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虽然这《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办置的报纸,然而它确实华北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日本人野心勃勃,但做事认真,且曾经连载了王茂如的《大国崛起》。《顺天时报》果真极为重视王茂如的通告,这则通告之中,由副官牛德禄讲述了第十七混成旅如何用半个月的时间穿越零下二十度的雪原,绕道呼伦城背后,全旅拼剩下一半人全歼五千叛军。北洋政府军制规定标准混成旅是三团建制,一般三千人,最多不超过四千五百人,用四千多人穿过零下二十度的雪原全歼五千蒙匪叛军,最后拼的只剩下两千余人,一千多大汉男儿忠骨埋他乡,可知此战多么惨烈,这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勇气和意志,这位王茂如将军,真乃中**神。
“卖报卖报《顺天时报》尚武将军雪原远袭三千里,十七旅惨胜歼敌五千叛匪收复两百万里国土,千古奇功收复面积领土相当于两个浙江省大”
“卖报卖报《语丝报》尚武将军千古气功,收复领土,震慑分裂分子”
“卖报卖报《新京报》列强震动,中国雪地战神震寰宇”
“卖报卖报《北方民报》王茂如民国第一将,斩叛军扬我大国国威”
“卖报卖报《青年人》民族脊梁,震慑列强”
一群群卖报童嘶吼着挥着报纸大街小巷叫卖,遇到的行人纷纷跑过来,有识字的不识字的都买了一份报纸,看一看这千古英雄一般的人物,报童的一兜报纸,只买了半个小时就已经全部脱销了,报社不得不几次加印,也喜得报社的人满脸老褶子。
“王大爷,您不认识字儿,您看什么呀?”北京的老茶馆里,一个茶壶学徒对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问。
“你懂什么?这上面有王将军的照片,我啊,以后把照片剪下来挂在家里。”王老头骄傲地说。
茶壶笑问:“您剪照片干嘛啊?又不是财神爷,又不是秦琼和尉迟敬德。”
王老头操着老北京口音道:“你小兔崽子知道什么?这种武曲星一样的人物,挂在家里,小偷看了都不敢来,辟邪”
要是王茂如知道自己的照片被当做辟邪的工具,就不知该哭还是改笑了。
“得嘞您呐,您留着辟邪吧。”茶壶哈哈一笑,道:“王大爷,跟您说啊,今儿个说书先生不讲三国了。”
“怎么?不讲三国了,讲的好好的怎么不讲三国了?”其他几位爷不满意了,这都听了大半部了,怎么不讲了呢。
茶壶见大家目光都望着他,很满意这种受人注视的感觉,说道:“今儿个,说书先生讲王将军勇破匈奴寇的故事”
“好”一听是这个故事,大家不由得叫好起来。
“啪”惊木一响,所有人伸长了脖子,只见那穿着破旧的说书人,慢声朗道:“且说在三十年前,前朝大清国的时候,北京府有一户姓王的夫妇,这男的长得俊女的长得美,两人是什么人呢?这两人原来一个是文华殿大学士,一个是直隶督军之女各位都知道,三十年前,咱大清国那也是一顶一的世界强国,大家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的北洋水师?两艘定远号,镇远号,吓得日本人夜里直哭”
“好”众人忍不住叫好起来。
说书的又道:“这男女如今是做什么的,这男人是藩理衙门侍郎,各位年长的知道,年轻的就不知道了,有人问,什么是藩理衙门啊。在这儿小老儿给大家说说,这藩理衙门是前朝的叫法,本朝的叫法叫做外交部,专门和洋人打交道的。咱言归正传,咱们大清国派遣王侍郎前往欧洲考察,王侍郎夫妇在欧洲代表咱大清国结交各国使节,在欧洲生下一男婴,这男婴出生时只见风云色变天地震动,真个西洋列国都惊诧莫名,有小户人家家里放上落一个喜鹊就了不起了吧?可你们知道这男婴出生时怎样?天上雄鹰盘旋,地上狮子狂叫,还有七色彩霞萦绕房顶”
