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九十五章 弹劾王茂如之前
王茂如获悉各国大使再一次向中国外交部发出抗议之后不屑一笑,给外交部官员们打电话安抚说,如今外国人只是se厉内荏而已,他们没有机会再一次入侵中国了,万事无须担心,一切有我做主。访问下载txt小说这本应该是大总统的话,可是却由国防总长说来出来,别人也不觉得唐突,由此可见王茂如暗中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掌权者了。
外交风波看起来仿佛疾风暴雨一般,但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都看得出来中国这块骨头自己吃不下,但是各国刚刚进行完欧战,都不想再一次发生战争。尤其是现在的中国政体统一国家蒸蒸ri上,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现在的这个政权是汉人政权体,绝大多数国民对这个政体持支持的态度。这和满清帝国庚子年间绝不相同,因此王茂如才笃信列国不可能有机会和心思来中国交战。
只是美国zheng fu对中国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美国商人与中国合作良多,另一方面美国zheng fu又因为国内工人运动而对苏俄非常排斥,这种排斥导致了他们对中国与苏俄建交持坚决否定的态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汽油和柴油价格,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上涨了两成,这促使了王茂如更加决定加快中国石油工业建设的过程。
月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儿,一个年轻人跑到王茂如跟前要和他决斗,王茂如哭笑不得问其原因,因为这个年轻人喜欢美咲,但是听说美咲在王茂如跟前做了私人医生,他不顾身份的差距前来要求决斗。美咲娇笑不已说道:“哥哥,你看看,要不然我打他一顿?”
王茂如无奈地对那年轻人说:“美咲喜欢英雄,你去当兵,去做一个英雄。至于决斗我还真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jing力和你玩耍。”
年轻人充满悲愤地说道:“我一定会让她刮目相看的。”
王茂如道:“你能找到我要和我决斗已经让她刮目相看了。只是你不是英雄。”年轻人听完之后,立即跑到军队去当兵,但可惜的是,如今军队正在裁军,他只有等到明年才有机会了。不过这个叫做辛一虎的年轻人,却在三十年后,成了中国举足轻重元帅。指挥中国国防军在伊朗首都进行了最著名的亚洲之心大决战,重创欧洲联军。
当然,美咲的身边不缺乏追求者,尤其是这么一个美艳的女医生,的确很让人浮想联翩。自会有真正熟悉她身份的人才对她敬而远之,不熟悉的人却蜂拥而至。就连张学良见到美咲的时候也惊艳于她的美丽。当然,他犯了难了,因为他不知道该追求谁好。是选择追求王茂如的干妹妹兼私人医生美咲,还是追求王茂如的小姨子朱五小姐朱湄筠呢?
美女人人都喜欢,美咲这样的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样有模样、要家势有家势的女孩,谁娶了她都是一种厚福。而朱湄筠的尽管没有美咲那样美得让人不敢直视,可是她挑逗男人的情趣却更胜一筹。张学良被他引得五迷三道,只可惜横空杀出来一个美咲。
张学良的犹豫让朱湄筠气得够呛,她跑来王茂如家里与姐姐抱怨,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三心二意。姐姐朱淞筠想得更多,这张学良年少多金家世显赫,但是这人双眼轻佻,看起来更加随xing。她料想这人将来抛妻弃子的事儿定能做得出来。另一方面,家中的女人们隐隐约约都觉得这美咲目的不小,于是对她开始严防死守,乌兰图雅是不管事的,倒是二夫人玉琢托常在外面的朱淞筠给美咲介绍男友,省的她在王茂如身边蹭来蹭去。
