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粮米?”
“这?”
永盛大帝有些看不懂了,天赐宝物,这事他记得,只不过赏赐稻穗粮米是什么意思?
不过永盛大帝还是接过这两样东西。
仔细端详一二,永盛大帝眼神就变了。
“居然能生长出这么多稻谷?比大夏稻谷多了两倍有余啊。”
“此物可大规模种植吗?”
永盛大帝显得十分激动,大夏每年都会花费接近五百万两白银,去研究稻穗,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打造宝船,就是为了去海上寻找一些粮种物。
毕竟大金的龙米,是各大王朝都眼红的东西,谁不想要?
可惜的是,大金龙米到现在都是一个秘密,谁也不知道大金王朝是如何种出龙米的。
“回陛下,臣已经尝试过,此稻穗可以大规模种植,并且具有一定抗旱性,而且适应大多数土地,无需良田。”
“陛下,这是成熟后的稻谷。”
顾锦年将装着真龙宝米的小袋递给永盛大帝,至于这个抗旱性,是得到龙米时,就有的信息,具体如何,苏怀玉还在试验。
按理说不能如此直接,可现在非常时期,顾锦年也只能夸下海口,定下军心,这也是文景先生的意思。
“抗旱性?”
“适应大多数土地?无需良田?”
永盛大帝接过袋子,随后将袋子打开,刹那间一股清香味弥漫。
“颗颗饱满,怎么与大金龙米有些相似?”
永盛大帝惊讶了。
身为大夏帝王,他自然见过大金龙米,甚至大金每年都会赠送一部分龙米过来,但他不会去吃,毕竟谁能知道这龙米有害无害?
如今看到顾锦年的真龙宝米,自然感到惊奇。
“一样吗?”
顾锦年也好奇了,两个都叫龙米,谁好谁坏,顾锦年还真不知道。
“你等下。”
永盛大帝走出大殿,也不知道做了什么。
大约小半刻钟,魏闲在殿外送来一些东西。
很快殿门关闭。
永盛大帝将一个袋子放在玉桉上,而后直接倾倒出来。
很快,大金龙米出现在顾锦年眼中。
大金龙米,看起来更为晶莹剔透一些,香味浓郁,不过大金龙米的核心有点点金光,其余还真的很相似。
永盛大帝一语不发,直接拿来两个水壶,一个倒入大金龙米,一个倒入真龙宝米,随后运转真气,当场水壶沸腾。
很快。
米香味弥漫。
永盛大帝直接以手为刃,削掉一半的水壶盖子。
两种散发不同味道的米饭出现。
大金龙米偏有一点药香味。
而真龙宝米偏有一些清香味。
“尝下。”
永盛大帝直接挖了一块,也不顾任何皇帝形象,咀嚼品尝。
顾锦年同样如此。
两人品尝完不同的龙米后,瞬间不一样的感觉袭来。
大金龙米,有些霸道,瞬间让自己精力充沛起来,相当于是一团火焰一般,瞬间炸开,蕴含着能量。
不过顾锦年是武王强者,也一瞬间消化完毕。
然而真龙宝米不一样,吃完以后,如同江河一般涌入体内,有些霸道,但没有大金龙米这么霸道,是以一种身体所能适应的方式释放能量。
不过真龙宝米所带来的能量,的确不如大金龙米,差了至少三分之一。
可远胜东荒境所有米种,除了大金龙米。
“好东西!”
“此乃神物。”
“此乃朕大夏之神物也。”
“虽有些不如大金龙米,可这米更能适应不同人进食,改善肉身。”
“大金龙米,虽为天下第一米,可大金龙米,如同药物一般,不是武者,进食龙米,反而会因承受不住龙米所蕴含的灵气,从而筋脉爆裂而死。”
“故而大金王朝的龙米才有剩余,才可以交易给诸国。”
“可这种米种,却可以让百姓进食,可以让大夏将士进食,假以时日,大夏将士的体魄,将远超天下所有人。”
“那个时候,大夏将士,人人都是武者啊。”
这一刻,永盛大帝是彻底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了。
身为皇帝,他瞬间就知道这真龙稻穗意味着什么,此物可以改变大夏格局。
十年。
二十年。
亦或者三五十年后,大夏将士都会是武者,而且还不是那种普通武者,十八岁入伍,吃个十年,就能成为一境武者。
吃个二十年,成为二境武者。
吃个三五十年,指不定就是三境武者。
想想看啊,五十万大军,全部都是三境武者,这有多恐怖?