“霍额……”
说书的很满意下面人的目瞪口呆,喝了一口水,折扇打开,道:“这男婴是谁?一出生便引起风云变色?诸位,诸位,大家都知道,这天上共有多少星宿?有道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共一百单八星宿,有人说了,这一百单八星宿跟男婴有何关系?你倒是什么,原来这玉皇大帝见九州生灵涂炭,中华大地浩劫重重,欲派仙官重整河山下凡想来想去,便问及太白金星大仙,大仙说:不如派那一百单八新宿再下凡间。玉皇大帝听罢,拍手叫好,说这一百单八星宿正是好办法,这一百单八星宿重新引导天道寻回,也让我中华再临盛世这男婴,便是这一百单八星宿之一预知这男婴是谁?”说书人环视四周,见周围人兴致被他调动起来,惊木一拍“啪”,便道:“窃听下回分解”
顿时下面的听书人不饶了,喊道:“快点说,快点说”几个跑堂的立即端出盘子,飞奔过来嘴里喊道:“求打赏,求打赏诶。”(颇有如今起点求月票的模子,西门也在此高呼:求月票,求月票诶)
报纸加印几次之后,有的报馆别出心裁,尤其袁克定名下的报馆是《东周刊》,报导起了王茂如的身份和经历,说这人自幼受苦流浪,而后自学成才,曾是北大教授,写过《大国崛起》,办实业曾是北方最大实业家,办慈善收养孤儿,资助中国飞机事业,让中国fr1型fr2型飞机能够与欧洲相比,带军剿灭白狼匪患,怀柔剿匪清直隶,北上出征东蒙,雪地行军三千里全歼五千叛军。当然了,这《东周刊》以花边新闻为主,自然少不了这花边新闻,说这尚武将军如今单身,尚未娶妻。
《东周刊》本来就以打探**爆料名人私生活见长,甚至因为《东周刊》的爆料,国民党的党魁孙文成了始乱终弃的人,本来准备嫁给他的宋氏财阀次女宋庆龄被描述成了第三者,这段姻缘也几乎因为《东周刊》对孙文私事的穷追猛打不断曝光而打水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五十八章 嫁女当家王秀盛
??费章节(12点)
(求月票)
不过《东周刊》虽然为国民党反感厌恶,却受到不少官宦小姐和小市民的肯定,他们以《东周刊》为乐,没有什么能比《东周刊》更加吸引这些内心中充满了八卦精神的人了,袁世凯每日必定读《东周刊》自乐,以此来放松神经。便是那各国使馆,也订阅好几份来消遣娱乐,这个年代,约了项目的确少得可怜,这《东周刊》杂七杂八的报道,每一件事都会成为大小新闻供市民八卦许久。
因为《东周刊》连篇报道,王茂如立即成为了国民女婿,无数官宦人家和商人希望能把女儿嫁给这位收复国土的北地战神,就连宋家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也指着报纸说:“此子不简单,嫁女当嫁王秀盛啊。”宋嘉树是谁?宋氏财阀的家主啊,他的话倒是引人遐想了,宋嘉树三个女儿,大女早镓山西商家孔家嫡孙。孔家不但是山西望族,人家还是孔子的后裔。二女儿陷入了和民党偶像领袖孙文的绯闻当中,这二女今年二十二芳龄,却恋上了年近五十的孙文,不少人一点也不看好,尤其是这孙文与二女还是婚外情,莫非宋嘉树有意?《东周刊》竟然派人去追踪报道此事。后来王茂如听到此事乐得不行,罢了罢了,咱可不能跟孙老先生争抢,人家都五十了,去个年轻貌美的容易嘛,一笑而过也不当回事儿。
嫁女当家王秀盛,这句话倒成了民国初年流行的一句口头语了,国民女婿这个词,被《东周刊》堂而皇之地写在了文章中,让他后来不胜其扰。
关于王茂如的传闻是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出格,甚至有人传闻说王茂如是赵子龙转世,有人说不对,王茂如大将军能文能武,肯定是岳武穆转世,没看他做的都是收复国土的活吗?
