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日在地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扭曲着抽筋
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在海湾战争中被美军空中打击**到高.潮的萨达姆会喜欢这种性能卓越的防空系统,他们将是这种导弹的第二个外国用户。至于第一个……奥洛夫是没有路子和胆子插手中苏贸易的。
萨达姆确实很喜欢,毕竟是苏军最尖端的现役装备的改进型,他没理由不喜欢。虽然这价格对还没从战火中恢复过来的伊拉克来说实在不低,但之前秘密交涉的苏联人曾暗示他“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这批性能没有丝毫阉割的导弹。
但他没想到这个被关注的生意人是个美国佬!知道这件事的一瞬间,萨达姆绝对认为现在美苏两国还想再坑他一次。
奥洛夫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尊敬的总统,沙漠的英雄,我想您应该知道,我是国际军火商,绝对合格的国际军火商。”
这个军火商的笑容虚假地让人讨厌,还带着一点谄媚。他对着所有人说出了被他崇尚的信条:“全世界一共有5亿支枪。也就是平均每10个人就有1把枪。”他停顿了有一秒,足够让他观察到这些话确实引起了萨达姆还有装模作样侧耳倾听之人的兴趣:“而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另外9个人也有枪,还有子弹。”
他右手比作手枪的样子,对着自己的太阳穴。
“像这样——嗙!”
萨达姆在那一刻露出了惊容,他的理智告诉他这个美国佬根本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魔鬼,一生所求乃是让世界陷入仇杀的漩涡。
而事实上,尤里自认为是给魔鬼卖命的走卒。
“您制造战争,而我的使命是贩卖战争。只不过我是有立场的,从感情上讲,我希望战争双方两边都输,这样我还可以鼓动活下来的家伙用枪杆子去换个政府。只不过现在干这一行的是克格勃或者cia,抢他们生意的话我这种小人物可混不下去了。”他在这种场合开起了玩笑,一点没有紧张的情绪,“所以,只要给美元,让我卖武器给攻打纽约的恐怖分子都可以。”
看来那个魔鬼的形象总是在苏联人和美元之间变幻。
萨达姆恍然,无节操的国际军火商向他阐述了何谓“爱岗敬业”。
“我想给你一梭子子弹,美国人。”
随着沙漠雄狮的话,一排ak-47被端起瞄准。
能从审判庭的古拉格里爬出来,奥洛夫再也不惧怕所谓的“大场面”了。他在面对一排枪口时还在回味阿娜斯塔西娅的美艳容貌,以及纤细修长的大腿。
他划了根火柴,给自己点上参了料的雪茄:“您当然可以这样做,就是用光一箱子弹也不会有人来调查我这只可怜虫的死因。当然,这样的话下次就没有机会再交易了。”
奥洛夫意有所指,他相信萨达姆能明白过来,就像他知道这一位表现出的态度不过是为了一个更低的价格。三个营的防空导弹系统估价在五亿美金,被狂轰滥炸后的伊拉克可拿不出让人满意代价——他们可不是精明到让奥洛夫自叹弗如中国佬,能在酒桌上灌翻了苏联谈判人员后拿到优惠到让他眼馋的价格。
伊拉克人,只不过是连“国家需要你的胃”这种新手任务都没能完成的悲剧存在。
萨达姆很明显联想到了让人感慨的事情。奥洛夫猜测那是之前告吹的短程弹道导弹交易,如果伊拉克有了那个,就能轻易把以色列撸到飞天。他相信苏联人肯定暗示过那笔交易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发射装置,也相信萨达姆尽管知道那是苏联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也要假戏真做的努力。
如果他们在这时候和自己这只狐假虎威的军火商谈崩,预示着苏联军事援助和中东布局告吹;那么自觉被耍了北极熊会用它的咆哮让这个中东国家在一个崩溃中走向另一个崩溃。能同时得罪两极并活得很好很强大的国家,只有……
好吧,奥洛夫内心的羡慕嫉妒恨再次因为思维的连锁浮现上来。
萨达姆果然识趣的没有再提自动步枪和子弹的事情。他对在一边陈列的导弹系统的兴趣远没有面前这个美国佬大,与这个叫“尤里.奥洛夫”的人渣相比,他以前接触过的恶棍、凶手、奸妄都可以算圣徒。奥洛夫的态度并不是作假,光这份胆识就足够他侧目了。
“……你只卖苏联的武器?”萨达姆想了想,换了个话题。
奥洛夫吸烟的动作顿了一下,内心计算着这个暴君的意图:是准备和美国一方搭上线,又或者仅仅是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的谋划。
夹在两大势力间摇摆并不丢人,伊拉克想要生存下去,能在美苏间左右逢源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他们似乎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克格勃和总参谋部费了好大劲才让奥洛夫把这批s300弄进伊拉克,如果萨达姆还是想要两面投缘,军火商敢肯定克里姆林宫会给这个小胡子印象深刻的教训。
不过只要有美元,客户的要求就是最大的正义!
