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次日一早便有人登门拜访,原来是前任大总统徐世昌,他竞选失败之后暂时担任第二副总统一职。可惜的是第一副总统孟恩远都无事可做,这个第二副总统更加无事可做,于是他回到家乡主持建立学校,倒处筹集资金。凭着着他的身份,很是容易地筹组足够多的资金。
徐世昌是河南人,便在河南创建了一所大学,取名为河南振国大学,后河南省长赵倜也以自己的私人财务捐助,带动了河南的士绅们的捐赠。河南省除了师范学校还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像是邻省山东和直隶,都有数座像样的大学,于是经过河南士绅们的恳请,徐世昌将河南振国大学改名为河南大学,他担任大学董事长。
对于徐世昌的到来,段祺瑞很是欢喜,热情款待之后徐世昌说道:“此时此日,听闻北方增加领土,倍感欣慰啊,不知芝泉有何感想?”
段祺瑞信了佛之后倒也心态平和了一些,笑道:“感想倒是有一些,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啊。”
“何以难以出口呢?”徐世昌笑道。
段祺瑞道:“所想之处,无非就是王茂如此子要么是中华民族之救星,要么是中华民族之灾星!”
徐世昌惊讶道:“芝泉,何以见得?”
段祺瑞道:“此子重剑无锋,横扫一切之势比我当年的皖系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只是他善于抓住机会,并且善于利用列强矛盾相互抵消。便是从这次与苏俄建交一事便可知道,当初他可是反苏俄的第一号猎犬,可如今却成了第一个承认苏俄政府的人。他利用反苏争取了大量的借款,资助,支援,以及一切对其有利的东西。而当美国逐渐紧缩政策,实现孤立主义之后,他立即利用与苏俄建交来寻求政治平衡。九年前,他便是中国国际关系学创始人,如今,他更是将此道用的炉火纯青。可是,国家气势全是因他而起,若他一旦陷入盲目个人狂妄中,国家危险矣。”
徐世昌笑道:“这便是我找你的缘由啊。”
段祺瑞听到徐世昌的话,便忍不住问道:“什么意思?”
徐世昌说道:“王秀盛此子势头正盛,仿佛劈波斩浪所向睥睨一般,可是实则危机四伏。首先就是这苏俄,即便建交,可苏俄帝国不还是那沙俄帝国的人组成的吗?他们岂能轻易遵守协约?定要弄出一些幺蛾子出来。如果苏俄弄出什么响动,便有人可以趁机发难,说王秀盛卖国之流。其次,列世界强国怎么看?他们如果联合制裁我国,我国之统一和平大好局势将毁于一旦啊。第三,民党此时不再反对秀盛,而是捧杀秀盛,由此可见他们是准备让秀帅撞个头破血流,再好好发难。”
段祺瑞不断点头,道:“也是这个道理。”
徐世昌道:“我北洋一脉得秀盛以继承,断不能因此而绝,你我为北洋老人,纵然没了什么作用,但是一番告诫还是要说的。秀盛对老人尊重,我准备去北京告诫他一番,便想到让你一道陪着我。”
段祺瑞哈哈大笑道:“菊人兄是想让我陪你去北京一起骂一顿王茂如?”
“然也。”
段祺瑞立即精神了,说道:“拿来我的军服,我陪你一起去北京骂醒王茂如。”
此时李经羲跪在李鸿章的墓碑跟前,一面哭着一面烧着纸钱,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不明白他老人家怎么如此痛哭一番,太爷爷李鸿章如此让爷爷怀念吗?
李经羲将一张报纸也烧了进去,然后自言自语道:“爹,给你个好消息,中国争取到了取消俄国所有对华不平等条约了,是一个叫王茂如的年轻人办到的。这个年轻人如今是中国国防总长,是一统中国的天才元帅,是中国的救星啊。爹,他也是我们汉家儿郎,咱们汉家儿郎真是好样的啊。爹,你生前的心愿就是让中国重新站在世界强国行列,如今,这王茂如的年轻人办到了,他办到了啊。爹,你看到了吗?两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我们中国真的从俄国人手中收复了两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啊!功在千秋,功在千秋啊。儿今生能看到国土收复,虽死无憾矣,虽死无憾矣啊。”
随后李经羲召集了族人,对其淳淳教诲说道:“尚武大元帅,乃国之柱石,我李氏宗祠所有后人,当以他为榜样,为国为民,精忠报国!”
