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他带来了三个消息。
第一,各地捐赠粮食第一批送到,比预想当中多了一些,可延长江中郡所有百姓五日口粮。
第二,三大世家表示,痛心百姓,只不过牛羊农具他们也不够,所以凑了五千两白银,当作捐赠。
第三,已经派官员前往各地,每府召集一千人,若不出意外,明日正午,会到江中郡。
得到这三个消息。
顾锦年面色平静。
“通知下去,明日正午。”
“十九府人,全部聚集府城内,让所有百姓来。”
“就说,明日我有三件大喜事宣布,可解江中郡大旱之灾。”
顾锦年出声。
说完这话,他让周满离开。
只是等周满离开后,顾锦年的眸子露出寒意。
三大世家,还真是够给脸啊。
五千两银子?
好!
既然不配合,也就别怪自己没给机会了。
“六叔。”
“写一份奏折。”
“告知陛下,明日之后,江中郡之难彻底安定。”
“不过我要杀一批人,看看陛下是什么意思。”
顾锦年开口,语气平静。
可顾宁涯却惊愕了。
好家伙。
你这才来了几日?
就说定下江中郡之难?
你什么事都没做啊。
除了请客吃饭以外。
顾宁涯有点不明白,但他还是没有任何啰嗦,他完全相信顾锦年。
只因自己这个侄子。
能创造奇迹。
大营内。
顾锦年静静看着前方。
他做好了一切铺垫。
明日,决定胜负。
此番把握。
十成。
---
---
---
最近状态下滑,因为腱鞘炎,手疼的不行,为了不断更,所以就水了一些。
实在抱歉,各位老爷们,对不起,我认错,接下来我尝试分时间码,不打算一口气写完。
请各位老爷抱歉,七月自己给自己两巴掌。
啪啪。
打完了!老爷们消消气。
本章更新时间2022.8.11号,晚上11点03分。
大夏文圣 第一百八十四章:敢问,诸位乡亲父老!敢于天争否?【求月票】
江中郡外。
军营当中。
顾锦年正在审批着各地公文。
眼下,陇西郡的地动之灾,已经算是稳住了一半,太子亲临,号召百姓,救灾行动也算是井井有序的处理。
南越郡还算是中规中矩,雪灾救援比较缓慢,只不过问题不大,只要雪水没有融化,那问题就不大。
最大的麻烦还是东林郡,火灾问题还是很严峻,求雨符数量不多,仙门前前后后就给了十张,大夏王朝内有二十张左右。
这求雨符可是国之重器,恰逢大旱的时候,求雨符就是救命的东西。
不过仙门给的不多,这一点并不在预料之中,大夏王朝与仙门的关系还不错,虽然求雨符这东西仙门也需要,可应当没有大夏王朝急需。
“需要我写一封信,我应当在仙门还有一些面子。”
顾锦年喃喃自语。
毕竟自己是仙灵根,即便不主修仙道,想来仙门的人也会给自己一点面子。
眼下大灾之时,面子这种东西无所谓,救百姓为主。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在外面响起。
“报!”
“侯爷,相爷李善带御史台十二大儒前来拜见侯爷,侯爷是否接见?”
随着外面的声音响起。
顾锦年没有将公文放下,而是开口道。
“让方先生去招待他们一二。”
顾锦年出声,他没有急着去见李善等人,而是让方敬成去处理,一来是让方敬成好好熟悉一下官场。
等大夏之灾彻底结束之后,方敬成必然要随自己前往京都,到时候朝堂上很多事情都要由方敬成去处理。
现在接触一下是挺不错。
“遵命。”
很快,顾锦年继续处理公文,大夏上空的天外火石,已经被找到部分,苏文景联合了不少大儒,打算以儒家阵法,配合浩然正气,阻挡这天外火石。
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锁定位置以后,即便当真阻挡不了,至少可以疏散百姓,建筑物毁了,可以重建,人死了就有些麻烦了。
“侯爷。”
“下官有事禀报。”
此事,一道声音响起,是周满的声音。
“进。”
很快。
周满走进军中大营内,朝着顾锦年作礼,而后开口。
“侯爷,十九府内,您要求的一千人已经启程,不出意外,明日正午之前都能抵达府城之中。”
周满出声,确定了这件事情。
“好。”
顾锦年点了点头,将手中公文处理完毕后,他将这公文桉卷放在一旁,起身看向周满道。
“周满。”
“本侯问你一件事情。”
“你想不想活命?”
