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大家连夜滤出了几百壶的水来,都大为兴奋,让他们高兴的是有人在其他地方也挖出了泥水来,俞文松立即下令大家连夜过滤水来,倒是暂时解决了水的问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六十章 突厥人的隐患
20日一早,国防军第三师团第13步兵旅顶着太阳,终于抵达了沙漠,穿过这片沙漠就是克孜勒要塞,可是要穿越多久呢?大家心中都有些忐忑了,旅长俞文松说道:“大家把不必要的都扔掉,带着武器,子弹,帐篷,水壶,粮食袋,跟我一起进沙漠。兄弟们,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
第13步兵旅旅长俞文松的话给了士兵们坚持下来的勇气,现在即使向其他地方走也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于是这支没有后勤,没有辅助兵种,仅仅是作战兵种的四千人队伍踏上了进入沙漠的道路。遮天蔽日的黄沙吹得他们睁不开眼睛,而在沙漠中行走,不单速度慢还非常耗费体力,尤其是头上的日头让他们更是难以忍受。大家小心谨慎地喝着水,更多的人只是含着,不敢下咽。有经验老道的弄了两个水壶,一个装水,一个装尿,对别人说等到大家没水了,这尿过滤过滤也能喝,不至于渴死。
这支中**队,默默地穿行在中亚克孜勒库姆大沙漠中,然而,他们的方向又错了。
由于昨晚发生了萨哈林军团的叛乱,导致5月18日白天一整天苏军无法发起进攻,到了晚上接近凌晨的时候,布柳赫尔突然得知侦查发现有一伙儿不明国籍的军队向其靠近。布柳赫尔立即派遣军队前去阻击,双方在北方沙漠地带交战一个多小时之后才发现居然是自己人。
原来迷了路的辛比尔斯克铁军第24师余部四千余人神奇地居然误打误撞地跑了回来,这件事太神奇了。他们没有走错一步冤枉路,没有一刻耽误。也没有任何阻拦,在沙尘暴中连夜撤离,梅利尼科夫带着人在沙漠中走了整整二十六个小时居然神奇地脱险。
一万八千人的留守部队,梅利尼科夫仅仅带回了三千多人,阿伯莱斯基师长率领大约五千人向北突围,有将近一万人或者阵亡或者在逃亡的时候因为沙尘暴而失踪在沙漠中,这些人再也回不来了。
事实上战后统计,仅仅是毒气弹便杀死了近三千苏军士兵——这些是找到了尸体的。还有更多的人因为被沙尘暴挂起的沙粒掩埋起来无法确认。苏军为了推卸责任,战后一口咬定这次伏击战中国人的毒气弹造成苏军九千人的阵亡,这恰恰是苏军中亚集群中路袭击部队阵亡的总人数,包括阵亡,失踪,被俘。
19日的凌晨苏军正在忙于处理内部问题和欢庆梅利尼科夫率领军队安全返回,同时他们也正在准备对中**队进行新一轮的进攻。
5月19日上午的时候。吃过了早饭,布柳赫尔再一次召开会议重新评估中**队。昨天在睡觉之前他思前想后,敏感地发觉了自己的每一步都似乎在敌人的预料之中,自己就在圈套里。
“有内鬼,有间谍,由中国人的特工。”布柳赫尔冷汗迭出想道。“但是,谁才是内鬼呢?谁能完全知道自己的军事计划呢?”他想了很多人,可是身边的人都似乎没有这个能力办到——他没有去猜测克里姆林宫内的政治斗争,而问题恰恰出在了克里姆林宫里。
关于萨哈林军团的叛乱前后情况,第二政委玻斯特舍夫首先向第一政委梅利尼科夫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报告。并且让证人来讲述全部过程,希望梅利尼科夫能够支持他对萨哈林军团进行肃反的决定。梅利尼科夫右手骨折。他缠着绷带认真地听取了报告,沉思起来。他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玻斯特舍夫的处理方式。
但是参谋长索尔林斯基再一次提出反对意见,他主张只处理那些带头的就可以,玻斯特舍夫大声地指责其阿里,他强硬地宣称如果不肃清所有反革命分子,真正一定会被他们脱掉后腿。索尔林斯基这次没有选择退让,战争已经达到了这个地步,不能再轻易做出愚蠢的决定了,他站起来大声地与玻斯特舍夫激烈地争辩起来。
索尔林斯基认为萨哈林军团不是革命部队,不能以革命队伍的要求对他们提出规范,他们只是被迫拿起武器的白卫军,也许在他们心中,只想要回到后方做一个老百姓。玻斯特舍夫直指索尔林斯基的鼻子质问道你是不是觉得白卫军就是无辜的,你是怎么参加革命的,你还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布尔什维克?
