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初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半生蜗牛
回到屋里,淑文还没就寝。我自顾自上了床,躺了下去,没片刻突然听到一声门响,接着听到丫鬟低低地对淑文道了声“喝了……”
大唐初见 第50章 番外:姚淑文(上)
姚惜英,字淑文、平安。
‘平安’是娘亲取的,那年我十四岁,阿爷因罪入狱。
娘亲说阿爷是被冤枉的,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个人来承担所有责任,而阿爷是刺史,这个祸就落到了阿爷的身上。
太原郡百姓所食用的盐,多从河南道运来。盐乃人民生活必需之物,官府对此管制并不严格,商人买卖货运,私营获利,已有几十年历史。
本来一切都那么平常,但那一年,事情却发生了转变。
几个大盐商相互勾结,囤积居奇,抬升盐价。小商贩见利益极大,手中虽有盐,却囤不出售。一时盐价破天,有价无市。太原郡里,人心惶惶。不是天灾,全是*。
阿爷是刺史,在发现出了事时就一直极力想法救市。官府囤积的那点盐怎够全郡的百姓?官盐不够,便想法找盐商。无奈找了那几个大盐商,都推说库里无货,找小商贩?聚百蚁可有请一象容易?何况百蚁惟象是首,大商贩不肯出售,小商贩又怎肯?
寻求商贩售盐无望,一时请求别地调盐突然,辗转拖延已近一月,人心更加慌乱,群愤难平,惊动了朝廷。
朝廷派人调查,事情如此之大,必要找人问责。阿爷负责治理郡里,出此事,当负首责。
我还记得,那日阿爷被兵士架走的情形,历历在目,此生难忘。
一直生活着的家宅被封,我与娘亲搬了出来。蒙阿爷昔日好友相助,替我和娘亲找到了一处安身的小院。
那之后,我们所有关于阿爷的消息,都只是听别人所说。
有人说:刺史被审了
有人说:刺史认罪了,现在已经被报请朝廷定罪了
有人说:朝廷发话了,为官不为民,治理不严,死罪
……
所有,只是为平民愤。
娘亲听到判罪的消息时,就昏了过去。阿爷是娘的天,天不在了,人活着也没了支撑。
决日之前,五次复奏,都没改变朝廷的决定。阿爷还是被执刑了,那也是我与娘亲最后一面见他。
娘亲硬撑着去见了阿爷,她要让阿爷放心地走。我第一次感到了生命之轻。
世上只剩我与娘亲,可在那之后不久,娘亲的身子,也日渐变差。大夫说,那是心病,是思念之疾。
娘就像雁,阿爷走了,只剩她‘孤雁’,便‘绝飞’。
“‘平安’,就叫‘平安’吧,你爷为你取字‘淑文’,可却没等到你婚嫁的那一日……我也许……叫‘平安’吧,这是娘送你的字”
我还记得,卧在床上的娘亲,从泛白的嘴唇里说出来的这句话。
娘将我安排给了阿爷的好友,他从长安赶到了太原郡,接我离开。
离开太原郡的那一天,我坐在马车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眼泪止不住流出来。
这是真的要离开了?我以后都见不到娘亲和阿爷了……
我所有关于为人的学问,是从阿爷那里学到的,而如何为□□,都是娘亲教的。
娘用她一生,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女人。
我第二次见到了他,那个我要相伴一生的男人。
他面容虽清秀,可却透着一丝黑气。阿爷说过,这种面相的人,傲慢不驯。我还记得上次见他时的样子,他还不似现在这般。
那年我五岁,他三岁。他阿爷那时升官,回长安任职时路过太原郡,去拜访我阿爷,在我家里住了几日。
他当时躲在他娘亲身后,小心地探出头看人。
我阿爷看了打趣他说:“弘博害羞了,不敢见你未来娘子?”言罢引得屋内众人大笑。
他却躲地更深了,年龄小没听懂,却知道众人在取笑他。
我在杜府住了下来,作为杜家未来的儿媳。虽如此,却还是寄居屋檐。
杜家家大,仆人很多,主子却只有三个。杜父因与阿爷是好友,于我十分照顾,安置了丫鬟照顾。可我如何,都是外人。我只求能平静过日,对何人都不敢触犯。
安生过了一年,才及笄,杜父就开始张罗我同杜弘博的婚事。我知道,杜父是觉得杜弘博太放纵,想要一个人管着他。可我,如何可能?
