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可以说,燕军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活路了。
就连剧辛自己,也只能带领麾下亲兵,并集中一部分精锐部队突围而出。
“看来后面已经杀起来了,跑了一路,可颠死我了。”姜珝在一名士兵的掺扶下下马,满脸郁闷的揉了揉屁股。
看来等日后地位高了,要专门打造一辆战车才行。
打造战车或许只是为了姜珝个人享受的一个想法,但其实对于提高士兵们的士气也很有帮助。
毕竟主帅临战不乱,战场之中还能稳坐战车之上淡定喝茶,光是这一份心境,就足以让军心大定了。
当然,前提是姜珝必须在军中取得一定的威望才行。
第四十三章 调兵之令
别看姜珝在两次攻燕的战役中都立下过功劳,但若有一日,姜珝在赵国混不下去了,前去燕国投靠,燕王也一样会收留姜珝。
想当年乐毅先在赵国做官,后来又去了魏国,以魏使的身份前往燕国,被燕王招揽,帮助燕国伐齐,半年时间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后被燕王猜忌,又回到了赵国,被封望诸君。
这就是名声的作用了。
能力带来名声,而名声可以让人在七国之内畅通无阻。
说到赵国的两次伐燕之战,姜珝的计策其实都十分经典。
战国时期,虽然各国连年征战,又有孙子兵法这等兵家经典典籍。但孙子兵法上都是带兵打仗的思路,算是兵法的总纲,并没有多少具体战役的讲解。
而姜珝两次攻燕所提出的计策,日后必然会成为战国时期的经典战役之一。
无论是在兵力上具有优势时使用疲兵之计,还是乔装的诈城之计,都很有实用的价值。
其实在战国,也未必没有先贤使用过这样的战术。
只不过姜珝作为赵国将星,李牧的弟子,关注的人非常多。等这些事迹流传开来,就会与姜珝本人,一同进入世人的眼中。
姜珝没等多久,王虎便率着姜珝的一千亲兵赶到。
在赵军的所有士兵中,庞煖都有权利指挥,但每一位将领的亲兵,就只有将领本人才能指挥的动。
哪怕是眼下赵军伏击燕军,接下来又要攻打武阳,兵力非常的紧张。
但只要姜珝本人不参战,这一千亲兵便无需参战。
让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接应并保护姜珝。
“将军,您没受伤吧”王虎站在姜珝身后,关心的问道。
“没有。”
“走,随我再去会会剧辛,这老家伙,之前追我追的可是很欢畅啊!”姜珝随口应了王虎一句,随后脸上便露出一丝笑容。
“哼,剧辛老匹夫敢追击将军,那是他自己找死。”王虎冷笑一声,对剧辛很是不屑。
“那老家伙从哪里突围了”姜珝问道。
“从前路突围,估计是想突围之后,再绕回武阳。”王虎解释道。
“他逃不出去。”
想到自己将三千兵马留下做了第二道防线,姜珝也不担心剧辛能够逃跑。
再说,就算他真能跑的了,武阳城今夜也完了。
“走!随我去会一会剧辛。”姜珝一挥手,带着玄翦和王虎,领着一千亲兵走到一处高地,俯视着下方的战场。
姜珝扫视一圈,只见数千身穿燕军铠甲的士兵,正护着一位将军正激烈的与赵军交战,而被士兵围在中间那人,正是燕将剧辛。
“哈哈!剧辛,追我追的这么紧,没想到我会在此设下伏兵吧!”
姜珝也没说太多话,事到如今,任何的嘲讽都有些小人得志的意味。作为胜利者,姜珝只需将事实说出来即可。
“姜珝小儿,别太得意,一时的胜败说明不了什么。”
剧辛抬头怒视姜珝,虽然很想上前将姜珝斩杀,但若此时去杀姜珝,燕军分兵之下,只会被赵军分而歼之。
“哼!”
“拿弓来!”
一名士兵将弓箭递给姜珝,姜珝弯弓搭箭,一箭射向剧辛。
“将军小心!”