听着争吵声,其实布柳赫尔内心之中矛盾重重,正因为玻斯特舍夫对自己的支持,才让自己的先中亚后东亚计划得以实施,可以说玻斯特舍夫是自己的贵人。而索尔林斯基是自己的智囊,且他说的没错,现在的确是不能再激怒白卫军了。只是这两个人怎么平衡呢,他不发言就是因为没有想好怎么处理现在棘手的情况。
倒是第一政委梅利尼科夫看得透彻,过于激进的办法在交战的时候肯定行不通的,这些萨哈林军团的战士们的确不愿意再打下去了,不如让他们撤回去吧。
正在司令部商议的时候,忽然传令兵拿着一封电报说道:“报告,敌人的一支神秘部队袭击了我们后方基地朱萨雷斯镇和列奥泽克镇。”
“中国人?他们有多少人?”
“几万骑兵,根据逃回来的士兵报告说他们穿着中国人的军装,很多还是中亚人,这是一支多民族组成的骑兵部队。”
布柳赫尔和索尔林斯基立即翻查资料,索尔林斯基惊呼道:“是中国人的第十六骑兵师,他们不是应该在塔什干驻防吗?他们来的好快啊。”
“这个第十六骑兵师团……是不是那些突厥人组成的部队?”梅利尼科夫忽然狡黠地问道。
“是的,还有很多卡尔梅克人。”参谋官科林雅科夫说道。
梅利尼科夫笑着说道:“我们可以不可以收买他们?”
“这很困难。”索尔林斯基苦笑道,“他们的族人全都在中国境内,如果他们旁边的话,他们的族人就有生命危险。”
梅利尼科夫问道:“其中有多少鞑靼人和中亚人?”
“应该有百分之四十吧,而且他们的师团长马克兰提就是鞑靼人。”参谋继续说道。
“这就好办了。”梅利尼科夫笑道。
“我的政委同志,你有什么好主意?”布柳赫尔问道。
梅利尼科夫说道:“也许这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绝对有用。”
“你说一下。”
“派人向这支骑兵部队散播流言,说中国人正在后方秘密处决白种人和中亚人,作为中**队中唯一一支近半数由白种人和中亚人组建的部队,这会使他们的士兵们对自己军队的信仰充满怀疑。从而让这支部队内乱,甚至自相残杀,具体用什么方式透露消息,我们要仔细研究一下。”梅利尼科夫双眼中流露着冷酷和玩味,对付中国人,不能只凭着武力了,在武力没有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动用脑筋。
北京,国防军指挥中心灯火通明,王茂如将帽子摘了下来,放在桌子上,他照了照镜子,问道:“百里兄,你看我是不是开始掉头发了?”
“掉头发倒是没有,但是我发现这一个月里你忽然生了好几根白头发了。”蒋方震淡淡地说道。
王茂如叹了口气,“是啊,白头发,我老咯。”
“你可不老,你现在是什么你知道吗?”
“是什么?”
蒋方震笑道:“男人四十一枝花,你现在还不到四十岁,你还是含苞待放呢。”
“你这个蒋百里,倒是会讲笑话了。”王茂如拍着大腿笑道,何如飞带着一本资料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道:“报告秀帅,各个地方军队准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之中。有关军队军官调动的组织计划已经安排好了,这是一份详策划案。其中涉及了近三百名高级军官的调动安排。另外,玄武军团、青龙军团、勾陈军团和九婴军团的军官们通过宣传司表态愿意赴西域一战,纷纷发表请战血书。”
“他们请什么战。”王茂如挥挥手好笑道,他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这是一次局部冲突,我们没有做好与苏俄帝国的全面战争准备,苏俄也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到最后双方绝对打不起国战来。不过他们的请战愿望还是好的,军人就应该有这种斗志,你告诉国防部对他们的请战的态度进行表扬,也让他们时刻准备着,一旦苏俄政府有所不轨,我们将接下来准备。”
“是。”何如飞面无表情地说道。
王茂如又吩咐说道:“翔云(何如飞字翔云),这次战斗之后的安置工作极其重要,伤兵安置,退役士兵安置以及阵亡士兵抚恤,都将花费我军巨额资本。尤其是伤兵安置工作,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后续治疗,公务员位置安排。你的任务极其繁重啊,望你能够承担起来。”
何如飞笑道:“请秀帅放心,属下定然不会让秀帅失望。”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十六骑兵师团内讧
何如飞离开之后,王茂如将策划书与蒋方震一同观看研究了一下,策划案做的非常详细周至,不由得赞赏起来。.23zw.蒋方震不禁欣赏道:“这计划做的着实不错了,何翔云此人能力甚强,可堪重任啊,若是踏踏实实地工作,他的能力却是翘楚。”
王茂如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认可,笑着说:“是啊,我也觉得他能力甚强,只是有些不容人的小缺点罢了,磨砺磨砺还是好的。”
“锐气而已,锐气而已,却不是不容人,秀盛言重了。”蒋方震又说起了别的话题,他不愿意搀和进入国防军内部派系的一些斗争之中,便拿起了中苏双方全面战争推演方案,说道:“参谋部关于在我国防部的中苏双方的国战推演中,无论如何也不能不顾忌到日本这个柴狈,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一切。日本人要是回头咬我们一口,我们就会全面崩盘。而且我认为,日本人极有可能改变现在的态度,他们一贯反复无常。”
“是啊,这个可恶的对手在想什么呢?”王茂如望着日本说,“东西伯利亚战役现在进展道什么地步了?”
