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哈?”
顾锦年还真没想到,会是天魔老人,忍不住惊讶。
“这些人你不要去管,他们的实力,高深莫测,踏入第六境,等到天命降临,这些人都有希望踏入第七境,锦年,你也要抓紧时间提升修为了,王朝牵绊不了你多少时间。”
“待天命之争,个人武力,将颠覆一切,倘若有朝一日,你能踏入第八境,这天下一切,在你眼中都是浮云,大夏也好,大金也罢,即便是号称无敌的中洲王朝,在你眼中也不过尔尔。”
顾老爷子出声,这般说道,叮嘱顾锦年早点提升修为,不要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王朝上。
“孙儿明白,不过这第八境,只怕.......有些难。”
顾锦年明白这个道理,当个人实力达到极致的时候,可傲世天下。
但问题是,别说第八境了,当今第七境都是无敌的存在,一个时代也就是那两三个人,甚至按天魔老人所说,当世真正的第七境根本没有。
那几个仅存的第七境强者,一个个躲躲藏藏,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可见第七境有多难。
所以第八境,不能去想,想反而是没有。
“这倒也是。”
“行了,快去准备吧。”
“锦年,这一次,既然要做,就做绝来,你不需要担心任何问题,知道吗?”
顾老爷子继续说道,让顾锦年放心去做,大胆去做。
“孙儿明白。”
“不过爷爷,立血书还俗僧人可不杀,若执迷不悟,该杀则杀。”
顾锦年点了点头,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了,也就不多说什么,无非就是告知自己的想法。
“放心,爷爷有分寸。”
顾老爷子点了点头,而顾锦年也直接离开书房,朝着顾家外走去。
只是走出顾家,一道身影出现在顾锦年眼中,是苏怀玉。
他在顾家门口等待着自己。
“侯爷。”
苏怀玉喊了一声。
“苏兄,一同去吗?”
顾锦年询问道。
“恩。”
“去走一趟吧,能亲眼见证佛门陨落,算得上是件大事。”
“天羽军三万精锐,已在京都外等候。”
苏怀玉点了点头。
“好。”
顾锦年不含糊,答应下来后,直接与苏怀玉奔赴京都之外。
城外。
不止是天羽军三万大军,还有其他军营各自抽出五十万大军,在远处等待着。
“属下赵宇见过侯爷。”
“属下王鹏,见过侯爷。”
“属下徐进,见过侯爷。”
这一刻,天羽军统领快步走来,带着几个将士,徐进与王鹏也在其中,他们二人被顾锦年安置在天羽军内,职位还是偏将。
与之前在山魁军一样,只不过天羽军将士都知道王鹏与徐进二人,都是顾锦年的亲信,自然在军中有一定威望,比在山魁军好了很多。
“侯爷,三万精锐已经准备就绪,请侯爷下令。”
赵宇开口,穿着铁甲。
“走。”
“直奔贵阳郡,普寒寺。”
“王鹏,沿途所有寺庙都给本侯查清楚,一家家杀过去。”
“徐进,你率精锐三千,疾驰前行,通知沿途所有寺庙,告知他们,立下血书还俗,大夏王朝会给他们一条生路,倘若执迷不悟者,待大军临前,格杀勿论。”
顾锦年声音冰冷,下达两个通知。
他要一路横推过去,所到之处,再无古寺。
“遵令。”
二人拱手回应,随后徐进率领三千精锐,朝着贵阳郡疾驰前行。
顾锦年也骑上战马,不坐玉辇,他要亲自征讨。
如此,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朝着贵阳郡奔去。
皇宫内大殿。
文武百官聚集。
争议之声极大。
“陛下,灭佛之事,万不可行啊。”
“是啊,陛下,倘若灭佛,必然会给我大夏带来灾祸,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夏王朝乃是礼仪之邦,海纳百川,佛门纵然有千万个不是,也不应当全灭,这若是传出去了,于天下来说,实乃罪孽,再者佛门势力极大,倘若大夏灭佛,只怕会酿出大错啊。”
朝堂内,数道声音响起,百官对于灭佛还是十分抗拒。
毕竟佛门还没有侵害到他们的利益,再者灭佛之事,也不是一件小事,他们自然要阻止。
“佛门肆意扩张,而且不尊律法,为何不能灭?”
