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刹那间,一团金色的光芒笼罩顾锦年。
而正当所有人都认为顾锦年要开始悟圣道时,这璀璨的金色光芒,却在这一刻逐渐退散,回到了大道成圣图内。
最终古图封卷,没入顾锦年的文宫异象当中。
这很古怪,让诸多人惊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没有继续悟道?”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大道成圣图吗?为何发生这样的事情?”
人们不解,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好端端又变成这个样子了。
莫说他们年轻一辈的读书人,就算是老一辈的读书人,在这一刻也很好奇,十分不解。
只是,登天梯上,唯有顾锦年知晓是什么情况。
这的确是大道成圣图,但以自己当前的境界,还不能去感悟圣人之道。
至少需要自己抵达半圣境,才可以感悟圣人之道。
否则的话,境界太低,即便是重新行走圣人的道,也不一定能明白对方的艰苦,包括成圣的决心。
想要真正行走圣人的道,必须要等自己抵达半圣之境。
所以,这光芒才会散开。
登天梯上。
顾锦年望着下面的山川。
大夏天灾已经结束,如此大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顾锦年感悟的到,接下来有诸多地方将会遭遇灾厄,这的确是上苍加持的。
若扛过去了,也可得天地赐福,若是抗不过去的话,就不好说了。
但大夏王朝的天灾,有些不一样,实打实问题很大,是有人在暗中出手。
“若我为圣,或许能推算天机,知晓到底是谁在幕后使坏。”
顾锦年心中喃喃自语。
只可惜的是,成圣之道,终究还是有些遥远,不在乎时间,而是在自己的感悟。
穿越到这个世界,算起来也勉勉强强一年半的时间,自己已经成为了天地大儒,说句实话,这很夸张了。
而儒道一脉,不同于修仙亦或者是武道,通过灵气药材这种东西,就可以突破。
需要的是思想升华,需要的是感悟,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跨越。
可以说的是,如若没有这次大夏天灾,自己根本无法突破天地大儒境,这并不是因为天地赐福的原因,最大的核心还是自己历经了苦难。
看到了诸多的苦难,从而有一定的感悟。
如若不是这样的话,即便是得到了如此恐怖的赐福又能如何?依旧无法成为天地大儒。
非一定是苦难。
而是思想。
儒道的思想,人、法、天、自然,各种思想,为生民立命。
明白这点后,顾锦年也沉淀下心来。
“我需要好好悟道了。”
“暂时放下一切,以悟道为主。”
顾锦年心中自语,回顾这一年多,自己为民伸冤,为百姓鸣不平,做事激进,不顾一切后果,走到这一步,顾锦年没有任何后悔。
但他知道,自己应该停一停了,拿一部分时间,去悟道,悟属于自己的道,亦或者是说,去理解道,理解自然万物,理解自己的思想。
还有,理解新学。
想到这里,顾锦年当下从登天梯缓缓走了下来。
他如绝世公子一般,一步一步,当走下登天梯后,顾锦年朝着苏文景等人一拜。
“诸位先生。”
“此番大灾之后,学生内心有诸多想法,前往文宫悟道。”
“后面的事情,劳烦诸位先生了。”
顾锦年开口,他道出自己的想法,要去悟道。
听到顾锦年这样出声,苏文景端是满意。
“恩,锦年,你是需要好好悟道。”
“稷下学宫的事情,老夫为你在压一压。”
苏文景开口,他微微笑道。
“稷下学宫?”