五万可破三千甲。
指的就是三境巅峰武者。
五十万三境武者,即便是面对十万匈奴铁骑,也能百战百胜,因为整体实力太强了,配合一些阵法,将会是无敌之师。
而大夏王朝,有几百万将士,若是五十年后,全部都成为三境武者。
先不说这当中会诞生多少个四境武者,至少四百万将士,诞生四百个武王不过分吧?
万里挑一,配合大夏王朝其他资源培养。
五百个武王。
五个武皇。
假以时日,诞生一位武道至尊?这有没有可能?
恐怖的数量之下,一切皆有可能啊。
“锦年。”
“这稻谷当真好种吗?”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看着顾锦年如此问道。
看着永盛大帝如此,顾锦年深吸一口气,他本来是想要谦虚一二。
可想到文景先生说的话。
顾锦年也就不藏什么了。
“回陛下。”
“只要不是在荒漠当中种植,这稻穗都能生长出宝米,无论是暴雨还是寒冬,都不会影响其半分。”
“当然,品质可能会有所影响,如同大金龙米一般。”
“可绝对要比大夏王朝任何米种强百倍。”
“臣已经测试过。”
顾锦年斩钉截铁道。
而得到这个回答。
永盛大帝愣在原地。
呆若木鸡。
片刻后。
嘶!
嘶!
嘶!
永盛大帝连抽三口冷气。
他彻彻底底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相信顾锦年说的话,这种米比大夏王朝所有米种强百倍,这点母庸置疑。
可他震撼的是,这稻穗的生长能力,竟然如此恐怖?
只要不是荒漠?
就都能种植?
这他娘的,大夏王朝不得起飞?
大夏王朝荒漠虽然也有不少,可还有更多的平原山川啊。
如果真的什么地方都可以种植。
十年。
不。
五年。
只需要五年的时间,甚至三年的时间,大夏王朝将永远不会缺少粮食了。
家家户户都会有存粮。
百姓们再也不担心吃不饱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永盛大帝有些热泪盈眶啊。
“锦年。”
“你立大功了。”
“你他娘的立大功了。”
“他娘的,朕,朕,朕都不知道该赏你什么好。”
“朕给你封个王吧,给你封块地,等朕死后,你地位与后代皇帝平起平坐。”
永盛大帝激动到语无伦次,他眼睛都红了。
既兴奋又激动,更多的是喜悦和幸福啊。
说实话,大夏天灾的事情,让他受到巨大的打击。
根本开心不起来。
说难听点的话,就算是自己延寿一百年,他都不会开心什么。
可现在,他开心的想哭啊。
他要给顾锦年封王。
封个大大的王。
“不要。”
“陛下,您要是给臣封王,臣立刻就走,带着全家人跑。”
“侯爵到顶了,以后继承爷爷的国公称号就行。”
“真别给我封了,我不要。”
听到封王,顾锦年直接拒绝。
开什么玩笑?
古今往来什么人死的最惨?
异姓王啊。
虽说自己带着皇室血脉,可那又如何?
终究不是皇帝的儿子啊。
而且皇帝的儿子,下场就不惨?
侯爵可以了。
国公到顶。
多一点都不要。
而且自己必须要六十岁才继承国公之位。
六十岁之前,侯爷够了。
“你这个小王八蛋,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怕。”
永盛大帝气笑了。
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随后又深深吸了好几口气。
努力的平复自己内心想法。
过了一刻钟。
这才开口。
“你想去江中郡,将这稻穗推广,以安百姓的心吗?”
永盛大帝问道。
“对。”
“不过,这件事情,意义极大。”
“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除了陛下和臣。”
“而且,臣不打算直接推广,等暗中的人全部出现后。”
“一网打尽,再推广这真龙稻穗。”
“陛下,这次虽是大夏的天灾,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何尝不是大夏一次机会?”
顾锦年声音略微冷冽道。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点了点头,他明白顾锦年的意思。
“不要喊陛下,叫老舅,生疏了。”
永盛大帝提醒了一句。
“行,老舅。”
“说句大不逆的话。”
“该削藩了。”
“宁王也该杀了。”
“借助这次机会,彻底解决内患,剩下的就交给外甥。”
“外甥还想早点退休,安安心心读书。”
顾锦年认真说道。
而听到这话。
永盛大帝负手而立。
沉默了一会后。
永盛大帝不由再深吸一口气。
“锦年。”
“朕给予你无上生杀大权。”
“竭尽全力支持你去江中郡。”
“接下来,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认为怎么做是对的,就怎么做。”
“灾情你来解决。”
“其他的事情,朕来解决。”
“你我舅甥联手,平定大夏之乱。”
“一锤定音。”
“一劳永逸。”
永盛大帝神色笃定道。
在这一刻。
他赋予顾锦年,至高无上的权力。
顾锦年。
得到了永盛大帝。
百分百的信任。
以及百分百的期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超越了太子。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的顾锦年,如果提出要废太子,永盛大帝都会毫不犹豫,直接废除太子。
只因,顾锦年一人,抵满朝文武。
为大夏第一功臣。
也为千古第一功臣。
--
--
--
--
多的不说了。
第一更送上。
熬到现在没睡。
兄弟们,就冲着这更新,能不能把月票投一投?