刑部左侍郎顾冷的声音响起,面对众人,顾冷直接站出来支持灭佛。
“佛门扩张,隐隐约约有入主大夏之意,光是一个仙门,就惹来诸多是非,倘若佛门入主大夏,往后这百姓到底是听陛下之言,还是听佛门僧人之言?”
“老臣认为,灭佛迫在眼前。”
杨开的声音也跟着响起,刑部与礼部皆然同意灭佛。
“其实老臣认为,不一定要灭佛,只要佛门愿意缴纳税收,取消一些制度,也算是一种打压,没必要彻底灭佛,还请陛下三思。”
户部尚书何言跟着开口,他之前是同意灭佛,但现在改变了心意,看来是有人找过他,也商谈过一二。
面对百官之言。
永盛大帝却显得平静,待百官你一言我一句说完之后,永盛大帝的声音也缓缓响起。
“灭佛之事,朕心意已决。”
他淡淡出声,使得大殿内无比安静。
“陛下。”
“臣认为,此事还是不妥,一但大夏灭佛,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必然借此为由,抨击我大夏王朝,而佛门势力影响天下,再者灭佛之后,恐怕对我大夏王朝国运有伤。”
“还请陛下三思。”
这一刻,李善的声音响起,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已经笃定下来了,李善还是劝阻。
看来佛门的势力,影响的确很大。
“朕说了,此事朕意已决。”
永盛大帝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冷冰冰再一次开口。
这一刻,大殿彻底安静下来,就连李善也沉默不语,不知道该说什么。
也就在此时,永盛大帝的声音再度响起。
“灭佛之事,由镇国公处理,尔等就不要继续商议什么。”
“眼下,有另外一件事情,朕还需要问问诸位爱卿。”
灭佛的事情,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了,不需要去劝说什么,文武百官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他是皇帝,他决定了就行。
百官沉默,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永盛大帝的压迫感,这个压迫感是新的。
来自顾锦年。
是的,来自顾锦年。
这一年来,大夏国运昌盛,国内情况日益见好,最大的敌人匈奴国也挨了一顿毒打,十二城归还,永盛大帝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帝王的威望越高,权利就越大,自然而然,没有人敢与永盛大帝说什么。
如果放在一年前,灭佛之事,百官一定会吵三天三夜,而且即便是永盛大帝坚决要灭佛,只怕会有人死谏。
倒不是永盛大帝软弱,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要顾忌大臣的想法,也要顾忌自己的名声。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江南一带,今年税收不足去年七成,朕特意查看了一番,自太祖开国之后,耗费空前国力,扶持江南地区,可为何自朕登基之后,这赋税年年下降?”
“敢问诸位爱卿,这是为何?”
永盛大帝出声,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江南赋税。
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当然也不是最近发生了什么,而是自他登基之后,整个江南赋税就出了大问题,年年税收下降。
明明是最为繁荣之地,可近些年所收之税越来越少,既无天灾,也无人祸,朝廷更是年年拨款,修桥建路,而且江南一带更是有两条大河左右相伴。
理论上不说年年递增多少,但也绝对不会下降。
这其中定有猫腻。
而且牵扯势力也绝对不是一星半点,这朝堂当中的文武百官,估计有一半牵扯在内。
永盛大帝明白。
但他隐忍不动,因为腾不出手来针对这件事情,眼下有时间了,也有底蕴和实力了,自然要处理这件事情。
一时之间,大殿内显得无比安静,一个人都不敢说话了。
“何爱卿,你觉得呢?”