军火商果断熄掉烟,搓着手说:“我想,那是个误解;只要客户有需求并且付得起帐,我也可以帮着倒腾美国货,只不过一支m16a2的价格足够换三把卡拉舍尼科夫,或者五把56式。”
“你是个国际军火商。”
“那当然,所以我不止做一家的生意……”奥洛夫小声说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我。”
一个被焚烧了宫殿后又被按在地上暴揍过的君王,一个**丝爆发户军火商,在太阳之下居然组成狼狈为奸的绝妙画面。
萨达姆只有嘴唇在动,却没有半点声音。
奥洛夫想知道是否是自己眼花了。
“你觉得我可以?!”他现在觉得这个老头子的脑袋已经被揍得不正常了。
“你想否认你的话,最优秀的国际军火商?”
“…………”
奥洛夫沉默不语。
萨达姆加了把料:“10亿美金。”
和有钱人谈判就是舒服啊!!
“等我的好消息,总统阁下!”
…………
几个月后,克里姆林宫。
“这么说,那枚失踪的核弹没有到伊拉克?”
尤里的半闭着眼睛,冷厉的视线扫过几乎把头埋到桌平面以下的审判官。
阿娜斯塔西娅觉得自己灵魂被冻结了。只能寄希望于“连名字都不能说”的审判长能减少领袖的怒火。
“是的,我们的军火代理人尤里.奥洛夫干了了不得的事情,他做的很小心,但没有瞒过我们的眼睛。但是在突击搜查时发现,运输核弹的箱子已经被掉包,包括奥洛夫本人和伊拉克人在内的所有相关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个胆大包天的军火商呢?”
尤里的语气丝毫没有动怒的态度,他就像在问一件不相干的事情。
“美国人通过蛛丝马迹抓到了他,但并不清楚走私的是一枚核弹。”
“哼,”尤里冷哼一声,拿起桌上的报告,嘲讽地说,“十亿美金,那个巴比伦喵星人真下得起堵住。嗯?这是……你先下去吧,审判官。”他突然叫住了腿脚僵硬的阿娜斯塔西娅,这位女士几乎是一步一挪地离开这个宫殿。
阿娜斯塔西娅并没有走远,她一直在克里姆林宫外徘徊;很可能要在西伯利亚终老一生的女人不希望自己被黑车从家里拖走,她只想要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答案,也只有审判长能给予。
“我们需要一位阿娜斯塔西娅.奥洛夫。”尤里这样对毕恭毕敬的审判长说,他手上拿着的是一张老旧的照片,拍摄于两年前的华盛顿。那个感吃里扒外倒卖核弹的男人正在出席一个军火商为主的酒会——以一个小人物的身份。虽然会上的人尤里一个也不认识,不过无孔不入的克格勃第一总局兢兢业业的为每个人标明了身份,当做情报一起送上来。
他在那上面找到了让人更感兴趣的人物。
这个世界,很有趣。
c





日在地球 序章.圣者归来
我的儿子,你出生的那天,整个阿拉伯的沙漠都在低语着这个名字:
奥萨玛.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
孩子,我骄傲地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成为正义的化身。
你要记住,我们一直都是以信仰和智慧存在于这个世界。
我也相信,你会谨慎地使用真主赋予你的力量。
但是,吾儿,真正的胜利,是激励所有人民的希望。
以真主之名!
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的生命已经接近终点,天堂的大门为我开启。
而你,将……
永坠地狱!
