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将军,您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戴彰勋苦笑问。
“真话。”
“真话就是,要是跟黑龙江军队打一个月没有问题,但是要是打超过一个月零一天,咱们就没弹药了。”戴彰勋道,“咱们是前有王茂如,后有张作霖,前有狼后有虎,唉……现在跟谁都不能打,跟张作霖打,王茂如在后面肯定率军占领吉林。跟王茂如打,张作霖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就算是不跟他们打,难不保这两人合计起来瓜分吉林啊。”
孟恩远气道:“没有中央的命令,他们敢动手!还敢造反不成?”
“别人不行,王茂如行啊。”戴彰勋叹息道,“他哪次不是打完了之后再弄个借口,袁大总统在的时候老老实实的,袁大总统不在了,你看他这几年做的事,哪件事是中央允许的了?占黑龙江,打老毛子,打张勋,吞并二十八师一个旅,要真等中央允许,他王茂如也不会被有今日之成就了。”
且不说今夜无人入睡,王茂如走进了小院,听到胡嬷嬷说:“四夫人,二公子真乖啊,不哭不闹的,以后一定有出息。”
“谢谢胡嬷嬷的照顾。”智雅说道,她的汉语如今说的跟日语一样好,正经的北京官话,比北京人说的都正规。
“四夫人这是哪里话,俺这辈子就是伺候人的命哦,能伺候二公子也是俺的福分。您不知道,多少人想在督军府做事,俺这次能伺候二公子,可是八辈子的造化哦。将来啊,咱老爷成了皇帝,二公子就是王爷啊。”胡嬷嬷胡说八道,这老太太也是从前朝过来的,习惯了有皇帝了,如今没了皇帝心里还得按上一个未来皇帝人选,自然王茂如就成了这个皇帝的必然之人,她又说道:“弄不好啊,咱二公子就是皇太子呢。”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98章 王宗孚
“咳咳咳。”门口的下人见王茂如走过来,连忙咳嗽提醒胡嬷嬷,不过胡嬷嬷还是口无遮拦地说呢,全然没有注意提醒,王茂如怒道:“你胡说什么!”
胡嬷嬷吓得连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以后不要说这些诛心的话,什么皇帝太子的,知道不知道?好好做你的嬷嬷就行了。”王茂如冷声道。
“是,是,奴才知道了。”
王茂如皱眉道:“不是前朝了,别动不动就一口一个奴才奴才的。”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下去吧。”
“是。”胡嬷嬷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智雅劝道:“秀盛君不要这么吓人,你看看胡嬷嬷都被你吓成什么样子了。”
“让她乱嚼舌根。”王茂如气道,回过身,见到智雅抱着的小男孩,哈哈一笑,道:“这就是我二儿子?给我看看,诶呀小东西,快一周岁了啊?会不会说话?”
智雅忍俊不禁道:“哪有这么快会说话的啊。”
“说话就说〖中〗国话。”王茂如说。
“是的,秀盛君。”智雅点点头,俏皮一笑,问:“今天你救了我,需不需要我报答?”
“怎么报答?”
“嗯,用身体报答吧。”智雅眯着眼睛说道。
王茂如叹道:“你这是要迷。。奸我啊。”
“是的呢。”
“你啊你。”王茂如摸着她的下巴,将她的头抬了起来脸孔对着自己。问:“这两年来,你吃了不少苦吧?”
说到这儿,智雅笑着的脸忽然一下子哭了起来,哇地一声扑进了王茂如怀中,哽咽不已,道:“我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王茂如抱着她和儿子,不禁有些感慨。正想着,小孩儿醒了,见到妈妈哭了。自己又被一个陌生的高大男人抱着,也哇地哭了。见孩子哭了,智雅也顾不得自己。连忙接过孩子,哄了起来。王茂如赶到很受伤,很郁闷,自己这三个小孩都不让自己抱着呢,难道自己这么没有孩子缘?
被妈妈抱着一会儿,小孩儿破涕为笑,估计是饿了,智雅掀开衣服露出丰润的**,喂起了小孩儿。一抬头见王茂如邪邪的目光盯着她的胸脯,不怀好意地笑着。忙转过头去,说:“不许你看,秀盛君,你是君子。”
“呸,谁是君子谁王八蛋。这时候要是君子,那就是性无能。”王茂如从她身后环抱住了她,道:“我的能力,你是知道的。”
“讨厌,原来大名鼎鼎的秀盛君,这么无赖。”智雅心内充满骄傲。但是嘴上却不饶人说道。
“哈哈哈。”王茂如笑了起来,焦急地说:“啥时候喂好啊?”