蒋方震道:“日本本土没有增兵,他们非常犹豫是否继续投入在北方冻土上,那里一没有资源二没有人口,除了木材什么都没有。不过日本军部倒也并非袖手旁观,他们从韩国派遣了大量朝鲜仆从军进入战场,朝鲜仆从军的战斗力嘛还真是……呵呵,要不是他们的帮倒忙,也不至于战事胶着,哈哈哈。”
“他祖母的朝鲜人还真能捣乱。”王茂如也大笑道。
“报告。”密电司司长李文彬推开门走了进来,说道:“18日战场报告,受到小规模沙尘暴的影响,第三师团第13步兵旅仍旧失去联络。黄龙军团112旅对苏军布柳赫尔所部进行了反击,但是遭到苏军的顽强阻击撤退回来。第十六骑兵师团按照计划袭击了列奥泽克镇和朱萨雷斯镇,并在朱萨雷斯镇取得大捷,然而在列奥泽克镇遭到苏军三个步兵师的顽强阻击,第十六骑兵师撤退返回到朱萨雷斯镇驻扎,准备休息一天之后绕开敌人阵地进行穿插包围。龙城机场18日发生意外,两架轰炸机在起飞不久因为设备长时间使用,发动机爆缸,索xing飞行员及时跳伞获救,仅仅飞机坠毁。在西域泰西省的北方战场,蛟龙军团第四十三师团袁祖铭部与苏军中亚集群左翼部队接触,双方开始对峙但并没有交战。我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附近出现可疑人物,新疆第二武装警察旅正在全力围剿。苏军卡迪斯托夫率领中西伯利亚集群收复库尔干,前锋部队已经抵达鄂木斯克,并忽然开始南下。苏军东西伯利亚集群正在快速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路基向雅库茨克行军,估计一个月后能够抵达雅库茨克战场。日本朝鲜仆从军发生哗变,死伤三十几人,具体原因不详。英属印度派遣部分牧民向我克什米尔移民,被我西域军民驱赶。”
“很好,继续严密监视各方动态。”王茂如道,他早就知道会和俄国正面来这一场战斗,如果不是国战,那就一定是西域之战,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将身家压在了西域上。
在东方,他只能依靠着耀武扬威的恐吓对付日本人,还全凭了佐藤——也就是李慕含这个依靠着指挥和男se影响日本证据的间谍,才迫使日本人将目光对准其他地方。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也是由人来决定的,因为历史记录的不是大自然,而是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生活,和左右人的决定。
历史的强大惯xing固然厉害,但是也不能忽视蝴蝶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决定足以使得未来历史走向了不一样的道路,就像现在一样,王茂如给西域军区数千万的物资消耗,就是等着这一场战斗。然而,王茂如却没有想到的是,历史还是由人来影响的。
如果在5月17日晚上的时候,布柳赫尔可以不顾伤亡执意趁着沙尘暴挂起对克孜勒要塞进行总攻,如果他们没有发生萨哈林军团的内部肃反,则中国人的亚洲之心战役将宣告失败。
而历史没有如果,就像是如果第十六骑兵师团不是由马坎兰提这个鞑靼人领导,第十六骑兵师团就会在5月19日,绕到俄军从背后给与他们最凌厉一击,导致苏俄的征服东方计划失败——历史有意外,马坎兰提就是王茂如和国防军的意外,也是战后西域军区最不愿意提起的一件国防军的丑闻,它甚至影响了国防军未来的发展。
5月20日一早,刚刚因为冒进而遭到失败的第十六骑兵师士兵们一早起来收拾马具,准备一切,明日执行穿插袭击任务,这时候侦察兵们忽然抓住了几个从“中国逃出”的突厥人。而这些侦察兵恰恰是突厥人骑兵,“逃出来”的突厥人对同胞他们说中国人正在秘密屠杀突厥鞑靼人,而后杀光所有中亚种族人。
突厥骑兵们勃然大怒,立即向上司报告,马坎兰提听到手下的报告也盛怒不已,说中国人背叛了他们,突厥骑兵们嚷嚷着要向汉人报仇,一时间群情ji奋。但是过了一会儿之后,马坎兰提清醒了过来,且不考虑这个故事的真实xing,可是这些突厥难民是怎么来的呢?难不保这个人就是敌人派来的间谍,等到他再一次找到这个人的时候,忽然得知这几突厥人因为想要为族人报仇攻击军营中汉族士兵而被当场击毙。