“啊——”
面色沧桑的中年人发出恐惧的惊呼,从柔软的座椅上“弹”了起来。那让体操运动员都感到郝羞的高度让头等舱内偶然看到这一幕的另一位乘客欣然拍起了手掌。
“啪啪啪——”
掌声经久不息。
“萨利姆先生,我没想到您居然还有这样的绝技,难道沙特阿拉伯的男人都是电影里那样的高手么?”
问这句话的人收货的是“萨利姆”的白眼。他刚刚才从亡父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那个恐怖的梦境让他对这次的行程感到些许担忧。
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对于长途空中旅行自然熟悉的紧。但这一次,飞机上的感觉一路上都伴随着刺骨的阴寒。
自己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脆弱了?!
中年成被这种虚弱的认知刺激得彻底清醒,瞬间恢复成那个曾经让无数人敬仰的沙漠英豪。
他坐下来,舒缓了下领带,讯问之前那位调侃他的人:“先生,我们到哪里了?”
“刚过斯大林格勒。”他说,扭动着明显超规格的柔软肚皮,探头通过大型观光窗看了看,“我们已经在黑海之上了。”
已经到黑海了?
中年人看了眼手表,正是10点半。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睡了两个小时,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的路程都在梦中过去了。
“有什么新闻么?”他继续询问。
“新闻,还能有什么,下周可是胜利纪念日,电视、报纸还有乱七八糟的网络上都是我们那位伟大的、睿智的、无所不能的‘不能说名字的人’。”胖男人提起这个就满腹牢骚,他的愤懑就和肚子里的脂肪一样多,滔滔不绝地从嘴里倾倒出来:“嘿,兄弟,你是不知道。以前的节目虽然雪花点多的让人发疯,好歹还有点内容;现在的电视,就算没了噪点,色彩也丰富许多,却把最重要的灵魂给丢了!”
“灵魂?”
“是的,灵魂。还不是因为那群——”他突然停住了嘴,心虚地把头从面前偏开,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那样吹起了口哨。
得益于“安-128”绝佳的封闭隔音性能,普通飞机不绝于耳的噪音在这里被缩减到最小,让中年人可以轻易分辨出进出头等舱的细微动静。
一种低沉的拖拉声。
他顺着胖男人的反方向往门口看去,不出意外的发现了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怪物。
正式名称是“通用公共服务1995型”,由电池驱动,造型圆滑的机器人用它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缓缓从机舱过道中穿过,连带着拖曳的商品小推车一起,在中年人的注视中进入服务区。
他知道,只要一分钟,这个小家伙又会以同样的速率带着装满商品的推车出现,一丝不苟的在这个长达60米的机舱内用机械质感的发音为每一个乘客服务。对这些航空食品有兴趣的人需要用不输给铁锤的个人终端去砸这个有些可爱的机器才能付账。
睡过去之前看到胖男人用这么暴力的方式购物,可是让萨利姆震撼了半天。直到他被告知笨重的个人终端没法直接建立链接,必须用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认证;而且这也是唯一可以“合法殴打”国家机器的途径……
应该说,不愧是苏联人吗?
中年人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停留了几秒,就抛之脑后。
他双手放在膝盖上,静静等待这一分钟过去。
不久,服务机器人准时出现,这次拉的却是泛着热腾蒸汽的一车食物。
“是餐前的小点心。”胖子知道这个阿拉伯人是第一次搭乘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这从他之前拘谨的表现可以看出来——这样向他解释:“虽然和外国的头等舱服务实在没法比,但好歹食物上还是很丰盛的。”他用自己的“黑砖”狠狠砸了机器人头顶的接触器一下,手指灵活的在触摸屏上操作着,“啊哈,神秘东方的‘经过两次加工的热牛奶豆腐’,感谢伟大的翻译者,我想我们运气不错。”
他对着那个神奇的牛奶点心的图标点下去,个人银行账户上立即少了一卢布。
“我以前做生意时尝过这玩意,中国人管这叫做……‘商批奶’,我想你会喜欢的。”在机器手臂将一份铝箔纸碗包装的点心交给他时,胖子点着盖子上的“联盟食品工业中心莫斯科第三工厂”说:“当然,工厂里出来的就一个味道,比不上中国人的手艺。”
“这已经很丰盛了,先生。”
中年人有样学样的砸了一下,不怎么熟练地操作着他的终端机。和苏联公民使用的集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工作关系、医疗保健资料等一体的终端机不同,外国人使用的版本就是个能付账的手提电话,不接入信息中心的阉割版终端机在处理速度上有着致命缺陷。
他花了数倍的时间才买下一份“神奇奶酪”——介于不论是俄文译名还是胖子提供的中文名都太过扭曲,他决定还是给这种闻起来很香甜的食品一个符合形象的名字——味道就和看起来一样美妙,难以相信这就是被那位大腹便便的先生形容为“工业垃圾”的食品。
不知满足的苏联人……
他给这个还要陪自己几个小时的乘客下了这样的定义。
中年人安静地享受着这份入口的甜美,直到奈不住寂寞的旅人趴在一个扶手上说:“嘿,怎么样?”