顾锦年微微一愣,他真的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毕竟大夏天灾有多恐怖,几乎每日都在争分夺秒,怎可能去管辖这件事情。
如今苏文景重新提起稷下学宫,使得顾锦年不由微微苦笑道。
“文景先生,这学宫之事,还是算了吧,毕竟已经拖了三个月,再拖的话,只怕有些不好。”
顾锦年开口,他倒不是不明白稷下学宫的好处,而是稷下学宫已经拖了三个月,这大夏天灾前前后后也有两个月的时间。
按理说下个月就要开始,如若因为自己的原因,强行再拖几个月,属实有些不太好。
“无妨。”
“锦年,老夫为你决定了,你好好去文宫悟道吧。”
“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喊老夫过去,为你解惑开智。”
苏文景摆了摆手,稷下学宫顾锦年必须要去,他希望看到顾锦年能在学宫当中,立下不朽之言,开创万世之新学,虽然可能性不大。
但顾锦年打破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所以这一次又为什么不能打破呢?
即便当真打破不了,退一万步来说,前往稷下学宫,至少可以看到学术之争到底是怎么样的,对顾锦年来说,有莫大的帮助。
那么这就是好处。
所以,稷下学宫,必须要去,而且还是非去不可。
“那劳烦先生了。”
顾锦年看得出来,这稷下学宫意义很大,学术之争,的确对自己来说很重要,文景先生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顾锦年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自己拒绝,是因为已经拖延了三个月,再让别人继续拖延,这终究不好,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如若不是这样的话,顾锦年又不傻。
很快,顾锦年离开大夏书院,他脚踩虚空朝着大夏皇宫走去,还有些事情与自己舅舅协商一二。
而随着顾锦年离开后,苏文景不由满意的摸了摸胡子道。
“你们看,老夫这个徒儿多懂事啊,都知道为别人考虑,啧啧,有如此之成就,还这样的谦虚,还叫你们先生。”
“这要是换做你们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成就,只怕鼻孔朝天。”
苏文景开口,忍不住夸赞道。
这话一说,一些大儒也是纷纷笑了笑,点着头说对。
但很快,有人反应过来,觉得有些问题啊。
“文景先生,什么时候这顾锦年成了你的徒弟啊?”
“是啊,文景先生,你都快要成圣了,怎么一点脸皮都不要了?”
“老夫从来都没听说过,顾锦年要拜您为师啊。”
众人的声音响起。
他们觉得有些古怪,这苏文景还真是不要一点脸啊,称顾锦年为自己徒弟?
一听这话,苏文景有点来气了。
“他刚才叫我什么?”
“叫我先生,先生是何意?需要我解释吗?”
“尔等都是酸儒,懒得跟你们争。”
苏文景哼哼了两句,而众人却也没有跟苏文景争什么,也免得苏文景气急败坏。
只不过还是有人不由皱眉问道。
“文景先生。”
“这稷下学宫因为大夏天灾之事,拖延了三个月,现在大夏天灾结束,他们应当不会再继续拖延吧?”
有人好奇,望着苏文景如此问道。
刚才苏文景说让稷下学宫继续拖延时间,实话实说,这可能性不是很大啊。
毕竟稷下学宫也不是小势力,苏文景这还没成圣,当真要是苏文景成圣了,以圣人之尊,前往稷下学宫,要求再拖延几个月,或许对方还真就答应下来了。
可没有成圣,只怕有些不妥。
听到这话,苏文景反倒是显得平静。
“我知晓。”
苏文景点了点头,他知道稷下学宫不会继续拖延了。
“哈?”
“文景先生,你知道稷下学宫不会拖延,那为何答应顾锦年啊?”
这人好奇,实在是不明白苏文景这是何意。
“我已经联系霹雳手大儒,外加上挚友,而今,大夏书院当中,不还是有诸位在吗?”
“我等一同前往稷下学宫,堵他的门,不让他开不就行了?”
苏文景微微一笑。
这话一说,不少大儒脸色顿时变了。
堵门?
堵稷下学宫的门?