我与他的婚事,终究是到了。自打住进杜府,我便知有这一日。
婚事办的极大,因为是杜国公,因为是国公府唯一男嗣的婚事。
丫鬟走来走去,忙里忙外准备。我只需坐在那里,等着她们妆饰。
拜堂、成亲、行礼,一切稳步就班,我成了杜三全的妻子。
不过,他并不喜欢我。他喜欢会讨欢心的女子,我太安静。
我没有想到我如此令他讨厌,竟使他搬到了书房,一搬便是两年。
这事,杜父管不了,杜母宠他,由着不管。娘亲只教了我如何为□□,却没教我,那人不喜欢我该如何。
过了些时候,我适应了,还能在府里住着,他不喜,随意。
他在国子监上学,平日里也没多少机会见面,府上藏书不少,我也乐得清静,互不相扰。平日里,会听到丫鬟议论他,偶尔知道他的一些消息。
他再次进这屋,却已是婚后一年七月。他说,他要纳妾。
……
杜父知道了,动了大怒,锁上宗祠的门,关门打他,任由外面如何劝都不肯开。府上大乱,杜母喊着人撞开祠堂门,进去后却发现人已经被打的遍身血,气若游丝。
杜母爱子心切,哭喊着指责杜父,急命人去找了大夫。大夫来了,见这情形,却不敢下手,人就剩一口气,怕出大事。
杜母恳求杜父去找御医。杜父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连夜进宫求见皇上,领了宫里最好的御医回府。
几个御医忙活了一整夜,才将骨头接好,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我不知我对他到底何种心情,他要休妻,可看杜母因整日担忧他日渐消瘦,我却也暗暗替他祈祷,希望他醒来……
再后来,已是一个月后,听丫鬟说他醒了,我竟觉得有丝欣喜。晚上,等他屋里没什么人了,我开门进去。没想到他没就寝,看到他躺着眼睛直直看着我时,给吓了一跳。
但他比我更惊讶,看到我,突然变得警惕,还小心地掖了下被子,往后缩了下。
我没有想过他还醒着,一时无话,只好问他感觉如何,他回了之后又是无话。无言相对,与他眼神相对,他先尴尬转了眼。站了片刻便告了辞,他应该也不想见我。
大唐初见 第51章 番外:姚淑文(下)
再次见他,他到了主屋的屋顶上。
我不知他为何要上去。他坐在上面发了会呆,突然站了起来,目光决绝。此刻我突然察觉到了些不对劲,正欲吩咐下人,却突然听见一瓦落地,看到他惊呼的表情,我放了心。
即便他刚刚是有什么念想,现在看样子,是绝不可能会跳的了。
仆役要上去帮他,他却又坐了回去。“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句是绝好的句,却被他用来做了借口。
看他耍赖,坐在上面制止仆役上去,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还是散了众人,吩咐了他们过会再来取那木梯。
过了会,从窗缝间,果然瞧见他笨拙小心地探脚下了木梯。
丫鬟那天突然带了张宣纸进来,说是他让人送过来的。我打开看了眼,纸上是黑色炭字,字体不是我所认识的任何一种,但好在还有些神似,也能猜出一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短短二十字,却字字铿锵,对楚霸王称赞欣赏之情喷薄而出。
按他要求,用行文书写了一遍,让丫鬟给送过去,顺便问一下作诗者何人。
好诗难得,吟咏几番,想认识作诗者的心情更加急切。
丫鬟领了回话,说作诗者名为‘天使’。我听罢皱眉,天使?莫非是哪个使臣?突然听见门外一阵骚动声,刚回了神,却见他已经站到了面前,目光急切,手里卷着一册书。
