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现在以救灾为主,而不是以杀人为主,这件事情不同于白鹭府,白鹭府的官员,真杀了也就杀了,朝廷有多少人等着外放出去?”
“可若是在江中郡大开杀戒,其结果很有可能会让灾情越来越严重。”
“江中郡人口极多,十九府,许多地方都是山路,穷乡僻壤之地更多。”
“要是把这些官员杀了,光是一个交接都难办,一府之地,有多少县?多少亭?县令是谁?主薄是谁?亭长又是谁?你知道吗?”
顾宁涯出声,道出江中郡的问题所在。
江中郡的局势,不同于白鹭府的局势。
顾锦年的权力确实很大,可江中郡官员背后也有人支撑着,而且这个人地位很大,甚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这一群人,使得江中郡官员上下抱团,以此针对顾锦年。
顾锦年不能滥杀无辜。
“我现在反而好奇,谁能让江中郡这么多官员沆瀣一气。”
“你是天命侯,镇国公长孙,顾家的世子,皇帝面前的红人,按理说就算是李善在背后搞事,这般官员也要掂量掂量啊。”
顾宁涯皱着眉头,他想不到谁在背后支持着他们。
“不一定是一个人。”
顾锦年出声,同时不由长长吐了口气。
他知道这趟江中郡救灾会很麻烦,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麻烦。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看这个样子,不杀几个人不行啊。”
顾宁涯问道。
“该杀还是要杀。”
顾锦年淡淡出声,杀肯定是要杀一批人,只不过怎么杀,如何杀,这些都有讲究。
如此,玉辇内安静。
大约一个时辰后。
沿路都有不少百姓正在逃荒,但根据探子来报,之前遇到的那些灾民,一个个往回走了,而且口口相传,说顾锦年来给百姓主持公道。
故而准备逃荒的百姓,一个个折返回身。
对此顾锦年到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这很合理。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顾锦年感觉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又是小半个时辰。
突兀之间,玉辇又停下来了。
“前方何人?”
“胆敢阻拦?”
随着暴喝声响起,顾锦年三人再一次皱眉,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草民方敬成,有要事禀报天命侯。”
“此事涉及江中郡万万百姓。”
洪亮之声响起。
听到这话,玉辇当中,顾锦年掀开帘子,将目光看去。
只见,一个身穿素衣,三十岁左右男子,正长在不远处,男子长相还算可以,眉宇之间有一种贵气,再扫了一眼此人的气运。
刹那间顾锦年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七丈三尺,不弱于于益和何斋二人啊。
此人当有些不凡之处。
“让他过来。”
当下,顾锦年开口,让这个方敬成走来,他倒要听一听,是什么事情,能影响到江中郡。
随着顾锦年开口,方敬成当即入内,不过左右侍卫严阵以待,若这个方敬成有半点问题,当场就会劈砍下去。
“草民方敬成,拜见侯爷。”
对方走来,随后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但并没有谦卑谄媚之意。
“上车再说。”
顾锦年没有啰嗦,让对方先上车再慢慢详谈。
“好。”
方敬成立刻走进玉辇内,而周围将士看到这一幕,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顾锦年选择让对方入内,他们也不好多管。
随后,玉辇再次启动。
而玉辇当中。
方敬成看向左右二人道。
“草民见过太孙,见过指挥使大人。”
他出声,一眼便看出二人的身份,这眼力不错。
“你怎么知道我们二人的身份?”
顾宁涯看着方敬成,眼神当中有些好奇。
“回指挥使大人,您的靴子是黑蟒牛皮靴,这是悬灯司高层的标配,再者能与侯爷一同入内之人,悬灯司内除了总指挥使大人外,找不到第二人。”
“至于太孙殿下,贵气逼人,这般的年纪,又结合侯爷的身份,也不难猜到。”
方敬成出声,一番话说的也合情合理,是个聪明人,而且洞察能力很强。
只不过,顾锦年没有关心方敬成的洞察能力,直接开口。
“你有何事禀报?”
顾锦年出声问道。
听到顾锦年询问,方敬成立刻神色严肃,且又恭敬。
“侯爷。”
“您已经中计了,如若继续前行,莫说救灾,很有可能自身都要难保。”
方敬成开口,一句话让李基和顾宁涯瞬间震惊。
而顾锦年却显得十分平静,他没有被唬住,反倒是看向方敬成道。
“中了何计?”
他平静询问,但也在以望气术,感应对方的情绪,到底是心怀不轨,还是真心前来指教的。
“民心之计。”
方敬成出声。
这四个字说出,莫名之间,顾锦年方才那种感觉不妥的情绪,再一次出现了。
他之前就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可一直想不到关键点,如今方敬成这么一说,他大概想通了问题了。
“先生详谈。”
顾锦年出声,望着对方,他内心有些想法,但想听一听方敬成的想法,看看方敬成是不是与自己想的如出一辙?