好家伙,这可是读书人圣地之一啊,孔府算得上一个,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则是中洲圣院。
这三个地方,都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孔府是因为有孔圣在,任何读书人,其实都有义务前往孔府祭拜圣人,如若不是孔家搞门阀,几百年前,只要有读书人去了孔府,就必须要去太庙祭拜圣人。
这种圣地,是敬重。
而稷下学宫是诞生学术之地的地方,可以说儒道能走到这个地步,大多数靠的是稷下学宫,百花齐放,思想爆发。
至于中洲圣院,则是争夺之地,唯有大儒才可前往圣院阐述道理,从而争论。
传闻当中,中洲乃是天地之中心,有仙灵的传说,而且中洲圣院建立在天地之间,最高之山上,一言一行,可达天听。
简单来说,孔圣开创儒道一脉,第二位圣人,则立下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思想大爆炸,第三位圣人,则在中洲开辟圣院,让人去争,唯有争才有进步,杜绝一家独大的情况。
只可惜的是,王朝管控之下,再加上孔圣的威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孔府又出了一批天才人物,并不是说这批天才儒道如何,而是他们完美利用了孔圣形象,形成儒道学阀。
不然的话,按照圣人们的意向,其实儒道本来是越来越昌盛的。
至于第四位圣人,他也留下了东西,但具体留下了什么,还无人知晓。
有各种传闻,也有一些世家,对外宣布是圣人后代。
当然这些都是无从考究的事情,也经不起推敲。
稷下学宫,为儒道圣地也,苏文景要去堵门,这帮大儒听完之后,脸色惨白的很。
“文景先生,我还有事,要先行离开了。”
“大夏天灾已定,我要回去处理一些事情了。”
“我家灾情还没有结束,我要回去定灾。”
一时之间,不少读书人站起身来,一个个有些惊慌失措,这不是文人风骨不文人风骨的事情。
而是乱来啊。
你苏文景马上要成为圣人,你怎么闹都可以,稷下学宫就算再怎么样,也不会真正得罪一尊未来的圣人。
可他们不一样啊,要是被盯上了,以后真就没好日子过了。
看着众人如此模样,苏文景倒也不生气,反倒是平静开口道。
“哎。”
“尔等错过了一个大机缘啊。”
苏文景出声,显得有些无奈道。
听到机缘二字,顿时之间,众人止步了,不由看向苏文景,十分好奇。
“什么机缘啊?”
“文景先生,你说话说一半作甚?”
“堵门也叫机缘?苏文景,你是真把我等当傻子了吗?”
一些声音响起,既有人好奇,也有人心急,还有人直接破口大骂,但骂完之后,还是站在原地,听一听是什么机缘,反正听一听又不吃亏。
“尔等。”
“当真是鼠目寸光。”
“锦年这次前往稷下学宫,你们真当锦年只是去看看?”
苏文景开口,不由冷哼一句,眼神当中满是嘲弄。
一听到这话,众人这回是彻底有些沉默了。
“不是过去看看,难不成当真要立言?”
有大儒忍不住好奇问道,看着苏文景。
“这是自然。”
“尔等是真傻还是装傻?稷下学宫顾锦年的确没有去过,但老夫去过多少次?”
“如若锦年只是过去看看,老夫会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吗?”
“算了,既然说到这里,老夫就不藏着了,锦年已经有了绝世新学,是老夫偶然之间发现的。”
“那个时候,锦年才刚刚入了书院,有些羞涩,他无有儒道境界,也没有功名在身,所以不敢与老夫直说。”
“可随着老夫敦敦教诲,锦年已经将这新学告知,实话实说,老夫听完锦年之新学,惊为天人。”
“此等新学若是拿出去。”
“呵。”
苏文景说到这里,又不说了,吊足众人胃口。
“什么啊?文景先生,你快说啊。”
“求求你,快点说啊,你怎么说话说一半啊?”
“我读了五十年的书,我一句脏话都没说过,文景先生,你不要逼我啊。”
“他娘的,有话不直说,你有病吧你?快点说啊,我求求你了,说啊。”
众人的确被苏文景吊足胃口了,这家伙太恶心人了,如果不是打不过,或者是打不着,苏文景的下场一定很惨。
“倘若拿出来了,今日的异象,再强十倍,都不足为过。”
苏文景信誓旦旦道。
“嘶。”
此言一出,众大儒一个个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今日之异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实话实说,算得上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比今日异象还强十倍?
