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好”川岛速浪拍着桌子跳起来,道:“亚洲人的亚洲,为这句话,我们干杯”
王茂如喝了一口酒,心中说道:“亚洲是中国人的亚洲,你们小日本,跟俄国人一样该死。”嘴上却说:“好,喝酒,喝酒,没想到佳田领事也拥有如此战略性的目光,真是让人感到佩服。”
佳田龙一哈哈大笑道:“和秀盛君比起来,我是指沧海一粟了。”
“您太客气了。”
佳田龙一向川岛速浪示意,川岛速浪立即说道:“其实,我们也可以帮助秀盛君达成一些心愿,例如驱逐俄国人。”
王茂如立即说道:“川岛君,其实每个中国人都希望将俄国人赶出去,可是……唉,俄国是欧洲强国,我在我的书中也说过,你们日本虽然打赢了俄国,可是也伤筋动骨,是不是?”佳田龙一等日本武官点头表示认同,王茂如又道:“所以我虽然想,但是没有那个实力,没有实力啊。而且如今我的第一责任,不是把国土抢回来,而是防止国土再度流失。俄国人已经看准了外蒙,和东蒙,我就是不能让东蒙成为俄国人的领土。”
“在东蒙其实有个人也恨俄国人。”川岛速浪说道。
“谁?”
“巴布扎布。”川岛速浪不动声色地说道。
王茂如冷笑起来,川岛速浪道:“巴布扎布虽然投靠俄国人,但是他是利用俄国人而已,他……”王茂如抬起右手,道:“巴布扎布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就是被我消灭,第二条,就是向我投降,一起对抗俄国人,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川岛速浪道:“我们日本方面的意思,是你们能够进行合作。”王茂如道:“合作可以,投靠我,可以合作,我不会和这样的人平等的。”川岛速浪忙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又向王茂如送礼道:“沈阳到长春这段路,我们日本关东军通过研究认为,为了东亚的繁荣,他们愿意承担运送贵部的任务。”
“实在是太感谢了。”王茂如心里骂着,脸上却笑着,嘴里表示着感谢。
在张作霖等人的送别之下,王茂如和他的第十七混成旅弟兄们登上了日本南满铁路,并且由于与日方达成共识,日本关东军也并未挑衅,沿路日本关东军护送,两日之后抵达长春。此时长春由中俄日三方共管,长春铁路沿线由日俄管理,形成日俄的租界,其他地区由吉林省督军孟恩远管理,由于孟恩远不愿与日俄产生争端,于是在长春没有中**队,只有警察部队。
王茂如抵达之后,便看到一件令他十分气愤的事情,几个哥萨克骑兵在租界意外肆意纵马,将一个幼儿踩死,而后俄国人扬长而去,几个警察等到俄国人走之后才赶了过来。幼儿的家人失声痛哭,长春府警察局长长叹一口气,让人拿出二十块大洋交给失去幼儿的家人。
“这警察局长是谁?”
“这人叫白广敬,是前清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二期的,今年三十三岁。”何如飞回答道,“算起来这人也是有本事,和他同期毕业的许多都在南方战死了,他死守着老家不走,宁可当个警察局长。长春府三方势力角逐,除了白广敬倒是没人能治得了。我听说他这人孝顺,不愿意远离父母,估计也有这个原因。”
王茂如问:“他是孟督军的人?”
何如飞道:“他是旗人出身,最看不起的就是孟督军了。”
“这话怎么说?”
何如飞笑道:“孟督军以前是在茶园里给人端茶壶的,所以人送外号孟大茶壶,以前是伺候旗人的奴才,想一下,以前的奴才现在成了上司,哪有旗人看得起他。要不是长春府缺不了他,孟督军早就把他换掉了。他会日语,俄语,都是自学成才。所以日本和俄国人都给他面子,有什么争执也会让他处理。孟督军因此也不敢动他。”
“这人倒是人才。”王茂如赞道。
何如飞道:“旅帅是想拉拢他?”
