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这还是大夏王朝,换匈奴国和扶罗王朝,基本上就是烹煮,任何东西都是烹煮一下,撒点盐就开干,爱吃就吃,不吃拉倒。
现在盐、味精、酱油、还有上等品质的油,以及白糖等等生活用品。
百姓岂能不激动?
价格便宜,分量不少,所以这段时间,大夏不夜城几乎每天都是处于爆满阶段,如果不是下达了一些相关的规矩,不然队伍真要排到了京都内。
恐怖的不止是这个。
京都内,不知道多少商人想尽一切办法去收购这些调味品,尤其是一些酒楼。
谁家有调味品,谁家生意就好到爆。
京都所有权贵,都让家丁仆人倾巢而出,甚至一些国公侯爷,还有六部尚书都跑来找顾锦年,希望顾锦年能内部给点这些调味品。
这真没办法,想想看,你每天吃的东西,无非就是咸点,或者是有点甜,除此之外吃这方面玩不出什么花样啊。
可现在不一样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调味品出现,这京都有不少厨子,一下子就明白这东西该怎么用。
原本平平无奇的菜,撒点味精,倒点酱油,大火烹饪,吃起来能差吗?
不说人间绝味,但对无数人来说,都是极品啊。
为这事甚至太子和秦王,宫中不少人来找了顾锦年,就是索取这些调味品。
得知这件事情,顾锦年自然也不吝啬,这些调味品制作手段不是很难,几乎找上门的熟人,一人送了一车过去。
而且,为了让那些买了商铺的商人赚到银子,顾锦年更是提供内部渠道,按照成本价将这些调味品送给他们,开酒楼的刚好能用上,如果不是开酒楼的,就可以让他们带回家去,亦或者当做小礼物送给顾客。
这小小的一个举动,让这群商人感动的不行啊。
实话实说,之前购买了铺子,多少还是有些担惊受怕的,毕竟动辄几百万两一个铺子,甚至一千万两一个铺子。
真亏本了,那就是血本无归,说是倾家荡产也不足为过。
可随着顾锦年几个操作下来,增加大夏不夜城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再大量制作不夜城游玩攻略,把他们的商铺都写进去了。
同时他们的货源,也被大夏不夜城严查,确保不是假货才能贩卖,至于价格的话,也很公道,知道他们这些商人要赚钱,允许高价。
也有人愿意低价,这无所谓,只要保持在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情况下,统一定价,免得商铺之间发生争吵。
在这种扶持之下,他们的生意可谓是日进斗金。
之前所有的担忧,在这一刻荡然无存了,前几天就做了一个调查,大夏不夜城内,生意最好的是卖胭脂水粉,本身就有些名气,经过大夏不夜城的加持之下。
销售最好的一天,赚了十七万两白银,整个不夜城所有商户都震惊了。
一天赚十七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
一个月就是五百万两白银啊。
当然这是最鼎盛的一天,可平日里的销售也都达到十万两,而最低的店铺,单日收入也破万。
而且收入低的店铺,大多数都是酒楼,毕竟不夜城内有酒楼,他们开的一些酒楼,自然比不过大夏不夜城的。
所以顾锦年内部提供各种调料品,价格低,而且稳定量,只是不允许拿出去贩卖。
这个措施下来,不夜城各大酒楼纷纷饱满。
大夏酒楼是地标性质,基本上都是外地游客住,而这些小酒楼的客人,基本上都是京都一些不算特别富,但绝对算不上穷的百姓。
毕竟这些调味品,每天都是供不应求,酒楼有货,自然而然生意好到没话说。
可以说,这帮商人已经彻底打消了顾虑,现在每天没事做就跑不夜城兜兜转转,到了晚上就盘算赚了多少银子。
彼此之间也会对比。
但要说最出彩的,还是一个商人,两个月前来京都的,在陇西一带名气很大,祖上三代都是做生意的,积累了不少底蕴。
可惜的是,前段时间做生意几乎亏没了,跟人家去做银票生意,不到三年亏的只剩下一点老本。
两个月前来京都以后,拿着仅剩的五百万两白银,就打算在京都过完这辈子。
机缘巧合下,得知大夏不夜城商铺的事情,二话不说,动用一切关系,甚至把老家的祖宅,包括一切资产,全部抵押银子。
搞来了一千四百万两白银,买了七间铺子,卖的东西都是一些补品。
到现在半个月的时间,到手净利润已经有百万两了,可谓是赌对了,也羡慕死了一群商人。
不夜城赚钱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买到商铺的商人,一个个后悔不已,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当时多买几个铺子。
没买到商铺的商人,则是无比后悔,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买。
但最后悔的还是那些一开始租,后来别人过来从自己手头上卖掉的商人,为了赚几万两的名额,错失发财之道。
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忧。
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情,大夏不夜城是真的赚钱,商人赚,顾锦年赚。