顾锦年出声,他看向周满,神色目光显得无比平静。
听到这话,周满整个人不由一愣。
他感觉自己听错了。
愣了一小会,周满直接跪在地上。
“侯爷,下官之前完全就是一念之错,下官在江中郡,倒也不敢说兢兢业业,但也算得上是苦劳不少,侯爷大可询问百姓。”
“有些错,下官犯过,但下官绝对没有鱼肉百姓,江中郡本身就是穷郡,下官也算是读过几年书,如若不是这次涉及太多人。”
“下官当真不敢乱来,如若侯爷给下官一条活路,从今往后,下官一定唯侯爷是首,下官敢立生死大誓,以儒道浩然正气立言。”
周满当了这么多年官,顾锦年一句话他岂能听不明白?又岂能不懂顾锦年的意思。
说实话,他完全相信顾锦年可以杀他,而且是那种想杀就杀的。
因为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乃是大夏第一天命侯,镇国公长孙,儒道后世之圣,这三个名衔,就可以将自己镇压死来。
想杀自己,简直比踩死一个蝼蚁还要简单。
如若不是顾锦年乃是儒道后世之圣,就算自己没犯错,顾锦年都可以随意斩杀自己,安民心,定民意。
所以他根本就不怀疑顾锦年敢杀自己。
现在开口一问,就是想要给自己一条生路,就看自己听话不听话了。
“本侯可以给你一条生路,但前提是,你愿不愿意听话了。”
顾锦年出声,他的确让人调查过周满,不能说周满是个好官,但至少的确没有犯太大的错,百姓们对周满的口碑,属于还行的那种。
自然而然,顾锦年给他一次机会。
“愿意。”
“侯爷,下官一定愿意。”
“侯爷,说句心里话,您身份如此崇高,若王巍之事之前,您要是找下官,下官也愿意,更何况现在?”
周满这句话是真心话,顾锦年现在的身份,谁人不知?
这样的人,谁不想成为他的属下?
只不过,提到王巍,顾锦年面色一冷。
“如若不是为了江中郡百姓,仅凭王巍之事,你该死。”
他开口,周满顿时不敢说话,低着头心情无比紧张。
“王巍因江中郡百姓而死,本侯现在给你这次机会,考虑的也是百姓,并非是本侯想要收下你。”
“本侯与你说三件事情,若这三件事情你能答应,本侯饶你不死,若这三件事情,你做不到的话,本侯定让你生不如死。”
顾锦年开口,声音冰冷。
“请侯爷放心。”
周满笃定开口。
“其一,本侯要你镇守江中郡,努力恢复农产,以百姓为主,本侯会派人来你江中郡,只要听到一点不好的事情,就等着被千刀万剐吧。”
“其二,本侯要你妥善照顾王巍全家,不得使她们受到一点委屈,当然如若她们做的不对,也无需袒护,只是照料一二。”
“其三,前去找侯君,告知他你现在的处境,就说灾情结束之后,本侯会斩你,你让侯君帮你想办法逃过此劫,最好是让宁王出面,本侯配合你上演一场戏,明白吗?”
顾锦年出声,这三件事情都很重要。
等明日之后,自己就能解决江中郡之难。
可这种解决,还是需要人在这里尽心尽力,从朝廷调人来,顾锦年不放心,从江中郡选拔人才来,需要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而周满,成了顾锦年最佳人选。
这家伙本来是要被自己处死的,现在自己给他一次机会,无论一个人是好是坏,最起码吃了一个亏以后,一定会长记性。
顾锦年不奢求周满这辈子尽心尽力,至少前三年没问题吧?
这三年尽心尽力,也算是一种赎罪,若是他三年内处理妥当,一切都好说。
三年。
顾锦年会让江中郡成为大夏第一郡。
这就是他的底气。
那个时候,周满若是有任何错,顾锦年可直接拿捏,说杀就杀。
其二,王巍死了,顾锦年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江中郡百姓活得更好,同时也要照顾他的家室,这个照顾,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照顾好的。
自己吩咐没问题,下面人也会去做好来,但很有可能前几年稍微照顾一二,后面就不会照顾了,这种情况很正常。
若是让周满来处理,这很不错,至少面面俱全,也是一种赎罪。
最后一个,则是他埋下的一颗棋子。
“侯爷,下官知晓。”
“只是若让下官去找侯君,侯君只怕不会信我。”
周满出声,他并不是不愿意,只是觉得侯君不会相信自己。
“他之前不会相信你,现在一定会。”
“他主动向宁王请缨,送来赈灾粮,想要获取民意,结果弄巧成拙,不但没有获得民意,还浪费了不少粮食,这些粮食他们带不走,已经被本侯的人掌控了。”
“此时,他一定气急恼怒,你去找他刚好合适。”
顾锦年出声道。
“这倒是实话,可侯爷,这侯君即便是答应了我,只怕也是因为恼羞成怒,一时之间失智,他决然不会告诉下官一些重要事情啊。”
周满有些疑惑。
“你告诉他,我这军粮当中,其实是掺和一些药物,百姓吃后,的确能蕴养精气,将这个秘密告诉他,他自然而然会相信你。”
“不过本侯知道,他一定不会完全信任你,但会测试你,时间可以解决很多事情。”
顾锦年出声,他派周满过去,不一定是得知一些什么大秘密,有时候有一枚棋子在,至少可以做很多事情。
“下官明白了。”
“请侯爷放心,下官一定会处理妥当。”
周满出声,语气无比笃定。
“去吧。”
“记住,这件事情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才是,然后便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并不是最重要的。”
顾锦年特意提醒周满,免得这家伙搞不清楚主次。
“请侯爷放心。”
周满点了点头。
很快,周满走出大营内,长长吐出一口气。
说实话,这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当真是大起大落,但正是因为有这件事情,周满内心处于紧张状态,他想要把事情做好来。
只有这样,自己的小命,才会保住。
保住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当真自己死了,自己后代包括自己的妻子等等,能过好来吗?