“是。”
“怕是不易啊。”
王茂如笑道:“我知道,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我实力大涨之后的。”来到长春府之后,与长春县县长以及警察局局长白广敬聊了一会儿,言语之间可见这两人面和心不合,想必这县长是孟恩远的人,于是便对白广敬有拉拢之意。倒是白广敬却没有北上的意思,直说自己敬佩将军,将来有机会多多交往云云。王茂如知道他现在是看不上自己的实力,这也难怪,便不再邀请。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一十章 洪水阻拦
第一百一十章洪水阻拦
边防旅与北洋陆军混成旅不同之处不单单在于名称,编制,规模,待遇也有了进一步飞跃。
以边防守备旅而言,一般边防旅都是三营或四营编制,而且不设炮兵,王茂如的第十一守备旅设有炮兵,完全是因为自己花钱以及袁克定的帮助,可以说一般的边防旅人数不超过两千人,而且大多数边防旅都有吃空饷的现象。这其中不仅仅是长官为自己吃空饷,有很大一部分是边防旅待遇本来就很差,军饷不能保证足额发放,这就导致了边防旅不得不用空军饷填补军士缺少的军饷。
而北洋陆军混成旅的规模正常情况下是两团三营,三营分别是警卫营,炮兵营,和骑兵营或辎重营。正常情况下总计七个营,三千五百人到四千五百人,军饷发放是按照三千五百人来发放。陆军部给予第十七混成旅的两团番号是142团和143团。但是因为着急行军,王茂如也无暇重新整编,再者军队刚刚稳定下来。即将面对北上蒙匪,若是此时整编,反倒是让军心不稳战斗力下降。只是临时将机炮大队升级为炮营,大队长刘健晋升为上尉炮营营长;特务大队与近卫队一部分合并混编为警卫营,特务大队大队长盖天久晋升为上尉警卫营营长;辎重大队改名为辎重营,大队长王其垣晋升为上尉辎重营营长。其中改编之后的警卫营将至承担保卫司令部大本营与王茂如的任务,而近卫队缩编之后变为一支六十人的精干卫队,只负责保护王茂如本人安全。
在长春宣布完新的任命之后,众人心里也知道,这142和143团两个团长的位置,肯定是给剿灭蒙匪立下大功的那位,别说,几位没有晋升的将官反倒窃喜起来。
从长春府沿着官路,第十七混成旅开始真正的步行,只是王茂如的军队此时变为了驮马军队,士兵们也不必辛苦地背着将近五十斤的负重装备辛苦赶路。当然,天气越加寒冷,多走走路倒是不用担心坐在车上冻着。
王茂如派遣骑兵营作为前锋先行抵达永吉县吉林府。然而抵达永吉的时候,吉军陆军23师45旅旅长高凤城却率军严阵以待,兵戈以待,并且宣布禁止第十七混成旅进入永吉县。
骑兵营营长宫小旗内心里是个倔强高傲的主,加上上官王茂如受到大总统的重视,这第十七混成旅几乎可以说是大总统袁世凯的禁军了,便与高凤城部下争执起来。宫小旗说第十七混成旅的行军路线早就上报给陆军部,陆军部早已经批准,为何你们吉军要挡住前路。高凤城说自己从未接到过陆军部批复的文件,决不允许其他军队进入永吉县。宫小旗见对方甚至将大炮都抬出来,炮口瞄准自己,只能无奈返回向王茂如如实以报。
王茂如召集手下考虑再三,说这定然是孟恩远这个老北洋看不起自己,也罢,咱们改道九台县,经过榆树县,再到双城县,过江之后抵达黑龙江省。而原来的计划是在吉林府乘船北上,这样一来,自己的行军速度就会大大降低,时间也将增加。
而且不管是九台县还是榆树县都是山多地少的县城,军队不得不面临驻扎在野外的难题。在野外驻扎军队,不单要面临野兽侵袭,还要面对东北的寒冷。不要小看野外野兽侵袭,在东北,尤其是狼群泛滥的东北山林,当初张作霖剿匪的通信兵甚至要一个排一个排的一起走,一个班的士兵很可能被狼群吃掉。如今已经进入九月末,抵达黑龙江省至少要两周时间,也得是十月中旬了,一场秋雨一场寒了。当然,还有一个难题是土匪袭扰,谁知道在土匪多如牛毛的东北,难买孟恩远会不会跟自己玩一点儿游击战。