“是。”李氏宗祠子孙们立即说道,李氏一门忠心为国,对于李鸿章受冤被斥为卖国一直耿耿于怀。随后李经羲写信给王茂如,请他恢复李鸿章名誉,王茂如接到书信之后立即回信说:“李氏一门忠烈,岂容他人指点。”并亲自指示李子文为李鸿章平反正身,同时指示不要过多评论其错误之处,李鸿章历史功大于过,不容肆意诋毁。
ps:(ps:祝书友夏铭昨日生日快乐,本来应该昨天祝他生日快乐的,只是昨天西门家中事情太多,渐渐忘记了,今日忽然想起来,着实感到不好意思,只好补了一个迟到的生日祝福。希望他能够达成心愿,成为一个中国的航母设计师。)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八十三章 南北商业模式优劣对比
公元1923年2月15日,民国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农历壬戌年,这一年的属相为狗年,中国经过了三年前的国家一统,两年的百废待兴和去年的国家蹒跚起步,今年迎来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年份。高品质更新就在今年不是总统选举年,国家政体稳定,农业人口数量庞大,众多人民纷纷向北开荒,使得南方的人口膨胀得到了极大的环节。以湖南省为例,湖南人对于向外移民并不热衷,使得湖南民风一直保持着世族传统,而去年一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三十万湖南人民移民到蒙古,新疆,青海,安西,泰西,东北和外东北地区。当然,在移民的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粗暴之举动,例如有些县镇为了表明本县镇对王茂如提出的移民政策的支持,强制一个村必须有多少户要移民,甚至抽签决定谁来移民。对于被强制的移民,自然这个政策糟糕至极,而对于生活不下去的人口来说,移民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趋势。
今年开始,因为国防政策的需要,国内移民大量涌入西域三省,同时西域的中亚人也被迫首先填入国内各个省份。如河南今年计划向西域三省移民二十万,接收七万白人移民,并以存户为单位,强制每一个村移民两户后安置一户白人。在移民过程中严厉制止人口贩卖,但允许落单的白人男女嫁给或入赘本地人,本地人可以收养白人孤儿或做自己的子嗣或做童养媳。
而且全世界喧闹热闹的工人革命运动在中国毫无影响,中国的工人数量并不庞大,且需求不高,工人相比农民而言已经生活非常幸福了。工人阶级对于全国来说力量薄弱,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是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工人阶级已经逐渐成长,尤其是重工业较为发达的东北,钢铁工人总数量达到十万人,着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高品质更新就在
在这个农业国家的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开始机械化种植收割,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兴建了许多工厂,矿山,企业和集团。
中国北方的工业化进程自民间开始,自发地形成了一股,许多小企业纷纷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华夏民族银行对国人小企业的低息贷款帮助了很多有胆识有见识的商人。这其中中国北方有三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第一个便是晋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让晋商重新燃起了辉煌,而趁着南方商人并没有大规模北上的时候,晋商们提前在北方的商业阵地上打响了头一炮。
北方第二活跃的商人团体则是来自山东的鲁商们,鲁商们比起晋商最大的优势就是山东商人团结。相互之间信息交流非常频繁,而北方印染届竟然被鲁商垄断一空,不但将南方的印染排挤得没了市场,甚至鲁商们将日本印染公司都挤出了中国北方市场。
北方第三个活跃的商团则是来到中国定居的犹太商人们,他们天生的对商业敏感,再加上中国近年没有战争,难得的是风调雨顺百姓逐渐富裕。犹太商人们在其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办起了各种商业公司来。
但是相比较而言北方的其他省份的人似乎不适合做生意,直隶人做军官的多,国防军高级军官中很多都是直隶人(直隶包括后世河北,天津,北京,内蒙一部分,河南一部分)。东北六省百姓倒是做士兵和安保的多,其中因为全民预备役,黑龙江省的预备役士兵便占据了全国预备役的一半。高品质更新就在陕西和绥远两地的冒险精神多一些,大多数陕西人喜欢去西域倒腾一些物件贩卖回内地,后世出现了许多以陕西人为模本的冒险电影。
在南方则是另一番繁荣景象,南方并不是像北方一样由诸多小企业联合成为商会逐渐强大,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产生了十几个豪门家族式集团。例如江苏省长张謇的南通张家,淞沪州上海县荣氏家族,浙江杭州宋氏家族,淞沪州上海张静江的张氏家族。已经由黑道逐渐洗白的淞沪州上海黄金荣的黄氏家族,广州梅州客家的姚氏家族,福建福州的林氏家族,四川成都刘湘的刘氏家族,四川大邑县刘文辉的刘氏家族等等。