“你也想要啊?”智雅勾引地问。
“废话。”王茂如假装严肃道。
“那你等着吧,谁让你两年不找我的。”智雅欲迎还羞道。
王茂如顿时感到冤枉,道:“我怎么知道你去了哪啊,再说,你也不来投奔我,带着我的孩子,还挺着大肚子,你怎么不找我?”
智雅叹道:“我怎么来找你啊,我是一个被家族除名的人,家族甚至都不许我用河田这个姓氏了,像我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你了。要不是妈妈偷偷地接济我,这两年我真不知道怎么活下来的。”说着又要哭了,王茂如忙抱住了她,安慰道:“以后就好了,以后就在我身边了,智雅,以后咱们就有家了,知道吗?有家了!不单单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咱们会有很多个孩子,知道吗?你要给我生十个八个孩子。”
“呸!猪才生那么多呢。”智雅娇羞道。
王茂如哈哈一笑,又冲外喊道:“胡嬷嬷,进来。”
胡嬷嬷又吓得跑了进来,刚要跪,王茂如道:“以后别跪了,咱家不兴这个,知道吧?”
“知道了。”
“抱孩子下去吧。”
“是。”胡嬷嬷连忙接过去二公子,小家伙吃完了又睡了,很安静,不吵不闹,就这样睡着了。
“孩子取名字了吗?”王茂如问。
智雅顿了一下,道:“之前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秀盛次郎,意思是第二个秀盛君的意思。”
“什么破名字啊。”王茂如抱怨道“这名字不能用了,太难听,我好好想想啊。”坐在床边,眉头紧皱摸着下巴,忽然一拍大腿道:“叫宗孚,孚,讲信用,守信也,希望他将来做一个守信之人。”
“〖中〗国的词语真是很奇妙,孚……”智雅想了想,问:“怎么写呢?是不是俘虏的俘?”
王茂如一脑袋汗,道:“不是!”
一夜缠绵之后,王茂如闭着眼睛睡去,倒是智雅没有睡着,半躺着看着这个男人,想到了过去和此刻,忍不住抚摸着他的脸孔,自言自语道:“就这样了吧,没想到我有一切的时候不能拥有你,但是我失去一切之后却有了你。”美滋滋地伏在了他的胸口,沉沉睡去。此时王茂如突然睁开眼睛,微微一笑,原来他没有睡着。他不是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更不是自以为是的情圣,作为一个混乱时代的军阀,他时时刻刻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提防,就算是为了他被家族抛弃的智雅也不例外。
也许,成为人上人,就要丢弃很多,例如全心全意的感情,王茂如只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才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第二天,王茂如一一将各个宾客们送上火车,各省士绅乘上了列车,感觉有些异样,因为这中东路西路段走到一半的时候还要换乘组。因为按照中俄的协定,如今火车线只归还到安达县。这就让很多人感到玄妙,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从俄国人硬生生抢下来铁路,也只有这位与蔡锷同名的尚武将军才敢干吧。
在〖日〗本关东军代表临行前,中村雄次郎这位下一任〖日〗本关东总督笑着对王茂如说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说:“满洲的天。是黑的,还是蓝的,要取决于你们自己啊。”王茂如嘿嘿一笑。心里却知道他们的意思,〖日〗本人无非想通过铁路控制东北,继而控制〖中〗国。这是〖日〗本大本营和〖日〗本政府的攻略。而控制东北,首先就要控制〖中〗国东北的铁路。〖日〗本人的目的无非跟当初威胁袁世凯一样,想要东北的铁路权和沿路采矿权,他们是想等待,谁出卖国家的利益更多,〖日〗本人投资于谁。
王茂如纠结于此,恐怕张作霖也纠结于此,他们都想借〖日〗本人的刀干掉对手而已,却不想让〖日〗本人成为自己身上的毒瘤。
广东督军朱庆澜临走之后,又给王茂如推荐了一个人才。这人叫做姜登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员炮兵科,一直以来都在朱庆澜手边担任左膀右臂,当初朱庆澜赶赴广东,留下郭松龄却带走姜登选。便可知道朱庆澜对两人的态度。朱庆澜本想在广东有一番作为,然而广东的形式远比东北复杂的多,而且论名望,论地位 ,论资历,朱庆澜都排在后面。朱庆澜在广东受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气。又受到民党的气,这督军当得就跟傀儡一般。而且段祺瑞尤其对他不满,不满他支持纵容民党,于是将他改任为广西省长。朱庆澜知道,去了广西,他这兵要着也没用了,在广东组织了二十个警卫营当做人情送给了孙中山了,而大将姜登选,责备他推荐给了王茂如。