要不要这么夸张?
说句不好听的话,成圣的异象,可能都比不过今日的异象,而比今日异象还强十倍,这是何等的概念?
他们想象不到,格局太小了。
“不对啊,这样的话,跟机缘有什么关系啊?”
“是啊,文景先生,跟机缘有什么关系啊?”
众人好奇,反应过来后发现,虽然很震撼,可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苏文景不由叹了口气。
“所以说尔等鼠目寸光。”
“这次大夏天灾,真正力挽狂澜的人是谁?是锦年对吧?”
“可尔等得到的好处少吗?”
“人人如龙,龙形浩然正气,诸位是没少得吧?”
“这一次,稷下学宫如若按照规定时间开启,顾锦年是否错失机会?”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无法立言?毕竟稷下学宫内有天命加持,外加上孔圣封印的两道天命。”
“这些天命加持之下,锦年才可立下不朽之言,开创新学成功,为万世开太平。”
“此等的功绩,如若尔等随我一同前往稷下学宫,堵门拖延,直至锦年恢复,等到天地赐福,尔等有没有好处?”
“这是不是天大的机缘?尔等是不是错过了?”
苏文景有理有据道。
说的众人哑口无言。
因为........您还别说,还真的很有道理。
虽然有些古怪,而且明显好像就古怪,但听起来是真的很有道理啊。
“也就是说,如若我等配合先生,前往稷下学宫堵门的话,可以分享功德?”
有人看向苏文景,如此问道。
“恩。”
苏文景开口,点了点头道。
当下,众大儒是真的开始犹豫了,如果让他们直接去堵门的话,实话实说,真不敢啊,稷下学宫的威名摆在那里,除非苏文景是圣人,他带头冲锋。
可现在苏文景只能说是半个圣人,未来是能成为圣人的,可现在还不是圣人啊。
这就好像太子和皇帝一样,江山未来是太子的没错,可现在你是太子的话,有些事情就不是你能决定的。
可听到有这么多的好处,他们又有些不舍,毕竟这龙形浩然正气,他们是真的感受到了,回去潜心悟道个三年五年,肯定有所长进。
不说人人都能突破半圣,就在座上百位大儒,至少有两三个能成半圣的吧?
所以他们内心很纠结。
只不过,就在此时,一位大儒开口,目光坚定无比的看向苏文景道。
“文景先生,我读书没你多,我就说一句话,读书人不骗读书人,你只要开口说这句话,我跟你干了。”
这位大儒开口,攥紧着拳头,看向苏文景。
他已经做出了抉择,只是希望苏文景不要坑他,也不要骗他。
“荒谬,老夫即将成圣的人,会骗你们吗?”