“侯爷。”
“之前是否有逃荒难民,告知侯爷您江中郡内,有官员贪赃枉法?”
方敬成问道。
“是。”
顾锦年直接回答。
“那敢问侯爷,他们是如何说这官员的?”
方敬成继续问道。
“以征收粮草为由,强抢百姓余粮,统一分配,但借此牟利。”
是李基的声音,他对这件事情格外有印象,恨死了这些官员。
听到这话,方敬成立刻出声。
“这就是问题所在。”
“侯爷,您难道不觉得这有问题吗?”
“朝廷圣旨颁布,各地响应抗灾,大夏境内,虽有贪官污吏,但贪官都聪明,蠢的贪官早就死了。”
“江中郡之难,举国关注,即便是有江中郡郡守撑腰,也没人敢贪赃枉法,非常时期,这些贪官反而一个个站在前线,尤其是知道朝廷派侯爷亲自督战。”
“试问一下,谁敢乱来?”
方敬成出声,道出疑惑点来。
此话一说,李基和顾宁涯稍稍有些回味起来了,他们沉默,越想越觉得合情合理啊。
之前他们完全是被百姓之苦所蒙蔽双眼,再加上灾荒年间,有人贪污,冲昏头脑。
眼下冷静下来,还真觉得有很大的猫腻啊。
“你的意思是说,是有人栽赃嫁祸?这件事情完全就是子虚乌有?”
顾宁涯皱着眉头,询问方敬成。
“回指挥使大人,并不是。”
方敬成摇了摇头。
“江中郡内,的确有一官员这样做,是柳平府,汜水县县令。”
方敬成给予回答。
“一个县令?”
“一个县令也敢做这样的事情?”
这回李基坐不住了,你说要是郡守这样做,他也无话可说,毕竟官位摆在那里,可现在居然说只是一个县令?
这不是开玩笑吗?
“我明白了。”
刹那间,顾锦年出声,他瞬间明白一切的前因后果。
“是不是,这个汜水县县令,写出一篇赈灾文,集全郡所有百姓粮食,由官府统一把控,而后统一分发,一来管控百姓不会外出逃难,影响其他郡府之地。”
“二来官府分发粮食,至少可以保证不被饿死。”
“同时争取时间,等朝廷的赈灾粮。”
顾锦年瞬间明悟,他将目光看向方敬成。
“侯爷聪慧。”
方敬成点了点头,没有吊人胃口。
“也就是说,这个汜水县县令是个好官?”
得到答复后,李基忍不住出声,如此询问道。
“恩。”
“草民见过汜水县县令,为人清廉,正直无比,是甲乙年举人,在柳平府有不错的名望。”
方敬成如此说道。
“既然是好官,是否是说,有人想要栽赃嫁祸于他?借锦年的手,除掉此人?”
顾宁涯也算是官场老手,洞察的很直接。
“一半。”
然而方敬成并没有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一半?”
“这又是何意?”
这回李基和顾宁涯彻底不懂了。
“汜水县县令不是他们的目标,区区一个县令,即便是有才华,又能如何?”
“他们的目标是我。”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岂能猜不到前因后果?
“是你?”
“锦年叔,怎么又变成你了?”
二人不解。
然而方敬成却点了点头,对顾锦年充满着感慨。
“这些百姓,就是他们设下来的计。”
“我已经入局了。”
“利用的也正是方先生所言的民心。”
“还是有些经验不足,江中郡如若当真有贪官污吏,又岂能让这些百姓见到我?”
“百姓逃难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顾锦年有些感慨,他明白自己已经中计了。
而且如方敬成所说不错,若是自己处理不当,的确无法救灾,甚至还会惹来麻烦。
“我明白了。”
此时,顾宁涯也彻底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唯独李基,还有些搞不懂状况。
“叔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直说啊,我脑袋转不动。”
李基很有自知之明,不懂就问。
“这还看不明白吗?”