剧辛的一名亲兵队长眼见冷箭袭来,连忙挺身挡在剧辛身前,本想挥剑挡开冷箭,但他眼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箭矢射进自己的胸前。
“姜珝小儿!我必杀你!”剧辛目眦欲裂,看向姜珝的目光中满是杀意。
“等你活过今天再说吧!”姜珝大笑。
 
第四十四章 贪污
姜珝也不是第一次享受到身为李牧弟子的好处了,对这种事很有心得。
在赵国,只要李牧不倒,姜珝自己不作死,那么姜珝的地位就会不断提高。
而当李牧老去,不能继续掌兵时,以姜珝的才华和能力,那时也必定已经成了赵国的重臣,手握兵权。
也正因如此,在赵国内部,不少的朝臣勋贵都愿意卖姜珝一个面子。
当然,李牧的面子也并非到哪都好用,赵国内部,李牧也有不少的政敌。
在一千亲兵的保护下,姜珝回到军营后,便立即召集了军中将领,将诈城之计告知众人。
“诸位,请立即集合所有兵马,今日夜里,庞江军邀诸位将军在武阳城内把酒言欢。”姜珝手持令牌,高声喝道。
“是!”
等姜珝率众与庞煖汇合时,已经是夜里戌时。
此时这里的伏击之战也已结束,剧辛战败身死,一万四千燕军战死六千多人,其余皆为俘虏。
由于晚上还要攻城,庞煖命令将士们就地生火做饭,同时等待姜珝率兵赶来。
这一天姜珝来回奔波了上百里,早已累的不行。简单的吃了口饭,休息了小半个时辰,姜珝便带着麾下八千将士,跟随庞煖前往武阳城。
早有一千兵马穿上燕军的铠甲,伪装成燕国的败军,趁着夜色窜向武阳城的方向。
“你们是什么人”见到城下出现了一千士兵,守城的士兵略有些紧张的问道。
“上面的兄弟,我们是秦将军的部下,剧辛将军中了姜珝小儿的埋伏,已经被庞煖那老贼杀了,我们这些人拼死杀出重围,赶回来禀报战况,快开门让我们进去。”
“你说什么我立刻回去禀报,你们在下面等着。”
不多时,数名身穿铠甲的燕军将领来到城楼之上,俯视着城下众人,其中一人满脸震惊的问道:“下面的人,你们刚刚说的可是实情,剧将军当真已经阵亡了”
“正是!姜珝小儿狡猾之极,他诈败引诱剧辛将军去追,却在半路设下伏兵。我是秦将军的亲兵,本是护着秦将军突围,可秦将军与赵将拼杀,不敌身死。”
“那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有一部分兄弟拼死为我们断后,我们才能逃脱。将军,我们有重要军情汇报,还请开门。”
“开门!”
‘吱嘎!’
随着武阳城城门大开,一名伪装成燕军的赵国将军不自觉的握紧了手中的战刀,等到城门完全打开,当即大喝:“杀!”
“放信号!”
‘嗖嗖嗖!’
寂静的夜里,哨箭的响声传出数里之远,隐隐的听到声音后,庞煖脸色大喜,拔出腰间佩剑,高声喊道:“众将士,破城就在今夜,杀!”
被安排第一批攻城的两位将军,当即率领一万将士,朝着武阳城的方向冲去。
不过片刻,冲天的杀喊声便传了过来,等了大约一刻钟后,庞煖再次下令道:“所有人,随我进城!”