想到这里,朱淞筠便笑道说:“张汉卿追求她未必是一件坏事。我观张汉卿不是一心一意之人,便是与你结婚将来见到年轻貌美的,也会心猿意马,你倒不如找个一心一意对待你的人。”
“男人哪有好东西呢?”朱湄筠又抱怨道。“姐夫也不是,那么多老婆,哼。”
朱淞筠抿嘴而笑道:“好了妹妹,我们的家事儿复杂着呢,现在主要是你的问题。”
“不行,这么就把他放走了,我不甘心。”朱湄筠忽然说道,“我朱湄筠看到的东西,即使不想要,别人也不能要。”
朱淞筠苦笑不已,说:“你可不要做傻事儿冲动了,张家不是一般的人家。”
朱湄筠反问道:“什么傻事儿啊?我的好姐姐,你把我想成张屠户了?我是要动用一些手段,哼!跟那个小狐狸jing斗上一斗。”
只可惜朱湄筠算是找错了对象了,美咲根本就没有将张学良看在眼中,别看她在王茂如面前百般挑逗xing感入骨的可人样,可是在其他人面前却是冷眼相待。那张学良看到美咲越难追求,便于是心痒难耐,甚至连其他人也知道了王茂如有个xing感的冷眼私人女医生了,哪个男人都不喜欢。
王茂如没时间理会那些花花公子和闲的出奇的人,不过他倒是真有一事与张学良说,便找到张学良,道:“国防军即将新增加两个副总司令,其中之一我准备委任你父亲担任,你私下与你父亲说一下,让他准备准备,不出三五个月准备进京。云南那地方山好水好姑娘好,却不是一个壮志男儿之地,我需要你父亲帮助。”
张学良大喜过望,若是父亲做了副总司令,自己不就是小王爷了吗?他赶紧给父亲传递消息,张作霖在昆明接到儿子的信后也是乐不可支,终于轮到老子进zhong yang了。倒是师爷袁金铠摇头道:“此去,富贵是富贵无双,恐怕也是事非多多,不如在云南潇洒。”
张作霖道:“军官轮换制度成型之后,这军队便再也不是私人的了,早一步走比晚一步走强得多。他妈了个巴子的,秀盛让小六子给我传递消息,就是让我做好准备进入zhong yang帮他。”
袁金铠道:“王茂如计算无双,雨帅若是北上入京,做事万万小心,谨记一条,决不能与王茂如作对。此人对于危机判断极强,且对于报复对手便宛如毒蛇一般看似静窥不动,一旦行动如疾风暴雨般毫不留情,且喜欢斩草除根。大致北洋体系出来的都会留一份情面,这王茂如看似许多习惯与北洋人一致,实则不然,此人行事超脱常理啊。”
张作霖听罢后,沉思一会儿,便点点头呵呵一笑道:“他妈了个巴子的,说的我心里毛愣愣的。诶,他妈了个巴子的,洁珊,听你的意思是不准备跟我进京?”
袁金铠笑道:“云南这里气候极佳,我住在这里算是不想动弹了,bei jing既是福地,又是漩涡,我还打算在这里安顿晚年,便不去了。”张作霖百般劝说,袁金铠却不松口,张作霖只好无奈作罢。
王茂如准备选拔的两个副总司令之一是张作霖,另一个一直在吴佩孚和唐继尧二者之间徘徊,但不管哪一个人,对于王茂如来说都是即头疼又麻烦的人物。唐继尧老辣yin险,吴佩孚桀骜不驯,谁都不是好相与之辈。全**队中,只有这三个人还有一丝丝扯虎皮做大的能力,王茂如将他们三个人调往bei jing,看似给他们高官厚禄,但实际的目的就是架空手中实权,不再让他们指挥军队。三人心中自然明了,张作霖是看得清,早早地做了打算,唐继尧是无奈却又无可奈何,唯独吴佩孚心中是不服嘴里也有什么说什么,倒也直爽。
就在王茂如策划准备应付民党对他的弹劾的时候,唐继尧再一次向王茂如发出请辞函,希望告老还乡。王茂如这次并没有拒绝,接受了唐继尧的请辞,但随后暗中主使下国务院总理唐绍仪委任唐继尧为江西省省长。江西省在总统大选中选票全部给了民党,算是民党的省份,这次委任却引起了民党的不快,一些江西议员民党纷纷表示反对唐继尧赴任,而原江西省长因年纪和身体原因已经不处理政务了。唐绍仪斥道:“莫非江西官员希望建立国中之国?”唐继尧怎么说也曾经是当初民党的北伐功臣,现在被民党议员拒绝担任江西省长,却是让他心寒至极。
此时王茂如跳出来做老好人,规劝江西议员道:“唐蓂赓是民党出身,若民党不接受,岂不正好应正了那句话,叫做过河拆桥人走茶凉?”