江中龙米,官盐,味精,酱油,辣椒粉,等等一些民生用品,吸引着无数百姓前来购买。
不夜城的各方面建筑,以不计成本的代价,也快要竣工了。
人工湖,假山,极其适合文人踏青,全家过来游玩。
还特意开辟了马场,射箭场,以供游客前来游玩。
大夏酒楼生意更是一天比一天火爆,超前的概念,桑拿房,精油按摩,包括一系列玩法,更是吸引无数商人前来游玩。
只要能想到的,大夏酒楼都能安排。
一切的一切,井井有序,而最让百姓期待的还是百兽园,顾锦年特意划了一个区域,打造成百兽园,各种勐兽都在园子内,而且有铁网圈禁,有重兵把守。
甚至顾锦年已经让人着手准备海洋园,还有水上乐园这种娱乐设备。
但这些都要慢慢来,要始终吊着百姓的胃口,等一个项目玩腻了,再开放下一个项目。
不夜城的计划,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并且顾锦年更是下令,但凡大夏京都百姓,每个月都有一次机会,免费畅玩大夏不夜城,这也算是对京都百姓的优待。
这消息一出,京都无数百姓大赞顾锦年。
同时,顾锦年更是将夜市街,几千个铺子全部拿出来,租给京都百姓,不过是抽签,只要是京都百姓都可以过来抽签。
抽到了名额,享用租铺权,不可以转让,只允许个人经营,卖什么都可以,不违背大夏律法即可。
相当于带动百姓富裕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刺激百姓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让百姓知道,做生意是能赚钱的。
而且,大夏不夜城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宣传,让大夏王朝所有人都知道,不夜城的好处。
利商人,可以买铺子赚钱。
利百姓,生活方便,买东西价格便宜。
利官府朝廷,恐怖的税收,足可以让当地官府和朝廷有银子,有了银子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可以说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大夏不夜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靠的就是各种宣传。
现在整个大夏王朝,谁不知道大夏不夜城?
别的不说,官盐,龙米,还有这些调味品,珍贵无比的白糖,卖的价格简直跟送一样。
甚至,有几个郡府,已经有商人联合在一起,打算复制一个大夏不夜城。
正在与当地官府协商,要求当地官府批地,只要能批地,几个大商会愿意砸钱,就按照大夏不夜城去搞。
当地官府自然开心,有些郡府都不想跟朝廷汇报,毕竟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大事。
但等认真考察之后,这些商人有些犹豫了。
因为他们做不到低价卖米,卖糖,还有折腾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仔细去研究才发现,大夏不夜城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当然,非要去复制的话,不计成本去这样做,也不是不行,只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这年头怂的人有,不怂的人也有,最终各地上了折子,询问户部。
按理说当地商人要地建这种商业城,促进百姓消费,愿意缴纳税收,这种事情是一件好事,可没想到的是,户部根本就没有任何犹豫,全部打掉。
不允许私建,而且特意发了公告。
决不允许。
这下子更多人知道了,这大夏不夜城是朝廷的生意,轮不到众人。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大夏不夜城不仅仅是整个大夏王朝都知道了,就连其他王朝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以及其他一些小国商人都前来学习。
已经有人打算将这生意做到他国。
虽然做不到顾锦年这般,如此低价,这是技术问题,但所有人都明白大夏不夜城的生意逻辑。
无非就是通过某些物品低价吸引客人前来,然后靠卖商铺赚钱。
明白以后,不少人动了心思。
此时此刻。
不夜城内。
王启新将厚厚一叠的清单摆在顾锦年面前道。
“侯爷,这是工部做的清单。”
“发展工部,详细分三个程度,其一就是在目前原有的基础上,招工百倍,建天工阁,这样一来的话,预计工部将会有百万工匠,外加上重点培养新工匠,只需要三年,这批新工匠就能接替,其做工速度也一定是目前工匠的数倍。”
“第一年需投入二十万万两白银,往后每年需要投入十万万两白银。”
“预计那个时候的工匠,多达两百万人。”
王启新开口,这是最简单的扩张,第一年因为要建立天工阁,还有招人这种事情,自然而然花费的多,往后就好多了,每年十万万两白银,就能稳定。
“二十万万两白银吗?”
“第二种呢?”