南北商业不同的最大缘由便是南方竞争激烈,往往信任家族中人,因此出现的是家族式的豪门士族。而且这种家族式的豪门产业涉猎非常多,牵扯利益也非常广。
但在北方,则是因为国防军扩展了北方生存空间,之后使得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冒险打拼。在国防军的扶持下,第一批和第二批冒险家们成为了一个个新兴的富商——也使得北方商人被南方商人看不起,认为他们是暴发户。因此每年中国各行各业的商业行会聚会的时候,往往北方商人常常遭到嘲笑为暴发户。反过来北方商人也嘲笑南方商人不思进取,躺在父母功劳簿上吃棺材本,便说他们是没断奶的南商。中国地大人多,不同地域风俗往往也不同,在小国很难出现的地域歧视问题,在中国似乎很是普通。当然在其他小国里,有可能开一个小时的汽车就跑出国境了,在中华民国,开两天的汽车不一定从出国境。这也难怪在另一个时空中日本军队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掉中国,可是打了八年也没有打下来中国,小日本拼了命地赶路,一抬头看到的还是中国国旗和中国人,以至于他们自己最后都绝望了,中国真他妈大啊。
所以,中国出现地域歧视也是正常,任谁这么大国家也不可能消除地域歧视,但是中国南北商人之间的矛盾,随着中国商业逐渐崛起也逐渐淡化了。有钱的机会多得是,谁没事儿吵嘴架玩?有那时间还不如做做生意赚一赚钱。
在北方胆子大的发财胆子小的生存竞争中,让北方商业往往体现了简单直接甚至暴力的模式。南北方商业模式互有优劣,却也不能辩驳出谁才是真正的救国商业模式。
如今这么大的一个古老帝国,又一次拓展了两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将中国的疆域重新恢复到了前清国时期最宽广的国土疆域,现在连日本摄政王裕仁也不敢轻易打中国的主意了。而日本军方对此非常玩味,他们一次次后悔地说:“早该下手了,现在晚了。”便和后世那些想要买房的年轻人一般,等待房价下降,可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房价上涨一般。日本军方本以为中国东搞西搞,会把自己给搞垮,他们也派出了很多间谍和特工来到中国,挑拨中**阀,破坏中国一统,甚至直接暗杀中国领导人,可是却一次次的徒劳无功而返。中国能不能比现在糟糕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这条巨龙正在缓缓升起,气势如虹。对于巨人而言,他走出一步,一小步,别人便是追赶十步百步也未必能够追赶得上,这也是日本警惕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苏友好条约》中苏俄政府出让的条件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起来,再加上传统的新年的到来,更是给中国增添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气色。
无数的中外记者想要采访王茂如,更多国人更加崇拜王茂如,而以王茂如为偶像的青促会更是直接饮用了意大利法西斯的理论,以王茂如为领袖崇拜,只要王茂如做出的决定便是正确的,只要王茂如的话便是正确的,盲目而疯狂地对王茂如崇拜起来。
年轻人,尤其是少年们也开始骚动起来,他们更加容易被煽动,也更加容易冲动,尽管王茂如要求青年学生不允许参加政党,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年轻人的冲动与热情,往往每一次游行示威甚至活动的前锋都是年轻学生。
这一次又是在寒假当中的学生们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大年初三,学生们相互窜连了起来,他们纷纷制作横幅,冒着寒冬的冷,俱在县或者市政府跟前。地方长官吓得够呛,还以为学生们要造反呢。却不想学生们举起了横幅和五色国旗,横幅上写着的是“中华民国万岁”“热烈庆祝苏俄放弃对华所有不平等条约”、“尚武大元帅王茂如万岁万岁万万岁”、“中**人横扫天下”、“中华民国从此之后站了起来”、“中国梦强国梦”“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扫尽屈辱,苦难的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东方”等等。
街面上很多百姓也参加了这次庆祝游行,过年大家都习惯性休息,反正也无事可做,一起来庆祝一番中国的崛起多好。多有年味,更加体现爱国情操。政府都放了假,但是因为这次自发的庆祝游行不得不紧急工作,得知之后立即向上报,一层一层很快消息传递到了国务院,总理唐绍仪大手一挥,允许学生和群众们游行示威,巡警必须负责保护,同时严密关注事态,不允许庆祝游行成为暴力导火索。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八十四章 (婚姻法)催生女汉子
死冷寒天正月里,巡警们被一个个从家里叫了出来,人家其他工作哪有大过年还上班的,可巡警们不行,必须得出勤,上面还特别重视。巡警们只好郁闷地穿戴整齐,一个个跑到警察所集合,警长训斥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知不知道尚武大元帅开疆裂土啊?”