“江中郡,柳平府,汜水县县令写了一篇赈灾策,这赈灾策,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对于江中郡来说,这个策略算是不错,至少能稳定灾情。”
“但对锦年来说,这个策略并不好,锦年的想法是稳定民心,如若征收粮食,说是说统一分发,可对于百姓而言,自家粮食被抢了,每天分一点点,大多数人还是心存抱怨。”
“而有人在暗中散播谣言,大骂官府无能,官员贪赃枉法,几句这样的话,必然会引起民怒,只不过江中郡灾情还没有到饿死人的程度。”
“所以百姓不会闹,只会选择留或者走。”
“有粮或者有亲戚的百姓会考虑逃难,没粮也没有亲戚的百姓,则会留在江中郡内。”
顾宁涯将这件事情认认真真的分析出来。
他说的没有一点错。
“留下来的百姓,心存怨念,可官府给粮食,他们不会爆发,一但等到官府断粮,哪怕是断粮一天,这些百姓将会彻底暴乱起来。”
“到时候谁来了都没用,除非粮食来了。”
“说直白一点,这个策略,是挺不错,但必须要依靠朝廷运粮,这个环节出问题,就要出大问题。”
“江中郡官员采取此人的策略,定然也是居心叵测,一来此策是下面人写的,出了再大的事情,下面人负责,他们最多就是遭到处罚罢了。”
“甚至不会有太大的处罚,关键点就在于这个救灾策没有太大问题。”
“而百姓逃难,被我们撞见,锦年方才也说了,一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如今后面跟着大量百姓,他们跟着的目的是什么?”
“你还不清楚吗?”
顾宁涯说到这里,脸色是越来越难看。
话说到这里,李基也逐渐明悟了。
“他们跟着的目的,就是希望锦年叔去惩治贪官。”
“可这有什么问题?既然知道对方不是贪官,就说明情况啊。”
李基开口,下意识回答道。
“唉。”
“你爹是真的把你宠坏了。”
得到这个答案,顾宁涯叹了口气,随后继续说道。
“你说的清楚吗?”
“在百姓眼中,这个汜水县县令就是一个大贪官,如若锦年去解释,都不需要有人去造谣,在百姓眼中,锦年就成为了帮凶。”
“锦年的一切名声,都会毁于一旦,因为在百姓眼中,官府实打实抢了粮,至于分配,太孙,我问你如若我抢走你一千两白银,然后每天给你半两白银,你答应吗?你会很开心吗?”
顾宁涯问道。
“不会。”
李基有些明白了,但也不是特别明白,只不过代入一下的话,他的确不会很开心。
“那不就够了,百姓已经产生了怨气,如若锦年不惩戒,锦年就要被扣上一顶官官相护的帽子,到时候百姓一传十,十传百。”
“不需要两天时间,百姓就会彻底对锦年产生厌恶,而那个时候,锦年无论在江中郡做什么事情,百姓都不会相信。”
“除非锦年把所有粮食全部还给百姓,但这样做的话,百姓只怕会第一时间逃离江中郡。”
“这个汜水县县令这一点做的很好,他拿走了粮食,就是防止百姓逃难出去,一万万人口若是逃了出去,所到之处,就如同人间炼狱,任何一个郡府都接纳不了如此之多的百姓。”
顾宁涯彻彻底底明白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计了。
太狠了。
也太歹毒了。
利用百姓的恐慌,利用顾锦年的为民之心,手段太脏了。
“若是如此。”
“那把这个汜水县县令杀了,等灾情结束之后,再给予封赏,这样总可以吧?”
李基出声,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所以说出一番这样的话。
此言一出。
方敬成不由看了一眼李基,但很快叹了口气道。
“如若这件事情,是太孙来处理,的确可以这样做。”
“可侯爷不能这样做。”
方敬成出声。
“为何?”
李基皱眉。
“儒道后世之圣,侯爷乃是读书人,又是读书人之楷模,倘若侯爷知晓这县令无罪,却将其斩首示众。”
“那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计成,汜水县县令今日被斩,明日就会有人为他平冤,这件事情也会在第一时间传遍整个大夏王朝。”
“草民知晓,侯爷在朝堂之上,斩了许京许大人,此人是朱学一脉的读书人,如今朱学一脉的读书人已经对侯爷有些偏见。”
“若这件事情传出,这些读书人必然会站在大义之上,抨击侯爷。”
“当真如此,侯爷百口莫辩,因为知义而杀,违背儒道。”
方敬成开口。
他并非是危言耸听。
顾锦年乃是儒道后世之圣,并不是说顾锦年就不能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问题是,你知道这是错的,你还要去做,这才是关键点。
以这一点,抨击顾锦年,顾锦年不但哑口无言,而且还会因为这件事情产生心魔,这辈子别想成为大儒了,更别说什么半圣不半圣。
更绝的一点是,以后顾锦年就别想站在大义上去抨击别人。
因为你自己都不是什么好人,你还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
人家就拿这一件事情说你一辈子,你又能如何?
而且顾锦年形象极好,说半个圣人还真不为过,可要是做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反噬极大,会惹来无穷无尽的争议。
到时候造谣也好,或者盯着顾锦年不放也罢,说句难听点的话,顾锦年吃饭浪费都会成为众人抨击的理由。
此计,进退两难。
进,诛汜水县县令,儒道境界彻底崩毁,而且杀一个无辜且有正直的人,顾锦年会吗?