王茂如自然知道鼎鼎大名的姜登选,他是后来张作霖五虎上将之首,后来遭到郭鬼子暗算,给塞进了棺材活活闷死了。话说如今郭鬼子在自己手下担任军训处处长,倒是非常老实,只要他不去领兵,其实其人才能还是很大的。至于姜登选,则因为新来,被任命为参谋处参谋官,熟悉熟悉环境。
吉林方面,孟恩远果真陷入了内心争斗之中,和大家返回吉林之后,居然宣布高士滨所部士兵后撤二十里,这是打还是不打啊?其实孟恩远也没有个心理准备。人么,无非为了名,为了利,王茂如给孟恩远一个名,更给他利,他派遣张奎安前往孟恩远这里劝说,并给张奎安一百万大洋,让他四处联络孟恩远的下属,拉拢分化。吉林方面,对于王茂如的态度也慢慢软化了下来,毕竟人家王茂如是孟恩远的亲戚,这亲戚又对自己不薄啊。
正当此时,中东路又乱了,怎么回事儿呢?这还要从王茂如释放俄苏维埃工农兵说起。由于霍尔瓦特一直以来对王茂如很是不满,两人合作也貌合神离,引起了王茂如不快,在释放的时候王茂如将俄国工农兵大多数都释放了,至于罪大恶极的都枪毙了。斯拉文的俄国工农兵很快扩兵到两万多人,占据了哈尔滨一般的地盘。而霍尔瓦特联合其他军人,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政府接地解散布尔什维克的武装。
其实这俄国人内斗,关〖中〗国什么事儿啊,段祺瑞政府是乐得看热闹,你们俄国人狗咬狗去吧。但是布尔什维克和俄国临时政府两方势力在哈尔滨大兵云集,倒是让哈尔滨市民遭了秧。这俄国人不管是哪方面的军队,军纪都不好,什么抢劫大家,防火的不在少数。并且由于哈尔滨占据松hua江主航道,两方因为争夺航道的运营权,是不是发生点矛盾冲突,哈尔滨市民苦不堪言。
前一次有尚武将军王茂如兵入哈尔滨,这次为了抑制王茂如的势力,政府特地要求孟恩远处理此时。但是霍尔瓦特看不起孟恩远啊,当孟恩远询问的时候,霍尔瓦特很是不屑地说让孟恩远的军队赶紧滚蛋。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99章 司令部改制
孟恩远被激怒了,有人被激怒之后会奋起反抗,有人被激怒则是自残,这孟恩远毫无疑问,属于……后者。他立即命令,士兵后撤,扬言不管了,看你们哈尔滨没有我孟恩远压制,会不会乱起来。好嘛,跟过家家的小孩儿生气一般,还撒手不管了。这也难怪,孟恩远虽然是将军,但是他是属于撒手将军。他是天津南郊人,早年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还算勉强勤于军事,后来因为派了慈禧马匹受到重用。被提携为标统(相当于团长),而后一路顺风顺水升迁,竟然让他做到了吉林督军。可以说,从小站练兵开始,孟恩远没有指挥或参加过任何一场战斗,几年前怂恿外甥高凤城挑衅王茂如,还被仅是边防旅的王茂如打了个落花流水。
俄国人一发怒,**型军阀孟恩远立即怂了,发表个负起一般的通电,说自己不管了。他不管好,他不管有人管,这人就是王茂如。
话说哈尔滨百姓虽然对于王茂如两进两出哈尔滨有些不满,但毕竟王茂如带给他们的安全感远远大于那个“拾簪将军”孟恩远,至少人家军队进入过哈尔滨,还在哈尔滨枪决了以往欺辱过中国百姓的俄军,算是铁血硬气的汉子。可是你孟恩远,被霍尔瓦特一封电报,吓得退去三十里,这是什么意思啊。于是哈尔滨士绅们又跑到齐齐哈尔来想王茂如求助来了。
此时王茂如暂时也没有空去理会哈尔滨,他重整了军队系统,将如今日益增多的部门重新整合。王茂如的司令部原有八大处,之后升为十二大处,之后又增加了几个部门。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的交叉,从而司令部部门杂乱。再者来说,每一个部门都要向他负责,也弄得他有些头大。因此王茂如宣布黑龙江陆军司令部改制,改制为司令部四总部负责制,即总参谋部,总安全部,总后勤部,总军务部。
总参谋部下属作战处、军训处、测绘处、管理处、译电处。
总安全部下属情报处、译电处、军法处、保卫处、监察处,总后勤部下属财务处、军需处、交通处、物资处、建设处、卫生处。
总军务部下属安置处、军官处、宣传处、审评处,档案处。