“尚武大元帅万岁。”几个没精打采的声音响了起来,还不整齐。
“你们啊……”警长也知道这档口让大家出来弄得大家很郁闷,可是他也没办法,警督给他施加压力啊。民国警察的等级大致分为十四级,从高到底分别是内务部长,各警务司司长,一级警监,二级警监,警察厅长,一级警督,二级警督,三级警督,县市警察局长,警察所警长,巡长,巡警,警员,学警。其中学警是指警校中的警察,警员是指考核期内的警察,暂时算不得正式编制,但总算级别比学警高一级。在省一级由省警察厅长主管,各州则由一级警督负责管理,在县市级上则由警察局长管理,期间有二级警督和三级警督负责各州的大小不同警务。
民国特点效仿三权分立,但并不完全模仿,内务部警务管理直接归国务院直属,尽管与地方政府行政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地方政府的请求,同为官僚的警察系统还是能够予以帮助就予以帮助的。因此大家听说这是上面压下来的,只是一个个地抱怨起来,说如今做警察的真是苦差事,什么人的话都得听。
“咳咳咳,怎么回事儿啊?告诉你们啊,这几天下来有奖金。”警长喊道。
“啊?多少?多少?”巡警们立即高兴地叫喊道。
“大概两块钱。”
“才两块钱啊。”大家很是失望地说。
警长气道:“他妈了个蛋的,你们不要我要,要么义务执勤,要么两块大洋。你们自己选吧。”
巡警们郁闷地说:“警长,其实哥几个不是不干,就是不知道干多久,你看看学生们的热情,指不定闹到什么时候呢。”
警长一寻思大家说得对,安慰道:“得了,维持治安稳定。也是我们本分,就当这几天假期没了。再说寒冬正月的,也不能多久。”
“警长,咱们带枪不?”一个巡警问道。
“带你个头,啥都不带。”警长说道,“戴着手套。站在一旁,只要没有打砸抢烧,就不要管。”
几个巡警郁闷地保护游行的群众安全走着,学生们高兴地叫喊,却见到巡警们兴致寥寥,于是气愤地说:“你们怎么回事儿?是不是对尚武大元帅不满?”几个巡警看到学生们愤怒的眼神,那还不明白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得了,惹不起啊,立即说道:“尚武大元帅万岁,中华民国万岁,国防军万岁!”
“万岁!”学生们立即高兴起来,留下擦着鼻涕的巡警们苦笑。
庆祝游行的队伍人群很快又壮大了起来,队伍越聚集越长,大家绕着自己的城市走了一大圈。来到城市的广场上庆祝,正赶上过年,很多人带着鞭炮过来的,噼里啪啦地放起了烟花爆竹,很是热闹。只是此时苦了巡警了,他们唯恐出现过激的闹事者,又害怕爆竹炸着人。东顾西不顾的,累得半死不说,百姓还怪他们耽误了好心情。
很快大伙儿发现在各个城市的广场上有很多演讲的人,他们都是青年人中的积极分子。不顾寒冬站在广场中央,大声演讲,呼吁大家要支持王茂如,支持中华民族之强盛,支持青年爱国者。最后话锋一转,支持青促会云云,原来是青促会的宣传干事在此。
比起民族复兴党的含蓄来说,青促会的宣传更加直接,更加**裸地对王茂如进行了无限量的个人崇拜,他们的党纲就是只要王茂如说的就是对的,王茂如就是他们的神。很快,类似于宗教崇拜模式的这种党派赢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众,似乎对成神的概念远远信任终于其他宣传。
一些学生们跑到青促会宣传干事跟前喊道:“我也要加入青促会,我也要加入。”
“你是学生?”青促会的干部问道。
“是的。”那激动的学生说道。
青促会干部赶紧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同学,你不知道我们国家的党派管理办法吗?任何党派不得吸收学生进入党派,否则该党派便是违法党派,请不要为难我们。”
“啊?还有这个法律?”
