告过了两个儿媳妇儿,所以说元华真是有孝心!
武顺还不知道杨氏又开始发散思维觉得自己生女儿真是生对了,把剩下的绿豆汤喝完之后,对着白兰说:“再去拿一盏过来。”
白兰最怕大小姐回来给老夫人乱出主意,可是身为奴婢,哪里有插话的余地?只能默默伺候着。
杨氏半晌回神:“对了,那你是想让文哥儿去国子监?可是文哥儿才六岁吧?是不是太小了点儿?”
“娘你忘记了?文哥儿是四月出生的,已经是六足岁多了,不小啦,再说了,我们家文哥儿聪明。就算是差一点点才七岁,也绝对比七岁的孩子要本事得多。”武顺翻翻白眼。在贺兰家越过越舒心,武顺的气焰也是嚣张得很。
武顺走后,眼见着杨氏确实是在心里盘算要不要去给太子妃递个话。白兰和玉兰看得心里着急,就抢先一步使人去联系了青桐。
青桐又在每旬汇报外头商铺田庄情况的时候,把这事儿告知了武颜。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57章
武颜无奈摇头:“我这个大姐向来都是喜欢‘人无我有、人有我丢’的,看着吧,想让文哥儿去国子监只是第一步罢了。”
青桐跟着武颜这么多年了,就算现在二小姐变成了太子妃,她也是打心眼里为自家小姐感到开心的,不禁暗暗埋怨大小姐只顾着自己索取,却从来不为二小姐考虑,若不是太子殿下真心敬重二小姐,二小姐在东宫的日子哪里能过得容易。于是她小声问:“那这件事儿?”
“这件事,她们不说,我就暂且当做不知道。恐怕娘一时间找不到机会和我说。陛下不日就要去大明宫避暑了,等到天凉了下来,再说罢……”武颜无可无不可地说。毕竟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无需放在心上。
青桐最佩服太子妃云淡风轻的样子,什么都不着急,但是很多事情都已经早早做好的准备。如今太子妃说这件事再说罢,那就说明这件事肯定不需要太子妃费心的了。
“今年长安城郊庄子里种下的是并州带来的新粮种,宋大人的本事,你家的男人也学了五六分,帮我和太子看顾好了,时刻做好记录。你办事细心,我放心。”武颜微笑着夸奖从前的大丫鬟,看到她一张脸因为激动、开心而变得有些涨红。
“奴婢定然不会辜负太子妃的期望。”青桐答应的铿锵有力。
翠柏不甘落后地表忠心:“奴婢也会使出全心全力,照看好外头的商铺的。”
武颜点点头:“你们跟着我这么久,读书记账都会,管家理事也精通,就是我在外头的左膀右臂了。椿儿,把库房里的如意蝠纹金锁拿出来。”一面对着青桐和翠柏说:“你们两个也是向来有缘,有了身子也是差不多时候。居然还瞒着不告诉我?徐嬷嬷会帮你们瞒着我?”最后一句听着威严,实则是玩笑的口气。
青桐和翠柏心道:难怪今日太子妃如同往常一般给我二人派了小杌子,却没让柳儿上凉茶……哎,太子妃真是心思细腻,对着咱们奴婢也这么上心!
果然不出武颜所料,没几天,李二陛下觉得太极宫里实在是憋闷得不行,就带着众人浩浩荡荡地去大明宫避暑了。
杨氏和武顺都没够格去,所以青桐担心的事情果然要延后了。
当然,太子妃虽然不欲破例行事,为娘家人争取特权跟随去大明宫,但是为了表示孝心和手足友爱之情,她把一半的冰块份例拨到了诚郡公府去了。
杨氏虽然挺失望的没能跟着女儿一起去大明宫避暑,不过大儿媳小相氏把元华拨过来的冰块都送到自己院子里,杨氏也就懒得去给小相氏挑刺了。
武颜自从成为太子妃之后,日子是无比幸福。
你道为何?
自长孙皇后病逝之后,李世民就再也没有立皇后了,现在宫里仅有的四个妃位虽然都没空着,可是没有哪一个是一家独大的。掌管太极宫宫务的权利被四妃平分,并且什么事情都不可擅专,时常要请示李世民的意思——说是请示李世民的意思,其实李二陛下转手就把晋阳公主喊来做参谋。所以说,李二陛下的后宫里头,隐形**oss居然是晋阳公主李明达!