当王茂如宣布之后。浦继倒是早就知道。而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这可怎么回事儿?但是也没有人反对,王茂如的手下是知道秀帅的性格的,做事不允许有更改,而信赖的军官更是不敢反对。很快。在司令部的军制整改得意实施,而且整改之后的司令部更有效率。
首先,黑龙江陆军总司令毫无疑问是王茂如,以他为核心建立起的这一支部队,是不需要副手的,也没有人能担当的料副手。虽然蒋方震有这个能力,却没有这个资历。而相识盖天久这样的老资历,却没有能力。最终是的李德林有能力,有资历。却压不住下面的人。因此总司令副司令,全都是王茂如一个人。
当然了,总参谋部长,即总参谋长则是蒋方震,副总参谋长是祝永泉,这两个人是师徒关系。蒋方震没有野心,祝永泉跟他老师一模一样也没有什么野心,王茂如放心倒是把这第一要职部门交给他们。四个部长都是配以两个副手,副总参谋长除了祝永泉外,还有郭松龄,这郭松龄一直以来倒也是没有出任何差错,人说他脑后有反骨,王茂如此时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重新安排的时候,郭松龄也被委以重任,至少此时,郭松龄表现出对王茂如的忠诚赢得了王茂如的信任。
总安全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重要之人,非忠心之人不能担任,王茂如特地将李德林掉了回来,担任总安全部长,即总安全长,副总安全长的人选是罗浩和朱怀龙,这三个人一个忠臣,一个情报经验丰富,一个执行军法森严,倒也是相得益彰。
总后勤部长是一直以来低调的米少柏,米少柏在王茂如的军中属于那种不说话,只办事儿,从来不掺合任何争端的人,而且对于后勤的管理也是兢兢业业。总后勤副部长之一则是韩麟春,同样韩麟春还兼任着东北第一兵工厂的总办一职。另一位总后勤副部长是管理财务的赵佳诚,在王茂如的安排职下,赵佳诚顺利地卸任了财政厅长的官职,为王茂如一心一意打理起军队来。
最后一个部门则是总军务部,部长是何如飞,副部长牛德禄和浦继,其中浦继具体管理的就是宣传,除此之外不涉及到总军务部的任何管理,因此对于浦继这个出身于前朝小贵族家庭的旗人,军务部人并无反对。权力三分之后,总有人要有牺牲,王茂如虽然牺牲了浦继,倒也是保护了他,不至于他受到排挤,毕竟在别人看来,浦继就是靠拍马屁上位的。
总司令部四部权力极大,管辖黑龙江所有陆军的军饷,军衔,调动,升迁,人事任命等待。其实此举完全将旧军阀与现代军队隔分开来,也成为了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队。当然,司令部四总之外,独立受总司令王茂如指挥的还有三个部门,即何安定的宪兵总队,罗海泉的空军,以及任国栋的水警总队。
黑龙江陆军发展到至今,已经有了十五个步兵旅和一个陆军师,为了简化,王茂如也开始了将陆军进行整合管理,整合之后将拥有六个陆军师。此刻驻防在呼兰的第一旅(原李德林部),第十一旅(胡子旅许正义部),第十二旅(魏成林部),合并为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李品仙(原第五旅旅长),参谋长李景林。
此刻驻防在萨尔图的第二旅(任元星部),第五旅(李品仙部),第十旅(刘健部)合并组建为黑龙江陆军第二师,师长赵增福(原第三旅旅长),参谋长姜登选。
驻防在呼伦贝尔的第三旅(赵增福部),第九旅(郭布罗.龙庆部)与第十三旅(卢方部)合并为黑龙江陆军第三师,师长任元星(原第二旅旅长),参谋长刘健(原第十旅旅长)。
驻防在扎兰屯的第四旅(盖天久部)与第十四旅(杜宝三部)、第六旅(张奎武部)合并为黑龙江陆军第四师,师长宫小旗(原第八旅旅长),参谋长刘哲(原第十一旅副旅长)。
驻防齐齐哈尔的第七旅(警卫旅)、第八旅(宫小旗部)、第十五旅(汲金纯降部)合并为黑龙江陆军第五师,师长盖天久(原第四旅旅长),参谋长魏东龄。
驻防齐齐哈尔的参战军学生师为暂编黑龙江陆军第六师,所部改为第十六旅(刘植达部)、第十七旅(孙子仲部)、第十八旅(马三刀部),师长费朝贵,参谋长毛子平。
这么大规模的人事调动,让整个黑龙江陆军有些慌乱了起来,号称王茂如的五虎上将之中,李德林高升进入总司令部,任元星,赵增福,李品仙,宫小旗四个人虽然高升为师长,然而却调离了原部队,另外两名高升的是老资历的盖天久,以及新晋得宠的费朝贵。说起来费朝贵倒也不是突然得宠,他和李品仙一样是是模范团的老人,只是一直以来在别人更有才能的各位压着,王茂如让他暂代学生师师长之后,费朝贵的才能才得以施展。
