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雅克冷笑道:“中国人,中国人都该死的,就让他们和布尔什维克狗咬狗吧。”
此时高建瓴带着手下正在与科比林斯基的恩战斗,听到报告说雅克先跑了,还带走了雪橇和物资,顿时感到了一阵天旋地转。他大声喊道混蛋,这老毛子是个骗子,但是又怕尤罗夫斯基知道,于是让手下使用手榴弹。之前他一直坚持没有使用手榴弹,因为一旦使用手榴弹,他们的真实身份就暴露了。枪可以使用俄国枪,但是俄国人是没有手榴弹。而且他们的手榴弹都是东北第一军工厂制造,稍后查的时候一定会查到。但此时此刻也没有办法了,高建瓴觉得这事生死时刻,下令手下使用手榴弹之后,并且向看守队的物资站跑去,一路上又死了十个人,三十多人打下物资站时候立即分出一半的人抵抗,另一半的将里面的物资装在爬犁上,赶着麋鹿便向东跑去,沿着雅克留下的足迹,逃向东方。
在快速的逃亡过程中,次日一早的时候,高建瓴的手下见到一辆雪橇翻车了,还有二十几具尸体,应该是雅克的人遇到了苏维埃的游击队。
“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没有?”高建瓴吩咐道。
很快手下人报告,说居然在一个雪洞之中发现了一个少女,高建瓴让翻译文她是谁,令人大吃一惊的是,这个人居然是沙皇的二公主塔吉扬娜。当成功从古堡逃出来之后,雅克遭到了苏维埃的疯狂阻截,在这里雅克的军队与苏维埃的游击队相遇发生战斗。二公主塔吉扬娜乘坐的车子翻了车,再加上逃亡的时候,大家彼此失散了,她逃进了学洞中多了一夜已经冻得有些模糊了。
知道前方战斗不断,高建瓴立即下令让人停止继续追逐的脚步,即使追上了雅克,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困难,数不尽的游击队的追击。
“向南,去新疆。”高建瓴忽然对手下们说道。
“新疆?”
“是的,新疆。”高建瓴决然道,“首先向南温度会比这里高,而且……据我所知,秀帅已经决定开赴新疆,我们很有可能和秀帅在新疆相遇。”手下人自然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向逃向新疆,不再返回远东。
高建瓴的决定救了他和大家一名,因为当列宁得知沙皇一家人被人营救之后,立即下令所有人拦截,并且对雅克背叛自己大为愤怒。而与此同时,列宁决定发动政变,建立一个属于苏维埃的国家,史称“十月革命”。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三百四十五章 消灭十月暴动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十月是俄制的旧历,类似于中国的农历,发生日期是西元1917年11月7日。
实际上十月选在这一天也是迫不得已,列宁与其他革命者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实际上,二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占据了是革命的主体,但是推翻沙皇俄国的时候,列宁等布尔什维克主要领导人们要么是在被流放,要么在国外,要么在监狱中关着。大家不得以,推举了孟什维克的人做了临时总理。克伦斯基趁机当上俄国总理,然而他努力维持俄国的现状,继续让军队与德国人作战,被德奥联军携手前后歼灭三十多万俄军。而后布尔什维克领导们相继被释放,或者回国,他们发动了数次游行、示威、罢工、士兵起义等等来希望重新获得政权。然而这些活动虽然让俄国陷入内乱之中,却无法掌握主动权。
苏维埃决定以“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来发动武装革命,但是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强烈反对,而后又向俄国当局高密,这就导致了列宁提前发动革命。列宁11月6日,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在列宁和斯大林,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等其他革命领导人决定,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圣彼得堡工人和士兵开始向东宫发起攻击。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是俄国波罗的海巡洋舰,长124米。宽年曾经参加过日俄对马海战。列宁登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之后,利用巡洋舰上的广播,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下表《告俄国公民书》。当晚九点,阿芙乐尔号的炮弹射向冬宫,宣告了起义正式开始。
起义炮声响起之后。大约二十万苏维埃赤卫队队员迅速占领圣彼得堡的各处要地,而终于克伦斯基的武装绝大多数是警察和军校的在学校生,兵力十分匮乏。11月7日凌晨一点。起义部队占领了邮局总局,2点攻占了圣彼得堡的两处火车站。随后供电局,电话局相机被占领。早上六点,起义士兵攻占了皇宫大桥。大约两千名政府士兵继续坚守冬宫,击退数次起义军的进攻。赤卫队数次冲到皇宫门口却遭到对方马克西姆气冷式重机枪的扫射,赤卫队在死伤了数百人之后被迫撤离。下午,大约三万赤卫队员将冬宫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他们发动了数次进攻,但是均被训练有素的俄国精锐政府军击退。