当然,这么多支持的声音中,也有人反对讨厌他的,躲在日本、被《东周刊》破坏了好姻缘的孙文,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报纸上显示赞扬王茂如收复国土,后大骂他实在文人之耻,制造了呼伦城大屠杀,必须向人民谢罪,并且公然质疑五千叛军并非战死,而是在遭到突袭之后投降遭到屠杀,并谴责这种行为。
“虽国民英雄,然另一冉闵而”这是孙文最后的评价。孙文在东京得知呼伦贝尔收复,大为高兴,还召集黄兴,胡汉民,汪精卫等人一起喝酒庆祝,虽然是一北洋军阀收复,却也大涨海外国人信心,有些国人还在日本街边放弃了鞭炮庆祝起来。的确自从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之后,国人便再也没有一场胜仗,这次收复领土,虽然是极北领土人烟稀少,却给海外同胞以极大的民族自豪感。只是黄兴生了病,不能饮酒,孙文倒是喝多了,然而一参加宴会的林默功却道:“杀人成性,杀人成性啊,此等人,不配为中华英雄,中山老弟所言实乃乱人耳目尔。”
这林默功很早便因为反对大清朝来到日本,算是孙文等人同盟会的前辈了,在日本也受海外学生的尊重,因此受到民党宴会的邀请。但是孙文毕竟是一党领袖,直接在此称呼人家领袖为老弟,顿时引起民党反感。虽然孙文反对王茂如的杀性,但林默功却不单单指责王茂如杀人成性,还似乎批评孙文不够冷静太过看不清,他公然宣称:“呼伦贝尔自古并非不是我国国土,而是胡虏之地王茂如实乃一侵略分子,杀性十足,就是一屠夫他破坏中俄关系,屠杀蒙古人民,抢占蒙古自治领土,迫害杀害蒙古人民,实乃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全国上下万万不可受其蒙蔽”并在日本发动“爱国人士”与日本高官,反对王茂如占领蒙古领土,还蒙古一个完整的国家。中国人爱好和平,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要,中国人不是强盗,强盗不配称为中国人还别说,他的这套说辞,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尤其是日本政府和俄国政府,蒙古自治政府的支持。孙文得知林默功居然如此无耻,很是生气,告诫党员疏远这个疯子,不要再与之来往。加入民党的许多都是热血青年,若是看到收复领土军人也挨骂,怎能还信得过民党。
倒是在中国和日本民间,因为王茂如能文能武的形象,引得许多女性崇拜,日本仅有的几位女作家之一河田智雅便是其中之一,甚至以王茂如的故事为原型写了一本畅销小说,还决定前往中国,亲眼看看这位写出世界局势又能带兵作战的儒将。
发生在东亚这件事,除了俄国之外,并未引起西方列强过多的重视,因为他们陷入了苦战之中,五月份,德国战略重点转移到东部战场之后,终于完成布置。德军以十八个师,两千多门大炮,兵分两路,准备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之中。五月份的几次会战,俄军损失惨重,开战仅仅一周,俄军就伤亡被俘三十万人。俄皇震动,立即宣布征集士兵,并且再一次从远东抽调军队和物资支援西线战事。
呼伦贝尔历史以来一直受黑龙江将军节制,名义上呼伦贝尔行政官旗人出任的都统,实际上则是本地王公出任的副都统来管理,此前也从未有汉人出任过行政长官一职。王茂如算是头一份了,他当过卖假大米的,当过老师,当了文人,当了老板,现在的职业是军人,然而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地方官,怎么治理呼伦贝尔和西布特哈成了他心头上的头一件麻烦事。
经过商议之后,如今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已经改名为呼伦贝尔军政府,自治两个字的取消,这给本地的满汉人极大的鼓舞,一些遭受过迫害的满汉人跑到军政府门口磕头感恩。由于长期受到满族贵族的压迫,当胜福率蒙军攻克呼伦城之后,他下令驱赶满族人,并且因为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同样也驱赶汉族人离开呼伦贝尔,自愿留下的必须卖身于某家王公为奴,一些来不及离开呼伦贝尔的贫民也因此不得不给王公当起了奴才。