就这么勤奋的更新,能不能投一投月票。
下一章,等醒了以后看情况更新,来得及就加更,来不及就.....尬住。
然后....盟主目前39位,有没有大老补全第40位啊?
赠送七月写真!





大夏文圣 第一百七十七章:杀奸臣!君臣博弈!五国策定难!举国沸腾!
前前后后半个时辰。
朝堂内的争议依旧不小。
而随着永盛大帝与顾锦年回来后,朝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了。
众人也很好奇,顾锦年与永盛大帝商议了什么。
并且,也十分好奇,这件事情到底应当如何处理?
龙椅上。
永盛大帝出声。
“传朕令。”
随着永盛大帝开口,众人纷纷看向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圣旨。
“此次大夏天灾,为上苍试炼之难,大夏全民上下,无论士族官员,百姓商贩,应当万众一心,抵抗灾情。”
“任命,顾锦年为大夏灾情总指挥使,掌大夏一切权力,官员罢免,生杀大权,见顾锦年如见朕亲临,设立赈灾处,由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为首,负责内部物资运送,全力配合顾锦年。”
“设立抗灾处,由镇国公主导,负责调遣大夏境内军营将士,全力配合顾锦年。”
“顾锦年之令,无需审批,一切加急,其令所到之处,不可阻拦,违者斩立决。”
“六部尚书,七大军营,太子众人,举国上下,须全力配合。”
“无论此番结果如何,朕绝不后悔,可若是谁若居心叵测,就地斩首,亦或灾情稳定,秋后算账,绝不姑息。”
永盛大帝开口,他宣布圣旨,让顾锦年成为这次救灾的总指挥使,给予最高的权力,也算是告诉所有人,这重任交给顾锦年。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不由神色一变。
实话实说,对于永盛大帝这个措施,众人其实并不觉得很夸张,之前他们就有所猜到,认为永盛大帝会让顾锦年成为总指挥使。
可大家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江中郡应当如何解决。
这才是众人最关心的事情。
现在没想到,永盛大帝直接赋予顾锦年这般恐怖的权力,一切生杀之大权,罢黜官员之权,六部竭尽全力配合,所有军营也归顾锦年调度。
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之恐怖。
但最主要的还是江中郡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陛下。”
“敢问江中郡之事,应当如何处理?”
有官员出声,询问永盛大帝。
只是,此话一说,永盛大帝的目光略显不善。
“没听朕方才所说吗?”
“全权由顾锦年处理。”
永盛大帝出声,给予回答。
这话一说,满朝文武彻底震惊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顾锦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让永盛大帝直接答应,但听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永盛大帝还是选择顾锦年。
而没有选择李善。
一时之间,一些声音纷纷响起。
“陛下。”
“臣相信陛下之抉择,也相信侯爷才能,可江中郡之事,涉及太大,还望陛下能与臣等说明。”
“否则臣等内心难安啊,此事关乎大夏王朝存亡,还请陛下恕臣等之罪。”
有人开口,是吏部的官员。
很快,一道道身影站出来了,纷纷希望永盛大帝说清楚如何稳定江中郡。
他们的担忧并无道理。
也合情合理。
“此事本侯可立军令状,如若平定不了江中郡之难,一切后果,本侯一人承担,至于如何安定,涉及到大夏根本,不好多说。”
顾锦年开口,显得无比自信,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态度。
可此话一说。
并没有得到群臣的支持。
“侯爷,老臣相信你,可此事说一千,道一万,涉及大夏国本,还请侯爷恕罪。”
有人开口,这话听起来还算是能接受,只是略带着一点不信任罢了。
但其余的话,就不是那么好听了。
“侯爷,并非是老夫不相信你,请侯爷恕罪,老夫接下来的话,可能有些刺耳。”
“此事,往小了说,侯爷是防备满朝文武,在侯爷心中,满朝文武之中有他国奸细,亦或者有居心叵测之人,这一点老夫完全理解。”
“但往大了说,侯爷说一人承担,如若江中郡灾情爆发,当真引来天大的麻烦,侯爷如何承担?难不成侯爷自刎谢罪?”