下午六点,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俄国政府下达无条件投降通知,却遭到了克伦斯基的坚决拒绝。而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再一次下达通牒,要求对方无条件投降。再一次遭到拒绝。当晚九点,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响起,二十万赤卫队员冲向冬宫,瞬间攻破了冬宫的防守,两千名俄国政府军手持步枪还击。在冬宫的走廊内和楼梯间与赤卫队员展开了白刃战。但是毫无疑问,两千士兵对二十万的以卵击石之举,克伦斯基化妆逃走,冬宫被占领了。
而此时,列宁等人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列宁起草并经过全体委员会委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主要内容是正式宣布俄国挺迟参加欧战。《土地法令》中下令取消了地主制度,俄国的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并分给农民。随后下令取消教会的一切特权,废除一切外债,正式宣布建立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前身)镇压反革命分子。建立红军,取缔旧制的警察,税务,法院,军队等。
正当起义筹划的时候,沙皇逃跑,这也是列宁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的另一个原因。俄国皇帝遭到了肃反委员会的追击,并且对于雅克维肖申科的背叛,列宁耿耿于怀,要求一定要将雅克杀死。
俄国的十月革命,立即震惊了全世界,可以说这是第一个由工人建立起来的政府,因此给了全世界工人一激重大刺激。
11月9日,哈尔滨工人商议举行游行庆祝。
同样是11月9日,王茂如在近卫团的保护下,回到了哈尔滨,并且向孟恩远报告了收复外蒙的一切事宜。他从蒙古先是回到了满洲里,再从满洲里乘车抵达海拉尔,将乌兰图雅带回齐齐哈尔之后,马不停蹄地回到哈尔滨处理军政大事。副总参谋长祝永泉被留在蒙古,担任蒙古驻军负责人,管理第三师和第六师,并且随时监视蒙古的一切动向以及俄国的一切动向。而黑吉两省这边,蒋方震将军队的大小事情处理得非常完美,完全不用王茂如操心。与王茂如一同来到哈尔滨的,还有禁烟局长浦纳,他此时可是挺着肚子大摇大摆起来,因为今年的大烟就已经买了九百万大洋,让军队的军费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同时,还有大烟叶子大烟壳还可以卖掉,估计又能有一百万大洋的收入。虽然表面上王茂如的财神是张弘扬,但实际上浦纳这个家伙才真正是敛财的人。王茂如也没有亏待了他,给他的分红让他一辈子都花不完,而且这才是第一年,往后还有不知道多少年呢。王茂如对他说,建议他去蒙古开矿,蒙古有全亚洲最大的铜矿。按照浦纳的小算盘,本打算在蒙古种大烟呢,但是这种大烟是王茂如的禁脔,浦纳被浦继骂了一顿,才明白,这禁烟局长的作用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只好无奈地拿出钱准备去蒙古投资铜矿了。
王茂如刚刚与孟恩远吃过晚饭,喝了点酒,有些醉意回到司令部内,李木鱼前来报告。李木鱼说工人们准备庆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还有大量的南方人来到北方,并且积极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王茂如冷笑说:“人家国家的革命,管他们什么事。”
李木鱼道:“应该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主意,他们为了扩大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在吉林造势,争取权利,更加为了争取明年的吉林州长大选。”
王茂如想了想说:“游行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我们毕竟是民主政府嘛,但是如果其他党派要游行怎么办?今天布尔什维克党有理由游行,明天民主党有理由游行。这样吧,告诉他们只可以在江边游行,不得在市区和街道上。影响其他人的生活。”于是,布尔什维克的游行庆祝只得跑到松花江边的草地上,又形成了静坐和演讲。原本应该是游行主力的青年学生,此时突然接到黑吉两省联考,每个班级最后一名要送到加强学校重新学习,各个学生慌了神,家长叫苦不迭,老师也叫苦不迭,但是效果奇好无比,除了不想读书的三两个学生之外。其余人都老老实实地在学校里准备下一次考试,防止自己因为成绩太差被送去加强学校。
事实上王茂如心里也不是滋味,为什么呢,因为他收复外蒙古,立下千古奇功。国内知识报纸在表扬,而人家俄国人革命,居然中国人游行庆祝,这让王茂如的脸往哪放?哈尔滨还是自己的地盘,自己地盘的人民庆祝别人,好嘛。不给你们布尔什维克来点颜色,还谁来?