“很美味的点心。”他实话实说,联盟航空提供的一卢布点心让他对这个公司报以好感。
他喜欢简朴而满足的享受方式。
胖男人呲了呲牙,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我是说你的莫斯科之旅,你是来苏联旅游或者是谈生意的,对吗?”他说的又快又急,把之前不能说的东西一股脑儿倒出来:“你来自自由的阿拉伯,对吗?对这个国家感觉怎么样?”
自由的……阿拉伯?
中年人很难以理解这两个词怎么会联系在一起的,他还以为自己学习的俄语需要来一次彻底更正。直到这个人再用缓慢的语速重复一遍,他才直到自己没弄错。
自由的阿拉伯?
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他不准备纠正这个胖子奇幻的世界观,虽然不知道他从哪里学习的中东知识,但中年人并不介意这趟旅途多一个用愚蠢来愉悦自己的小丑。
“……一趟神奇的旅程。”他斟酌着用词,想到那些高耸的钢铁建筑和一望无际的工厂,还有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和繁荣的市场。一群群因为法律强制结合在一起的男女抱着孩子在广场上、在公园里嬉戏。
一点都不像他印象中那个老朽、贫穷、冷酷的苏联社会。
但不论哪一个苏联,在他眼中都充满了罪恶。
这个答案让胖男人不很满意,显然他想知道的不是这种模糊的评价。
“哈,你就没感觉一点不对劲?”
“你是指什么?”中年人对这个喋喋不休的家伙已经感到厌烦了,对陌生人追根究底并不是让人欣赏的品质,这个人自来熟的有些过分了。
“就是不对劲的地方啦。每个人都感觉的到,那种被窥视,时刻受到监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一辆黑色的轿车从你身边经过……政府拍卖股权才5年,国企就开始涉足我们的行业,搞得大家都没钱赚,银行还不给融资,那群灰色牲口越来越不听管教了。”胖子越说越上瘾,也许是很少能有一吐为快的时候,他显得非常兴奋,不停数落着自家知道的“内幕消息”。
虽然大多数在中年人看来纯属无稽之谈,但也有一些是切中事实的。起码他就分析出这个人的恬燥是苏联“大清洗”造成的后遗症。大量媒体文人和官僚被流放、墙壁后整个社会环境在高压下运行了几年,这种在苏联属于“成功人士”的人当初必定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吧。
中年人突然醒悟到这不过是个可怜虫。也许在他眼里那个赤色的铁幕之下只有令人窒息的压迫,但这和中年人自己见到的情况完全不同。他后悔上飞机后和这个男人攀谈了,要不是送出自己的名字的话,他不应该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热情。
“……迟早有一天,专制的铜墙铁壁会倒下,嘿嘿,那时候可不用受这份罪了……”
“抱歉,我并没有遭遇那些东西。”他阻止了滔滔不绝地苦水。
就像他曾经见过的一句话: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化名萨利姆的男人怜悯的看着这个苏联私营企业者:“在我看来,您对您祖国的认知实在太肤浅。这个世界还有二十亿人吃不饱饭,三十亿人的国家治安一团乱,军队甚至没有办法从强权之下保护他们的人民;联合国百分之九十国家的领导人是被贪婪的魔鬼操纵的傀儡。而你们,没有泛滥的毒品,没有广泛的饥饿,没有暴力的子弹;你们的孩子在希望中成长,你们的军队对抗着半个世界,你正在享用绝大多数人一生而不可得的‘小点心’。”
他叹息着,好像这句话并不是对胖子所说的。
“知足吧,至少你们的生活在我看来,已经非常接近天堂了——即使那是红色的。”
c




日在地球 第一章.你好,莫斯科(一)
自从原先的军用机场搬迁后,莫斯科的航空交通方便了不少,多莫德多夫机场已经成为苏联设施最先进效率最高的机场。相对的,在专业精深如马卡洛夫的眼中,这里的安保措施远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