听到这话,苏文景不由皱眉,忍不住这般说道。
但众人都不回答,而是直勾勾地看向苏文景。
“行吧,行吧,读书人不骗读书人,当真是小人之心。”
苏文景开口,他也算是豁出去了。
稷下学宫蕴含着天命,其他的不说,不管如何,只要顾锦年能从中获得好处,自己大不了就丢人一次,被骂就被骂呗。
反正事要这样做,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果然。
随着这话一说,众大儒纷纷表态了。
“行,那就干。”
“走走走,去稷下学宫。”
“干了,饿死胆小,撑死胆大。”
“老夫敬重稷下学宫,但老夫更希望我儒道出一位天命圣人,这趟过去,老夫为的不是自身好处,而是为我儒道昌盛。”
“对对对,为我儒道昌盛。”
一些声音响起,表决了心意。
而苏文景也暗自松了口气,毕竟让自己一个人去稷下学宫的话,实话实说,还真不一定能成事,带着这帮人,那就是血赚。
“回头得找仙门要几张千里遁行符,不然的话,跑不掉就麻烦了。”
望着众人兴奋和激动的表情,苏文景内心暗道一声。
他也不傻,得为自己留好后手。
此时。
大夏皇宫。
养心殿外。
随着顾锦年出现后,魏闲公公以最快速度,来到顾锦年面前,脸上满是谄媚,是一丁点都不敢怠慢。
“侯爷。”
“陛下正在大殿内等您。”
“奴婢在这里先恭喜侯爷成就大儒。”
魏闲公公开口,朝着顾锦年如此说道。
“公公客气。”
顾锦年面色温和,点了点头后,便直接走进大殿内。
只不过刚走进大殿内。
一块牌匾赫然悬挂在房梁之上。
牌匾上有四个字。
【自强不息】
啊......这。
顾锦年有点没想到,这个时候了,自己老舅居然还这样,还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哈哈哈哈哈。”
“大外甥,你来了。”
“看看,还记得这是什么吗?”
看到顾锦年来了,永盛大帝顿时满脸笑容,步伐欢快,朝着顾锦年走去。
比之前更加亲热无数倍。
“锦年见过舅舅。”
看着满脸欢喜的老舅,顾锦年还是很有礼貌。
“怎么这么客气啊?”
“你娘是怎么跟你说的,我是你舅舅,亲舅舅,你是我外甥,外甥见到舅舅,还要这么客气?”
“以后不准你这样了,咱们是一家人,你有什么就说什么,知道吗?”
永盛大帝有些不乐意了,一番话教育着顾锦年,而且从朕改成了我,更显亲近。
“明白了。”
顾锦年有些无奈,但还是点了点头,毕竟皇帝最大,而且论亲戚来说的话,舅舅也是最大的,其他没什么好说的。
“锦年,你快看看,这东西眼熟不?”
永盛大帝笑嘻嘻开口,指着这牌匾如此说道。
“这.......挺眼熟,但一下子好像记不起来了。”
顾锦年只能装死。
“哎呀,这你都忘记了?你六岁那年,你娘带你来皇宫见我,舅舅那个时候不正好在练字吗?”
“然后你想出去玩,可我还没写完,只不过看着你太想去玩了,所以就随便写了几个字。”
“就是这四个字,你娘可以作证,这回可不是舅舅抢你功劳。”
“魏闲,你记不记得这件事情?”
永盛大帝很激动。
“记得,记得,老奴记得。”
魏闲笑呵呵道。
因为说不记得,待会头就没了。
“哈哈哈哈,听着没,锦年。”
“你要真不信,回去问你娘,没事的,你舅舅不是别的意思,主要想说,你虽然是外戚,但你骨子里流淌着都是咱们李家人的血。”
“知道没?顾家的血脉,都是匹夫,一点文化都没有,偷偷告诉你,这外面现在都再说,你娘是继承了高皇后的智慧,然后再传给你。”
“懂了没?”
永盛大帝压着声音说,毕竟这话即便是身为皇帝也不好说,人家顾家也不是什么小家小门啊,自己这话多少对顾家有点不太好。
“懂了,懂了,原来是这样啊。”
顾锦年硬着头皮笑了笑。
而永盛大帝更加美滋滋,还是自己这个大外甥聪明啊。
“行了,锦年,你来宫中有什么事。”
得到顾锦年的回答,永盛大帝心安理得了,回头炫耀的时候,最起码有个底气。
当然,他也知道,顾锦年入宫肯定有事要找自己。
“舅舅。”
“既然是一家人,我就不啰嗦什么了,几件事情,我说清楚来,过两日我要去文宫潜心悟道读书,不管外面发生任何事情,除非是天大的灾祸,不然外甥可能都不会管。”
顾锦年出声。
他要悟道,需要一定时间,多久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三五天就能解决。
1...288289290291292...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