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川岛速浪心中冷笑小小中**官不知天高地厚,嘴上却说:“事关重大,我希望能够和上面商量一下,但是近日请务必将前田君释放。”
王茂如道:“好吧,释放前田新兵卫没问题,但是其他人因为帮助贵福被打死了——他们既然作为雇佣兵赚钱,就要知道,雇佣兵除了赚钱还卖命,这一点川岛君想必认可吧?”既然前田被捉的事情被发现,迫于日本方面的压力,王茂如是不得不放人的,从岳启南刑讯中得到的消息是,日本不是派了一队,而是派出十几队人渗透东蒙古个王爷的军队中,前田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如今全国反日风潮涌起,王茂如与日本人达成的这个约定只能是密约,不能签订,也不能透露,只能是口头密约。事实上这股反日风潮,倒不是袁世凯惹的祸,日本人强占了山东之后,觉得应该在弱国上去的更大的利益,于是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妄图取得更多的利益。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事实上是有备而来,因为它之前便已料定中国缺乏反抗之能力,因而从一开始便警告袁世凯这是秘密条约,必须从速商定,不得外泄。倘若中国不答应,日本就要海陆并进,大举进攻。而当时的列强都没有能力前来干涉,美国虽然尚未介入欧战,但也不愿独力阻止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此,日本是早有战略预估的,因而也就肆无忌惮了。
《二十一条》是袁世凯从政以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所幸其应对还算有效得体。袁世凯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利用各种渠道摸清日方的底牌,他先派出日籍顾问有贺长雄返回日本访问日本政界元老松方正义及山县有朋,探查其中的内幕,随后又派人花重金收买日本间谍,调查日方的有关情况,以在谈判中争取主动。
为配合摸底活动,袁世凯在谈判中故意采取了拖延战术,他首先将在外交交涉中不甚在行的孙宝琦换下,并再度启用了善于在困难局面前谈判的前外交总长陆征祥,并指示陆征祥与曹汝霖在谈判中逐条商议,务必拖延时间,不可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
陆征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难得的外交人才,为了贯彻袁世凯的指示,他也想了很多办法,譬如日本提出每天开议,而陆征祥则和颜悦色的提出,他的事务非常繁忙,每周只能开一次会,最后使得日方妥协,每周会谈三次。在每次谈判之时,陆征祥总是故意缩短会议时间,譬如每次开会,陆征祥说完开场白后即命献茶,并尽量拖长喝茶的时间,这与猴急的日方代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日本代表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毕竟是东方的礼节。
袁世凯的努力最终有了回报,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二十一条》并没有经过御前会议(如果要动用武力必须经过御前会议),而是大隈重信内阁擅自采取的秘密行为。由此,袁世凯便有步骤的通过报纸及外交渠道将《二十一条》的内容透露出去,结果引发了一场轩然大*。
《二十一条》立刻成为纽约及伦敦媒体的头条新闻,这也使得日本试图尽快结束同中国的秘密谈判已经不可能。而美国国务卿在得知“二十一条”的内容后,随即照会中日两国,声明美国对于中日两国所缔结的条约如果有违门户开放政策的话,将一概不予承认。国内人民在得知“二十一条”的消息后更是义愤难平,国内外各界要求政府对日抗战的电报如雪片飞来,这给当时谈判的双方代表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各方的压力下了,中日谈判也陷入了僵局,一拖便是四个月过去。日本人见在谈判桌上无法取得进展,随后便在东北、山东、福建沿海等地增兵,摆出一副谈判失败即开战的架势,并在5月7日提出最后通牒,限中国在48小时内对一至四号及其福建问题给予日本“满意之答复”,否则就要诉以“必要之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召集政府各机关首长开会,与会者包括副总统黎元洪、国务卿徐世昌、参谋总长及各部总长、各院院长等。在会上,袁世凯悲愤陈词,称在“国力未充、难以兵戎相见”的时候,目前只能暂时取辱,不然将重蹈甲午之覆辙。权衡利害,不得已接受日本通牒之要求,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后,大家务必以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着卧薪尝胆的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不然,十年之后,非但不能与日本一较高下,亡国之危险将更甚今日