这是不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58章
既然四个分位最高的妃嫔都没有独掌宫务的权利,又怎么会有底气去给太子妃添麻烦?
所以武颜完全没有遇到被宫妃刁难的情节——别开玩笑了,日后太子登基,太妃们能不能出宫跟着儿子享福都是捏在太子和太子妃手里的,刁难?脑子不灵清吧。反正现在这个太子的位子比隐太子那时候要牢固得多……
看看李世民的后宫里:
贵、淑、德、贤封号中——
韦贵妃,有子无宠,就连其母也没有被加封诰命——可见是的的确确的无宠。如今年纪也大了,所出的临川公主和纪王李慎全都不在长安,平日里深居简出,很有几分心灰意冷的样子。
杨淑妃是赵王李福生母,儿子早早就藩,宫里头算是个掐尖好强的,有她在的地方也有几分鲜活气。
阴德妃生皇五子,齐王李佑。因为儿子不得李二陛下喜欢,时常被训斥,连带德妃近年也沉寂不少。
燕贤妃,在宫里是有名的和气人,说起这个,武颜可以叫她一声“表姐”,因为其母杨氏是武颜母亲的堂姐——长安城的权贵圈子还真是小。贤妃生皇八子李贞。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杨妃,吴王李恪之母。
野史上对她渲染了多少的笔墨!可是武颜觉得野史真是太荒谬了,李二陛下的真爱分明就是长孙皇后无疑。要是他真的万分宠爱杨妃,哪里会不给她更高的分位?
盘算一通,武颜不仅没有被宫妃刁难,到了大明宫之后,燕贤妃是最早给武颜抛出橄榄枝的人。
她直接在李世民和李治都去朝会的时候,给太子妃下了帖子。
方见面,就笑语盈盈地说:“太子妃恐怕不记得了?咱们小时候见过。”
武颜自然是不记得了,不过也不妨碍她作出微笑的样子说:“怎么不记得了,从家母那边论起来,我还得喊母妃一声表姐。不过如今在宫里,这么喊反倒不好了。”
燕贤妃实际年龄不得而知,反正看着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眉眼温婉,唇边带笑:“那这么说起来,还是我现在的辈分更占便宜了。”
眼见太子妃应对得体,并没有任何太过亲昵或者陌生的神色,贤妃觉得面前的太子妃和从前的苏氏比,也不差多少了。
要知道苏氏也是清流之家的女儿,一身气度浑然天成。而自己那个表姨母嫁去的武家是个什么样子,长安城里谁人不知?怎么看,太子妃都不像是表姨母能够调教出来的……也许是已故的应国公亲自教养的?可是据说应国公最宠爱的是大女儿吧?
贤妃不清楚武颜气质底蕴的由来,但是也不继续思考了,本来今日就是稍加示好,并没有想要立即达成什么意向。太子妃至今无子,日后着急找同盟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59章
武颜陪贤妃下了几盘棋,互有输赢。待到外面的日头不那么烈了才告辞。
太子妃去燕贤妃宫里坐了一下午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在有心人眼里,太子妃和贤妃之间的亲戚关系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贵妃娘娘,这太子妃和贤妃……”韦贵妃身边的贴身嬷嬷汇报今日探知的消息。
韦贵妃身材削瘦,闻言也只是抬抬眼皮:“东宫那边的事,咱们最好不要沾手。陛下正是万分宠爱太子的时候,别去触了霉头。”
“是。老奴记下了。”
杨淑妃在心里嗤笑:贤妃作出一副亲密的样子给谁看?都是庶母,也没必要这么主动吧?难道做了十七年的贤妃,终于忍不住想要动作一番,换个位子了?
“德妃娘娘,德妃娘娘,你怎么啦?”
阴德妃有些魂不守舍,并不关心后头的这些事:“没事。太子妃和贤妃本就是亲戚,往来密切一些也是正常的。日后这样的消息,筛选过了再报给我。对了再去帮我打听佑儿那边怎么样了?”