与手下们商议之后,大家还是决定尽快启程,在雇佣了当地向导之后,第十七旅加速行军,只行进了一周,就穿过了九台,榆树,抵达双城。而来到双城之后,有了一个新的难题,整个东北泛起了洪灾。不过这次洪灾不大,只是吉林的松花江,黑龙江的嫩江发了大水。第十七混成旅抵达双城之后,因为洪水阻拦,王茂如只好带队在双城县驻留。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双城的青壮纷纷要投军。参谋长祝永泉如今负责筹军一事,本来打算在本地招收一百个人担当向导和民夫,然而呼啦啦来了一千来人。问起来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住在江边,如今家里受了灾,眼看着今年过不了年,不如投军得了些赏钱安家费让家里人能度过这个洪水灾患时期。
祝永泉随后请示王茂如,思考一番之后,王茂如允许这些青壮灾民从军,只担任补充营士兵,兵随就地后扩招了六个补充营三千余人。趁着军队被洪水滞留在双城县之际,王茂如着手训练六个补充营,计划训练完毕之后,分别从工兵大队,辎重营,警卫营,补充营中挑选组成新的步兵四营、步兵五营和步兵六营。补充营保留两个,随时补充战斗损失,并担当警戒以及新兵训练工作。
原老四营作为战斗骨干不抽调士兵予以保留,少许补充新兵,不降低老四营的战斗力。
只是军队人数增加了,但是军队总体战斗力却没有上升,这也是第十七混成旅冒然扩军带来的坏处,第十七混成旅由三千四百人的军队扩军到六千四百余人外加民夫总计七千多人。这其中许多农家子弟和一些因灾患无法再当土匪胡子的人混杂在一起,也让宪兵队大队何安定大为头疼,这些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老实巴交的,有心怀叵测的,前几天又抓到一会儿人,准备带着e1步枪逃跑被宪兵抓住。按照惯例,这十三个逃兵被新兵拿来练胆了。
何安定报告说宪兵连不堪重负,希望能够增加宪兵连人手,王茂如想想也是,特令宪兵大队只有一百五十多人,特别允许宪兵大队扩编,下辖三个宪兵中队,人员定在三百人,宪兵总数倒是增加了一倍。但是宪兵却不能向士兵一样从老百姓中招收,只能到各个军队挑人。老四营中谁愿意让他调走老兵,纷纷以次充好,给何安定派来的都是孬兵和新兵,有的连射击都不会,这让何安定大为恼火,将官司打到司令部,自然打到最后也是一团糟。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典型军阀战斗
第一百一十一章典型军阀战斗
军中军官们吵成一团,为了保留自己军营的战斗力,纷纷展开攻势,或亲自跑到新兵营去挑人,而且准备新成立的步三步四步五三个营营官确定,下面的人为了能闹个官职也百般的计谋。没有王茂如见这些人在盘横在双城县无趣,便勒令让他们分别出击,再次剿匪,关外土匪胡子多如牛毛,十几个人的小绺子到处都是,也不愁这些人无事可做。
于是第十七混成旅的六个补充营留下来练兵,四个主力营四散出击先后在双城县,五常县,榆树县,阿城县,扶余县,德惠县剿匪。然而此次剿匪虽然引得周遭邻县的百姓们交口称赞,却得罪了本地吉军。吉林督军孟恩远大为恼火,这剿匪本来是吉林陆军的事情,没想到第十七混成旅越俎代庖。他命令吉林陆军师下第45旅旅长高凤城立即率军北上挺进双城县,兵派人警告第十七混成旅不要擅自危害地方。