这一举动更加促使了第十六骑兵师团内部的民族矛盾,有se人种认为这是黄种人在故意杀害,封锁消息,并且在一些ji进的人的鼓噪下拿起了武器。汉族士兵感觉到莫名其妙,在王茂如的国防军中,任何向国防军士兵发起的攻击行为都被视作挑衅,中国国防军士兵必须给与反击,否则视作软弱给予处罚。王茂如的手下如狼似虎,遇到几个想要攻击他们的突厥人,自然毫不客气手软全都突突了。
但是由突厥人组成的骑兵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汉族士兵是在故意杀人灭口。
第十六骑兵师团是一个两旅团制骑兵师团,它的前身是塞北独立骑兵师,只有四千人的规模,后来为了增加西域军团的战斗力,王茂如将其扩军为两旅团制骑兵师团。并且委任齐斌为参谋长控制军队的行动策划权,并调入了在俄国作战表现卓越的赵阿九担任另一个骑兵旅142骑兵旅的旅长。所以第十六骑兵师团很不一样的地方是他的两个骑兵旅番号为45骑兵旅和142骑兵旅,所以两支部队番号差的有点远。
142骑兵旅是一支绝大多数士兵为黄种人的骑兵部队,全旅六千人,其中三千人为西北汉族人,两千人为西北回民,另一千人为meng古人、畏兀儿人、塔吉克人卡尔梅克人、藏族人和羌族人。而45骑兵旅有三千余人为突厥人,一千多卡尔梅克人,一千多汉人另其他民族士兵,所以第十六骑兵师团的民族成分也是最为复杂的部队之一。
正式由于第十六骑兵旅的民族复杂xing,导致了该骑兵师团的建设一直以来被军团长任元星忽略,除了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榴弹枪外,该师团只配备了几十门迫击炮和骑兵炮。这也是导致马坎兰提听到后方处决白人和中亚人的时候态度大变的原因,一直以来汉族人对他们的不信任,使得该师团长期以来累积了很多内部矛盾。此时此刻因为一场苏俄人布置的反间计,终于在这里突然爆发了。
原本计划中第十六骑兵师团作为一支奇兵,5月19日开始sao扰苏俄后方补给线,并实施穿插袭击苏军指挥部,但是一大早的时候这支部队居然在准备一番之后被告知暂缓行动。
赵阿九找到师团长马坎兰提,请求军队开拔,马坎兰提说道:“现在我们的部队正在侦查,由于失去了突然xing,敌人很可能进行了埋伏。”赵阿九尽管觉得马坎兰提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却是心中怀疑起来,因为他们的部队是作为穿插部队,而不是什么奇袭部队,一万四千人的骑兵部队早就失去了奇袭的作用。就这样,在马坎兰提的拖延中,5月19日这一天都在朱萨雷斯镇度过的。
然而更大的矛盾在突厥人和汉族士兵们中间隐藏了起来,参谋长齐斌并没有发现这个矛盾,或者说他乐观的以为战争时期,国防军士兵会一致枪口对外。这个牙克石陆军士官学院毕业的参谋误以为突厥人会向满族军官和回族军官一样,先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才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可是突厥人是先民族再国家思想,长久以来他们以部落居住,国家这个概念根本没有形成,在他们的心中本民族利益重于国家利益。rs!。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第九百六十二章 种族对峙
20日的晚上,在朱萨雷斯镇,第十六骑兵师团驻地发生了一次军营谋杀事件。
两个在45旅的汉族士兵半夜出去撒尿的时候被人用刀割喉并且戮尸,其他士兵去厕所的时候踢倒了尸体,这才发现这起残害案。由于白天盛传突厥人要报复,此时汉族士兵也心情紧张,立即想到这事性格暴躁的突厥人在伺机报复。此举引起了军营中45旅汉族士兵的极大不满,当下有士兵叫喊说:“我们也要报复!”不过还是有冷静的军官说此事蹊跷,应该找到长官来处理,并且下令大家保护现场。
当第十六骑兵师团45骑兵旅的汉族士兵们找到旅长阿齐兹的时候,饮酒微醺的阿齐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两个人是苏军间谍杀的,这两个牺牲的汉族士兵算作英雄处理吧。战争期间,军营稳定最重要,汉族军官立即抗议起来,阿齐兹怒道:“你们敢违抗军令吗?”汉族军官们愤怒离开,此时阿齐兹左思右想觉得这件事不好办,便首先找到了参谋长齐斌商议。