“你可会读《论语》?……正好,我有《论语》”他道。后来才知道,他醒来失了忆。只是,竟然连字都不识了。
教了他几日,他学的极认真,后来,只是传纸问我。即便失忆,他还是避着我。
他写字不用墨,只用炭。字如其人,他字里少了傲气,却多了稚气。
过了几日,我终于是忍不住,去了邻院,问他寻那位‘天使’的诗作。
他说,作诗之人是个隐士,他说,那人最近未寄诗与他……
我心情忍不住低落,忽然听他说,之前那人寄过几首词与他,听着眼睛又亮了。作的如此好诗的人,想必作的词,也一定豪气非常,结果,却出乎我意料。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他说,作词之人,是位女子。女子……难怪如此情意绵长。心思细腻,又充满豪气的女子,定是位奇女子。
假日结束,他又返回国子监上学,只是不久休息,他又进了这屋。
他昏迷醒来后,来这院的次数,倒比先前两年都多……
他冲进来,浑身酒气,让我教他写字,言辞恳切。我同意了,他却突然像个孩童落泪。看模样,不知受了什么委屈。
隔日,听丫鬟说,他早早地就在外面等着了,想必也是意识到了昨晚的唐突。
再次,已到中秋。天上一汪满月,亮的清凌凌,触此景,止不住地想念娘亲阿爷。还记得最后的一次中秋节,娘亲备满了一桌的食物,与我坐着等阿爷。物是人非,现在却只剩我一人……
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低头却见他。
他说,谢我教他,学业才赶了上去。我帮了他没多少,倒是他言重了。
两人待着没话,随口问了他一句那隐居词人,却听到他说又寄了一首词过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呵,那女子,怕也是个痴情人儿,倒不知与他有怎样的故事……
皇帝设宴,请百官,本不想去,无奈身为杜国公府的儿媳,既然顶着这个名头,这些宴会就避不过去。
早起妆扮好,出府见到他,他看到我先是一呆,突然极力憋着笑。看到他这副模样,心里窜起了火,我的妆扮就这般让他觉得好笑?!
有杜母在,一路隐忍,可他却一路笑我。到了地方,下马车时,见杜母没注意,伸手掐了他一下,他突然忍不住疼出了声。
杜母问他,他谎称是自己不小心,手碰到了马车,引得杜母无奈说了他两句。我见他窘状,忍不住扬笑。
杜母与那些人攀谈,我不认识她们,安分坐在一旁。即便如此,祸事还是找了上来。
那妇人赞他:如此有才有貌之人,只有长安城里,国公郡公家的那些小姐才配得上。
是,她说的没错,我,是高攀了……
早已习惯如此,但心里还是免不得疼了一下,攥紧了手,努力忍住不让自己出丑。
怎料,他突然说:“众位国公郡公的小姐是好,但弱水有三千,三全只愿取一瓢饮,娶到淑文,三全已经感慨三生有幸。”
……
他是在帮我解围吗?
手突然给他握住,想必被他发现了我的紧张。
宴会过半,他从别处回来,坐回后突然大松了口气。我看的奇怪,正猜测间,却见他眼睛一转,嘴角扬起邪笑,凑上了前来。
“才片刻未见,娘子就想为夫了?”……
‘娘子’?头次听他说,却是为了取笑。恼了,又想伸手掐他,怎料被他发现,擒住了我的手。拉扯半天,却被众人发现。他腾地松开了手,红脸转了头。
他整日忙着,来访送信的人络绎不绝。那三只小鸽子,不知是谁送他。信鸽信鸽,既是信鸽,倒不知是谁想着和他以鸽传信?
那日,杜母突然将我喊了过去,左右说了一番话,要我让他回房。心里觉得苦涩,当初是他要搬出去,我又如何能让他搬回?