永盛大帝继续问道。
“回陛下,江南一带的确良田繁多,而且有河道相伴,贸易来往繁荣,只是江南一带税收,自太祖开始,便有赋税减免惠策,再者我大夏商税不算重税,二十税一。”
“而且江南一带,商户散乱,大抵都是些散商交易,虽看似繁荣,可却难以管理,从而税收年年下降。”
何言出声,给予官方的回答。
江南一带赋税减免是有来由的,江南一带当初是南国,南国君主为人慷慨,心胸宽阔,太祖当年收复南国,没有动刀兵便将南国拿下。
而南国君主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大夏建国之后,希望太祖善待南国子民,减少粮税。
故而太祖立下誓言,建国二十年后,必然江南一带繁荣而盛,并且减少粮税。
后来举国之力,的确让江南富裕起来,可江南是富了,国库却空了。
也是一个棘手问题。
然而,听着何言所说,永盛大帝却不由冷笑一声。
“当真是可笑。”
“一句管理不当,便是缘由?”
“何言,朕现在命你重整江南一带税收,给朕彻查到底,江南一带官员敢如此收税,必有人在暗中包庇,官商勾结。”
“三个月后,若没有任何结果,你这户部尚书也到头了。”
“退朝。”
永盛大帝起身,他冷冰冰的说完这话,而后直接离开。
而这句话,却让满朝文武如坠冰窖。
尤其是何言。
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虽然不知道永盛大帝是不是拿江南赋税之事当做灭佛的挡箭牌,但不管如何,永盛大帝是动怒了。
而与此同时。
距离顾锦年出京,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京都四百里外。
大军奔袭,同时也传来一道道军报之声。
“侯爷,王鹏传来情报,沿路六百里内,所有寺庙僧人已经还俗,但唯有一座寺庙,死守不走。”
徐进开口,告知前方情况。
王鹏率领三千精锐,在前方提前做事。
“杀。”
顾锦年淡淡开口,眼神当中没有半点感情。
听到这话,徐进到不觉得什么,顾锦年之前就说了要灭佛,有人敢找死,他们也无惧。
“遵令。”
徐进不啰嗦,立刻让人将情报传出。
如此,大约一个时辰后。
一座寺庙当中,数百位僧人目光坚定,他们坐在寺庙内,根本无惧一切,主持更是诵念经文。
也就在此时,王鹏的声音冰冷无比。
“传侯爷之令。”
“不从者,杀无赦!”
随着冰冷的声音响起,三千铁骑直接踏入寺庙当中。
战刀无情,鲜血四溅。
惨叫声在这一刻响起,一些僧人更是露出惊恐之色。
“主持,主持,你不是说他们只是吓唬吓唬人的吗?”
“主持,救我,救我啊。”
“阿弥陀佛,老衲愿意还俗,老衲愿意还俗。”
刹那间,寺庙当中响起无数声音,有僧人彻底慌张,吓的六神无主,有的僧人更是四处逃窜,叫苦连天。
可大夏的战刀,没有一点情面可讲。
军令如山。
不到片刻钟,一道道声音响起。
“报,将军,全寺上下,无有生还者。”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战马上,王鹏淬了口唾沫在地上,随后开口。
“烧干净,留下二十人贴告示,其余人跟我走。”
王鹏不啰嗦,抓住缰绳,直接朝着前方继续走。
而如此。
转眼之间,一天的时间过去。
大夏京都灭佛之事,也彻底传遍了整个东荒境,包括佛门也已经知晓了。
一时之间,就如同一块巨石一般,砸向平静的池中,引起巨大的涟漪。
“佛门无错,为何灭佛?”
“佛门僧人,度化亡魂,此乃天地正道也,为何灭佛?”
“好端端为何灭佛?”