此时民党正在就王茂如弹劾一事花费心思赚取最大利益,也没了心思与他在这方面斗争,再说不管是众议院还是参议员都是王茂如的北洋系人马说了算,便通过了唐绍仪担任江西省长一提案。唐继尧主动去职第十三军九婴军团长是一件对王茂如来说极好的大事,就此之下,唐继尧的滇系烟消云散了。
对于新任九婴军团长的人选问题,王茂如也没有亏待了唐继尧,由他的心腹大将顾品珍担任。但是实际上九婴军团的内部主事还是参谋长游书群,顾品珍纵然不是傀儡,却也不太好做。而顾品珍原来的位置,即四十八师团,师团长则由其手下大将139旅旅长金汉鼎担任,新139旅旅长则换成了牙克石军校毕业的军官任志飞。
现在,全部国会议员终于抵达bei jing国会大厅,弹劾王茂如的ri子终于到了。(未完待续。(.)m..阅读。)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九十六章 弹劾程序
民国十二年三月二日,星期五,位于北京崇阳门外的可以容纳一千三百人的中国国家国会大厅坐满了人,有议员,有士绅,有外国大使代表,有社会名流,段祺瑞和徐世昌作为北洋耆老也位列其中,不断有人前来抱拳施礼问候前辈,甚至在走廊中也挤满了记者。大家竞相交流着心得与新闻,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公开国会,更是一场规模盛大的全世界瞩目的国会,因为这次国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弹劾尚武大元帅素有九尾狐之称的王茂如,国防军总司令。
作为弹劾发起人,则是民国国会参议院次长廖仲恺,廖仲恺是以议员的身份在众议院发起的弹劾。国会弹劾法案中明确规定,参议院只有弹劾总统和总理的权力,众议院有弹劾其他官员的权力,除了众议员外参议院的议员也可以在众议院以国会议员身份弹劾,但参议员没有投票认定弹劾是否有效的权力。换句话说,现在廖仲恺只能期望自己的话语打动他们——更或者说给王茂如制造一些麻烦。
这场弹劾吸引的不单单是中国国内的记者们,甚至外国记者也纷纷跑了过来旁听,两百七十个记者席位上分别坐着各国的主要媒体记者或者代表——因为时间紧迫,外国媒体只得委托在中国的其他记者代表自己座位旁听。
之所以这一场弹劾如此举世瞩目,则是因为这次弹劾的对象是中国国防总长——一个掌握百万陆军、三百万预备役,被誉为中国华盛顿的军人,而他被弹劾的原因是因为他为祖国收复了两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争取到了苏俄放弃俄国所有对华不平等条约,从而引起国际社会不满。但是各国政府也没有想到,中国政府居然内部发生如此剧变,他们意图逼迫中国,让中国屈服。保证他们的利益,没想到中国居然有人会弹劾一个民族英雄。
有时候,政治就是一场闹剧,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弹劾王茂如的这场大戏,既需要疯子来演。又需要傻子来看。
此时时间是上午八点,而弹劾时间则是九点开始,结束时间就不知道了,也许结束时间可以持续几天。弹劾程序有六道,第一道程序是众议院议长刘恩格宣布弹劾内容以及介绍弹劾双方,第二道程序是弹劾一方的向众议院四百四十一名议员们陈述观点。第三道程序是被弹劾人王茂如陈述,第四道程是弹劾方对被弹劾人陈述的反驳,第五道程序是被弹劾方对弹劾方的反驳,第六道程序是众议院议员对该弹劾的投票,第七道程序是众议院院长公布众议院对于弹劾的投票结果。
王茂如现在还没有到,国会里面却早已经人声鼎沸,相互打探消息。试探态度,一个个上演着一出出官场现形记。
当里面的议员们和记者们相互交流着信息的时候,美国《密西西比周刊》记者乔治.布拉特.史密斯手中拿着笔记本和照相机,心中犹豫起来,不知道自己到时候应该是拍照,还是应该记录,他看了一下左右两侧,左边是一个一米五左右的亚裔人。留着仁丹胡,见到人就弯腰敬礼,一看就是日本人。日本倒是很热情有礼貌了,只是这厮英语完全不会,倒是懂得不少汉语。史密斯很想和人交流一下,但是日本记者似乎并不想和他说话,史密斯与他说了几分钟。那日本人只是笑着点头不回答。这让史密斯很是郁闷,日本就是这样,他们是不会拒绝,但是也不会合作。
感觉无聊的史密斯记者看了看右边。这也是一位黄种人,身高不到一米七,倒是显得不卑不亢,便试着用英语说道:“你好,我是《密西西比周刊》记者乔治.布拉特.史密斯。”
“《京报》主编邵飘萍。”这人的英语尽管不太流利,但是似乎很愿意和他交流。
史密斯一直都在中国采访新闻,上一次王茂如发表九九民族宣言的时候他正在西安,亲眼目睹了狂热的中国国民,并且撰文发回了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密西西比周刊》主编让他留在中国,采访中国的奇闻异事和所见所闻,当做乐子给美国人来听,于是史密斯就写下了一份专刊名曰《史密斯先生在中国》,每个周发表一次,很是赢得了一部分的追捧。
因为史密斯在中国已经三年了,他慢慢地学会了很多中国话,已经可以听得懂中国百姓的讲话,领会他们的意思了,因此史密斯记者更加对中国熟悉。《密西西比周刊》主编认为这次中国最重要的弹劾关乎国际走向,尤其是布尔什维克党的被承认程度以及中国的政府风向,要求他无比全力采访。
史密斯又试着用汉语说道:“可以谈谈吗?”