不知怎么,杜母狠了心,拆掉了他书房的床榻,又下了命令,不准府上任何人帮他,他回来知道了,不知会是何表情。
两日后的午间,他径直推开屋门进来,直接躺上了床榻卧入被褥。听说,他曾找过杜母两日,可都被杜母有意躲开。他就在那书房冻了两夜,虽染了风寒,却也没改变杜母的决定。
这,就是我的命吧,同床,异梦,无情人。
他突然让人送了几包点心过来,不知何意。是糯米糕,红豆馅?呵,我可不管乱猜想。我尝了两个,甜的有些腻了,放着总觉着浪费,就吩咐了丫鬟分了。
那日,身子突然觉着乏软无力,所以早早就寝,不料一夜没睡安生。清晨,脑袋觉得昏沉,总觉得是病了,想起身来,不料却咳嗽了两下,惊醒了他。
他发现我难受,比我还着急。脑袋突然被他勾着,碰上了额头,一时就想推开他,不料却给勾的更紧了。
心里,突然流过一股暖流。从前生病的时候,娘亲也会这样探我的额头。
他命人请来的大夫,可他却不信人家的医术。看他着急地没了头脑,我忍不住开口,吩咐楚儿随大夫出去取药。
药苦,我如何不知,但为了治病,还是忍着喝了下去,倒是被他瞧见我怕苦,差人又买了糯米糕回来。
他说:这是买来给你去苦味的,别再分给别人了。原来他这么在意。
那是我第一次去长安城的东市,来此近三年,才见识到如此繁华的集市。
他领我去了那家卖点心的店。之前他应该是与别的女子来的,店里的伙计认识他。那伙计三番五次劝我的话,我怎听不懂?可他,就是那招蜂引蝶的人……
府里的不说,那个给他寄词作的女子,词里深情露骨,谁人看不出来?还有家里那几只信鸽,也不知会飞往哪位绝代的女子那里……
出来的时候,街上人突然多了不少。他突然牵上了我的手,那么自然。我愣在原地,这是他头次碰我的手……
被他拉着走,早已没了逛的心思,渐渐走出闹市,却突然听见有人喊他。
是个女子,面容姣好,我比之不上。
他介绍我给那女子:内人。满面的笑意。
回去的路上,想到今日听到见到,止不住生气不想理他,恨他招惹那么多的情。但,想到自己与他有名无实,又止不住失落。
杜家叔母过生辰,我随他前去。席上,又有他惹的情。
这次是公主。桌下那番动作,我全看在眼里,但又能怎样……
他从外面回来,看到摇椅不在了,责备我送人。那人是他的娘亲,他娘亲见到摇椅喜欢的很,我怎敢逆着不送?他从来只知道怪我,何时替我想过?心灰意冷,他却突然说,他心意送过我。正觉可笑,准备反驳时,唇却被他吻上。
“我将心送你”他道。
虽不知他是否同别的女子说过,但还是陷了进去。
大唐初见 第50章 开学
安排杜安他们加了两日班,将五张椅子的零部件给做好了,又将椅面运给了先前找的那个工匠,让工匠慢慢刻着,不着急,刻好几张运回几张。
看着五张椅面给运走,总觉得,是不是该招个专门雕刻的工匠来府上?说不准日后,可以弄个班子,专门卖卖摇椅去。
国子监又开学了,临近走了,我才发现这一月几乎没看书本。只片刻觉得有些悔意后,又心安理得了。
京兆杜陵到务本坊有些距离,坐了马车,摇晃了有一会后到了地。路上返学的学生不绝,倒也是一大盛景。
“三全!”
突然听到身后一声熟悉的喊声,转身,见是苏、萧二人,扬了笑脸打招呼。
“二位好”
“看你是好了?”萧守规问
“还好,还好”简单寒暄了两句,三人并行进了学堂,里面已有不少学生在整理东西。
我找到了自己的位子,摆好了笔墨,坐着等博士。
不久,博士来了,身后随着进来一人,只一眼我就吓呆了。
“安静”博士道,“这位是新入学的国子生……”
什么?衡山那丫头疯了?即便再如何玩耍,怎么敢混进这国子监里?给朝里的那些老臣知道了,还不知会如何上奏她。
博士出去准备开学事宜,我忙凑到了萧守规旁边询问。
“是晋王,他安排进来的”萧守规压低声音道
闻言我瞪大了眼,李治是疯了?这么任由自己妹妹疯。
“这……这里面也有认识她的吧?就不怕被发现?”我疑惑不解,问道
萧守规摇了摇头,道:“不知,可能已经打点好了一切。即便是认识,估摸也不敢说”
我……
朝衡山那边瞥了一眼,已经有几个生员朝她围了过去。
“李恒兄,恕在下冒昧,敢问兄台父亲是哪位?不知可否认识?”一生员问衡山
我心惊了下,只觉危险袭来。国子生都是蒙祖上资荫的,得父辈官三品之上的才有资格进来,衡山要怎么圆这问话?