退,不杀汜水县县令,你就是官官相护,管你后面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信任你了,狗官。
一时之间,玉辇内,四人都安静下来了。
足足过了好一会,李基的声音响起。
“早知如此,你就不应该来。”
“这样最起码锦年叔就不会知道,到时候错杀就错杀,无非愧疚一二。”
李基有些生气,生气方敬成出现。
“不可胡言。”
下一刻,顾锦年的声音响起,他训斥太孙,随后看向方敬成道。
“先生莫要生气,太孙殿下年龄尚小,不太懂事,童言无忌。”
人家方敬成有勇气拦下玉辇,将如此危机告诉自己,若反而成为了方敬成的问题,那就太过分了。
“侯爷,太孙,其实草民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来。”
“草民认为,即便是草民不来,江中郡一些官员也一定会让侯爷有所察觉。”
“如若是这样,到了那个时候,侯爷就没有时间去考虑了。”
方敬成也不是特意前来邀功,而是他认定,江中郡官员必然会想尽办法,让顾锦年察觉问题,等到那个时候,百姓都在等着消息。
顾锦年可就没时间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
此时,李基有些郁闷,询问众人。
但三人都给不出任何解决方案。
这一刻。
哪怕是顾锦年也不由深感压力,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之前种种,自己之所以披荆斩棘,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带有轻视,也因为不懂,所以针对自己的手段都很普通。
江宁郡洪灾,没有人把自己当做敌人。
江宁郡之难,对方轻视自己。
而今,敌人已经了解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的手段,利用自己的身份,也利用自己的性格,设下如此精密之局。
压力一瞬间袭来。
使得顾锦年深感疲倦。
仔细想想吧,顾锦年发现自己虽然两世为人,可信息获取摆在那里,前世是个编剧,这一世是个纨绔开局,对于阴谋诡计这种东西,还真不是很懂。
无非就是靠一些诗词文章,获得了大量的名望。
然后以现代人的三观,去处理事情,为民办事。
最多再加上一些超前的想法,改变一下这个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优势吗?
答案还真没有。
只可惜自己前世不是当官的,不然的话,早应该就有所察觉的。
不过,就在这一刻,顾宁涯的声音响起了。
“停车。”
顾宁涯开口,让队伍停下来了。
“再有两个时辰,就要到江中郡,中汉府了,在这里稍作休息,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想到。”
顾宁涯出声,他不想继续前行。
不出任何意外的话,中汉府外,只怕站满了官员和百姓,都在等待顾锦年到来。
索性,不如在这里想想办法,不然去了就是要被人牵制。
“我们下来,锦年你在这里好好想想。”
“不要急。”
顾宁涯出声,说完这话,给两人一个眼神,便走下玉辇。
三人离开,顾锦年的确得到了一些安静。
但他显得十分沉默。
因为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待李基,方敬成,顾宁涯从玉辇下来后,三人站在一旁,看着不少逃难者,神色各自不一。
顾宁涯带着两人闲散而行,走了一会后,顾宁涯的声音不由响起。
“方先生。”
“你有如此之才华,为何不考举?”
顾宁涯开口,询问方敬成。
“草民不才,虽饱读诗书,但对八铉文并无喜感,也就没有参加科举。”
方敬成出声。
这个人的确有才华,而且非常聪明,能够通过一些线索,从而想到诸多事情。
“哦?有如此之才,却屈身于小小府县之中。”
“不如这样,顾某搭桥牵线,往后你跟着锦年,做他的幕僚,待到以后,以先生的才华,至少也能封个侍郎。”
顾宁涯望着天际,显得随意道。
此言一出,方敬成顿时有些沉默。
他没有回答,显得安静。
不过一旁的顾宁涯仿佛猜到了方敬成的心思一般,直接开口道。
“先生敢拦车,一来是有勇,二来其实也是自觉怀才不遇。”
“我看的出,你不是一个甘愿认命之人,你的身份,我大致也能猜到一二,与某些人有关系,所以才无法科举。”
顾宁涯显得平静,但却把方敬成拿捏的死死。
话说到这里。
方敬成并没有半点惊慌,反倒更加平静道。
“敢问大人,想要说什么?”
方敬成直接问道。
对方特意让大家一起下来,只留顾锦年在玉辇上,显然是有事要与自己说。
“我可以帮你解决身份上的麻烦,你是个有抱负的人,跟了锦年,你不吃亏。”
“这件事情,其实你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我也有解决方案,很有可能锦年也有了解决方案。”
“只是锦年不能这样做,我不能直接提,而你恰好可以去处理。”
“你明白我说的话吧?”
顾宁涯淡淡出声,这一刻的他,显得格外的神秘,以至于一旁的李基有些惊愕。
1...248249250251252...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