当王茂如掌权之后的第一个政令,便是下令取消胜福三年前颁布的满汉迁徙令,恢复所有遭受强迫的奴才恢复自由身,并取消农奴制,改农奴制为雇佣制,由奴变为工,也极大的改善了贫民的地位。当然,他的做法也让当地蒙古王公内心产生极大的不满,一些王公私底下连络起来。一些被解救的满汉奴隶抱着第十七混成旅的士兵大腿就哭,这是咱自己的人啊,这是咱自己的士兵啊。
对于王公的监视王茂如也从未停止过,如今的宪兵队不单单负责监督管理军纪,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负责紧盯这些王公的动作。也因此,宪兵营长何安定两头忙,累得够呛,连连向旅帅求饶,宪兵实在干不好监视王公这活,有机会还是另请他人吧。
打下了呼伦城,城内的治安也军队负责,但这毕竟不是长久的安排。王茂如决定首先成立一个警察署,但警察署署长由谁来担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手下人谁也不愿意脱掉军装去当劳什子警察,王茂如问大家谁来推荐一下,几个团长相互推荐对方的手下,差点上演全武行,王茂如大骂一顿,无奈只好下令暂停会议。
李品仙率军押送军火抵达呼伦贝尔之后,全军基本集合完毕,司令部八大处的人员也安定好,就开始颁发军功章,这赐颁发的军功章叫做“国土收复勋章”,全旅上下都颁发了一枚,甚至连王茂如自己也带上了一枚。
19年5月12日,142团返回,独立团返回,骑兵团返回,143团以及大本营抵达,除留守扎兰屯的补充营未归队,边军第十七混成旅全员抵达呼伦城。
天上草原雄鹰盘旋着,雪地中六千余黑色军装战士,面色冷峻。
“送战友唱军歌”
排枪响起,嘹亮的歌声传唱起来。
“当所有的硝烟都已散去
当豺狼都已死去
我的兄弟啊你倒在地上
当手中子弹射死了敌人
当祖国已经安康
我的兄弟啊你请休息
我们带着你的信念,带着你的希望
怀念你的纯真,怀念你的微笑,
怀念你的勇敢,怀念你的坚强,
我的兄弟啊安息吧
我会接过你的枪
骑上你的战马
你的勇敢血液,永远在我身体流淌
我的兄弟啊战场的英灵
我的兄弟,你是英雄。”
全旅战士低沉的歌声里,427具薄皮棺材陈列在阵前,战死的战士静静地躺在棺木中,他们的战友们从军队中走出来,走到棺木旁。
“盖棺”作为葬礼的主持人,王茂如高声喊道。
歌声一遍又一遍地唱起,战士们哭着钉上棺板,有些哭昏过去,里面都是自己的兄弟战友啊。天寒地冻,这次打败巴布扎布,占领呼伦城,追剿巴布扎布在呼伦贝尔的余党的一系列战斗中,第十七混成旅前后战死加上重伤而死一共四百二十七人,前后共消灭三千七百人,俘虏两千一百人,而后处决顽固俘虏七百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一百五十九章 郭布罗?龙庆
??费章节(12点)
在自己阵亡的这四百二十七人中,由于准备充分直接在战斗中战死的仅仅有一百七十三人,在雪地行军中冻死二十一人,后续半月清剿隐藏在牧民中的叛匪的时候牺牲七十七人,受伤后感染死亡一百四十六人。可以说,受伤感染死亡,成了除战死外最大的死因,军中缺少军医这一现实问题,也摆在了王茂如眼前,这次的教训也让他重视起军医和战场救护来,这不是儿戏,军医和战场救护不重视,自己的士兵死一个少一个啊。
以绝对优势,出其不意,雷霆一击,却仍旧拥有如此大的伤亡,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啊。战死的战士中绝大多数是在双城招收的半年新兵,他们作战勇猛同时莽撞,王茂如多少有些后悔带新兵上战场,战争最先死亡的往往都是新兵。
“落棺”
“盖土”
“立碑”
举行完这些之后,王茂如叹了口一起,对一边站着的红螺寺借来一直跟随着的僧侣们说:“净延大师,做法式,超度亡灵。”
二十个身穿灰色僧袍的僧侣唱着安息亡灵的僧经,吹着法螺,走过每一座坟前,为每一个战死的战士诵经超度。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众人默默守候,鸦雀无声,耳边那僧侣们的诵经似乎像是催眠一般,让人心灵安定,战友回到大地,愿早日轮回重生。
王茂如叹了口气,带领全军返回军营,僧侣们仍旧在做继续诵地藏经做着法事,超度这些亡魂。呼伦城百姓们远远的看着,一些紧随第十七混成旅而来的移民们自动自觉地过来为坟头填土烧纸。添着添着,忍不住哭了起来,这一个人哭,引得众多百姓哭泣起来。百姓们心里也清楚,这些人的牺牲都是为了能够让他们重新回到呼伦贝尔生活,都是为了他们牺牲的。他们大多数都是胜福驱赶离开的汉人移民,三年前自从被胜福赶走之后,做梦都没想过还能回到这里,还能拿回来自己开垦的田地,如今却都实现了。