阳谋要远远比阴谋光明有效而且正义得多,学生要参加社会活动,一定占用学习时间,而因为参加活动导致学习差,又因为学习差导致被学校开除,这是任何学生不能接受的。若是闹事被开除,学生们相互扶持,会与学校政府对抗,而若是因为成绩差被开除,学生们敢来闹事?首先就被其他同学看不起,你成绩差活该被开除,其次是家长丢脸,邻居嘲讽,这让学生们更加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会活动了。别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这么差,赶紧去扛活做学徒,给老子丢人现眼。于是这次布尔什维克窜联起来的宣传活动,应者寥寥无几,没了热血学生,本来工人就有生活压力,来的人也不多,以至于本来一次重大的宣传活动,此时倒成了个笑话,惹得其他党派纷纷嘲笑布尔什维克起来。
回到哈尔滨,王茂如的此时准备派遣军队赴欧参战了,如今准备赴欧的第六师身在蒙古扫平全境,等明年四月份的时候,他们还要收复唐努乌梁海,来不及回来。段祺瑞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日本政府也开始催促。就连孟恩远也被迫督促王茂如派兵参加欧战,王茂如见状无奈在哈尔滨视察军队选择派出的军队。如今在哈尔滨的有李品仙的陆军第一师,宫小旗的陆军第四师,新建的郭布罗龙庆骑兵第十一师。第一师是王茂如的绝对主力,虽然有过失误,但是被王茂如倚重看守哈尔滨支援战斗,不能轻易调动。第十一师是新组建的骑兵师,其中一半是为了获得牧场家里不得不派出来一个人当骑兵的牧民,另一半则是原属于蒙古政府的士兵,这支部队极不稳定,如果要是冒然让他们去欧洲,估计整个军队就会一哄而散了。因此,能拍出去的也只能是第四师了,宫小旗刚刚来到哈尔滨,刚认识了一个女孩,就不得不被王茂如给派到欧洲去。
“秀帅,秀帅,要么你派李鹤龄(李品仙字鹤龄)去吧,我是真的不想去什么鸟欧洲了。”宫小旗得知消息之后,连忙跑到黑吉联军司令部向王茂如求饶道。
王茂如笑道:“其实也无所谓,这样吧,你要是真不想去欧洲,你去蒙古,把第六师替回来,让第六师去欧洲,你代替他们在蒙古剿匪,怎么样?”
宫小旗一听傻眼了,欧洲,蒙古,都是苦地方啊,去哪都吃苦受罪。
“秀帅,能不能让我在你身边,每日聆听您的教诲?”宫小旗做最后一番努力。
“滚你大爷的蛋,给我打包好,准备赴欧洲参战。”王茂如骂道。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三百四十六章 箭在弦上(求订阅)
因为在哈尔滨办公的日子长了,黑龙江督军府的家人不得不搬到哈尔滨,十一月份的东北已经下起了大雪,这个冬天不冷不热,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年。但是因为不断的移民,让黑龙江和吉林两地人气多了许多,以往十里地不见一户人家的大东北,如今也零星地散落着许多人家和住户了。
原黑龙江移民厅厅长马忠义如今是身兼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移民厅长,尤其是黑吉联省之后,他的权力更大,对外尤其是对灾难频发的省份,派出许多工作人员招揽移民。东北风调雨顺,但不代表其他地方也风调雨顺,去年河南黄河决堤发大水,导致河南许多难民逃荒。这次倒好,黑吉联省的移民厅官员直接包车,一车一车的河南人被送到了黑龙江和吉林,尤其是吉林省的宝饶州的北大荒,这北大荒是一个统称,包括同江县、抚远县、饶河县、富锦县、绥滨县、宝清县、虎林县,这七个县人口加一起只有不到十万人,本来按照清制十万人才可以称县,然而这七个县地广人稀,因为土地太广阔了,导致不足一万人的地方也被称为县。
王茂如接手两省军政大权之后,非常注重移民这一方面,尤其在移民的投资上不遗余力,要求马忠义在这七个县城,至少三年之后这七个县有七十万人口。当然,这里也足以养得起七十万人口。
民国六年的十一月初,张作霖终于处理完奉军和日军的私下仇杀,达成了一系列赔偿协议,奉军局势稍稍安定下来,尽管奉军内部对此颇有非议,但张作霖还是极力维护了军队的颜面,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大妥协。相关人员被判刑二十年到三十年不等,当然,判刑是做给日本人看的,一些人被羁押一段时间之后被张作霖改名换姓重新安排了后路。