一开始,只是一些质疑之声,许多人都不理解大夏为何灭佛,在世人眼中,佛门并没有做什么错事,相反佛门僧人,还会去超度亡魂,为百姓解难。
自然而然,人们不理解,哪怕是大夏百姓也不太理解。
可随后,一些言论出现,是有心之举。
“佛门千不该,万不该得罪了顾锦年啊。”
“是顾锦年与佛门有恩怨,佛门慈悲为怀,不希望这天地之间有太多杀戮,却没想到,顾锦年为了建功,不惜屠杀一寺,为的就是能坐稳侯爷这个位置,如今东窗事发,才要灭佛。”
“因一己私欲,发动灭佛,这就是大夏第一侯的作风?若真有本事,为何不去灭魔?灭妖?”
“还别说,据传闻大夏第一侯,顾锦年与魔门绝世强者有关联。”
“真的假的啊?”
“不止如此,传闻这顾锦年并不是偶然开窍,而是魔门强者与他联手,夺取他人才气,为他开窍,故而顾锦年才华横溢,否则的话,怎么十年前还是个纨绔,十年之后突然一下变得如此聪慧?”
“还真有这个可能性,看看顾锦年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充满着杀戮。”
诸多声音响起。
这些声音当中,大部分都是有意之举,是有人出面,想要混淆视听。
不过,这天下也不缺少智者。
有不少人也出声,述说佛门的不是,认真分析这次灭佛的原因,也为顾锦年说了诸多好话。
但可惜的是,这种声音被这群人无视。
原因很简单,这批人就是故意带节奏的,他们受益,就是给顾锦年泼脏水。
不过这群人的数量终究不多,再加上大夏王朝也在谣言四起之时,下达圣旨。
将佛门十大罪状列出,而后昭告天下。
佛门之过,最严重的就是三条。
其一,不纳税。
佛门圈地,王朝都有审批,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地,够自己吃喝就行。
但佛门却大肆圈地,这是在变相的鱼肉百姓,馋食大夏国库。
其二,劳动力减少。
年轻人去当僧人,不去耕地,不去务农,看似为世间正道,可若人人都去当僧人,谁来种地?粮食来自何处?国家还要不要发展?
其三,敛财。
百姓银两纷纷送往功德箱,可大夏发生多少次天灾人祸?境内佛门又捐赠了多少?
这些银两,都不是被这些佛门中人拿去吃喝享乐去了?
这三条是最为严重的,待圣旨昭告之后,局势瞬间逆转,不少百姓认可这道圣旨。
支持灭佛。
只不过,舆论局势控制好了,其他一些局势却又发生了。
圣旨昭告天下之时,扶罗王朝,大金王朝,联合东荒境诸多小国使臣,一同向大夏王朝施压。
认为决不可灭佛。
有违天理。
尤其是扶罗王朝,态度最为强硬。
此时此刻。
大夏皇宫内。
诸国使臣站在大殿当中,扶罗王朝使臣一马当先,朝着永盛大帝开口。
“圣上。”
“大夏决不可灭佛,佛门乃是天地认可之修,他们身怀天命气运加持,倘若大夏灭佛,必将给予国运削减。”
“不止如此,若大夏当真灭佛,这气运会影响到整个东荒境,到时候天灾人祸,会降临诸国,如此后果,敢问大夏圣上,能负责吗?”
扶罗使臣态度很强硬,给人的感觉不是过来商谈,而是过来兴师问罪一般。
“大胆。”
“尔等当真放肆,见我大夏圣上,竟敢如此大声?”
刑部左侍郎,顾冷的声音响起。
他斥责扶罗使臣,目光冰冷。
区区一个使臣,面见大夏圣上,竟然在朝堂之上如此大声?这是大不敬之罪。
面对顾冷的斥责,扶罗使臣微微皱眉,他也是情急之下才会如此。
可就在此时,大金使臣开口了。
“大夏圣上,扶罗使臣情急之下,才会如此,还请圣上原谅,想来以圣上的气魄,应当不会与我等这些臣子计较。”
“大夏圣上,我大金陛下希望能够调和此事,希望大夏不要灭佛。”
大金使臣立刻出来打圆场,他朝着永盛大帝一拜,随后道出大金王朝的想法。
龙椅上。
永盛大帝面无表情。
的确,他不计较这些使臣的态度,没有这么小心眼,可这不代表对方就可以这般大吼大叫。
“调和?”