王茂如从民国二年开始带兵,一直到今民国六年,前后五年时间,这些军官一直跟在他身边,然而有些军官在某些位置上却坐得太久,如李品仙赵增福李德林等一直以来手下的兵将都是那些人,为了防止这些人养成拥兵自重的派系,王茂如也是煞费苦心。所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人在一个位置久了,会不会被手下鼓动而起来逼迫王茂如起来。这调动也属于正常,每个人也都升了官,还顺顺利利地把权力重新分派了。
当然也有不满的人,如王佳全这位能力平平却也是跟着王茂如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子,在这次改制分派之中只担任了总参谋部测绘处处长,自然是不乐意。看老兄弟们一个个都身居高官,或者手握重兵,曾经担任过辎重总部门长官的他心里不满起来,本来想联合其他人与他一起反对大帅的决定,可惜他找错了人,他找到的是李品仙。都是出身于模范团,李品仙虽然高升为第一师师长,但丢了手中最精锐的第五旅指挥权。王佳全以为李品仙会不满,岂料到李品仙将他大骂一顿,然后扬言将他送到秀帅那里。
王佳全立即痛哭流涕,表示自己绝无反意,肯定李品仙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放过兄弟一把,自己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测绘处长。李品仙看在同样是团系(模范团出身)的人,叹了口气,便苦口婆心劝了他一番,说不再计较了。可王佳全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他知道王茂如的对手不是孟恩远而是张作霖,于是派自己最亲近的家仆带着书信,前往沈阳去找张作霖,准备暗里地投诚。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300章 隔岸观火
卷三千古奇功 第300章 隔岸观火王茂如并非不敢插手哈尔滨之争,而是黑龙江陆军改革实在是需要休养整备,新的指挥系统和新的军官体系需要融合。王茂如在第一次收复中东路之战后期就意识到了军队旅级管理的不足之处。
而且他是督军,手下这么多军队,不可能每一级都管到,这军队改制是必然之举。当时他曾经做过两个尝试,一是改为师,二是改为军,经过参谋部的建议之后,以军的人数,将军队指挥级别最大设为师级。
王茂如的一个师是三个旅,一个旅八千到六千,因此这一个师就两万余人,跟〖日〗本的一个师团一样了,远远比国内的一个师人数多得多。而且王茂如认为,即使到了将来,两万人的规模的师级指挥,也足以对抗任何对手了。而至于军级单位,王茂如对手下说军级单位是临时组建,并且名称也临时命名,以后军队以师为最大单位。
由于〖日〗本抗议,从美国运送军火到〖中〗国越来越困难了。王茂如的兵工厂制造子弹不容易,尽管韩麟春费劲心血,如今的子弹产量只能达到每天五千粒,这样下来,一个月才十五万万粒。虽然日方代表对此表示极大的热情,并对王茂如说:“尚武将军,您的兵工厂,已经是〖中〗国兵工厂之最,每年居然能生产出一百八十万粒子弹。”
可是这子弹制造与其说是制造车间。不如说是组装车间。因为除了子弹壳是自己生产,弹头和火药以及底火都是〖日〗本人,而由于王茂如的军队中步枪的口径都是7.7毫米,〖日〗本人还不得不特地为他生产这种弹头,从而似的子弹弹头的费用加大。
当然,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王茂如要求韩麟春研制代替铜质弹头的其他金属,如铁和铅的混合弹头。作为理科男,王茂如此时倒是显示出自己的博学一方面来,这不需要什么资料。简直张口就来,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铜的密度是介于钢铁和铅之间的,〖中〗国缺乏铜。但是〖中〗国不缺乏铁和铅,如果采用这两种金属做成的合金,代替铜制弹头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节约呢?他问了韩麟春,韩麟春听后立即摇头说道:“技术难度太大,而且用铅做弹头,太歹毒了。铅是有毒金属,用了铅,被射中子弹的人会引发血液中毒,太歹毒了。”
1...103104105106107...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