说不定还会因为一些事情,导致自己全家被灭口,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待顾锦年离开江中郡后,这当真有可能会发生。
而现在,自己投靠顾锦年,真自己出了什么事情,顾锦年也会选择帮自己的。
所以他完完全全站在顾锦年这边,甚至他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让顾锦年器重自己。
如此。
大约半个时辰后。
终于,李善等人来到军中大营。
“本相见过侯爷。”
“我等,见过侯爷。”
李善,御史台十二儒,纷纷走进大营之中,朝着顾锦年一拜。
“见过诸位。”
“公务繁忙,未能第一时间接见诸位,还请见谅。”
顾锦年起身开口,对李善等人显得比较温和。
“侯爷客气,大夏灾情为主,我等前来打扰,反而是罪过。”
“是啊,得知侯爷正在处理公文,我等实在是惭愧。”
众人开口,并没有半点生气,取而代之的是愧疚。
“几位前来,是为了何事?”
顾锦年倒也不说什么,直接询问众人来这里做什么事情。
“侯爷,最近有些谣言,说侯爷虐待百姓,我等自然不信,但无风不起浪,所以陛下派我等前来调查,如若是子虚乌有之事,必会告知天下,也算是正一正这歪风。”
有人开口,告知顾锦年他们来的目的。
而李善一直不说话,处于沉默状态。
“有质疑是好事,那诸位随意,不过询问过后,也要准备好时间回去,救灾之事,本侯不希望有外人插手。”
顾锦年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不算特殊,但有一点还是要提醒,这救灾的事情,轮不到他们来处理。
“侯爷放心。”
“我等必不会乱来。”
众人纷纷点头。
“侯爷。”
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善终于出声了。
“李相何事?”
顾锦年看向李善,略显好奇道。
“方才听侯爷属下所说,侯爷明日就能解决江中郡之难,这是真的吗?”
李善开口,询问顾锦年。
方敬成之前说了此事。
“恩。”
顾锦年显得澹然。
此言一出,十二大儒纷纷色变,之前听方敬成说,他们就已经很惊讶了,现在听到顾锦年开口,他们如何不震惊?
“侯爷,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啊,老夫知晓侯爷一心为民,这灾情是谁都不想遇见的,侯爷想要振奋民心,这是好事,可如若许诺一些不应该许诺的事情,这可不是好事。”
李善出声,善意的提醒顾锦年。
只是此话一说,顾锦年神色显得温和。
“救灾的事情,由本侯全权负责,说与不说,应当与李相无关吧?”
顾锦年神色温和道。
而李善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出声道。
“自然与老夫无关,只是这样的话,若是说出去,会给百姓造成一定影响,若是侯爷当真做到了,这是一件好事,若是侯爷做不到,只怕百姓会对朝廷产生其他想法。”
“请侯爷慎重而已。”
李善出声,皮笑肉不笑道。
“本侯说过的话,有假过吗?”