“可以啊。”邵记者笑道,随后揶揄道:“你的汉语口音带有西北的味道,用我们中国话来说,有一股子醋味。”
史密斯哈哈一笑,说:“你说得对,其实我在中国的山西、陕西和河南生活了一年。”
“我知道你,《史密斯先生在中国》,我看过你的文章。”邵记者笑道。
“谢谢。”史密斯问道,“作为中国人,你对这次弹劾元帅有什么想法呢。”
邵记者道:“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是政治家们的事情,不是百姓之间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看着他们就可以了。”他很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心中所想,问道:“我个人更加好奇,你们美国人怎么想?首先,您作为一个美国人,对这次弹劾事件怎么看?我说的是美国人,不是您的记者观点。”
史密斯想了想,认真说道:“元帅如果在美国,那就是美国英雄,没有人会弹劾他,因为他给国家带来了利益。美国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国家,也是一个爱国的国家,更是一个对为国做出贡献的人尊重的国家。所以,这件事在美国不会发生,作为美国人,我的观点是这场弹劾是荒谬的。可是正如你所说,这里不是美国,这里是中国,这里是中国的官场,现在弹劾与被弹劾的人都是政治家。天知道政治家们脑子里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弹劾?我到今天还没有想明白,难道弹劾他的议员是傻子吗?他的弹劾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啊。”
邵记者微笑说:“史密斯先生,你认为这场弹劾真的只是弹劾吗?错,这是党派的争斗啊。”
史密斯说:“我知道中国有四个执政党,其中一个是主政党三个辅政党,但是主政党并不强大,三个辅政党其中有两个是元帅曾经最大的支持者。”
“不,不是曾经,他一直以来都是支持尚武大元帅的。”邵记者说道,“所以主政党弹劾尚武大元帅,其目的无非就是打压这两个辅政党。”
史密斯笑道:“你的分析和我的分析惊人的一致,这说明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真高兴有人能够理解我的想法。既然我们这样……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这么‘意气相投’,不如这次报道我们配合一下,如果有遗漏的地方相互补充,你觉得怎么样?这个该死的只允许一家报社进一个记者的要求,我的两个助手只能在外面挨冻了。”
“我正有此意,史密斯记者不愧是美国人,这脑筋就是转得快啊。”邵记者笑道。
“那太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多拍几张照片了,届时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会给你使用图片。”
“那就太好了,我正愁忘记带照相机进来。”邵记者说着,见到门口的闪光灯忽然闪了起来,连忙说道:“尚武大元帅来了。”
王茂如是穿着军装走进的来的,黑色的国防军毛呢修身军装将他的身材完美的体现出来,国防军的这套将服干净利落,庄重威严的黑色外套,里面是纯白色的衬衫,配以蓝色的领带,煞是帅气逼人。腰间褐色腰带,腰带右侧前方是牛皮手枪盒,银色的枪把手赫赫生辉。再看看让的脚上,一双黑色长筒军靴一尘不染,亮着光,仿佛是一面黑色的镜子一般。
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左右两侧一文一武站着两个年轻人,穿西装的文人是秘书陈布雷,穿军装武官是代理副官长高亢,两人都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脸的斗志昂扬,更是显得王茂如此时信心十足。
“诸位,久等了。”王茂如冲大家敬了一个军礼之后笑道。
“今天看来……有好戏看了。”邵记者说道。
史密斯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一下尚武大元帅的腰间。”
“怎么?”