张作霖对手下的维护。也正是他能够团结奉军上下的原因,除了后世郭松龄反奉之外,奉军没有任何人非议张作霖的人品。即使是郭松龄,也只是因为和张作霖观念不同,却从未说过张作霖的半分人品坏话。当张作霖得知王茂如从蒙古返回的消息,他大感头痛。并且还得知此时王茂如先后调集了黑吉联军第八师,第五师南下驻扎吉长州。
王茂如在哈尔滨处理大事小情之后,又将司令部交给蒋方震,带着副总参谋长参谋郭松龄以及新建第十一骑兵师,陆军第四师。全体空军来到了吉长州长春府指挥全体。王茂如的目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番兵力调动实在是有些惹人侧目,张作霖不得不派遣更多的人打探消息。
吉长州原本有黑吉联军陆军第二师,第九师和第十师(白俄组成,仅五千人)共计五万人,以吉长镇守使赵增福为指挥,防备奉军与日本关东军。如今更是增添了第四师。第五师。第八师,第十一骑兵师四个师十万人的大军,总计十五万人,同时王茂如电令驻守东宁州的第七师赶往吉长州。
王茂如虽然说这是正常的军事调动,但是瞎子都看得出来,这是要趁着这个冬天。对奉军动手啊。
事实上,王茂如还真没有这个打算。他是在防备日本人,日本人应该准备动手西伯利亚了。他这也是展示给日本人看,我这十五万大军在此,你们日本人不找我合作,找谁合作?当然,他私下里派遣特遣官张奎安前往奉军内部收买人心,只是奉军比起吉军来,更加团结一心。张奎安收买不成,反倒是打草惊蛇,让张作霖警觉起来。
张作霖立即调遣二十七师,二十八师北上梨树县,有派遣奉军第一旅,第二旅前往北丰县,由张作相负责指挥四支部队五万人,而他则跑到日本领事馆向日本人求助,希望得到日军的支持。当然,他也派遣联络人总参谋长杨宇霆前往吉长州长春市,找到王茂如,希望东北人不打东北人,东北百姓需要和平。
这话当然是假的,王茂如集结了十五万大军,而且第七师的两万军队正在徐徐赶来,这十七万对对阵四万奉军,怎么还东北人不打东北人。原本王茂如没有这个心思,但是军事会议以召开,以郭松龄为首的强硬派纷纷上书,要求打下奉天,一统东北。郭松龄口才极好,军事素养极高,在黑吉联军内部,他的威望也很高。尤其是郭松龄组织了新军组建的工作,在新组建的师团内有很高的声誉,因此这次吉长州向日本施压,郭松龄等人建议直接南下打下奉天。
不过真的打下奉天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日本人这里就态度不明确,日本大本营支持王茂如,日本关东军方面却支持看好张作霖。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王茂如要打奉天,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长春城外的日本人。
奉军代表杨宇霆来到此处,拜见王茂如,受到王茂如的热情款待,杨宇霆说:“秀帅,我家雨帅与您是兄弟,咱们如果能和平共处,那东北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王茂如哈哈一笑,道:“这当然是最好的,我也希望东北和平,而且我与雨亭大哥的关系哪能是兄弟这样的简单词汇形容的。”
作陪的郭松龄冷笑道:“秀帅,奉军不堪一击,职下愿意率领一个师把他们击退。”
杨宇霆哈哈大笑,道:“茂宸老弟好大的口气,一个师打得了我们?你真当奉军是软柿子怎么都能捏拧?也不怕风大闪了你的舌头?”
郭松龄哂笑道:“你们二十七师,二十八师,奉天第一旅,奉天第二旅,士兵是四万六千三百四十四人,第二十七师师长孙烈臣,兵力最多达到一万四千三百人,拥有炮兵团,两旅步兵和一个独立骑兵营。二十八师师长是张海鹏,原冯德麟手下师长,不过此人极不善战,可以说是屡败屡战,由他当人二十八师师长,还是看在冯德麟的面子上。二十八师虽然是一个师,并不过万,而且缺少炮兵。还不如奉天第二旅。奉天第一旅长是汤玉麟,人称汤二虎,他因为反对雨帅而逃到冯德麟,后来二十八师因为被我家大帅击败。汤二虎被我家秀帅释放,听说后来他跪地上求雨帅被原谅,念及多年的友情雨帅让汤二虎做了第一旅旅长,第一旅四千人。第二旅旅长是吴俊升,同时雨帅准备将第一旅和第二旅合并为第二十九师。吴俊升准备出任第二十九师师长一职,是不是?第二旅也是奉军精锐,该旅四个团,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两个骑兵团,拥有士兵七千四百人,是奉军的另一精锐,也是公认的最能打的部队。”郭松龄目光炯炯直视杨宇霆。冷笑道:“我的情报是不是?”