“又是调和?”
“边境十二城,你们要调和,现在大夏灭佛,尔等还要调和?”
“这是大夏的国事,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插手?大金王朝的手,未免伸的太远了吧?”
“今日诸国前来,朕是不是可以理解,尔等是来威胁朕的?威胁大夏王朝的?”
永盛大帝面色冰冷,望着这些人,如此说道。
“请大夏圣上息怒,我等自然没有这般意思。”
“只是灭佛之事,涉及太大,倘若当真灭佛,影响的只是大夏王朝,我等一语不发,这是大夏王朝的国事,我等的确不会参与,可如若大夏灭佛,引来天灾。”
“涉及到东荒境,请问圣上,这该怎么办?”
“是否是说,大夏王朝会给予赔偿?倘若圣上是这个意思,我等立刻离开,回国复命。”
对方开口,而且极其刁钻尖锐,用这种方式来掺和这件事情。
“可笑。”
“大金王朝,曾经可没少做过这种事情,大夏开元二年,大金王朝泄洪,使得我大夏王朝两岸淹死无数百姓,敢问大金王朝有没有补偿过我大夏王朝?”
礼部尚书杨开的声音响起,他当仁不让站了出来,询问这件事情。
听到这话,扶罗使臣不由出声了。
“这都多少年前的事情?再者,这并非是大金王朝有意为之,毕竟再不泄洪,到时候死伤更多,我扶罗王朝也死伤不少,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扶罗使臣开口。
大金王朝做了错事就是对的。
大夏王朝做了错事就是错的。
而且这还是大夏王朝内部的事情,对与错谁能定夺?
一听这话,朝堂内文武百官脸色都变了,心中一个个大骂扶罗使臣。
“你们扶罗人,死不死关我大夏什么事?你们甘愿当狗,我大夏王朝可不愿意。”
杨开的声音响起,实在是憋不住,怒斥对方。
此言一出。
满朝惊讶,实在没有想到杨开居然会说出这种话。
以往杨开也算是文质彬彬,尤其是大国外交上面,客客气气,言辞都要反复衡量,绝对不会乱说话的。
可没想到现在怎么跟变性了一眼。
的确,当说完这话后,杨开自己都有些没意识到,紧接着他不等扶罗使臣指责,主动出声道。
“陛下,老臣方才言辞不当,可能是与锦年走的太近,请陛下降罪。”
杨开出声,他这话不是推卸,而是实话。
“朝堂之上,如此言论,的确不好,行,罚你摘抄朕诗集二十遍。”
对于杨开的话,永盛大帝听起来很舒服。
所以象征性随便罚一罚了。
满朝文武一个个有些忍不住想笑了,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
不过,就在此时。
一道身影在外面出现。
“报!”
“斥候来报,大军抵达扬农府,此府有寺庙十二座,十二座寺庙僧人聚集一团,共有一万三千二百九十四名僧人,积干柴围寺,全寺上下誓死不归,天命侯刚刚抵达。”
人影出现,随后将前方的事情汇报上来。
十二座寺庙,一万三千多僧人聚集,主动积干柴,这就是要跟大夏对着干。
而天命侯刚刚抵达,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一时之间,大殿内有些沉默。
诸国使臣也有些沉默。
他们好奇着,顾锦年到底会怎么做。
一万多名僧人啊。
这要是真杀了,可不是小事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其实各大势力还不敢确定,大夏到底是真的要灭佛,还是说借助这次机会,震慑一下佛门。
如果是震慑一下佛门,那其实还好,杀不了多少僧人,就是给予一个教训。
如果是真的灭佛,所影响的就不是一个大夏了,而是整个东荒,甚至更多势力都会被牵扯进来。
大殿安静。
大约两刻钟后,又是一道身影出现。
显得急促无比。
当下大殿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着下文。
“报。”
1...224225226227228...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