当姜珝率领麾下士兵进入武阳时,西城门的战事已经结束,不过城内还有不少的地方正在战斗。
赵国所有将领都有各自的任务,有的负责追击燕军,有的负责占领其他三个城门,也有的负责攻打燕国将领居住的府衙,还有负责收刮城内钱库的。
而姜珝负责的任务,就是占领城内的粮仓和军械库。
像武阳城这样的军事重城,赵国早有斥候将城内的布置打探清楚,姜珝拿着地图,一路率兵赶到粮仓,见粮仓火起,当即大喝道:“快去灭火,遇到燕**队,杀无赦。”
&nb
第四十五章 娼姬的回报
此战赵军可谓是大获全胜。
这两场大战赵军都具有一定的突然性,伏击之战,赵军占据了绝对的地利,而攻城一战,燕军全无应对,赵军趁夜进攻,则占据着天时与人和。
攻破武阳,俘虏数万燕军,赵军的伤亡甚至不到八千,当场战死的只有四千多人。
而在阵亡的四千多人中,其中有两千人左右,是姜珝诈败诱敌时,丢在武阳城下的。
至于燕国方面,除了大约有六千多人逃跑外,其余不是阵亡就是成为俘虏,粮草、军械、银钱更是缴获无数。
可以这么说,若是不算阵亡的将士,赵国这一次攻打武阳,不但没有任何钱粮损失,反而还能大赚一笔。
而赵军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进入武阳城,姜珝的两次献计自然是功不可没。
整理完所有的缴获后,庞煖命令大军原地休整三日,同时将一封奏报快马送往邯郸。
姜珝在武阳城内的一座府邸整整睡到第二天中午,吃过侍女送来的午饭后,姜珝开始思考这一次的伐燕一战。
自从去年燕国战败,割让土地给赵国后,燕国的领土更加狭小,武阳城可以说是燕国面对赵国的唯一屏障,失去了武阳,燕国也将再无险地可守。
不过根据情报显示,想要攻打蓟城,必须要先破方城和涿县。
燕国在方城和涿县都设有重兵,若是赵**队直接攻打蓟城,就会被涿县和方城的军队断了后路。
蓟城、方城、涿县三城互为犄角,让攻燕的难度大大提高。
但赵国若是不能速胜,等到秦国参与进来,那么就再也没有了灭燕的希望。
以秦国如今在七国之内的霸主地位,只需要一封书信,一个使者,就可以让赵国退兵了。
而事实上,庞煖心里其实已经不想再继续进兵了,这一次领兵伐燕,打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燕、齐、楚三国都在秦国的拉拢范围内,燕国太子燕丹曾经还在秦国做过质子,虽然现在已经回国,但秦国大臣张唐,却在去年入燕国为相。
让秦国臣子进入燕国为相,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俯首称臣,只不过名义上好听罢了。
所以说,去年是赵国灭燕的唯一机会,失去了那次机会,就再也没有了灭燕的可能了,除非赵国完全不考虑秦国的面子。
武阳城是燕国防御赵国的唯一军事重城,所以武阳必须要还给燕国,但燕国也必须要割让其他的土地给赵国。
“唉!秦国!”
姜珝轻轻一叹。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赵**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左右,税收之重,很多老百姓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其余时间皆以野菜充饥,不被饿死就已经算是万幸了。
而秦国有多少军队
八十万!
秦国以军武立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敌,甚至可以得到爵位。
所以秦国士兵人人死战,甚至渴望战争。
而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其中只有十万左右堪称精锐,剩下的不过是拿上武器,经过一翻训练的农夫罢了。
说到粮食,姜珝忽然想到屯田制。
屯田制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姜珝不知道,但至少这个时代还没有这种制度。
姜珝打算等这次大战回去后,就将屯田制亲自献给赵王,以缓和赵国境内的粮荒。
接下来半个月,庞煖兵围涿县,每日也不攻打,只与城中燕军对峙,等待邯郸的命令。
果然,半个月后,邯郸来了领命,让庞煖即刻退军。
又是十多天,姜珝回到了邯郸。
姜珝将军队驻扎在邯郸附近,而自己则跟着庞煖进入邯郸,准备接受赵王的封赏。
进入邯郸后,
第四十六章 请叫我侯爷
晨曦的阳光照在宫门上,姜珝随着李牧一同进入王宫。
“一会在大殿之上,记住少说多看,除非赵王问话,否则不要与人交谈。”李牧小声提醒道。
“知道了。”
“教你的礼仪可都记下了”
“放心吧,师傅!不会出错的。”姜珝笑道。
为官之道,其实就是与人打交道,还要会与大王相处,才能算得上是位极人臣。
若是没有群臣拥护,哪怕是大将军、相国、上卿这些位置,也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
这些事情,姜珝懂,但李牧未必懂。
所谓忠臣、良臣,光是品格正直还不行,想要在朝中不倒,除了有能力之外,还要会做人,会站队。
姜珝是李牧的弟子,所以姜珝无论是在暗地里还是明面上,都不能与郭开这种小人为伍,也不能和李牧的政敌为伍。
哪怕是夺嫡之争。
猜你喜欢