“当真自刎谢罪,又能如何?侯爷的命再如何,也比不过大夏王朝啊。”
的确,这话一说,不少人色变,因为针对性太强了,是这个道理,但话不能这么说。
很显然,此人是受指使的,所以才敢如此开口。
“放肆。”
龙椅上,永盛大帝拍击龙椅,脸上的怒火根本不去遮掩。
国家危难之时,顾锦年挺身而出,光是这一点,顾锦年胜过满朝文武太多太多了。
江中郡之事,的的确确有些棘手,这一点他明白,可再怎么说顾锦年乃是大夏天命侯,自己又刚刚给予顾锦年无上大权。
再者自己与顾锦年协商如此之久,自己愿意答应,就证明计划可行,这些人还有什么资格多说什么?
如今更是说这种话,如何不让人感到可恨?
“请陛下恕罪。”
“臣只是站在大夏王朝上言说,臣自知出言不逊,臣也知道,这番话刺耳无比。”
“可大夏王朝今日今时,面对的乃是一场前所未有之灾祸,如同秦王殿下所言,如若能用臣的命,来平定这场灾祸,臣甘愿立刻赴死。”
“侯爷英勇,这是天下人都知晓的事情,臣也认可,但侯爷既有良策,却隐瞒不说,说到底也不过是提防这满朝文武。”
“陛下。”
“侯爷。”
“倘若大夏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隐瞒满朝文武,那何须我等?我等倒不如就在朝中,摇旗呐喊,声援侯爷即可,这灾侯爷自行去定?”
对方出声,依旧显得刚正不阿。
而且他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涉及到大夏根本之事,顾锦年瞒着不说,这就是有错。
防备是可以,但满朝文武都防,说实话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他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的的确确让不少臣子感到一些不悦。
之前他们对顾锦年也已经有了一些怨言,认为皇帝太过于宠溺顾锦年了。
如今如此大的事情,竟然说都不跟他们说,心中自然有气。
“臣同意。”
“臣认可许大人所言。”
“许大人之言,也正是臣等之意。”
一时之间,二三十人出列,甚至包括一些武将,他们也出列,认同这位许大人的话。
“虽言辞难听,但忠言逆耳,陛下,臣等也认可许大人之言。”
此时,就连一些儒臣都不由站出来了。
因为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目光没有阴冷,也没有愤怒,而是一种平静。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忽然发现,有些事情很不对劲,满朝文武的态度,明显就有些问题。
之前他没有感受到,是因为大家都在讨论事情,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非常不错。
可随着顾锦年出面之后,稳住局势,并且整理出解决方案,按理说大家去做不就完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顾锦年的计划即便最终结果失败了,可那又如何?
总比坐以待毙要好吧?
很显然,已经有人浮出水面了,敢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出来闹事,想来背后牵扯的事情更大。
“锦年。”
“朕已经给予你所有权力,如何处理,如何解决,看你自己。”
得知情况有些不对劲,永盛大帝语气平静,直接让顾锦年自行处理。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有些疑惑了,不太明白永盛大帝是什么意思。
而顾锦年却听明白什么情况了。
刹那间,顾锦年将目光看向对方,神色平静道。
“许大人,您所言不假?”
顾锦年问道。
后者正气凛然道。
“自然不假。”
他出声,刚烈无比。
“好。”
“来人。”
下一刻顾锦年猛地暴喝一声。
当下,四名御林军走进大殿当中,神色严肃。
“许大人说,若能定难,大人宁可赴死。”
“那今日,本侯就借大人项上人头一用了。”
“来人,摘取他的乌纱帽,推于殿外,斩首示众,再告知百姓,此人心怀不轨,有意干扰救灾之事。”
“再让悬灯司,彻查此人,如若发现有任何问题,追究到底。”
顾锦年出声,他也算是看出来了,有人在捣乱,拖延时间。
不止一个人,只不过这个许大人跳的最凶最欢。
这世间上最可恶的人,就是这种借助大义,来满足自己私心之人。
他说的句句在理,没有任何毛病,挑刺都挑不出来。
放在平日里,就算言语难听十倍,顾锦年也不觉得什么,政治上有意见不合,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这个时候,大是大非的上面,拖延一秒钟,就要死不知道多少人,还在这里磨磨唧唧,拖拖拉拉?
那顾锦年就不惯着了。
“遵令。”
当下,御林军走上前来,直接将许大人扣押,摘取乌纱帽。
而后者到没有慌张,而是怒吼道。
1...244245246247248...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