齐斌这个参谋长其实还是得到了突厥人的认可的,从齐斌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突厥人,还是畏兀儿人,蒙古人,汉族人,回族人或者是满族人、哈萨克人都是中国人,他特别希望中国不要出现民族矛盾,导致虚耗内斗。他的心思是好的,于是在阿齐兹对他讲过之后,立即着手处理此事。不管这两个汉族士兵是谁杀的,现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引起内斗。阿齐兹的态度尽管有问题,可是他的处理方式没有问题。齐斌支持阿齐兹的做法,将一切不好的行为推卸给苏俄。
但是士兵们不是傻子,有汉族军官大声质问苏军间谍怎么可能戮尸?怎么可能把尸体大卸八块?在齐斌的刻意压制下,45旅的汉族士兵愤愤地回到军营,但是他们回去之后越想越憋气,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是突厥狗,肯定向着自己人。咱们跟他没法说道理,大伙儿找赵旅座评理去。”有士兵提议道。
士兵们口中的赵旅座,就是142旅旅长赵阿九。他们觉得这件事齐总参谋长一定是成了“汉奸”,随即表示对他不信任,也表示对此事处理的不认可。
于是45旅的汉族士兵半夜找到142旅的汉族士兵,双方士兵在一起商议之后。觉得这些突厥人要欺负汉人。两个旅的汉族士兵立即联合起来准备找这些突厥人的麻烦。他们准备了刀枪棍棒,后半夜的时候报复性地袭击了一伙儿突厥人士兵。
5月21日一早,突厥人也立即纠集起来要找汉族士兵的麻烦。
双方首先开始言语上的吵架,随后开始相互推搡,继而操起武器进行对峙,三千多突厥士兵和五千多西北汉人士兵先是打斗起来,随后枪对枪炮对炮,在军营中咆哮对峙。
师团长马坎兰提这才刚刚听齐斌报告完毕昨晚的处理情况。他夸奖齐斌做得非常好,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流言在普通军士中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参谋长齐斌这时候显露了他稚嫩理想化的一面。他向马坎兰提建议双方士兵后撤暂时分开,由各自长官进行劝说。
赵阿九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讲问题解决,找到杀人凶手,还大家一个公道,而不是把矛盾搁置——矛盾只是被推迟了,并没有得以解决,反而会滋生更大的矛盾。
师团长马坎兰提也一口咬定昨天晚上的杀人案一定是苏军间谍干的,绝对不是突厥士兵动的手,尽管突厥士兵参军也才一年两年,但是国防军士兵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袍泽下手必须被执行死刑,因此突厥士兵不可能犯这个错误。他认为现在汉族士兵是无理取闹,而且昨晚后半夜对突厥士兵遭到的殴打事件一定要严惩,打人者必须执行战时军法。
战时军法中规定向战友下手必须被执行死刑,齐斌也觉得太过严重了,他刚要劝说,便听到赵阿九大声怒吼道:“不行,这样一来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第25旅旅长阿齐兹说:“你们的人在背后屠杀我们的族人,我们在这里为你们汉人卖命,你当我们突厥人都是傻子吗?”
赵阿九大怒,指着马坎兰提大骂他偏袒自己老部下,是一个十足的笨蛋,这样的流言可信吗?
马坎兰提冷笑道流言不可信,为什么你们要杀害送信的人,是不是做贼心虚了?师团长和旅团长在指挥部便吵了起来,可想而知士兵们会是什么状态了,参谋长齐斌还想做好人劝和,却落得双方不满意,赵阿九指着齐斌的鼻子骂道:“你这个书呆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是谁非还看不清吗?”
1...604605606607608...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