杨宇霆冷汗直流。半响说不出话来,王茂如呵呵一笑,道:“茂宸,不得无礼,邻葛兄是客人,怎能对客人如此无礼?”郭松龄哼哼两声。神色倨傲,坐了下来。王茂如又说:“邻葛兄,雨亭大哥的意思是什么。我明白。这样吧,我压制一下我的手下的火气,你问一下我的哥哥,有什么能让我的手下放弃的好处?”
公然的要挟么,**裸的威胁,杨宇霆愤愤地回到沈阳。
随后王茂如的确是召开会议,吉长镇守使第二师师长赵增福,参谋长姜登选,第九师师长张奎武,参谋长刘健,第十师师长别列维尔杰,参谋长卡拉切夫,第四师师长宫小旗,参谋长刘哲,第十一骑兵师师长郭布罗龙庆,参谋长熊炳涛,而第五师正从扎兰屯、第八师从海拉尔、第七师从牡丹江正向长春赶来。黑吉联军的兵力调动很显然瞒不了别人,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很快,段祺瑞就得知情况。但是段祺瑞此时深陷麻烦之中了。张作霖也派王之江找到徐树铮,要求政府调节,段祺瑞有心插手东北,然而无奈的是,南方护法军打得太猛,皖系军队起初战略上的胜利随着时间,也随着桂系陆荣廷的加入护法军而节节败退。
湖南督军傅良佐率领北洋第八师,第二十师与护法军在湖南数次交战,当桂系入湘之后,久战力疲的北洋军终于坚持不住,被桂系夺取了宝庆,衡山,衡阳,湘潭。傅良佐手下的湖南第一混成旅和第二混成旅根本都是杂牌部队,上部的前线,只能依靠第八师师长王汝贤和第二师师长范国璋,并且在求助段祺瑞支援而不得的情况下,任命王汝贤为湖南总司令,范国璋为副总司令,热泪盼望二人加官之后重整士气扫平护法军。
然而王汝贤和范国璋得了大总统冯国璋的密电,宣布中立,傅良佐一下子傻眼了,你们丫居然宣布中立?他手下的虾兵蟹将乱成一团,傅良佐听闻粤军和桂军已经兵至长沙了,连忙与湖南代理省长周肇祥连夜逃走。
段祺瑞跑到总统府想冯国璋报明,痛陈王汝贤、范国璋二人叛变不听军令,然而冯国璋却默不作声,段祺瑞一下子明白了,感情好这二位是得了大总统的命令,不是擅自做主,激愤之下,段祺瑞说道:“总统主和,祺瑞主战,两不相谋,应有此变。祺瑞情愿免职,请大总统另任他人。”
冯国璋道:“我并非绝对主和,只是如果一战定南方,我也自愿领兵平定南方,只是时局不允而已,请总理万勿多心误会。”
段祺瑞生气站起来,道:“祺瑞已决定不再干(总理)了,是战是和,请总统自主罢了。”说完拱手而走,冯国璋也不送客,冷笑看他离开。段祺瑞回到国务院之后立即写了一封辞职信,呈送给大总统。总统冯国璋假模假样地挽留一番,段祺瑞写辞呈原也是一时激愤,写完之后后悔了,见冯国璋挽留,于是便顺水推舟继续担任总理。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三百四十七章 六爷袁金铠(求订阅)
此时的东北,王茂如已经集结好了大军,而且在郭松龄的四处游说之下,刚刚抵达长春的第五师第七师第八师师长参谋长们也认可一战而定奉天。于是各军官白天也是求战打奉天,晚上求战也是打奉天,就连那仅有六千白俄军(王茂如将独立的白俄雇佣兵营还给了第十师)的第十师师长别列维尔杰也被郭松龄说动,跑到王茂如这里来请战,这俩人一个不会说俄语,一个不会说汉语,居然能聊到一起去。
王茂如对着地图,策划来策划去,觉得有可行,于是连夜给蒋方震发电,问蒋方震能否打,蒋方震回电说:“打是可以打,但是打而不死,是为祸。”王茂如想想也是,打而不死,就是祸害了,张作霖是什么人,要是张作霖没死,那他随时都可能东山再起。王茂如问马良,说道:“你们年轻军官的意思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