顾锦年问道。
“招工五百万人,建四个天工阁,两百万在役工匠,三百万培养。”
“第一年需投入四十万万两白银,往后每年至少需要二十万万两白银。”
“三年后,可稳定五百万工匠。”
王启新给予回答道。
“第三种。”
顾锦年还是有些不满,大夏王朝人口不少,现在有江中龙米在,两三年后,人口出生率一定会达到一个极其夸张的程度,换句话来说,要不了多久,大夏王朝的人口,将会有百万万之多。
那么工匠的作用就更大了,这涉及到了各方面,国家军事,民生大计,这些都离不开工匠。
这也是为何顾锦年要大力扶持工部的原因。
“若是第三种,大夏京都附近,建立新城,招工五百万工匠,培养千万工匠。”
“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立天工阁分部,教导百姓转换为工匠。”
“只是这样的话,所需成本太大了,第一年至少投入六十万万两白银,第二年和第三年只怕只增不减,往后每年至少三十万万两白银。”
“侯爷,老夫知晓侯爷有更大的意图,可老夫不建议如此。”
“若因一时之急,招工如此之多,一但等到朝廷稳定,那么大量工匠会成为朝廷的负担,带来更大的麻烦。”
王启新开口,他自然是希望顾锦年重视工部,可他也知道,差不多就行了,搞的太夸张,以后难免无法收场。
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就是天大的隐患和麻烦。
一个就是后续收入问题,现在大夏王朝需要工匠,百废待兴,自然是越多越好,哪怕培养千万工匠都没问题。
因为以后用得上。
可二十年后呢?
等到大夏王朝不需要工匠的时候,该怎么办?这些工匠如何生存?
但最可怕的是,如果在各府之地,都设立天工阁分部,培养孩童成为工匠,这成本有多大?根本想象不到。
可面对这样的问题。
顾锦年只是稍稍沉思一番,而后开口道。
“就按照第三种计划走。”
“工匠多不怕,一来大夏不夜城若是以后设立东荒全境,亦或者整个神洲大陆,反而还远远不够。”
“倘若做不到,几百万工匠,也算不得什么,光是龙舟宝船也足够养这些工匠。”
“本侯知道,王大人最担心的问题,无非就是后续的培养,这个不用太担心。”
“前面几年投银进去,等这些工匠培养出来,开始赚钱之后,就不再投钱,让百姓将家中孩童送入天工阁分部学习技术,同时收取相应的学费。”
“如若穷苦百姓,可以欠银学习,等到未来成为工匠,赚取银两,再每个月按比例归还朝廷即可。”
“王大人尽管放心,未来的大夏王朝,更缺工匠。”
顾锦年出声,他直接采取第三种方案。
原因无他。
江中龙米可以解决大夏百姓的粮食问题。
而随着大夏龙穗未来的种植之下,再加上工部自然会发明一些耕田农具,大夏王朝以后的粮食只会越来越多,饿不死人的。
如此一来的话,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在短暂时间内,翻十倍都有可能。
毕竟古代娱乐设施少,百姓们晚上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造人。
结合以上种种,以后的工匠数量一定是供不应求。
“可这........”
王启新还是觉得有些夸张,想要再解释一二,然而顾锦年却摇了摇头道。
“王大人,工匠并非仅仅只会打铁,往后可以多种培养,涉及到民生都可以。”
顾锦年出声。
他无法去解释太多,在王启新眼中,工匠可能只是打铁的那种,可实际上顾锦年认为的工匠,是多元化发展,以后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反正都是手艺活,各种各样的都培养一下,自然而然会有商人请工匠干活。
甚至那个时候,朝廷给的银子,人家都看不上。
“老夫明白了。”
王启新点了点头,倒不是真明白,纯粹就是相信顾锦年。
“那这银子该怎么弄啊?”
“侯爷?”
既然选择第三种,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银子了。
六十万万两白银,一分都不能少。
搞个新城,还有管一群人的吃喝拉撒,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再等一个月。”
“一个月后,大夏不夜城将会彻底影响全国,那个时候,就可以派人与七十二郡的郡守商谈建不夜城的事情。”
顾锦年出声。
银子他不担心,等一个月后,大夏不夜城就要开连锁了,而且顾锦年不打算小打小闹,京都不夜城的情况摆在这里。
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甚至批的地还是小了一些。
“七十二郡都建不夜城?”
“侯爷,也不是说每个郡都如此繁华啊?”