德妃派出去的人还没几日,在大明宫避暑的李世民就先接到消息,之后便是暴跳如雷。
因为,李佑——反了!
李佑其人志大才疏,又被坑儿子的爹封了齐王这个封号——齐王!
李元吉原先的封号,晦气不晦气?
他好游猎,结交了一大堆喜欢骑射的浪荡子,从前在长安为非作歹,就藩后在封地鱼肉百姓,李二陛下怪长史薛大鼎无方,改以权万纪为长史。
权万纪从前是吴王李恪的老师,很是得意自己教出一个好弟子,面对陛下委以重任,老权信誓旦旦地说要改造齐王殿下。没想到同一个爹生的,居然差别这么大。齐王真是恶劣的不得了。
老权铁血手腕,引起李佑记恨,于是最终爆发,找了狐朋狗友把他爹派来教育自己重新做人的老权给咔嚓了。
咔嚓完之后,李佑觉得有些后怕。
于是猪队友提议干脆反了,落草为寇吧?
好么,还没来得及执行,就被逮住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世民对隐太子李承乾是真爱不解释。
同样是儿子,
同样是谋反。
李承乾是流放,李佑就被卡擦了,死都死了还被废为庶人。
宫里的阴德妃也懵了:刚派出去打听儿子近况,儿子就再也不会有近况了……儿子都死了,指望也没有了。被降成嫔也无所谓了。
一时之间,后宫宫妃深刻认识到,陛下对先皇后所出的孩子是如何的优待包容的,不禁对阴嫔生出几分兔死狐悲的怜悯。
就是从来都爱呛人的杨淑妃都没找人去对阴嫔落井下石。
不过——
没几天,杨淑妃也傻眼了:也许是李佑的事情,再次触动了陛下的心,陛下居然把她的儿子李福过继给了隐太子。
妈蛋,最重要的不是父皇变成皇爷爷、大哥变父亲,而是,李承乾原先又不是没有儿子!成了李承乾的儿子,福儿以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460章
一时之间,来大明宫避暑的宫妃们哪里还有心思避暑?
倒了霉的杨淑妃和阴嫔心里哇凉哇凉的,
其余的人也不敢去心情不好的陛下面前折腾幺蛾子。
只有燕贤妃心里咯噔一下:德妃成了嫔,也许自己的位子真的可以动一动了。不过,这不着急,十七年都等过来了,不差这临门的一步路。
因为有心事,再者后宫气氛紧张,贤妃也不能总是邀请太子妃来自己宫里坐坐了。
武颜倒是觉得正好:和女人们聊首饰衣服其实确实是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对着的人不是闺中密友,说起话来总是缺了几分滋味。说出口的话也难免会不被人揣摩几分。挺没意思的。
“阿颜若是觉得没意思,不如去把你的娘亲和妹妹接过来?”李治自然之道武颜比较喜欢的人,就是小妹妹武颖。
“这个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之前没请她们,半途了再去接却不合适了。得闲的时候我还是把高阳、兕子和新城喊过来解闷吧。”武颜冲着李治笑眯眯,“不用担心我呆着无聊,论起宅的功力,没人可以和我比拼的。不过话说回来,听说今天陛下又有什么旨意发出来的?”
对着李治,武颜从来都不会生出“我问得是不是有点多”这种感觉,也不担心因为涉及朝堂之事而被李治厌恶“后宫干政”。他们两人对着对方都是知无不言的,讨论起朝堂的事情也是毫无顾忌。
李治点点头:“魏王被降成了东莱郡王。”
“李佑的事情有他的手笔?”武颜好奇胖子居然也被降级,一语就问道关键点。
“恩。”
“真不知道李泰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之前被夺去监管军事的权力,如今就该乖乖装鹌鹑。他倒好,还要可着劲扑腾。非得让李二陛下注意到他?”
“他只是觉得李承乾被废,怎么都应该轮到他上位的。没想到……”
武颜嗤笑:“没想到被你捡了漏。话说回来,你成为太子,长孙无忌出了几分力气,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摸准了陛下的心思给出提议。你可千万不要因为长孙皇后对你好,就想要把一腔报答的热血回报给了长孙无忌啊。他是老狐狸,血缘亲情在他眼里敌不过家族利益、政治投机。”
1...616263646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