19年5月9日,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及中方谈判代表施履本将将“二十一条”的最后修订本交给日本公使日置益,危机暂时化解。据当事人曹汝霖后来的回忆说:“当时,我心感凄凉,有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同感受。
尽管是大兵压境之下的城下之盟,但若把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原件和签订后的新约相比,二者还是有宵壤之别的。在四个月的艰苦谈判中,日本在各方压力下自行取消了最凶残的第五号要求;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的第四号删除,改由中国自行声明;第三号中的两条删除一条,第一、二号中的十一条中日本所要求的无限移民及日商课税须得日本领事之同意,“中国方面绝对不能接受”,其他条文不是“留待日后磋商”,就是加进了限制条件,最后签订的实际上只有《十二条》。
日本的强蛮恶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当时全国19个省的都督向中央表示支持的决心,他们不断呼吁中央决不屈服日本压力,而总统府也每天都要收到潮水般涌入的信件和电报,一时间民情沸腾,有抵制日货的、有毁家纾难的,民众的爱国情绪日益激昂。就连海外的留学生、侨胞等也纷纷奔走呼吁,坚决反对签订《二十一条》。
在长达八个多月的抗议浪潮中,日本成为过街老鼠,不仅在经济上受到重大损失,国际上也受到了美国和英俄等国的压力,正如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所评价的:“日本虽然费尽心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弄得臭名昭著,后来也只落得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收场,为天下笑。”
不仅如此,大隈重信也因为未经御前会议就贸然提出《二十一条》、结果导致外交失败(日本所认为的)而下台。接任首相的寺内正毅后来也不得不承认:“大隈内阁向中国要求《二十一条》,惹中国人全体之怨恨,而日本却无实在利益。”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三十三章 惹祸
第一百三十四章夸下海口
袁世凯正在忙着筹备称帝之事,他身边的人都是那些倡导称帝的高级官员,见到王茂如点头过去了。袁世凯对王茂如这个时候给他添乱,很是不满,让他到外面走廊外罚站半个小时再进来。于是王茂如只好老老实实跑到走廊外站了半个小时,一动不动,他知道,袁世凯此时很是多疑,他不在乎手下犯错,只要手下忠诚于他。
站了半个小时之后,袁世凯才让秘书带王茂如进来。进了门,王茂如也看到袁世凯颇为不快的脸,看来自己擅自行动,的确是惹怒了大总统了。
“哼,你惹的祸不小啊。”袁世凯道。
王茂如忙道:“卑职擅自行动,给总统造成困扰,请大总统处罚。”他预料到自己会接受处罚,没想到居然罚站了一个小时,来来回回的走廊,秘书们看着,让他很是郁闷。
似乎是惩罚够了,袁世凯道:“反省好了没有?”
王茂如忙道:“卑职反省好了。”
袁世凯道:“给我捅这么大一个篓子,你真行啊你,我们在和俄国人外蒙诸王谈判,你倒好,直接把王爷的儿子给绑来了。”看他不说话,心中也有些赞赏,这次王茂如在关外的行动虽然鲁莽,却也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北京政府的调解,也让毕桂芳一行谈判的代表团压力大减,现在纠缠不放的是外蒙的诸王。袁世凯见他手旁放着一本书,定眼一瞧,是《战争论》,便问:“你喜欢这本书?”
“治军之经典也。”王茂如道。
袁世凯点点头,坐在沙发上,点着了眼袋,吸了一口,这才说:“你小子太会惹祸。”
“请大总统责罚。”王茂如忙低头作揖道。
“哼,擅自与外蒙军人动武,你当真好大胆子?”袁世凯训斥道。
王茂如道:“启禀大总统,属卑职也是迫不得已。”
“你说。”
王茂如忙道:“卑职身为边军一地之长官,当拱卫边防重任为第一,日俄外蒙无时无刻不在滋扰我泱泱中华。卑职不允许任何国家将我国领土分裂,卑职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外蒙收复,将江东六十四屯收复,将外兴安岭收复。呼伦贝尔自治政府这是在两头取巧,妄图分裂国土。卑职用这种方式,无非是想给他们一点压力,倒不是真想逼死他们。而且卑职在之后发现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与蒙古王公巴布扎布混在一起,而巴布扎布正在召集前朝文武,妄图恢复满蒙统治恢复清帝。最让属下感到震惊的是,巴布扎布与胜福手下正在接受日本军人的训练。”
“哦?”袁世凯冷笑道,“日本人也掺合进来了?在俄国人的地盘上?”