民国想要成为强国还有很多路要走,便是普法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大家都不知道法律,甚至现在中华民国的基本宪法还在参众两院进行讨论呢,便更别说其他法律法规的普及了。
百姓们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最新出台的《婚姻法》和《土地限制法》,婚姻法规定男女十六岁算是成人,可以结婚,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一律算作强奸判处死刑,最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如果两个未成年男女发生性关系,男孩算强奸被判以终身劳役,而女孩无罪。法律中规定,强奸的定义是强迫女性发生性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强迫男人发生关系,在现如今的这个民国婚姻法中是无罪的,于是后来产生了很多女汉子和女流氓……
《土地限制法》则是进一步要求,个人名下土地超过一百亩,不得继续购买土地,而土地所有人终身制。一个有钱的地主如果名下有三千亩土地,不能继续购买土地了,但是可以给自己的几个儿子甚至刚出生的孙子购买最多一百亩土地。可是这一百亩土地就属于儿子和孙子了,老地主不能支配土地的使用权。假如他的孙子才三岁,这一百亩土地只能荒着,等到他的孙子十六岁成年了才可以支配土地的使用。该一百亩土地要荒置十三年吗?非也非也,政府又推行一项法规,土地荒置三年以上,土地所有权归地方政府所有。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土地限制法》的积极推动,因为这其中的利益太大了。
对百姓而言,接触最实际的就是这两项法律法规,什么《dang派管理办法》跟他们有毛关系啊。学生们更不操心这个,现在猛然间听说还有这个法律,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一般。
“唉,怎么会这样呢?”学生们唏嘘一片。
青促会的宣传干部想了想,说道:“其实吧,你们不能加入青促会,可是你们可以让你们的父亲参加啊,知道吗?你们父亲参加青促会就代表着你们参加了,而且逢年过节,青促会都会有礼物发放,什么油米面菜了,都会发放的。”
学生们兴奋地问道:“我父亲参加也算是我便是吗?”
“当然,我们青促会的规则是子承父业,你们父亲是青促会的同志,将来你们毕业了就自动成为青促会的一员。我们跟着尚武大元帅,一起打大鼻子,打小东洋。”青促会宣传干事蛊惑道。
“好咧,我这就回家拉我父亲过来。”学生们兴奋地叫喊道。凭借着良好的宣传,青促会在民国十二年开始的这几个月,趁着王茂如宣布《中苏友好条约》之际,暗中发展了数量庞大的会员,他们的发展让民党、进步党和复兴党措手不及。
在人群中,一个姿色平庸但是年轻的少女惊讶地听着众人的讲话,所有所思,回去的路上见到一个卖报童正在卖报,便买了一份仔细看起来。越看这份报纸越是兴奋,她快步走回到脂粉店后面,敲了敲门,一个小伙计开了门,左右看看无人才说道:“崔美玉,你高兴什么呢?”
“你听到鞭炮了吗?”
“过年嘛。”
“不是,你都不知道吗?”崔美玉高兴地说道,“中国政府向苏俄政府成功勒索了两百七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哦。”
“啊?”小伙计瞪大眼睛,“还有这事儿?”
“那当然。”崔美玉拿着报纸激动地来到密室,大声说道:“中苏友好条约签订,中国政府收复两百七十万平方公里领土,整个国家都兴奋起来了,我们也准备庆祝一下吧。”
程颐心事重重,坐在一旁喝着闷酒,陆强则色迷迷地看着她和何雨,叫道:“好啊,咱们多喝点儿。”
何雨冷笑着白了陆强一眼,右手翘起兰花指指着两个男人,说道:“这件事我早上也知道了,没想到现任政府这么厉害。但是……报纸未免也太过无耻了,他们把功劳都按在王茂如身上。”
“可惜的很呢……”陆强目光撇了一眼情绪低落的程颐,对大家笑道,“现在我们的组长正在陪着王茂如这个国贼过年呢,也不知她是真的没有机会,还是想借着时机不成熟——成为王茂如的姨太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