“那是一把枪。”邵记者苦笑道,“带枪进入国会,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史密斯点了点头,说道:“他要用武力来对抗弹劾吗?甚至解散国会?”
邵记者双手一摊,颇为无奈地说道:“段祺瑞就这么干过,唉……中国的军人历来如此,看来,尚武大元帅也不能例外。如果今天解散国会,我想明天就会爆发内战。”
“内战?”史密斯先吓了一跳,不过随后内心却是非常激动起来,对于记者而言,这种题材才最是吸引人眼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八百九十七章 弹劾私人生活?
望着王茂如意气风发在走在众人中间,左右除了军人就是部长总长,俨然已经是国家元首的架势,邵记者叹了一口气,心中已经认定了廖仲恺的弹劾定会失败,只是不知道廖仲恺将来会有什么下场。他语气低沉地说:“是的,内战,我不希望内战爆发,中国刚刚和平了两年,我们太需要休息了,我希望尚武大元帅不要犯这种错误。”
“一旦爆发内战,你会支持谁?”
邵记者想了想,说道:“正义,我只会支持正义。如果两边都是邪恶,那么我就会寻找正义。”
“可是战争中,哪有一方是正义的呢?”
“美国南北战争呢?”邵记者反问道。
史密斯嘿嘿一笑道:“南北战争我支持南方,但是很可惜,我是北方人。”
此时忽然响起了警锤的声音,“当当当……”一阵响动,众人纷纷坐好等待庄严时刻的来临。
“诸位,现在国会弹劾案,正式开始。”负责这次弹劾议案的主持人是众议院议长刘恩格,他在敲响了警锤之后大声地说道,“关于议员廖仲恺弹劾国防总长王茂如众议院弹劾案,根据国会管理条款,现在由我主持,诸位可有异议?”无人响应后,刘恩格说道:“那好,现在有请弹劾案发起方,国会议员廖仲恺先生发言。”
廖仲恺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上了主席台,主席台比周围高了一米半。他向上走的时候心中思索着今天得到的重要情报,心中不禁苦涩起来。如果那个情报是真的话,那么说明王茂如将要彻底对民党动手了。他隐忍两年之后。终于要爆发了。
我错了,我不该在此时弹劾王茂如,廖仲恺心说,如果这次弹劾成功了,民党的名声就要毁于一旦。他茫然地看了看台下,几个民党的议员走到其他人的耳边,悄悄滴传达着今天早上民党总部刚刚做出的决定。
希望他们能够及时得知。时间来得及。
他站在主席台上,拿出弹劾稿,照着稿子念了起来。说道:“今日关于弹劾陆军总长王茂如一事,鄙人仅代表个人,并非代表我所属党派。”
“什么意思?”台下轰然一声,代表个人?廖仲恺作为如今民党的党务主席。不代表民党弹劾。反倒是代表他个人弹劾,这是什么意思?
王茂如在台下忽然心中暗生不妙,坏事了,廖仲恺此番为什么要抛开他背后的民党不谈仅仅说是自己,那也就是说他想要揽下责任。弹劾失败,外接批评也只能批评他个人,而非民党。他为什么这么做,要知道。如果是代表民党弹劾,即使弹劾失败他也不会承认任何责任。但是如果代表他自己弹劾,一旦弹劾失败,是要坐牢的。
不对,情况不对。
这时候杨度坐了过来,陈布雷赶紧让开座位,杨度说道:“我感到不妙啊。”
“是,我也有同感。”王茂如说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改变弹劾目标了,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我也糊涂了。”杨度苦笑道。
这时候廖志鹏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他通过了拥挤的人群,艰难地来到王茂如跟前,说道:“秀盛,我的人今天发现了异常的情况。”
“嗯?”
“三十分钟前得到消息,今天早上有内线紧急传递情报说有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从民党的几个户头上转给了同一个人。”廖志鹏十万火急地说道。
王茂如尽管内心震惊不已,不过很快他又恢复淡然,小声地问道:“是在哪家银行进行的交割手续?华夏银行?还是交通银行?或者是南方银行?”
“不是中国的银行,是日本正银银行。”
“哦,他们将资金转给了谁?”
“根据我留在日本正银银行的间谍传递的消息,这个户头已经开了四年了,第一笔资金全部都是真金白银兑换的日元,而且储存地点是沈阳,所以我认定这个人不是日本人。而四年前在沈阳的只能是国防军军官,因此我怀疑是国防军内部有人将消息透露给了民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