王茂如道:“是的,卑职在俘虏中发现了日本人,不过卑职为了防止消息外漏,让人将日本人都杀死了。只是一个日本人侥幸活了下来,之后日本人找到卑职,希望带走,卑职思虑再三,觉得要请示大总统。”
“一个小日本,放了就放了吧。”袁世凯心中淡定,道:“过来坐下来。”
王茂如哪敢坐下,笑道:“见到大总统,属下屁股哪有那么大胆子敢坐下,属下还是站着吧,在大总统面前卑职站着才舒服。”
袁世凯笑道:“就知道拍马屁,对了,俄国人对贵福被劫一事也颇为不满,你要注意。”
王茂如道:“启禀大总统,卑职这次劫掠贵福,不单单是为谈判上获得利益,也有试探俄国的打算。”
“哦?”袁世凯奇道,“怎么?试探俄国人?”
王茂如侃侃而谈道:“如今欧战在即,当时我国发展良机,而俄国战线在西,虽暂时无暇东顾,但俄人贪婪,总有一天会侵袭我中华。俄人对我东北势在必得,虽被日本人将利益赶出东北,然黑龙江却仍有极大的势力,便是日本人也插手不进来,只能和俄国人签订《日俄密约》。这《日俄密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吉林与奉天,以后归属日本,黑龙江外蒙以及锡林格勒,热河,绥远,新疆等归属俄国。俄国人当初扶持巴布扎布,就是为了撺掇他分裂我国国土。效仿外蒙,先自治,再独立,后派兵进入殖民。借此,俄人将逐步蚕食我国领土。”
袁世凯恨恨地吸了一口烟,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茂如说道:“俄国去年开始参加欧战,先是因为德国准备不足,而今年,德国调集军队攻打俄国人,导致俄国损失兵力一百五十万人,只能退到本土防御。德国乃军事强国,素闻军火战力欧洲之最,而欧洲战力却是世界之最。那俄国人连日本都打不过,日本人学习德国,只学到了皮毛,岂能不败?而属下得知,俄国人的后院也不稳定,许多**实力时时准备推翻政府。因此属下断言,若欧战三年内不结束,俄国必乱,甚至俄国会分裂成几个国家。”
“什么?”袁世凯惊讶于他的推断,道:“秀盛万不可胡说八道,列强之力,汝岂可情义猜测得出的?”
“沙皇俄国好战,然而国内矛盾重重,农民与地主矛盾,官僚与人民的矛盾早已经水深火热,俄国为何要蚕吞我国?他们是在转移国内矛盾,俄国在利用民族主义来掩盖国内的贪污、**以及眼下红火的布尔什维克工党运动。”
袁世凯出了一口烟,道:“布尔什维克?这我知道。”
“是的,布尔什维克提出的主张很具有煽动性,他们的主张主要内容就是农民分土地,工人分工厂,他们打到统治者,要从工人和农民之中选出杰出者担任领导,担任国家领导人。”王茂如又道,“因此这在矛盾重重的俄国很具有煽动性,属下游历欧洲的时候,曾经见到过被布尔什维克煽动的不明群众在高呼口号。大总统,您知道俄国有多少工人参加他们的布尔什维克党吗?几乎所有的,所有的工人都参加了他们的党派。俄**队百分之八十都放在欧战上,如果这个时候布尔什维克起义,那么星火燎原之下,俄国必乱。”
王茂如拿出准备好的地图,指着俄国说道:“我们打不过俄国,尤其是俄国的陆军,历史上恐怕除了成吉思汗大帝之外,还没有别人真正征服过俄罗斯民族。这个民族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他们生活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地方,他们的饿了人可以吃着自己人的尸体过冬。所以,我觉得,收复外蒙和领土,必须要趁他们内乱,只要他们内乱了,我们才有机会。卑职这次尝试试探一下俄国人对外蒙的底线在哪里,只要尝试出他们的底线,卑职才能趁着俄国人西面防御德国的时候收复土地。”
袁世凯看着地图,半响才说:“好大的口气,你能吃得下?凭你那一个旅?”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释
第一百三十四章解释
袁世凯正在忙着筹备称帝之事,他身边的人都是那些倡导称帝的高级官员,见到王茂如点头过去了。袁世凯对王茂如这个时候给他添乱,很是不满,让他到外面走廊外罚站半个小时再进来。于是王茂如只好老老实实跑到走廊外站了半个小时,一动不动,他知道,袁世凯此时很是多疑,他不在乎手下犯错,只要手下忠诚于他。
站了半个小时之后,袁世凯才让秘书带王茂如进来。进了门,王茂如也看到袁世凯颇为不快的脸,看来自己擅自行动,的确是惹怒了大总统了。
“哼,你惹的祸不小啊。”袁世凯道。
王茂如忙道:“卑职擅自行动,给总统造成困扰,请大总统处罚。”他预料到自己会接受处罚,没想到居然罚站了一个小时,来来回回的走廊,秘书们看着,让他很是郁闷。
似乎是惩罚够了,袁世凯道:“反省好了没有?”