后者开口,看向顾锦年,他知道大夏不夜城迟早要开连锁分城,只是没想到顾锦年一口气开设这么多。
“一郡之地,不可能养不活一座不夜城。”
“而且所有不夜城土地面积,必须要是京都不夜城的两倍之大。”
“王大人放心,做生意这块,本侯心里有数。”
顾锦年澹澹出声,这句话彻底让王启新闭嘴了。
因为没说错啊,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可问题是顾锦年不但做好了,而且做的超乎想象。
很快,王启新离开。
顾锦年许诺,最迟两个月内,银子一定交付给王启新,让王启新现在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去做。
目前大夏国库,外加上不夜城的存银,够前期开展工作。
王启新离开后。
没过多久,何言来了。
是顾锦年让他来的。
“见过侯爷。”
看见顾锦年,何言立刻出声,朝着顾锦年一拜。
“何大人客气。”
“今日寻何大人前来,主要是为一件事情。”
“大夏不夜城要开分城。”
“暂时选择在七十二郡之地,到时候需要户部官员走一趟了。”
顾锦年开口,开设分城的事情,肯定是要跟户部商议。
而听到这话,何言不由咂舌。
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开分城了,但转念一想,也合情合理,现在大夏不夜城的热度,简直是无法去形容。
每天都有无数人排队,甚至有许多百姓,不远百里甚至是千里,就是想过来看看不夜城的繁荣。
开设分城也是时候,东西过硬,也不担心没客人。
“侯爷是什么意思。”
“尽管吩咐,老夫一定会妥善处理。”
何言开口,直接询问顾锦年想怎么折腾,反正顾锦年开口,他就去做。
“几件事情,劳烦何大人记一下。”
顾锦年出声。
“侯爷直说。”
何言点了点头。
“其一,目前大夏不夜城有百筹,扣除诸位入筹之人,还剩下七十筹,这七十筹,一半是本侯拿的,剩下二十筹,则分给各地官府势力,当然如诸位一般,这银子还是放在官府内,往后修桥建路,或者是补贴百姓等等,就需要这笔银子。”
“可以稍稍改善官吏的生活,但不可奢侈,这一点刑部,户部,吏部必须要准备好防范,若发现乱来之人,从重处罚,轻则罢官,重则全家发配边境。”
顾锦年开口,这是第一。
大夏不夜城在七十二郡搞,肯定要拿出银子,让各地世家官府获取好处,只有利益捆绑,这不夜城才会越来越好。
虽然听起来很刺耳,但事实如此,想让每个人都成为圣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说放宽一些政策,有钱了该花点允许大家花点,辛苦这么多年,舒坦一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差不多就得了,要是真敢乱来,该罚就罚。
“明白。”
何言瞬间明白顾锦年的意思,既得利益者才能出现共赢的局面,这个很好。
“其二,通知下去,大夏不夜城前三年免税,只要在不夜城做生意,都可以免前三年的税收,只不过不可做违规之事。”
“而各大店铺的售价不进行调整,除个别一些富饶郡地,类似于江南郡之地,所有店铺价格翻倍,其他地方,还是按照目前的价格来走。”
这是第二件事情。
京都不夜城的繁荣,让顾锦年知道自家商铺还是卖便宜了,索性不如大涨价。
听到这话,何言脸色变了。
“侯爷。”
“还涨价吗?”
“有些地方比较穷苦啊。”
何言皱眉,他倒不是说不行,主要是一小部分地方,你一千万两一个商铺,的确没问题,可一些穷苦之地,就好比陇西郡这种地方,你卖一千万两一个店铺,只怕没人会买。
就算人气高又如何?百姓没银子啊。
“按照这个价走就行。”
“何大人放心,这些已经尝到甜头的人,想尽一切办法都会继续买铺子,而大夏王朝内有不少商会都在盘算复制不夜城,根本无需担心卖不出去。”
“再者,江中龙米的出现,大夏未来必是繁荣一片,即便今年明年百姓穷苦,过个三五年,百姓还会穷苦吗?”
顾锦年说这番话时,显得无比的自信。
“此言有理,老夫明白了。”
何言点了点头,他立刻明白顾锦年的意思。
“其三,告知所有人,除大小进行更改之外,其余都不更改,京都不夜城拥有的东西,其他不夜城都会有,一视同仁。”
这是第三点,这点也很重要,反正完全按照京都不夜城来走。
“明白了。”
何言记在心中。
“暂时没什么大问题,商铺售卖的事情,不要急,先把消息放出去,再与七十二郡郡守府君商谈好,如果有什么王爷权贵,也一并请来,只要能有能力的,有银子一起赚都行。”
“宣传差不多了,再去收银,必须要现结,先来先得,后来后得。”
“劳烦何大人了。”
顾锦年开口,交代清楚了。
“好。”
“侯爷放心即可,老夫立刻去处理此事。”
何言点了点头,说完也快步离开。
等何言离开后,顾锦年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
大夏不夜城意味着太多了。
一来民生大计,顾锦年要控制一些基础物品的价格,这样可以保证以后再发生什么天灾人祸的时候,价格不会飞涨。
柴米油盐,这些东西必须要牢牢掌握,让百姓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生活必需品。
二来推行大夏宝钞,也必须要依靠大夏不夜城。
大金王朝想通过大金龙米达到金本位的效果,一张宝钞可以兑换多少龙米。
这个办法的确很不错,尤其是大金龙米,天下闻名。
但顾锦年则打算依靠大夏不夜城,江中龙米,外加上天外陨金三重打击。
一张大夏宝钞,可以在大夏不夜城兑换等价商品,亦或者直接兑换成江中龙米,实在不行你要愿意,也可以兑换成天外陨金。
这三部曲,必须要一起出现,才能在未来的货币战争上,碾压敌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