所有人都心情沉重地回到军营,李品仙跑到王茂如面前,态度坚决地说:“大帅,我强烈要求143团出击杀敌为战友报仇雪恨”
“咋了?”王茂如瞪起眼睛,道,“大股叛匪要么被杀了,要么跑外蒙库伦去了,你想剿匪?还是想跟外蒙的匪军再干一仗?外蒙可不比呼伦贝尔,那里牵扯利益太多。”
李品仙忙道:“旅帅,这阵子我们团什么战斗都没有,从扎兰屯一路过来,都是望风而降的,现在就属我们团兵强马壮的,你看,拿着这个勋章都觉得不好意思。”他掏出口袋里的勋章,说:“弟兄们都有意见了,说放身上反倒是显得像是赏赐的一样。”
“行,你们准备准备。”王茂如说道,李品仙欣欣喜喜离开,牛德禄进来说胜福今晚宴请。晚上宴席上的时候恰巧听到胜福说在甘珠寺一带仍旧存有一部分马匪,不过不属于他们统属,人数虽少但实力颇强,能战之士有三四百人。之前这伙儿人一直不服胜福管理,胜福也派人去征讨过,但被这伙儿马匪打得大败。倒是巴布扎布来到之后,劝说自己不要对这伙儿人轻举妄动,这伙儿人属于可争取行列。巴布扎布准备今年派人劝说的,不过现在恐怕是没机会了。
有这么一个功劳,李品仙可算是有事可做了,休整军队半个月之后,李品仙率领143团大部南下甘珠寺。
夺取了呼伦贝尔和布哈特给王茂如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获得了巨大的马场,这里盛产蒙古马,虽然蒙古马个头小,速度慢,冲击力弱,但是蒙古马耐力强不易生病。不消说从当地牧民征马,就算是缴获巴布扎布军营的战马,都足以让两个团升级为步骑团。
李品仙的143团也因此受益,半个月间,全团必须全部学会骑马,在东蒙古大草原上再能跑的步兵也跑不动。143团无论从军官到伙夫民夫,都争先学会了骑马,有些人嚷嚷着咱143团不如改成骑兵。时间不等人,眼看着就要开春了,早一点征讨早一些让呼伦贝尔安宁下来。为了保证李品仙剿匪成功,王茂如还特意给他配了一个炮兵营去征讨。
李品仙南下甘珠寺剿匪,沿路由骑兵团的哨兵引路,骑兵团团长宫小旗请求率领一个骑兵营作为护卫,也希望捡一个便宜再立一功。
骑兵团本来有两个营九百多人,然而攻打巴布扎布军营和后续追击的时候,损失颇大,前后两百余人伤亡,现在还有一百多在养伤呢。不过因为免除了农奴制后,让许多农奴有了自由身,便跑过来参加了第十七混成旅。这些当地农奴各个都会骑马,马术甚至比骑兵团的人都精湛,王茂如就地征兵优先给骑兵团扩充好,仍旧是两个营一千人的编制。骑1营放在新巴尔虎左旗,骑2营放在新巴尔虎右旗,这次宫小旗带领的骑兵营就是新巴尔虎右旗的骑兵2营。
李品仙对宫小旗这种死不要脸的抢功行为大为不满又无可奈何,可是更让他气愤吐血的是征讨队刚刚抵达甘珠寺,便有人送来消息说甘珠寺马匪选择投降。李品仙气得吐血加尿血,用旅长王茂如的话来讲就是:“你大爷的,投你大爷的降”
得,这可是少了一大功啊。
这举着白旗投降的马匪老老**地走了过来,李品仙和宫小旗见状,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些人居然都还都拖着大辫子,穿着破烂的前清的兵勇服装,当先一个虬髯大汉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缓缓走来,那人身披前清黄色棉甲,一身破旧,仿佛让两人感受到两百年前八旗铁骑一般。
“呼伦贝尔索伦旗牛录额真郭布罗?龙庆,那啥,见过将军。”这人说道。
大家都傻眼了,这……咋办,得了,还是带回去交给大帅吧,头疼的事儿让他去想。
郭布罗?龙庆是一个达翰尔族将军,一开口一股子大叉子味儿,见到王茂如之后,一个很标准的满族跪拜礼,看的王茂如很不舒服,他不喜跪拜,也不喜欢别人跪拜。龙庆说道:“那啥,将军啊,俺们都仨月没吃饱了,你看这是不是发点粮饷啥的啊。”
王茂如也不在意他的憨直,笑道:“粮饷一切好说,只是将军你们怎么还穿着大清的衣裳?这都民国了,对了你们怎么不投降给胜福?”
“那老王八犊子,我见一次打一次”龙庆跳着脚骂道:“要不是我领兵去剿匪,他们能进入呼伦城?”
这郭布罗?龙庆本是前清呼伦贝尔守备索伦旗牛录,达翰尔人将军,被胜福欺骗率军南下甘珠寺剿灭叛军。当龙庆率军离开之后,胜福便率家奴攻破呼伦城,并连络各蒙古诸王组建了自治政府以及自治军队,还切断了龙庆的后勤补给逼迫龙庆投降。龙庆世受皇恩,他的哥哥还在皇宫大内做官,怎可能投降。龙庆这四年以来几次三番想要夺回呼伦城都被击败。而他手下的兵是越打越少,不过因为胜福驱赶满汉,龙庆这才收拢了一千多老弱,在甘珠寺开垦种田生活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