王茂如忙道:“卑职反省好了。”
袁世凯道:“给我捅这么大一个篓子,你真行啊你,我们在和俄国人外蒙诸王谈判,你倒好,直接把王爷的儿子给绑来了。”看他不说话,心中也有些赞赏,这次王茂如在关外的行动虽然鲁莽,却也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北京政府的调解,也让毕桂芳一行谈判的代表团压力大减,现在纠缠不放的是外蒙的诸王。袁世凯见他手旁放着一本书,定眼一瞧,是《战争论》,便问:“你喜欢这本书?”
“治军之经典也。”王茂如道。
袁世凯点点头,坐在沙发上,点着了眼袋,吸了一口,这才说:“你小子太会惹祸。”
“请大总统责罚。”王茂如忙低头作揖道。
“哼,擅自与外蒙军人动武,你当真好大胆子?”袁世凯训斥道。
王茂如道:“启禀大总统,属卑职也是迫不得已。”
“你说。”
王茂如忙道:“卑职身为边军一地之长官,当拱卫边防重任为第一,日俄外蒙无时无刻不在滋扰我泱泱中华。卑职不允许任何国家将我国领土分裂,卑职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外蒙收复,将江东六十四屯收复,将外兴安岭收复。呼伦贝尔自治政府这是在两头取巧,妄图分裂国土。卑职用这种方式,无非是想给他们一点压力,倒不是真想逼死他们。而且卑职在之后发现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与蒙古王公巴布扎布混在一起,而巴布扎布正在召集前朝文武,妄图恢复满蒙统治恢复清帝。最让属下感到震惊的是,巴布扎布与胜福手下正在接受日本军人的训练。”
“哦?”袁世凯冷笑道,“日本人也掺合进来了?在俄国人的地盘上?”
王茂如道:“是的,卑职在俘虏中发现了日本人,不过卑职为了防止消息外漏,让人将日本人都杀死了。只是一个日本人侥幸活了下来,之后日本人找到卑职,希望带走,卑职思虑再三,觉得要请示大总统。”
“一个小日本,放了就放了吧。”袁世凯心中淡定,道:“过来坐下来。”
王茂如哪敢坐下,笑道:“见到大总统,属下屁股哪有那么大胆子敢坐下,属下还是站着吧,在大总统面前卑职站着才舒服。”
袁世凯笑道:“就知道拍马屁,对了,俄国人对贵福被劫一事也颇为不满,你要注意。”
王茂如道:“启禀大总统,卑职这次劫掠贵福,不单单是为谈判上获得利益,也有试探俄国的打算。”
“哦?”袁世凯奇道,“怎么?试探俄国人?”
王茂如侃侃而谈道:“如今欧战在即,当时我国发展良机,而俄国战线在西,虽暂时无暇东顾,但俄人贪婪,总有一天会侵袭我中华。俄人对我东北势在必得,虽被日本人将利益赶出东北,然黑龙江却仍有极大的势力,便是日本人也插手不进来,只能和俄国人签订《日俄密约》。这《日俄密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吉林与奉天,以后归属日本,黑龙江外蒙以及锡林格勒,热河,绥远,新疆等归属俄国。俄国人当初扶持巴布扎布,就是为了撺掇他分裂我国国土。效仿外蒙,先自治,再独立,后派兵进入殖民。借此,俄人将逐步蚕食我国领土。”
袁世凯恨恨地吸了一口烟,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茂如说道:“俄国去年开始参加欧战,先是因为德国准备不足,而今年,德国调集军队攻打俄国人,导致俄国损失兵力一百五十万人,只能退到本土防御。德国乃军事强国,素闻军火战力欧洲之最,而欧洲战力却是世界之最。那俄国人连日本都打不过,日本人学习德国,只学到了皮毛,岂能不败?而属下得知,俄国人的后院也不稳定,许多**实力时时准备推翻政府。因此属下断言,若欧战三年内不结束,俄国必乱,甚至俄国会分裂成几个国家。”
“什么?”袁世凯惊讶于他的推断,道:“秀盛万不可胡说八道,列强之力,汝岂可情义猜测得出的?”