我凝神细细听着。只见衡山款款一笑,落落道:“区区不才,父亲大人只是一介小官,在离长安很远的小地任职。蒙晋王赏识,我才有这机会来此学习。”
言罢,只见围着她的生员脸色些微变化了下,有些不屑,但很快又转了回去,也是顾虑晋王的面子。
“集合!开学礼要开始了。”门口一人喊话道
我忙随着萧守规出去,现也无暇顾及衡山的事,怎么说她也是一个公主,轮不到我去担心。
开学礼上,祭酒长篇大论废话了好一阵,无非是些‘抓住光阴,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光宗耀祖’什么的些好话。站的我腿都酸疼了,在废掉之前祭酒结束了他的演讲。
“杜三全、杜师兄有礼”
散场的时候,衡山突然冒出在了眼前,吓了我一大跳。
“不,不敢当……”受宠若惊,哪里敢让一公主喊我师兄。
“师兄谦虚了”衡山抬头,我看到她眼里狡黠一闪。
“早闻《云水禅心》曲,今日有幸见到作曲者,李恒心情激动,可有荣幸,能与师兄相识?”衡山道,一点不像认识我的样子。
“师,师弟过奖,我,我不敢当……”都磕巴了,全给这丫头吓得。
“师兄此话,是,不想与李恒认识?”衡山挑眉,一脸无辜。
我心情顿时郁闷,无奈道:“不是……在下荣幸……”
衡山得意一笑。
瞥到萧、苏二人,早已在旁边忍了笑意许久,我心中暗暗愤骂了两人几句无良。
回了学堂,上了一堂课后便到了午间休息时间。
博士前脚才刚走,就见衡山两下收拾好了,准备往这边过来,但中途杀出一人,半路拦住了她。
“李兄可是要去吃饭,一起吧”是王茂时,看准了时间冲了过去。
早先就见过王茂时与男装的衡山一起去看过马球,一定认识是衡山,且王茂时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晋王安排衡山进国子监,也一定与王崇基打点过,估计王茂时早所有人先知道的。
“不必麻烦了”衡山冷冷拒绝
“不麻烦”王茂时还保持着笑脸,“晋王吩咐在下好好照顾兄台,茂时不敢怠慢”这么绝好与公主增进感情的机会,王茂时怎么肯放过。
衡山瞪着王茂时,王茂时却还是一副笑脸,不恼不怒。
“国子监里有何美食,在下一清二楚,还是让在下领兄台去吧,也顺道带兄台熟悉一下地方”王茂时道
衡山愠了半天火气,无奈人多不好发作,狠跺了下脚,夺步出了学堂。
王茂时紧随其后,但在路过我时,却目露寒气,狠瞪了我一眼。
“三全,可收拾好了?走吧”听到苏宝同喊我,我才回过了神,应了声跟上了两人。
晚,回了学舍,发现索朗顿珠的桌上柜里全空着,问了别人才知道他因为家离得远,延长了几日假期。
学堂的生活,每日除了听博士讲课,就是小息片刻再听另一个博士讲课,无趣的很,可又不能不学。
这两日,衡山充分发挥了她的外交才能,认识了不少人,很快融进这学堂。而王茂时,就像匹狼,眼神时时刻刻盯着衡山,生怕这只羊落到别的虎口。
两日发生了不少事。听别人说,王茂时有暗地里警告过几个子弟,让他们别再缠着衡山。我是没亲眼见过,但根据以往对王茂时的认识,相信他能做出这事。
那日晚,刚放了学回到学舍,却见舍里通亮,窗上一个人影晃动。
警惕地推门,待看到是索朗顿珠时大松了一口气。
索朗见是我回来,面大喜,三两步大跨了过来就是一个熊抱。
“扎西德勒!哈哈哈哈,三全兄,好久不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