本来王茂如就已经很对先前吉军阻拦的行为就怀恨在心,全旅上下对吉军充满气愤的,趁着这次剿匪,他所幸便得罪到底。当吉军45旅兵峙出发刚刚抵达榆树县的时候,王茂如命令收缩兵力,全体部队返回双城,并且派遣骑兵营从五常县进入舒兰县绕到45旅背后随时准备伏击,着所有部队以及大本营司令部全体六千余人兵逼45旅。
45旅的出发本来就很仓促,孟恩远也只是想给王茂如一个教训,也许是前一次教训不够,这次派遣45旅全体前来希望赶走第十七混成旅。他知道这第十七混成旅是原来的边军守备旅,在孟恩远的印象中,边军守备旅不但战斗力低下,而且兵员嘈杂,说实话,若不是这边军少将王茂如是袁世凯特派,孟恩远甚至都准备吞并了他。
因为轻装前行,45旅的大炮补给等均留在吉林府驻地,高凤成只是携带了步兵,甚至连重机枪都没有携带,一千多号人撒丫子跑来,上刺刀,准备用明亮的刺刀驱赶对手。本来占着公理,这榆树县驻地就是吉军地盘,我赶你走,你必须走,他们自然根本没有想到第十七混成旅会陈兵以待。王茂如很是干脆,既然你不鸟我,我也没必要鸟你了,也没想着武装对峙,既然你阴我就别怪我无情。两方大军刚刚列好阵,连战壕都没有,站在那里面对面地对持。高凤成却不曾想对面将油布掀掉,露出三十多架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他忙对手下和自己安慰说,他们肯定不敢动手,别看表现得凶,若是打起仗来,陆军部便肯定会弹劾他们一个内战之罪。话还没说完,便看到对方居然先将大炮发射,两个炮弹落在吉军当中,顿时炸死了十几人。吉军气势为之一灭,高凤成吓得从马上掉了下来,那马匹受惊发了疯,居然跑了。可怜那高凤成一脚还踏在马镫上,被受惊的战马拖着忽然跑了,身后45旅战士也顿时懵了,在几个贴身马弁的帮助下,终于救回了狼狈不堪的高凤成。
将高凤城先是被炸的提心吊胆,又被疯马搞的惊魂失措差点丧命,这趟差事可是让他大为折损颜面了,看来流年不利啊,高凤成下令道:“撤军,撤军。”
没等高凤城下令反击,就得知后路被切,自家在后面走的慢腾腾的炮兵被人家的骑兵从后面给截了。
炮击之后,却见到对面乱成一团,第十七混成旅倒也懵了,他们这是要闹哪样啊?怎么自己这边还没怎样,对面就乱了?王茂如大手一挥手,下令步兵一团携三个补充营以类似于日本“万岁冲锋”一般,一鼓作气,在十辆卡车的帮助下冲锋,两千多穿着黑色军装一脸兴奋的士兵也端着明晃晃的三棱刺刀的火连珠嘶喊着“杀”声拼了命一般地冲向吉军45旅。
高凤城立即高喊:“撤,撤,谁他**带来的情报,说他**的他们只有一千多人,这他**得有上万了,兄弟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给我撤啊”说完自己先骑马跑了,手下大将们气得不行,也立即开溜,见军官都跑了,士兵更是撒丫子跑路,这真是兵败如山倒。然而45旅后路十七混成旅的骑兵营给切断了,只好转道向松花江边跑去。这边第十七混成旅追,那边第45旅逃,但是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个蹄子外加卡车轮子,吉军倒也是学聪明了,既然官道跑不过,咱就专挑不好走的路跑,这才没有丢人地被全体生俘。
第十七混成旅扩军之后,太需要一场大胜来团结军队以振军威了。