“沙皇俄国好战,然而国内矛盾重重,农民与地主矛盾,官僚与人民的矛盾早已经水深火热,俄国为何要蚕吞我国?他们是在转移国内矛盾,俄国在利用民族主义来掩盖国内的贪污、**以及眼下红火的布尔什维克工党运动。”
袁世凯出了一口烟,道:“布尔什维克?这我知道。”
“是的,布尔什维克提出的主张很具有煽动性,他们的主张主要内容就是农民分土地,工人分工厂,他们打到统治者,要从工人和农民之中选出杰出者担任领导,担任国家领导人。”王茂如又道,“因此这在矛盾重重的俄国很具有煽动性,属下游历欧洲的时候,曾经见到过被布尔什维克煽动的不明群众在高呼口号。大总统,您知道俄国有多少工人参加他们的布尔什维克党吗?几乎所有的,所有的工人都参加了他们的党派。俄**队百分之八十都放在欧战上,如果这个时候布尔什维克起义,那么星火燎原之下,俄国必乱。”
王茂如拿出准备好的地图,指着俄国说道:“我们打不过俄国,尤其是俄国的陆军,历史上恐怕除了成吉思汗大帝之外,还没有别人真正征服过俄罗斯民族。这个民族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他们生活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地方,他们的饿了人可以吃着自己人的尸体过冬。所以,我觉得,收复外蒙和领土,必须要趁他们内乱,只要他们内乱了,我们才有机会。卑职这次尝试试探一下俄国人对外蒙的底线在哪里,只要尝试出他们的底线,卑职才能趁着俄国人西面防御德国的时候收复土地。”
袁世凯看着地图,半响才说:“好大的口气,你能吃得下?凭你那一个旅?”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处逢迎
(一更)
第一百三十五章四处逢迎
王茂如贼笑道:“大总统,我是吃不下,但是我这颗鸡蛋,要是不砸,怎么知道俄国人是石头还是浆糊呢?”又道:“卑职得知一个消息,由于俄国工党武装力量薄弱,日本人的间谍特地拿钱拿武器支援给俄国工党。日本人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希望俄国乱起来,俄国一乱,日本人才有机可乘,才能完全取代俄国在我国的利益。也只有俄国乱了,日本才能崛起。日本人对中国野心勃勃,时刻想从中国得到一切资源,日本之害,卑职认为远胜俄国。想要取得本属于我国利益,一定会与两国产生冲突,如今日本国上下团结一心在天皇旗下,而俄国国内矛盾重重,外战又不利,加上日本人的暗地破坏,如果定会焦头烂额。属下才想趁此时机试探俄国,如果俄国反应剧烈说明他们留有余力,如果他们只是口头呐喊抗议,那么说明他们内困外乏。”
袁世凯思考了很久,王茂如也不敢说话,才点头说道:“很好,秀盛的一番话几乎打动我了,秀盛对于世界时事把握清楚,又游历欧洲之学问,不如你来我身边,做我总统府高级参谋如何?也好更充分发挥你的才能影响,为国家政府效力。”
王茂如大吃一惊,这老小子是要夺我权啊,这时候你一心称帝,我来这才不帮你干着身背骂名的事儿呢,便笑道:“多谢大总统提携,卑职自然是希望能够时时在大总统身边,可是呼伦贝尔未定,属下又招惹了日本人和俄国人,若是此时升职进入中央,怕是让他们拿住把柄,为难政府啊。”
“哈哈,你啊你,秀盛你不会是想当个山大王,天高皇帝远,独自逍遥吧?”袁世凯大笑道,眼睛中厉芒闪过,不知心里想哪些。
王茂如忙跪在地上叫屈道:“卑职年轻莽撞,有些不懂世故,在北京几次三番惹祸,得罪徐树铮前徐次长,实在是……呵呵,卑职还是多吃吃苦为好,在边疆吃吃苦为好,属下仍旧是那句话,要是大总统看得上,属下原当一直戍边卫国,守卫边疆。如是大总统需要,卑职也愿意带手下几千将士,为大总统开疆裂土,消灭所有反对者。”他知道这袁世凯因为徐树铮反对他称帝,而把他恨得够呛,说得罪徐树铮让袁世凯更加认同自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