顾锦年澹澹开口,也是皮笑肉不笑。
这话一说,李善彻底沉默,而十二大儒却不由激动无比。
“侯爷,明日若您真的能解决江中郡之难,其他别的不说,老夫一定会向陛下请求,直接游走各地,为侯爷传颂功德。”
“是啊,侯爷,若您真的能解决江中郡之难,我也去为侯爷传颂功德。”
“江中郡之旱灾,影响万万百姓,若侯爷能安定下来,那就是功德无量啊。”
“侯爷,您要真解决了,从今往后,老夫见一个人,就把这事说一遍,以后谁敢说您半点不事,老夫第一个噼了他。”
“对,侯爷,您是知道的,御史台是秉公处理,有人举报,我等就要出面解决,可江中郡之难被您解决了,往后这朝堂上谁要是敢举报侯爷,老夫第一件时间调查他有没有问题,再来解决侯爷的事情。”
这些大儒一个个开口,他们还真不是吹捧顾锦年,而是发自内心的。
江中郡之难,朝堂所有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先是万万百姓的粮食危机。
然后江中郡出了问题,大夏王朝内部也要出问题,整体出大问题。
对于这些大儒来说,如果顾锦年当真能解决江中郡百姓之难,无论大夏王朝如何,这份功德,值得人敬佩。
身为读书人,自然要敬重。
看着十二大儒如此,李善面无表情,不过面无表情就意味着很多事情。
“诸位,明日正午,就能知晓一切了。”
“早些休息吧。”
顾锦年稍稍作礼,对于这些大儒,顾锦年还是很尊重的,圣尺已经立德,孔圣也削天下读书人才气,他们没有被削,就意味着他们拥有品德。
那么自己尊重一二,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明日正午是吧?好,老夫等着。”
“好好,明日正午。”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便一同离开。
待众人离开后。
顾锦年也走出军营外,望着天穹,神色平静无比。
能否解决江中郡之难,就看明日了。
而与此同时。
数百位读书人也潜入江中郡各地。
这群读书人几乎绞尽脑汁,去各种盘问,但得到的结果,几乎很统一。
那就是所有百姓都称赞顾锦年,没有一个人说顾锦年不好。
这让这帮读书人傻眼了。
到最后这帮读书人只能表明自己的身份,告知他们自己乃是朝廷派来的人,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不需要太担心。
这话一说,百姓们发言更加踊跃了。
“你们是朝廷来的?”
“那敢情好啊,赶紧跟皇帝说,侯爷当真是大好人啊,一定要让陛下给他升官。”
“是啊,是啊,侯爷当真是大好人,得升官。”
百姓们的回答,再度让这些读书人沉默。
逼到最后,这些读书人实在是忍不住。
“诸位,这顾锦年不在,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各位直接说就好,你们放心,我们绝对不是顾锦年的人。”
有人开口,压着声音说道。
只不过,这话一说,围过来的百姓一个个皱起眉头了。
“好家伙,你这家伙是不是侯爷的政敌啊?想让我们贬低侯爷?”
“你还是不是人啊?”
有人察觉到什么情况,不由立刻出声,怒斥对方。
“你们这帮狗东西,侯爷为了咱们这群百姓,怒斩贪官,还把军粮给我们百姓吃,回头你们居然还对侯爷产生意见?你们是人吗?”
“救灾的时候,你们不在,现在侯爷稳定我们江中郡灾情,你们就想要惹些是非出来?你们还是人吗?”
“各位乡亲父老,这些家伙肯定是有问题的,把他们抓住,全部抓到军中大营去,侯爷对咱们这么好,不能让这种小人得逞。”
一道道声音响起。
百姓们是真的气炸了,顾锦年所作所为,大家也历历在目。
这帮人不过来记顾锦年的功劳,还在这里想尽办法,去记顾锦年的坏?
如何不让百姓愤怒?
一时之间,不少百姓动起手来,直接将这些读书人抓走,也不管这些读书人说什么。
全部扣押到军中大营。
等顾锦年知道这件事情后,不由哭笑不得,但他没有出面,而是让李善去赎人。
李善得知此事,神色略显平静,但他没有出面,而是让御史台的大儒出面。
宁王大营内。
侯君头上束着一根白色带子,有些伤病。
今日的事情,让他实在是有些难受,本以为是一场民意收割,却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笑话。
他恼怒,并非是因为百姓不吃,而是这件事情乃是自己提出来的,这个结果,他承受不住。
宁王不会惩罚自己什么,但自己在宁王心中就跌了一些分量。
这才是他最难受的事情。
当然,主要还是他十几年都没有犯过错,这一次让他实在是难受,一时恼怒之下,才做了一些错事。
“顾锦年说,明日就可以定下江中郡之难,侯先生如何看?”
李善开口,他很平静,坐在侯君面前。
“明日?”
“十日后,他都做不到。”
“江中郡之难,怎么解决?靠几句话?”
“除非顾锦年能够提供江中郡所有百姓一年的口粮,能保证江中郡百姓所有人衣食无忧,否则的话,他凭什么能解决?”
“我来之前,查看过稻田,干旱无比,只有一点点水,根本不够养活庄稼。”
“这大旱谁知道能持续多久?”
“再者,顾锦年做了一件错事,一件极其错的事情。”
侯君开口,对顾锦年所言完全就是不信。
“什么错事?”
李善好奇道。
“相爷应该听说了,这江中郡百姓放在大鱼大肉不吃,只吃顾锦年为他们准备的一些米饭?”
侯君问道。
“这个知道。”
李善点了点头,来的时候,听人说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