这45旅本来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在关外陆军中也算是百战精兵,只是主将无能落得军心惶惶,而且还在大战之时自己先跑了。若是真刀真枪的打起来,这第十七混成旅也未必能得了好,肯定也崩掉几颗牙才行。这让45旅士兵们是越跑越生气,最后有些人索性不跑了,举着枪蹲在路边等着受降。
军阀之间作战,往往很少有杀俘的,偶有杀俘事后必遭到极端的报复,这也是国内军阀战争的一个特点,打赢了对方却不打死对方,有些类似于江湖之中的比武。而且士兵们说起来是给长官卖命的,既然长官没了,给谁卖命都是一样。投降的士兵,换一身衣服,或换一个番号,还是拿那么多钱,也因此这投降也不什么丢人的事儿。(:有些地方例外,如宁马和青马与汉军作战,甚少留俘虏,这不是民族内战争,故此杀孚多在异族之战)
反观对面第十七混成旅,枪炮打战马追汽车跑,士气无不在他们之上,尤其是本地新招的三千新兵,都是出身本地的东北壮小伙,十七八岁的年纪热血方刚,一个个初次上战场最擅长打顺风仗。尤其这追击俘虏一事,根本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和胆量,用四五千人追击人家两千多人,若是练不出气势来,那真是没得指望了。
反倒是王茂如,在追击之后,陷入了沉思,孟恩远肯定会将官司打到陆军部,自己应该好好做准备,找到适合的借口。如今唯一的借口就是说45旅擅自脱离驻地,攻击北上驻防的第十七混成旅却被击退,这件事不能惹到孟恩远身上,惹到他身上,肯定会引得诸多北洋老人不快。能否利用好这一点,王茂如倒是没有多少把握,现在只希望北京政府中已经沉浸在称帝梦想中的袁世凯为了大局稳定两方安抚了。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一十二章 达成和解
第一百一十二章达成和解
高凤城万万没想到第十七混成旅还真死缠烂打紧追不放,只好舍了军队,又舍弃了卫队,最后舍弃了马弁化装成百姓跑。
可惜,这追击的对手中有许多是本地新招的新兵,比起45旅,他们更熟悉本地环境,高凤成算是流年不利到家了,估计出门没有算命,最后让一个才入伍十天的新兵堵在了一家农户的土豆窖中了。
看着灰头土脸的高凤成,王茂如惊讶地说道:“如何如此对待熙梧兄,熙梧兄,手下人莽撞了,兄弟在这给你赔不是了。”高凤成尴尬地哭笑不得,王茂如又道:“今儿去惠生馆,给熙梧兄去去晦气,我与熙梧兄神交已久啊,如今可算是见到真人了,来,咱大喝三百杯。”这惠生馆是双城本地的一家高级青楼,高凤成倒也认得,在那里洗漱之后,穿上了长跑马褂,终于恢复了一些精神气了。
王茂如让手下军官轮番请他再次喝酒聊天,高凤成每日宿醉之后还有美女享用,简直都乐不思蜀,甚至一度以为这王茂如想要招揽自己,还在琢磨着自己要不要投靠与他,可是孟恩远是自己的舅舅,怕是不妥。再者说,自己同样身为少将旅长,怎能栖身给同官衔的人,还暗笑王茂如不自量力,想招揽自己缺不看自己地位。
这个时代的追击战,除非遇到有思想意志力强大的军队,否则必胜无疑,王茂如让老兵携带新兵追击,同时也是让老兵管着新兵。之后,补充营士兵边追边练,让许多补充营的新兵对这个新团体充满了信心,跟着尚武将军,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追击胜利之后,大军押送俘虏和装备返回了双城。清点战果,仅仅是这一战,骑兵营歼灭了45旅炮兵营,缴获了吉军为数不多的大炮总计45门,其中有75口径野炮20门,25门37口径和22口径炮击跑,王茂如听到战果之后哈哈大笑,他下令将所有75口径日式野炮拉走补充进自己的炮营,其余的22口径迫击炮给三个主力步兵营分掉。最后那些37口径野炮和75口径瑞士造与比利时造火炮,外加一部分俘虏,吉军使用汉阳造枪支弹药,送还给45旅旅长高凤城。临出发的时候45旅兵强马壮,前后两千余人,这次只带了八百多衰兵返还,王茂如倒是吞并了八百吉军,包括45旅所有的炮兵。只是还有四五百人45旅的吉军在被追击的时候跑的不知所踪,或者有的陆陆续续返回吉林府了,有的则跑上山当了胡子。