也许苏联有着地球上最先进的模拟智能系统,也有架构迥异于潮流,但性能非常优秀的计算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从业人员有着与之匹配的经验。
自从克格勃经过重大变革后,马卡洛夫印象中无所不能的契卡们就失去了锋利的爪牙。尽管第一总局的力量依然令每一个红色政权的窥视者闻风丧胆,但面对国内凶神恶煞的黑衣人——审判庭和法务部的办案人员——这个间谍机构的存在感让每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发笑。
就像他现在的表情一样。
马卡洛夫的面貌已经与当初逃离这个红色国家时大相径庭,沙漠和荒原的生活已经将这个男人琱琢成圆滑的石子,在千千万万人中轻易藏匿起不同寻常的气息,只有那鹰隼的目光没有因为时间而老化——即使大部分时候那就是一双醉汉的眼睛。
“一路顺风,拉登先生。”
他目视着地球上最大的民航飞机——安-128——在四个引擎的推动下前进,装载着伪装成沙特阿拉伯建筑业大亨的基地组织创始人离开这个铁幕笼罩下的国度。飞机的各项参数在他的大脑中浮现:基于“安-124”运输机重新设计制造的民航客运飞机,最大载重199吨,最大起飞重量440吨,翼展72.2米,机长71.3米,机高22米;额定三级载客780人,同时可以搭载100吨货物航行16000公里。它在去年投入使用时引起了世界性轰动,飞行性能和经济性都在波音777和空中客车a330之上。虽然由于冷战的关系,这架飞机永远拿不到对手们的订单,但是作为苏联沟通东西两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带来的利益足够喂饱一大批关联企业。
无论看多少次,都是那么壮观。
马卡洛夫迷离的目光直到安-128穿过云层才收回来,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熙熙攘攘的旅客没一个将视线停留在这个有着络腮胡子的男人身上,自然也不会知道,一个阴谋即将在自己身边被实施。
对了对表,时间还没到上午八点。转过身子,这个有着长期特种部队生涯的人从候机的旅客中找出一名年轻的“孕妇”,两个强壮的“工人”,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远处的贵宾候机室,还有三位大腹便便的中东商人,他们登记的资料分别是阿富汗矿厂主,伊拉克进出口商人和阿联酋石油大亨。
应该还有两个……
他回忆着参与者的信息,轻易的把行动参与者的特征一一对应。
小心,谨慎,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忠贞之人,对苏联的警卫手段了如指掌。
往来巡查的机器人配备有强力的高压放射装置,瞬间就能让一个成年男子失去意识;它们同时拥有着群聚的特性,一旦发现异常,机场内的警卫机器人将会蜂拥前往,在监控人员的安排之下控制每一个通道。在马卡洛夫回到苏联之前,已经有数百位自由斗士被这些矮小的铁罐头送进了靶场。
从理论和经验上看,不会因为袭击而混乱,性能强大的传感器和无处不在的智能网络对任何有非分之想的人来说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但也因为这道由高科技和金属构件的防护网,苏联人已经迷信他们的技术,在人工的监管上,出现了足以让马卡洛夫利用的漏洞。
两个小时后,马卡洛夫再一次看着同一编号的巡逻机器从面前驶过,也见到了从安检处走过来的一对年轻夫妇。男的俊俏、女的妖娆,看起来这一对新人还不过二十岁,就已经有了抱在怀里的婴孩。
苏共中央颁发的《强制婚姻法案》才到第三年,虽然在政令的高压下,苏联人的婚姻依然没有达到令官僚们满意的程度。克里姆林宫将“婴儿出生率”当做重要政治考核项目,让无数人抓破了脑袋。青年夫妇也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许他们之间所拥有的只是若有若无的情愫,但在“为了苏联的繁荣昌盛”的名义下,男孩子必须苦苦耕耘,将各自的女友变成宣传机构报道中的“英雄母亲”。
1...3233343536...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