高凤城回到长春府,跪在地上求饶吉林督军孟恩远,孟恩远气得拿着马鞭恨恨地抽了一顿这不成器的外甥,连一个娃娃也打不过,留着何用,拉出去枪毙。其他军官连忙求情,说看在高旅长忠心耿耿的面子上,千万手下留情。这孟恩远也是说说,自己的外甥肯定是比别人更加忠诚,叹了口气,说:“如今松花江大水,你去收拢难民,在难民之中招兵,重新恢复军力。众手下彼此看看,心下不满,以为能扯掉高凤城的45旅旅长一职换成其他人呢,没想到孟恩远还是更加重视亲情,而不是手下军官的才能。
既然对方释放了高凤城和45旅大部分步兵,而且45旅在吉林府大本营中仍旧有一千五百多人的留守部队,45旅短期内倒是可以恢复,只是损失了火炮着实让孟恩远大为恼火。吉林中45旅是的他外甥部队,自然火炮都偏向于他,却不想这么就给丢了。孟恩远于是向北京陆军部,大总统府,国务院等打官司,王茂如同时也弹劾吉林督军孟恩远,说自己部队因为洪水逼迫无法过江,却遭到吉林陆军的攻击,士兵赫然反击,双方爆发冲突,自己死伤士兵两千余人,损失惨重云云。参谋部的徐老蔫以前可是给人打官司的笔吏,写一个讼状是手到擒来。孟恩远的上报却因为自身的原因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总不能对大总统说自己的45旅被人俘虏了半数人马,连炮兵营也被一锅端了,这让那些老北洋看到,自己颜面大失是小,以后哪还有他在大总统心中的发展了,连一个娃娃将军都打不赢。
不过孟恩远也一连数封电报,谴责第十七混成旅滋扰当地百姓,45旅前来调解,却遭到偷袭,他是老北洋的人,自然关系网更硬,为他说话的人也很多。
至此,王茂如与孟恩远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双方只是没有撕开脸皮,都存着一些顾虑,都顾虑自己的前途,若是真撕破脸,陆军部给双方各大四十大板,一个撤掉吉林督军,一个撤掉第十七混成旅旅长,两人可真是哭都找不到地方了。
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了,眼看官司越打越糊涂,陆军部那帮人都一个个忙活着是否支持袁世凯称帝的事儿,没人关心吉军与第十七混成旅的冲突。王茂如知道这事不能善了,派人将那给孟恩远送去八万两银子,说权当自己购买了那二十门克虏伯火炮。孟恩远得了一个台阶下,两方对峙才罢休,便向北京陆军部等报告,说与第十七混成旅冲突纯属误会云云,如今双方已经和解,并且处置得当,双方私下都很满意,陆军部也便不再理会他们。
王茂如主动和解的原因是松花江水患退去,他着急带领第十七混成旅开拔前往呼伦贝尔,他没心思再和孟恩远斗下去了。截下高凤城的炮兵营士兵和装备,让王茂如的炮兵营一月之间升级为炮兵团,王茂如也顺势晋升刘健为炮兵团少校团长。这刘健自从离开怀柔这几个月内简直是连升三极,兴奋的每晚睡不着觉,如今倒好了,居然成为第一个晋升为团长的人了。平日见到老兄弟们,连连说:“叫我刘团长,刘团长知道不?”引得一帮老友嫉妒不已。
1...3233343536...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